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775B - 透光隔熱型玻璃 - Google Patents

透光隔熱型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775B
TWI542775B TW101150288A TW101150288A TWI542775B TW I542775 B TWI542775 B TW I542775B TW 101150288 A TW101150288 A TW 101150288A TW 101150288 A TW101150288 A TW 101150288A TW I542775 B TWI542775 B TW I5427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structure
glass
glass substrate
insulating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0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5711A (zh
Inventor
曾國峰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50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277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5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5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7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9Glazing, e.g. vacuum glaz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22Glazing, e.g. vaccum glazing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透光隔熱型玻璃
本發明涉及一種玻璃,特別涉及一種透光隔熱型玻璃。
建築玻璃被廣泛的運用在高樓大廈中,然而傳統的玻璃不僅能透射可見光線,並且還能透射紅外光線。為了保證玻璃的透光性和隔熱效果,通常會選擇直接在玻璃表面貼附能透射可光光線並且能濾除紅外光線的膜層以形成透光隔熱型玻璃。然而,貼附在玻璃表面的膜層會隨著時間老化或者剝落,因此需要定期更換膜層,從而提高了維護成本。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降低維護成本的透光隔熱型玻璃。
一種透光隔熱型玻璃,其包括兩片玻璃基板。所述兩層玻璃基板之間相間隔形成一真空層。其中一片所述玻璃基板與所述真空層相背的表面形成一第一微結構,另一片所述玻璃基板與所述真空層相背的表面形成一第二微結構。所述第一微結構包括多個呈陣列狀排布的半球型凸起,相鄰兩個所述凸起之間形成一第一間隙。所述第二微結構包括多個呈陣列狀排布的半球型凹槽,相鄰兩個所述凹槽形成一第二間隙,所述多個凹槽與所述多個凸起分別正對。
本發明提供的所述第一微結構和所述第二微結構可使得光線穿過所述兩片玻璃基板時需要經過多次折射,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光線的強度和光線的溫度。
下面將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透光隔熱型玻璃100,其用於安裝在一建築物200上。所述透光隔熱型玻璃100包括兩片玻璃基板10、兩個氧化錫薄膜20及一膠體30。
所述玻璃基板10為鋼化玻璃,其對可見光線和紅外光線的透射率和反射率根據其成份的不同而不同。所述玻璃基板10包括一第一表面11、一與所述第一表面11相對的第二表面12及一連接在所述第一表面11和所述第二表面12之間的側面13。所述兩層玻璃基板10之間相間隔形成一真空層14。所述其中一玻璃基板10的第二表面12與另一玻璃基板10的第二表面12相對,所述真空層14形成在所述兩個第二表面12之間。
其中一片所述玻璃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上形成一第一微結構15,另一片所述玻璃基板10的第一表面11上形成一第二微結構16。所述第一微結構15包括多個呈陣列狀排布的納米半球型凸起151,所述相鄰的兩個凸起151之間形成一第一間隙152。所述第二微結構16包括多個呈陣列狀排布的納米半球型凹槽161,所述相鄰的兩個凹槽161之間形成一第二間隙162。所述凸起151與所述凹槽161相正對。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間隙152和第二間隙162的尺寸相等且小於100nm。所述第一微結構15和所述第二微結構16通過熱壓印的方式成型於所述玻璃基板10的表面。在成型所述第一微結構15和所述第二微結構16的過程中,先在真空中對所述玻璃基板10的表面進行加熱直至融熔,然後使用壓印滾輪(圖未示)對所述玻璃基板10的表面進行壓印,最後待所述玻璃基板10冷卻後就形成所述第一微結構15和所述第二微結構16。
所述氧化錫薄膜20鍍設在所述兩片玻璃基板10至少其中一片的第二表面12。所述氧化錫薄膜20具有透射可見光線,反射紅外光線的作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所述氧化錫薄膜20鍍設在所述玻璃基板10靠近所述真空層14所在的一側,使得所述氧化錫薄膜20不會因為暴露在空氣中而老化,從而無需定期更換所述氧化錫薄膜20。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兩片玻璃基板10的第二表面均鍍設有所述氧化錫薄膜20。
所述膠體30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環氧基樹脂,其折射率與所述玻璃基板10相同或相近。所述膠體包覆在所述兩片玻璃基板10的側面13。所述膠體30一方面將所述真空層14密封,另一方面填充於所述玻璃基板10在切割時在所述側面13上形成的裂縫中。
在使用的過程中,將所述透光隔熱型玻璃100安裝在所述建築物200上,所述第一微結構15朝向於所述建築物200外側,所述第二微結構16朝向於所述建築物200內側。由於所述玻璃基板10之間形成了所述真空層14,從而有效的降低了位於建築物200內的噪音。另外,由於所述第一微結構15上的凸起151和所述第二微結構16上的凹槽161的作用,從建築物200外投射至所述玻璃基板10上的光線將產生散射,並經過多次反射後從所述另一玻璃基板10射出,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光線的強度。而部分光線可以從所述第一間隙152和所述第二間隙162透射進入所述建築物200內,從而保證了室內的亮度。進一步的,穿過所述玻璃基板10的光線經過所述氧化錫薄膜20後,光線中的紅外光線部分將被濾除,從而降低了透射至建築物200內的光線的溫度。
本發明提供的透光隔熱型玻璃通過在其中一片玻璃基板上成型的第一微結構和在另一片玻璃基板上成型的第二微結構,且所述第一微結構的凹槽與所述第二微結構的凸起正對,使得光線穿過所述兩片玻璃基板時需要經過多次折射,從而有效的降低了光線的強度和光線的溫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爰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透光隔熱型玻璃
200...建築物
10...玻璃基板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側面
14...真空層
15...第一微結構
151...凸起
152...第一間隙
16...第二微結構
161...凹槽
162...第二間隙
20...氧化錫薄膜
30...膠體
圖1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透光隔熱型玻璃的剖視圖。
圖2為圖1中的透光隔熱型玻璃的使用狀態圖。
100...透光隔熱型玻璃
10...玻璃基板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側面
14...真空層
15...第一微結構
151...凸起
152...第一間隙
16...第二微結構
161...凹槽
162...第二間隙
20...氧化錫薄膜
30...膠體

Claims (7)

  1. 一種透光隔熱型玻璃,其包括兩片玻璃基板;所述兩層玻璃基板之間相間隔形成一真空層;其中一片所述玻璃基板與所述真空層相背的表面形成一第一微結構,另一片所述玻璃基板與所述真空層相背的表面形成一第二微結構;所述第一微結構包括多個呈陣列狀排布的半球型凸起,相鄰兩個所述凸起之間形成一第一間隙;所述第二微結構包括多個呈陣列狀排布的半球型凹槽,相鄰兩個所述凹槽形成一第二間隙,所述多個凹槽與所述多個凸起分別正對。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光隔熱型玻璃,其中:所述第一微結構和所述第二微結構通過熱壓印的方式成型於玻璃基板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光隔熱型玻璃,其中:所述第一微結構和所述第二微結構為納米微結構。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光隔熱型玻璃,其中:所述玻璃基板靠近所述真空層所在的一側鍍設有一氧化錫薄膜。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光隔熱型玻璃,其中:所述兩片玻璃基板的周緣採用一膠體密封。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光隔熱型玻璃,其中:所述玻璃基板為鋼化玻璃。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透光隔熱型玻璃,其中:所述第一間隙和所述第二間隙的尺寸相等且小於100nm。
TW101150288A 2012-12-26 2012-12-26 透光隔熱型玻璃 TWI542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0288A TWI542775B (zh) 2012-12-26 2012-12-26 透光隔熱型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0288A TWI542775B (zh) 2012-12-26 2012-12-26 透光隔熱型玻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5711A TW201425711A (zh) 2014-07-01
TWI542775B true TWI542775B (zh) 2016-07-21

Family

ID=5172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0288A TWI542775B (zh) 2012-12-26 2012-12-26 透光隔熱型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277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5711A (zh) 201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202962A5 (zh)
WO2011005046A3 (ko) 먼지 방지 방열구조 및 반사용 코너큐브를 갖는 엘이디 조명등 반사갓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5093681A5 (zh)
CN202596474U (zh) 一种中空玻璃
CN203888304U (zh) 一种幕墙玻璃
TWI542775B (zh) 透光隔熱型玻璃
CN204256203U (zh) 一种匀光结构
CN201731435U (zh) 一种泡罩内壁涂覆高温硅胶的节能灯泡灯
CN106978071A (zh) 高强度建筑玻璃隔热涂层
TW201444105A (zh) 太陽能模組
KR20170139899A (ko) Vlt와 irr 조절이 가능한 태양광 차단필름
CN204020110U (zh) 一种自洁隔热复合防火玻璃
CN103895291B (zh) 透光隔热型玻璃
CN202281199U (zh) 一种散热底盘及应用该散热底盘的led灯具
CN205467753U (zh) 一种温变防爆新型玻璃
CN105563953A (zh) 一种保温耐磨疏水玻璃
JPWO2019102813A1 (ja) 選択波長反射体
CN203547425U (zh) 湿胶装饰夹胶玻璃
CN103162186A (zh) 一种背光模组
JP2014186974A (ja) 有機el光源
JP2007280682A5 (zh)
CN203267356U (zh) 具有激光膜的玻璃面板结构
TWM545043U (zh) 隔熱玻璃結構
JP2008222529A (ja) 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CN202328014U (zh) 一种灯光片及应用该灯光片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