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5987B -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5987B
TWI545987B TW101122692A TW101122692A TWI545987B TW I545987 B TWI545987 B TW I545987B TW 101122692 A TW101122692 A TW 101122692A TW 101122692 A TW101122692 A TW 101122692A TW I545987 B TWI545987 B TW I5459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modulation
navigation
cod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2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6997A (en
Inventor
艾力克司 格赫夫
亞莫德 漢卡
王麥可
Original Assignee
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28773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54598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46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6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5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59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featuring pilot assisted reception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本申請案主張2006年10月24日申請,名為"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ACQUISITION PILO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862,730號的權利。此申請案的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以下描述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經由一額外多位元欄位之包括而提供增強之通訊功能性的獲取導航之產生。
用於在一行動通訊網路(例如,蜂巢式電話網路)內傳輸資訊之技術包括基於分頻、分時及分碼之技術。大體上,就基於分頻之技術而言,基於頻率存取方法來分裂呼叫,其中在獨立頻率上發出各別呼叫。就基於分時之技術而言,在一指定頻率上各別呼叫經指派有時間之某部分。就基於分碼之技術而言,各別呼叫與唯一碼相關聯且擴展於可用頻率上。各別技術可適應由一或多個使用者進行之多重存取。
更特定言之,基於分頻之技術通常藉由將頻譜分成均一頻寬塊而將頻譜分成不同頻道,例如,對為無線蜂巢式電話通訊分配之頻帶之分割可分成30個頻道,其每一者可載運一語音對話,或用數位服務載運數位資料。每一頻道每次僅可指派給一使用者。一常用變體為正交分頻技術,其 將整個系統頻寬有效劃分為多個正交子頻帶。此等子頻帶亦稱為載頻調、載波、副載波、頻率區間(bin)及頻率頻道。每一子頻帶與一可藉由資料來調變之副載波相關聯。就基於分時之技術而言,將一頻帶逐時分裂成連續時間片或時間槽。一頻道之每一使用者具備一用於以循環方式來傳輸及接收資訊之時間片。舉例而言,在任何給定時間t,在一短叢發期間,為使用者提供對頻道之存取。接著,將存取切換給另一具備用於傳輸及接收資訊之短時間叢發的使用者。"輪流"之循環繼續,且最終每一使用者具備多個傳輸及接收叢發。
基於分碼之技術通常在於一範圍內之任何時間可用之多個頻率上傳輸資料。大體上,資料經數位化且擴展於可用頻寬上,其中多個使用者可上覆於頻道上且各別使用者可指派有一唯一序列碼。使用者可在同一寬頻頻譜塊中傳輸,其中每一使用者之信號係藉由其各別唯一擴展碼而擴展於整個頻寬上。此技術可提供共用,其中一或多個使用者可同時傳輸及接收。此共用可經由展頻數位調變來達成,其中使用者之位元流經編碼且以偽隨機方式跨越極寬頻道而擴展。接收器經設計成辨別相關聯唯一序列碼且取消隨機化,以便以相干方式而為特定使用者收集位元。
典型無線通訊網路(例如,使用分頻、分時及分碼技術)包括提供一覆蓋區域之一或多個基地台及可在覆蓋區域內傳輸及接收資料之一或多個行動(例如,無線)終端機。一典型基地台可同時傳輸多個資料流以用於廣播、多點播送 及/或單播服務,其中資料流係對於行動終端機而言可具有獨立接收意義之資料流。彼基地台之覆蓋區域內之一行動終端機可與接收由複合流載運之一個、一個以上或所有的資料流相關。同樣,一行動終端機可將資料傳輸至該基地台或至另一行動終端機。在存取點與行動終端機之間或在行動終端機之間的此通訊可在終端機已"獲取"伺服一覆蓋扇區之基地台後發生。通常,在一獲取過程中,一終端機存取必要系統資訊以與該伺服基地台通訊。在終端機在無特定樣式之情況下進入及離開一扇區時,獲取資訊常常由該扇區傳輸。後一種情況對無線系統強加顯著額外負擔。因此,此項技術中需要開發使獲取過程更有效(不管普遍存在之額外負擔)之獲取機制。
下文呈現簡化概括以提供對所揭示之實施例之一些態樣的基本理解。此概括並不為廣泛綜述,且並非意欲識別重要或關鍵要素,亦非意欲描繪此等實施例之範疇。其目的為以簡化形式呈現所描述之實施例的一些概念,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部。
在一態樣中,揭示了一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產生獲取導航之方法,其包含:產生N個位元之資訊之獲取導航,其中T個位元之資訊對應於一計數器索引,N及T為正整數;及輸送該獲取導航。
在另一態樣中,本揭示案描述一種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操作之裝置,該裝置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產生 一獲取導航序列,其中一調變資訊之一部分包括一與一超訊框傳輸相關聯之計數器欄位值;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在又一態樣中,揭示一種無線通訊器件,其包含:用於產生一載運N個位元之系統判定資訊及T個位元之無線通訊系統超訊框索引之第一獲取導航序列的構件;用於以該第一獲取導航序列中載運之資訊擾亂一第二獲取導航序列的構件;及用於輸送該第一獲取導航序列及該第二獲取導航序列的構件。
在另一態樣中,本說明書揭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產生一包含N個位元之資訊的獲取導航序列之程式碼,其中T個位元之資訊對應於一計數器欄位值;及用於使至少一電腦輸送該獲取導航之程式碼。
關於接收與獲取導航有關之無線傳輸及對其之處理,在一態樣中揭示一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獲取導航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接收複數個導航獲取序列;及處理該複數個導航獲取序列以提取系統判定資訊。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接收複數個導航獲取調變序列的程式碼;及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對該複數個導航獲取調變序列解碼以提取系統判定資訊的程式碼。
在又一態樣中,揭示一種無線通訊器件,該器件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一載運系統判定資訊及T個位元之無線通訊系統超訊框索引之導航獲取序列、處理該導航獲取序列,及提取該資訊;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在無線通訊環境中操作之裝置,該裝置包含:用於接收連續導航及控制調變序列的構件;用於處理該等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的構件;及用於判定所接收之調變序列之封包邊界的構件。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一或多項實施例包含下文中全面描述並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下文之描述及附圖詳細地陳述某些說明性態樣並僅指示可藉以使用該等實施例之原理的各種方式中之少數。當結合圖式來考慮時將自下文之詳細描述顯見其他優點及新穎特徵,且所揭示之實施例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現參看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相似參考數字始終用於指代相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達成解釋之目的,陳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項實施例的透徹理解。然而,可顯而易見可實踐該(等)實施例而無需此等特定細節。在其他例項中,眾所熟知之結構及器件以方塊圖的形式展示以便促進描述一或多項實施例。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其類似者意欲指代與電腦有關之實體(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之軟體)。舉例而言,一組 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處理、處理器、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線程、程式及/或電腦。以說明之方式,在一計算器件上執行之應用程式及計算器件可為一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一處理及/或執行線程內,且一組件可位於一電腦上及/或分散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間。另外,此等組件可由上面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媒體來執行。組件可(諸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之信號(例如,來自與區域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及/或藉由該信號跨越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與其他系統相互作用之一組件的資料)藉由區域及/或遠端處理而通訊。
此外,術語"或"意欲意謂包括性"或"而非排他性"或"。亦即,除非本文中另有或清楚指定,否則"X使用A或B"意欲意謂自然包括性排列中之任一者。亦即,若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及B兩者,則在前述情況中之任一者下滿足"X使用A或B"。另外,冠詞"一"在用於本申請案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時大體應理解成意謂"一或多個",除非本文中另有或清楚地指定為針對單數形式。
本文中結合無線終端機來描述各種實施例。無線終端機可指代向使用者提供語音及/或資料連接性的器件。無線終端機可連接至諸如膝上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之計算器件,或其可為諸如個人數位助理(PDA)之自含式器件。無線終端機亦可被稱為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物、遠端台、存取點、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 用者終端機、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用戶端預置設備、或使用者設備。無線終端機可為用戶台、無線器件、蜂巢式電話、PCS電話、無線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手持式器件,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
基地台(例如,存取點)可指代一存取網路中在空中介面上經由一或多個扇區與無線終端機通訊的器件。基地台可藉由將所接收之空中介面訊框轉換為IP封包而充當無線終端機與存取網路之剩餘部分之間的路由器,該存取網路可包括IP網路。基地台亦協調對空中介面之屬性的管理。此外,本文結合基地台描述各種實施例。一基地台可用於與行動器件通訊且亦可稱作存取點、節點B、演進節點B(e節點B)或某其他術語。
在下文中,論述促進在無線通訊中產生及處理獲取導航之系統及方法。以偽隨機序列來調變輸送時序及頻率同步資訊、無線系統獲取及系統判定資訊的獲取導航。以輸送與自存取點傳輸之超訊框之系統時間相關聯之計數器索引值的T個位元,擴大由輸送系統獲取資訊之獲取導航載運的多個位元資訊。由T個位元之添加而產生之處理額外負擔由提供給無線通訊之優點來彌補。如下所述,顯著優點包括:(i)在非同步操作期間用於一特定扇區中之通訊之接收器處的處理增益;(ii)經由計數器索引值做出的封包邊界判定,及(iii)對用於通訊之各種偽隨機暫存器的初始 化。
現參看圖式,圖1為根據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各種態樣之無線多重存取通訊系統100的說明。在一實例中,無線多重存取通訊系統100包括多個基地台110及多個終端機120。此外,一或多個基地台110可與一或多個終端機120通訊。以非限制性實例之方式,基地台110可為一存取點、一節點B,及/或另一適當網路實體。每一基地台110提供對於特定地理區域之通訊覆蓋區102a-c。如本文中且大體在此項技術中所用,術語"小區(cell)"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指代基地台110及/或其覆蓋區域102a-c。
為了改良系統容量,可將對應於基地台110之覆蓋區域102a、102b或102c劃分成多個較小區域(例如,區域104a、104b及104c)。較小區域104a、104b及104c中之每一者可由各別基地收發器子系統(BTS,未圖示)來伺服。如本文中且大體在此項技術中所用,術語"扇區"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指代BTS及/或其覆蓋區域。在一實例中,在小區102a、102b、102c中之扇區104a、104b、104c可由基地台110處之天線群組(未圖示)形成,其中每一天線群組可負責與在小區102a、102b或102c之一部分中之終端機120通訊。舉例而言,伺服小區102a之基地台110可具有對應於扇區104a之第一天線群組、對應於扇區104b之第二天線群組及對應於扇區104c之第三天線群組。然而,應瞭解,本文所揭示之各種態樣可用於具有扇區化及/或未扇區化之小區之系統中。此外,應瞭解,具有任何數目之扇區化及/ 或未扇區化小區之所有合適無線通訊網路意欲屬於本文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為簡單起見,術語"基地台"在本文中使用時可指代伺服一扇區之台以及伺服一小區之台。應瞭解,在本文中使用時,在不相交鏈路之情形下的下行鏈路扇區為一鄰近扇區。雖然下文之描述大體上與為簡單起見每一終端機與一伺服存取點通訊之系統有關,但應瞭解,終端機可與任何數目之伺服存取點通訊。
根據一態樣,終端機120可分散於整個系統100中。每一終端機120可為固定或行動的。以非限制性實例之方式,終端機120可為一存取終端機(AT)、一行動台、使用者設備、一用戶台及/或另一適當網路實體。終端機120可為一無線器件、一蜂巢式電話、一個人數位助理(PDA)、一無線數據機、一手持式器件或另一適當器件。此外,終端機120可在任何給定時刻與任何數目之基地台110通訊或不與基地台110通訊。
在另一實例中,系統100可藉由使用一系統控制器130來利用一集中式架構,該系統控制器130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基地台110且為基地台110提供協調及控制。根據替代態樣,系統控制器130可為單一網路實體或網路實體之集合。另外,系統100可利用一分散式架構以在需要時允許基地台110彼此通訊。在一實例中,系統控制器130可另外含有至多個網路之一或多個連接。此等網路可包括網際網路、其他基於封包之網路,及/或電路切換語音網路,其可在與系統100中之一或多個基地台110的通訊中提供去往 及/或來自終端機120之資訊。在另一實例中,系統控制器130可包括一排程器(未圖示)或與該排程器耦接,該排程器可對去往及/或來自終端機120之傳輸排程。或者,該排程器可駐留於每一個別小區102、每一扇區104或其組合中。
在一實例中,系統100可利用一或多個多重存取機制,諸如CDMA、TDMA、FDMA、OFDMA、單載波FDMA(SC-FDMA)及/或其他合適多重存取機制。TDMA利用分時多工(TDM),其中藉由在不同時間間隔中傳輸而使用於不同終端機120之傳輸正交化。FDMA利用分頻多工(FDM),其中藉由在不同頻率副載波中傳輸來使用於不同終端機120之傳輸正交化。在一實例中,TDMA及FDMA系統亦可使用分碼多工(CDM),其中使用不同正交碼(例如,沃爾什碼)來使用於多個終端機之傳輸正交化,即使該等傳輸係在同一時間間隔或頻率副載波中發送亦如此。OFDMA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且SC-FDMA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及SC-FDM可將系統頻寬劃分成多個正交副載波(例如,載頻調、頻率區間…),其每一者可以資料來調變。通常,在頻域中藉由OFDM發送調變符號且在時域中藉由SC-FDM發送調變符號。另外及/或其他,可將系統頻寬分成一或多個頻率載波,其每一者可含有一或多個副載波。系統100亦可利用多重存取機制之組合,諸如OFDMA與CDMA。雖然本文中所提供之功率控制技術大體係針對OFDMA系統而描述,但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類似地應用於任何無線通訊系統。
在另一實例中,系統100中之基地台110及終端機120可使用一或多個資料頻道來傳達資料及使用一或多個控制頻道來信號傳輸。由系統100所利用之資料頻道可指派給作用中之終端機120,使得每一資料頻道在任何給定時間僅由一終端機使用。或者,資料頻道可指派給多個終端機120,該等終端機120可在資料頻道上疊加或正交地排程。為了保存系統資源,由系統100利用之控制頻道亦可藉由使用(例如)分碼多工而在多個終端機120當中共用。在一實例中,僅在頻率及時間中正交多工之資料頻道(例如,不使用CDM多工之資料頻道)可比相應控制頻道較不容易遭受歸因於頻道條件及接收器缺陷之正交性損失。
根據一態樣,系統100可經由在(例如)系統控制器130及/或每一基地台110處實施之一或多個排程器而使用集中式排程。在利用集中式排程之系統中,排程器可依賴於來自終端機120之反饋以做出適當的排程決策。在一實例中,此反饋可包括一添加至OSI資訊之彌補項以便允許排程器估計終端機120(此反饋係自終端機120接收到的)之可支援的反向鏈路峰值速率及相應地分配系統頻寬。
圖2為促進產生及處理在終端機側提供系統判定及增強功能性之獲取導航之系統200的方塊圖。存取點210經由獲取導航產生器組件213來產生獲取導航。此等導航為通訊系統超訊框之前置項(preamble)之部分,且經由前向鏈路230傳輸至存取終端機240,存取終端機240經由獲取處理組件244來處理該等導航。處理該等導航產生系統判定, 例如,操作參數之識別,諸如(i)系統頻寬,在FDMA系統之情況下由FFT大小表徵;(ii)在穿孔頻譜分配之情況下之穿孔分佈;(iii)分時雙工(TDD)或分頻雙工(FDD)之指示,及特定TDD劃分及FDD半雙工之進一步指示(後者進一步載運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之時間保護間隔以及頻域保護間隔之指示);(iv)循環首碼長度(在UMB中,例如,四個值為可能的);(v)同步或非同步操作之指示;(vi)頻率再用;(vii)扇區/小區識別;及(viii)存取點(例如,210)處之天線組態。應瞭解,經由獲取導航輸送資訊(i)至(vii)之方式影響超訊框前置項結構。
根據獲取導航產生器213之一態樣,一序列產生組件216產生可含有系統搜尋資訊(i)至(vii)之部分或整體的一連串位元。序列可為偽隨機碼,或偽雜訊序列,或Gold序列、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指數序列、Golomb序列、Rice序列、M-序列,或廣義頻擾(GCL)序列(例如,Zadoff-Chu序列)。另外,計數器產生組件219引入一T位元計數器(T為正整數)。將計數器添加至形成一獲取導航之序列。在一態樣中,該計數器可變成用於擾亂導航符號之種子項之部分。在另一態樣中,T位元計數器可與量(i)至(vii)中之一或多者組合以產生一V-位元整數。此V-位元整數可用於選擇2V個沃爾什碼中之一者或2V個指數碼中之一者等等。應瞭解,雖然將計數器添加至獲取導航使通訊額外負擔增加,但此額外負擔由經由T位元計數器之添加達成之各種效能及功能性優點彌補。在下文中論述及說明實例優點。
序列產生組件213依賴於處理器222來執行一部分之序列產生(諸如,偽隨機數產生)、建構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中涉及之矩陣操縱、GCL序列之產生,以及初始化暫存器及在記憶體225中儲存所產生之序列及經更新之計數器值。另外,處理器222執行傳達序列及計數器值以及控制及資料所需之資料操縱。在一態樣中,在FDMA系統中,處理器222執行直接/反傅立葉變換(D/IFT)、哈達馬德變換,及循環首碼至序列、控制及資料流之添加,以及串列轉並列/並列轉串列操縱。在CDMA中,對符號之擾亂由處理器222予以執行。應瞭解,處理器222可執行與存取點210與存取終端機240之通訊有關的其他動作,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容易看出此等額外動作。記憶體225儲存用於產生序列及計數器值以及關於操縱及經由前向鏈路230傳輸此等序列、控制及資料所需之操作的程式碼指令/模組。以實例之方式且非限制,根據本文所描述之態樣,在UMB中之獲取導航TDM 2可包含9個位元之PilotPN(扇區識別符)或PilotPhase,且獲取導航TDM 3可含有以9個位元之TDM 2進一步擾亂的9個位元之系統判定資訊(例如,前述項(i)至(viii)加上T個位元之系統時間)。
存取點210可根據產生序列之方式來傳輸資訊位元,諸如經由多個正交碼中之一者,或藉由初始導航序列之偽隨機擾亂,例如,可藉由選擇2G個隨機擾亂序列中之一者來傳輸G個位元。在又一態樣中,可以混合方法來傳輸位元,其中可藉由選擇沃爾什碼或大體上任何其他碼來傳輸 N個位元,且可藉由由2P個偽隨機序列中之一者來擾亂所選定之代碼來傳輸P個額外位元。
結合存取終端機240,一獲取處理組件244偵測及解碼(或解調變)獲取導航。在一態樣中,已經由在若干個不同的正交碼(例如,沃爾什-哈達馬德、指數等等)中選擇一者藉由存取點傳輸之位元係藉由與適當正交或非正交之序列(例如,碼假設)中之每一者相關而得以解碼。此處理大體可藉由使用哈達馬德變換(對於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而言)及快速傅立葉變換(對於指數序列而言)來有效地實現。在另一態樣中,解碼涉及對各種導航序列解擾亂:藉由使用初始導航序列之偽隨機擾亂來傳輸之位元(例如,藉由採用29=512個隨機擾亂序列中之一者來傳輸之9個位元)可經由以此等512個擾亂序列中之每一者解擾亂而得以解碼。或者或另外,對經擾亂之序列解碼可藉由利用以一預定種子項(例如,T位元正整數,諸如與通訊超訊框索引相關聯之計數器索引;見下文)產生之擾亂序列來對在導航獲取序列中傳輸之資訊解擾亂而實現。結合在UMB中之TDM 2及TDM 3之前述實例,可使用沃爾什變換來進行對TDM 2之解碼,且可藉由使用TDM 2之資訊及沃爾什變換以判定TDM 3中之系統資訊來對TDM 3中之系統資訊解擾亂。
作為獲取之部分,一組件(相關器228)使不同的序列相關(時間上)以提取時序資訊(例如,超訊框、訊框及符號邊界偵測)、頻率同步及其他系統資訊。相關器228依賴於處理器248以執行時間相關以及其他操作,諸如IFFT。如下 所述,可在多個超訊框上或在單一超訊框前置項內接收不同的序列。經由下行鏈路230發送之重複序列藉由相關器228偵測,且時序量度由處理器248計算。時序及頻率同步方法(諸如,Moose方法、Van De Beenk方法及Schmidl方法)提出具有所傳輸位元系列之重複部分的特定碼序列以便估計訊框及超訊框邊界以及頻率偏移。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對於時間相關、超訊框、訊框及符號邊界偵測;CP持續時間;及頻率同步而言,其他方法為可能的。在時序及頻率同步後,載運扇區識別符及系統資訊(例如,頻寬、TDD/FDD操作、頻率再用)之碼序列可藉由存取終端機240來解調變(見下文),且可完成系統判定。
圖3為TDD及FDD前向鏈路通訊超訊框之實例時域結構及一相關聯超訊框前置項結構之示意圖300。在TDD及FDD無線通訊中,將FL通訊分成超訊框或無線電訊框單元。如所說明,超訊框(例如,310或340)包含一由一連串實體層(PHY)訊框跟隨之前置項。在FDMA系統(例如,LTE、UMB)中,前置項(例如,320)及訊框(例如,3301至330K或3501至350K)通常載運多個OFDM調變符號(未圖示)及減輕由無線頻道脈衝回應產生之符號間干擾之一或多個循環首碼(未圖示)。接下來,簡短地描述超訊框結構310及340,且更詳細地描述前置項結構320。
在一態樣中,TDD超訊框310包含一前置項320及具有散置之無訊號時間間隔335的K個訊框3301至330K。在此等FL無訊號時間間隔期間進行反向鏈路傳輸。應瞭解,在TDD 超訊框310中,FL訊框與無訊號時間間隔(或RL訊框)之比為1:1;然而,此比可具有值M:N,其中M及N分別判定順序地傳輸之FL及RL訊框之數目。請注意,TDD超訊框310為適應性的,因為M及N值可在超訊框內或在超訊框當中變化。此適應性可由存取終端機(或存取網路)用於最佳化FL及RL訊務。一使用此適應性之指示可在超訊框前置項320(見下文)中輸送。應瞭解,在某些通訊應用中,訊務可主要發生在RL或FL中。經由存取點(例如,存取點210)自存取網路下載檔案為F-強化訊務之一實例,而無線視訊會議可為FL或RL強化的,此視終端機使用者是在資料端之傳遞側還是接收側而定。
在另一態樣中,FDD FL超訊框包含一前置項320及K'個訊框3501至350K'。不存在無訊號間隔,因為在此通訊範例中,以FL傳輸與RL傳輸不相互干擾之方式劃分可用系統頻寬以用於FL及RL中之專用通訊。一保護間隔確保不良干擾之減輕。如本文所揭示,前置項320之結構與TDD情況下之大體上相同。然而,應容易看出FDD及TDD前置項之內容可為不同的的。
在TDD及FDD FL超訊框中,前置項320包括Q個符號3241至324Q及P個導航3281至328P。請注意,每一符號以及每一導航可對應於一OFDM符號或兩個OFDM符號,此視前置項頻寬而定;此(等)符號之特定數值視發生通訊之無線通訊系統而定。作為一實例,在UMB中,符號橫跨一定數目NW個相等地間隔(△v=1.96 MHz)之副載波,數目範圍 自NW=27=128(對於1.25 MHz之頻寬而言)(或小於該值)至NW=211=2048(對於大於10 MHz且低於20 MHz之頻寬而言)。另外,UMB中之OFDM符號之持續時間為自114 μs至133 μs,此視循環首碼持續時間而定。注意,此等值用於達成說明目的且不應理解為對前置項結構320或與其有關之數值的限制。符號3241至324Q包括可用於頻道估計(CQI之判定,諸如SNR、SINR等等)之導航及控制頻道,及包含組態資訊之廣播頻道,存取終端機(例如,存取終端機210)可利用組態資訊來解調變FL訊框3301至330K或3501至350K'中所含有之資訊。可包括於前置項320中之另外資訊包含時序及其他致能存取終端機在系統(副)載波上通訊之資訊,諸如系統頻寬之指示、同步/非同步操作、頻率再用、在扇區傳輸器處之天線組態。此外,其他扇區干擾之指示及功率位準控制或功率頻譜密度控制或干擾減輕彌補可在前置項320中輸送。此外,傳呼資訊亦可在超訊框前置項中載運。應瞭解,上述資訊可經由多個前置項320輸送。
在一態樣中,導航3281至3283可用於系統判定及獲取。參看圖3,將三個導航說明為獲取導航:導航1 3281、導航2 3282及導航3 3283。應瞭解,雖然本文所述之態樣係相對於三個導航來說明的,但額外導航可在超訊框前置項320中輸送且用於系統搜尋及定時。接下來,論述圖3中所說明之獲取導航中之每一者,強調其功能性。導航1-載運跨越所有扇區保持相同之固定序列。由導航1載運之特定 序列視系統頻寬及其他系統特性(諸如循環首碼)而定。本獲取導航輸送時序及頻率同步資訊。在一態樣中,該序列對應於頻域GCL序列。另外,可能序列之數目Nseq可由可用於輸送前置項320之頻寬(例如,前置項頻寬)之可能數目(n)與CP持續時間假設之數目(m)的乘積指示。在UMB中,n=3對應於頻寬{1.25 MHz、2.5 MHz及5 MHz}且m=4,四個可能CP長度{6.5 μs、13.0 μs、19.5 μs、26 μs}。
導航2 3282-此導航在序列2中載運R2個位元之扇區特定識別或扇區識別符(例如,在UMB中,PilotN或PilotPhase)。在一態樣中,此序列可為一時域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
導航3 3283-此導航可用於系統判定,其為終端機(例如,240)對前置項本身之內容解調變所需之獲取資訊(例如,可用頻寬之中心頻率)加上同步/非同步部署之指示、循環首碼指示、系統頻寬、頻率再用、扇區中存取點處之天線資訊等等。導航3 3283在序列3中輸送R3個位元之此資訊加上T個位元之系統時間(例如,T位元計數器)。當存取點傳輸一超訊框時,使該位元計數器增加。應瞭解,系統時間為在超訊框中傳輸廣播信號後即由存取網路量測之時間。在一態樣中,計數器值可指示為系統時間或超訊框索引之T個最低有效位元(LSB)。T個位元之添加可引入處理額外負擔;然而,如下所述,由添加T個位元得到之益處彌補此處理成本。
在一態樣中,序列3可為一以導航2 3282中之資訊進一步擾亂之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因為導航2 3282載運扇區識 別(例如,在UMB中,PilotPN或PilotPhase)資訊,所以經擾亂之序列3可適於(a)扇區獲取,因為扇區識別符被編碼(經由擾亂)於序列3中,及(b)跨越超訊框之序列3之實現的組合。(b)項提供甚至在不良頻道條件下仍獲取扇區之可能性,因為序列可隨著時間的過去而累積於存取終端機(例如,在獲取處理組件244)中。
總而言之,導航1 3281可用於初始時序及頻率同步,導航2 3282可用於在同步或非同步模式下之扇區識別,且導航3 3283可用於系統判定,且其可經由T位元計數器之引入而得以增強,T位元計數器可用於在調變R3+T個位元之資訊中恢復時間依賴之訊框至訊框變化。應瞭解,T位元計數器中之T之量值可經由一折衷分析來判定,該折衷分析併有通訊技術(例如,LTE、UMB)以及通訊部署(諸如,單使用者多輸入多輸出(MIMO)或多使用者MIMO部署)、頻道條件(SINR、SNR)、負載位準及在所獲取之扇區中之其他扇區干擾位準等等。以實例之方式且非限制,在UMB通訊系統中,T=4提供操作性益處,同時維持用於調變R2=9個位元、R3=5(習知獲取之典型值)及R3+T=9個位元之合理的額外處理額外負擔。
參看圖4至圖6,其說明如本文所揭示將T位元計數器索引引入獲取導航內之有益態樣。圖4為說明可在進行扇區獲取及系統判定之存取終端機410中獲得之處理增益的示意圖400。終端機410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進行扇區搜尋及系統判定,該無線通訊系統包括3個獲取導航,其中至少 一導航為T-位元增強獲取導航。如上所述,在無線系統超訊框中之每一者中,導航3 3823輸送以沃爾什序列3調變的R3個位元之資訊及對所傳輸之超訊框計數之T位元計數器索引;以扇區識別或扇區識別符(與導航2 3282相關聯之資訊)進一步擾亂序列3。一存取點(未圖示)在對應於序列3之超訊框430L至430L+N中經由空中介面而傳輸,使得所輸送之序列之SINR(在橫座標405中說明)的改變係扇區至扇區地改變。說明為(導航3)L-(導航)L+N之序列係由終端機410接收/解調變。因為序列歸因於計數器欄位之改變而隨著時間的過去改變,所以終端機410中之相關器(例如,相關器組件248)可累積扇區獲取及系統判定所需之N個時間量度。此累積在終端機410處產生一淨處理增益,結果為對導航序列之偵測的改良。
圖5為說明與存在於獲取導航(例如,導航3 3283)中之T位元計數器欄位索引相關聯之邊界偵測優點的圖表500。以一前向主要廣播控制頻道(例如,F-PBCCH)來例示該優點,其係經由M個超訊框(或封包)而傳輸(應瞭解,在UMB中,M=16);然而,以大體上任何控制頻道而獲得大體上相同之優點。一存取終端機510可有可能經由M個超訊框(例如,530L、530L+1或530L+2)而使F-PBCCH相關(例如,經由相關器組件248)。載運F-PBCCH之M個超訊框之高SINR傳輸可導致偵測及解碼(經由序列相關),結果為在少於M個超訊框中之時間邊界(例如,τB+2M×TSF 555,一超訊框之時間長度為TSF)獲取-封包/訊框/符號開始/結束之時 間的判定。注意,在圖5中,為清楚起見,將經由M個超訊框之傳輸之SINR考慮為係時間無關的;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M個超訊框之SINR為時間依賴的。
因為控制資訊係在M-超訊框間隔中傳輸,所以建立具有T個位元之系統時間或超訊框索引(滿足M=2T)之計數器索引可為足夠的。後一種關係指示計數器欄位之暫存器或週期等於訊框之數目,其可考慮為係可提供本控制頻道之相關的最小分集。在此種情況下,當判定T位元計數器欄位為空值(以M為模)時,一存取點(未圖示)可在不同的F-PBCCH之傳輸之間建立邊界-例如,τB 540、τB+M×TSF 545、τB+2M×TSF 555、τB+3M×TSF 565。應瞭解,大體上任何預定值(mod M)可用於在傳輸/封包之間建立邊界。在此種情況下,一新的F-PBCCH封包開始。關於偵測,當T位元計數器達到零mod M或T位元計數器索引之大體上任何預定值時,終端機510可判定一所接收控制頻道封包(諸如,F-PBCCH)之時間邊界。在UMB中於F-PBCCH中,T=4個位元之系統時間可足以使控制頻道相關。
圖6為顯示利用T位元計數器欄位暫存器來初始化可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之各種移位暫存器的示意圖600。以一與可使用導航2 3282(圖2)之扇區識別符來建立調變序列2之種子項之方式類似之方式,可以計數器欄位中之T個位元來初始化其他暫存器。在一態樣中,可以種子項'aTaT-1...a2a1a0' 615來初始化一偽雜訊暫存器610。T之量值可判定暫存器610之記憶體長度或週期。亦可初始化擾亂碼暫存 器;例如,資料擾亂碼620及扇區ID擾亂碼630分別擁有種子項'bTbT-1...b2b1b0' 625及'cTcT-1...c2c1c0' 635。應瞭解,對於T之小值而言,初始化種子項可與較大種子項(諸如,扇區識別符種子項)組合或串聯。在此種情況下,對於特定扇區而言,計數器種子項可經由計數器欄位對時間的依賴而產生不同的之資料及扇區識別符擾亂碼。在副載波跳躍暫存器640之情況下,偽隨機系列之週期可遠小於擾亂碼(例如,620及630)中之週期。在副載波跳躍中,一具有較少數目之位元的種子項'dTdT-1...d2d1d0' 645在獲得頻率分集中可為令人滿意的。在一態樣中,一4-位元種子項產生一具有週期16之偽隨機序列,且在此種情況下,跳躍樣式每16個訊框地重複。在一態樣中,在UMB中,一超訊框包含25個訊框,因此在將T個位元之計數器索引與標記一超訊框內之訊框的訊框索引串聯時,16個超訊框可導致25×16=400個跳躍實現。此外,此串聯式索引可進一步擴展以併有OFDM符號索引來達成額外跳躍/擾亂實現。此重複樣式可促進對整個FL波形解調變,甚至係在存在多個使用者之情況下亦如此。在跳躍樣式之情況下,當在單一扇區中為多個終端機提供服務時,利用正交序列(例如,沃爾什-哈達馬德)可減輕干擾效應。注意,跳躍及擾亂(其訊框至訊框地改變及甚至可能OFDM符號至OFDM符號地改變)可利用超訊框內之訊框索引或訊框內之OFDM符號索引來初始化跳躍及/或擾亂暫存器。
鑒於上文所示及所述之實例系統,參看圖7及圖8之流程 圖將更好地瞭解可根據所揭示標的物來實施的方法。雖然為解釋之簡單起見將方法展示及描述成一連串區塊,但應理解且瞭解,所主張標的物不受區塊之數目或次序限制,因為一些區塊可以不同次序出現及/或與不同於本文所描繪及描述之區塊的其他區塊同時出現。此外,可能並非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區塊來實施下文所述之方法。應瞭解,與該等區塊相關聯之功能性可由軟體、硬體、其組合或任何其他合適構件(例如,器件、系統、處理、組件…)來實施。另外,應進一步瞭解,下文及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方法能夠儲存於一製品上以促進將此等方法傳送及轉移至各種器件。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且瞭解,一方法可另外表示為一連串相關狀態或事件(諸如以狀態圖形式)。
圖7呈現用於產生獲取導航之實例方法之流程圖。在步驟710處,產生一獲取導航,作為一通訊超訊框前置項之部分。在一態樣中,該獲取導航為一無線通訊系統中之所有扇區共有,且該導航可為廣義頻擾類型之頻域序列,諸如Zadoff-Chu序列。該序列載運用於時序及頻率同步之資訊。在720處,產生一使用N個位元之扇區識別符之獲取導航。在一態樣中,該導航序列為一時域正交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在另一態樣中,在UMB中,N=9,其可輸送高達512個扇區識別碼。在步驟730處,產生一使用Q個位元之系統判定資訊之獲取導航,該系統判定資訊包括系統資訊,諸如頻寬、循環首碼、存取點處之天線組態等等。用於該導航中之Q個位元中之T個位元表示一計數器索引。 一旦產生一超訊框,則可更新該T位元計數器索引。在一態樣中,該導航序列可為一時域正交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然而,應瞭解,其他序列(諸如,Gold、最大長度及指數序列)亦可適於調變。在另一態樣中,可以一不同的獲取導航(例如,在動作720中產生的N個位元之導航)之資訊位元擾亂該Q個位元之系統資訊。在步驟740處,經由一空中介面輸送該等獲取序列。可藉由使用多個碼(例如,沃爾什-哈達馬德、Gold、指數等)中之一者來傳輸位元,或可藉由對一現有導航之偽隨機擾亂來傳輸位元。
圖8呈現用於處理用於系統判定之獲取導航之實例方法800的流程圖。在810處,接收到第一獲取導航序列、第二獲取導航序列及第三獲取導航序列。在一態樣中,可藉由存取點(例如,210)中之獲取導航產生器(例如,組件213)來產生該等序列。在另一態樣中,可在存取終端機(諸如,240)中之獲取處理組件(例如,組件244)中接收該等序列。在步驟820處,處理該等獲取導航序列。以使得第一序列係經由與用於產生導航之一組碼序列中之每一者相關(例如,經由相關器組件248)而得以解碼之方式,可由操作者預先建立處理協定,且提取時序資訊及頻率同步。如在此項技術中為典型的,時序及同步獲取在系統頻寬之窄(例如,1.25 MHz)中心頻帶中發生。在一態樣中,窄獲取頻帶判定在處理獲取序列期間要考慮之副載波數目(在OFDM中),此數目通常與待計算之傅立葉變換項之數目一致。DFT及IFT可經由在接收存取終端機中之處理器(例 如,處理器242)來實施。一旦處理第一序列,則對第二獲取導航解碼。在一態樣中,對於為N個位元之扇區識別符之第二導航而言,信號可藉由使該導航序列與同由N個位元提供之扇區假設相關聯之2N個序列中之每一者相關而得以解碼。在另一態樣中,當第二獲取導航對應於沃爾什-哈達馬德序列時,在對該導航解碼之前,應用一哈達馬德變換;當該序列為指數碼序列中之一者時,在解碼之前,應用一傅立葉變換。一旦對該序列解碼(例如,經由獲取處理組件244及處理器248)。在處理獲取序列之後續部分中,自第二序列提取之資訊用於對第三導航獲取序列解碼。在一態樣中,可以第二導航序列之N個位元的資訊來擾亂第三導航序列,在此種情況下,在處理第二序列之時間處解碼之資訊用於對第三導航序列解擾亂,且隨後根據用於產生該第三序列之代碼經由相關來對第三序列解碼。在步驟830處,自經解碼之導航序列提取系統資訊。
圖9為根據本文所陳述之一或多項態樣在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中可提供無線通訊環境中之小區/扇區通訊的傳輸器系統910(諸如,存取點210)及接收器系統950(例如,存取終端機240)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900。在傳輸器系統910處,可將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9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914。在一實施例中,每一資料流經由各別傳輸天線而傳輸。TX資料處理器914基於經選擇以供每一資料流用以提供編碼資料之特定編碼機制而格式化、編碼及交錯該資料流之訊務資料。可使用OFDM技術 以導航資料對每一資料流之編碼資料進行多工。導航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且在接收器系統處可用於估計頻道回應。接著基於經選擇以供每一資料流用於提供調變符號之特定調變機制(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多相移鍵控(M-PSK)或m-階正交振幅調變(M-QAM))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該資料流的經多工之導航及編碼資料。用於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可由藉由處理器930執行之指令來判定,該等指令以及資料可儲存於記憶體932中。
接著將用於所有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920,該TX MIMO處理器920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如,OFDM)。TX MIMO處理器920接著將NT個調變符號流提供至NT個收發器(TMTR/RCVR)922A至922T。在某些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920將波束成形權重(或預編碼)應用於資料流之符號及天線(正自該天線傳輸該符號)。每一收發器922接收並處理一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並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用於經由MIMO頻道傳輸之調變信號。接著來自收發器922A至922T之NT個調變信號分別傳輸自NT個天線9241至924T。在接收器系統950處,由NR個天線9521至952R接收所傳輸之調變信號並將來自每一天線952之所接收信號提供至各別收發器(RCVR/TMTR)954A至954R。每一收發器9541至954R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一各別所接收信號、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提 供樣本,並進一步處理樣本以提供一相應"經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960接著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接收及處理自NR個收發器9541至954R接收之NR個符號流以提供NT個"經偵測"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960接著解調變、去交錯及解碼每一經偵測之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960進行之處理與在傳輸器系統910處TX MIMO處理器920及TX資料處理器914所執行之處理互補。處理器970週期性地判定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此矩陣可儲存於記憶體972中。處理器970制定一包含矩陣索引部分及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記憶體972可儲存在由處理器970執行時導致制定該反向鏈路訊息之指令。該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訊鏈路或所接收之資料流或其組合的各種類型之資訊。作為一實例,此資訊可包含一調整通訊資源、用於調整一經排程資源之彌補及用於解碼一資料封包格式之資訊。反向鏈路訊息接著由TX資料處理器938(其亦接收來自資料源936之多個資料流的訊務資料)來處理、由調變器980來調變、由收發器954A至954R來調節並傳輸回傳輸器系統910。
在傳輸器系統910處,來自接收器系統950之調變信號由天線9241至924T接收、由收發器922A至922T調節、由解調變器940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942處理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統9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處理器930接著判定將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來判定波束成形權重及處理該所提取 之訊息。
如圖9中所說明及根據上述操作,單使用者MIMO操作模式對應於單一接收器系統950與傳輸器系統910通訊之情況。在此種系統中,NT個傳輸器9241至924T(亦稱為TX天線)及NR個接收器9521至952R(亦稱為RX天線)形成一用於無線通訊之矩陣頻道(例如,瑞雷頻道或高斯頻道)。SU-MIMO頻道由隨機複數之NR×NT矩陣來描述。頻道之秩等於NR×NT頻道之代數秩。在空間-時間或空間-頻率編碼中,秩等於經由頻道發送之資料流或層的數目。應瞭解,秩至多等於min{NT,NR}。由NT個傳輸天線及NR個接收天線形成之MIMO頻道可分解成NV個獨立頻道,該等頻道亦被稱作空間頻道,其中NV min{NT,NR}。NV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維度。
在一態樣中,在載頻調處,以OFDM傳輸/接收之符號可由下式模型化:y(ω)=H(ω)c(ω)+n(ω)。 (1)此處,y(ω)為所接收之資料流且為一NR×1向量,H(ω)為在載頻調處之頻道回應NR×NT矩陣(例如,時間依賴頻道回應矩陣h之傅立葉變換),c(ω)為一NT×1輸出符號向量,且n(ω)為一NR×1雜訊向量(例如,加性白高斯雜訊)。預編碼可將一NV×1層向量轉換成NT×1預編碼輸出向量。NV為由傳輸器910傳輸之資料流(層)之實際數目,且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頻道條件及由終端機報告之秩由傳輸器(例 如,存取點250)對NV排程。應瞭解,c(ω)為由傳輸器應用之至少一多工機制及至少一預編碼(或波束成形)機制之結果。另外,將c(ω)與一功率增益矩陣卷積,該功率增益矩陣判定傳輸器910所分配的用於傳輸每一資料流NV之功率量。應瞭解,此功率增益矩陣可為指派給存取終端機240之資源,且其可經由對如本文所述之彌補之調整來管理。鑒於無線頻道之FL/RL互反性,應瞭解,來自MIMO接收器950之傳輸亦可以方程式(1)之方式來模型化,包括大體上相同之元素。另外,在反向鏈路中傳輸資料之前,接收器950亦可應用預編碼機制。
在系統900(圖9)中,當NT=NR=1時,該系統簡化成根據本文所陳述之一或多項態樣可提供無線通訊環境中之扇區通訊的單輸入單輸出(SISO)系統。
圖10為根據本文所述之各種態樣在無線通訊環境中接收及處理獲取導航之實例系統1000的方塊圖。在一實例中,系統1000包括一存取終端機1002。如所說明,存取終端機1002可經由天線1008自一或多個存取點1004接收信號及將信號傳輸至該一或多個存取點1004。另外,存取終端機1002可包含自天線1008接收資訊的接收器1010或大體上任何其他電子器具。在一實例中,接收器1010可與對所接收之資訊解調變之解調變器(Demod)1012可操作性地相關聯。經解調變之符號接著可由處理器1014分析。處理器1014可耦接至記憶體1016,記憶體1016可儲存與存取終端機1002有關之資料及/程式碼。另外,存取終端機1002可 使用處理器1014或大體上任何其他電子器具來執行方法700、800及/或其他適當方法。存取終端機1002亦可包括一可多工一供傳輸器1020經由天線1008傳輸至一或多個存取點1004之信號的調變器1018。
圖11為根據本文所述之各種態樣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協調反向鏈路通訊資源及產生並輸送獲取導航的實例系統1100之方塊圖。在一實例中,系統1100包括一基地台或存取點1102。如所說明,存取點1102可經由接收(Rx)天線1106自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接收信號及經由傳輸(Tx)天線1108將信號傳輸至該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
另外,存取點1102可包含一自接收天線1106接收資訊之接收器1110。在一實例中,接收器1110可與對所接收之資訊解調變之解調變器(Demod)1112或大體上任何其他電子器具可操作性地相關聯。經解調變之符號接著可由處理器1114予以分析。處理器1114可耦接至記憶體1116,記憶體1116可儲存與碼叢集、存取終端機指派、與此有關之查詢表、獨特擾亂序列有關之資訊,及/或其他合適類型之資訊。存取點1102亦可包括一調變器1118,該調變器1118可多工一供傳輸器1120經由傳輸天線1108傳輸至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之信號。
接下來,結合圖12及圖13來描述可使得所揭示標的物之態樣成為可能的系統。此等系統可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或電子機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
圖12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使得在無線通訊中產生與獲取導航產生有關之調變序列成為可能的實例系統的方塊圖。系統1200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無線基地台(例如,存取點210)內。系統1200包括可共同起作用之電子組件的邏輯群組1210。在一態樣中,邏輯群組1210包括一用於產生一載運N個位元之系統判定資訊及T個位元之無線通訊系統超訊框索引之第一獲取導航序列的電子組件1215;一用於以該第一獲取導航序列中載運之資訊擾亂一第二獲取導航序列的電子組件1225;及一用於輸送該第一獲取導航序列及該第二獲取導航序列的電子組件1235。另外,系統1200可包括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時間在非同步模式下操作時輸送不同的偽隨機序列的電子組件1255,及用於利用T個位元之系統時間之一值來初始化複數個暫存器以便隨機地產生符號及代碼的電子組件1245。
系統1200亦可包括一記憶體1260,該記憶體1260保留用於執行與電力組件1215、1225、1235、1245、1255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以及可在執行此等功能期間產生之量測及計算資料。雖然展示為在記憶體1260外部,但應理解,電子組件1215、1225及1235、1245及1255中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260內。
圖13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一態樣使得在無線系統中獲取導航調變序列處理成為可能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系統1300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無線基地台(例如,存取點210)內。系統1300包括可共同起作用之電子組件的邏輯群組 1310。在一態樣中,邏輯群組1310包括:一用於接收連續導航及控制調變序列的電子組件1315,電子組件1315亦可包括一用於解擾亂該等接收到之序列中之一或多者的電子組件1317及一用於使該等調變序列與多個碼序列假設相關的電子組件1319;用於處理該等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的電子組件1325;及一用於判定所接收之調變序列之封包邊界的電子組件1335。
系統1300亦可包括一記憶體1340,該記憶體1340保留用於執行與電力組件1315、1325及1335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以及可在執行此等功能期間產生之量測及計算資料。雖然展示為在記憶體1340外部,但應理解,電子組件1315、1325及1335中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340內。
對於軟體實施,本文所述之技術可由執行本文所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套裝軟體等)實施。軟體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並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可於處理器內或處理器外部實施,在處理器外部實施情況下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方式將記憶體單元通訊地耦接至處理器。
藉由使用標準程式化及/或工程技術,本文所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可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本文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包含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器件(例如,硬碟、軟碟、磁條等)、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等)、智慧卡及 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EPROM、卡、棒、鍵驅動等)。另外,本文所述之各種儲存媒體可表示用於儲存資訊之一或多個器件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頻道及能夠儲存、含有及/或載運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如本文中使用,術語"處理器"可指代一傳統架構或一量子電腦。傳統架構包含(但不限於包含)單核處理器;具有軟體多線程執行能力之單處理器;多核處理器;具有軟體多線程執行能力之多核處理器;具有硬體多線程技術之多核處理器;並列平臺;及具有分散式共用記憶體之並列平臺。另外,處理器可指代積體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複合可程式邏輯器件(CPLD)、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述之功能的任何組合。量子電腦架構可基於具體化於選通或自組合量子點、核磁共振平臺、超導約瑟夫遜結等中之量子位元。處理器可使用奈米級架構(諸如(但不限於)基於分子及量子點之電晶體、開關及閘)以便最佳化空間使用或增強使用者設備之效能。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一DSP與一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結合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種組態。
此外,在本說明書中,術語"記憶體"指代資料儲存、演算法儲存及其他資訊儲存,諸如(但不限於)影像儲存、數 位音樂及視訊儲存、圖表及資料庫。應瞭解,本文所述之記憶體組件可為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以說明之方式且非限制,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PROM)、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擦除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其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以說明之方式且非限制,RAM可為許多形式,諸如同步RAM(SRAM)、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型SDRAM(ESDRAM)、同步鏈接DRAM(SLDRAM)及直接總線式RAM(DRRAM)。另外,本文所揭示之系統及/或方法之記憶體組件意欲包含(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合適類型的記憶體。
上文所述之內容包括一或多項實施例之實例。當然,不可能為了達成描述前述實施例之目的而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一假想組合,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實施例可能存在許多進一步組合及排列。因此,所述實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之所有此等變更、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的程度而言,該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含"之方式(如"包含"用作請求項中之過渡詞時所解譯)而為包括性的。
100‧‧‧無線多重存取通訊系統
102a‧‧‧通訊覆蓋區/小區
102b‧‧‧通訊覆蓋區/小區
102c‧‧‧通訊覆蓋區/小區
104a‧‧‧較小區域/扇區
104b‧‧‧較小區域/扇區
104c‧‧‧較小區域/扇區
110‧‧‧基地台
120‧‧‧終端機
130‧‧‧系統控制器
200‧‧‧系統
210‧‧‧存取點/存取終端機
213‧‧‧獲取導航產生器/獲取導航產生器組件
216‧‧‧序列產生組件
219‧‧‧計數器產生組件
222‧‧‧處理器
225‧‧‧記憶體
230‧‧‧前向鏈路
240‧‧‧存取終端機
244‧‧‧獲取處理組件
248‧‧‧相關器組件/相關器/處理器
252‧‧‧記憶體
300‧‧‧示意圖
310‧‧‧超訊框結構/TDD超訊框
320‧‧‧前置項/前置項結構
3241-324Q‧‧‧符號
3281-328P‧‧‧導航
3301-330k‧‧‧訊框
335‧‧‧無訊號時間間隔
340‧‧‧超訊框結構/超訊框
3501-350K'‧‧‧訊框
400‧‧‧示意圖
405‧‧‧橫座標
410‧‧‧存取終端機
420‧‧‧導航
430L-430L+N‧‧‧超訊框
500‧‧‧圖表
510‧‧‧存取終端機
530L‧‧‧超訊框
530L+1‧‧‧超訊框
530L+2‧‧‧超訊框
540‧‧‧邊界
545‧‧‧邊界
555‧‧‧邊界
565‧‧‧邊界
600‧‧‧示意圖
610‧‧‧偽雜訊暫存器
615‧‧‧種子項
620‧‧‧資料擾亂碼
625‧‧‧種子項
630‧‧‧擾亂碼
635‧‧‧種子項
640‧‧‧副載波跳躍暫存器
645‧‧‧種子項
900‧‧‧方塊圖/系統
910‧‧‧傳輸器系統/傳輸器
912‧‧‧資料源
914‧‧‧傳輸(TX)資料處理器
920‧‧‧TX MIMO處理器
922A‧‧‧收發器(TMTR/RCVR)
922T‧‧‧收發器(TMTR/RCVR)
9241‧‧‧天線/傳輸器
924T‧‧‧天線/傳輸器
930‧‧‧處理器
932‧‧‧記憶體
936‧‧‧資料源
938‧‧‧TX資料處理器
940‧‧‧解調變器
942‧‧‧RX資料處理器
950‧‧‧MIMO接收器/接收器系統
9521‧‧‧天線/接收器
952R‧‧‧天線/接收器
9541‧‧‧收發器(RCVR/TMTR)
954R‧‧‧收發器(RCVR/TMTR)
960‧‧‧RX資料處理器
970‧‧‧處理器
972‧‧‧記憶體
980‧‧‧調變器
1000‧‧‧實例系統
1002‧‧‧存取終端機
1004‧‧‧存取點
1008‧‧‧天線
1010‧‧‧接收器
1012‧‧‧解調變器(Demod)
1014‧‧‧處理器
1016‧‧‧記憶體
1018‧‧‧調變器
1020‧‧‧傳輸器
1100‧‧‧實例系統
1102‧‧‧存取點
1104‧‧‧存取終端機
1106‧‧‧接收(Rx)天線
1108‧‧‧傳輸(Tx)天線
1110‧‧‧接收器
1112‧‧‧解調變器(Demod)
1114‧‧‧處理器
1116‧‧‧記憶體
1118‧‧‧調變器
1120‧‧‧傳輸器
1200‧‧‧系統
1210‧‧‧邏輯群組
1215‧‧‧用於產生一載運N個位元之系統判定資訊及T個位元之無線通訊系統超訊框索引之第一獲取導航序列的電子組件
1225‧‧‧用於以該第一獲取導航序列中載運之資訊擾亂一第二獲取導航序列的電子組件
1235‧‧‧用於輸送該第一獲取導航序列及該第二獲取導航序列的電子組件
1245‧‧‧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時間在非同步模式下操作時輸送不同的偽隨機序列的電子組件
1255‧‧‧用於利用T個位元之系統超訊框索引之一值來初始化複數個暫存器以便隨機地產生符號及代碼的電子組件
1260‧‧‧記憶體
1300‧‧‧系統
1310‧‧‧邏輯群組
1315‧‧‧用於接收連續導航及控制調變序列的電 子組件
1317‧‧‧用於解擾亂該等接收到之序列中之一或多者的電子組件
1319‧‧‧用於使該等調變序列與多個碼序列假設相關的電子組件
1325‧‧‧用於處理該等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的電子組件
1335‧‧‧用於判定所接收之調變序列之封包邊界的電子組件
1340‧‧‧記憶體
圖1說明根據本文所陳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多重存取通 訊系統。
圖2為根據本革新之各種態樣促進產生及處理獲取導航之系統的方塊圖。
圖3為TDD及FDD前向鏈路通訊超訊框之實例時域結構及一相關聯超訊框前置項結構之示意圖。
圖4為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一態樣的進行扇區獲取及系統判定之存取終端機中的處理增益的示意圖。
圖5說明根據本說明書之一態樣的封包邊界偵測優點。
圖6為顯示根據本文所揭示之一態樣利用計數器索引暫存器來初始化各種移位暫存器的示意圖。
圖7呈現根據本文所陳述之各種態樣用於產生獲取導航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8呈現根據本說明書之一態樣用於處理獲取導航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根據本文所陳述之一或多項態樣在多輸入多輸出操作部署中提供小區/扇區通訊的傳輸器系統及接收器系統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圖10為根據本說明書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接收及處理獲取導航之系統的方塊圖。
圖11為根據本文所述之各種態樣在無線通訊環境中產生獲取導航及輸送所產生之導航的系統之方塊圖。
圖12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態樣使得在無線通訊中產生獲取導航產生成為可能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
圖13說明根據本揭示案之一態樣使得在無線系統中獲取 導航調變序列處理成為可能之實例系統的方塊圖。
1000‧‧‧實例系統
1002‧‧‧存取終端機
1004‧‧‧存取點
1008‧‧‧天線
1010‧‧‧接收器
1012‧‧‧解調變器(Demod)
1014‧‧‧處理器
1016‧‧‧記憶體
1018‧‧‧調變器
1020‧‧‧傳輸器

Claims (12)

  1.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通訊環境中使用之方法,其包含:接收連續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其中該等導頻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指示至少一系統時間之一T位元計數器欄位;至少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隨時間過去之改變而處理該等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及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之至少一值而判定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之封包邊界。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擾亂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將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與多個碼序列假設相關聯。
  4.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環境中操作之裝置,其包含:用於接收連續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之構件,其中該等導頻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指示至少一系統時間之一T位元計數器欄位;用於至少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隨時間過去之改變而處理該等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之構件;及用於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之至少一值而判定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之封包邊界之構件。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進一步包含用於擾亂該等經接收導 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之構件。
  6. 如請求項5之裝置,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與多個碼序列假設相關聯之構件。
  7.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環境中操作之裝置,其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接收連續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其中該等導頻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指示至少一系統時間之一T位元計數器欄位;至少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隨時間過去之改變而處理該等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及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之至少一值而判定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之封包邊界。
  8. 如請求項7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擾亂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
  9.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將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與多個碼序列假設相關聯。
  10.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接收連續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之程式碼,其中該等導頻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指示至少一系統時間之一T位元計數器欄位;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至少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隨 時間過去之改變而處理該等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以實質化處理增益之程式碼;及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基於該T位元計數器欄位之至少一值而判定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至少一者之封包邊界之程式碼。
  11. 如請求項1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擾亂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之程式碼。
  12. 如請求項11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將該等經接收導頻及控制調變序列中之一者與多個碼序列假設相關聯之程式碼。
TW101122692A 2006-10-24 2007-10-24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TWI545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6273006P 2006-10-24 2006-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6997A TW201246997A (en) 2012-11-16
TWI545987B true TWI545987B (zh) 2016-08-11

Family

ID=3928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9902A TWI455629B (zh) 2006-10-24 2007-10-24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TW101122692A TWI545987B (zh) 2006-10-24 2007-10-24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9902A TWI455629B (zh) 2006-10-24 2007-10-24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203466B2 (zh)
EP (1) EP2089984B1 (zh)
JP (2) JP4960460B2 (zh)
KR (2) KR101188410B1 (zh)
CN (1) CN101563853B (zh)
BR (1) BRPI0717312B8 (zh)
CA (1) CA2663980C (zh)
RU (1) RU2419204C2 (zh)
TW (2) TWI455629B (zh)
WO (1) WO200805202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179B (zh) * 2006-06-09 2020-04-01 美商進化無線責任有限公司 行動通訊系統中傳送資料之方法和裝置
KR101077007B1 (ko) * 2006-10-24 2011-10-27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들에 대한 프레임 구조들
US8331286B2 (en) * 2007-08-03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selection and acquisition of systems utilizing OFDM or SC-FDM
CN104158617A (zh) 2008-03-10 2014-11-19 蔚蓝公司 高效及一致的无线下行链路信道配置
US9419836B2 (en) 2008-04-25 2016-08-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cyclic prefix length
US8891557B2 (en) * 2008-05-21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via selection of resources used for transmission
US20110189987A1 (en) * 2008-08-06 2011-08-04 Zte (Usa) Inc. Method for femto-cell identification
US8842604B2 (en) * 2008-09-15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femto nodes
US20100067514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femto nodes
US8761303B2 (en) * 2008-11-13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equal multipath protection of different frames within a superframe using different cyclic prefix lengths
GB2465628B (en) * 2008-11-27 2011-03-23 Ipwireles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communication units,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a pilot transmission scheme
JP2010212822A (ja) * 2009-03-09 2010-09-24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01931485B (zh) 2009-06-19 2014-02-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参考信号生成方法和装置
US8744009B2 (en) * 2009-09-25 2014-06-03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Reducing transmitter-to-receiver non-linear distortion at a transmitter prior to estimating and cancelling known non-linear distortion at a receiver
KR20110034570A (ko) * 2009-09-28 2011-04-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076975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location measurement
CN102014514B (zh) * 2009-11-10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设备双工制式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US20110237239A1 (en) * 2010-03-25 2011-09-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i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muting a control channel for a femtocell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20120089425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Ncr Corporation Trip monitoring and inferential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KR20130075930A (ko) * 2011-12-28 2013-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일럿 시퀀스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69509B (zh) 2012-06-07 2015-10-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A2956957C (en) * 2014-08-07 2019-02-12 ONE Media, LL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 flexibl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hy transport data frame
WO2016022287A1 (en) 2014-08-07 2016-02-11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Multi-partition radio frames
CN105635002B (zh) * 2014-11-04 2018-10-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同步估计方法和接收端设备
CN107005306A (zh) * 2014-11-27 2017-08-01 飞利浦灯具控股公司 分组化数据传输中利用减少开销的分组顺序识别
US10117254B2 (en) * 2015-07-31 2018-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equences in data streams
EP3277046B1 (en) * 2016-07-29 2021-04-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an initial acc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network cell that supports multiple numerologies
EP3301986A1 (en) * 2016-09-30 2018-04-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CN108259146B (zh) * 2016-12-28 2021-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541074B (zh) * 2017-03-06 2023-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发射端及接收端
US10171127B2 (en) 2017-05-19 2019-01-0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ynchronizing 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 modules
GB201806593D0 (en) * 2018-04-23 2018-06-06 Trw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radar apparatus
CN116546604B (zh) * 2023-07-06 2023-11-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的低功耗信号捕获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88589B1 (en) * 2003-03-27 2005-08-10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Europe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US7221680B2 (en) * 2003-09-02 2007-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data streams in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57506B1 (ko) 2003-10-30 2006-1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a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하향링크 프레임 구성방법
US9473269B2 (en) * 2003-12-01 2016-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27372B2 (en) * 2004-06-18 2011-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96113B2 (en) * 2004-08-16 2009-02-24 Zte (Usa) Inc. Fast cell search and accurate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060063524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54211B2 (en) *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6499A (en) 2008-09-01
US20100027486A1 (en) 2010-02-04
CN101563853A (zh) 2009-10-21
WO2008052026A2 (en) 2008-05-02
EP2089984B1 (en) 2017-05-31
TW201246997A (en) 2012-11-16
CA2663980C (en) 2017-11-14
JP4960460B2 (ja) 2012-06-27
RU2419204C2 (ru) 2011-05-20
KR20090074254A (ko) 2009-07-06
JP5265751B2 (ja) 2013-08-14
KR101200969B1 (ko) 2012-11-13
CN101563853B (zh) 2013-07-31
JP2012105307A (ja) 2012-05-31
KR20120025631A (ko) 2012-03-15
RU2009119497A (ru) 2010-11-27
BRPI0717312B1 (pt) 2020-02-18
US9203466B2 (en) 2015-12-01
WO2008052026A3 (en) 2008-06-26
JP2010507999A (ja) 2010-03-11
TWI455629B (zh) 2014-10-01
BRPI0717312A2 (pt) 2013-10-15
BRPI0717312B8 (pt) 2021-08-17
EP2089984A2 (en) 2009-08-19
CA2663980A1 (en) 2008-05-02
KR101188410B1 (ko) 2012-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5987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獲取導航
US7920598B2 (en) Scrambling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KR101042424B1 (ko) 간섭 정보를 측정, 전달 및/또는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U2449486C2 (ru) Структура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го пилот-сигнала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ом антенн
CA2542257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BRPI0617867A2 (pt) transmissão de sìmbolos piloto em sistemas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JP2010252347A (ja) 多重キャリア・セルラ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多重化
EP1859592A1 (en)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59650A1 (en)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pattern for a multi -user ofdma system
JP2010526498A (ja) ポリフェーズcazacシーケンスにおけるルート・インデックスの選択
EP2195940A1 (en) Frequency hopping pattern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using the same
US20150207602A1 (en) Pilot mapping for mu-mimo
CN101473578A (zh) 用于测量、传送和/或使用干扰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2010206532A (ja) 符号多重伝送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Sangdeh et al. Overview of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in wireless networks
Arumugam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Grouped MCCDMA-MIMO System through Power Control Using Water Filling Game Theory under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