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4229B - 雨傘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雨傘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4229B
TWI554229B TW104127402A TW104127402A TWI554229B TW I554229 B TWI554229 B TW I554229B TW 104127402 A TW104127402 A TW 104127402A TW 104127402 A TW104127402 A TW 104127402A TW I554229 B TWI554229 B TW I5542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one
component
shielding
main bo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7605A (zh
Inventor
葉維彰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清華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to TW104127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422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4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42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7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605A/zh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Description

雨傘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雨傘結構,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橢圓形外觀且具抗風功能之雨傘結構。
一般的雨傘或陽傘,充其量,僅具有可供當作遮雨或遮陽的目的而已,但是,雨傘或陽傘對於大自然中的風而言,並未具有可供抵抗強風的作用,當太強的風吹入雨傘或是陽傘內側後,有可能令雨傘或陽傘被強風吹翻,人必需將傘恢復原狀,造成人於使用上的不方便性。
綜觀前所述,本發明之發明人思索並設計一種雨傘結構,以期針對習知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雨傘結構,以解決習知技術所存在之缺失。
根據本發明之一目的,提出一種雨傘結構,其包含主骨組件、遮蔽組件、複數個支骨組件及驅動組件。主骨組件為管狀結構。遮蔽組件為橢圓形層狀結構,遮蔽組件之一面鄰近中心處連接於主骨組件之一端。複數個支骨組件設置於遮蔽組件之該面,且複數個支骨組件之 一端連接於主骨組件之該端,複數個支骨組件之另一端連接於遮蔽組件之外緣處。驅動組件一端活動地套設於主骨組件,驅動組件之另一端連接於支骨組件。其中,在驅動組件受觸動而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時,驅動組件之另一端則頂抵於複數個支骨組件,以驅使複數個支骨組件之部分本體遠離主骨組件,而使遮蔽組件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
較佳地,主骨組件可為中空結構,且主骨組件之兩端分別具有通孔,遮蔽組件連接於主骨組件之該端之位置具有開口,開口連接其中一通孔,在遮蔽組件呈展開狀態且承載外部液體時,外部液體則由開口流入主骨組件中,並由主骨組件之另一通孔排出主骨組件外部。
較佳地,在遮蔽組件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且氣流朝遮蔽組件之一端吹動時,氣流則由遮蔽組件之該端流經遮蔽組件之該面,並由遮蔽組件之另一端流離遮蔽組件。
較佳地,驅動組件包含套環件及複數個支撐件。套環件活動地套設於主骨組件。複數個支撐件一端環繞地樞接於套環件,複數個支撐件之另一端分別樞接於各支骨組件。其中,在套環件受觸動而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時,套環件則驅使複數個支撐件頂抵複數個支骨組件,以驅使複數個支骨組件之部分本體遠離主骨組件,而使遮蔽組件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
較佳地,雨傘結構較佳更可包含抵固組件,其可彈性地設置於主骨組件,抵固組件之一端具有斜面,在套環件受觸動而由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位移時,套環件則藉由抵觸斜面而使抵固組件朝主骨組件內部位移,進而通過抵固組件而位移至第二位置,且套環件受複數個支骨組件之負重而頂抵抵固組件之另一端。
較佳地,套環件頂抵抵固組件之另一端且抵固組件受外力觸動而朝主骨組件內部位移時,套環件則受複數個支骨組件之負重而通過抵固組件,並朝第一位置位移。
較佳地,各支骨組件之長度可為不同,且各支撐件之長度可為不同。
較佳地,複數個支骨組件可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複數個支撐件可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
較佳地,複數個支骨組件可以放射狀或葉脈狀排列設置於遮蔽組件之該面。
較佳地,遮蔽組件可為尼龍或聚酯之材質。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雨傘結構可藉由遮蔽組件(即傘面)設計為似姑婆芋葉子形狀略呈橢圓形,即前後呈狹長形狀,其具有比傳統或其他植物葉片所作之傘面,可以減少風阻係數,比較不易被側風、強風吹翻或吹壞,而顯得牢固、安全。而且,傘面可呈前後狹長橢圓造型,下雨打傘時人身前後,比較不容易被雨水打濕。同時,本發明所需用到雨傘骨架相對的也比傳統大傘面的雨傘減少,由於雨傘骨架的減少,使得雨傘結構於收納時體積可減小,重量也減小,故而攜帶方便。
1‧‧‧雨傘結構
10‧‧‧主骨組件
100‧‧‧通孔
11‧‧‧遮蔽組件
110‧‧‧開口
12‧‧‧支骨組件
13‧‧‧驅動組件
130‧‧‧套環件
131‧‧‧支撐件
14‧‧‧抵固組件
140‧‧‧斜面
2‧‧‧氣流
3‧‧‧外部液體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上視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發明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侷限本發明於實際實施上的專利範圍,合先敘明。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其分別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及第二示意圖。如圖所示,雨傘結構1包含主骨組件10、遮蔽組件11、複數個支骨組件12及驅動組件13。主骨組件10為管狀結構。遮蔽組件11為橢圓形層狀結構,遮蔽組件11之一面鄰近中心處連接於主骨組件10之一端。複數個支骨組件12設置於遮蔽組件11之該面,且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一端連接於主骨組件10之該端,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另一端連接於遮蔽組件11之外緣處。驅動組件13一端活動地套設於主骨組件10,驅動組件13之另一端連接於支骨組件12。其中,在驅動組件13受觸動而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時,驅動組件13之另一端則頂抵於複數個支骨組件12,以驅使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部分本體遠離主骨組件10,而使遮蔽組件11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 之展開狀態。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雨傘結構1可藉由遮蔽組件11設計為橢圓形狀,近似姑婆芋葉子之形狀,即前後呈狹長形狀,其具有比傳統或其他植物葉片所作之傘面,可以大大減少風阻係數,比較不易被側風、強風吹翻或吹壞,而顯得牢固、安全。並且,由於遮蔽組件11可呈前後狹長橢圓造型,因此,下雨打傘時人身前後,比較不容易被雨水打濕。同時,本發明所需用到雨傘骨架相對的也比傳統大傘面的雨傘減少,由於雨傘骨架的減少,使得雨傘結構於收納時體積可減小,重量也減小,故而攜帶方便。據此,本發明之雨傘結構1包含主骨組件10、遮蔽組件11、複數個支骨組件12及驅動組件13。主骨組件10可為管狀結構,其可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遮蔽組件11遮蔽組件11之一面鄰近中心處連接於主骨組件10之一端,遮蔽組件11為橢圓形層狀結構,其可為尼龍(nylon)或聚酯(polyester)之材質。複數個支骨組件12可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其分別設置於遮蔽組件11之該面,複數個支骨組件12可以放射狀或葉脈狀排列設置於遮蔽組件之該面,於本實施例中係以放射狀排列設置作為示例,但不以此為限。複數個支骨組件12一端可連接於主骨組件10之該端,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另一端可連接於遮蔽組件11之外緣處,且各支骨組件12之長度可為不同。而驅動組件13一端活動地套設於主骨組件10,驅動組件13之另一端連接於支骨組件12。
因此,在使用者欲使用本發明之雨傘結構1進行遮雨時,可藉由推抵驅動組件13而使遮蔽組件11展開,驅動組件13受使用者觸動而由第一位置(使遮蔽組件11閉合之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使遮蔽組件11展開之位置)時,驅動組件13之另一端則會頂抵於複數個支骨組件12,以驅使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部分本體逐漸遠離主骨組件10,並呈展開狀態,進而使遮蔽組件11朝上撐開,並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 展開狀態,即略呈盆狀。藉此,使用者可利用遮蔽組件11可呈前後狹長橢圓形之造型,於下雨撐傘時,人身前後比較不容易被雨水打濕。
進一步而言,在遮蔽組件11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且氣流2朝遮蔽組件11之一端吹動時,氣流2則由遮蔽組件11之該端流經遮蔽組件11之該面,並由遮蔽組件11之另一端流離遮蔽組件11。也就是說,在使用者使用雨傘結構1進行遮雨時,若突有強風朝遮蔽組件11吹向時,由於遮蔽組件11為橢圓造型且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可以大大減少風阻係數,因此,在氣流2流動至遮蔽組件11時,可由遮蔽組件11之該端流經遮蔽組件11之該面,並由遮蔽組件11之另一端流離遮蔽組件11,而不致吹翻或吹壞遮蔽組件11,顯得牢固、安全。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及第2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雨傘結構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雨傘結構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主骨組件10可為中空結構,且主骨組件10之兩端分別具有通孔100,遮蔽組件11連接於主骨組件10之該端之位置具有開口110,開口110連接其中一通孔100,在遮蔽組件11呈展開狀態且承載外部液體3時,外部液體3則由開口110流入主骨組件10中,並由主骨組件10之另一通孔100排出主骨組件10外部。
舉例而言,本發明之主骨組件10進一步可為中空結構,其兩端分別具有通孔100,且遮蔽組件11連接於主骨組件10之該端之位置具有開口110,開口110連接其中一通孔100。藉此設計,在使用者使用雨傘結構1進行遮雨時,遮蔽組件11朝上撐開,並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此時遮蔽組件11於近中心處會產生凹陷處,而外部所 降下的雨滴會聚集於遮蔽組件11的凹陷處,即遮蔽組件11可承載外部液體3(即所聚集之雨滴),且外部液體3可由凹陷處底部的開口110,經由主骨組件10的其中一通孔100流入主骨組件10中,並由主骨組件10之另一通孔100排出主骨組件10外部,進而達到排雨之功效。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3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雨傘結構與上述各實施例之雨傘結構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驅動組件13包含套環件130及複數個支撐件131。套環件130活動地套設於主骨組件10。複數個支撐件131一端環繞地樞接於套環件130,複數個支撐件131之另一端分別樞接於各支骨組件12。其中,在套環件130受觸動而由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時,套環件130則驅使複數個支撐件131頂抵複數個支骨組件12,以驅使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部分本體遠離主骨組件10,而使遮蔽組件11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驅動組件13進一步包含了套環件130及複數個支撐件131。套環件130可為環狀結構,其可活動地套設於主骨組件10;複數個支撐件131可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各支撐件131之長度可為不同,複數個支撐件131一端環繞地樞接於套環件130,複數個支撐件131之另一端分別樞接於各支骨組件12。因此,在使用者推抵套環件130朝主骨組件10之該端位移,使套環件130受使用者觸動而由第一位置(使遮蔽組件11閉合之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使遮蔽組件11展開之位置)時,套環件130可驅使各支撐件131藉由其另一端頂抵所對應之支骨組件12,而驅使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部分本體遠離主骨組件10,並呈展開狀態,進而利用複數個支骨組件12使遮蔽組件11朝上撐開,並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略呈盆狀造型。
請參閱第5圖及第6圖,其分別為本發明之雨傘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及第二示意圖。並請一併參閱第1圖至第4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之雨傘結構與上述各實施例之雨傘結構所述的相同元件的作動方式相似,故不在此贅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雨傘結構1較佳更可包含抵固組件14,其可彈性地設置於主骨組件10,抵固組件14之一端具有斜面140,在套環件130受觸動而由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位移時,套環件130則藉由抵觸斜面140而使抵固組件14朝主骨組件10內部位移,進而通過抵固組件14而位移至第二位置,且套環件130受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負重而頂抵抵固組件14之另一端。
舉例而言,本發明之雨傘結構1進一步還可設置抵固組件14,其可彈性地設置於主骨組件10,抵固組件14之一端具有斜面140。藉由設置抵固組件14,使得使用者於推抵套環件130由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位移的過程中時,可藉由套環件130抵觸斜面140而使抵固組件14朝主骨組件10內部位移(即抵固組件14朝主骨組件10內部內縮),而順利通過抵固組件14位移至第二位置。而後,由於複數個支撐件131會承載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負重而對套環件130施予一負重力,而使得套環件130產生朝第一位置位移之作用力,此時,即可利用套環件130頂抵抵固組件14之另一端,以避免套環件130朝第一位置位移,進而使得雨傘結構1處於展開狀態。
進一步而言,套環件130頂抵抵固組件14之另一端且抵固組件14受外力觸動而朝主骨組件10內部位移時,套環件130則受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負重而通過抵固組件14,並朝第一位置位移。也就是說,在使用者欲收納遮蔽組件11而不進行遮雨時,使用者可藉由推抵抵固組件14,使抵固組件14朝主骨組件10內部內縮。接著,在抵固組 件14受外力觸動而朝主骨組件10內部位移之同時,由於套環件130承受複數個支骨組件12之負重,而產生朝第一位置位移之作用力,因此,在抵固組件14內縮至主骨組件10內部的同時,套環件130朝第一位置位移並通過抵固組件14。而後,雨傘結構1則處於閉合狀態,達到收納之功效。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雨傘結構
10‧‧‧主骨組件
11‧‧‧遮蔽組件
12‧‧‧支骨組件
13‧‧‧驅動組件
2‧‧‧氣流

Claims (9)

  1. 一種雨傘結構,其包含:一主骨組件,其為管狀結構;一遮蔽組件,其為橢圓形層狀結構,該遮蔽組件之一面鄰近中心處係連接於該主骨組件之一端;複數個支骨組件,其設置於該遮蔽組件之該面,且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之一端連接於該主骨組件之該端,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之另一端連接於該遮蔽組件之外緣處;一驅動組件,其一端活動地套設於該主骨組件,該驅動組件之另一端連接於該支骨組件;一套環件,其活動地套設於該主骨組件;以及複數個支撐件,其一端環繞地樞接於該套環件,該複數個支撐件之另一端分別樞接於各該支骨組件;其中,在該驅動組件受觸動而由一第一位置位移至一第二位置時,該驅動組件之另一端則頂抵於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以驅使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之部分本體遠離該主骨組件,而使該遮蔽組件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而在該套環件受觸動而由該第一位置位移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套環件則驅使該複數個支撐件頂抵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以驅使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之部分本體遠離該主骨組件,而使該遮蔽組件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該主骨組件係為中空結構,且該主骨組件之兩端分別具有一通孔,該遮蔽組件連接於該主骨組件之該端之位置具有一開口,該開口連接其中一該通孔,在該遮蔽組件呈展開狀態且承載 外部液體時,外部液體則由該開口流入該主骨組件中,並由該主骨組件之另一該通孔排出該主骨組件外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在該遮蔽組件呈由外緣向中心凹陷之展開狀態且氣流朝該遮蔽組件之一端吹動時,該氣流則由該遮蔽組件之該端流經該遮蔽組件之該面,並由該遮蔽組件之另一端流離該遮蔽組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該雨傘結構更包含一抵固組件,其可彈性地設置於該主骨組件,該抵固組件之一端具有一斜面,在該套環件受觸動而由該第一位置朝該第二位置位移時,該套環件則藉由抵觸該斜面而使該抵固組件朝該主骨組件內部位移,進而通過該抵固組件而位移至該第二位置,且該套環件受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之負重而頂抵該抵固組件之另一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該套環件頂抵該抵固組件之另一端且該抵固組件受外力觸動而朝該主骨組件內部位移時,該套環件則受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之負重而通過該抵固組件,並朝該第一位置位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各該支骨組件之長度係為不同,且各該支撐件之長度係為不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係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該複數個支撐件係為碳纖維或鋁合金之材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該複數個支骨組件係以放射狀或葉脈狀排列設置於該遮蔽組件之該 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雨傘結構,其中該遮蔽組件係為尼龍或聚酯之材質。
TW104127402A 2015-08-21 2015-08-21 雨傘結構 TWI554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7402A TWI554229B (zh) 2015-08-21 2015-08-21 雨傘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7402A TWI554229B (zh) 2015-08-21 2015-08-21 雨傘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4229B true TWI554229B (zh) 2016-10-21
TW201707605A TW201707605A (zh) 2017-03-01

Family

ID=5784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7402A TWI554229B (zh) 2015-08-21 2015-08-21 雨傘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422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3042A1 (ja) * 2003-09-04 2005-03-17 Cesare John David Di 傘骨構造
TWM319681U (en) * 2007-04-20 2007-10-01 Mega Umbrella Co Ltd Multifold umbrella structure with asymmetric umbrella surface
TW201330797A (zh) * 2012-01-19 2013-08-01 Univ Ming Chi Technology 集水傘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3042A1 (ja) * 2003-09-04 2005-03-17 Cesare John David Di 傘骨構造
TWM319681U (en) * 2007-04-20 2007-10-01 Mega Umbrella Co Ltd Multifold umbrella structure with asymmetric umbrella surface
TW201330797A (zh) * 2012-01-19 2013-08-01 Univ Ming Chi Technology 集水傘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605A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404505B2 (en) Car roof tent
WO2017004972A1 (zh) 一种车顶折叠帐篷
TWI554229B (zh) 雨傘結構
US20190313750A1 (en) Hat Umbrella
CN206137408U (zh) 无伞骨曲杆悬环防风折叠伞
US20120111381A1 (en) Umbrella
CN205677350U (zh) 一种帐篷骨架
TWM585518U (zh) 雨傘之結構改良
CN201172366Y (zh) 小型客车折叠式车伞及移动式车库
CN200987422Y (zh) 多功能伞
CN206086841U (zh) 一种双顶篷婴儿车
CN205597355U (zh) 一种自动收放伞面的伞
TWM522603U (zh) 自動多折反收傘
CN204048208U (zh) 雨帽
CN204708172U (zh) 缓冲风力的雨伞
CN205682663U (zh) 全身笼罩式雨伞
CN208160238U (zh) 一种防风效果好的可固定的雨伞
JP2010017381A (ja) 薄膜空気管構造の傘
CN217851686U (zh) 应急警用执勤防护伞
TW201519822A (zh) 傘骨及傘具
CN107364519B (zh) 一种自行车车座雨阳篷
CN104738929A (zh) 一种防翻折雨伞
TWM474374U (zh) 多功能情侶傘
CN205604837U (zh) 折叠式帐蓬
CN204736961U (zh) 多功能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