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1257B - Cleaning tool holder, cleaning tool - Google Patents

Cleaning tool holder, cleaning too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1257B
TWI551257B TW099116148A TW99116148A TWI551257B TW I551257 B TWI551257 B TW I551257B TW 099116148 A TW099116148 A TW 099116148A TW 99116148 A TW99116148 A TW 99116148A TW I551257 B TWI551257 B TW I5512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holding
cleaning body
holding portion
body ho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6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0924A (en
Inventor
Yoshinori Tanaka
Masumi Fukuzawa
Original Assignee
Uni 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 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0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0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1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12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38Other dust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42Details
    • A47L13/46Securing scouring or polishing cloths or sponges to the handles by gripping means, tong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3/00Attaching handles to the implements
    • B25G3/02Socket, tang, or like fixings
    • B25G3/12Locking and securing devices
    • B25G3/18Locking and securing devices comprising catches or pa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halide (co)polymers, e.g. PVC, PVDC, PVF, PVD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comprising a deformed thin sheet, i.e. the layer having its entire thickness deformed out of the plane, e.g. corrugated, crump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2Non-woven fab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0All layers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6Resistant to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1Heat seal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8Thermoformabi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2/00Cleaning articles, e.g. mops, w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70Food pack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Brushes (AREA)

Description

清掃體保持具、清掃用具
本發明係關於清掃用具,詳細而言係關於用來進行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用具的構築技術。
以往以來,被提案有各種藉由薄片狀的清掃體來進行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用具。例如,在下述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清掃用具,其具備有清掃布;和可自由裝卸地保持此清掃布的柄,藉由將設置於柄的前端側之長條狀的頭部(保持部)插設於設在清掃布之收容區域,清掃布形成為保持狀態之結構的清掃用具。
但,當進行藉由清掃體保持具的保持部來保持清掃體之這種的清掃用具的設計時,為了可進行因應清掃對象的種類、場所等各種形態之清掃作業,被要求可容許保持部的撓曲動作可朝更多的方向進行之構造。但是,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清掃用具,雖然具有藉由採用以柄所保持的清掃布,能夠進行清掃對象的拂拭清掃之可能性,但是,由於插設於清掃布的收容區域之保持部(頭部)為平板形狀,保持部的撓曲動作幾乎被限定於上下方向,因此,當進行清掃作業時,不易確保保持部朝撓曲方向的自由度。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154791號公報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問題點而硏發,其課題係在於提供針對用來進行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體是藉由清掃體保持具的保持部保持的清掃用具,對保持部的撓曲方向可賦予自由度,藉此可以有效地謀求清掃作業的圓滑化之技術。
為了達到前述課題,構成各請求項所記載的發明。這些各請求項所記載的發明,是可適用於藉由薄片狀清掃體,對包含獨棟住宅、公寓、大樓、工廠、車輛等之室內或室外的被清掃面(地面、牆壁、窗戶、天花板、外壁面、傢俱面、衣服、窗簾、百葉窗、寢具、照明、電線類、家電用品等)、或人體的各構成部位之被清掃區域等之清掃對象進行清掃之清掃用具的結構。這些各種清掃對象的被清掃區域,亦可作為平面來構成,亦可作為曲面、凹凸面、階差面來構成。
本發明之清掃體保持具係為用來保持用於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體的長條狀的清掃體保持具,其至少具有把持部及保持部。把持部係作為藉由使用者的手指來把持的部位來構成。保持部係作為自把持部朝該清掃體保持具的長條方向延伸且用來保持清掃體之部位來構成。此時,把持部及保持部,亦可不能相互分離地構成為一體狀,或亦可構成為可相互地分離。又,自把持部延伸之保持部的數量係可因應需要,作成為1個或複數個。
在本發明的清掃體保持具,特別是前述的保持部,作成為可朝與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和與此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之至少2方向撓曲位移。此保持部係被容許以把持部與保持部之間的部位,典型為把持部與保持部之連接部、或保持部本身的基部部分作為支點之撓曲位移。此保持部之結構理想為,當對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前端側的前端部,朝第1方向施加2.5N的荷重時,以15~80°的角度朝第1方向撓曲,又,當對前端部,朝第2方向賦予2.5N的荷重時,以25~55°的角度朝第2方向撓曲。保持部之撓曲位移的角度,典型為作為撓曲位移前的保持部的延伸線、和將撓曲位移後的保持部的前端部與撓曲的支點連結的線所成之角度來規定。藉由這樣的撓曲位移特性,在設定為將清掃體輕壓於清掃對象之清掃形態的情況,能夠藉由符合荷重之適當的撓曲位移來讓保持部撓曲。又,由於對第1方向及第2方向之任一方向,大致容許作為一定之撓曲位移,故,能夠對保持部的撓曲方向,賦予自由度。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保持部係當對前端部,向第1方向賦予0.5N的荷重時,以6~50°的角度朝第1方向撓曲,又當對前端部,向第2方向賦予0.5N的荷重時,以8~35°的角度朝第2方向撓曲。藉由這樣的撓曲位移特性,在設想不進一步將清掃體按壓於清掃對象而非常輕的拂拭清掃體之清掃形態的情況,能夠藉由符合荷重之適當的撓曲位移來讓保持部撓曲。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保持部係當對前端部,向第1方向賦予4.7N的荷重時,以35~85°的角度朝第1方向撓曲,又當對前端部,向第2方向賦予4.7N的荷重時,以45~83°的角度朝第2方向撓曲。藉由這樣的撓曲位移特性,在設想進一步更穩固地將清掃體按壓於清掃對象這樣的清掃形態之情況,能夠藉由符合荷重之適當的撓曲位移來讓保持部撓曲。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保持部之沿著第1方向的長度係自連接部朝前端部縮小。再者,關於保持部的沿著第1方向之長度的縮小形態、沿著第2方向之長度的擴張形態,能夠適當地選擇該長度自連接部朝前端部,縮小或擴張成直線狀、曲線狀、或階差狀的結構等。藉此,能夠提供具有沿著第1方向之長度為自連接部朝前端部縮小之保持部的清掃體保持具。
又依據這樣的結構,藉由使用保持部的前端部,能夠有效地進行纖細的拂拭操作。又,能夠藉由前端部來吸收保持部與清掃對象之間的一次接觸壓,能夠有效地對使用者賦予柔軟的使用感。且,在保持部中,比起前端部,相對地提高連接部的剛性,藉此,能夠容易對使用者呈現清掃體保持具的高強度。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保持部之沿著第1方向的長度係對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作成為一定。藉此,能夠提供具有沿著第1方向之長度為對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作成為一定的保持部之清掃體保持具。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保持部之沿著第1方向之一方側的面係朝第1方向凹陷。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藉由設置於保持部的前端部之凹部,能夠容易達到該保持部對第1方向之容易撓曲度。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保持部係設有複數個,這些複數個保持部係在並列設置於第2方向之狀態下,自把持部朝該清掃體保持具的長條方向延伸,在並列設置的保持部間具有清掃對象的插入空間。
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能夠藉由相互鄰接的保持部,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以適當的荷重進行拂拭。例如,在拂拭較插入空間的間隔大之清掃對象時,能夠藉由容易撓曲的保持部,自兩側夾持已被插入於插入空間之清掃對象,再以適當的荷重進行拂拭。又,藉由以保持部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後再進一步朝長軸周圍扭轉,及使為較插入空間的間隔小之細狀清掃對象、薄狀清掃對象,也能使該清掃對象確實地密接於清掃體,再以適當的荷重進行拂拭。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前述的複數個保持部為並列設置的保持部間之間隔係對該保持體的延伸方向作成為一定,且該保持部的沿著第2方向之長度係自與把持部連接之連接部朝前端部擴張。關於沿著第2方向之長度的擴張形態,能夠適宜地選擇該長度自連接部朝前端部擴張成直線狀、曲線狀、或階差狀之結構等。
若依據這樣的結構,利用既可確保保持部間之間隔,亦可抑制間隔擴張至需要程度以上,能夠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產生成型時的收縮(Shrinkage)(因材料的流動、收縮等所產生之凹陷或凹洞)所引起的成型精度之劣度(品質的劣度)、或因持續使用所產生的保持部間之間隔的擴大的印象。又,在沿著第2方向之長度朝前端部被擴張之複數個保持部呈並列設置的狀態,由於全體性的平衡度佳,故,可有效地提升作業者對清掃體保持具的外觀上的印象。
又,在本發明之其他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理想為,各保持部係當對前端部賦予了2.5N的荷重時,以對第2方向之位移量低於對第1方向之位移量的方式撓曲。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藉由抑制對第2方向之位移量,能夠使得當藉由相互鄰接的保持部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時,能夠有效地確保使清掃體更容易密接於清掃對象的荷重。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之清掃體保持具,係提供下述清掃體保持具,即,係為用來保持用於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體的長條狀的清掃體保持具,其包含有:藉由使用者的手指所把持的把持部;及複數個保持部,該保持部為在並列設置於第2方向的狀態,自把持部朝該清掃體保持具的長條方向延伸,用以保持清掃體。特別是各保持部係作成為能夠朝第2方向、和與第2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之至少2方向撓曲位移。此保持部係被容許進行以把持部與保持部之間的部位,典型為把持部與保持部之連接部、或保持部本身的基部部分作為支點之撓曲位移。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能夠提供對保持部的撓曲方向賦予了自由度之清掃體保持具。
本發明之清掃用具係至少具備有:使用於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體;和用來保持清掃體之長條狀的清掃體保持具。
清掃體之結構係包含有:將朝與該清掃體的長條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纖維集合之纖維集合體;層積有由不織布所構成的複數個不織布薄片之不織布積層體;將經相互重疊後的纖維集合體及不織布積層體接合之接合部;以及供保持部插入之被插入區域。纖維集合體之結構為將朝與清掃體的長條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纖維集合。清掃體的長條方向,典型為在將清掃體保持具裝設於清掃體之狀態,規定作為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不織布積層體之結構為層積有由不織布所構成的複數個不織布薄片。接合部係構成作為將經相互重疊後的纖維集合體及不織布積層體予以接合之接合部分。在此接合部,包含有將纖維集合體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接合之接合部分、將不織布積層體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接合的接合部分、及將纖維集合體的全部或一部分和不織布積層體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接合之接合部分。被插入區域係構成作為藉由複數個不織布薄片及接合部所區劃,供保持部插入之區域。此被插入區域,典型為藉由可容許保持部的插入之插入孔、縫隙、缺口等所構成。又,清掃體保持具係使用前述這樣的各清掃體保持具來構成。
因此,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能夠提供具備對保持部的撓曲方向賦予自由度,並且能以符合荷重之適當的撓曲位移來讓保持部撓曲之清掃體保持具的清掃用具。
再者,在本發明之清掃體,可為以使用一次為指標之用後即棄式者、或一邊保持自清掃對象除去的垃圾、灰塵、塵埃等一邊以使用複數次為指標進行供更換之用後即棄式者,或亦可為進行洗滌等予以反復使用之形態者。
以上所述,若依據本發明,針對藉由清掃體保持具的保持部來保持用來進行清掃對象的清掃的清掃體之清掃用具,能夠對保持部的撓曲方向賦予自由度,藉此能夠謀求清掃作業的圓滑化。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清掃用具」的一實施形態之清掃用具100的結構。作為使用此清掃用具100進行清掃之清掃對象,作為典型的輕掃對象,可舉出例如獨棟住宅、公寓、大樓、工廠、車輛(汽車)等之室內、室外、屋外的被清掃區域(地面、牆壁、窗戶、天花板、外壁面、柱子、家具面、衣服、窗簾、百葉窗、寢具、照明器具、電線類、家電製品等)、或人體的各構成部位之被清掃區域等的清掃對象。這些各種被清掃對象可舉出例如平面構造或立體構造者。在此情況,清掃對象之被清掃區域可為作成為平面、曲面、凹凸面、階差面等。
圖1中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具100的清掃體110及清掃體保持具130相互組合前的狀態之斜視圖。如圖1所示,此清掃用具100係大致分成清掃體110(亦稱為拖把)與清掃體保持具130。
清掃體110係作成為具有拂取清掃對象之被清掃區域的垃圾、塵埃、灰塵以及髒污(以下亦稱為「被清掃物」)等等的拂拭功能、掃取被清掃物用之掃取功能、或刮取被清掃物之刮取功能的清掃體。此清掃體110,係在販賣時或未使用時作成為薄片狀到平板狀,而當使用時,被解開成為蓬鬆度高的狀態。詳細內容如後述,此清掃體110係為平面視角呈長方形之薄片體,呈長條狀延伸於預定的長軸方向(長邊的延伸方向)之結構,並且,為分別具有相同的平面形狀的複數個薄片(後述的清掃體薄片部116及保持薄片部112)被相互地重疊的積層構造。在此所稱的清掃體110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清掃體」。
再者,亦可因應需要,將此清掃體110構成作為平面視角呈正方形等的其他形狀的清掃體。又,平面視角呈長方形或正方形之此清掃體110的角落部(角部)係可因應需要,作成為直角狀或曲線狀。此清掃體110係可為以使用一次為指標之用後即棄式者、或一邊保持自清掃對象之被清掃區域除去的被清掃物等於刷毛部,一邊以使用複數次為指標進行供更換之用後即棄式者,或亦可為進行洗滌等予以反復使用之形態者。
清掃體保持具130係可對上述結構的清掃體110自由裝卸,作為由各自相互地連接的保持具本體140及把手部150所構成的長條狀的構件來構成。此清掃體保持具130,典型為藉由合成樹脂材料來構成。在此所稱的清掃體保持具130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清掃體保持具」。把手部150係具備有呈長條狀延伸的把手本體151,此把手本體151經由連接部141連接於保持具本體140。把手部150的把手本體151係作為藉由使用者的手指所把持之部位。關於此清掃體保持具130的構造,能夠適宜選擇可將保持具本體140及把手部150(把手本體151及連接部141)分別作成為不同體構造而可自由組裝之結構,或將保持具本體140及把手部150與連接部141一體成型之結構,或將保持具本體140、把手本體151及連接部141中的其中兩者作成為一體成型之結構等。在此所稱的把手部150及把手本體151係構成本發明之「把持部」。
保持具本體140係作為具有將清掃體110可自由裝卸地保持的功能之部位。在此保持具本體140,設有左右一對保持部142,142。在此所稱的左右一對保持部142,142,在將把手部150的長軸方向規定作為前後方向之情況,對與把手部150的長軸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2個保持部142,142規定作為並列設置的形態。
這一對保持部142,142係作成為長條狀,其係自連接部141朝前方,隔著預定的間隔,在同一平面上呈平行(並行)地延伸至前端部143。在此所稱的連接部141、前端部14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連接部」、「前端部」。即,保持具本體140係為其前端側被保持部142,142分成雙叉狀之叉子形狀。此時,典型為各保持部142係將縱長狀的延伸的延伸長度設定於100~180mm的範圍為佳。又,在各保持部142,設有自其外緣部朝保持部外側突出之突出片146。此突出片146係對各保持部142的長軸方向設有1個或複數個為佳。藉此,各保持部142中之設有突出片146的部位係作為該保持部的各部位中之左右方向的徑被最擴大的擴徑部。在本實施形態,各保持部142係為合成樹脂材料中特別是藉由烯烴系熱可塑性彈性體樹脂所製作的射出成型品,其彎曲彈性率作成為310MPa左右。在此所稱的保持部142,142係構成為本發明之「保持部」。
再者,本說明書中,各保持部142的長條狀的延伸方向亦規定作為對清掃用具100及清掃體110之「清掃體前後方向」,又,2支的保持部142,142的並列設置方向、或與2支的保持部14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亦規定作為對清掃用具100及清掃體110之「清掃體左右方向」。又,當清掃體保持具裝設時,保持部142的前端部143的區域亦規定作為「清掃體前端區域」或「清掃體前端側」,保持部142的連接部141的區域亦規定作為「清掃體後端區域」或「清掃體後端側」。
各保持部142係可插入到形成於清掃體110之所對應的被插入區域(後述的插入孔115),具有在此插入狀態下將清掃體110予以保持之功能。此插入狀態,各保持部142對清掃體110側的被插入區域呈密接狀滑接並嵌入,對清掃體110賦予固著作用。且,在此插入狀態,各保持部142的作為擴徑部之突出片146係發揮用來防止清掃體110脫落之作用。藉此,在已將各保持部142插入於清掃體110側的被插入區域之插入狀態,清掃體110被保持具本體140一邊防脫落固定一邊被確實地保持。
關於上述清掃體保持具130的保持部142,142的具體構造,參照圖2及圖3。在此,圖2係顯示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側面圖,又,圖3係顯示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平面圖。
如圖2及圖3所示,在本實施形態,各保持部142之沿著第1方向(圖2中的上下方向)D1的第1長度(亦稱為「保持部厚度」)d1係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縮小,且沿著第2方向(圖3中的上下方向)D2之第2長度(亦稱為「保持部寬度」)d2係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擴張。此時,典型為將第1長度d1及第2長度d2均設置在6~7mm的範圍為佳。再者,關於各保持部142的沿著第1方向D1之長度的縮小形態,能構適宜地選擇該長度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縮小成直線狀、曲線狀、或階差狀的結構等。同樣地,關於沿著第2方向D2之長度的擴張形態,可適宜地選擇該長度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擴張成直線狀、曲線狀、或階差狀的結構等。在此所稱的第1方向D1、第2方向D2分別相當於本發明之「第1方向」、「第2方向」。
若依據各保持部142的第1長度d1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縮小的結構,藉由使用各保持部142的前端部143,能夠有效地進行纖細的拂拭操作。又,能夠藉由前端部143來吸收各保持部142與清掃對象之間的一次接觸壓,能夠有效地對使用者賦予柔軟的使用感。且,在各保持部142中,比起前端部143,相對地提高連接部141的剛性,藉此,能夠容易對使用者呈現清掃體保持具的高強度。
又,若依據將各保持部142的第2長度d2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擴張之結構,能夠使一對保持部呈並列設置的狀態之全體平衡性良好,可有效地使賦予作業者對清掃體保持具之外觀上的印象提升。
再者,各保持部142的第1長度d1、第2長度d2係保持部的規格等,可因應需要進行適宜變更。例如,可採用第1長度d1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縮小,且第2長度d2對延伸方向呈一定(亦稱為「相同」、「同樣」、「均等」或、「一樣」)或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縮小的結構之保持部。又,亦可採用第1長度d1對延伸方向呈一定或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擴張,且第2長度d2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擴張的結構之保持部。
特別是藉由構成為第1長度d1對延伸方向呈一定,既可確保保持部間之間隔,亦可抑制此間隔擴大成必要以上的狀態產生,能夠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產生成型時的收縮(Shrinkage)(因材料的流動、收縮等所產生之凹陷或凹洞)所引起的成型精度之劣度(品質的劣度)、或因持續使用所產生的保持部間之間隔的擴大的印象。
又,在本實施形態,關於各保持部142的前端部143的形狀,前端部143係其上面(第1方向D1的一方側的面)作為對保持部142的延伸方向傾斜之傾斜面144來構成,又其下面(第1方向D1的另一方側的面)作為對第1方向D1朝上側(第1方向D1的一方側)凹陷的凹面145來構成。各保持部142的傾斜面144係可有效地達到將該保持部142插入到清掃體110的插入孔之插入容易度。設置於各保持部142的前端部143之凹面145係可有效地達到該保持部142對第1方向D1之撓曲容易度。這樣的結構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沿著第1方向之一方側的面係朝第1方向凹陷構成」。再者,這些傾斜面144、凹面145,亦可因應需要予以適宜省略。
且,在本實施形態,一對保持部142,142之結構為在第2方向D2分離而並列設置的狀態下,朝清掃體保持具130的長條方向延伸。形成於此時的一對保持部142,142間之插入空間147係作成為用來將清掃對象插入並從兩側予以夾持之空間部分。此插入空間147的間隔,典型為設定成12~25mm為佳。在此所稱的插入空間147係相當於本發明之「插入空間」。
各保持部142係具有對包含以連接部141作為支點而與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D1和與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之至少2方向的360°方向,即,保持部142的長軸周圍(與各保持部142的延伸方向之交叉面之全放射方向),預先設定的既定撓曲位移特性(亦稱為「撓曲特性」或「彎曲彈性變形特性」)、及預先設定的既定撓曲恢復特性(「彈性恢復特性」或「彎曲彈性恢復特性」)。
(撓曲位移特性)
此撓曲位移特性係可藉由例如圖4及圖5所示的撓曲位移測定方法來確認。圖4係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側面圖,示意地顯示對第1方向D1之撓曲位移測定的樣子,又,圖5係顯示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平面圖,示意地顯示對第2方向D2之撓曲位移測定的樣子。在如圖4及圖5所示的撓曲位移測定,在藉由固定具160將各保持部142的連接部141予以固定的狀態下,對前端部143,朝預定方向賦予特定的荷重。此時,藉由捲尺等的測量裝置,測量以將成為撓曲狀態之各保持部142(圖4及圖5中的兩點鎖線所示)的前端部143與保持部142的可撓區域的基底部142a相連的線所做出之角度。此角度係關於第1方向D1,如圖4中的θ1所示,而關於第2方向D2,則如圖5中的θ2所示。又,另一方面,藉由捲尺等的測量裝置,測量成為撓曲狀態之保持部142的位移量(亦稱為「位移距離」、「移動量」或「移動距離」)。此位移量,關於第1方向D1,以如圖4中的a1所顯示,而關於第2方向D2,以如圖5中的a2所顯示。藉此,可獲得各保持部142的實際的荷重與撓曲範圍之關係。
本發明者們實際地測量此撓曲位移特性。再者,此測定係反復進行5~10次左右,確認到在測定結果具有重現性。若依據這樣的撓曲位移特性,在一對保持部142,142間的插入空間147插入大於此插入空間147的間隔之清掃對象後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不需要大的荷重,對有效地藉由適當的荷重進行圓滑的拂拭動作極為有效。具體而言,在對插入空間147插入直徑大約30mm、50mm、65mm的清掃對象之情況,分別能夠確保0.6~0.7N、1.5~1.7N、2.1~3.0N的荷重。又,在已將直徑大約15mm的清掃對象插入至插入空間147狀態下,進一步對清掃體保持具130,於長軸周圍施加45°、90°的扭轉之情況,分別能夠確保0.3~0.5N、0.6~1.5N的荷重。
在此,0.5N的荷重係作成為設定不會將清掃體按壓於清掃對象而可極輕地輕拂清掃體這種清掃形態之情況的荷重,4.7N的荷重係作成為設定相當穩固地將清掃體按壓於清掃對象這種清掃形態之情況的荷重,2.5N的荷重係作成為設定為0.5N的情況與4.7N的情況之大致中間的清掃形態,能以適當的強度將清掃體輕按於清掃對象之中等程度的清掃形態之情況的荷重。再者,在本實施形態所設定的0.5~4.7N的荷重範圍係作為當進行清掃作業時,作業者的手指不易產生疲勞之荷重範圍來規定。
(撓曲恢復特性)
另外,在荷重已被解放的情況,需要各保持部142迅速地恢復或返回成原來的形狀之撓曲恢復特性。此撓曲恢復特性係可採用與例如圖4及圖5所示的撓曲位移特性之情況相同的裝置,利用(恢復位移)/(荷重賦予時的撓曲位移)×100的算出式所規定之撓曲恢復率(%)來確認。作為此撓曲恢復率,能夠使用單純撓曲恢復率R1、反復撓曲恢復率R2及時間經過撓曲恢復率R3。在此,單純撓曲恢復率R1(%)係藉由(1次的撓曲操作後立即解放荷重,經過10秒後的恢復位移)/(荷重賦予時的撓曲位移)×100的算出式來規定。又,反復撓曲恢復率R2(%)係藉由(反復進行撓曲操作10次後,解放荷重,經過10秒後的恢復位移)/(荷重賦予時的撓曲位移)×100的算出式來規定。又,時間經過撓曲恢復率R3(%)係藉由(進行撓曲操作並固定10秒間後,再解除固定並經過10秒後的恢復量)/(撓曲量)×100的算出式來規定。
本發明者們係實際地測定此撓曲恢復特性。其測定的結果,在本實施形態的各保持部142,當荷重賦予時的撓曲位移為30mm、50mm、65mm的情況時,確認到99~100%的單純撓曲恢復率R1。又,在本實施形態的各保持部142,當荷重賦予時的撓曲位移為30mm、50mm、65mm的情況時,確認到97~99%的反復撓曲恢復率R2。又,在本實施形態的各保持部142,荷重賦予時的撓曲位移為30mm、50mm、65mm的情況時,確認了95~97%的時間經過撓曲恢復率R3。再者,這些測定,針對各恢復率反復進行5~10次左右,確認到測定結果上具重現性。若依據這樣的撓曲恢復特性,由於撓曲恢復率R1~R3皆為90%以上的高比率,進行撓曲恢復動作,故,對反復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進行長時間的清掃作業的情況等極為有效。
再者,關於各保持部142的剖面形狀,圓形、楕圓形、半圓形、半積圓形、三角形、四角形、多角形、V字形、Y字形、X字形、星形等,可因應需要進行適宜變更。圖3中的各保持部142的對D-D線之剖面形狀,可參照圖6。在本實施形態,作為各保持部142的剖面形狀,可採用例如圖6所示這種的剖面形狀(1)~(10)。此時,當選擇各保持部142的剖面形狀時,以對藉由連接部141作為支點,與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D1和與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之至少2方向,符合預定的撓曲位移特性作為條件。
關於此預定的撓曲位移特性,當對前端部143之荷重為2.5N時,至少具有以15~80°的角度朝第1方向D1撓曲、以25~55°的角度朝第2方向D2撓曲之撓曲位移特性為佳。又,當對前端部143之荷重為0.5N時,還具有以6~50°的角度朝第1方向D1撓曲、以8~35°的角度朝第2方向D2撓曲之撓曲位移特性為佳。又,當對前端部143之荷重為4.7N時,還具有以35~85°的角度朝第1方向D1撓曲、以45~83°的角度朝第2方向D2撓曲之撓曲位移特性為佳。
又,在各保持部142的延伸長度例如為110mm的情況,對前端部143之荷重為2.5N時,至少具有以29~98mm的位移量朝第1方向D1撓曲、以45~83mm的位移量朝第2方向D2撓曲之撓曲位移特性為佳。又,當對前端部143之荷重為0.5N時,還具有以11~81mm的位移量朝第1方向D1撓曲、以15~60mm的位移量朝第2方向D2撓曲之撓曲位移特性為佳。又,當對前端部143之荷重為4.7N時,還具有以60~100mm的位移量朝第1方向D1撓曲、以74~99mm的位移量朝第2方向D2撓曲之撓曲位移特性為佳。
再者,在各保持部142的延伸長度大於110mm之情況時,各荷重之上述的位移量的範圍是朝上側轉移,當各保持部142的延伸長度小於110mm之情況時,各荷重之上述的位移量的範圍是朝下側轉移。又,在作為各保持部142的延伸長度選擇例如除了100~180mm的範圍以外之其他長度的情況時,可適宜採用具有上述的角度的範圍與位移量的範圍中,至少符合角度的範圍之撓曲位移特性的剖面形狀。
若依據上述結構的清掃體保持具130,由於藉由各保持部142的上述這樣的撓曲位移特性,容許朝所有方向大致作成一定之撓曲位移,故,對各保持部142的撓曲方向,可賦予自由度。又,各保持部142能以符合荷重之適當的撓曲位移進行撓曲。因此,能夠不需在意清掃體110的表裏等的方向性地進行清掃作業,又,亦可有效地利用清掃體110的各部位中至今不太用到於清掃之部位,藉此,可謀求清掃作業的圓滑化。又,即使對清掃體保持具130賦予較強的荷重,藉由各保持部142撓曲,能夠吸收過量的負荷並加以緩和,對清掃對象,能始終進行纖細的拂拭操作。這樣的清掃體保持具130,即使在具有凹凸之清掃對象、或細微的區域的拂拭,也可藉由使各保持部142沿著對象區域進行拂拭,來發揮期望的清掃效果。
又,若依據本實施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130,藉由一對保持部142,142,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再以適當的荷重進行拂拭。例如,在拂拭大於插入空間147的間隔之清掃對象時,藉由容易撓曲的一對保持部142,142,自兩側夾持已被插入到插入空間147之清掃對象,再以適當的荷重進行拂拭。又,利用以一對保持部142,142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後進一步朝長軸周圍扭轉,即使為小於插入空間147的間隔這種的細微清掃對象、薄型清掃對象等,也能使清掃體110確實地密接於該清掃對象,再以適當的荷重進行拂拭。
再者,關於藉由一對保持部142,142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來進行拂拭之作業形態,各保持部142係當賦予於前端部143之荷重為2.5N時,對第2方向(左右方向)D2之位移量為低於對第1方向(上下方向)D1之位移量的方式進行撓曲的結構為佳。若依據這樣的結構,藉由抑制對第2方向D2之位移量,能夠使得當藉由一對保持部142,142自兩側夾持清掃對象時,對使清掃體110更容易確保密接於清掃對象之荷重乙事極為有效。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體保持具130,由於作成為各保持部142的第1長度d1自連接部141朝前端部143縮小之結構,故,藉由採用各保持部142的前端部143進行纖細的拂拭操作極為有效。又,能夠利用前端部143吸收各保持部142的清掃對象之間的一次接觸壓,對賦予使用者柔軟的使用感極為有效。且,各保持部142中,藉由比起前端部143相對地提高連接部141的剛性,能夠容易對使用者呈現清掃體保持具130的高強度。
其次,關於上述清掃體110的具體的構造,除了圖1外,亦參照圖7~圖12,進行詳細的說明。在此,圖7係顯示將圖1中的清掃體110分解成各積層要素的狀態之斜視圖。又,圖8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保持薄片部112的結構之斜視圖,圖9係顯示圖2中的保持薄片部112的結構之平面圖。又,圖10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對A-A線之剖面構造,圖11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對B-B線之剖面構造,圖12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對C-C線之剖面構造。
如圖7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清掃體110之結構為在保持薄片部112的兩面,清掃體薄片部116,116呈積層狀重疊。此清掃體110係如圖8及圖9所示,具備有朝清掃體前後方向延伸的縫隙狀的空間部125。此空間部125,典型為保持薄片部112的中央部分對清掃體前後方向呈切成直線狀、曲線狀或波線狀之缺口部分來構成。此空間部125,典型為朝清掃體前後方向呈直線狀、曲線狀、或波線狀延伸的結構。
又,此清掃體110係如圖10及圖11所示,隔著空間部125分割成左右一對長條狀的分割清掃部124,124。在此所稱的左右一對分割清掃部124,124係指規定作為對與清掃體前後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2個分割清掃部124,124呈並列設置的形態。形成於分割清掃部124,124間之空間部125係作為當清掃體110已裝設有清掃體保持具130時,與形成在一對保持部142,142間之插入空間147一致,形成為容許清掃對象的插入之空間部來發揮功能。
保持薄片部112特別是如圖7所示,2片的保持薄片114,114之間介裝有基材薄片113,又該基材薄片113設定成朝各保持部142的插入側,較保持薄片114若干突出。又,此保持薄片部112係針對各分割清掃部124,藉由接合部121(亦稱為「融接部」)相互地融接接合。此接合部121之融接接合部分係作成為沿著清掃體前後方向呈連續狀延伸的單一接合線(亦稱為「融接線」)。在此所稱的保持薄片部112係構成本發明之「不織布積層體」。
在此保持薄片部112,藉由2片的保持薄片114,114相對地對向所形成的對向空間係作為容許各保持部142的插入而朝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呈縱長狀延伸的插入孔115之插入空間。此時,基材薄片113係藉由比起保持薄片114,更朝各保持部142的插入側突出,能夠進行各保持部142朝插入孔115的開口部115a之圓滑的誘導。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典型為在已將清掃體保持具130裝設於清掃體110之狀態,規定作為保持部142的延伸方向。在此所稱的插入孔115係構成本發明之「被插入區域」。再者,亦可將此插入孔115置換成容許保持部的插入之插入孔以外的被插入區域例如縫隙、缺口等。
另外,各清掃體薄片部116係如圖7所示,構成為在3個纖維集合體117及表面薄片118被重疊成積層狀之狀態,配設於保持薄片部112的兩面(上面及下面)。此時,是以表面薄片118露出於清掃體110的表面的方式配設各清掃體薄片部116。再者,亦可因應需要,採用僅在保持薄片部112的單面配設清掃體薄片部116之結構。
且,上述的保持薄片部112及清掃體薄片部116,116係構成為在清掃體薄片部116,116呈積層狀重疊於保持薄片部112的兩面之狀態下,藉由接合部123予以相互地融接接合。此接合部123,其融接接合部分係作為沿著清掃體前後方向呈連續狀延伸的複數個接合線(亦稱為「融接線」)的集合體來構成。
在本實施形態,藉由上述結構的接合部121,123所進行的融接接合,至少可發揮2個功能。第1功能(以下,亦稱為「接合部的第1功能」)係為在2片的保持薄片114,114之間,形成容許各保持部142的在期望的形態下的插入之插入孔115的功能。第2功能(以下,亦稱為「接合部的第2功能」)係為藉由將保持薄片部112及清掃體薄片部116,116相互地接合,來在保持薄片部112上形成由清掃體薄片部116,116所構成的期望的形狀的刷毛部之功能。藉由上述結構的接合部121,123,構成本發明之「接合部」。再者,關於這些接合部121,123的接合形態,亦可使用接著、卡著、縫合等的接合形態來代替融接接合,或除了融接接合外再加上該等的接合形態。
在此,參照圖8及圖9,詳細說明關於利用接合部121,123所產生的第1及第2功能。
(接合部的第1功能)
如圖8及圖9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接合部121,123係藉由區劃呈縱長狀朝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延伸的插入孔115的左右,來達到前述的接合部的第1功能。
具體而言,接合部121係作為區劃插入孔115的內側(空間部125側)之接合部分,朝清掃體110的清掃體前後方向(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延伸的接合部分。此接合部121之結構為自插入孔115的開口部115a側朝清掃體110的清掃體前端依次配設,包含相互地連接之接合線121a、接合線121b及接合線121c。即,在此接合部121,藉由這些接合線121a、接合線121b及接合線121c形成連續之單一延伸線。其中,接合線121a及接合線121c係呈直線狀延伸成與保持部142對插入孔115的插入方向大致一致,且,接合線121c配置於較接合線121a更外側(空間部125之相反側)。又,接合線121b係構成作為以將接合線121a與接合線121c的端部彼此連接的方式形成為傾斜狀之中間部分的接合線。
另外,接合部123係為插入孔115中,隔著此插入孔115來區劃與接合部121相反側之接合部分,沿著清掃體110的清掃體前後方向(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延伸的接合部分。此接合部123之結構係自開口部115a側朝清掃體110的前側依次配設,包含接合線123a、接合線123b及接合線123c、以及配設於接合線123a的內側之接合線123d。在本實施形態,此接合部123中,構成為藉由接合線123a、接合線123b及接合線123c形成連續之單一延伸線。再者,亦可因應需要,接合線123a、接合線123b及接合線123c,構成分別隔著非接合部分而相互地分離,又,亦可省略接合線123d。
又,在本實施形態,對於上述結構的接合部121、接合部123的尺寸,預定的關係成立為佳。具體而言,如圖9所示,對隔著空間部125而相對向的一對接合部121,121,一方的接合部121的接合線121c與另一方的接合部121的接合線121c之間隔L1係設定成較一對保持部142,142的間隔L3更大(L1>L3)為佳。更理想為,將間隔L1之尺寸設定成間隔L3的175~300%的長度。此時,由於左右一對接合部121,121區劃插入孔115的內側,故,此接合部121,121之間隔L1係可規定作為相互鄰接之插入孔115,115的間隔。此時,插入孔115之結構為包含有:在該插入孔115中之設有接合部121,121的部位(擴張部)延伸的第1插入孔構成部115b;前述的開口部115a;及連接於這些第1插入孔構成部115b與開口部115a之間,並呈傾斜狀延伸的第2插入孔構成部115c。
若依據這樣的尺寸設定,當清掃體保持具130的保持部142插入到清掃體110的插入孔115時,隨著保持部142,142的間隔L3,清掃體110全體(保持薄片部112及清掃體薄片部116)朝清掃體內側或清掃體中央部靠近。又,利用在設有左右一對接合部121,121之部位(擴張部),相互鄰接的分割清掃部124,124彼此的纖維集合體朝接近方向移動,在空間部125對與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交叉的方向重疊,形成後述的重疊區域119。藉此,能夠藉由分割清掃部124,124具有期望的容積感,即使在插入到分割清掃部124,124間的空間部125之清掃對象為相對小的情況,也能藉由使適當的壓力作用於此清掃對象,獲得充分的清掃效果。
為了使這樣的清掃效果更確實,上述結構的保持具本體140的2支的保持部142,142係藉由至少可朝相互分離的分離方向彈性變形之彈性材,典型為兼具有柔軟性及保形性之塑膠材料等來構成為佳。藉此,清掃體110全體被保持部142的保形性,朝清掃體內側或清掃體中央部確實地靠近,又,被導入至空間部125之清掃對象,藉由保持部142的柔軟性可確實地拂拭。
又,藉由以非金屬材料構成清掃體保持具130的保持部142,即使在被插入於分割清掃部124,124之間的空間部125的清掃對象較保持部142,142間的尺寸更大的情況,保持部142也不會造成清掃對象損傷,能夠獲得充分的清掃效果。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將前述的間隔L1與間隔L3之關係設定成L1>L3,且進一步關於對清掃體前後方向的中央線(空間部125的延伸線)與接合部123之間隔L2之關係,設定成(L1/2-L3/2)<L2的關係成立為佳。這樣的設定是對應於當清掃體保持具130的保持部142已被插入至清掃體110的插入孔115時,一方的分割清掃部124的內側的緣部(空間部125側的緣部)不會越過另一方的分割清掃部124的接合部123而靠近的結構。
因此,若依據這樣的尺寸設定,能夠抑制分割清掃部124,124造成賦予過多的容積感,又,可有效地防止分割清掃部124彼此的刷毛部(保持薄片部112及清掃體薄片部116)過度纏繞而成為不適於進行清掃之形狀的情況產生。
(接合部的第2功能)
又,如圖8及圖9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作為單一延伸線所形成之接合部123中,利用接合線123a、接合線123b及接合線123c相互地配設成階差狀的結構,來達到前述的接合部的第2功能。
具體而言,此接合部123之結構係包含有:當進行清掃體保持具裝設時,在配設有保持部142的前端側之清掃體前端側,朝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呈直線狀延伸的接合線123c;在比起此接合線123c更靠近清掃體後端側,朝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呈直線狀延伸的接合線123b;及在比起此接合線123b更靠近清掃體後端側,朝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呈直線狀延伸的接合線123a。又,形成於接合線123a與接合線123c之間的接合線123b配置於較接合線123a及接合線123c更靠近清掃體外側(空間部125之相反側)。又,在此接合部123,構成為於接合線123a與接合線123b之間、及接合線123b與接合線123c之間,分別介裝有傾斜狀的接合部分。再者,在此所稱的接合部123係作為對與清掃體110的長條方向交叉的方向,區劃插入孔115的外側之外側接合部。
若依據這樣的結構,從接合部123到保持薄片部112及清掃體薄片部116的外側自由端為止之距離係對清掃體前後方向,清掃體前端側及清掃體後端側較清掃體中央部更長。藉此,當清掃體保持具130的保持部142已被插入到清掃體110的插入孔115時,接合部123,藉由接合線123a、接合線123b及接合線123c所形成的一連串之形狀係朝外側,描繪凸狀之平緩的圓弧,清掃體全體成為帶圓之形狀。若依據清掃體的這樣的形狀,藉由清掃體全體帶圓,能夠對使用者賦予清掃體的柔軟的印象,並且可情緒性地呈現適合清掃作業之形狀、容易清掃的形狀,藉此,能夠有效地提升使用者的清掃意願。
又,若依據上述結構的接合部123,自各分割清掃部124的接合部123朝清掃體外側延伸的纖維集合體的長度,與接合線123a相對應的清掃體後側、及與接合線123c相對應的清掃體前端側,係比起與接合線123b相對應的清掃體中央部變得更長。另外,自各分割清掃部124的接合部123朝清掃體內側延伸的纖維集合體的長度,與接合線123a相對應的清掃體後端側、及與接合線123c相對應的清掃體前端側,係比起與接合線123b相對應的清掃體中央部變得更短。
若依據這樣的結構,由於清掃體前端側或清掃體後端側的角落部(角部),纖維集合體的長度相對長,對清掃對象之接觸柔軟,又在清掃體前端側,朝清掃體內側延伸的纖維集合體的長度相對短,故,容易進行將清掃對象插入到分割清掃部124,124間的空間部125之插入動作(容易在空間部125夾持清掃對象)。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對於上述結構的接合部123之各接合線的尺寸,預定的關係成立為佳。典型為設定成在清掃體後端部起的分割清掃部124的15~30%的範圍內,接合線123a延伸,又自清掃體前端部起的分割清掃部124的15~30%的範圍內,接合線123c延伸,又,接合線123a與接合線123b,或接合線123c與接合線123b能夠構成為對與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交叉的方向相互地重疊。
上述的保持薄片114及表面薄片118之各自的結構為,在其左右方向的兩端側具備有複數個被切割成鋸齒狀的長條帶(長條部分)114a及118a為佳。在此情況,保持薄片114及表面薄片118亦被稱為長條薄片。這樣的結構之長條帶114a,118a,在作為容易鉤住垃圾並加以捕捉,且容易描繪進入到凹部之垃圾的清掃功能高之構造上特別有效。再者,關於長條帶114a,118a的形狀,能夠適宜地使用鋸齒狀、直線狀、曲線狀等中之單一種類或複數個種類的形狀。在本實施形態,這些長條帶114a及118a之結構均為朝分割清掃部124的長條方向(與保持部14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其次,詳細說明關於形成上述基材薄片113、保持薄片114及表面薄片118之不織布的結構、及形成纖維集合體117之纖維集合體的結構。
(不織布的結構)
關於基材薄片113、保持薄片114及表面薄片118,皆典型能夠採用由熱熔融性纖維(熱可塑性纖維)所構成的薄片狀的不織布。因此,這些基材薄片113及保持薄片114亦被稱為「不織布薄片」。在此所稱的基材薄片113、保持薄片114及表面薄片118係構成本發明之「不織布薄片」。此不織布係為藉由機械性、化學性、熱等的處理,將纖維固化或糾纏來製作之薄片狀的結構物,可使熱可塑性纖維含於一部分而加以熔著(熔融)之不織布,且作為具有複數個長條帶片之形狀的不織布來構成的。作為熱可塑性纖維(熱熔融纖維),能夠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又,此不織布係藉由具備有實用性強度之10~100g/m2的熱可塑性纖維來構成為佳。作為此不織布,可適宜使用藉由熱風法、紡黏法、熱熔接法、水針法、點式黏合法、熔噴法、縫編法、化學黏合法、針刺法等所製造者。此不織布相當於本發明之「不織布」。再者,為了提昇清掃時的掃除功能,使用剛性高的不織布為佳。又,亦可使用胺甲酸乙酯、海綿、織布、網狀物、撕裂紗等的材料加工成長條帶狀者,來代替不織布或不織布再加上上述素材。
(纖維集合體的結構)
另外,纖維集合體117係為藉由纖維所構成之單一纖維構造體,或纖維在長度方向及/或徑方向聚集之纖維構造體(撚紗、紡紗、複數個長纖維被部分地連接之紗材等),或作為該纖維構造體的集合體,且可使熱可塑性纖維含於一部並予以熔著(亦稱為「熔接」)之纖維集合體來構成。形成此纖維集合體117之纖維係為紗、織物等的結構單位,作為比起粗度具有充分的長度之細且容易撓曲的形態者加以規定,其典型例為長的連續狀纖維作為長纖維(Filament),短的纖維作為短纖維(staple)。此纖維集合體117的纖維係與保持薄片114及表面薄片118之長條帶114a及118a同樣地,朝與保持部14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呈長條狀延伸的結構。此纖維集合體117,亦被稱為複數個纖維形成束狀之「纖維束」。在此所稱的纖維集合體117係相當於本發明之「纖維集合體」。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記載關於3個纖維集合體117重疊成積層狀之情況,但是,此纖維層的數量可因應需要,作成為一個或複數個。此纖維集合體117係具有以預定的平面、曲面等所構成之面構造,並且作為具某程度之厚度的立體形狀、或薄肉薄片形狀來構成為佳。在在此所稱的「纖維集合體」,其典型例為以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龍、螺縈等作為材質,實用上,多數藉由對絲束(tow)開纖所獲得的長纖維(Filament)之集合體作為此纖維集合體來使用。特別是使用芯部分為聚丙烯(PP)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且覆蓋此芯部分的外面之鞘部分為聚乙烯(PE)的複合纖維來構成纖維集合體為佳。形成此纖維集合體之長纖維之纖度係0.5~66dtex為佳。又,各纖維集合體,亦可藉由大致相同纖度的纖維來構成,或亦可為各纖維集合體包含不同纖度的纖維之結構。又,在使用包含熱可塑性樹脂之纖維的情況,使用至少2種類以上的不同融點之樹脂(例如融點差為20℃以上的樹脂)為佳。
又,為了提升清掃時的掃除功能,使用包含剛性高的纖維即纖度高的纖維之纖維集合體為佳。又,纖維集合體係作成為具有捲縮纖維之結構為佳。在此情況,使用平均每1英吋的捲縮數量為5~30的捲縮纖維為佳。在此所稱的捲縮纖維係構成為賦予有預定的捲縮處理之纖維,其為纖維彼此容易纏繞之構造。當使用這樣的捲縮纖維時,纖維集合體比起清掃體保持具裝設前的狀態變得更蓬鬆,且容易將垃圾捕捉於捲縮部分之構造。本構造特別係藉由使用絲束纖維所形成的捲縮纖維能夠加以實現。又,為了確實地吸附垃圾、灰塵、塵埃等,使用含有著塵油劑的纖維為佳。
再者,作為纖維集合體,亦可使用將薄膜切割成帶狀並朝縱方向延伸之被稱為扁平紗、撕裂紗之熱可塑性薄膜樹脂朝與樹脂的定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分開,而將成為纖維狀之薄膜呈網眼狀地接合者。或作為纖維集合體,亦可使用熱風不織布等的蓬鬆度高、纖維密度低之不織布。
在此,參照圖13~圖20,說明關於藉由上述結構的清掃用具100來進行清掃對象200的清掃之情況時的具體的作用效果。
(第1清掃形態)
圖13及圖14均為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1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之樣子。此第1清掃形態是設定將如燈泡、照明燈的燈罩、花瓶等這種被清掃面201為曲面之清掃對象200,藉由清掃體110的外表面進行清掃之情況。在此形態,當進行清掃作業時,如圖13所示,一邊將清掃用具100的清掃體110按壓於被清掃面201一邊沿著此被清掃面201的曲面將清掃體110自例如圖中的實線位置朝二點鎖線位置移動。在本實施形態,清掃體保持具130的各保持部142係對該長軸周圍(至少第1方向D1及第2方向D2),具有與前述同樣的撓曲位移特性。因此,在使清掃體110作用於被清掃面201之情況,不受作業者的手腕的位置所影響,即不需嚴密地注意清掃體保持具130的位置、方向等,保持部142可撓曲成適當的狀態。藉此,如圖14所示,能夠將清掃體110始終地密接於被清掃面201,能夠防止被清掃面201的未拂拭。
(第2清掃形態)
圖15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2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之樣子。此第2清掃形態係設定成藉由清掃體110的外表面,將例如地板、牆壁等被清掃面201為平面之清掃對象200進行清掃之情況。當在此形態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時,將清掃用具100的清掃體110中之前端部分按壓於被清掃面201。此時,由於各保持部142係具有如前述所述之適當的撓曲位移特性,故,如圖15所示,清掃體110中之包含前端部分的寬廣範圍會與被清掃面201形成面接觸。即,清掃體110被確實地按壓於被清掃面201之第1區域171係大幅地大於清掃體110未被強力地按壓於被清掃面201(僅單純的接觸)之第2區域172。因此,因作業者賦予清掃體保持具130之荷重,會被清掃體110與被清掃面201之面接觸所分散,因此,可減低使用者的負擔,藉此,可謀求清掃用具的使用感之提升。又,藉由清掃體110中之包含前端部分的寬廣範圍與被清掃面201形成面接觸,能夠提高拂拭效果。
(第3清掃形態)
圖16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3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之樣子。此第3清掃形態係設定將如燈泡、照明燈的燈罩、花瓶等這種被清掃面201為曲面之清掃對象200,藉由清掃體110的分割清掃部124,124夾持來進行清掃之情況。在此形態下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將清掃對象200插入到分割清掃部124,124間的空間部125,如圖16中的箭號所示,沿著被清掃面201的曲面,將清掃體110在例如圖中的實線位置與二點鎖線位置之間移動。藉此,能夠一次就拂拭清掃對象200之兩面的被清掃面201,201。又,圖16中所示的髒污區域173,由於集中於清掃體110中之僅空間部125的附近部分,故,藉由將該附近部分以外的區域使用於清掃,能夠延長清掃體110的使用壽命。
(第4清掃形態)
圖17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4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此第4清掃形態係設定將較一對保持部142,142間的插入空間147大的清掃對象200,藉由清掃體110的分割清掃部124,124夾持並進行清掃之情況。在此形態下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將清掃對象200插入到分割清掃部124,124間的空間部125,如圖17中的箭號所示,使清掃體110朝前後方向或上下方向移動。藉此,能夠藉由一對分割清掃部124,124自兩側夾持較一對保持部142,142間的插入空間147更大的清掃對象200,一次就可進行拂拭。又,圖17中所示的髒污區域173,由於集中於清掃體110中之僅空間部125的附近部分,故,藉由將該附近部分以外的區域使用於清掃,能夠延長清掃體110的使用壽命。
(第5清掃形態)
圖18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5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此第5清掃形態係設定將由與一對保持部142,142間的插入空間147相同或較其小的細微者、薄形者、細小者所構成之清掃對象200,藉由清掃體110的分割清掃部124,124夾持並進行清掃之情況。在此形態下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將清掃對象200插入到分割清掃部124,124間的空間部125,如圖18中的箭號所示,對清掃體110施加扭轉。藉此,即使為與一對保持部142,142間的插入空間147相等或較其小的細小之清掃對象200,也能藉由對清掃體110施加扭轉,來提高與被清掃面201之間的密接性而進行拂拭。又,圖18中所示的髒污區域173,由於集中於清掃體110中之僅空間部125的附近部分,故,藉由將該附近部分以外的區域使用於清掃,能夠延長清掃體110的使用壽命。
(第6清掃形態)
圖19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6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此第6清掃形態係設定藉由清掃體110的外表面,對被清掃面201為階差面之清掃對象200進行清掃之情況。在此形態下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如圖20所示,一邊將清掃用具100的清掃體110按壓於被清掃面201一邊將清掃體110朝例如圖中的箭號方向移動。藉此,即使為階差面,也能藉由清掃體110一次就進行拂拭。又,圖19中所示之髒污區域173,係可由於集中於清掃體110中之僅空間部125的附近部分,故,藉由將該附近部分以外的區域使用於清掃,能夠延長清掃體110的使用壽命。
(第7清掃形態)
圖20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7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此第7清掃形態係設定藉由清掃體110的前端部分,將具有形成角部之被清掃面201的清掃對象200進行清掃之情況。在此形態下進行清掃作業之情況,如圖19所示,一邊將清掃用具100的清掃體110按壓於角部,一邊將清掃體110朝例如圖中的箭號方向移動。藉此,清掃體110的前端部分在空間部125打開,而分割清掃部124,124將角部夾入,藉此可一次就拂拭被清掃面201。
(其他實施形態)
再者,本發明係不僅限於上述的實施形態,可進行各種的應用、變形實施。例如,亦可實施應用了上述實施形態之下述的各形態。
在本發明,關於清掃體110、清掃體保持具130等的結構要素之種類或數量等,不限於上述的例子,可因應需要進行各種選擇。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具有一對保持部142,142之清掃體保持具130、和具有與這些保持部相對應的2個分割清掃部124,124之清掃體110,但是,在本發明,保持部142及分割清掃部124的數量亦可為2個以外,在1個或3個以上的範圍進行適宜設定。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說明了關於使用薄片狀的不織布與纖維集合體來構成清掃體110之情況,但是,在本發明,亦可藉由薄片狀的不織布與纖維集合體中的其中一方來構成清掃體。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的清掃體110,記載了在各清掃體薄片部116包含有表面薄片118之情況,但是,亦可因應清掃體110的設計規格變更等的需要,省略表面薄片118。
100...清掃用具
110...清掃體
112...保持薄片部
113...基材薄片
114...保持薄片
114a...長條帶
115...插入孔
115a...開口部
115b...第1插入孔構成部
115c...第2插入孔構成部
116...清掃體薄片部
117...纖維集合體
118...表面薄片
118a...長條帶
119...重疊區域
121...接合部
121a,121b,121c...接合線
123...接合部
123a,123b,123c,123d...接合線
124...分割清掃部
125...空間部
130...清掃體保持具
140...保持具本體
141...連接部
142...保持部
142a...基底部
143...前端部
144...傾斜面
145...凹面
146...突出片
147...插入空間
150...把手部
151...把手本體
160...固定具
171...第1區域
172...第2區域
173...髒污區域
200...清掃對象
201...被清掃面
圖1係顯示構成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之清掃體110及清掃體保持具130相互地組裝前的狀態之斜視圖。
圖2係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側面圖。
圖3係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平面圖。
圖4係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側面圖,為示意地顯示對第1方向D1之撓曲位移測定的樣子之圖。
圖5係圖1中的保持部142,142的平面圖,為示意地顯示對第2方向D2之撓曲位移測定的樣子之圖。
圖6係顯示圖3中的各保持部142的對D-D線之剖面形狀的圖。
圖7係顯示將圖1中的清掃體110分解成各積層要素後的狀態之斜視圖。
圖8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保持薄片部112的結構之斜視圖。
圖9係顯示圖3中的保持薄片部112的結構之平面圖。
圖10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對A-A線之剖面構造的圖。
圖11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對B-B線之剖面構造的圖。
圖12係顯示圖1中的清掃體110的對C-C線之剖面構造的圖。
圖13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1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14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1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15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2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16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3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17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4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18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5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19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6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圖20係示意地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的清掃用具100,以第7清掃形態進行清掃作業的樣子之圖。
100...清掃用具
110...清掃體
130...清掃體保持具
140...保持具本體
141...連接部
142...保持部
143...前端部
146...突出片
150...把手部
151...把手本體

Claims (10)

  1. 一種清掃體保持具,係為用來保持用於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體的長條狀的清掃體保持具,其特徵為:包含有:藉由使用者的手指所把持的把持部;和自前述把持部朝該清掃體保持具的長條方向延伸,用來保持前述清掃體之保持部,前述保持部係朝與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第1方向、和與前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之至少2方向撓曲位移,並且藉由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樹脂之射出成型所形成,前述保持部在前述第1方向的剖面形狀為圓形、半圓形、楕圓形、三角形、Y字形、星形中的其中一種形狀,且,當對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前端側的前端部,朝前述第1方向施加2.5N的荷重時,以15~80°的角度朝前述第1方向撓曲,又,當對前述前端部,朝前述第2方向賦予2.5N的荷重時,以25~55°的角度朝前述第2方向撓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前述保持部係當對前述前端部,朝前述第1方向賦予0.5N的荷重時,以6~50°的角度朝前述第1方向撓曲,又,當對前述前端部,朝前述第2方向賦予0.5N的荷重時,以8~35°的角度朝前述第2方向撓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 前述保持部係當對前述前端部,朝前述第1方向賦予4.7N的荷重時,以35~85°的角度朝前述第1方向撓曲,又,當對前述前端部,朝前述第2方向賦予4.7N的荷重時,以45~83°的角度朝前述第2方向撓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前述保持部中之沿著前述第1方向之長度係自前述連接部朝前述前端部縮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前述保持部中之沿著前述第1方向之長度係對該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作成為一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前述保持部之沿著前述第1方向之一方側的面係朝前述第1方向凹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前述保持部係設置成複數個,前述複數個保持部係在前述並列設置於第2方向的狀態,自前述把持部朝該清掃體保持具的長條方向延伸,而於並列設置的保持部間具有清掃對象的插入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前述複數個保持部,並列設置的保持部間之間隔係對該保持體的延伸方向作成為一定,且該保持部的沿著前述 第2方向之長度係自與前述把持部連接的連接部朝前述前端部擴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清掃體保持具,其中,各保持部係當對前述前端部賦予了2.5N的荷重時,以前述對第2方向之位移量低於對前述第1方向之位移量的方式撓曲。
  10. 一種清掃用具,係具備有:使用於清掃對象的清掃之清掃體;和用來保持前述清掃體的長條狀的清掃體保持具之清掃用具,其特徵為:前述清掃體之結構為包含有:將朝與該清掃體的長條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複數個纖維集合之纖維集合體;層積有由不織布所構成的複數個不織布薄片之不織布積層體;用來將相互地重疊的前述纖維集合體及前述不織布積層體予以接合之接合部;以及供前述保持部插入之被插入區域,前述清掃體保持具係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清掃體保持具來構成。
TW099116148A 2009-05-21 2010-05-20 Cleaning tool holder, cleaning tool TWI551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3619A JP5436042B2 (ja) 2009-05-21 2009-05-21 清掃体ホルダ、清掃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0924A TW201110924A (en) 2011-04-01
TWI551257B true TWI551257B (zh) 2016-10-01

Family

ID=43126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6148A TWI551257B (zh) 2009-05-21 2010-05-20 Cleaning tool holder, cleaning tool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17744A1 (zh)
EP (1) EP2433544B1 (zh)
JP (1) JP5436042B2 (zh)
CN (1) CN102438499A (zh)
TW (1) TWI551257B (zh)
WO (1) WO20101345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21340C (en) * 2008-04-16 2016-01-12 Kao Corporation Cleaning shee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484622B1 (ja) 2013-02-07 2014-05-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6126397B2 (ja) * 2013-02-07 2017-05-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6291195B2 (ja) * 2013-02-07 2018-03-1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CN104997470A (zh) * 2014-04-25 2015-10-28 杨雅菁 一种强化立体除尘效果的除尘布结构
US10688649B1 (en) * 2017-02-14 2020-06-23 Martinez Tool Company, Inc. Implement handle grip having an improved handle engaging mechanism
JP7433650B2 (ja) 2020-08-31 2024-02-20 アズマ工業株式会社 清掃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8A (ja) * 1997-06-12 1999-01-06 Lion Corp 掃除具
JPH1119018A (ja) * 1997-07-07 1999-01-26 Lion Corp 清掃用具
JP2003265390A (ja) * 2001-06-14 2003-09-24 Uni Charm Corp 清掃用保持具および前記清掃用保持具を用いた清掃用製品
JP2003265391A (ja) * 2000-10-27 2003-09-24 Uni Charm Corp ハンディモ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22450A (en) * 1932-06-24 1933-08-15 O'brien George Ray Gauge rod wiper
US4010511A (en) * 1976-02-06 1977-03-08 Duskin Franchise Co., Ltd. Mop having sleeve type detachable mop head
JP2977477B2 (ja) 1995-12-08 1999-11-15 花王株式会社 清掃具
KR100620878B1 (ko) * 1999-10-25 2006-09-13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올레핀계 열가소성 엘라스토머, 조성물 및 용도
US6978509B2 (en) * 2004-02-06 2005-12-27 Pai Yung Lin Cleansing device having cleansing fibers
WO2007046252A1 (ja) * 2005-10-19 2007-04-26 Kao Corporation 清掃具
JP4934464B2 (ja) * 2007-03-05 2012-05-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8A (ja) * 1997-06-12 1999-01-06 Lion Corp 掃除具
JPH1119018A (ja) * 1997-07-07 1999-01-26 Lion Corp 清掃用具
JP2003265391A (ja) * 2000-10-27 2003-09-24 Uni Charm Corp ハンディモップ
JP2003265390A (ja) * 2001-06-14 2003-09-24 Uni Charm Corp 清掃用保持具および前記清掃用保持具を用いた清掃用製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3544A1 (en) 2012-03-28
US20120117744A1 (en) 2012-05-17
EP2433544A4 (en) 2014-03-05
WO2010134593A1 (ja) 2010-11-25
JP5436042B2 (ja) 2014-03-05
TW201110924A (en) 2011-04-01
EP2433544B1 (en) 2018-09-26
JP2010268975A (ja) 2010-12-02
CN102438499A (zh) 201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1257B (zh) Cleaning tool holder, cleaning tool
JP5171348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KR102175025B1 (ko) 청소구
JP2007209461A (ja) 清掃体及び清掃用具
TW201016180A (en) Cleaning tool and cleaning body holder
JP6323980B2 (ja) 清掃具
JP4823105B2 (ja) 清掃用具及び清掃体
JP5171347B2 (ja) 清掃用具
WO2007139166A1 (ja) 清掃体及び清掃用具
TWI568399B (zh) Cleaning body, cleaning appliances
JP5657525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JP5503640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JP5588431B2 (ja) 清掃用具、清掃体
JP6208949B2 (ja) 清掃具
JP6126398B2 (ja) 清掃具
JP6126397B2 (ja) 清掃具
JP6239828B2 (ja) 清掃具
JP6126399B2 (ja) 清掃具および清掃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4150965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