TWI558158B -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8158B
TWI558158B TW103110983A TW103110983A TWI558158B TW I558158 B TWI558158 B TW I558158B TW 103110983 A TW103110983 A TW 103110983A TW 103110983 A TW103110983 A TW 103110983A TW I558158 B TWI558158 B TW I5581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operation mode
moving speed
u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0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7942A (zh
Inventor
葉向榮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10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81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7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7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8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8158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本發明主要關於行動通訊裝置上的來電管理技術,特別係有關於一種能夠辨別使用者是否正在開車並自動拒接來電的來電管理方法及裝置。
近年來,由於大眾對普適(ubiquitous)運算與網路之需求大幅增長,於是各種無線技術紛紛問世,例如:短距無線(Short Range Wireless,SRW)技術以及電信通訊技術,其中短距無線技術包括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術、藍牙技術、以及群蜂(Zigbee)技術等。電信通訊技術(又可稱之為蜂巢式(cellular)技術)包括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技術、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技術、全球增強型數據傳輸(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EDGE)技術、寬頻分碼多工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技術、分碼多工存取-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CDMA-2000)技術、分時同步分碼多工存取(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技術、全球互通微波存取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技術、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術、長期演進強化(LTE Advanced,LTE-A)技術、以及分時長期演進(Time-Division LTE,TD-LTE)技術等。
隨著上述無線技術的蓬勃發展,行動通訊裝置也逐漸成為多數使用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個人化裝置,除了行動話務的用途外,使用者還能隨時隨地存取網路資源,諸如:瀏覽社群網站、傳送即時訊息、以及觀賞線上影片等。然而,當使用者在執行某些事務的時候,例如:開車,若使用者也同時在使用行動通訊裝置,則可能因為分心而發生危險。因此,亟需有一種來電管理方法,能夠自動化地偵測使用者是否正在開車,並於開車時限制任何會讓使用者分心的來電或訊息。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行動通訊裝置,包括一速度偵測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上述速度偵測單元係用以偵測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一移動速度。上述處理單元係用以根據上述移動速度、以及一使用者操作行為決定是否進入一限制作業模式或一非限制作業模式,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自動拒接來電並針對自動拒接的來電產生一紀錄,以及在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下允許來電並產生一通知以指示上述紀錄。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來電管理方法,適用於一行動通訊裝置。上述來電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一移動速度;根據上述移動速度、以及一使用者操作行為決定是否進入一限制作業模式或一非限制 作業模式;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自動拒接來電並針對自動拒接的來電產生一紀錄;以及在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下允許來電並產生一通知以指示上述紀錄。
關於本發明其他附加的特徵與優點,此領域之熟習技術人士,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根據本案實施方法中所揭露之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而得到。
100‧‧‧使用情境
10‧‧‧移動載具
20、30‧‧‧使用者
40、50‧‧‧行動通訊裝置
210‧‧‧顯示單元
220‧‧‧輸入輸出單元
230‧‧‧速度偵測單元
240‧‧‧處理單元
250‧‧‧儲存單元
S310~S360、S401~S416、S501~507‧‧‧步驟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情境示意圖。
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之概要流程圖。
第4A與4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在限制作業模式下的細部流程圖。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在非限制作業模式下的細部流程圖。
本章節所敘述的是實施本發明之最佳方式,目的在於說明本發明之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應理解下列實施例可經由軟體、硬體、韌體、或上述任意組合來實現。
第1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情境示 意圖。使用情境100中包括了移動載具10、使用者20、30、以及行動通訊裝置40、50。其中,使用者20為移動載具10的駕駛,使用者30為移動載具10上的乘客,而行動通訊裝置40、50分別為使用者20、30所使用。在此實施例,行動通訊裝置40、50為智慧型手機,移動載具10為一汽車,然而,但當可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例,行動通訊裝置40、50亦可為智慧型穿戴裝置(如:智慧型眼鏡、智慧型手錶)、或平板電腦等其他裝置,而移動載具10亦可為機車、火車、船等其他載具。
第2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之示意圖。行動通訊裝置,例如:行動通訊裝置40、50,包括了顯示單元210、輸入輸出單元220、速度偵測單元230、處理單元240、以及儲存單元250。顯示單元210可為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顯示器、或電子紙顯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EPD)等,用以提供視覺性的顯示功能。在另一實施例,顯示單元210還可包括設置於其上或其下的一或多個觸碰偵測器,用以偵測導電物體(例如:手指、觸控筆)之接觸或靠近,以提供觸控方式之人機介面操作,使得顯示單元210成為一具有觸碰偵測功能之顯示裝置。
輸入輸出單元220可包括實體按鍵、鍵盤、滑鼠、以及觸控板等之任意組合,用以接收使用者的輸入。
速度偵測單元230可包括用以提供無線通訊功能之射頻(Radio Frequency,RF)單元及基頻(Baseband)單元、 以及/或用以取得位置資訊之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單元。其中的射頻單元及基頻單元可透過基地台定位的方式取得行動通訊裝置之位置資訊,從而根據位置資訊再取得行動通訊裝置之移動速度,或者,射頻單元及基頻單元可透過累計重選的細胞區數量或交遞(handover)的次數以取得行動通訊裝置之移動速度。其中的全球定位系統單元可透過衛星定位的方式取得行動通訊裝置之位置資訊。
進一步說明,基頻單元可包括多個硬體裝置以執行基頻信號處理,包括類比數位轉換(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ADC)/數位類比轉換(digital-to-analog conversion,DAC)、增益(gain)調整、調變與解調變、以及編碼/解碼等,而射頻單元可接收射頻無線信號,並將射頻無線信號轉換為基頻信號以交由基頻單元進一步處理、或自基頻單元接收基頻信號,並將基頻信號轉換為射頻無線信號以進行傳送。射頻單元亦可包括多個硬體裝置以執行上述射頻轉換,舉例來說,射頻單元可包括混頻器(mixer)以將基頻信號乘上無線通訊射頻中之震盪載波,其中該射頻可為全球行動通訊系統/通用封包無線服務系統/全球增強型數據傳輸系統所使用之900兆赫、1800兆赫、或1900兆赫,或寬頻分碼多工存取系統所使用之900赫、1900兆赫、或2100兆赫,端視所使用的無線技術而定。
處理單元240可為通用處理器、微處理器(Micro-Control Unit,MCU)、或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用以提供資料處理及運算之功能。 明確來說,處理單元240可從儲存單元250中載入並執行指令集及/或程式碼,以控制顯示單元210、輸入輸出單元220、以及速度偵測單元230之運作,來執行本發明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
儲存單元250可為非揮發性儲存媒體(例如: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硬碟、光碟等)、揮發性儲存媒體(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dom Access Memory,RAM))、或兩者之任意組合,用以儲存資料,包括:指令集、程式碼、以及/或使用者資料。
雖未繪示,行動通訊裝置還可進一步包括其他功能單元,例如:攝像單元、麥克風、亮光單元等,且本發明不在此限。
第3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之概要流程圖。本發明之來電管理方法係適用於行動通訊裝置40、50。首先,行動通訊裝置偵測其移動速度(步驟S310),然後決定其移動速度是否超過預定門檻(步驟S320),若是,則接著偵測使用者操作行為(步驟S330),然後決定使用者操作行為是否指示了使用者在預定時長內沒有操作行動通訊裝置(步驟S340),若是,則表示使用者正在駕駛中,所以進入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350);反之,若否,則表示使用者為乘客,所以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360)。在步驟S320,若其移動速度未超過預定門檻,則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360)。舉例來說,當本發明之來電管理方法應用在行動通訊裝置40時,由於使用者20正在駕駛,所以會決定使行動通訊 裝置40進入限制作業模式,另外,當本發明之來電管理方法應用在行動通訊裝置50時,由於使用者30為乘客,所以會決定使行動通訊裝置50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
第4A與4B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在限制作業模式下的細部流程圖。首先,在限制作業模式下,行動通訊裝置會自動拒接來電(步驟S401),然後針對被自動拒接的來電產生紀錄(步驟S402)。接著,行動通訊裝置會根據被自動拒接的來電的發話來源,來決定該來電是否為重要來電,並針對一般來電或重要來電做出差別處置。明確來說,行動通訊裝置決定被自動拒接的來電(同一發話來源)是否在預定時長內被自動拒接超過預定次數(步驟S403),若是,則表示被自動拒接的來電為重要來電,所以立即產生通知以指示此一被自動拒接的來電的紀錄(步驟S404),反之,若否,則表示被自動拒接的來電為一般來電,所以延遲產生通知(步驟S405)。
如此一來,重要來電雖然一樣會被自動拒接,但行動通訊裝置可立即產生相應的通知讓使用者知道,使用者便可自行決定是否先靠邊停車以檢視該來電的紀錄並回撥,以避免長時間漏接重要來電。更進一步地,使用者還可將行動通訊裝置上所儲存之聯絡人進行分組,並針對不同組別設定不同的預定時長及預定次數以用於步驟S403,舉例來說,假設組別1的聯絡人比組別2的聯絡人來的重要,則可針對組別1設定如果組內同一發話來源的來電在10分鐘內被自動拒接超過2次時,則立即產生通知,然後針對組別2設定如果組內同一發話 來源的來電在10分鐘內被自動拒接超過5次時,則立即產生通知。
在另一實施例,本發明所述來電管理方法除了限制來電之外,亦可用來限制所收到的訊息,包括:簡訊、以及網路即時訊息。明確來說,係針對在限制作業模式下所收到的訊息,延遲產生通知。
在步驟S404、S405之後,行動通訊裝置會考量其螢幕的狀態,以判別出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雖然使用者正在駕駛,但可能仍會需要操作行動通訊裝置,例如:正在使用行動通訊裝置的導航功能時。明確來說,行動通訊裝置決定其螢幕是否開啟且非設定為省電模式(步驟S406),若是,則接著決定使用者是否操作其螢幕(步驟S407),若是,則啟動計時器T1(步驟S408),並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409)。在步驟S406及S407,若否,則流程往下進行到步驟S410。
接著,行動通訊裝置會考量到駕駛過程中可能會需要暫時停車,例如:等紅綠燈,此時,則需進一步判別是否為臨時停車或是已經到達目的地而較長久地停車。明確來說,行動通訊裝置係決定其移動速度是否降到預定門檻之下(步驟S410),若是,則啟動計時器T2(步驟S411),然後決定其移動速度是否在計時器T2屆期之前都一直保持在預定門檻之下(步驟S412),若是,則表示已經到達目的地而較長久地停車,所以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413),反之,如果其移動速度在計時器T2屆期之前再度升到預定門檻之上,則表示只是駕駛中臨時停車,所以停止計時器T2(步驟S414),留在限制 作業模式。在步驟S410,若否,流程往下進行到步驟S415。
在步驟S413、S414之後,行動通訊裝置決定是否收到使用者指令要強制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415),若是,則進入非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416),然後流程回到步驟S401;若否,則流程回到步驟S401。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在非限制作業模式下的細部流程圖。首先,在非限制作業模式下,行動通訊裝置會決定是否有要延遲產生的通知(步驟S501),若是,則立即產生通知以指示相應的被拒接來電的紀錄(步驟S502)。接著,行動通訊裝置決定計時器T1是否在計數中(步驟S503),若是,則決定使用者是否操作其螢幕(步驟S504);反之,若計時器T1沒有在計數,則流程結束。
在步驟S504,若使用者操作了行動通訊裝置之螢幕,則重新啟動計時器T1(步驟S505)。之後,行動通訊裝置接著決定計時器T1是否屆期(步驟S506),若是,則從非限制作業模式恢復到限制作業模式(步驟S507),流程結束。在步驟S506,若計時器T1還在計數中,則流程回到步驟S504。
本發明雖以各種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僅為範例參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範圍,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10‧‧‧顯示單元
220‧‧‧輸入輸出單元
230‧‧‧速度偵測單元
240‧‧‧處理單元
250‧‧‧儲存單元

Claims (18)

  1. 一種行動通訊裝置,包括:一速度偵測單元,用以偵測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一移動速度;以及一處理單元,用以根據上述移動速度、以及一使用者操作行為決定是否進入一限制作業模式或一非限制作業模式,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自動拒接來電並針對自動拒接的來電產生一紀錄,以及在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下允許來電並產生一通知以指示上述紀錄,其中上述使用者操作行為指示了使用者在一預定時長內有沒有操作上述行動通訊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處理單元更針對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所收到的訊息產生另一紀錄,並延遲至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時再產生另一通知以指示上述另一紀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處理單元係於上述移動速度超過一預定門檻、且上述使用者操作行為指示了使用者在上述預定時長內沒有操作上述行動通訊裝置時,決定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處理單元係於上述移動速度超過上述預定門檻、且上述使用者操作行為指示了使用者在上述預定時長內有操作上述行動通訊裝置時,決定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 處理單元係於上述移動速度不超過上述預定門檻時,決定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上述處理單元更當來自同一發話來源的來電在另一預定時長內被自動拒接超過一預定次數時立即產生上述通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且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一螢幕為開啟且非設定為一省電模式下,上述處理單元更於使用者操作上述螢幕時啟動一計時器並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當上述計時器屆期時再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上述處理單元更於上述移動速度降到一預定門檻之下時啟動一計時器,以及當上述計時器屆期之前上述移動速度一直保持在上述預定門檻之下時,則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速度偵測單元包括以下至少一者:無線通訊模組,用以透過基地台定位的方式取得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複數位置資訊,從而根據上述位置資訊取得上述移動速度,或透過累計重選的細胞區數量或交遞(handover)的次數以取得上述移動速度;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組,用以透過衛星定位的方式取得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位置 資訊。
  10. 一種來電管理方法,適用於一行動通訊裝置,包括:偵測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一移動速度;根據上述移動速度、以及一使用者操作行為決定是否進入一限制作業模式或一非限制作業模式,其中上述使用者操作行為指示了使用者在一預定時長內有沒有操作上述行動通訊裝置;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自動拒接來電並針對自動拒接的來電產生一紀錄;以及在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下允許來電並產生一通知以指示上述紀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更包括:針對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所收到的訊息產生另一紀錄,並延遲至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時再產生另一通知以指示上述另一紀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其中上述決定是否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或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之步驟更包括:於上述移動速度超過一預定門檻、且上述使用者操作行為指示了使用者在上述預定時長內沒有操作上述行動通訊裝置時,決定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其中上述決定是否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或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之步驟更包括: 於上述移動速度超過上述預定門檻、且上述使用者操作行為指示了使用者在上述預定時長內有操作上述行動通訊裝置時,決定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其中上述決定是否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或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之步驟更包括:於上述移動速度不超過上述預定門檻時,決定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更包括: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當來自同一發話來源的來電在另一預定時長內被自動拒接超過一預定次數時立即產生上述通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更包括: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且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一螢幕為開啟且非設定為一省電模式下,當使用者操作上述螢幕時啟動一計時器並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當上述計時器屆期時再進入上述限制作業模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更包括:在上述限制作業模式下,當於上述移動速度降到一預定門檻之下時啟動一計時器,以及當上述計時器屆期之前上述移動速度一直保持在上述預定門檻之下時,則進入上述非限制作業模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來電管理方法,其中上述移動速度之偵測步驟更包括: 透過基地台定位的方式取得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複數位置資訊,從而根據上述位置資訊取得上述移動速度;透過累計重選的細胞區數量或交遞(handover)的次數以取得上述移動速度;或者透過衛星定位的方式取得上述行動通訊裝置之位置資訊。
TW103110983A 2014-03-25 2014-03-25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TWI558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0983A TWI558158B (zh) 2014-03-25 2014-03-25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0983A TWI558158B (zh) 2014-03-25 2014-03-25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7942A TW201537942A (zh) 2015-10-01
TWI558158B true TWI558158B (zh) 2016-11-11

Family

ID=5485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0983A TWI558158B (zh) 2014-03-25 2014-03-25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8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3541B (zh) 2015-11-24 2019-03-1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資訊備份方法及資訊備份系統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340A (zh) * 2007-11-26 2009-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系统及该移动终端
CN101471985A (zh) * 2007-12-24 2009-07-0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来电管理方法
CN101860984A (zh) * 2010-03-03 2010-10-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104653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于驾车模式下安全接听电话的方法
CN101765201B (zh) * 2008-12-26 2012-09-26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辅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定位辅助装置
CN102984361A (zh) * 2012-11-14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听和挂断通话的方法及移动通讯设备
CN103051803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海南舟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驾驶车辆中自动处理手机来电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TW201347506A (zh) * 2012-05-04 2013-11-16 Wistron Corp 可避免被來電打擾之方法及行動通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340A (zh) * 2007-11-26 2009-06-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移动终端状态的方法、系统及该移动终端
CN101471985A (zh) * 2007-12-24 2009-07-01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来电管理方法
CN101765201B (zh) * 2008-12-26 2012-09-26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定位辅助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定位辅助装置
CN102104653A (zh) * 2009-12-17 2011-06-2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于驾车模式下安全接听电话的方法
CN101860984A (zh) * 2010-03-03 2010-10-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业务信息的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TW201347506A (zh) * 2012-05-04 2013-11-16 Wistron Corp 可避免被來電打擾之方法及行動通訊裝置
CN102984361A (zh) * 2012-11-14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接听和挂断通话的方法及移动通讯设备
CN103051803A (zh) * 2012-12-28 2013-04-17 海南舟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驾驶车辆中自动处理手机来电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7942A (zh)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8577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193718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power-saving signal
US102992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137909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16719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beam failure
US11711864B2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668189A1 (en) Implementation method,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20240040484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KR20180085214A (ko) 사물 인터넷 통신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028233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oper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EP309911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19500B (zh) 用户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存储介质
TW201404208A (zh) 自動判定及告知使用者有可用之無線網路
US20240137851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network acces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29008B2 (en) Paging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aging message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11540214B2 (en) Tim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EP434048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message,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RU2752646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ндикации типа соты
US101568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processors to reduce current consumption
US20230180180A1 (en) Paging processing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0075580B2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EP3846558A1 (en) Carrier activation method, device,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057210A1 (en)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WI558158B (zh)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來電管理方法
US11805475B2 (en) Access control bar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