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1932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1932B
TWI551932B TW104100390A TW104100390A TWI551932B TW I551932 B TWI551932 B TW I551932B TW 104100390 A TW104100390 A TW 104100390A TW 104100390 A TW104100390 A TW 104100390A TW I551932 B TWI551932 B TW I5519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layer
electrod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6083A (zh
Inventor
林聖賢
林士堯
Original Assignee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0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193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6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6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1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1932B/zh

Links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
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sm)是指在外加電壓或電流的作用下,電致變色層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的光學性能(例如:透光率、反光率或吸光率)能夠產生穩定的可逆變化,從而能夠表現出顏色及透明度的改變。電致變色的技術可應於多種場合,例如可應用於節能窗戶、汽車後視鏡及顯示元件等。
以應用於汽車後視鏡為例,為使其具有多樣化的功能,電致變色反射鏡後方多會設有一顯示面板,以讓使用者除了可利用電致變色反射鏡察看後方影像外,更可透過電致變色反射鏡的局部區域接收顯示資訊(例如:胎壓、行車紀錄即時影像等)。一般而言,電致變色反射鏡包括二基板以及夾設於二基板之間的電致變色層,顯示面板包括二基板以及夾設於二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電致變色反射鏡與顯示面板組裝為一後視鏡顯示裝置。然 而,後視鏡顯示裝置的厚度至少超過上述四塊基板厚度的總和,而不利於後視鏡顯示裝置的外觀美感。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厚度薄。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一基板、相對於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配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配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且圍繞顯示介質層的封裝體、配置於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多個畫素單元、反射電極、電致變色層、透光電極以及第三基板。每一畫素單元包括主動元件以及與主動元件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第一基板、顯示介質層、第二基板、反射電極、電致變色層、透光電極與第三基板依序堆疊。第二基板具有與封裝體接觸的內表面以及相對於內表面的外表面。一方向與外表面的法向量平行且貫穿一個畫素電極、內表面以及外表面。第二基板在方向上是連續且無空隙的。反射電極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上而與第二基板的外表面接觸。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第一偏光片以及第二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顯示介質層、第二基板、反射電極、第二偏光片、電致變色層、透光電極以及第三基板依序堆疊。反射電極與第二偏光片接觸。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一偏光片、第一基板、顯示介質層、第二基板、反射電 極、電致變色層、透光電極與第三基板依序堆疊。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偏光片,而第二偏光片具有上述之與反射電極接觸的外表面。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反射電極為半穿透半反射電極,來自顯示介質層的影像光束穿過反射電極、電致變色層、透光電極與第三基板,以提供一影像。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當上述的電致變色層致能時,來自於顯示裝置外的一環境光束被電致變色層消光;當上述的電致變色層不致能時,來自於顯示裝置外的一環境光束穿過電致變色層而被反射電極反射。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配置於顯示介質層與第二基板之間的彩色濾光層。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介質層為非自發光性材料或自發光性材料。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提供一照明光束的背光模組。顯示介質層配置於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以將照明光束轉換成一影像光束。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裝置做為一後視鏡使用。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中,上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配置於第三基板上的觸控感測電極。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透過「反射電 極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上而與外表面接觸」的設計,顯示裝置的反射鏡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可共用同一基板,從而使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能夠縮減,進而提升顯示裝置的外觀美感。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100A、100B、200‧‧‧顯示裝置
110、210‧‧‧第一基板
120、220‧‧‧第二基板
120a、220a‧‧‧內表面
120b、220b‧‧‧外表面
130、130A、230‧‧‧顯示介質層
140、240‧‧‧封裝體
150、250‧‧‧畫素單元
152、252‧‧‧主動元件
154、254‧‧‧畫素電極
156‧‧‧共用電極
160、160A、260‧‧‧反射電極
160a‧‧‧表面
170、170A、270‧‧‧電致變色層
180、280‧‧‧透光電極
190、290‧‧‧第三基板
192、292‧‧‧第一偏光片
193‧‧‧觸控感測電極層
194、224‧‧‧第二偏光片
195‧‧‧第四基板
196、296‧‧‧背光模組
198、298‧‧‧控制單元
222‧‧‧基底
CF‧‧‧彩色濾光層
DP、DP’‧‧‧顯示面板
GI‧‧‧絕緣層
L1‧‧‧照明光束
L1’、L1”‧‧‧影像光束
L2‧‧‧環境光束
M、M’‧‧‧反射鏡
x‧‧‧方向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顯示裝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顯示介質層130、封裝體140、多個畫素單元150、反射電極160、電致變色層170、透光電極180以及第三基板190。第二基板120相對於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封裝體14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且圍繞顯示介質層13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0(及/或)第二基板120可選擇性地由單一材質構成。第一基板110(及/或)第二基板 120的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晶圓、陶瓷、有機聚合物或其它可適用的材料。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0(及/或)第二基板120亦可由多種不同的材料組成。在本實施中,顯示介質層130可為非自發光性材料(例如:液晶),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介質亦可為自發光性材料,以下將於後續實施例中具體說明。封裝體140例如為框膠(sealant),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多個畫素單元15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每一畫素單元150包括主動元件152以及與主動元件152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154。舉例而言,主動元件152可為具有源極(未繪示)、汲極(未繪示)與閘極(未繪示)的薄膜電晶體。畫素電極154可填入絕緣層GI的接觸窗而與主動元件152的汲極電性接觸。畫素電極154可為透光導電層,其材料例如為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其它適當材料、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疊層。在本實施例中,多個畫素單元150可選擇性地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顯示介質層130之間,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畫素單元150亦可選擇性地配置於第二基板120與顯示介質層130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若顯示裝置100欲顯示彩色畫面而顯示介質層130(例如:液晶)本身不具有發出彩色光束的能力,則顯示裝置100可進一步包括彩色濾光層CF。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 光層CF可選擇性地配置於顯示介質層13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彩色濾光層CF亦可選擇性地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顯示介質層130之間;換言之,彩色濾光層CF與多個畫素單元150可配置於同一基板(例如:第一基板110)上,而構成一彩色濾光器位於陣列上(color filter on array,COA)結構。此外,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制顯示裝置100一定要包括彩色濾光層CF,在其他實施例中,若顯示裝置100不欲顯示彩色畫面、顯示介質層130(例如:有機電致發光層或其他適當材料)本身具備發出彩色光束的能力、或者顯示介質130本身不具備發出彩色光束的能力,但顯示裝置100包括能夠依時序地提供多個彩色光束至顯示介質130的彩色序列(color sequential)背光模組時,則顯示裝置100亦可選擇性地不包括彩色濾光層CF。
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第二基板120、反射電極160、電致變色層(Electrochromic layer)170、透光電極180與第三基板190依序堆疊。第二基板120具有與封裝體140接觸的內表面120a及相對於內表面120a的外表面120b。一方向x與外表面120b的法向量平行且貫穿一個畫素電極154、內表面120a以及外表面120b。第二基板120在方向x上是連續且無空隙的。反射電極160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120的外表面120b上而與外表面120b接觸。在本實施例中,反射電極160的材質可為金屬, 例如:鋁等。第三基板190的材質可為玻璃、石英、晶圓、陶瓷、或有機聚合物。透光電極180可為透光導電層,其材料例如為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鋁錫氧化物、鋁鋅氧化物、銦鍺鋅氧化物、或其它合適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之堆疊層。但本發明之反射電極、第三基板及透光電極的材料並限於上述,在其他實施例中,反射電極160、第三基板190及透光電極180亦可選用其他適當材料、或上述材料與其他適當材料的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可進一步包括第一偏光片192以及第二偏光片194。第一偏光片192、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第二基板120、反射電極160、第二偏光片194、電致變色層170、透光電極180以及第三基板190依序堆疊。在本實施例中,反射電極160除了與第二基板120的外表面120b接觸外,更可與第二偏光片194接觸,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若不需第一、二偏光片192、194顯示裝置便能夠提供影像,則顯示裝置亦可不包括第一、二偏光片192、194,而反射電極亦可不與偏光片接觸,以下將於後續實施例中具體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92、第一基板110、多個畫素單元150、顯示介質層130、封裝體140、第二基板120以及第二偏光片194構成一顯示面板DP。第二基板120、反射電極160、電致變色層170、透光電極180以及第三基板190構成可切換的一反射鏡M。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反射電極160直接地配置於第 二基板120的外表面120b上而與外表面120b接觸」的設計,反射鏡M與顯示面板DP可共用同一基板(例如:第二基板120),從而使顯示裝置100的整體厚度能夠縮減,進而提升顯示裝置100的外觀美感。
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可選擇性包括能夠提供照明光束L1的背光模組196。顯示介質層130配置於照明光束L1的傳遞路徑上,以將照明光束L1轉換成影像光束L1’。反射電極160可為半穿透半反射電極。半穿透半反射電極例如為具多個透光孔的反射電極,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半穿透半反射電極亦可呈其他適當樣態。來自顯示介質層130的影像光束L1可穿過反射電極160、電致變色層170、透光電極180與第三基板190,以提供一影像至使用者眼中。
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更包括一控制單元198。控制單元198能夠使反射電極160與透光電極180之間存在電壓差,以令電致變色層170致能。當電致變色層170致能時,電致變色層170的透光率、反光率及/或吸光率改變,而使來自於顯示裝置100外的一環境光束L2傳遞至電致變色層170時被消光。藉此,當環境光束L2超過一設定值時,電致變色層170可致能,此時,反射鏡M便不會過度反射環境光束L2,而影響使用者的視力。控制單元198亦能夠使反射電極160與透光電極180之間實質上不存在電壓差,即令電致變色層170不致能。當電致變色層170不致能 時,來自於顯示裝置100外的一環境光束L2能夠穿過電致變色層170而被反射電極160反射。藉此,當環境光束L2的光強度低於一設定值時,電致變色層170可不致能,反射鏡M便能夠反射環境光束L2,而做為一鏡子使用。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可做為交通工具用的後視鏡(rear mirror)並提供局部顯示資訊(例如:胎壓、行車紀錄即時影像等)。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亦可應用於其他場合,例如:用做節能窗戶、智慧型玻璃等。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2的顯示裝置100A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類似,因此相同或相對應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對應的標號表示。顯示裝置100A與顯示裝置100的主要差異在於:顯示裝置100A的顯示介質層130A為自發光性材料,而使顯示裝置100A不需包括顯示裝置100的第一、二偏光片192、194及背光模組196。以下主要就此差異處做說明,二者相同之處請依圖2中的標號參照前述說明,於此便不再重述。
顯示裝置100A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顯示介質層130A、封裝體140、多個畫素單元150、反射電極160A、電致變色層170A、透光電極180以及第三基板190。第二基板120相對於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A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封裝體14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且圍繞顯示介質層130A。多個畫素單元150配置於第一基板 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每一畫素單元150包括主動元件152以及與主動元件152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154。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A更包括共用電極156。每一畫素電極154與共用電極156之間夾有顯示介質層130A。顯示介質層130A為自發光性材料,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range)層,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A、第二基板120、反射電極160A、電致變色層170A、透光電極180與第三基板190依序堆疊。第二基板120具有與封裝體140接觸的內表面120a及相對於內表面120a的外表面120b。一方向x與外表面120b的法向量平行且貫穿一個畫素電極154、內表面120a以及外表面120b。第二基板120在方向x上是連續且無空隙的。反射電極160A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120的外表面120b上而與外表面120b接觸。與顯示裝置100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顯示介質層130A為自發光性材料,因此顯示裝置100A不需包括圖1之顯示裝置100的第一、二偏光片192、194及背光模組196。此時,顯示介質層130A本身能夠發出一影像光束L1”,影像光束L1”可穿過反射電極160A、電致變色層170A、透光電極180與第三基板190,以提供使用者一影像。此外,反射電極160A之背向顯示介質層130A的表面160a是與電致變色層170A接觸,而不像圖1之反射電極160之背向顯示介質層130的表面160a是與第二偏光片194 接觸。顯示裝置100A具有與顯示裝置100類似的功效及優點,於此便不再重述。
圖3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顯示裝置200包括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20、顯示介質層230、封裝體240、多個畫素單元250、反射電極260、電致變色層270、透光電極280以及第三基板290。第二基板220相對於第一基板210。顯示介質層230配置於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封裝體240配置於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且圍繞顯示介質層230。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可進一步包括第一偏光片292。第二基板220包括基底222以及與基底222連接的第二偏光片224。第一偏光片292、第一基板210、顯示介質層230、基底222、第二偏光片224、反射電極260、電致變色層270、透光電極280以及第三基板290可選擇性依序堆疊。
多個畫素單元250配置於第一基板210與第二基板220之間。每一畫素單元250包括主動元件252以及與主動元件252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254。在本實施例中,主動元件252可為具有源極(未繪示)、汲極(未繪示)與閘極(未繪示)的薄膜電晶體。畫素電極254可填入絕緣層GI的接觸窗而與主動元件252的汲極電性接觸。在本實施例中,若顯示裝置200欲顯示彩色畫面而顯示介質層230(例如:液晶)本身不具有發出彩色光束的能力,則顯示裝置200可進一步包括彩色濾光層CF,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二基板220具有與封裝體240接觸的內表面220a以及相對於內表面220a的外表面220b。一方向x與外表面220b的法向量平行且貫穿一個畫素電極254、內表面220a以及外表面220b。第二基板220在方向x上是連續且無空隙的。反射電極260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220的外表面220b上而與第二基板220的外表面220b接觸。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偏光片224具有與反射電極260接觸的外表面220b。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292、第一基板210、多個畫素單元250、顯示介質層230、封裝體240、第二基板220構成顯示面板DP’。基底222、反射電極260、電致變色層270、透光電極280以及第三基板290構成可切換的反射鏡M’。值得一提的是,透過「反射電極260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220的外表面220b上而與外表面220b接觸」的設計,反射鏡M’與顯示面板DP’可共用同一基底222,從而使顯示裝置200的整體厚度能夠縮減,進而提升顯示裝置200的外觀美感。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可選擇性包括能夠提供照明光束L1的背光模組296。顯示介質層230配置於照明光束L1的傳遞路徑上,以將照明光束L1轉換成影像光束L1’。反射電極260可為半穿透半反射電極。來自顯示介質層230的影像光束L1可穿過反射電極260、電致變色層270、透光電極280與第三基板290,以提供一影像至使用者眼中。顯示裝置200更包括一控 制單元298。控制單元298能夠使反射電極260與透光電極280之間存在電壓差,以令電致變色層270致能。當電致變色層270致能時,電致變色層270的透光率、反光率及/或吸光率改變,而使來自於顯示裝置200外的一環境光束L2傳遞至電致變色層270時被消光。藉此,當環境光束L2超過一設定值時,電致變色層270致能,反射鏡M’便不會過度反射環境光束L2,而影響使用者的視力。控制單元298亦能夠使反射電極260與透光電極280之間實質上不存在電壓差,即令電致變色層270不致能。當電致變色層270不致能時,來自於顯示裝置200外的一環境光束L2能夠穿過電致變色層270而被反射電極260反射。藉此,當環境光束L2的光強度低於一設定值時,電致變色層270不致能,反射鏡M’便能夠反射環境光束L2,而做為一鏡子使用。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可選擇性地做為交通工具用的後視鏡(rear mirror)並提供局部顯示資訊(例如:胎壓、行車紀錄即時影像等)。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00亦可應用於其他場合,例如:用做節能窗戶、智慧型玻璃等。
圖4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4的顯示裝置100B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類似,因此相同或相對應的元件以相同或相對應的標號表示。顯示裝置100B與顯示裝置100的主要差異在於:顯示裝置100B更包括觸控感測電極層193。以下主要就此差異處做說明,二者相同之處請依圖4中的標號參照 前述說明,於此便不再重述。
顯示裝置100B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顯示介質層130、封裝體140、多個畫素單元150、反射電極160、電致變色層170、透光電極180以及第三基板190。第二基板120相對於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封裝體14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且圍繞顯示介質層130。多個畫素單元150配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每一畫素單元150包括主動元件152以及與主動元件152電性連接的畫素電極154。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第二基板120、反射電極160、電致變色層170、透光電極180與第三基板190依序堆疊。第二基板120具有與封裝體140接觸的內表面120a及相對於內表面120a的外表面120b。一方向x與外表面120b的法向量平行且貫穿一個畫素電極154、內表面120a以及外表面120b。第二基板120在方向x上是連續且無空隙的。反射電極160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120的外表面120b上而與外表面120b接觸。
與顯示裝置100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B更包括配置於第三基板190上的觸控感測電極層193。觸控感測電極層193用於接收使用者提供的觸控訊號(例如:以手指或其他物體觸碰顯示裝置100B的動作),以使顯示裝置100B產生對應的動作。觸控感測電極層193可以是電容式、電阻式或其他適當形式。 觸控感測電極層193可以是單層的電極層、多層的電極層與絕緣圖案之組合、或呈其他適當樣態,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B可選擇性地包括第四基板195,以保護觸控感測電極層193。第四基板195之可選用的材質同第一基板110選用的材質。第一基板110、顯示介質層130、第二基板120、電致變色層170、第三基板190、觸控感測電極層193及第四基板195可選擇性地依序排列。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電極層193亦可配置在其他適當位置,舉例而言,觸控感測電極層193亦可配置在電致變色層170與第三基板190之間,而省略第四基板195的設置。此外,觸控感測電極層193的設置是以設置在圖4的顯示裝置100B中為例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觸控感測電極層193亦可設置在圖1的顯示裝置100、圖2的顯示裝置100A及/或圖3的顯示裝置200中,該些顯示裝置亦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透過「反射電極直接地配置於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上而與外表面接觸」的設計,顯示裝置的反射鏡與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可共用同一基板,從而使顯示裝置的整體厚度能夠縮減,進而提升顯示裝置的外觀美感。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顯示裝置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20a‧‧‧內表面
120b‧‧‧外表面
130‧‧‧顯示介質層
140‧‧‧封裝體
150‧‧‧畫素單元
152‧‧‧主動元件
154‧‧‧畫素電極
160‧‧‧反射電極
160a‧‧‧表面
170‧‧‧電致變色層
180‧‧‧透光電極
190‧‧‧第三基板
192‧‧‧第一偏光片
194‧‧‧第二偏光片
196‧‧‧背光模組
198‧‧‧控制單元
CF‧‧‧彩色濾光層
DP‧‧‧顯示面板
GI‧‧‧絕緣層
L1‧‧‧照明光束
L1’‧‧‧影像光束
L2‧‧‧環境光束
M‧‧‧反射鏡
x‧‧‧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相對於該第一基板;一顯示介質層,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一封裝體,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且圍繞該顯示介質層;多個畫素單元,配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每一畫素單元包括:一主動元件;以及一畫素電極,與該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一反射電極;一電致變色層;一透光電極;以及一第三基板,其中該第一基板、該顯示介質層、該第二基板、該反射電極、該電致變色層、該透光電極與該第三基板依序堆疊,該第二基板具有與該封裝體接觸的一內表面以及相對於該內表面的一外表面,一方向與該外表面的法向量平行且貫穿一該畫素電極、該內表面以及該外表面,該第二基板在該方向上是連續且無空隙的,該反射電極直接地配置於該第二基板的該外表面上而與該第二基板的該外表面接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偏光片以及一第二偏光片,其中該第一偏光片、該第一基板、該顯示介質層、該第二基板、該反射電極、該第二偏光片、該電致變色層、該透光電極以及該第三基板依序堆疊,而該反射電極與該第二偏光片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偏光片,該第一偏光片、該第一基板、該顯示介質層、該第二基板、該反射電極、該電致變色層、該透光電極以及該第三基板依序堆疊,其中該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偏光片,而該第二偏光片具有與該反射電極接觸的該外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反射電極為一半穿透半反射電極,來自該顯示介質層的一影像光束穿過該反射電極、該電致變色層、該透光電極與該第三基板,以提供一影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當該電致變色層致能時,來自於該顯示裝置外的一環境光束被該電致變色層消光;當該電致變色層不致能時,來自於該顯示裝置外的一環境光束穿過該電致變色層而被該反射電極反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彩色濾光層,配置於該顯示介質層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介質層為非自發光性材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背光模組,提供一照明光束,該顯示介質層配置於該照明光束的傳遞路徑上,以將該照明光束轉換成一影像光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介質層為自發光性材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做為一後視鏡使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觸控感測電極,配置於該第三基板上。
TW104100390A 2015-01-07 2015-01-07 顯示裝置 TWI551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390A TWI551932B (zh) 2015-01-07 2015-01-07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0390A TWI551932B (zh) 2015-01-07 2015-01-07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083A TW201626083A (zh) 2016-07-16
TWI551932B true TWI551932B (zh) 2016-10-01

Family

ID=56985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0390A TWI551932B (zh) 2015-01-07 2015-01-07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19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9586B2 (en) 2017-12-25 2020-10-2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irror display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5962B (zh) * 2016-08-17 2017-11-21 明興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後視鏡以及行駛輔助裝置
CN110543057A (zh) * 2019-09-09 2019-12-0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1760266B2 (en) * 2019-11-27 2023-09-19 Unimicron Technology Corp. Rearview mirror with display func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745950B (zh) 2019-11-27 2021-11-1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致變色鏡片模組
TWI783282B (zh) * 2020-10-23 2022-11-1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顯示功能的後視鏡
CN114168005A (zh) * 2020-08-20 2022-03-11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显示功能的后视镜及其制作方法
CN114578983B (zh) * 2020-12-01 2024-03-12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0291B2 (en) * 2005-01-28 2008-11-11 Gentex Corporation Multi-cell electrochromic devices
TW201033713A (en) * 2009-03-03 2010-09-16 Wintek Corp Reflective color-chang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830475B1 (en) * 2005-10-04 2010-1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ouble 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olarizing element between tw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s
TW201211956A (en) * 2010-09-06 2012-03-16 Ind Tech Res Inst Reflection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0291B2 (en) * 2005-01-28 2008-11-11 Gentex Corporation Multi-cell electrochromic devices
US7830475B1 (en) * 2005-10-04 2010-1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ouble 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olarizing element between tw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s
TW201033713A (en) * 2009-03-03 2010-09-16 Wintek Corp Reflective color-chang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201211956A (en) * 2010-09-06 2012-03-16 Ind Tech Res Inst Reflection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9586B2 (en) 2017-12-25 2020-10-2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Mirror display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6083A (zh) 2016-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1932B (zh) 顯示裝置
US20180050641A1 (en) Rear-view mirror and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US10809586B2 (en) Mirror display module
US2015017913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095333B2 (en) Touch apparatus
TWM526086U (zh) 電子元件
US20150124199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KR102070766B1 (ko) 표시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073921B (zh) 开关式反射镜面板、及开关式反射镜器件
US2015026089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8346683B (zh) 发光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TWM568391U (zh) 分區反射型顯示裝置
JP20112096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62505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778795B2 (en) Touch apparatus
US10288933B2 (en) Dual image and mirror display device
US10146084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0105125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2203344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35020A (zh) 鏡面顯示器
JP200810223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3006324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4109797A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15343880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556196B2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