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4618B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具有其之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具有其之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44618B TWI544618B TW100108901A TW100108901A TWI544618B TW I544618 B TWI544618 B TW I544618B TW 100108901 A TW100108901 A TW 100108901A TW 100108901 A TW100108901 A TW 100108901A TW I544618 B TWI544618 B TW I54461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rganic light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diode
- electrode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508 polar body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37 deposi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06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98 Si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1 excited stat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44 organic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39 polyacrylonitri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68 poly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71 vacuum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說明技術一般係關於包括透射區域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具有其之觸控顯示裝置。
觸控顯示裝置係為能夠藉由使用觸碰來控制一顯示裝置的裝置。使用紅外線的觸控顯示裝置目前變得普遍。
一般而言,使用紅外線的觸控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影像的一顯示裝置、將紅外線輻射到顯示影像部份的一紅外線光源、以及將從顯示影像之該部份所反射之紅外線感應的一紅外線感應器。
一般會使用藉由使用投射器而將影像顯示在螢幕上的一螢幕顯示裝置、以及包括藉由使用液晶而來顯示影像之液晶面板的一液晶顯示裝置,以及將光線輻射到液晶面板的一背光單元。
使用紅外線的觸控顯示裝置,包括螢幕顯示裝置,其係具有一問題,其中從該投射器所發射並且顯示在螢幕上的影像顯示品質,其係不會由於該投射器的技術限制而被滿足。觸控顯示裝置的整個尺寸,其係會因為在投射器與螢幕之間需要預定淨空空間而增加。
同樣地,在包括液晶顯示裝置的一些紅外線觸控顯示裝置中,從紅外線光源輻射的紅外線需要被傳送到液晶面板,且從液晶面板反射的紅外線則需要被傳送到液晶面板。在此些裝置中,紅外線對液晶面板的透射率可藉由被包括在液晶面板之液晶的快門功能而退化。假如紅外線對液晶面板的透射率退化的話,對觸控顯示裝置的觸碰辨識率則會退化。
在該先前技術部份中所揭露的資訊,其係僅僅為了增強對所說明技術之先前技術的理解。
所說明之技術係在提供具有改善紅外線透射率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努力中進行。
所說明的技術係在提供具有改善影像品質、細長尺寸與改善觸碰識別率的觸控顯示裝置之努力中進行,其係同時使用紅外線為一觸碰識別工具,其係包括具有改善紅外線透射率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係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包括:包括發光之有機發光層的一顯示區域、以及彼此面對的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夾在第一與第二電極之間的有機發光層、與顯示區域相鄰的透射區域,其係包括與第二電極相隔一間隔區域的一部份第二電極,以及第二電極部份置於其上的一突出部份,其係被設置以將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
另一個態樣係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顯示器,包括:一顯示區域,其係包括一發光的有機發光層、彼此面對的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該有機發光層則夾於第一與第二電極之間;以及一透射區域,相鄰該顯示區域,其係包括與第二電極相隔一間隔區域的一部份第二電極,以及
該部份第二電極置於其上的一突出部份,其係被設置以將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一紅外線光源,其係被設置以沿著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表面來輻射一第一紅外線;以及一紅外線感應器,其係被置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下,以及被設置以感應一第二紅外線,該第二紅外線被輻射來自藉由使用一觸碰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方向中之第一紅外線並且在整個該透射區域被傳送。
另一個態樣係為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一顯示區域以及與該顯示區域相鄰的一透射區域;一紅外線光源,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其係被設置以將一第一紅外線輻射到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一表面上;一全反射板,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相鄰該紅外線光源,並且被設置以將從其中紅外線光源輻射的第一紅外線全反射;一紅外線感應器,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下,其係並且被設置以感應藉由觸碰該全反射板而從第一紅外線被輻射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方向上並且在整個透射區域被傳送的一第二紅外線。
在該圖式中主要元件的參考數目列表
10‧‧‧切換薄膜電晶體
20‧‧‧驅動薄膜電晶體
80‧‧‧儲存電容器
10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102‧‧‧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103‧‧‧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104‧‧‧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佈線部份
131‧‧‧切換半導體層
132‧‧‧驅動半導體層
140‧‧‧有機發光元件
151‧‧‧閘極線
152‧‧‧切換閘極電極
155‧‧‧驅動閘極電極
158‧‧‧儲存板
161‧‧‧中間層絕緣層
162‧‧‧像素定義層
165‧‧‧突出部份
165a‧‧‧邊側
165b‧‧‧頂部
171‧‧‧資料線
172‧‧‧共用電源供應線
173‧‧‧切換源極電極
174‧‧‧切換汲極電極
176‧‧‧驅動源極電極
177‧‧‧驅動汲極電極
178‧‧‧儲存板
200‧‧‧紅外線光源
300‧‧‧紅外線感應器
400‧‧‧紅外線透射層
500‧‧‧全反射板
600‧‧‧感應板
710‧‧‧第一電極
720‧‧‧有機發光層
730‧‧‧第二電極
731‧‧‧部份
1005‧‧‧觸控顯示裝置
1006‧‧‧觸控顯示裝置
1007‧‧‧觸控顯示裝置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TA‧‧‧透射區域
DA‧‧‧顯示區域
SA‧‧‧間隔區域
IR1‧‧‧第一紅外線
IR2‧‧‧第二紅外線
S‧‧‧表面
圖1係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的截面圖;圖2係為顯示圖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圖3係為沿著圖2線Ⅲ-Ⅲ所擷取的截面圖;圖4係為一掃瞄電子顯微鏡(SEM)照片,其係顯示在圖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中所包括的透射區域;
圖5係為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另一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圖6係為SEM照片,其係顯示被包括在圖5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中的透射區域;圖7係為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另一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圖8係為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另一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圖9係為觸控顯示裝置實施例的截面圖;圖10係為在圖9觸控顯示裝置實施例中主要部件的截面圖;圖11係為觸控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截面圖;以及圖12係為觸控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截面圖。
所說明技術將參考附圖而被更完整地被說明於下文,其中特定典型實施例會被顯示。那些熟諳該技藝者將理解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或範圍下,所說明的實施例將以種種方式來修改。
該些圖式與說明在本質上被視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參考數字一般指相同元件。
在該圖式所顯示之每一元件的尺寸與厚度,其係會為了理解與輕易說明而被任意地顯示。
在該圖式中,為了清楚起見,層、薄膜、面板、區域與類似物的厚度會被誇大。將理解的是,當譬如層、薄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視為在另
一元件〝上〞或〝下〞時,其係可〝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下〞,或者亦可存在插入元件。
在整個發明中,除非被明確說明,不然相反地,字〝包含〞以及譬如〝包含〞或〝包含〞的變化,其係將被理解為暗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但卻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再者,在整個說明書中,〝上〞或〝下〞暗示放置在目標元件之上或之下,其係並且沒有暗示一定要放置在重力方向的頂端或底部。
在下文,參考圖1至4,其係將說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實施例。
圖1係為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的截面圖。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佈線部份130以及有機發光元件140。
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係為光學透射以及電性絕緣基板,其係包含玻璃、聚合物或類似物。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可彼此面對,並可藉由密封劑彼此附著。佈線部份130與有機發光元件140可被放置在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之間。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120可保護佈線部份130與有機發光元件140免於受到外部干擾。
佈線部份130包括切換與驅動薄膜電晶體10與20(圖2所示),其係並且可將驅動訊號傳送到有機發光元件140,以驅動該有機發光元件140。該有機發光元件140可依據從佈線部份130傳送的訊號來發光。
有機發光元件140可被放置在佈線部份130上。
有機發光元件140可被放置在第一基板110上的顯示區域,其係並且可藉由使用遮罩的真空沈積方法、藉由印刷方法或類似物而來形成。有機發光元件140可接收來自佈線部份130的訊號,其係並且可藉由所接收訊號來顯示影像。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包括將從外面被輻射之光線傳送的一透射區域TA(圖2所示),以及顯示該影像的顯示區域DA(圖2所示)。
圖2係為顯示圖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圖3係為沿著圖2線Ⅲ-Ⅲ所擷取的截面圖。
佈線部份130與有機發光元件140之詳細結構的一種實施例會被顯示於圖2與3中。在其他實施例中,佈線部份130與有機發光元件140可由那些熟諳該技藝者所輕易修改的種種不同結構來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係為具有2Tr-1Cap結構之主動矩陣(AM)型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係提供具有兩薄膜電晶體(TFT)以及一個儲存電容器在一被顯示像素中。在其他實施例中,薄膜電晶體數目、儲存電容器數目、以及佈線數目會有所改變。一像素代表顯示一影像的最小單元,且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一般經由複數個像素來顯示影像。
如圖2與3所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包括每一像素用的切換薄膜電晶體10、驅動薄膜電晶體20、儲存電容器80以及有機發光元件140。
在一個實施例中,佈線部份130包括切換薄膜電晶體10、驅動薄膜電晶體20以及儲存電容器80。佈線部份130包括配置在第一基板110之第一方向D1上的閘極線151,以及在與第一方向D1交叉之第二方向D2中、絕緣交叉閘極線151的資料線171與共用電源供應線172。在一種實施例中,一像素的邊界可藉由閘極線151、資料線171以及共用電源線172所定義。
切換薄膜電晶體10包括一切換半導體層131、一切換閘極電極152、一切換源極電極173以及一切換汲極電極174。該驅動薄膜電晶體20包括一驅動半導體層132、一驅動閘極電極155、一驅動源極電極176以及一驅動汲極電極177。
該切換薄膜電晶體10充當做一切換器,其係選擇一像素來發光。該切換閘極電極152會被連接到閘極線151。該切換源極電極173係連接到資料線171。該切換汲極電極174與該切換源極電極173相隔並且連接到任何一個儲存板158。
該驅動薄膜電晶體20施加驅動電壓,以允許在所選像素中有機發光元件140的有機發光層720能夠發光到第一電極710。驅動閘極電極155會被連接到與切換汲極電極174互連的儲存板158。驅動源極電極176與其他儲存板178的每一個皆會連接到共用電源供應線172。有機發光元件140的第一電極710係從驅動汲極電極177延伸,且驅動汲極電極177與第一電極710則會互連。
儲存電容器80包括一對儲存板158與178,其係具有夾層絕緣層161插入其間。在一種實施例中,夾層絕緣層161係由介質材料製成,且儲存電容器80的電容則由被儲存在儲存電容器80中的電荷以及儲存板158與178之間的電壓所決定。
切換薄膜電晶體10係由被施加到閘極線151的閘極電壓所驅動,其係並且將施加到資料線171的資料電壓傳送到驅動薄膜電晶體20。與從共用電源供應線172施加到驅動薄膜電晶體20的共用電壓以及從切換薄膜電晶體10傳送的資料電壓之間的差所相對應的電壓,其係會被儲存在儲存電容器80中。與儲存在儲存電容器80之電壓相對應的電流,其係會流動經過驅動薄膜電晶體20,而到有機發光元件140,以允許有機發光元件140發光。
有機發光元件140包括第一電極710、形成在第一電極710上的有機發光層720、以及形成在有機發光層720上的第二電極730。發光的有機發光層720係被配置在彼此面對的第一電極710與第二電極730之間。
在一種實施例中,第一電極710係為陽極,其係充當電洞注入電極,且第二電極730係為陰極,其係充當電子注入電極。在其他實施例中,根據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驅動方法,第一電極710係為陰極,且第二電極730係為陽極。電洞與電子會分別從第一電極710與第二電極730注入到有機發光層720內。當藉由注入到有機發光層720內之電洞與電子之組合所產生的激發,從激發狀態降到接地狀態時,有機發光層720則會發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極710包括單層或多層光透射傳導材料,包括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與類似物的至少其中一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極730包括單層或多層光反射傳導材料,包括鋁(Al)、銀(Ag)與類似物的至少其中一個。在此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極710係能透射光,且第二電極730係能反射光。在一些實施例中,有機發光層720進一步包括電子注入層、電子透射層、電洞注入層與電子透射層的至少其中一個。
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一種實施例中,有機發光元件140會在第一基板110的方向上發光。在此一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係為藉由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上方向中發光而來顯示影像的背光型態。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進一步包括透射區域TA與顯示區域DA。
該顯示區域DA包括第一電極710、有機發光層720以及第二電極730。顯示區域DA藉由使用從有機發光層720發出的光線來顯示影像。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透射區域TA可鄰近顯示區域DA來放置。
一像素定義層162可被放置在夾層絕緣層161上,以暴露第一電極710。有機發光層720與第二電極730可被放置在被暴露的第一電極710上。該像素定義層162可因此定義該顯示區域DA。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像素定義層162可藉由包含聚亞醯胺、聚丙烯腈或類似物的光透射有機層來形成。在其他實施例
中,像素定義層162可藉由包含氮化矽(SiNx)、氧化矽(SiO2)或類似物的光透射無機層來形成。
透射區域TA會傳送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其係並且包括一突出部份165以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
圖4係為一掃瞄電子顯微鏡(SEM)照片,其係顯示被包括在圖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中的透射區域。
如圖2至4所示,在一種實施例中,突出部份165係被放置在第一電極710與資料線171之間,其係並且被放置在由閘極線151、資料線171與共用電源供應線172所定義的像素部份上。突出部份165係自像素定義層162突出,其係並且包括使用來形成像素定義層162的相同材料。會有複數個突出部份165,且這些突出部份165則以島型彼此間隔。突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會被反向錐形化(inversely tapered)。藉由使用沈積製程,第二電極730會被形成在整個有機發光元件140上。突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會被反向錐形化,以致於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能夠被沈積在突出部份165頂部165b,但是第二電極730則不會被沈積在突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置於突出部份165的頂部165b上。
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置於突出部份165的頂部165b上,其係具有反向錐形側165a與整個第二電極730間隔一間隔區域SA。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以致於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被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當第二電極730使用沈積製程來沈積以放置於整個有機發光元件140時,藉由從該像素定義層162突出並且具有反向錐形側165a的突出部份165,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則僅僅被沈積在突出部份165的頂部165b,且沒有沈積在突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
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且因為是光反射材料的第二電極730沒有被放置在該開啟間隔區域SA上,所以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則會被傳送。透射區域TA係藉由突出部份165所形成的間隔區域SA所形成,且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則會被傳送經過透射區域TA。
沈積在突出部份165頂部165b上之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其係取決於突出部份165本身的至少一寬度與一高度、相鄰突出部份165之間的間隙、突出部份165之邊側165a的傾斜程度。形成在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與整個第二電極730之間之間隔區域SA的尺寸可被決定。在一種實施例中,間隔區域SA的尺寸可被增加,以增加從外面輻射光線的透射尺寸。當突出部份165的高度增加時,沈積在突出部份165頂部165b上之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與第二電極730之間的距離則會增加,以致於間隔區域SA的尺寸能夠增加。間隔區域SA的尺寸係與突出部份165的高度成比例,且隨著突出部份165高度的增加,藉由突出部份165所造成對第二電極730的沈積干擾則會發生,以致於間隔區域SA的尺寸能夠增加,以從而改善經過透射區域TA的外部光透射。在一些實施例中,突出部份165可使用譬如光學微影與類似物的MEMS製程來形成。在一種實施例中,該邊側165b則可使用蝕刻率來反向錐形化。
在圖1的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突出部份165係被放置在第一電極710與資料線171之間。在其他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突出部份則會被放置在第一電極710與共用電源供應線172之間。
在一種實施例中,一層可自像素定義層162突出,以形成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突出部份165。在其他實施例中,複數層則可從像素定義層162突出,以將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突出部份疊層。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一種實施例包括透射區域TA,在此藉由突出部份165,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以致於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被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因為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貫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經過透射區域TA,所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則能夠被實施當作全透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
從外面輻射的光線,會貫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經過透射區域TA,以致於當紅外線被傳送經過透射區域TA時,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紅外線透射率會改善。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其他實施例係說明如下。只有與根據圖1實施例所設計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所不同之根據其他實施例所設計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特徵部件將會被說明。
圖5係為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另一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圖6係為SEM照片,其係顯示被包括在圖5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實施例中的透射區域。
如圖5與6所示,透射區域TA會傳送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其係並且包括一突出部份165以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
在本實施例中,突出部份165係被放置在相鄰像素之中任一個像素的資料線171以及其他像素之共用電源供應線172之間,且此外,其係放置在相鄰像素之間。會有複數個突出部份165,且該複數個係在平行資料線171與共用電源供應線172延伸方向的第二方向D2中延伸。該突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係會被反向錐形化。藉由使用沈積製程,第二電極730會被形成在整個有機發光元件140上。突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會被反向錐形化,以致於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能夠被沈積在突出部份165頂部165b,但是第二電極730則不會被沈積在突
出部份165的邊側165a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置於突出部份165的頂部165b上。
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置於突出部份165的頂部165b上,其係具有反向錐形側165a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一間隔區域SA。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以致於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被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透射區域TA係藉由突出部份165所形成的間隔區域SA所形成,且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則會被傳送經過透射區域TA。
在圖5與6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2的突出部份165,其係會在平行資料線171與共用電源供應線172之延伸方向的第二方向D2中延伸。在其他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突出部份可在平行閘極線151之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D1中延伸。
在一種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2包括透射區域TA,在此藉由突出部份165,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以致於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被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因為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貫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2,經過透射區域TA,所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2則能夠被實施當作全透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2。
圖7係為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另一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
在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透射區域TA會將從外面被輻射的光線傳送,其係並且包括一突出部份165以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
突出部份165的位置對應閘極線151、共用電源供應線172與資料線171所定義之像素中的切換薄膜電晶體10與驅動薄膜電晶體20。
突出部份165的位置對應切換薄膜電晶體10與驅動薄膜電晶體20。在突出部份165頂部165b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極730
相隔一間隔區域SA。從外面輻射的光線會被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該透射區域TA係藉由突出部份165所形成的間隔區域SA而來形成,且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則會被傳送經過透射區域TA。
雖然切換薄膜電晶體10與驅動薄膜電晶體20的位置對應透射區域TA,但是從外面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的光線則可穿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3,其係經過組成該切換薄膜電晶體10的佈線之間的空間,以及組成該驅動薄膜電晶體20的佈線之間的空間。
在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3包括透射區域TA,在此藉由突出部份165,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以致於從外面輻射的光線能夠被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SA。因為從外面輻射的光線會貫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3,經過透射區域TA,所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3則能夠被實施當作全透明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3。
圖8係為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另一實施例之像素結構的配置圖。在圖8的實施例中,透射區域TA會將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傳送,其係並且包括一突出部份165以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
在閘極線151、共用電源供應線172與資料線171所定義的像素中,突出部份165係由第一電極710、共用電源供應線172與資料線171所圍繞。亦即是,突出部份165相鄰第一電極710、共用電源供應線172與資料線171。
突出部份165係相鄰第一電極710、共用電源供應線172與資料線171地放置。在突出部份165頂部165b上,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一間隔區域SA。從外面輻射的光線會被傳送經過間隔區域SA。該透射區域TA係藉由突出部份165所形成的間隔區域SA而來形成,且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則會被傳送經過透射區域TA。
在圖8所示的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4包括透射區域TA,在此藉由突出部份165,第二電極730的一部份731會與整個第二電極730相隔間隔區域SA,以致於從外面輻射的光線會被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SA。因為從外面輻射的光線會貫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4,經過透射區域TA,所以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4則能夠被實施當作全透明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4。
參考圖9至10,其係將說明觸控顯示裝置105的實施例。所說明觸控顯示裝置的實施例包括圖1所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實施例。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其他實施例。
圖9係為觸控顯示裝置實施例的截面圖。
在圖9所示的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1005藉由使用紅外線來識別觸控,其係並且包括圖1所示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紅外線光源200、紅外線感應器300以及紅外線透射層400的實施例。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佈線部份130以及有機發光元件140。
圖10係為在圖9觸控顯示裝置實施例中主要部件的截面圖。
在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實施例包括一顯示影像的顯示區域DA,以及一將從外面輻射之光線傳送的透射區域TA。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透射區域TA將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傳送,其係並且亦可傳送紅外線。從紅外線光源200輻射的第一紅外線IR1,其係會經過透射區域TA的間隔區域SA,而被輻射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第一基板110的表面S。
參考圖9與10,紅外線光源200會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下,其係並且可將第一紅外線IR1輻射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方向
上。從紅外線光源200而被輻射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方向上的第一紅外線IR1,其係經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透射區域TA的間隔區域SA,而被輻射到被包括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中之第一基板110的表面S。從紅外線光源200而被輻射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第一紅外線IR1,其係對應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表面S。
當在第一基板110表面S進行觸碰時,第一紅外線IR1的光量可藉由觸碰來改變。從紅外線光源200被輻射到第一基板110表面的第一紅外線IR1,其係會被改變為再度被反射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方向上的第二紅外線IR2。第二紅外線IR2會自第一基板110的表面S反射,並且被輻射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底方向,其係經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透射區域TA的間隔區域SA。
紅外線感應器300會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下並且感應第二紅外線IR2。紅外線感應器300藉由感應第二紅外線IR2來決定關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觸碰點。由紅外線感應器300所決定之觸碰點的觸碰訊號可被傳送到控制器,以驅動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以從而依據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上的觸碰訊號來顯示影像。雖然在第一基板110表面S上沒有進行觸碰,但是紅外線感應器300卻可藉由感應被輻射到紅外線感應器300的紅外線而來感應第一基板110的表面S,並且藉由感應在輻射到紅外線感應器300之紅外線中由於碰觸而使光量改變的第二紅外線IR2而來決定相關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碰觸點。在一些實施例中,紅外線感應器300係為感應紅外線的照相機。在其他實施例中,紅外線感應器300包括感應紅外線的感應器。
紅外線透射層400係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與紅外線感應器300之間。紅外線透射層400會傳送第一紅外線IR1以及第二紅外線IR2。紅外線透射層400會阻擋在從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有機發光元件
140所發出光線中的可見光區域波長。從有機發光元件140發出的光線會被紅外線透射層400所阻擋,以從而藉由從有機發光元件140所發出的光線來最小化在第一紅外線IR1或第二紅外線IR2中的干擾。
紅外線透射層400阻擋在從有機發光元件140所發出光線中的可見光區域波長,以致於由於藉由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組成構件所引起之從有機發光元件140發出光線的反射,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內部能夠免於從外面被看到。觸控顯示裝置1005的整個顯示品質因此則可免於退化。
紅外線透射層400阻擋經過透射區域TA之間隔區域SA而被輻射到紅外線透射層400之外部光線可見光區域的光線,以及從有機發光元件140所發出的光線,以避免經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從外面看到觸控顯示裝置1005的內部。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顯示影像,其係包括為自動發光元件的有機發光元件140,以致於比起包括顯示影像在螢幕上之螢幕顯示器的觸控顯示裝置,其係藉由使用需要譬如背光單元之額外發光單元的液晶顯示面板或投射器,該觸控顯示裝置1005會具有改善的顯示品質。
因為比起被包括在包括投射器與螢幕之觸控顯示裝置的螢幕顯示器,被包括在觸控顯示裝置1005中的有機發光顯示器101具有較薄的厚度,所以整個觸控顯示裝置1005則可被更細長地實施。
在觸控顯示裝置1005中,因為從紅外線光源200被輻射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表面S之方向上的第一紅外線IR1,以及藉由觸碰而從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表面S反射的第二紅外線IR2,其係可輕易地貫穿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而經過透射區域TA的間隔區域SA,所以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整個紅外線透射率則會有所改善。對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整個
紅外線透射率會藉由形成在透射區域TA中的間隔區域SA來改善,以從而改善該觸碰到該觸控顯示裝置1005的識別率。
雖然該觸控顯示裝置1005實質包括傳送所有波長光線的透射區域TA,但是可見光區域波長的光線則可被紅外線透射層400所阻擋。因此,觸控顯示裝置1005的內部份則可被禁止在外面被看到,結果則可改善觸控顯示裝置1005的顯示品質。
藉由改善紅外線透射率,同時使用紅外線為觸控識別工具,觸控顯示裝置1005的實施例會具有改善的顯示品質、細長且具有改善的觸碰識別率。
觸控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例將在以下被說明。只有與先前所說明實施例不同之觸控顯示裝置的特徵部件將會被說明。
圖11係為觸控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截面圖。
在圖11所示的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1006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紅外線光源200、紅外線感應器300、紅外線透射層400以及全反射板500。
紅外線200會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上。紅外線光源200係被放置在全反射板500的末端,並且將第一紅外線IR1輻射到全反射板500裡面。輻射到全反射板500裡面的第一紅外線IR1,其係會被全反射在與全反射板500中全反射板500之板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以對應被包括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第一基板100的表面S。被輻射到全反射板500裡面的第一紅外線IR1對應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表面S。
全反射板500係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上,同時與紅外線光源200相鄰,並且將從其中紅外線光源200輻射的第一紅外線IR1全反射。
當在全反射板500之表面上進行觸碰時,在全反射板500中被全反射之第一紅外線IR1的全反射會透過觸碰而中斷,且第一紅外線IR1則會被改變到被輻射在有
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方向上的第二紅外線IR2。第二紅外線IR2係自被全反射的第一紅外線IR1來改變,經由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透射區域TA的間隔區域TA被輻射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下側,並且被紅外線感應器300所感應。
圖12係為觸控顯示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截面圖。
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觸控顯示裝置1007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紅外線光源200、紅外線感應器300、紅外線透射層400、全反射板500以及感應板600。
紅外線光源200係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上。紅外線光源200係被放置在全反射板500的末端,並且將第一紅外線IR1輻射到全反射板500裡面。被輻射的第一紅外線IR1,其係會被全反射在與全反射板500中全反射板500板表面平行的方向上,以對應被包括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第一基板100的表面S。自紅外線光源200被輻射到全反射板500裡面以及在全反射板500中被全反射的第一紅外線IR1會對應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表面S。
全反射板500係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上,同時與紅外線光源200相鄰,並且將從其中紅外線光源200輻射的第一紅外線IR1全反射。當在全反射板500表面上進行觸碰時,在全反射板500中被全反射之第一紅外線IR1的全反射會透過觸碰而中斷,且第一紅外線IR1則會被改變到被輻射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方向上的第二紅外線IR2。第二紅外線IR2係自被全反射的第一紅外線IR1改變,經由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透射區域TA而被輻射到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的下側,並且被紅外線感應器300所感應。
會有複數個紅外線感應器300,這些可被安裝在感應板600上。
感應板600係被放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101之下,其係並且被安裝具有複數個紅外線感應器300。被安裝在感應板600上的複數個紅外線感
應器300,其係可藉由使用譬如光學微影與類似物的MEMS製程而被全部形成在感應板600上。
雖然本發明已經結合特定典型實施例來說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發明亦可傾向於涵蓋種種變更與等同配置。
10‧‧‧切換薄膜電晶體
20‧‧‧驅動薄膜電晶體
80‧‧‧儲存電容器
101‧‧‧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131‧‧‧切換半導體層
132‧‧‧驅動半導體層
140‧‧‧有機發光元件
151‧‧‧閘極線
152‧‧‧切換閘極電極
155‧‧‧驅動閘極電極
158‧‧‧儲存板
165‧‧‧突出部份
171‧‧‧資料線
172‧‧‧共用電源供應線
173‧‧‧切換源極電極
174‧‧‧切換汲極電極
176‧‧‧驅動源極電極
177‧‧‧驅動汲極電極
178‧‧‧儲存板
710‧‧‧第一電極
TA‧‧‧透射區域
DA‧‧‧顯示區域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Claims (19)
- 一種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包含:一顯示器區域,包含一發光的有機發光層,以及彼此面對的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該有機發光層係夾於第一與第二電極之間;以及一薄膜電晶體,包含一源極電極與一汲極電極,係被設置以將一驅動訊號傳送到第一電極;一透射區域,相鄰該顯示區域,包含與第二電極相隔一間隔區域的一部份第二電極,以及該部份之第二電極置於其上的一突出部份,其係被設置以將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進一步包含一像素定義層,其係藉由暴露第一電極來定義該顯示區域,其中該突出部份則自該像素定義層突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突出部份的邊側會被反向錐形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突出部份具有一島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該突出部份在一方向上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會有複數個突出部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其中第一電 極可透射光,且第二電極可反射光。
-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含:一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一顯示區域,包含一發光的有機發光層、彼此面對的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該有機發光層則夾於第一與第二電極之間;以及一透射區域,相鄰該顯示區域,其係包含與第二電極相隔一間隔區域的一部份第二電極,以及該部份第二電極置於其上的一突出部份,其係被設置以將從外面被輻射的光線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一紅外線光源,其係被設置以沿著該有機發光二極體的表面,來輻射一第一紅外線;以及一紅外線感應器,其係被置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下,以及被設置以感應一第二紅外線,該第二紅外線被輻射來自藉由使用一觸碰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方向中之第一紅外線並且在整個該透射區域被傳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紅外線透射層,其係被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與該紅外線感應器之間,其係被設置以傳送第二紅外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紅外線透射層阻擋可見光區域的波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 該紅外線光源置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下,其係被設置以輻射第一紅外線經過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而到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表面上,以及該觸碰係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紅外線光源置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該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全反射板,其係被放置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相鄰該紅外線光源,並且被設置以將從該紅外線光源輻射的第一紅外線全反射,以及該觸碰係於該全反射板上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觸控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感應板,放置於該顯示面板之下,其中該紅外線感應器會被安裝在該感應板上。
- 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含:一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一顯示區域以及與該顯示區域相鄰的一透射區域;一紅外線光源,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其係被設置以將一第一紅外線輻射到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一表面上;一全反射板,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上,相鄰該紅外線光源,並且被設置以將從紅外線光源輻射的第一紅外線全反射; 一紅外線感應器,放置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下,其係並且被設置以感應藉由觸碰該全反射板而從第一紅外線被輻射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方向上並且在整個該透射區域被傳送的一第二紅外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區域包含一發光的有機發光層、彼此面對的一第一電極與一第二電極,該有機發光層則夾於第一與第二電極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透射區域包含與第二電極相隔一間隔區域的一部份第二電極,以及該第二電極部份置於其上的至少一突出部份,其係被設置以將從外面輻射的光線傳送經過該間隔區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放置在該顯示面板之下的一感應板,其中該紅外線感應器係被安裝在該感應板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藉由暴露第一電極來定義該顯示區域的一像素定義層,其中至少一個突出部份會自該像素定義層突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突出部份的邊側會被反向錐形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00023899A KR101117644B1 (ko) | 2010-03-17 | 2010-03-17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표시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38096A TW201138096A (en) | 2011-11-01 |
TWI544618B true TWI544618B (zh) | 2016-08-01 |
Family
ID=4392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08901A TWI544618B (zh) | 2010-03-17 | 2011-03-16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具有其之觸控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10227875A1 (zh) |
EP (1) | EP2367217B1 (zh) |
JP (1) | JP5805938B2 (zh) |
KR (1) | KR101117644B1 (zh) |
TW (1) | TWI5446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62876B1 (ko) * | 2012-03-27 | 2018-05-31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
KR102022394B1 (ko) | 2013-02-12 | 2019-09-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US9246133B2 (en) * | 2013-04-12 | 2016-01-26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ght-emitting module,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
KR102031648B1 (ko) * | 2013-04-18 | 2019-10-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KR102277029B1 (ko) * | 2014-02-24 | 2021-07-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245722B1 (ko) * | 2014-08-05 | 2021-04-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CN106158909B (zh) * | 2015-04-28 | 2019-04-26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91670B (zh) * | 2016-11-22 | 2022-04-15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KR102675011B1 (ko) * | 2016-11-28 | 2024-06-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592857B1 (ko) * | 2016-12-16 | 2023-10-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CN106601768A (zh) * | 2016-12-22 | 2017-04-26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630729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oled像素缺陷的结构及方法 |
KR102636405B1 (ko) * | 2018-09-28 | 2024-02-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수광화소영역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KR20200057140A (ko) | 2018-11-15 | 2020-05-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0767713A (zh) * | 2019-03-08 | 2020-02-07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oled基板、oled透光基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67890A (ja) * | 1999-12-07 | 2001-06-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有機発光素子と有機発光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
JP4538649B2 (ja) * | 2003-08-28 | 2010-09-08 | 奇美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 輝度ムラを解消した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と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957585B1 (ko) * | 2003-10-15 | 2010-05-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감지부를 갖는 전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7902747B2 (en) * | 2003-10-21 | 2011-03-08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ght-emitting device having a thin insulating film made of nitrogen and silicon and an electrode made of conductive transparent oxide and silicon dioxide |
JP2006019142A (ja) * | 2004-07-01 | 2006-01-19 | Casio Comput Co Ltd | 発光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6172940A (ja) * | 2004-12-16 | 2006-06-29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7737629B2 (en) * | 2005-03-31 | 2010-06-1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ght 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2007156648A (ja) * | 2005-12-01 | 2007-06-21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 |
KR20090060283A (ko) * | 2006-08-03 | 2009-06-11 | 퍼셉티브 픽셀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좌절형 전반사를 통한 멀티 터치 검출 디스플레이 |
JP2008281615A (ja) | 2007-05-08 | 2008-11-20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
JP4925929B2 (ja) | 2007-06-07 | 2012-05-09 |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 表示装置 |
KR101407300B1 (ko) * | 2007-11-19 | 2014-06-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멀티 터치 평판 표시모듈 |
KR101279317B1 (ko) * | 2008-06-04 | 2013-06-2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
KR101406891B1 (ko) * | 2008-06-18 | 2014-06-1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2265244B (zh) * | 2008-12-24 | 2015-08-26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触摸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KR20100121257A (ko) * | 2009-05-08 | 2010-11-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인식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8674964B2 (en) * | 2009-07-02 | 2014-03-18 | Au Optronics Corp.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touch display |
-
2010
- 2010-03-17 KR KR1020100023899A patent/KR10111764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8-25 JP JP2010188224A patent/JP58059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3-08 US US13/043,415 patent/US201102278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3-16 TW TW100108901A patent/TWI544618B/zh active
- 2011-03-17 EP EP11250334.7A patent/EP2367217B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38096A (en) | 2011-11-01 |
JP5805938B2 (ja) | 2015-11-10 |
KR101117644B1 (ko) | 2012-03-05 |
EP2367217A2 (en) | 2011-09-21 |
JP2011199247A (ja) | 2011-10-06 |
US20110227875A1 (en) | 2011-09-22 |
EP2367217B1 (en) | 2015-07-22 |
KR20110104794A (ko) | 2011-09-23 |
EP2367217A3 (en) | 2011-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44618B (zh) |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具有其之觸控顯示裝置 | |
KR101065408B1 (ko) | 터치 표시 장치 | |
KR102503642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JP6462839B2 (ja) | 表示装置 | |
KR102679068B1 (ko) | 표시 장치 | |
US9196662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102610710B1 (ko) |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JP6104099B2 (ja) | 有機el表示装置 | |
CN108022947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180058165A (ko) | 플랙서블 표시 장치 | |
KR20150075688A (ko) |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403224B1 (ko) |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KR20160093173A (ko) |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2100656B1 (ko)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18013904A (ja) |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 |
KR10249691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US20220123171A1 (en) | Display device | |
JP6815173B2 (ja) |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 |
KR102111049B1 (ko) |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220037550A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10761626B2 (en)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2122528B1 (ko) | 플렉서블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2042537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20240234639A9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2717106B1 (ko) | 광학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