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0779B -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 Google Patents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0779B
TWI530779B TW103106916A TW103106916A TWI530779B TW I530779 B TWI530779 B TW I530779B TW 103106916 A TW103106916 A TW 103106916A TW 103106916 A TW103106916 A TW 103106916A TW I530779 B TWI530779 B TW I5307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onic switch
power
unit
standb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6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3568A (zh
Inventor
shi-mo Zhang
zhi-yan Jiang
Ren-Pei Yin
Original Assignee
Acbel Poly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bel Polytech Inc filed Critical Acbel Polytech Inc
Priority to TW103106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077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3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7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Description

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電源供應器,尤指一種應用於電腦上,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
請參閱圖8所示,一既有電源供應器50具有一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51、一待機電源輸出單元52及一工作電源輸出單元53。
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51係連接至一交流電源AC,並將該交流電源轉換為兩直流電源輸出,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52及該工作電源輸出單元53係與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51連接以分別取得該兩直流電源,並分別將該直流電源轉換為一直流待機電源VSB 及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VOP ;其中當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51持續輸出直流電源,則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52即持續輸出直流待機電源VSB
一電腦的主機板60係分別與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52及該工作電源輸出單元53連接,其中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52係一直持續供應直流待機電源予該主機板60,使該主機板60即使於電腦關機時仍能夠以該直流待機電源維持該主機板60的待機狀態;惟當電腦關機時,該工作電源輸出單元53即不向該主機板60輸出上述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當電腦開機時,該主機板60才輸出一主電源訊號端PS-ON驅動該電源供應器50,使該工作電源輸出單元53向該主機板60輸出該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VOP
然而,上述待機電源輸出單元52的轉換效率並不高,但仍在該主機板60尚未作用時不斷供應該主機板60上述直流待機電源VSB ,導致該電源供應器50產生不必要的消耗,並進一步使該電源供應器50整體轉換效率降低。
有鑑於上述既有電源供應器的缺陷,本創作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以解決低轉換效率的技術缺陷。
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上述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包含有:一切換式電源電路,其交電流源輸入埠的一端係串接一繼電器的一切換開關,並於該繼電器導通時,令該切換式電源電路係將交流電源轉換為一直流待機電源及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及一繼電器驅動電路,係連接至該繼電器的一驅動線圈,以及該切換式電源電路的直流待機電源,其包含有:一初始觸發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一電子開關及一電池,其中該第一電子開關與該繼電器的驅動線圈串接於該電池的迴路上,而該第一電子開關的控制端係供一電腦的電源開關連接,令該電源開關導通時使該第一電子開關導通;一接續觸發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二電子開關,其與繼電器的驅動線圈串接於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迴路且具有一控制端;及一接續控制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三電子開關,其與該接續觸發單元的第二電子開關的控制端連接,其中該第三電子開關有一供外部電腦的主機板控制訊號端連接的控制端,並以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決定該第三電子開關是否導通,其中當該第三電子開關導通時,該第二電子開關也隨之導通。
透過上述繼電器驅動電路,使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直流待機電源係隨電腦開關機通斷,即,本創作電源供應器係於該電腦要開機的瞬間才使交流電源輸入該切換式電源電路以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並於該電腦關機後切斷該交流電源輸入,使該切換式電源電路並不再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使該主機板於該電腦關機後不會消耗該直流待機電源,以提高本創作電源供應器整體的轉換效率。
請參閱圖1所示,係為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具有一切換式電源電路10及一繼電器驅動電路20。
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具有一繼電器11、一電磁干擾濾波器12、一交流對直流轉換器13、一功率因素校正單元14、一待機電源輸出單元15及一工作電源輸出單元16。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電流源輸入埠的一端係串接該繼電器11的一切換開關111,因此,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係於該切換開關111導通時才獲得交流電源AC輸入。該電磁干擾濾波器12的兩輸入端係分別與該繼電器11的切換開關111及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電流源輸入埠的另一端連接,以於交流電源AC輸入時抑制因環境因素所產生的電磁干擾。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器13係與該電磁干擾濾波器12連接以將交流電源AC輸入轉換為直流電源輸出。該功率因素校正單元14係與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器13連接以校正該直流電源的功率因素。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15及該工作電源輸出單元16係分別連接至該功率因素校正單元14以取得該直流電源。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15係將該直流電源轉換為一待機電源VSB 後輸出至一電腦的主機板30。而該工作電源輸出單元16係為一直流對直流轉換器,並將該直流電源轉換為兩輸出準位不同之直流工作電源後輸出至該主機板30。於此較佳實施例中,該待機電源VSB 的輸出準位係以5V為例,該兩直流工作電源的兩輸出準位則分別以12V及24V為例,但均不以此數值為限。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係與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及該待機電源VSB 連接,且具有一初始初始觸發單元21、一接續觸發單元22及一接續控制單元23。
該初始觸發單元21具有一第一電子開關Q301及一電池211,其中該電池211係透過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串接至該繼電器11的一驅動線圈112以形成一電池迴路。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的控制端係供該電腦的電源開關SW連接。又,於此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BJT),且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的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電池211及該驅動線圈112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且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的控制端係進一步供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的高電位端連接。
該接續觸發單元22係與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串接於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的電源迴路,且具有一第二電子開關Q302,其中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具有一控制端。又,於此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BJT),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的高電位端及該驅動線圈112連接,而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該接續控制單元23係與該接續觸發單元22連接且具有一第三電子開關Q303,其中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係與該接續觸發單元22的第二電子開關Q302的控制端連接,且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有一供外部電腦30的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連接的控制端,並以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決定該第三電子Q303開關是否導通,其中當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導通時,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也隨之導通。於此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係為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其汲極及源極係分別與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的基極連接及接地,而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閘極則為其控制端。
以下說明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開機時的詳細過程,請先配合參閱下表一所示,此為該電腦的電源開關、及該主機板30於該電腦各狀態的輸出電位高低,其中H代表輸出高電位,L則代表輸出低電位,以及該繼電器11的切換開關111於該電腦各狀態的導通與否,其中ON代表導通,OFF則代表不導通。電源開關繼電器的切換開關主機板控制訊號端主電源訊號端開機瞬間LONLH開機狀態HONHL待機狀態HONHH關機狀態HON>OFFLH異常狀態HONLL 表一
請參閱圖1、圖2、圖6A、圖6D、圖6E及上表一所示,當該電腦開機瞬間,電源開關SW被按下且接地,使該初始觸發單元21的第一電子開關Q301導通,使電流流經該驅動線圈112後令該繼電器11的切換開關111導通,並進一步使該待機電源輸出單元15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當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的控制端因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而呈高電位時,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不導通,並使該電池迴路斷路,即,該電池211僅於該電源開關SW被按下時才輸出電流,並於該電源開關SW彈起前就令該電池迴路斷路,以節省該電池211電力,於此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電子開關Q301僅需於該電源開關SW被按下瞬間導通8ms後即可令該電池迴路斷路。請參閱圖2、圖6A、圖6B、圖6G及圖6H所示,當該主機板30確認收到開機要求後,係令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signal自低電位轉換為高電位,而使該第三電子開關元件Q303再繼續導通,並一併使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繼續導通。
當該主機板30於正常工作狀態下關機時,此時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輸出低電位使該接續控制單元23的第三開關元件Q303不導通,並使該接續觸發單元22的第二電子開關Q302不導通,以切斷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的電流供應,並進一步使該切換開關11不導通,以切斷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流電源AC輸入,以於該電腦處於關機狀態時完全切斷該兩直流工作電源及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透過上述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使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直流待機電源VSB 係隨該電腦開關機通斷,即,本創作電源供應器係於該電腦要開機的瞬間才使交流電源AC輸入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以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並於該電腦關機後切斷該交流電源AC輸入,並使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不再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使該主機板30於該電腦關機後不會消耗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以提高本創作電源供應器整體的轉換效率。
又,請參閱圖1及圖3所示,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係與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及該待機電源VSB 連接,且具有一初始觸發單元21、一接續觸發單元22、一接續控制單元23及一開機延遲單元24,其中除了進一步具有該開機延遲單元24外,該初始觸發單元21、該接續觸發單元22及該接續控制單元23的電路及運作方式與該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不再贅述。
該開機延遲單元24具有一第四電子開關Q304,其中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兩端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的高電位端及該接續控制單元23的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控制端連接,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控制端則供該電腦的電源開關SW連接,以透過該電源開關SW控制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導通與否。又,於此較佳實施例中,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BJT),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的高電位端及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控制端連接,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且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控制端係進一步連接一電容C305,以進一步確保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控制端係處於低電位而使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導通。
請參閱圖3、圖6A、圖6B、圖6F、圖6G及圖6H所示,該開機延遲單元24的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控制端(即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基極)也因電源開關SW被按下而接地,並於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產生後至該電源開關SW彈起前該使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導通,並使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產生一集極電流,以提供接續控制單元23的控制端(即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閘極)一切入電壓,使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導通,而令該接續觸發單元22的第二電子開關Q302的基極接地,而使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導通,並令該第二電子開關Q302的集極電流持續流經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使該切換開關111於該初始觸發單元21的電池迴路斷路後仍能夠以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集極電流維持導通狀態,以提供該主機板30一開機延遲時間,使該主機板30能於該開機延遲時間內以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維持運作並確認是否收到開機要求,當該主機板30確認收到開機要求後,係令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signal自低電位轉換為高電位,而使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再繼續導通。
上述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二較佳實施例除具有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優點外,更進一步提供一延遲時間供該主機板30確認收到開機要求,使該接續觸發單元22不會因該電源開關SW被按下的時間太短而無法被驅動,而使該電腦無法正常開機。
又,請參閱圖1及圖4所示,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係與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及該待機電源VSB 連接,且具有一初始觸發單元21、一接續觸發單元22、一接續控制單元23及一開機延遲單元24,其中除了該開機延遲單元24外,該初始觸發單元21、該接續觸發單元22及該接續控制單元23的電路及運作方式與該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不再贅述。
於此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中,該開機延遲單元24的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控制端係進一步連接該主機板30的一主電源訊號端PS-ON,並以該電源開關SW配合該主電源訊號端PS-ON共同控制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啟閉。
請參閱圖1、圖4、圖7C、圖7D、圖7F、圖7I及上表一所示,當該電腦處於開機狀態時,該主機板30的主電源訊號端PS-ON自高電位轉換為低電位,使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工作電源輸出單元16向該主機板30輸出該兩直流工作電源,而此時該開機延遲單元24的第四電子開關Q304的控制端呈低電位,而使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繼續維持導通,因此,即使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因故障等異常因素而於該電腦處於開機狀態自高電為轉換為低電位,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仍能以其集極電流維持該接續控制單元22的第三電子開關Q303導通,以使該繼電器11的切換開關111仍維持導通,不會因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短暫的異常因素而切斷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流電源AC輸入。
請參閱圖1、圖4、圖7B、圖7C、圖7D、圖7E、圖7F及上表一所示。當該電腦處於開機狀態後一段時間沒被使用或收到待機要求時,該電腦則進入待機狀態,該主機板30的主電源訊號端PS-ON自低電位轉換為高電位,以切斷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直流工作電源輸出,並一併使該第四電子開關Q304不導通,但該主機板30的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仍維持高電位使該接續控制單元22維持導通,以使該繼電器11的切換開關111仍維持導通,不會因該電腦處於待機狀態而切斷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流電源AC輸入,使該主機板30仍能獲得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輸入以維持待機狀態,並能依使用者需求隨時回復開機狀態。
當該主機板30於正常工作狀態下關機時,該主機板30的主電源訊號端PS-ON則又自低電位轉換為高電位,使該開機延遲單元24的第四電子開關Q304不導通,而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輸出低電位使該接續控制單元23的第三電子開關Q303不導通,並使該接續觸發單元22的第二電子開關Q302不導通,以切斷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的電流供應,並進一步使該切換開關11不導通,以切斷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流電源AC輸入,以於該電腦處於關機狀態時完全切斷該兩直流工作電源及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上述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三較佳實施例除具有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優點外,更進一步確保該繼電器11的切換開關111,不會因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短暫的異常因素而切斷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的交流電源AC輸入,而避免該電腦產生誤關機之現象。
又,請參閱圖1及圖5所示,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四較佳實施例係與該繼電器11的驅動線圈112及該待機電源VSB 連接,且具有一初始觸發單元21、一接續觸發單元22、一接續控制單元23、一開機延遲單元24及一關機延遲單元25,其中除了進一步具有該關機延遲單元25外,該初始觸發單元21、該接續觸發單元22、該接續控制單元23及該開機延遲單元24的電路及運作方式與該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三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不再贅述。
該關機延遲單元40具有一充電二極體D303、一放電電阻R308及一儲能電容C304,其中該充電二極體D303的陰極及陽極係分別連接至該接續控制單元23的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控制端及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該放電電阻R308則串接於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控制端及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之間且與該充電二極體D303並聯。該儲能電容C304兩端則分別與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的控制端連接及接地。當該電腦處於開機狀態或待機狀態時,因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MB signal輸出高電位,使該儲能電容C304透過該充電二極體D303快速儲存能量。當該電腦接收到關機要求時,該儲能電容C304則透過該放電電阻R308慢慢釋放其儲存能量,使該第三電子開關Q303能以該儲能電容C304所儲存能量再導通一延遲時間,以延遲該電腦的關機,使該電腦不會於關機時瞬間斷電,其中使用者可由調整該儲能電容C304的電容值及該放電電阻R308的電阻值來調整該電腦關機的延遲時間。
上述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四較佳實施例除具有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優點外,更進一步確保該電腦不會因關機時瞬間斷電而導致有重要資料未能及時儲存。
綜上所述,透過上述繼電器驅動電路20的第一至第四較佳實施例,使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直流待機電源VSB 係隨該電腦開關機通斷,即,本創作電源供應器係於該電腦要開機的瞬間才使交流電源AC輸入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以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並於該電腦關機後切斷該交流電源AC輸入,並使該切換式電源電路10不再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使該主機板30於該電腦關機後不會消耗該直流待機電源VSB ,以提高本創作電源供應器整體的轉換效率。
10‧‧‧切換式電源電路
11‧‧‧繼電器
111‧‧‧切換開關
112‧‧‧驅動線圈
12‧‧‧電磁干擾濾波器
13‧‧‧交流對直流轉換器
14‧‧‧功率因素校正單元
15‧‧‧待機電源輸出單元
16‧‧‧工作電源輸出單元
20‧‧‧繼電器驅動電路
21‧‧‧初始觸發單元
Q301‧‧‧第一電子開關
211‧‧‧電池
22‧‧‧接續觸發單元
Q302‧‧‧第二電子開關
23‧‧‧接續控制單元
Q303‧‧‧第三電子開關
24‧‧‧開機延遲單元
Q304‧‧‧第四電子開關
C305‧‧‧電容
30‧‧‧主機板
MBsignal‧‧‧主機板控制訊號端
PS-ON‧‧‧主電源訊號端
SW‧‧‧電源開關
40‧‧‧關機延遲單元
D303‧‧‧充電二極體
R308‧‧‧放電電阻
C304‧‧‧儲能電容
50‧‧‧電源供應器
51‧‧‧交流對直流轉換單元
52‧‧‧待機電源輸出單元
53‧‧‧工作電源輸出單元
圖1係本創作電源供應器與一電腦的主機板連接的方塊圖。圖2係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繼電器驅動電路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電路圖。圖3係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繼電器驅動電路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詳細電路圖。圖4係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繼電器驅動電路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詳細電路圖。圖5係本創作電源供應器的繼電器驅動電路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詳細電路圖。圖6A至圖6C係該主機板的輸出波形圖。圖6D至圖6I係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對應圖2及圖3中所示之繼電器驅動電路的輸出波形圖。圖7A至圖7C係該主機板的輸出波形圖。圖7D至圖7I係本創作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對應圖4及圖5中所示之繼電器驅動電路的輸出波形圖。圖8係一既有電源供應器與一電腦的主機板連接的方塊圖。
10‧‧‧切換式電源電路
11‧‧‧繼電器
111‧‧‧切換開關
112‧‧‧驅動線圈
12‧‧‧電磁干擾濾波器
13‧‧‧交流對直流轉換器
14‧‧‧功率因素校正單元
15‧‧‧待機電源輸出單元
16‧‧‧工作電源輸出單元
20‧‧‧繼電器驅動電路
30‧‧‧主機板
MB signal‧‧‧主機板控制訊號端
PS-ON‧‧‧主電源訊號端
SW‧‧‧電源開關

Claims (15)

  1. 一種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係包含有:一切換式電源電路,其交電流源輸入埠的一端係串接一繼電器的一切換開關,並於該繼電器導通時,令該切換式電源電路係將交流電源轉換為一直流待機電源及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及一繼電器驅動電路,係連接至該繼電器的一驅動線圈,以及該切換式電源電路的直流待機電源,其包含有:一初始觸發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一電子開關及一電池,其中該第一電子開關與該繼電器的驅動線圈串接於該電池的迴路上,而該第一電子開關的控制端係供一電腦的電源開關連接,令該電源開關導通時使該第一電子開關導通;一接續觸發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二電子開關,其與繼電器的驅動線圈串接於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迴路且具有一控制端;及一接續控制單元,係包含有一第三電子開關,其與該接續觸發單元的第二電子開關的控制端連接,其中該第三電子開關有一供外部電腦的主機板控制訊號端連接的控制端,並以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決定該第三電子開關是否導通,其中當該第三電子開關根據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而不導通時,該第二電子開關也不導通,進而使該繼電器不導通以切斷該切換式電源電路的交流電源輸入,而不輸出該直流待機電源及該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初始觸發單元的第一電子開關的控制端係進一步連接至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該繼電器驅動電路係進一步具有一開機延遲單元,其具有一第四電子開關,其中該第四電子開關的一端連接於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而另一端則連接至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而該第四電子開關的控制 端則供該電腦的電源開關連接,令該電源開關按下瞬間使該第四電子開關導通,使該第三電子開關導通。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驅開機延遲單元的第四電子開關的控制端係進一步供該電腦的主電源訊號端連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繼電器驅動電路進一步具有一關機延遲單元,係具有:一充電二極體,其陰極及陽極係分別連接至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及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一放電電阻,係串接於該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及該主機板控制訊號端之間且與該充電二極體並聯;及一電容,其兩端分別與該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連接及接地。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初始觸發單元的第一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該第一電子開關的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電池及該驅動線圈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6.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初始觸發單元的第一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該第一電子開關的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電池及該驅動線圈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接續觸發單元的第二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及該驅動線圈連接,而該第二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係為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其汲極及源極係分別與該接續觸發單元的基極連接及接地,而該第三電子開關的閘極則為其控制端。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接續觸發單元的第二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及該驅動線圈連接,而該第二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係為一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其汲極及源極係分別與該接續觸發單元的基極連接及接地,而該第三電子開關的閘極則為其控制端。
  9.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開機延遲單元的第四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及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連接,該第四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開機延遲單元的第四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及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連接,該第四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11. 如請求項8中任一項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開機延遲單元的第四電子開關係為一PNP型的雙面載子電晶體,且其射極及集極係分別與該直流待機電源的高電位端及該接續控制單元的第三電子開關的控制端連接,該第四電子開關的基極則為其控制端。
  12.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開機延遲單元的第四電子開關的控制端係進一步與一電容連接。
  13.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開機延遲單元的第四電子開關的控制端係進一步與一電容連接。
  14.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切換式電源電路具有:一電磁干擾濾波器,其兩輸入端係分別與該繼電器的切換開關及該切換式電源電路的交電流源輸入埠的另一端連接以接收該交流電源輸入;一交流對直流轉換器,係與該電磁干擾濾波器連接以將該交流電源輸入轉換為直流電源輸出;一功率因素校正單元,係與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器連接以校正該直流電源的功率因素;一待機電源輸出單元,係與該功率因素校正單元以將直流電源轉換為該直流待機電源;及一工作電源輸出單元,係與該功率因素校正單元以將直流電源轉換為該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可啟閉直流待機電源的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切換式電源電路具有:一電磁干擾濾波器,其兩輸入端係分別與該繼電器的切換開關及該切換式電源電路的交電流源輸入埠的另一端連接以接收該交流電源輸入;一交流對直流轉換器,係與該電磁干擾濾波器連接以將該交流電源輸入轉換為直流電源輸出;一功率因素校正單元,係與該交流對直流轉換器連接以校正該直流電源的功率因素;一待機電源輸出單元,係與該功率因素校正單元以將直流電源轉換為該直流待機電源;及 一工作電源輸出單元,係與該功率因素校正單元以將直流電源轉換為該至少一直流工作電源。
TW103106916A 2014-02-27 2014-02-27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TWI530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6916A TWI530779B (zh) 2014-02-27 2014-02-27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6916A TWI530779B (zh) 2014-02-27 2014-02-27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3568A TW201533568A (zh) 2015-09-01
TWI530779B true TWI530779B (zh) 2016-04-21

Family

ID=5469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6916A TWI530779B (zh) 2014-02-27 2014-02-27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07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2189B (zh) * 2022-04-25 2023-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以及電子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3568A (zh)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69717B2 (ja) 開路保護回路、開路保護方法及び照明装置
JP6251395B2 (ja) フライバック方式の快速起動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CN102593946B (zh) 基于功率mosfet应用的双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109905619B (zh) 显示装置
CN103887975A (zh)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TW201435573A (zh) 電子裝置
CN105811747A (zh) 具有使能控制的高压电源系统
TWI657718B (zh) 調光裝置
CN101464720B (zh) 电源供应器
TW201448395A (zh) 電力系統及其短路保護電路
TW201416845A (zh) 主機板
TWI530779B (zh) Can open and close the DC standby power supply
US9705323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power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US20140354061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switch method thereof
TWI533115B (zh) 電子裝置以及電源管理方法
JP5637037B2 (ja) 点灯制御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US20130039101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13541454B (zh) 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开关电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59359A (zh) 一种手电筒驱动电路及移动终端
TWI476578B (zh) 電源供應裝置及其切換方法
CN107302303B (zh) 一种降低输出电压纹波的控制电路、驱动电源和电视机
CN110572059A (zh) 具涌浪电流抑制的电源供应器
JP6484924B2 (ja) 電源供給装置および電源供給方法
CN204243882U (zh) 一种按摩器的电源管理装置
CN220915459U (zh) 一种led灯断电后快速熄灭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