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8930B - Smoke-free barbecue - Google Patents

Smoke-free barbecu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8930B
TWI528930B TW100136035A TW100136035A TWI528930B TW I528930 B TWI528930 B TW I528930B TW 100136035 A TW100136035 A TW 100136035A TW 100136035 A TW100136035 A TW 100136035A TW I528930 B TWI528930 B TW I5289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p ring
box
suction
exhaust
annular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6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6910A (en
Inventor
Toshiaki Tanaka
Tomohisa Hayashida
Original Assignee
Shinp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p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po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16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6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930B/zh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Description

無煙燒烤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煙燒烤器,其具有導入外部空氣使高溫狀態之排氣低溫化而防止內部過熱之排氣冷卻結構,且使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在吸引後隨即之去除效率提高。
習知,於防止內外箱等之過熱之無煙燒烤器中,已開發出如下無煙燒烤器之排氣冷卻結構:於配設於桌台下方之具有上方開口部之外箱之內部配設內箱,於形成於桌台上的開口部之內周面與內箱之上部之間隙之上方載置被冠構件,利用設置於被冠構件之下部之間隔壁部將形成於外箱與內箱之間的吸引空間之上部間隔為內外側部位,並且於內側部位之排氣吸引流路上形成排氣之吸引孔,於外側部位之外部空氣吸引流路上形成外部空氣吸引開口部,於排氣吸引時,將外部空氣自吸引開口部吸引至外部空氣吸引流路內,且以沿著外箱之內壁面之方式流動,使來自內周部位之高溫狀態之排氣不直接接觸至外箱之內壁面,而使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不附著於該內壁面,藉此使外箱不會過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發明存在如下必需解決之課題:間隔壁部為彎曲形狀而油脂類等容易附著,如專利文獻1中之圖3~5所示,載置環成為間隔壁部,故頂環及載置環之兩者會與排氣接觸,從而所含油脂類等會附著而造成污染等。
因此,本案申請人為解決上述課題,開發出一種具有如下排氣冷卻結構之無煙燒烤器用之裝卸自如地設置於上述吸引空間之上方的頂環,該排氣冷卻結構係包括配設於桌台下方之具有上方開口部之外箱及配設於該外箱之內部之內箱,將形成於外箱與內箱之間之吸引空間之上部間隔為內外側部位,並且於內側部位之排氣吸引流路上形成有排氣之吸引孔,於外側部位之外部空氣吸引流路上形成有外部空氣吸引口;該頂環包括:被冠構件,其配置於上述桌台之開口部之內周面與內箱之上部之間隙的上方;內周環狀壁部,其自該被冠構件之內周緣部朝向下方連續形成,且下端部位與內箱之上端部位重疊;及間隔環狀壁部,其配置於該內周環狀壁部之外側,並且使上端部與被冠構件之下表面一體化,且將上述吸引空間之上方部分間隔為內外側部位;藉由在上述內周環狀壁部之較內箱之上端部更靠上方之部位形成有複數個排氣吸引孔,而使間隔環狀壁部之內外壁面為垂直狀,使阻力降低而使排氣及外部空氣之流動變得順暢,從而以沿著外箱之內壁面之方式流動之外部空氣之層流穩定,並且使被冠構件、內周環狀壁部及間隔環狀壁部一體化而形成為一個零件,藉此使排氣不會接觸至較作為頂環之一構件之間隔環狀壁部更靠外側之載置環及外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再者,本案申請人亦開發出如下無間隔壁之無煙燒烤器:排氣之吸引構成係設為形成於頂環之內周緣部與內箱側之上端部之間的狹縫,而並非如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發明的形成於內周環狀壁部之複數個排氣吸引孔,且於頂環之內周緣部未形成內周環狀壁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626953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段落號[0005]、圖3~5)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19833號公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圖5、7)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5-220050號公報(圖5、6)
然而,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發明中,為使外部空氣之層流穩定化,間隔壁僅為圓周壁,且使內外壁面形成為垂直狀,與其對向之內箱之外壁面及載置環或外箱之內面壁亦為垂直狀,故吸引空間上部之經間隔之內外側部位成為上下方向之直線流路,而且排氣之吸引孔形成於垂直之內周環狀壁部,因此排氣之吸引方向為大致水平,結果使得被吸引之排氣碰撞至間隔環狀壁部之上部後,其下方平坦而無碰撞部分,所含油脂類等之附著量減少,從而朝向吸引空間之下游側之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有可能大量殘留,進而頂環中之所含油脂類等之附著面位於內周環狀壁部與間隔環狀壁部之間之狹窄空間內,故清洗作業較為困難,且無法完成得乾淨澈底,而且費時。
又,上述專利文獻3所記載之發明存在如下必需解決之課題:由於狹縫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上方,故即使在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發明中採用該狹縫,被吸引之排氣亦僅會朝向斜下方吸引後輕微地彎曲,故被吸引之排氣朝向間隔環狀壁部之碰撞程度較輕,所含油脂類等之附著量亦會自然地變少等。
本發明係鑒於基於上述習知技術之如下課題,即,由於狹縫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上方,排氣之吸引流路於上下方向上為直線狀,故排氣向間隔環狀壁部之碰撞程度較輕,以如下方式解決上述課題:將頂環中之被冠構件之間隔環狀壁部之內周緣部設為朝向中心側之下方傾斜部位,經由載置烹飪手段之載置段部將內箱之上端部位加以擴徑,使較該載置段部更上方之部位朝向上方逐漸擴徑,根據內箱之擴徑形狀,使間隔環狀壁部於中間部形成下方縮徑狀之錐形面,使較該錐形面更下方之部位之內徑小於上方部位之內徑,藉此使排氣之吸引流路為彎曲形狀,而且使頂環之內徑小於內箱之上方開口徑,並且使內箱之上端部較頂環之內周緣部更靠下方,將上述排氣吸引部設為形成於頂環之內周緣部與內箱之上端部之間之排氣吸引狹縫,藉此使排氣吸引狹縫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下方,使朝向斜上方之排氣流經吸引後立即偏向下方。
總而言之,本發明包含配設於桌台下方之具有上方開口部之外箱及配設於該外箱之內部之內箱,於外箱與內箱之間形成吸引空間,使頂環裝卸自如地落座於設置於桌台之開口部內的載置環之載置段部上,該載置環係設置成使自載置段部之內周緣部向下方連續形成之圓周壁部之下端部位處於外箱之上方開口部內,封閉桌台之開口部之內周面與外箱之上部之間的間隙,於外箱形成與排氣路徑連通之排氣口,上述頂環包含:被冠構件,其配置於上述桌台之開口部之內周面與內箱之上部之間隙之上方;及間隔環狀壁部,其配置於較該被冠構件之內周緣部更外側,並且使上端部與被冠構件之下表面一體化,且將上述吸引空間之上方部分間隔為內外側部位;且因於藉由間隔環狀壁部間隔而成之吸引空間之內側部位設置有排氣之吸引部,於外側部位設置有外部空氣之吸引部,故自排氣吸引部被吸引至吸引流路內的包含油脂類或油霧(oil mist)之排氣藉由間隔環狀壁部而不會接觸至包含外箱之內壁面之外部空氣吸引流路之內壁面,而且由於自外部空氣吸引部被吸引至吸引流路內之外部空氣會沿著外箱之內壁面流動而形成層流,故被吸引之排氣被該層流所阻擋,與外箱之內壁面不直接接觸之範圍擴大,外箱之內壁面之污染與習知相比變得極少,其結果可抑制外箱之溫度上升,並且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會附著於日常清掃之頂環中之間隔環狀壁部之內壁面及內箱之內壁面,附著於外箱之內壁面之較間隔環狀壁部之下端部更上方部位的油脂類等毋庸置言,對於附著於下方部位之油脂類等亦可抑制至極少量,從而可將儲存於無煙燒烤器內之排氣路徑內之油脂抑制至極微量,因此例如即使萬一自排氣吸引部吸入將油脂成分較多之食材載置於載置烹飪手段上進行加熱烹飪時所產生之火焰,於接觸至附著於排氣路徑內之油脂前亦會消失,從而可防止導管(duct)火災之發生,因此可儘量避免由正在工作之耐火阻尼器(fire damper)等安全裝置之作動所引起之緊急停止。
又,由於可確保用以攪拌排氣與外部空氣之寬廣空間,故可將排氣與外部空氣高效率地加以攪拌而具備排氣之低溫化及稀釋效果。
因此,火災之主要原因消失,從而可具備進一步之防火效果。
又,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之大半部分可附著於頂環,具體而言附著於間隔環狀壁部而抑制朝向包含外箱之內壁面之外部空氣吸引流路內面之附著,因此可更簡單地進行清掃作業。
此外,由於被冠構件及間隔環狀壁部為一體,故頂環自身之剛性提高而不易變形,拆卸後之零件個數僅為1個,因此易於管理,可實現由生產率之提高所帶來之生產成本削減。
將上述頂環中之被冠構件之內周緣部設為朝向中心側之下方傾斜部位,經由載置烹飪手段之載置段部將內箱之上端部位加以擴徑,使較該載置段部更上方之部位朝向上方逐漸擴徑,使頂環之內徑小於內箱之上方開口徑,並且使內箱之上端部較頂環之內周緣部更靠下方,將上述排氣吸引部設為形成於頂環之內周緣部與內箱之上端部之間之排氣吸引狹縫,根據內箱之擴徑形狀,使間隔環狀壁部於中間部形成下方縮徑狀之錐形面,且使較該錐形面更下方部位之內徑小於上方部位之內徑,因此當使排氣吸引狹縫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下方,並且藉由頂環之下方傾斜部位朝向斜上方進行吸引,而吸引自載置手段之周緣部上升之燃燒排氣時,該燃燒排氣會碰撞至被冠構件之內周緣部之下表面及間隔環狀壁部之上端側之內壁面,其後偏向下方而通過彎曲狀之吸引空間之內側部位,藉此碰撞至間隔環狀壁部之錐形面或內箱之擴徑部位之外壁面,因此可附著捕捉更多之油脂類等,由此可將附著於外箱之內壁面之較間隔環狀壁部之下端部更靠下方之部位的油脂類等抑制至極少量,故可大幅減輕較深且清掃性較差之外箱之內壁面之清掃作業的負擔,一般而言,即使減少固定於桌台之載置環或外箱之內壁面之清掃頻率,或清掃頻率保持不變,藉由使清掃時之所含油脂類等之去除作業變得容易,亦可使一次清掃時間縮短。
因此,雖然在上游側無法捕捉之油脂類之一部分會積存於必需自頂板上表面插入手進行擦拭之無法裝卸之外箱之底部,但可防止油脂類等附著於外箱之內壁面,並且將外箱之底面作為積油部而積存油,而且油脂類附著於可裝卸之頂環之內壁面及同樣地可裝卸之內箱之外壁面之附著量會增加,從而可減少朝向下游之通過量,因此不僅可限定清掃部分而使清掃面積變得狹小,而且可減輕該部分之污染程度,由此可使外箱之清掃作業變得省力。
又,自排氣吸引狹縫被吸引之排氣藉由反覆碰撞至在兩處彎折之間隔環狀壁部及內箱之外壁面上部,油脂類等附著於頂環與內箱之外壁面上部之機會增多,因此油脂類等更容易捕捉,從而可儘量抑制其流入至下游側之排氣路徑。
又,由於頂環可裝卸,且於間隔環狀壁部之內側之對向部位無壁,故被冠構件之內周緣側部位之下表面及間隔環狀壁部之內壁面完全露出,因此可確實地使用清掃工具或清洗液進行清洗,故可極簡單地進行清洗作業,進而由於被冠構件之較間隔環狀壁部更靠內側之部位為彎曲形狀,故可使頂環之強度進一步提高。
由於在形成於較頂環中之間隔環狀壁部更內側部位之朝向中心側的上方傾斜部位之前端緣部連續形成有頂環中之被冠構件之下方傾斜部位,故藉由使頂環上之側風稍偏向中心側且稍偏向上方,可抑制排氣之上升,延長排氣之滯留時間,因此自排氣吸引狹縫之吸引量提高而可減少排氣朝向室內之洩漏,且可使頂環之強度進一步提高。
由於附著於間隔環狀壁部之油脂類等經液狀化而沿附著面流下,故若一直如此,則會自間隔環狀壁部之下端滴下至外箱之底部,但因於頂環中之間隔環狀壁部之下端部內側周設有積油部,故沿附著面流下之油脂類等會積存於積油部,從而可防止滴下而於清洗頂環時加以回收,因此可進一步減少積存於外箱之底面之油量,由此可使外箱之清掃作業進一步變得省力等,其實用效果頗大。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本發明之無煙燒烤器中,如圖1所示,基本上包括形成有圓形狀之開口部1之桌台2、配置於該桌台2之下方之外箱3、配設於該外箱3之內部的上方開口狀之內箱4、封閉桌台2上之開口部1之內周面與內箱4之上部之間之間隙的頂環5、配設於上述內箱4內之加熱部6、及配置於該加熱部6之上方之燒烤網、爐篦子等載置烹飪手段7,於外箱3與內箱4之間形成有吸引空間8,於上述外箱3上形成有與排氣路徑(未圖示)連通之排氣口9。
於上述外箱3之上部,形成有小於桌台2之開口部1之內徑且位於與該開口部1同心之位置之上方開口部10,且於外箱3之上部突設有形成於該上方開口部10之外周側之口緣壁部10a,使上述內箱4自該上方開口部10出入自如,具體而言,於已拆卸頂環5之狀態下可出入,於外箱3之下部在與上方開口部10為偏心之位置上形成上述排氣口9,於外箱3內之內箱4之側方在排氣口9之外周部位載置有上方開口部經封閉之圓筒狀之過濾器11。
於上述內箱4中,經由載置烹飪手段7之載置段部12將上端部位加以擴徑,使較該載置段部12更上方之部位朝向上方逐漸擴徑,於上端緣部形成有朝向外側之捲曲加工部13。
又,內箱4之上端部較外箱3之上方開口部10更向上方突出。
於上述頂環5中,如圖3、4所示,基本上包含圓環板狀之被冠構件14、及配置於較該被冠構件14之內周緣部更外側並且上端部與被冠構件14一體化之間隔環狀壁部15,使該頂環5之內徑r小於內箱4之上方開口徑R,被冠構件14之較間隔環狀壁部15更靠內側之部位由朝向被冠構件14之中心側之上方傾斜部位16、及自該上方傾斜部位16之前端緣部連續形成之朝向中心側之下方傾斜部位17所構成,藉由該彎曲形狀,頂環5之剛性得到提高。
具體而言,被冠構件14係配置於上述吸引空間8之上方,間隔環狀壁部15係將吸引空間8之上方部位間隔為內方側之排氣吸引流路18及外方側之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使內箱4之上端部較頂環5之內周緣部更靠下方,分別於排氣吸引流路18上形成排氣之吸引部,於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上形成外部空氣之吸引部。
將上述排氣吸引部設為形成於頂環5之內周緣部與內箱4之上端部之間的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下方之排氣吸引狹縫20,可自該排氣吸引狹縫20將排氣吸引至排氣吸引流路18內。
將上述外部空氣吸引部設為構成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的形成於被冠構件14之較間隔環狀壁部15更靠外周之部位的複數個外部空氣吸引口21、21a…,藉由該外部空氣吸引口21、21a…可將外部空氣吸引至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內。
又,於上述被冠構件14之外周部垂下形成有落座壁22。
又,上述頂環5為外周環5a與內周環5b之複合材料,外周環5a中包含被冠構件14上之構成間隔環狀壁部15之周壁構件23、及連續形成於該周壁構件23之上端部的構成被冠構件14上之較間隔環狀壁部15更靠外周之部位之凸緣構件24,內周環5b包含密接於外周環5a之周壁構件23之內側面之嵌入構件25、以及連續形成於該嵌入構件25之上端側的形成被冠構件14之上方傾斜部位16及下方傾斜部位17之保護構件26。
即,頂環5中之被冠構件14係由外周環5a中之凸緣構件24及內周環5b中之保護構件26所構成,且於上述凸緣構件24上形成有上述外部空氣吸引口21、21a…。
又,上述頂環5係設置成使落座壁22落座於設置於桌台2之開口部1內的載置環27中之載置段部28上,並且使自該載置段部28之內周緣部朝向下方連續形成之圓周壁部29之下端部位處於外箱3之上方開口部10內,即重疊於口緣壁部10a之內面,且使桌台2上之開口部1之內周面與外箱3之上部之間之間隙封閉,於該圓周壁部29之中間部形成與內箱4之擴徑形狀對應之下方縮徑狀之錐形面30,使較該錐形面30更下方部位之直徑小於上方部位之直徑,伴隨於此,上述頂環5中之間隔環狀壁部15(外周環5a中之周壁構件23)亦同樣地於中間部形成下方縮徑狀之錐形面31,使較該錐形面31更下方部位之直徑小於上方部位之直徑,使排氣吸引流路18及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為彎曲流路,特別是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將上方側及下方側之寬度形成為大概相同尺寸,從而自該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流出之外部空氣沿外箱之內壁面流動而形成之層流穩定。
又,使頂環5中之間隔環狀壁部15之下端位於較載置環27中之圓周壁部29之下端更下方,使得被吸引之排氣中之所含油脂類等不會附著於載置環27。
圖5所示之頂環5之另一實施例中,具有與圖3、4所示之頂環5大致相同之構成,但不同之處在於將間隔環狀壁部15之下端部向內側折回而形成有溝狀之積油部32。
其次,對本發明之無煙燒烤器之作用進行說明。
藉由作用至排氣導管(未圖示)之吸引力,會自複數個外部空氣吸引口21、21a…將外部空氣吸引至外部空氣吸引流路19內並且引向下游側,但由於以沿著外箱3之內壁面之方式流動,故於外箱3與來自排氣吸引流路18之高溫狀態之排氣之間會形成外部空氣之層流,自排氣吸引狹縫20流入至排氣吸引流路18之排氣不與外箱3之內壁面接觸,其結果為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不附著於外箱3之內壁面,從而外箱3不會過熱。
即,排氣中所含之油脂類等會附著於日常性清掃之頂環5中之間隔環狀壁部15之內壁面及內箱4之外壁面,而不附著於其外側之載置環27之內壁面。
具體而言,來自位於較頂環5之內周緣部更中心側且更下方之載置烹飪手段7之排氣自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下方之排氣吸引狹縫20被吸引至排氣吸引流路18內,但被頂環5中之下方傾斜部位17朝向斜上方誘導,碰撞至被冠構件14之內周緣部之下表面及間隔環狀壁部15之上端側之內壁面,大幅度地呈倒U字形誘導而偏向下方之後,通過經彎曲之排氣吸引流路18,藉此碰撞至間隔環狀壁部15上之錐形面31或內箱4上之擴徑部位之外壁面,故可附著捕捉更多油脂類等。
又,於圖5所示之頂環5中,附著於間隔環狀壁部10之內壁面上之油脂類即使被重力或氣流所推動而直接朝下方流下,亦會積存於積油部32而不會落下,從而由外箱3之內面之油脂類所引起之污染得以抑制。
於排氣路徑之通過過程中,高溫狀態之排氣會與低溫狀態之外部空氣混合而被低溫化,故油霧會發生液化,因此可藉由過濾器11、配置於排氣流路中之油脂吸附體(未圖示)、油脂過濾器(未圖示)等而高效地捕集。
來自空調之噴出氣流於壁面上發生反射,而於頂環5之上方產生側風,但藉由頂環5之上方傾斜部位16而使上述側風稍偏向上方,從而抑制排氣之上升,藉此使排氣之滯留時間延長,使得來自排氣吸引狹縫20之排氣之吸引量提高,因此可減少排氣朝向室內之洩漏。
再者,上述實施例中之無煙燒烤器係將內箱4及排氣口9配置於偏心位置之所謂「橫向導引式無煙燒烤器」,雖未圖示,但亦可為於內箱之正下方配置有排氣口之所謂「縱向導引式無煙燒烤器」,理想的是設為在排氣沿橫向流動至排氣口9為止之過程中油脂類等容易落下至外箱3之底面之「橫向導引式無煙燒烤器」。
1...開口部
2...桌台
3...外箱
4...內箱
5...頂環
5a...外周環
5b...內周環
7...載置烹飪手段
8...吸引空間
9...排氣口
10...上方開口部
10a...口緣壁部
11...過濾器
12...載置段部
13...捲曲加工部
14...被冠構件
15...間隔環狀壁部
16...上方傾斜部位
17...下方傾斜部位
18...排氣吸引流路
19...外部空氣吸引流路
20...排氣吸引狹縫
21、21a、21b...外部空氣吸引口
22...落座壁
23...周壁構件
24...凸緣構件
25...嵌入構件
26...保護構件
27...載置環
28...載置段部
29...圓周壁部
30、31...錐形面
32...積油部
r...頂環之內徑
R...內箱之上方開口徑
圖1係將本發明之無煙燒烤器之內部結構省略一部分之剖面端面圖(實施例1)。
圖2係圖1之重要部分放大圖。
圖3係圖1之無煙燒烤器中所使用之頂環之立體圖。
圖4係圖1之頂環之重要部分放大剖面。
圖5係頂環之另一實施例之重要部分放大剖面。
1...開口部
2...桌台
3...外箱
4...內箱
5...頂環
7...載置烹飪手段
10...上方開口部
10a...口緣壁部
12...載置段部
13...捲曲加工部
14...被冠構件
15...間隔環狀壁部
16...上方傾斜部位
17...下方傾斜部位
18...排氣吸引流路
19...外部空氣吸引流路
20...排氣吸引狹縫
21...外部空氣吸引口
22...落座壁
27...載置環
28...載置段部
29...圓周壁部
30、31...錐形面

Claims (2)

  1. 一種無煙燒烤器,其特徵在於:包含配設於桌台下方之具有上方開口部之外箱、及配設於該外箱之內部之內箱,且於外箱與內箱之間形成吸引空間,使頂環裝卸自如地落座於設置於桌台之開口部內之載置環之載置段部上,該載置環係設置成使自載置段部之內周緣部向下方連續形成之圓周壁部之下端部位處於外箱之上方開口部內,封閉桌台之開口部之內周面與外箱之上部之間之間隙,於外箱形成與排氣路徑連通之排氣口,上述頂環僅包含:圓環板狀之被冠構件,其配置於上述桌台之開口部之內周面與內箱之上部之間隙之上方;及間隔環狀壁部,其配置於較該被冠構件之內周緣部更外側,並且將上端部與被冠構件之下表面一體化,且將上述吸引空間之上方部分間隔為內外側部位;且於藉由間隔環狀壁部間隔而成之吸引空間之內側部位設置排氣之吸引部,於外側部位設置外部空氣之吸引部,將上述頂環中之被冠構件之內周緣部設為朝向中心側之下方傾斜部位,上述下方傾斜部位連續形成於較上述頂環中之間隔環狀壁部更內側部位之朝向中心側之上方傾斜部位之前端緣部,經由載置烹飪手段之載置段部將內箱之上端部位加以擴徑,使較該載置烹飪手段之載置段部更上方之部位朝向上方逐漸擴徑,使頂環之內徑小於內箱之上方開口徑,並且使內箱之上端部較頂環之內周緣部更靠下方,將上述排氣吸引部設為形成於頂環之內周緣部與內箱之上端部之間,朝向中心側且朝向下方之間隙之排氣吸 引狹縫,根據內箱之擴徑形狀,使間隔環狀壁部於中間部形成下方縮徑狀之錐形面,使較該錐形面更下方之部位之內徑小於上方部位之內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煙燒烤器,其中,於頂環中之間隔環狀壁部之下端部內側周設有積油部。
TW100136035A 2010-10-22 2011-10-05 Smoke-free barbecue TWI528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6975A JP2012085930A (ja) 2010-10-22 2010-10-22 無煙ロース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6910A TW201216910A (en) 2012-05-01
TWI528930B true TWI528930B (zh) 2016-04-11

Family

ID=46258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6035A TWI528930B (zh) 2010-10-22 2011-10-05 Smoke-free barbecu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085930A (zh)
TW (1) TWI5289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70427U (zh) * 1985-04-09 1986-10-22
JP3626953B2 (ja) * 2003-03-05 2005-03-09 シンポ株式会社 無煙ロースターの排ガス冷却構造
JP2010119833A (ja) * 2008-10-20 2010-06-03 Shinpo Co Ltd 排ガス冷却構造を備えた無煙ロースター用トップリング及び該トップリング用の載置リン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85930A (ja) 2012-05-10
TW201216910A (en) 201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3414B2 (ja) 排ガス冷却構造を備えた無煙ロースター用トップリングの載置リング
CN107509385B (zh) 空气炸锅
ES2767849T3 (es) Filtros
US20180078089A1 (en) Cooking apparatus with filter element
JP6353629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US20150260396A1 (en) Barbeque radiant burner
TWI528930B (zh) Smoke-free barbecue
KR101334569B1 (ko) 무연 로스터
JP5570192B2 (ja) 上引き排気装置における吸引ダクト
KR101209421B1 (ko) 배기 가스 냉각 구조를 구비한 무연 로스터용 톱링 및 이 톱링용의 재치링
JP3626953B2 (ja) 無煙ロースターの排ガス冷却構造
JP2018519145A (ja) 多段フードフィルタ
KR101299278B1 (ko) 직화구이기
JP6353965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102462386B (zh) 无烟烧烤机
JP3224972U (ja) 肉焼き装置
JP5223728B2 (ja) オイルミストセパレータ
JP2008025875A (ja) 焼肉用排気装置
KR20160031153A (ko) 로스터용 후드의 클리너 장치
TW201743019A (zh) 具可拆卸式破水機構之水洗式排油煙機
KR200487628Y1 (ko) 로스터용 후드의 클리너 장치
TWM512112U (zh) 油炸機之排油煙罩結構
KR20160110286A (ko) 로스터용 후드의 클리너 장치
JP2017083022A (ja) 排気フード
JP2021162262A (ja) 吸い込み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