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2597B -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2597B
TWI552597B TW103139313A TW103139313A TWI552597B TW I552597 B TWI552597 B TW I552597B TW 103139313 A TW103139313 A TW 103139313A TW 103139313 A TW103139313 A TW 103139313A TW I552597 B TWI552597 B TW I5525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ooting
wireless camera
wireless
target
contro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9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8530A (zh
Inventor
陳韋廷
Original Assignee
觸動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觸動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觸動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9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25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8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8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2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2597B/zh

Links

Description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一種環物攝影系統及其方法,特別係指一種透過控制端控制多台無線攝像裝置進行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環物(Virtual Reality, VR)攝影,是運用攝影技術把一個目標拍攝成多個畫面,再將多個畫面透過3D技術進行後製,並通過相應的程式進行演示,使用者可以隨意的從各個角度觀看目標的每一個部位和結構。
然而,環物攝影有兩個困難點,第一個是目標必須在一個中軸線上均勻旋轉(XY軸心對稱);第二個是拍攝光源必須穩定(色溫變化穩定)。因此,環物攝影在沒有旋轉拍攝台等專業器材的協助下比較難進行,另外,因為目標需要靜止,所以被拍攝的目標僅可以是物體,會活動的人物並不適合。
為此,現在有另外一種環物攝影的方式,是使用一台控制裝置控制多台攝像裝置同時對目標進行拍攝,如此便可以克服上述的兩個困難,同時還可以拍攝會活動的人物。然而,這樣的方式需要在拍攝前先架設多台攝像裝置之外,還需要為每一台攝像裝置設置控制線路,使得控制裝置可以透過控制線路控制所有的攝像裝置同時拍攝。控制線路並非是直接連接控制裝置與攝像裝置的簡單線路,而是複雜的樹狀結構,其中,控制裝置為根(root),連結到多個作為節點的集線裝置,集線裝置可能會與攝像裝置連接,也可能與另一個集線裝置連接。也就是說,控制線路的設置也需要龐大的成本,且一旦設置控制線路,控制裝置與所有的攝像裝置必須要連同控制線路與集線裝置一同移動,無法輕易的改變架設攝像裝置的地點。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環物攝影所需要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過高且無法輕易改變架設地點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環物攝影所需要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過高且無法輕易改變架設地點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其中:
本發明所揭露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至少包含:控制端,用以發送拍攝訊號;多台無線攝像裝置,各無線攝像裝置分別被架設於特定位置,且無線攝像裝置所擷取之影像涵蓋拍攝目標之所有表面,其中,每一無線攝像裝置用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拍攝訊號,並於接收到拍攝訊號時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分別產生目標影像,及用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伺服器,用以接收無線攝像裝置所傳送之目標影像,並依據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對應之3D模型。
本發明所揭露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其步驟至少包括:架設多台無線攝像裝置,無線攝像裝置所擷取之影像涵蓋拍攝目標之所有表面;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拍攝訊號至無線攝像裝置;每一無線攝像裝置於接收到拍攝訊號後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分別產生目標影像;各無線攝像裝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至伺服器;伺服器依據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對應之3D模型。
本發明所揭露之系統與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透過控制端使用無線通訊技術控制無線攝像裝置拍攝目標影像後,無線攝像裝置使用無線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至伺服器,使伺服器依據目標影像產生3D模型,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並可以達成增加環物攝影之可攜性與架設方便性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特徵與實施方式,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能夠輕易地充分理解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並據以實施,藉此實現本發明可達成的功效。
本發明可以在環繞著拍攝位置架設無線攝像裝置後,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控制無線攝像裝置同時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藉以依據各個無線攝像裝置拍攝產生的目標影像建立 3D(three dimensional)模型。
其中,本發明所提之拍攝目標可以是一個人或多個人,一個物體或是多個相同或不同的物體,也可以是任意數量的人與物等,本發明並沒有特別的限制。本發明所提之3D模型又稱三維模型,為一種資料,這些資料在經過3D軟體載入後,可以以多種角度自由展示一個人/物之各個部份,一般而言,3D模型可以是由3D模型軟體依據一台或多台相機拍攝同一人/物之不同部分所產生的多張照片所建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本發明所提之無線攝像裝置則是具有可以用來拍攝影像之攝像模組與用來與其他裝置通訊之無線通訊模組的裝置,同時,無線攝像裝置通常還是能夠方便攜帶的裝置,例如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本發明所提之拍攝位置是給拍攝目標站立或放置拍攝目標的位置。在本發明中,由於無線攝像裝置環繞拍攝位置架設,因此,在拍攝目標站立於拍攝位置或在拍攝位置上放置拍攝目標時,無線攝像裝置便會環繞在拍攝目標的四周。
以下先以「第1A圖」本發明所提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架構圖來說明本發明的系統運作。如「第1A圖」所示,本發明之系統含有控制端110、無線攝像裝置120、以及伺服器130。
控制端110負責產生拍攝訊號。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控制端110可以在觸發條件被滿足時產生拍攝訊號,其中,上述的觸發條件例如控制端110透過持續對拍攝目標140所擷取影像判斷拍攝目標140已靜止一段預定的時間,也可以是在控制端110上所執行之應用程式(application, app)的使用者介面中之拍攝按鍵被使用者點選等,但本發明所提之觸發條件並不以上述為限。
控制端110也負責將所產生的拍攝訊號發送到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使得接收到拍攝訊號的無線攝像裝置120進行拍攝。一般而言,控制端110可以與每一個無線攝像裝置120建立無線連接,並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拍攝訊號到無線攝像裝置12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以如「第1B圖」所示,控制端110透過實體線路與無線存取裝置150連接,而無線存取裝置150則與無線攝像裝置120無線連接,使得控制端110透過有線網路、無線存取裝置150、以及無線通訊技術間接的將拍攝訊號傳送到無線攝像裝置120。其中,上述之實體線路包含但不限於乙太網路或是USB/RS-232連接線等,上述之無線存取裝置150隨著無線通線技術的不同而有不同,例如,當無線通訊技術為802.11時,無線存取裝置150可以是無線存取點(Access Point, AP),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為了方便說明,控制端110不論是直接與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建立無線連接,或是透過無線存取裝置150與無線攝像裝置120間接連接,在本發明中都將以「無線連接」進行描述。
控制端110可以透過廣播的方式將拍攝訊號發送給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控制端110也可以逐一將拍攝訊號發送給每一台無線攝像裝置120或透過群播的方式將拍攝訊號發送給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另外,不論控制端110透過上述哪一種方式發送拍攝訊號,控制端110在發送拍攝訊號前,可以先偵測無線攝像裝置120,並與所偵測到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建立連線,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控制端110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與無線攝像裝置120同步時間,使得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的系統時間與控制端110的系統時間一致。
另外,控制端110可以透過使用無線通訊技術所建立的無線連接確認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是否已完成拍攝準備作業,並在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都已完成拍攝準備作業時,傳送拍攝訊號至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控制端110也可以透過已建立的無線連接接收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拍攝完成訊號,並在接收到拍攝完成訊號後確認傳送所接收到之拍攝完成訊號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已成功完成拍攝。
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本發明中,控制端110可以是獨立於無線攝像裝置120之外的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而在部分的實施例中,控制端100也可以是所有無線攝像裝置120中的其中一個。
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被架設在環繞拍攝位置的特定位置。一般而言,本發明至少需要五十台無線攝像裝置12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每一台無線攝像裝置120所架設的位置可以讓該台無線攝像裝置120所拍攝到的目標影像包含一部份的拍攝目標140(也就是包含拍攝目標140之表面的一部分),且所有的目標影像將會涵蓋完整的拍攝目標140(也就是拍攝目標140的所有表面),其中,任何一張目標影像可能與其它的目標影像有部分的重疊。
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操作攝像模組(圖中未示)對拍攝目標140進行拍攝,並將攝像模組拍攝產生的影像儲存為目標影像。
無線攝像裝置120負責接收控制端110所產生的拍攝訊號,並負責將拍攝產生的目標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在本發明中,為了能夠方便快速的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無線攝像裝置120不會使用有線的方式與控制端110以及伺服器130等任何裝置連接,而是完全使用無線通訊技術與其他裝置連接,
也就是說,無線攝像裝置120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控制端110所產生的拍攝訊號,並將拍攝產生的目標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其中,無線攝像裝置120接收拍攝訊號所使用的無線通訊技術與傳送目標影像所使用的無線通訊技術並不一定相同,例如,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使用802.11的無線通訊技術接收拍攝訊號並傳送目標影像,也可以使用藍芽接收拍攝訊號並使用第三代或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但本發明並不以上述為限。
一般而言,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先與控制端110連接,藉以接收控制端110所發送的拍攝訊號。其中,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主動的偵測控制端110,並在偵測到控制端110後與控制端110連接,無線攝像裝置120也可以被動的等待控制端110的偵測並連接,本發明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在部分的實施例中,無線攝像裝置120也可以不與控制端110連接,而持續的等待接收控制端110所廣播的拍攝訊號。
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在接收到拍攝訊號時立刻對拍攝目標140進行拍攝,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例如,無線攝像裝置120也可以依據所接收到之拍攝訊號中所定義的時間資料對拍攝目標140進行拍攝,使得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進行拍攝的時間一致。其中,拍攝訊號所定義之時間資料可以是控制無線攝像裝置120於一定時間後對拍攝目標140進行拍攝的等待時間,例如5秒等,也可以是控制無線攝像裝置120對拍攝目標140進行拍攝的特定時間,例如下午4點13分等。但本發明所提之時間資料並不以上述為限,凡可以用來控制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同時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的資料都可以作為本發明所提之時間資料。
另外,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在完成拍攝準備作業時,透過使用無線通訊技術與控制端110所建立的無線連接傳送準備完成訊號至控制端110,使控制端110能夠確認無線攝像裝置120已完成拍攝準備作業,可以開始進行拍攝。
無線攝像裝置120也可以在完成對拍攝目標140的拍攝後,透過使用無線通訊技術與控制端110所建立的無線連接傳送拍攝完成訊號至控制端110,使控制端110能夠確認無線攝像裝置120已完成拍攝。
此外,在部分的實施例中,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包含角度調整模組(圖中未示),角度調整模組可以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中之拍攝鏡頭(圖中未示)的仰角與俯角、也可以左右旋轉拍攝鏡頭,甚至可以上下左右的移動無線攝像裝置120,藉以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但角度調整模組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之拍攝角度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是由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人員手動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或是依據透過無線傳輸技術所接收到的角度調整訊號對應的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其中,角度調整訊號可以是由控制端110所傳送,也可以是由其他外部的裝置所傳送。
無線攝像裝置120還可以拍攝產生一張測試影像,並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將拍攝產生的測試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無線攝像裝置120傳送至伺服器130的測試影像中可以包含無線攝像裝置120的識別資料,例如將識別資料寫入測試影像的EXIF欄位內;無線攝像裝置120也可以將測試影像與識別資料一同傳送給伺服器130。其中,上述之識別資料可以在無線攝像裝置120與控制端110建立無線連接後由控制端110產生並提供給無線攝像裝置12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伺服器130負責接收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伺服器130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分別與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直接連接,並接收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伺服器130也可以如「第1C圖」所示,透過中介裝置160間接與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連接,藉以接收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其中,中介裝置160將在稍後說明。為了方便說明,伺服器130不論是直接與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建立無線連接,或是透過中介裝置160與無線攝像裝置120間接連接,在本發明中都將以「無線連接」進行描述。
伺服器130也負責依據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140對應的3D模型。一般而言,伺服器130可以將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提供給3D建模軟體,使得3D建模軟體在對所有的目標影像進行分析後產生3D模型,其中,3D建模軟體可以由伺服器130執行,也可以在外部的裝置上執行。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伺服器130還可以接收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測試影像(以及識別資料),並可以判斷所接收到的測試影像是否可以建立3D模型,並在判斷後產生判斷結果,以及將所產生的判斷結果傳送給控制端110。伺服器130所產生的判斷結果除了包含是否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測試影像成功建立3D模型之外,若3D模型無法成功建立,則判斷結果中還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無線攝像裝置的角度調整建議,使得控制端110可以依據判斷結果中的角度調整建議調整一個或多個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
其中,伺服器130可以依據各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之測試影像判斷無法建構3D模型的部位,並依據各測試影像判斷可能拍攝到無法建構之部位之影像的一個或多個無線攝像裝置的識別資料以及需要調整的方向及/或角度,但伺服器130產升角度調整建議之方式並不以此為限。
中介裝置160可以直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或間接的透過無線傳輸設備(如無線網路存取點)接收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同時,中介裝置160也可以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伺服器130連接,並透過對應的通訊技術傳送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至伺服器130。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中介裝置160可以在接收到所有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後,才將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整批傳送到伺服器130,或是在每一次接收到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目標影像後,並立刻將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也可以每隔一段時間便將在此一時間間隔內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
接著以第一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系統與方法,並請參照「第2A圖」本發明所提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控制端110為執行有主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無線攝像裝置120為執行有客戶端程式的數位相機、拍攝目標140為一雙鞋子,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首先,需要環繞著拍攝位置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使得拍攝目標被設置在拍攝位置時,無線攝像裝置120所擷取到的影像可以涵蓋拍攝目標的所有表面(步驟21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無線攝像裝置120共有六十台,每一台無線攝像裝置可以依據預先規劃的位置與拍攝角度被架設到拍攝位置的周圍。
在完成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架設後,若有一台或多台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不如預期,則無線攝像裝置120可以調整拍攝角度(步驟230)。在本實施例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操作者可以手動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操作者也可以在控制端110與無線攝像裝置120連線後,操作控制端110選擇拍攝角度不如預期之無線攝像裝置120,並設定被選擇之無線攝像裝置120所需要調整的方向與角度,控制端110會在操作者完成設定後產生相對應的角度調整訊號,並將所產生的角度調整訊號傳送到被選擇的無線攝像裝置120,使得被選擇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在接收到角度調整訊號後,依據角度調整訊號所指示的方向與角度旋轉鏡頭,藉以調整拍攝角度。
在完成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架設,且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都符合要求後,拍攝目標140可以被設置在拍攝位置上。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拍攝目標140會被懸吊在拍攝位置上。
在拍攝目標140被設置在拍攝位置上後,控制端110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拍攝訊號至無線攝像裝置120(步驟25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控制端110會以群播的方式發送拍攝訊號給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
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在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到控制端110所發送的拍攝訊號後,可以分別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產生目標影像(步驟260)。被拍攝產生的目標影像將可以包含拍攝目標140的上下左右前後等方向的視角。
在無線攝像裝置120產生目標影像後,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將所產生的目標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80)。伺服器130在接收到所有無線攝像裝置120所產生的目標影像後,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對應之3D模型(步驟290)。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30可以執行3D建模軟體,並將所接收到的所有目標影像作為輸入提供給3D建模軟體,使得3D建模軟體依據所有的影像產生3D模型。
以下繼續以第二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系統與方法,同樣請繼續參照「第2A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控制端110為執行有主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無線攝像裝置120為執行有客戶端程式的數位相機、拍攝目標140為一個人,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首先,需要環繞著拍攝位置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使得拍攝目標被設置在拍攝位置時,無線攝像裝置120所擷取到的影像可以涵蓋拍攝目標的所有表面(步驟210)。之後,拍攝目標140可以站到拍攝位置上並擺好姿勢。
接著,本發明可以如「第2B圖」之流程所示,在完成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架設(且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都符合預期)時,控制端110可以先與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同步時間(步驟242),使得控制端110與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具有相同的系統時間,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同步後的時間為上午11點55分28秒。
在控制端110與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同步時間(步驟242)後,控制端110可以以產生包含時間資料的拍攝訊號,並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拍攝訊號至無線攝像裝置120(步驟250)。在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到控制端110所發送的拍攝訊號後,可以依據拍攝訊號中所定義之時間資料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步驟262),並在拍攝後產生目標影像(步驟266)。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控制端110所產生之拍攝訊號所包含的時間資料是控制無線攝像裝置120進行拍攝的特定時間,例如上午11點55分33秒,則接收到拍攝訊號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將可以依據拍攝訊號所包含時間資料(也就是在上午11點55分33秒)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而若時間資料是控制無線攝像裝置120進行拍攝所需經過的間隔時間,例如10秒,則無線攝像裝置120將可以依據時間資料(也就是當前時間的10秒後)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
在無線攝像裝置120產生目標影像後,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將所產生的目標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80)。伺服器130在接收到所有無線攝像裝置120所產生的目標影像後,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對應之3D模型(步驟290)。
如此,由於本發明之無線攝像裝置120使用無線通訊技術接收拍攝訊號並傳送目標影像,因此,透過本發明,在完成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架設後無須再佈線,如此,可以避免購買佈線之器材的成本,且減少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時間。
在上述的兩實施例中,本發明還可以如「第2C圖」之流程所示,在完成架設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架設(步驟210)後,控制端110可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確認每一個無線攝像裝置120都已經完成拍攝準備作業(步驟246)。控制端110可以透過與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之間所建立的無線連接分別傳送狀態詢問請求至每一個無線攝像裝置120,無線攝像裝置120在接收到控制端110所傳送的狀態詢問請求後,若已經完成拍攝準備作業,便可以傳回準備完成訊號到控制端110,無線攝像裝置120也可以不等待控制端110傳送狀態詢問請求,而在完成拍攝準備作業時,直接透過與控制端110所建立的無線連接傳送準備完成訊號給控制端110。如此,控制端110在接收到每一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準備完成訊號後,才會傳送拍攝訊號給所有的無線攝像裝置120。
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在完成對拍攝目標的拍攝並產生目標影像(步驟260)後,也可以透過與控制端110所建立的無線連接傳送拍攝完成訊號給控制端110,使得控制端110可以確認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是否已成功完成拍攝(步驟270)。
此外,本發明還可以包含試拍程序,藉以提供控制端110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步驟230)。如「第2D圖」所示,在無線攝像裝置120架設完成(步驟210)後,無線攝像裝置120還可以拍攝產生一張測試影像(步驟231),並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將拍攝產生的測試影像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33)。
伺服器130在接收到無線攝像裝置120所傳送的測試影像與識別資料後,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測試影像判斷是否可以成功建立3D模型(步驟235),並在判斷後產生判斷結果。跟著,伺服器130可以將所產生的判斷結果傳送到控制端110(步驟237)。控制端110在判斷結果表示伺服器130可以使用所有無線攝像裝置120所拍攝的測試影像建立3D模型時,可以不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而當判斷結果表示伺服器130無法使用無線攝像裝置120所拍攝的測試影像成功建立3D模型時,將可以依據判斷結果中調整無線攝像裝置120之拍攝角度(步驟239)。例如,判斷結果中可以包含一筆或多筆調整資料,每一筆調整資料都包含一個識別資料以及調整的方向與角度,控制端110可以依據一筆調整資料中所包含之的方向與角度產生角度調整訊號,並傳送至使用該筆調整資料所包含之識別資料的無線攝像裝置120,如此,控制端110便可以將各個無線攝像裝置120的拍攝角度調整至合適的角度。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具有控制端使用無線通訊技術控制無線攝像裝置拍攝目標影像後,無線攝像裝置使用無線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至伺服器,使伺服器依據目標影像產生3D模型之技術手段,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環物攝影所需要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過高且無法輕易改變架設地點的問題,進而達成增加環物攝影之可攜性與架設方便性的技術功效。
再者,本發明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可實現於硬體、軟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中,亦可在電腦系統中以集中方式實現或以不同元件散佈於若干互連之電腦系統的分散方式實現。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之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之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對本發明之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之更動潤飾,均屬於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控制端
120‧‧‧無線攝像裝置
130‧‧‧伺服器
140‧‧‧拍攝目標
150‧‧‧無線存取裝置
160‧‧‧中介裝置
步驟210‧‧‧架設多台無線攝像裝置,無線攝像裝置所擷取之影像涵蓋拍攝目標之所有表面
步驟230‧‧‧調整無線攝像裝置之拍攝角度
步驟231‧‧‧無線攝像裝置拍攝測試影像
步驟233‧‧‧無線攝像裝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測試影像至伺服器
步驟235‧‧‧伺服器依據無線攝像裝置所傳送之測試影像判斷是否成功建立3D模型
步驟237‧‧‧伺服器傳送判斷結果至控制端
步驟239‧‧‧控制端於判斷結果表示伺服器無法建立3D模型時,依據判斷結果調整無線攝像裝置之拍攝角度
步驟242‧‧‧控制端與無線攝像裝置同步時間
步驟246‧‧‧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確認無線攝像裝置已完成拍攝準備作業
步驟250‧‧‧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拍攝訊號至無線攝像裝置
步驟260‧‧‧無線攝像裝置於接收到拍攝訊號後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分別產生目標影像
步驟262‧‧‧無線攝像裝置依據拍攝訊號中所定義之時間資料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
步驟266‧‧‧無線攝像裝置產生目標影像
步驟270‧‧‧無線攝像裝置傳送拍攝完成訊號至控制端,使控制端確認無線攝像裝置已成功完成拍攝
步驟280‧‧‧無線攝像裝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至伺服器
步驟290‧‧‧伺服器依據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對應之3D模型
第1A圖為本發明所提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架構圖。 第1B圖為本發明所提之透過無線存取裝置控制無線裝置拍攝目標影像之系統架構圖。 第1C圖為本發明所提之透過中介裝置傳遞目標影像之系統架構圖。 第2A圖為本發明所提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流程圖。 第2B圖為本發明所提之控制端控制無線裝置拍攝目標影像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第2C圖為本發明所提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第2D圖為本發明所提之調整無線攝像裝置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步驟210‧‧‧架設多台無線攝像裝置,無線攝像裝置所擷取之影像涵蓋拍攝目標之所有表面
步驟230‧‧‧調整無線攝像裝置之拍攝角度
步驟250‧‧‧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拍攝訊號至無線攝像裝置
步驟260‧‧‧無線攝像裝置於接收到拍攝訊號後對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分別產生目標影像
步驟280‧‧‧無線攝像裝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目標影像至伺服器
步驟290‧‧‧伺服器依據目標影像產生與拍攝目標對應之3D模型

Claims (8)

  1. 一種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架設多台無線攝像裝置,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所擷取之影像涵蓋一拍攝目標之所有表面;每一該無線攝像裝置分別拍攝一測試影像並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至一伺服器;該伺服器依據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所傳送之該些測試影像判斷是否成功建立3D模型,並傳送一判斷結果至一控制端;該控制端於該判斷結果表示該伺服器無法建立3D模型時,依據該判斷結果調整至少一該無線攝像裝置之拍攝角度;該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一拍攝訊號至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每一該無線攝像裝置於接收到該拍攝訊號後對該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分別產生一目標影像;各該無線攝像裝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該些目標影像至該伺服器;及該伺服器依據該些目標影像產生與該拍攝目標對應之一3D模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其中每一該無線攝像裝置於接收到該控制訊號後對該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之步驟為每一該無線攝像裝置依據該拍攝訊號中所定義之一時間資料對該拍攝目標進行拍攝。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於該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發送該拍攝訊號至該些無線攝像裝置之步驟 前,更包含該控制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確認各該無線攝像裝置已完成拍攝準備作業之步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於一該無線攝像裝置產生該目標影像之步驟後,更包含該無線攝像裝置傳送一拍攝完成訊號至該控制端,使該控制端確認該無線攝像裝置已成功完成拍攝之步驟。
  5. 一種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該系統至少包含:多台無線攝像裝置,各該無線攝像裝置分別被架設於一特定位置,且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所擷取之影像涵蓋一拍攝目標之所有表面,其中,每一該無線攝像裝置拍攝一測試影像並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該測試影像,每一該無線攝像裝置用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一拍攝訊號,並於接收到該拍攝訊號時對該拍攝目標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後分別產生一目標影像,及用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傳送該目標影像;一伺服器,用以接收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所傳送之該些測試影像,以依據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所傳送之該些測試影像判斷是否成功建立3D模型,並傳送一判斷結果,或是接收該些無線攝像裝置所傳送之該些目標影像,並依據該些目標影像產生與該拍攝目標對應之一3D模型;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該判斷結果,依據該判斷結果表示該伺服器無法建立3D模型時,依據該判斷結果調整至少一該無線攝像裝置之拍攝角度,或是發送該拍攝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其中該各該無線攝像裝置是依據該拍攝訊號中所定義之一時間資料對該拍攝目標進行拍攝。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其中該控制端更用以透過無線通訊技術確認各該無線攝像裝置已完成拍攝準備作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其中各該無線攝像裝置更用以傳送一拍攝完成訊號至該控制端,使該控制端確認傳送該拍攝完成訊號之無線攝像裝置已成功完成拍攝。
TW103139313A 2014-11-12 2014-11-12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TWI552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313A TWI552597B (zh) 2014-11-12 2014-11-12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313A TWI552597B (zh) 2014-11-12 2014-11-12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8530A TW201618530A (zh) 2016-05-16
TWI552597B true TWI552597B (zh) 2016-10-01

Family

ID=5650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9313A TWI552597B (zh) 2014-11-12 2014-11-12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2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568A (zh) * 2016-07-28 2018-02-06 廖信凯 现场全景实时立体环绕串流影音传播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2616A (en) * 2003-09-17 2005-04-01 Chi-Hung Su Interactive mechanism allowing internet users to link database and self-configure dynamic 360-degree object-browsing webpage content
US20090033655A1 (en) * 2007-08-02 2009-02-05 Boca Remus F System and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pose estimation
US20120075534A1 (en) * 2010-09-28 2012-03-29 Sagi Katz Integrated low power depth camera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20120194644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Camera Localization Using Depth Maps
TW201404490A (zh) * 2012-07-20 2014-02-01 Univ Nat Ilan 以液晶顯示器廢棄玻璃回收製成之環保紅磚及其製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2616A (en) * 2003-09-17 2005-04-01 Chi-Hung Su Interactive mechanism allowing internet users to link database and self-configure dynamic 360-degree object-browsing webpage content
US20090033655A1 (en) * 2007-08-02 2009-02-05 Boca Remus F System and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pose estimation
US20120075534A1 (en) * 2010-09-28 2012-03-29 Sagi Katz Integrated low power depth camera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20120194644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Camera Localization Using Depth Maps
TW201404490A (zh) * 2012-07-20 2014-02-01 Univ Nat Ilan 以液晶顯示器廢棄玻璃回收製成之環保紅磚及其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8530A (zh)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22940B2 (ja) 画像通信システム、画像通信端末、画像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7452596B2 (ja) 通信端末、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通信システム
JP7183332B2 (ja) 3次元360度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カメラシステム
WO2017000457A1 (zh) 一种手持交互设备装置及其投影交互方法
CN106170973B (zh) 无线对接系统,被对接器,主机和无线对接的方法
WO2019037074A1 (zh) 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113748A (zh) 3d拍摄系统及实现方法
WO2019061159A1 (zh) 定位故障光伏板的方法、设备及无人机
US20220067974A1 (en) Cloud-Based Camera Calibration
WO2019140686A1 (zh) 跟随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无人机
WO2018129963A1 (zh) 一种显示方法和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552597B (zh) 行動無線環物攝影之系統及其方法
KR101814714B1 (ko) 스마트폰 카메라 원격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JP7379785B2 (ja) 3dツアーの比較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20160001120A (ko) 3차원 사진촬영용 턴테이블 제어 및 영상 획득시스템과 그 방법
KR101963449B1 (ko) 360°비디오 생성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513274B (zh) 手持式裝置、協同攝影系統與其控制方法
KR101649754B1 (ko) 다시점 카메라를 위한 분산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신호 전달 방법 및 다시점 카메라를 위한 분산 시스템
EP388284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llecting images of a scene for generating virtual reality data
KR101598921B1 (ko) 공간 축척을 초월한 영상 촬영 시스템 및 방법
JP7151316B2 (ja) 通信端末、画像通信システム、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96683B1 (ko) 3d 투어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JP2019140530A (ja) サーバ装置、表示装置、映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RU2783486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ый комплекс
JP7331405B2 (ja) Vr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