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6906B -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6906B
TWI536906B TW102143243A TW102143243A TWI536906B TW I536906 B TWI536906 B TW I536906B TW 102143243 A TW102143243 A TW 102143243A TW 102143243 A TW102143243 A TW 102143243A TW I536906 B TWI536906 B TW I5369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ulture
breeding
partition wal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3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9757A (zh
Inventor
Chang Ren Chen
Long Full Lin
Ming Ku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Kun S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Kun Shan filed Critical Univ Kun Shan
Priority to TW102143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690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9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9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6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69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Description

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及方法。
按,習知養殖業者對於養殖池中污物的清理方式,可能會使用一些過濾裝置來清除養殖池中的排泄物或是未被食用完的飼料等污物,有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第348382號『養殖池污物清除機』之專利案,所揭露之養殖池污物清除機,其包括一座體及設於座體上方、以一底座與座體相連之馬達,於設置馬達之座體處係具有一貫穿孔,以方便馬達運轉時可將池底之污物及位於座體下方之水,經由連接於底座上之排水管輸送至養殖池外部,而達到清除池底污物之目的,俾能達到方便、實用之功能者。惟,前案『養殖池污物清除機』於運作過程中需耗費相當電量,且必須對機台定期進行維護,因此在養殖上的花費會比較多,進而提升養殖成本。
然而,若係採用更換池水的方式,由於不斷地將外界的水引入養殖池內以及將養殖池內的水排放掉,導致整個養殖的過程中浪費大量的水資源且同時也提高了養殖業者的養殖成本;再者,因其需使用大量的水不斷更換,容易使養殖業者超抽地下水,而衍生出水資源鹽化、地層下陷及土壤鹽化等問題。
爰此,本發明提供一種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及方法,係能於養殖的過程中減少電源的使用量以及飼料的餵養量,進而降低養殖成本,以及藉由養殖用水的再利用而可節省水資源並減少地下水的抽取。
本發明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包含有:一水質淨化區,培養有至少一水生植物;一第一養殖區,藉由一第一貫通單元連通該水質淨化區;一藻類培養池,藉由一第二貫通單元連通該第一養殖區;一第二養殖區,藉由一第三貫通單元連通該藻類培養池及一第四貫通單元連通該水質淨化區;一抽水馬達,連接該第一貫通單元至該第四貫通單元任一上。
其中,該第一貫通單元至該第四貫通單元之任一係為一管路,且該抽水馬達連接在該管路上。
進一步,該第一養殖區內設有複數個養殖籃,前述養殖籃之底部設有複數個透孔,以與該第一養殖區相連通,且前述管路上設有複數個分流孔,前述分流孔分別對應前述養殖籃。
其中,該第一養殖區與該藻類培養池係以一第一隔離牆區隔,前述第二貫通單元係設置在該第一隔離牆上之複數個通孔;該藻類培養池與該第二養殖區係以一第二隔離牆區隔,前述第三貫通單元係設置在該第二隔離牆上之一第一開口;而該第二養殖區與該水質淨化區係以一第三隔離牆區隔,前述第四貫通單元係設置在該第三隔離牆上之一第二開口;又該第二隔離牆與該第三隔離牆上分別設有一隔離網,以遮擋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
其中,該第二隔離牆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垂直連接該第一隔離牆及該第三隔離牆,該第二端上則設有前述第一開口,而該第三隔離牆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該第三端連接該第一隔離牆及該第二隔離牆,該第四端上則設有前述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呈對角關係。
本發明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方法,包含下列的循環步驟:步驟A.以一抽水馬達將一水質淨化區內的水抽出,並透過連接該抽水馬達之一第一貫通單元導引至一第一養殖區內,該第一養殖區所養殖的水產係為魚類;步驟B.該第一養殖區內未被食用完的飼料及魚類排泄物會順著水流由一第二貫通單 元漂流至一藻類培養池,以作為該藻類培養池之肥料;步驟C.該藻類培養池內的水會由一第三貫通單元流至一第二養殖區,該第二養殖區所養殖的水產係為貝類或蝦,該藻類培養池內的藻類及浮游生物用以作為該第二養殖區的餌料;步驟D.該第二養殖區內的水會由一第四貫通單元流至該水質淨化區,該水質淨化區內培養有至少一水生植物,藉由前述水生植物淨化水質,以供該第一養殖區再利用。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
1.本發明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及方法,藉由未被食用完的飼料及魚類排泄物的再利用以及透過食物鏈關係,使養殖業者在養殖的過程中減少施肥及餵養飼料,進而降低養殖成本。
2.本發明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及方法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以及降低抽取地下水之需求,而於養殖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破壞環境,對環境產生污染。
3.本發明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及方法,在養殖的過程中並未使用過多耗電的裝置,例如過濾裝置或清理裝置等,進而減少電源的使用量,並降低養殖成本。
(1)‧‧‧水質淨化區
(2)‧‧‧第一養殖區
(21)‧‧‧養殖籃
(211)‧‧‧透孔
(3)‧‧‧管路
(31)‧‧‧第一管路
(32)‧‧‧第二管路
(321)‧‧‧分流管
(322)‧‧‧分流孔
(4)‧‧‧抽水馬達
(5)‧‧‧藻類培養池
(6)‧‧‧第一隔離牆
(61)‧‧‧通孔
(7)‧‧‧第二養殖區
(8)‧‧‧第二隔離牆
(81)‧‧‧第一開口
(82)‧‧‧第一隔離網
(83)‧‧‧第一端
(84)‧‧‧第二端
(9)‧‧‧第三隔離牆
(91)‧‧‧第二開口
(92)‧‧‧第二隔離網
(93)‧‧‧第三端
(94)‧‧‧第四端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之構造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之A-A側視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之B-B側視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之C-C側視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方法之流程圖。
綜合上述技術特徵,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及方法的主要功效將可於下述實施例清楚呈現。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請參閱第一圖所示,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係包含有:
一水質淨化區(1),其深度係介於0.5公尺至0.7公尺之間,培養有至少一水生植物,前述水生植物可以係水芙蓉、槐葉蘋、布袋蓮或是可食用的水根植物(例如:空心菜),透過該等水生植物以去除水中的雜質,例如降低水中有機物質的含量等。
一第一養殖區(2),其深度係介於1.5公尺至2公尺之間,該第一養殖區(2)內設有複數個養殖籃(21),前述養殖籃(21)置入該該第一養殖區(2)內的深度約1公尺至1.5公尺之間,且前述養殖籃(21)之底部設有複數個透孔(211),以與該第一養殖區(2)相連通,該第一養殖區(2)係藉由一第一貫通單元連通該水質淨化區(1),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貫通單元係為一管路(3),該管路(3)包含有一第一管路(31)及一第二管路(32),又該第一養殖區(2)與該水質淨化區(1)之間設置有一抽水馬達(4),該抽水馬達(4)分別連接該第一管路(31)以及該第二管路(32),該第一管路(31)設置在該水質淨化區(1),並有一濾網套至在該第一管路(31)上,以避免抽取到該水質淨化區(1)內的水生植物,而該第二管路(32)則設有複數個分流管(321),前述分流管(321)分別橫跨設置在該第一養殖區(2),且前述分流管(321)上有複數個分流孔(322)分別對應吊掛設置在前述分流管(321)上的前述養殖籃(21),以將該抽水馬達(4)自該水質淨化區(1)抽取的水導引至前述養殖籃(21)內。
一藻類培養池(5),其深度係介於0.5公尺至0.7公尺之間,該藻類培養池(5)係以一第一隔離牆(6)與該第一養殖區(2)區隔開,該第一隔離牆(6)上設有一第二貫通單元,該藻類培養池(5)係藉由該第二貫通單元連通該第一養殖區(2),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二貫通單元係為複數個通孔(61),請配合參閱第二圖所示。
再請配合參閱第三圖及第四圖所示,一第二養殖區(7),其深度係介於0.5公尺至0.7公尺之間,該第二養殖區(7)係以一第二隔離牆(8)與該藻類培養池(5)區隔,以及以一第三隔離牆(9)與該水質淨化區(1)區隔,該第二隔離牆(8)上設有一第三貫通單元,該第二養殖區(7)係藉由該第三貫通單元連通該藻類培養池,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三貫通單元係為一第一開口(81),而該第三隔離牆(9)上設有一第四貫通單元,該第二養殖區(7)則藉由該第四貫通單元連通該水質淨化區(1),於本實施例中該第四貫通單元係為一第二開口(91),並於該第二隔離牆(8)及該第三隔離牆(9)上分別設有一第一隔離網(82)及一第二隔離網(92),以遮擋該第一開口(81)及該第二開口(91);其中,該第二隔離牆(8)有一第一端(83)及一第二端(84),該第一端(83)垂直連接該第一隔離牆(6)及該第三隔離牆(9),該第二端(84)上則設有前述第一開口(81),而該第三隔離牆(9)有一第三端(93)及一第四端(94),該第三端(93)連接該第一隔離牆(6)及該第二隔離牆(8),該第四端(94)上則設有前述第二開口(91),透過使該第一開口(81)與該第二開口(91)呈對角關係,讓水流路徑極大化以利於帶動整體水的流動。
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在養殖的過程中並未使用過多耗電的裝置,例如過濾裝置或清理裝置等,進而減少電源的使用量,並降低養殖成本。
請參閱第五圖所示,係使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之養殖方法,包含下列的循環步驟:
步驟A.以前述抽水馬達所連接之第一管路將該水質淨化區內的水抽出,並透過連接該抽水馬達之第二管路上的分流管導引至該第一養殖區的養殖籃內,其中該第一養殖區所養殖的水產係為魚類,於本實施例該養殖籃內係飼養有經濟價值較高的石斑魚,而該第一養殖區內則係飼養經濟價值較低的吳郭魚,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水由前述分流管的分流孔流至前述養殖籃時,會帶動前述養殖籃內水的流動,並使前述養殖籃內未被食用完的飼料及石斑魚的排泄物透過前述養殖籃底部之透孔而漂流至該第一養殖區,以作為飼養吳郭魚的餌料。
步驟B.又該第一養殖區內未被食用完的飼料及吳郭魚的排泄物會順著水流由該第一隔離牆上的通孔漂流至該藻類培養池,以作為該藻類培養池之肥料,同時該藻類培養池中會繁殖出浮游生物等微生物。
步驟C.接著該藻類培養池內的水會再繼續順著水流由該二隔離牆上的第一開口流至該第二養殖區,該第二養殖區所養殖的水產係為貝類(例如文蛤或蜆)或蝦,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養殖區係養殖蝦,並以由該藻類培養池漂流至第二養殖區的部份藻類及浮游生物作為該第二養殖區的餌料。
要特別說明的是,步驟A至步驟C中藉由未被食用完的飼料及魚類排泄物的再利用以及透過食物鏈關係,使養殖業者在養殖的過程中減少施肥及餵養飼料,進而降低養殖成本。
步驟D.該第二養殖區內的水同樣順著水流由該三隔離牆上的第二開口流至該水質淨化區,藉由該水質淨化區內所培養的前述水生植物來淨化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汙水,而透過前述水生植物淨化過的水質再供該第一養殖 區利用。如此一來,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以及降低抽取地下水之需求,而於養殖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避免破壞環境,對環境產生污染。
綜合上述實施例之說明,當可充分瞭解本發明之操作、使用及本發明產生之功效,惟以上所述實施例僅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屬本發明涵蓋之範圍內。
(1)‧‧‧水質淨化區
(2)‧‧‧第一養殖區
(21)‧‧‧養殖籃
(211)‧‧‧透孔
(3)‧‧‧管路
(31)‧‧‧第一管路
(32)‧‧‧第二管路
(321)‧‧‧分流管
(322)‧‧‧分流孔
(4)‧‧‧抽水馬達
(5)‧‧‧藻類培養池
(6)‧‧‧第一隔離牆
(61)‧‧‧通孔
(7)‧‧‧第二養殖區
(8)‧‧‧第二隔離牆
(81)‧‧‧第一開口
(82)‧‧‧第一隔離網
(83)‧‧‧第一端
(84)‧‧‧第二端
(9)‧‧‧第三隔離牆
(91)‧‧‧第二開口
(92)‧‧‧第二隔離網
(93)‧‧‧第三端
(94)‧‧‧第四端

Claims (3)

  1. 一種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包含有:一水質淨化區,培養有至少一水生植物;一第一養殖區,藉由一第一貫通單元連通該水質淨化區;一藻類培養池,藉由一第二貫通單元連通該第一養殖區;一第二養殖區,藉由一第三貫通單元連通該藻類培養池及一第四貫通單元連通該水質淨化區;一抽水馬達,連接該第一貫通單元至該第四貫通單元任一上;該第一養殖區與該藻類培養池係以一第一隔離牆區隔,前述第二貫通單元係設置在該第一隔離牆上之複數個通孔;該藻類培養池與該第二養殖區係以一第二隔離牆區隔,前述第三貫通單元係設置在該第二隔離牆上之一第一開口;而該第二養殖區與該水質淨化區係以一第三隔離牆區隔,前述第四貫通單元係設置在該第三隔離牆上之一第二開口;又該第二隔離牆與該第三隔離牆上分別設有一隔離網,以遮擋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該第二隔離牆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垂直連接該第一隔離牆及該第三隔離牆,該第二端上則設有前述第一開口,而該第三隔離牆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該第三端連接該第一隔離牆及該第二隔離牆,該第四端上則設有前述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呈對角關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其中該第一貫通單元至該第四貫通單元之任一係為一管路,且該抽水馬達連接在該管路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仿天然生態之養殖系統,進一步該第一養殖區內設有複數個養殖籃,前述養殖籃之底部設有複數個透孔,以與該第一養殖區相連通,且前述管路上設有複數個分流孔,前述分流孔分別對應前述養殖籃。
TW102143243A 2013-11-27 2013-11-27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TWI536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3243A TWI536906B (zh) 2013-11-27 2013-11-27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3243A TWI536906B (zh) 2013-11-27 2013-11-27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9757A TW201519757A (zh) 2015-06-01
TWI536906B true TWI536906B (zh) 2016-06-11

Family

ID=5393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3243A TWI536906B (zh) 2013-11-27 2013-11-27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6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279B (zh) * 2016-02-05 2017-04-11 崑山科技大學 Aquaculture water recycling system
CN111226701A (zh) * 2019-11-26 2020-06-05 南宁市巨洋农牧有限公司 节能型池塘循环水养殖方法
CN113068650A (zh) * 2021-03-29 2021-07-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自净功能的山区冷水鱼半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利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9757A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8515B (zh) 一种生态循环淡水养殖方法
CN103478055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装置
CN102037922B (zh) 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的处理方法
CN203152265U (zh) 一种养殖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02026704U (zh) 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和em菌净化养殖水的养殖系统
CN210492204U (zh) 一种外置式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5145436A (zh) 一种渔盐一体化方法及系统
CN103960193A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养水处理系统及运作管理方法
TWI536906B (zh) Imit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farming system
CN203152274U (zh) 一种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CN107711684A (zh) 多功能水产品养殖净水循环系统
KR20170058652A (ko) 기생충 및 세균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어류 양식용 수조
CN204616790U (zh) 养殖池净化装置及水产健康养殖系统
CN204722052U (zh) 一种淡水生态养殖的节水型设备
CN104012454A (zh) 一种成鱼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CN202680258U (zh) 南方海胆工厂化育苗水质处理系统
CN103651234A (zh) 水循环养殖系统
CN104012456A (zh) 一种鱼苗养殖池水循环系统
CN204499129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池
CN104221984B (zh) 一种育苗和养殖两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5756578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池
CN213127653U (zh) 一种室内小龙虾高密度养殖设备
CN104430120A (zh) 一种带有沉降池的水产养殖池系统
CN210017498U (zh) 一种立体循环综合种养装置
CN203154906U (zh) 一种方便水产养殖用弧形筛过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