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4725B - ligh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ligh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4725B
TWI554725B TW104131605A TW104131605A TWI554725B TW I554725 B TWI554725 B TW I554725B TW 104131605 A TW104131605 A TW 104131605A TW 104131605 A TW104131605 A TW 104131605A TW I554725 B TWI554725 B TW I5547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0804A (zh
Inventor
Wei-Xuan Chen
yong-hui Dai
Jun-Yi W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104131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472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0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725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照明設備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照明設備,特別是一種導光板不需設置微結構的照明設備。
於一般的展場中,若是需要對於長形或大型的展示區域進行照明,通常會同時使用長形的日光燈,或使用多盞圓燈,以使光線充足,然而使用日光燈容易有光線過於分散而亮度不足的問題,而使用多盞圓燈又容易有部分區域照明範圍重疊而部分區域亮度不足的問題,且多盞燈具的設置亦會造成成本增加。
一般而言,為了讓光源所散發的光線更均勻,會配合導光板使用,而導光板的相關專利數量眾多,如:US6328453、US6752507號專利案是於導光板上形成微結構,以控制光線的出光角度,或使出光的光線更為均勻。然而,於導光板上進行各種微結構加工及排列變化的設計,必然會增加導光板的製作程序,無法降低製作成本。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不需透過微結構即能控制光場的照明設備。
於是本發明照明設備,包含一光源、一用以接收該光源之光線的導光板,及一設置於該導光板上的反射元件。其中該光源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發光二極體,沿著一軸線排列。
該導光板包括一沿著該軸線延伸的入光面、一由該入光面的一側延伸的出光面、一由該入光面的另一側往遠離該出光面的方向傾斜延伸的連接面,及一連接該連接面及出光面的反射面。該入光面為一平坦表面。
其中,該導光板在該反射面的厚度是大於在該入光面的厚度,而且該反射元件是設置於該反射面上。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透過該導光板的參數設計,讓該光源所散發的光線通過該導光板後即可將線光源轉變成光線較為均勻的面光源,不需再於該導光板上形成微形結構,而能降低製作程序及成本。
2‧‧‧照明設備
21‧‧‧光源
211‧‧‧發光二極體
22‧‧‧導光板
221‧‧‧入光面
222‧‧‧出光面
223‧‧‧連接面
224‧‧‧反射面
225‧‧‧第一連接邊
226‧‧‧第二連接邊
227‧‧‧第三連接邊
228‧‧‧投影線
229‧‧‧平直段
220‧‧‧傾斜段
23‧‧‧反射元件
θ‧‧‧第一夾角
φ‧‧‧第二夾角
d‧‧‧距離
L‧‧‧距離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發明照明設備之一實施例,包含一光源、一導光板,及一反射元件;圖2是一側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中,該導光板的態樣,為了便於說明於圖中省略該光源未繪出;及圖3是一側視圖,說明該實施例中,該導光板的另一種態樣。
參閱圖1、2,本發明照明設備2之一實施例,包含一光源21(只見於圖1)、一用以接收該光源21之光線的導光板22,及一設置於該導光板22上的反射元件23。於本實施例中,該光源21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發光二極體211,且沿著一軸線排列,但不以此為限。
該導光板22包含一入光面221、一連接於該入光面221之一側的出光面222、一由該入光面221的另一側往遠離該出光面222的方向傾斜延伸的連接面223、一連接該連接面223及出光面222的反射面224、一位於該入光面221與出光面222之交界的第一連接邊225、一位於該入光面221與連接面223之交界的第二連接邊226,及一位於該連接面223與反射面224之交界的第三連接邊227。該連接面223在垂直該入光面221的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長度,是小於該出光面222在該投影面上的投影長度。以圖2而言,該投影面是與該出光面222重疊,且該連接面223在該實施例中,較佳為未經噴砂處理的鏡面。該反射面224是維持固定斜率地傾斜設置。該反射元件23是設置並覆蓋於該反射面224上且該反射元件23未覆蓋該導光板22的其他面,因此,對於該出光面222而言,該出光面222是直接顯露而未被覆蓋,該反射面224與該出光面222之間形成一第二夾角φ,而該第三連接邊227投影於該出光面222上形成一投影線228。該光源21產生的光線經由該入光面221進入後,再經由該反射元件23反射而由該出光面222出光。如圖2所示,該出光面222與該連接面223延伸 形成一第一夾角θ。其中,該出光面222與該反射面224之交界至該第一連接邊225的垂直距離,大於該第二連接邊226與該第三連接邊227之間的垂直距離,該導光板22的厚度是由該入光面221往該反射面224的方向漸增。
定義θT為該導光板22的全反射角,d為該第一、二連接邊225、226之間的距離,L為該第一連接邊225與該投影線228之間的距離,而θ<φ,θ<θT,且L≧(d/2)/tanθ。其中,φ是用來控制出光角度(angle of beam)的參數,L與θ則是用來控制光場寬度(width of beam)的參數,而上述三個參數共同配合下即可用來控制該導光板22的出光量(Flux)。
本發明利用兩種不同的材質製作該導光板22,一種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另一種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進行試驗後獲得如表一、二所載之試驗結果。
由於該導光板22的參數條件需符合θ<φ,θ<θT,且L≧(d/2)/tanθ之三個條件,而由表一中第(1)組之試驗結果來看,符合θ<φ(11°<30°),θ<θT(11°<42.16°),且L≧(d/2)/tanθ(79mm>2.2mm)之三個條件,因此其出光量可達90%以上。同理,第(2)組之試驗亦有相同結果,而第(3)組之試驗亦可使出光量接近60%。由第(4)~(7)組之試驗結果來看,只要不符合三個條件中的任一條件,其出光量明顯減少至接近50%,甚至是50%以下,而無法達到控制出光量的效果。
同理,表二是以另一種材質所製成的導光板進行試驗,而能獲得與表一類似的結果。
另外要說明的是,如圖3所示,該導光板22的 連接面223也可以具有一連接該入光面221的平直段229,及一連接該平直段229與反射面224的傾斜段220,該平直段229與該出光面222是互相平行,該第一夾角θ則是由該出光面222與該連接面223的傾斜段220延伸形成。藉此,讓該導光板22呈現另一種形態,而同樣能得到相似於表一、二所載之試驗結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照明裝置2透過該導光板22的參數設計,即可藉由改變參數條件來控制出光量及出光比例,並讓原本呈線狀分佈的該光源21所散發的光線通過該導光板22後,變成較為均勻且呈面狀的出光面積,而能提供大範圍的均勻光線,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照明設備
21‧‧‧光源
211‧‧‧發光二極體
22‧‧‧導光板
221‧‧‧入光面
222‧‧‧出光面
223‧‧‧連接面
224‧‧‧反射面
225‧‧‧第一連接邊
226‧‧‧第二連接邊
227‧‧‧第三連接邊
228‧‧‧投影線
23‧‧‧反射元件
φ‧‧‧第二夾角

Claims (10)

  1. 一種照明設備,包含一光源、一用以接收該光源之光線的導光板,及一設置於該導光板上的反射元件,其中該光源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發光二極體,沿著一軸線排列,該導光板包括:一入光面,沿著該軸線延伸,且該入光面為一平坦表面;一出光面,由該入光面的一側延伸;一連接面,由該入光面的另一側往遠離該出光面的方向傾斜延伸;及一反射面,連接該連接面及出光面;其中,該導光板在該反射面的厚度是大於在該入光面的厚度,而且該反射元件是設置於該反射面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導光板的連接面具有一連接該入光面的平直段,及一連接該平直段與反射面的傾斜段,該平直段與該出光面是互相平行。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導光板的厚度是由該入光面往該反射面的方向漸增。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連接面在垂直該入光面的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長度,是小於該出光面在該投影面上的投影長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導光板之反射面是被該反射元件覆蓋,且該反射元件未覆蓋該導光板的其他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反射面是以一固定斜率傾斜。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出光面是直接顯露而未被覆蓋。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連接面為鏡面而未經噴砂處理。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導光板還包括一位於該入光面與出光面之交界的第一連接邊、一位於該入光面與連接面之交界的第二連接邊,及一位於該連接面與反射面之交界的第三連接邊,該出光面與該反射面之交界至該第一連接邊的垂直距離,大於該第二連接邊與該第三連接邊之間的垂直距離。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照明設備,其中,該導光板之該第三連接邊投影於該出光面上形成一投影線,該出光面與該連接面延伸形成一第一夾角,該反射面與該出光面之間形成一第二夾角,定義θT為該導光板的全反射角,θ為該第一夾角,φ為該第二夾角,d為該第一、二連接邊之間的距離,L為該第一連接邊與該投影線之間的距離,而θ<φ,θ<θT,且L≧(d/2)/(tanθ)。
TW104131605A 2013-05-27 2013-05-27 lighting device TWI554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1605A TWI554725B (zh) 2013-05-27 2013-05-27 ligh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1605A TWI554725B (zh) 2013-05-27 2013-05-27 ligh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804A TW201600804A (zh) 2016-01-01
TWI554725B true TWI554725B (zh) 2016-10-21

Family

ID=5564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605A TWI554725B (zh) 2013-05-27 2013-05-27 ligh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47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5143B (zh) * 2019-07-16 2020-06-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及窗光模擬系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5078A1 (en) * 2007-02-23 2008-08-28 Luminus Devices, Inc. Illumination til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1867506U (zh) * 2010-10-15 2011-06-1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源
TW201222037A (en) * 2010-09-13 2012-06-01 Teledyne Tech Inc Collimating waveguid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734655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05078A1 (en) * 2007-02-23 2008-08-28 Luminus Devices, Inc. Illumination tiles and related methods
TW201222037A (en) * 2010-09-13 2012-06-01 Teledyne Tech Inc Collimating waveguid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1867506U (zh) * 2010-10-15 2011-06-15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源
CN102734655A (zh) * 2011-04-15 2012-10-17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光源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804A (zh) 201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98478B2 (en) Lighting assembly
US20090257712A1 (en) Waveguide with asymmetric outcoupling
KR20120066658A (ko) 발광 디바이스
EP2946138A1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with a curved prism sheet
TWI554725B (zh) lighting device
KR20180012338A (ko) 조명 장치
JP6590275B2 (ja) 照明器具
TWI507636B (zh) lighting device
JP2011233308A (ja) 照明装置
TWI507639B (zh)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ghting device
JP2007073364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6277416B2 (ja) 照明装置
EP3963253B1 (en)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6285220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照明器具
JP6146639B2 (ja) 照明付き鏡装置
TWI413743B (zh) 照明模組
JP6213805B2 (ja) 照明付き鏡装置
TWI491835B (zh) 照明燈具與照明設備
US20190302344A1 (en) A lighting system using a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JP4957998B2 (ja) 照明装置
TW201348636A (zh) 照明裝置
TWI476352B (zh) 照明燈具
TWI442109B (zh) 導光元件及具有該導光元件之光源組件
JP2014142998A (ja) 光学素子及び照明装置
JP2016201203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