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4994B - Multilayer extended film - Google Patents

Multilayer extended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4994B
TWI524994B TW099144524A TW99144524A TWI524994B TW I524994 B TWI524994 B TW I524994B TW 099144524 A TW099144524 A TW 099144524A TW 99144524 A TW99144524 A TW 99144524A TW I524994 B TWI524994 B TW I5249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liquid crystal
polarizing plate
incid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4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6766A (en
Inventor
Taro Oya
Mitsumasa Ono
Tetsuo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877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8286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2877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12618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498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2248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3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6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4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49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23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sing multilayered plate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52Polycarboxylic acids or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2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polyesters; polyethers; polyacetals
    • H01B3/421Polyesters
    • H01B3/425Non-saturated polyester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1Polarizer or dy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5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02B27/283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used for 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多層延伸薄膜
本發明係有關選擇性反射一定之偏光成分,及選擇性透過垂直於該偏光成分之方向之偏光成分的多層延伸薄膜。更詳細為,係有關具有選擇性反射一定之偏光成分,及選擇性透過垂直於該偏光成分之方向之偏光成分的優良偏光性能,且相對於斜方向入射之光線不會發生部分反射可消除透過偏光之色相不齊之多層延伸薄膜。
交互層合折射率較低之層與折射率較高之層所得之薄膜適用為,藉由層間之構造性光干擾而選擇性反射或透過特定波長之光線的光學干擾薄膜。又,該類多層薄膜藉由緩緩改變膜厚,及貼合具有不同反射峰之薄膜可得與使用金屬之薄膜同等之較高反射率,也可作為金屬光澤薄膜及反射鏡用。另外僅單方向延伸該類多層薄膜,可作為僅反射特定之偏光成分之偏光反射薄膜用。液晶顯示等使用此等時,已知適用為液晶顯示等之亮度提升薄膜。
一般由層厚度0.05至0.5μm之持有不同折射率之層構成的多層薄膜係藉由,構成一方之層與另一方之層的層相互間折射率差與膜厚及層合數,表現反射特定波長之光線之所謂增反射現象,一般其反射波長如下述式所示。
λ=2(n1×d1+n2×d2)
(上式中,λ為反射波長(nm),n1、n2各自為層之折射率,d1、d2各自為層之厚度(nm))
例如專利文獻1所示般,可藉由一方之層使用持有正應力光學係數之樹脂,利用延伸單軸方向將該層之折射率雙折射化而持有各向異性,而增加薄膜面內之延伸方向中層間之折射率差,及減少薄膜面內與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中層間之折射率差的方法,僅反射特定之偏光成分。
利用該原理例如可設計,反射單方向之偏光,及透過其正交方向之偏光之反射偏光薄膜,此時所希望之雙折射性如下述式所示。
n1X>n2X、n1Y=n2Y
(上述式中,n1X、n2X各自為層中延伸方向之折射率,n1Y、n2Y各自為層中與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之折射率)
又,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曾舉例,折射率較高之層使用聚乙烯-2,6-萘二羧酸酯(以下稱為2,6-PEN),折射率較低之層使用共聚合30 mol%之熱塑性彈性體或間苯二甲酸之PEN之多層薄膜。其為,一方之層使用持有正應力光學係數之樹脂,另一方之層使用應力光學係數非常小(極不易發現來自延伸之雙折射)之樹脂,可僅反射特定偏光之反射偏光薄膜。
但折射率較高之層使用2,6-PEN時,該層於延伸後正交於延伸方向之方向(Y方向)之折射率與薄膜厚度方向(Z方向)之折射率會產生差異。因此增加延伸倍率以擴大延伸方向(X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差,而提高偏光性能時,伴隨著會增加Z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差。故相對於斜方向入射之光線會因部分性反射而增加透過光之色相不齊之問題。
(專利文獻1)特開平04-2685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表平9-506837號公報
(專利文獻3)WO 01/47711號公報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消除先前之多層薄膜所具有之上述課題,比先前更能提高偏光性能,同時不會發現相對於斜方向入射之光線因斜方向之入射角所造成之透過偏光之色相不齊,具有反射偏光機能之多層薄膜。
本發明係基於下述見解之發明。即,構成高折射率層之第1層之樹脂為先前使用之聚乙烯-2,6-萘二羧酸酯,其特徵為,藉由單軸延伸而增加延伸方向(X方向)之折射率時,Y方向於延伸前後幾乎不會改變折射率,但會降低Z方向之折射率。因此增加延伸倍率以擴大延伸方向(X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差,而提高偏光性能時,伴隨著會增加Z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差。又,使延伸後Z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一致時,將會增加Y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差。故提升偏光性能與消除相對於斜方向之入射光之透過偏光的色相不齊將難兩立。
本發明者發現,構成高折射率層之第1層之樹脂為使用含有取代聚乙烯-2,6-萘二羧酸酯之6,6’-(伸烷基二氧基)二-2-萘酸成分之折射率較高之聚酯時,可增加單軸延伸後第1層之X方向與Y方向之折射率差。結果除了可提升偏光性能,還可減少Y方向與Z方向之兩方向中層間之折射率差。
又,本發明者藉由此等見解而發現,可使本發明之課題的提升偏光性能與藉由斜方向之入射角消除透過偏光之色相不齊兩立化,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目的可藉由下述發明而達成。
1.一種多層延伸薄膜,其特徵為,交互層合第1層與第2層所得之251層以上之多層延伸薄膜中,
1)該第1層為,由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之聚酯形成之厚0.01μm以上0.5μm以下之層,
(i)二羧酸成分為含有5莫耳%以上50莫耳%以下之下述式(A)所表示之成分及50莫耳%以上95莫耳%以下之下述式(B)所表示之成分
(式(A)中,RA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
(式(B)中,RB為伸苯基或萘二基)
(ii)二醇成分為含有90莫耳%以上100莫耳%以下之下述式(C)所表示之成分
─O─RC─O─ ‧‧‧(C)
(式(C)中,RC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
該第2層為由平均折射率1.50以上1.60以下,單軸延伸方向(X方向),薄膜面內正交於單軸延伸方向之方向(Y方向)及薄膜厚度方向(Z方向)各自之折射率差於延伸前後為0.05以下之熱塑性樹脂形成之厚0.01μm以上0.5μm以下之層,
2)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90%以上,
3)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15%以下,且
4)第1層及第2層各自之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率均為2.0以上5.0以下。
2.如前項1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式(A)所表示之酸成分為下述式(A-1)。
3.如前項1或2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形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為,以共聚合間苯二甲酸或2,6-萘二羧酸所得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為主成分之聚酯。
4.如前項1至3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第1層與第2層之X方向之折射率差為0.10至0.45。
5.如前項1至4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第1層與第2層之Y方向之折射率差及第1層與第2層之Z方向之折射率差各自為0.05以下。
6.如前項1至5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相對於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為,下述式(1)、(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均為0.1以下,
△x=x(0°)-x(50°) …(1)
(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之色相x)
△y=y(0°)-y(50°) …(2)
(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之色相y)。
7.如前項1至6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相對於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為,下述式(1)、(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均為0.01以下,
△x=x(0°)-x(50°) …(1)
(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之色相x)
△y=y(0°)-y(50°) …(2)
(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之色相y)。
8.如前項1至7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厚度為15μm以上40μm以下。
9.如前項1至8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之比為1.5倍以上5.0倍以下。
10.如前項1至9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第1層與第2層交互層合之至少一方之最外層面上另設有熱封層。
11.如前項10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熱封層為由與第2層相同之熱塑性樹脂形成,該熱塑性樹脂之熔點比第1層之聚酯之熔點低20℃以上,且厚度3至10μm之層。
12.一種提升亮度用構件,其為由如前項1至11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
13.一種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其為如前項12所記載之提升亮度用構件之至少一方表面上層合光擴散薄膜而得。
14.如前項13所記載之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其中係介有熱封層層合提升亮度用構件與光擴散薄膜。
15.如前項13所記載之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其中介有光擴散薄膜於提升亮度用構件之相反側另設有稜鏡層。
16.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為含有如前項12所記載之提升亮度用構件。
17.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為含有如前項13至15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
18.一種偏光板,其為由如前項1至11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
19.如前項18所記載之偏光板,其中多層延伸薄膜為,(1)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95%以上,(2)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12%以下。
20.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為依序層合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第1偏光板為如前項18或19所記載之偏光板。
21.如前項20所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中第2偏光板為吸收型偏光板。
22.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為依序層合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第1偏光板及第2偏光板為如前項18或19所記載之偏光板。
23.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為依序層合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第1偏光板為如前項18或19所記載之偏光板與其他偏光板之層合體,但該其他偏光板不為吸收型偏光板。
24.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為備有光源與如前項20至23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第1偏光板係配置於光源側而得。
25.如前項24所記載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光源與第1偏光板之間未具有反射型偏光板。
[多層延伸薄膜]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交互層合第1層與第2層,具有251層以上,至少單軸方向延伸之薄膜。其中第1層為折射率高於第2層之層,第2層為折射率低於第1層之層。
本發明之特徵為,構成以一定層厚度構成之多層延伸薄膜之第1層與第2層中,第1層係使用特徵為含有特定共聚合成分之折射率較高之聚酯,且第2層係使用藉由以各向同性延伸而使折射率變化較少,平均折射率為1.50以上1.60以下之熱塑性樹脂。
藉由使用構成後述特定之聚酯之第1層,可使延伸後之第1層之X方向與Y方向之折射率差比先前大,且首次可減少Y方向與Z方向之兩方向中層間之折射率差。因此藉由第1層使用先前尚未被使用於具有反射偏光機能之多層薄膜之第1層的本發明之特定聚酯,及組合後述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所得之一定層厚度之多層薄膜,可使目前為止尚困難之提升偏光性能與相對於斜方向之入射光之透過偏光的色相不齊兩立化。又,偏光性能也比先前高,故偏光性能同等於先前之薄膜厚度薄化至1/3時之程度,可使顯示器厚度更薄化。
此時記載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折射率為nX,正交於延伸方向之方向(Y方向)之折射率為nY,薄膜厚度方向(Z方向)之折射率為nZ
下面將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
[第1層]
本發明中,構成第1層之聚酯(以下稱為芳香族聚酯(I))係由下述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聚縮合而得。
(二羧酸成分)
構成本發明之芳香族聚酯(I)之二羧酸成分(i)係使用,含有5莫耳%以上50莫耳%以下之下述式(A)所表示之成分,及50莫耳%以上95莫耳%以下之下述式(B)所表示之成分中至少2種之芳香族二羧酸成分或此等之衍生物。其中各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之含量為,以二羧酸成分之全莫耳數為基準之含量。
(式(A)中,RA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
(式(B)中,RB為伸苯基或萘二基)
式(A)所表示之成分中,式中RA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該伸烷基如,伸乙基、伸丙基、異伸丙基、四伸甲基、六伸甲基、八伸甲基等。
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含量的下限值較佳為7莫耳%,又以10莫耳%為佳,更佳為15莫耳%。又,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含量的上限值較佳為45莫耳%,又以40莫耳%為佳,更佳為35莫耳%,特佳為30莫耳%。因此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含量較佳為5莫耳%以上45莫耳%以下,又以7莫耳%以上40莫耳%以下,更佳為10莫耳%以上35莫耳%以下,特佳為15莫耳%以上30莫耳%以下。
式(A)所表示之成分較佳為,由6,6’-(伸乙基二氧基)二-2-萘酸、6,6’-(三伸甲基二氧基)二-2-萘酸及6,6’-(伸丁基二氧基)二-2-萘酸衍生之成分。其中又以式(A)之RA之碳數為偶數之物為佳,特佳為由下述式(A-1)所表示之6,6’-(伸乙基二氧基)二-2-萘酸衍生之成分。
該芳香族聚酯(I)之特徵為,二羧酸成分含有5莫耳%以上50莫耳%以下之式(A)所表示之成分。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比例未達下限值時,無法藉由延伸而降低Y方向之折射率,故會擴大延伸薄膜中Y方向之折射率nY與Z方向之折射率nZ之差異,而難改善自斜方向之入射角入射之偏光所造成的色相不齊。又,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比例超過上限值時,會擴大非晶性之特性,而減少延伸薄膜中X方向之折射率nX與Y方向之折射率nY之差異,故無法充分發揮作為反射偏光薄膜用之性能。
因此使用含有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聚酯可製造,比先前進一步提升作為反射偏光薄膜用之偏光性能,既使因斜方向之入射角也不會發生色相不齊之多層延伸薄膜。
又,式(B)所表示之成分中,式中RB為伸苯基或萘二基。
式(B)所表示之成分如,由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或此等之組合衍生之成分,特佳為由2,6-萘二羧酸衍生之成分。
式(B)所表示之成分之含量的下限值較佳為55莫耳%,又以60莫耳%為佳,更佳為65莫耳%,特佳為70莫耳%。又,式(B)所表示之成分之含量的上限值較佳為93莫耳%,又以90莫耳%為佳,更佳為85莫耳%。因此式(B)所表示之成分之含量較佳為55莫耳%以上95莫耳%以下,又以60莫耳%以上93莫耳%以下為佳,更佳為65莫耳%以上90莫耳%以下,特佳為70莫耳%以上85莫耳%以下。
式(B)所表示之成分之比例未達下限值時,會擴大非晶性之特性,而減少延伸薄膜中X方向之折射率nX與Y方向之折射率nY之差異,故無法充分發揮作為反射偏光薄膜用之性能。又,式(B)所表示之成分之比例超過上限值時,相對地會減少式(A)所表示之成分之比例,故會擴大延伸薄膜中Y方向之折射率nY與Z方向之折射率nZ之差異,而難改善自斜方向之入射角入射之偏光所造成的色相不齊。
因此使用含有式(B)所表示之成分之聚酯,可於X方向具有高折射率的同時實現單軸配向性之高雙折射特性。
(二醇成分)
構成本發明之芳香族聚酯(I)之二醇成分(ii)係使用,90莫耳%以上100莫耳%以下之下述式(C)所表示之二醇成分。此時二醇成分之含量為,以二醇成分之全莫耳數為基準之含量。
─O─RC-O─ ‧‧‧(C)
(式(C)中,RC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
式(C)所表示之二醇成分之含量較佳為95莫耳%以上100莫耳%以下,更佳為98莫耳%以上100莫耳%以下。
式(C)中,RC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該伸烷基如,伸乙基、伸丙基、異伸丙基、四伸甲基、六伸甲基、八伸甲基等。其中式(C)所表示之二醇成分又以由乙二醇、三甲二醇、四甲二醇、環己烷二甲醇等衍生之成分為佳。特佳為由乙二醇衍生之成分。式(C)所表示之二醇成分之比例未達下限值時,會損害前述之單軸配向性。
(芳香族聚酯(I))
芳香族聚酯(I)中,式(A)所表示之酸成分與式(C)所表示之二醇成分所構成之酯單位(-(A)-(C)-)之含量為,全部重覆單位之5莫耳%以上50莫耳%以下,較佳為5莫耳%以上45莫耳%以下,更佳為10莫耳%以上40莫耳%以下。
構成芳香族聚酯(I)之其他酯單位如,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對苯二甲酸烷二醇酯單位、伸乙基-2,6-萘二羧酸酯、三伸甲基-2,6-萘二羧酸酯、伸丁基-2,6-萘二羧酸酯等之伸烷基-2,6-萘二羧酸酯單位。其中就高折射率性等之觀點較佳為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單位及伸乙基-2,6-萘二羧酸酯單位,特佳為伸乙基-2,6-萘二羧酸酯單位。
芳香族聚酯(I)特佳為,式(A)所表示之二羧酸成分為下述(A-1)所表示之二羧酸成分,
式(B)所表示之二羧酸成分為來自2,6-萘二羧酸之芳香族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為乙二醇之聚酯。
芳香族聚酯(I)較佳為,使用P-氯苯酚/1,1,2,2-四氯乙烷(重量比40/60)之混合溶劑於35℃測定之固有黏度為0.4至3 dl/g,更佳為0.4至1.5 dl/g,特佳為0.5至1.2 dl/g。
芳香族聚酯(I)之熔點較佳為200至260℃,又以205至255℃為佳,更佳為210至250℃。熔點可以DSC測定求取。
該聚酯之熔點超過上限值時,易使熔融擠壓成型時之流動性變差,吐出等不均勻化。又,熔點未達下限值時,製膜性雖優良,但易損害聚酯所持有之機械特性等,難發現本發明之折射率特性。
一般共聚物之熔點比單獨聚合物低,傾向降低機械強度。但本發明之聚酯為含有式(A)之成分及式(B)之成分之共聚物,故具有熔點比僅含有式(A)之單獨聚合物低之物的機械強度為相同程度之優良特性。
芳香族聚酯(I)之玻璃化溫度(以下稱為Tg)較佳為80至120℃,又以82至118℃為佳,更佳為85至118℃。Tg為該範圍時,可得耐熱性及尺寸安定性優良之薄膜。該熔點及玻璃化溫度可藉由控制共聚合成分之種類與共聚合量,及副產物之二烷二醇等而調整。
該芳香族聚酯(I)之製造方法,例如可依WO 2008/153188號公報之第9頁所記載之方法製造。
(第1層之厚度)
本發明之第1層為,各層之厚度為0.01μ m以上0.5μ m以下之層。第1層之厚度為該範圍時,可藉由層間之光干擾而選擇性反射光。
(第1層之折射率)
單軸延伸芳香族聚酯(I)時之各方向之折射率的變化例如圖2所示。如圖2所示其特徵為,X方向之折射率nX為藉由延伸朝增加之方向,Y方向之折射率nY與Z方向之折射率nZ傾向伴隨延伸而同時降低,且不藉由延伸倍率之nY與nZ之折射率差非常小。
又第1層為,藉由使用該含有特定之共聚合成分之芳香族聚酯(I)實施單軸延伸,而具有X方向之折射率nX為1.80至1.90之高折射率特性。藉由該第1層中X方向之折射率為該範圍,可擴大與第2層之折射率差,充分發揮反射偏光性能。
又Y方向之單軸延伸後之折射率nY與Z方向之單軸延伸後之折射率nZ之折射率差,具體上較佳為0.05以下,更佳為0.03以下,特佳為0.01以下。因此等雙方向之折射率差非常小,故具有既使偏光光線以斜方向之入射角入射也不會發生色相不齊之效果。
又,構成第1層之聚酯為聚伸乙基-2,6-萘二羧酸酯(PEN)時如圖1所示,相對於不藉由單軸方向之延伸倍率,將無法必然降低Y方向之折射率nY一事,Z方向之折射率nZ會伴隨單軸延伸倍率的增加而降低折射率。因此會擴大Y方向之折射率nY與Z方向之折射率nZ之差,易使偏光光線以斜方向之入射角入射時發生色相不齊。
[第2層] (熱塑性樹脂)
本發明中,第2層係由平均折射率1.50以上1.60以下,X方向、Y方向及Z方向之各自折射率差於延伸前後為0.05以下之熱塑性樹脂形成。此時平均折射率係指,單獨熔化構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後,藉由模頭擠壓製作未延伸薄膜,使用美特里製稜鏡偶合器以波長633 nm測定所得薄膜之X方向、Y方向、Z方向各自之方向之折射率,再以此等之平均值作為規定之平均折射率。
又,有關延伸前後之折射率差係,首先單獨熔化構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再藉由模頭擠壓,製作未延伸薄膜。使用美特里製稜鏡偶合器測定所得薄膜之X方向、Y方向、Z方向各自之方向的波長633 nm之折射率後,由3方向之折射率之平均值求取平均折射率,作為延伸前之折射率。其次延伸後之折射率係由,單獨熔化構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後藉由模頭擠壓,單軸方向以135℃延伸5倍製作單軸延伸薄膜後,使用美特里製稜鏡偶合器測定所得薄膜之X方向、Y方向、Z方向各自之方向的波長633 nm之折射率,求取延伸後之各方向之折射率,再比較延伸前後之各方向之折射率差而得。
構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之平均折射率較佳為1.53以上1.60以下,又以1.55以上1.60以下為佳,更佳為1.58以上1.60以下。因第2層為具有該平均折射率,且延伸前後之折射率差較小之各向同性材料,故可得第1層與第2層之層間之延伸後的X方向之折射率差較大,且Y方向之折射率差及Z方向之折射率差同時極小之折射率特性,結果可使偏光性能與起因斜方向之入射角之色相不齊兩立。
具有該折射率特性之熱塑性樹脂中,就單軸延伸之製膜性之觀點較佳為結晶性聚酯。具有該折射率特定之結晶性聚酯較佳為,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合聚伸乙基萘二羧酸酯,或此等共聚合聚酯與非結晶性聚酯之摻合物。其中較佳為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該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較佳為,以共聚合間苯二甲酸或2,6-萘二羧酸所得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為主成分之聚酯。特佳為以共聚合間苯二甲酸或2,6-萘二羧酸所得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為主成分之熔點220℃以下之聚酯。
又,共聚合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上述成分以外之共聚合成分較佳為,以構成第2層之聚酯之全部重覆單位為基準時10莫耳%以下之範圍內。共聚合成分較佳如,間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等之中之主要共聚合成分以外之芳香族羧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癸烷二羧酸等之脂肪族二羧酸;環己烷二羧酸之脂環族二羧酸等之酸成分、丁二醇、己二醇等脂肪族二醇;環己烷二甲醇之脂環族二醇等之二醇成分。
其中又以較易維持延伸性同時降低熔點之間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之2種共聚合成分為佳。即,形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較佳為,以共聚合間苯二甲酸及2,6-萘二羧酸所得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為主成分之聚酯。又,構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之熔點於形成薄膜之前無需較低,可於延伸處理後降低。例如,摻合2種以上之聚酯後,熔融混練此等時被酯交換之物。
(第2層之層厚度)
第2層為,各層之厚度為0.01μm以上0.5μm以下之層。因第2層之厚度為該範圍時,可藉由層間之光干擾而選擇性反射光。
(第1層與第2層之折射率差)
第1層與第2層之X方向之折射率差較佳為0.10至0.45,更佳為0.20至0.40,特佳為0.25至0.30。因X方向之折射率差為該範圍,可有效率提高反射特性,故可以更少層合數得到高反射率。
又,第1層與第2層之Y方向之折射率差及第1層與第2層之Z方向之折射率差各自較佳為0.05以下。Y方向及Z方向各自之層間之折射率差同時為上述範圍時,可抑制偏光光線以斜方向之人射角入射時發生色相不齊。
[樹脂以外之成分]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了提升薄膜之卷取性較佳為,至少一方之最外層含有以層之重量為基準時0.001重量%至0.5重量%之平均粒徑0.01μm至2μm之不活性粒子。不活性粒子之平均粒徑小於下限值,或含量小於下限值時,易使提升多層延伸薄膜之卷取性之效果不足,又,不活性粒子之含量超過上限值,或平均粒徑超過上限值時,會因粒子使多層延伸薄膜之光學特性明顯惡化。不活性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0.02μm至1μm,特佳為0.1μm至0.3μm。又,不活性粒子之含量較佳為0.02重量%至0.2重量%。
多層延伸薄膜所含有之不活性粒子如,二氧化矽、氧化鋁、碳酸鈣、磷酸鈣、高嶺土、滑石等之無機不活性粒子、聚矽氧烷、交聯聚苯乙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等之有機不活性粒子。粒子形狀可為凝聚狀、球狀等一般使用之形狀無特別限定。
不活性粒子不僅最外層,也可含於由與最外層相同之樹脂構成之層中,例如第1層或第2層之至少一方之層中含有。又,可設置不同於第1層、第2層之其他層作為最外層用,另外設置熱封層時該熱封層中可含有不活性粒子。
[層合構成] (層合數)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交互層合合計251層以上之上述第1層及第2層所得之物。層合數未達251層時,相對於包含延伸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之平均反射率特性,將無法符合波長400至800 nm具有一定之平均反射率。
層合數之上限值就生產性及薄膜之處理性等觀點限制為2001層。層合數之上限值於可得本發明之平均反射率特性下就生產性及處理性之觀點可進一步減少層合數,例如可為1001層、501層、301層。
(各層厚度)
第1層及第2層係藉由層間之光干擾而選擇性反射光,故各層之厚度為0.01μm以上0.5μm以下。各層之厚度可由使用透過型電子顯微鏡所拍攝之照片求取。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所表示之反射波長帶為,可視光域至近紅外線領域,因此需備有上述層厚之範圍。層厚度超過0.5μm時反射帶域為紅外線領域,無法得到作為反射偏光薄膜之適用性。又,層厚度未達0.01μm時,聚酯成分會吸收光而無法得到反射性能。
第1層之各層厚度較佳為0.01μm以上0.1μm以下。又第2層之各層厚度較佳為0.01μm以上0.3μm以下。
(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例)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第1層及第2層中各自之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例均為2.0以上5.0以下,較佳為2.0以上4.0以下,又以2.0以上3.5以下為佳,更佳為2.0以上3.0以下。
即,第1層中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例為2.0以上5.0以下,且第2層中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例為2.0以上5.0以下。
例如,第1層為126層且第2層為125層之多層延伸薄膜中,第1層之最大層厚度係指,126層之第1層中最厚之層厚度。第1層之最小層厚度係指,126層之第1層中最薄之層厚度。
該層厚度之比例具體上係以相對於最小層厚度之最大層厚度之比例表示。第1層、第2層中各自之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可由使用透過型電子顯微鏡所拍攝之照片求取。
多層延伸薄膜可藉由層間之折射率差、層數、層厚度而決定反射之波長,但層合之第1層及第2層各自具有一定厚度時僅可反射一定波長,故相對於包含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角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之平均反射率特性中,無法均勻提高波長400至800 nm之幅寬波長帶下之平均反射率。又,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例超過上限值時反射帶域會過於廣闊,故會降低相對於包含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之反射率。
第1層及第2層可階段性變化,或連續性變化。該類層合之第1層及第2層之各自變化,可反射更廣波長域之光。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層合方法無特別限定,例如使用,分別使第1層用聚酯為137層,使第2層用熱塑性樹脂為138層,交互層合第1層與第2層,使其流路連續性變化至2.0至5.0倍之多層進料分程序裝置之方法。
(第1層與第2層之平均層厚比)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較佳為,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之比為1.5倍以上5.0倍以下之範圍。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之比的下限值更佳為2.0。又,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之比的上限值又以4.0為佳,更佳為3.5。
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之比為該範圍時,可有效利用由反射波長之半波長發生之2次反射,故就光學特性之觀點可將第1層及第2層之各自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例抑制於最小限值而為佳。又,藉由改變第1層與第2層之厚度比,可於維持層間之密合性,或不用變更所使用之樹脂下,調整所得薄膜之機械特性及具有薄膜不易斷裂之效果。
但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之比超出該範圍時,會減少由反射波長之半波長發生之2次反射,而降低反射率。
(厚度調整層)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可為,該第1層、第2層以外,第1層與第2層之交互層合構造之一部分具有層厚2μm以上之厚度調整層。第1層與第2層之交互層合構造之一部分具有該厚度之厚度調整層時,不會影響偏光機能,易均勻調整構成第1層及第2層之各層厚度。該厚度之厚度調整層可與第1層、第2層中任何一種之組成相同,或部分含有此等組成之組成,因其層厚度較厚故不賦予反射特性。但會影響透過之偏光光線,故層中含有粒子時較佳為既述之粒子濃度之範圍內。
[單軸延伸薄膜]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了具有符合目的之反射偏光薄膜用之光學特性,需至少單軸方向延伸。本發明之單軸延伸除了僅單軸方向延伸之薄膜外,也包括經雙軸方向延伸之薄膜中,單方向再次延伸之薄膜。單軸延伸方向(X方向)可為薄膜長方向、寬方向中任何一方向。又,經雙軸方向延伸之薄膜中,單方向再延伸之薄膜之再延伸方向(X方向)可為薄膜長方向、寬方向中任何一方向,就提高偏光性能之觀點,延伸倍率較低之方向之延伸倍率較佳為至1.05至1.20倍為止。經雙軸方向延伸後再單方向延伸之薄膜中,有關偏光光線及折射率之「延伸方向」係指,雙軸方向中再延伸之方向。
延伸方向可使用,利用棒狀加熱器之加熱延伸、滾筒加熱延伸、拉幅器延伸等已知之延伸方向,但就接觸滾筒時降低帶傷及延伸速度等之觀點較佳為拉幅器延伸。
[薄膜厚度]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之薄膜厚度較佳為15μm以上40μm以下,先前之具有反射偏光機能之多層薄膜為了對P偏光得到90%之平均反射率,需具有比本發明更多之層數,厚度需為100μm,但本發明之特徵為,構成第1層之樹脂係使用具有特定共聚成分之芳香族聚酯(I),再組合既述之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所得的具有一定層厚度之多層薄膜,故可達成既使減少層數也可得與先前同等之偏光性能,且薄膜厚度可薄化至1/3程度之40μm以下。藉由該薄膜厚度,可使顯示器厚度更薄化。
[平均反射率]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之平均反射率各自為90%以上。
又,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15%以下。
此時之入射面係指,與反射面具有垂直關係,且含有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之面。又,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一般也稱為P偏光。又,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一般也稱為S偏光。另外入射角係指,相對於薄膜面之垂直方向之入射角。
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P偏光)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更佳為95%以上100以下,特佳為98%以上100%以下。
又,以薄膜面為反射面,就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相對於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更佳為93%以上99%以下,特佳為95%以上98%以下。
相對於該入射角之P偏光成分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未達下限值時,不用說作用反射偏光薄膜用之偏光反射性能,就連反射之光線也會發生色相不齊,作為顯示用時會發生著色。又,該範圍內該平均反射率較高一方雖可進一步提高偏光反射性能,但有關組成及延伸係難提高至超過上限值。
因相對於P偏光成分具有該較高平均反射率特性,且相對於S偏光成分備有後述之反射率特性,故適用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1態樣中提升亮度用構件。
又,該平均反射率之範圍內,因相對於P偏光成分之平均反射率及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為95%以上,故比先前更能抑制P偏光之透過量,發現可選擇性透過S偏光之高偏性能,得到與先前之吸收型偏光板匹敵之高偏光性能,故如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2態樣,可作為單獨貼合液晶單元之偏光板用。同時因薄膜不會吸收與透過軸正交之方向之P偏光可高度反射,故兼具有再利用該光線提升亮度之薄膜用之機能。又,既使入射角50度之P偏光也具有該較高之平均反射率,故得到高偏光性能的同時可高度抑制斜方向入射之光線透過,因此可抑制起因於該光線之色相不齊。
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S偏光)中,相對於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又以12%以下為佳,更佳為5%以上12%以下,特佳為8%以上12%以下。
又,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中,相對於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又以12%以下為佳,更佳為5%以上10%以下,特佳為8%以上10%以下。
相對於該入射角之S偏光成分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超過上限值時,會降低作為反射偏光薄膜用之偏光透過率,故無法發現充分作為液晶顯示器等之提升亮度薄膜及貼合於液晶單元之偏光板用之性能。
又,該範圍內該偏光反射率較低一方雖可提高S偏光成分之透過率,但有關組成及延伸將難降至比下限值低。特別是因相對於上述之P偏光具有高平均反射率的同時,相對於S偏光之反射率為12%以下,會增加透過光源相反側之S偏光量,故可得與先前之吸收型偏光板匹敵之高偏光性能,如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2態樣,適用為單獨貼合於液晶單元之偏光板。
為了得到該P偏光成分之平均反射率特性,除了各層厚度及層合數,構成第1層及第2層之聚合物成分係使用具有上述特性之聚合物,且以一定延伸倍率延伸延伸方向(X方向)使第1層之薄膜面內方向雙折射率化,故可達成擴大延伸方向(X方向)中第1層與第2層之折射率差。
又,為了得到該S偏光成分之平均反射率特性,構成第1層及第2層之聚合物成分係使用具有上述特性之聚合物,且不延伸與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Y方向),或以低延伸倍率延伸,故可達成使該正交方向(Y方向)中第1層與第2層之折射率差極小化。
(第1層之折射率特性)
第1層之聚酯之X方向的折射率nX較佳為,藉由延伸增加至0.20以上,又以0.25以上為佳,更佳為0.27以上。該折射率變化更大時可提高偏光性能,但延伸倍率太高時會使薄膜發生斷裂,故上限值限制為0.35,更佳為0.30。
第1層之聚酯之Y方向的折射率nY較佳為,藉由延伸降低至0.05以上0.20以下,又以0.06以上0.15以下為佳,更佳為0.07以上0.10以下。該折射率之降低量未達下限值時,選擇兩層之樹脂需使Y方向之層間折射率一致,故伴隨著X方向之層間折射率差增加會擴大Z方向之層間折射率偏差,而難使提升偏光性能與相對於斜方向之入射光的透過偏光之色相不齊兩立化。又,該折射率之降低量超過上限值時會使配向性過高,而使機械強度不足。
第1層之聚酯之Z方向的折射率nZ較佳為,藉由延伸降低至0.05以上0.20以下,又以0.06以上0.15以下為佳,更佳為0.07以上0.10以下。該折射率之降低量未達下限值時將無法低配向X方向,而無法充分增加X方向之層間之折射率差。又,該折射率之降低量超過上限值時會使配向性過高,而使機械強度不足。
第1層之延伸後之Y方向折射率nY與延伸後之Z方向折射率nz之折射率差較佳為0.05以下,更佳為0.03以下,特佳為0.01以下。因該2方向之折射率差非常小,故既使以斜方向之入射角入射偏光光線也不會發生色相不齊。該偏光光線中,特別是可有效消除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單軸延伸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S偏光)的色相不齊。
[色相之變化量]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中就相對於入射面為平行性之偏光成分,下述式(1)、(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較佳為均為0.1以下,更佳為0.09以下,特佳為0.08以下。
△x=x(0°)-x(50°) …(1)
(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
△y=y(0°)-y(50°) …(2)
(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
有關相對於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P偏光)之色相x、y係以,薄膜之P偏光中以0°及50°入射角測定之透過光譜同時依JIS規格Z8729求取的相對於標準光源C之CIE表色系中Y、x、y之值表示。
又,式(1)、式(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係代表薄膜面之垂直方向(0度)之入射偏光成分與由垂直於薄膜面之方向斜50度之方向的入射偏光成分之色相x、y之變化量大小,相當於透過P偏光之色相不齊。
該色相之變化量△x、△y超過上限值時,會增加起因於斜方向之入射角的透過P偏光之色相不齊,故作為提升亮度薄膜及貼合液晶單元用反射偏光薄膜用時會擴大高視野角之色相不齊,而降低視認性。
又,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中就相對於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下述式(1)、(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較佳為均為0.01以下,更佳為0.005以下,特佳為0.003以下。
△x=x(0°)-x(50°) …(1)
(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
△y=y(0°)-y(50°) …(2)
(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
有關相對於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S偏光)之色相x、y係以薄膜之S偏光以0°及50°入射角測定之透過光譜同時依JIS規格Z8729求取的相對於標準光源C之CIE表色系中Y、x、y之值表示。
又,色相之變化量△x、△y係代表,薄膜面之垂直方向(0度)之入射偏光成分與由垂直於薄膜面之方向斜50度之方向的入射偏光成分之色相x、y之變化量大小,相當於透過S偏光之色相不齊。
該色相之變化量△x、△y超過上限值時,會增加起因於斜方向之入射角之透過S偏光的色相偏差,故作為提升亮度薄膜及貼合液晶單元用反射偏光薄膜用時會擴大高視野角下之色相偏差,而降低視認性。該色相變化量可藉由,構成第1層、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各自使用上述特定之聚酯而達成。
[熱封層]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可為,第1層與第2層交互層合之至少一方之最外層面上另設有熱封層。具有熱封層時,例如層合液晶顯示器之構件用之其他構件時,可藉由加熱處理而介有熱封層使構件相互間貼合。
該熱封層較佳為,使用熔點與該交互層合之最外層之熔點相同或該熔點以下之熱塑性樹脂,但就可於交互層合同時形成之優點較佳為,使用與第2層相同之熱塑性樹脂。更佳為,該熱塑性樹脂之熔點比第1層之聚酯之熔點低20℃以上,且厚3至10μm之層。因具有該熔點及該層厚度,可以熱封層形態強固使構件相互間接合。
熱封層使用與第2層相同之熱塑性樹脂時,該熱封層之層厚度為3至10μm,因其為構成該類交互層合之層之最大厚度0.5μm為4倍以上之厚度,故波長400至800 nm之波長帶不會賦予反射率,可與第1層與第2層之交互層合有所區別。又,無損作為熱封層用之特性之範圍內,可使用第1層與第2層之摻合物。
[提升亮度用構件]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可選擇性高度反射P偏光成分,及選擇性高度透過與該偏光成分垂直之方向之S偏光成分,且消除斜方向入射之光線中透過偏光之色相不齊。因此適用為提升液晶顯示器之亮度用薄膜,加工後可成為提升亮度用構件。特別是可具有比先前更高之偏光性能,因此作為提升亮度用構件時可提供,具有高亮度提升率,且減少高視野角之色相不齊之優良視認性的液晶顯示器。又薄膜厚度可為40μm以下。
[液晶顯示器用複合構件]
使用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製作之提升亮度用構件較佳為,至少一方之表面上另層合光擴散薄膜,作為液晶顯示器用複合構件。又,提升亮度用構件與光擴散薄膜較佳為介有熱封層貼合層合。先前係使用800層以上之層構造,作為複合構件用時合計厚度為100公絲,但採用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用複合構件之層構造,可使複合構件之合計厚度薄化至50公絲,故可使液晶顯示器薄型化。
又,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器用複合構件較佳如,具有提升亮度用構件之至少一方之表面上層合光擴散薄膜,介有該光擴散薄膜於提升亮度用構件之相反側設有稜鏡層之層構造。具有該層構造時,比較先前800層以上之層構造之複合構件,可實現顯示器薄型化同時提高亮度提升性能。
[含有提升亮度用構件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作為提升亮度用構件時,可以圖4所示之第1態樣之構造使用於液晶顯示裝置。
具體例如,液晶顯示器之光源5,與偏光板1/液晶單元2/偏光板3所構成之液晶板6之間配置提升亮度用構件4之態樣之液晶顯示裝置。
[貼合液晶單元用反射偏光板]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可作為貼合液晶單元之反射偏光板用。
具體例如,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中,就P偏光成分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95%以上,就S偏光成分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 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12%以下之多層延伸薄膜,可作為貼合液晶單元之反射偏光板。
具有該反射率特性之偏光板可備有與先前之吸收型偏光板匹敵之高偏光性能,與作為反射不透過之偏光光線可再利用之提升亮度薄膜用之機能,且消除相對於斜方向入射之光線的透過光之色相不齊。
[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
本發明可包含之另一態樣為,依序層合由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之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所得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本發明稱為液晶顯示裝置之第2態樣)。該光學構件也稱為液晶面板。該光學構件相當於圖5中11,第1偏光板為9,液晶單元為8,第2偏光板為7。
先前係藉由液晶單元之兩側之偏光板至少具有吸收型偏光板,得到較高偏光性能,但使用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偏光板即可得先前之多層延伸薄膜無法到達之高偏光性能,因此可取代先前之吸收型偏光板貼合於液晶單元。
即,本發明之特徵為,液晶單元之一方可單獨使用第1偏光板用之由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之偏光板。又可複數層合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作為第1偏光板用。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層合其他薄膜所得之層合體可作為第1偏光板用,但較佳為排除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層合吸收型偏光板之構造。
液晶單元之種類無特別限定,可使用VA型、IPS型、TN型、STN型及彎曲配向(π型)等任意型態之物。
又,第2偏光板之種類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吸收型偏光板、反射型偏光板中任何一種。第2偏光板使用反射型偏光板時較佳為,使用由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之反射偏光板。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較佳為,依序層合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此等各構件相互間可直接層合,或介有稱為黏著層或接合層之提高層間黏著性之層(以下稱為黏著層)、保護層等層合。
[形成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
將偏光板配置於液晶單元之方法較佳為,利用黏著層層合兩者。形成黏著層之黏著劑無特別限制,例如可適當選用丙烯酸系聚合物、聚矽氧烷系聚合物、聚酯、聚胺基甲酸酯、聚醯胺、聚醚、以氟系及橡膠系等之聚合物為基礎聚合物之物。特別是丙烯酸系黏著劑等具有優良透明性、適當潤濕性、凝聚性與接合性之黏著特性,及優良耐候性、耐熱性等而為佳。又,黏著層可複數設置不同組成或種類之層。
就層合液晶單元與偏光板時之作業性之觀點,黏著層較佳為,預先附設於偏光板,或液晶單元之一方或雙方。黏著層之厚度可因應使用目的及接合力等適當決定,一般為1至500μm,較佳為5至200μm,特佳為10至100μm。
(離模薄膜)
又,相對於黏著層之露出面較佳為,至供給實用之間先行假被覆防止污染用等之離模薄膜(分離器)。如此可防止通例之處理狀態下接觸黏著層。離模薄膜可使用,例如塑料薄膜、橡膠片、紙、布、不織布、網物、發泡片、金屬箔、此等之層壓體等,必要時以聚矽氧烷系、長鏈烷系、氟系、硫化鉬等之剝離劑實施塗覆處理之物。
[含有液晶單元貼合用反射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所包含之另一態樣可為,備有光源與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且第1偏光板配置於光源側所得之液晶顯示裝置。
圖5為本發明之第2態樣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概略剖面圖。液晶顯示裝置為具有光源10及液晶面板11,以及必要時組裝驅動電路等之物。液晶面板11為,液晶單元8之光源10側備有第1偏光板9。又,液晶單元8之光源側之相反側,即視認側備有第2偏光板7。液晶單元8可使用,例如VA型、IPS型、TN型、STN型或彎曲配向(π型)等之任何型態之物。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可利用,液晶單元8之光源側配置具有高偏光性能,由本發明之液晶單元貼合用反射偏光板形成之第1偏光板9,取代先前之吸收型偏光板貼合於液晶單元用。
本發明之偏光板因具有與先前之吸收型偏光板匹敵之高偏光性能,與作為反射未透過之偏光光線再利用之提升亮度薄膜用之機能,故光源10與第1偏光板9之間無需另外使用可作為提升亮度薄膜用之反射型偏光板,可使提升亮度薄膜與貼合於液晶單元之偏光板之機能一體化,因此可減少構件數。
又,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因係以本發明之偏光板作為第1偏光板,既使斜方向入射光線中,斜方向入射之P偏光成分也幾乎不會透過,同時可抑制斜方向入射之S偏光成分反射而透過,故具有相對於斜方向入射之光線可抑制透過光線之色相不齊。因此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用時可直接視認投射之映像之色彩。
又,一般如圖5所示,液晶單元8之視認側配置第2偏光板7。第2偏光板7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吸收型偏光板與已知之物。受外來光線影響非常小時,第2偏光板可使用與第1偏光板相同之種類之反射型偏光板。又,液晶單元8之視認側除了第2偏光板,例如可設置光學補償薄膜等之各種光學層。
[形成含有液晶單元貼合用反射偏光板之液晶顯示裝置]
組合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液晶面板)與光源後,必要時組裝驅動電路等可得本發明之第2態樣之液晶顯示裝置。又,除此之外可組合形成液晶顯示裝置所必需之各種構件,但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較佳為,自光源射出之光線係入射第1偏光板之物。
一般液晶顯示裝置之光源可大致區分為,直射方式或側光方式,但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不限方式均可使用。
由此而得之液晶顯示裝置例如可使用於電腦監控器、筆記型電腦、影印機等之OA機器、行動電話、手錶、數位相機、行動資訊終端機(PDA)、掌上型遊戲機等之行動機器、錄影機、電視、微波爐等之家庭用電器、背面監控器、導航器用監視器、汽車音響等之車用機器、商業店舖用資訊監控器等之展示機器、監視用監控器等之警備機器、看護用監控器、醫療用監控器等之看護、醫療機器等各種用途。
[多層延伸薄膜之製造方法]
下面將詳述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為,構成第1層之聚酯與構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以熔融狀態至少重合251層以上之狀態擠壓,形成多層未延伸薄膜(形成片狀物之步驟)。此時層合251層以上之層合物係以,各層之厚度階段性或連續性以2.0倍至5.0倍變化層合。
將所得之多層未延伸薄膜之製膜方向,或正交於其之寬方向之至少單軸方向(沿薄膜面之方向)延伸。延伸溫度較佳為,第1層之聚酯之玻璃化溫度(Tg)至Tg+50℃。此時之延伸倍率較佳為2至10倍,又以2.5至7倍為佳,更佳為3至6倍,特佳為4.5至5.5倍。延伸倍率較大時,第1層及第2層各自層之面方向之偏差值可藉由延伸薄層化而減少,使面方向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光干擾均勻,又可增加第1層與第2層之延伸方向之折射率差而為佳。此時之延伸方法可使用,利用棒狀加熱器之加熱延伸、滾筒加熱延伸、拉幅器等已知之延伸方法,但就減少接觸滾筒所造成之傷痕及延伸速度等之觀點,較佳為拉幅器延伸。又,既使延伸方向及正交之方向(Y方向)同時實施延伸處理,進行雙軸延伸時,延伸倍率較佳為至1.05至1.20倍為止。Y方向之延伸倍率高於該值時會降低偏光性能。又,延伸後較佳為另外實施熱固定處理。
將舉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又,實施例中之物性及特性係以下述方法測定或評估。
(1)聚酯及薄膜之熔點(Tm)及玻璃化點(Tg)
取10 mg之聚酯試料及薄膜樣品,使用DSC(TA因斯滋公司製,商品名:DSC2920),以20℃ /min之升溫速度測定熔點及玻璃化點。
(2)核定樹脂與核定共聚合成分及各成分量
藉由1H-NMR測定核定薄膜樣品之各層中樹脂成分與共聚合成分及各成分量。
(3)各層之厚度
將薄膜樣品切成薄膜長方向2 mm、寬方向2 cm後,固定於包埋膠囊,再以環氧樹脂(里范因(股)製耶波曼)包埋。以薄切機(LEICA製ULTRACUT UCT)將包埋後之膠囊之寬方向垂直切斷成為厚5 nm之薄膜切片。使用透過型電子顯微鏡(日立S-4300)以加速電壓100 kV觀察攝影,再由照片測定各層之厚度。
又,基於所得之各層厚度各自求取相對於第1層之最小層厚度的最大層厚度之比例,相對於第2層之最小層厚度的最大層厚度之比例。
又,基於所得之各層厚度各自求取第1層之平均層厚度、第2層平均厚度,再算出相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度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度。
但最外層之熱封層自第1層與第2層排除。又,交互層合中存在2μm以上之厚度調整層時,該層也自第1層與第2層排除。
(4)薄膜全體厚度
使用主軸檢驗器(安立電氣(股)製K107C)挾住薄膜樣品後,以數位差動電子微計器(安立電氣(股)製K351)測定10處不同位置之厚度,求取平均值作為薄膜厚度。
(5)各方向之延伸後之折射率及平均折射率
各自準備,將構成各層之樹脂各自熔融後藉由模頭擠出,於鑄造轉筒上鑄造之薄膜。又,準備以135℃將所得之薄膜之單軸方向延伸5倍所得之延伸薄膜。使用美特里製稜鏡偶合器以波長633 nm測定所得之鑄造薄膜與延伸薄膜各自之延伸方向(X方向)與其正交方向(Y方向)、厚度方向(Z方向)之各自折射率(各自為nX、nY、nZ),作為延伸前及延伸後之折射率。平均折射率為,延伸前之各自折射率之平均值。
(6)反射率、反射波長
使用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股)製,MPC-3100),於光源側安裝偏光濾光器,以波長400至800nm之範圍測定各波長下與蒸鍍鋁之鏡面之相對鏡面反射率。此時係以偏光濾光器之透過軸對照薄膜之延伸方向(X方向)之方式配置時之測定值為P偏光,以偏光濾光器之透過軸與薄膜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式配置時之測定值為S偏光。又,以400-800 nm之範圍內各自之偏光成分之反射率平均值作為平均反射率。
(7)色相(I)
自0°及50°之入射角測定之透過光譜,依JISZ8729求取樣品薄膜之P偏光及S偏光各自之,相對於標準光源C之CIE表色系的Y、x、y。又,以下述式(1)、(2)求取P偏光及S偏光各自之0°及50°之x、y的差異(色相變化量)。
△x=x(0°)-x(50°) …(1)
(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
△y=y(0°)-y(50°) …(2)
(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
(8)使用為提升亮度用構件時之亮度提升率(I)
將實施例1至6及比較例1至6製作之層合體樣品薄膜(多層延伸薄膜)插入LCD面板(三菱電機(股)製Diamond Crysta RDT158V-N 2004年製)中之光源與偏光板之間,於離500 mm處以特普康製亮度計(BM-7)測定PC顯示白色時之正面亮度,算出相對於插入樣品薄膜前之亮度的插入樣品薄膜後之亮度之上升率,評估作為提升亮度用構件時之提升亮度效果。
(9)熱封強度
合併薄膜之熱封面後,殘留搯子固定處,以140℃、275 kPa壓合2秒,製作層壓樣品。將層壓樣品縱切成寬25 mm後,以拉伸試驗機(東洋波多維公司製之商品名「丹西隆」)之十字頭搯子夾住,且將十字頭位置調整為無鬆弛狀。以100 mm/分之十字頭速度拉伸,剝離層壓樣品時以安裝於試驗機之測力傳感器測定荷重作為熱封強度(單位:N/25 mm)。
(10)作為貼合液晶單元之偏光板用時之亮度提升率(II),及色相(II)
電腦之顯示器係使用實施例7至13及比較例7至13製作之液晶顯示裝置,以歐普特公司製FPD視野角測定評估裝置(ErgoScope88)測定電腦顯示白色時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畫面的正面亮度,算出相對於比較例7之亮度上升率及色相,再以下述基準評估作為貼合液晶單元之偏光板用時之亮度提升效果。
◎:亮度提升效果為160%以上
○:亮度提升效果為150%以上,未達160%
△:亮度提升效果為140%以上,未達150%
×:亮度提升效果為未達140%
同時以畫面之正面為0度,以下述基準評估0度至80度之全方位視野角之色相x或y之最大變化。
◎:x、y之最大變化均未達0.03
○:x、y中任何一種之最大變化為未達0.03
△:x、y中任何一種之最大變化為0.03以上
×:x、y之最大變化均為0.03以上
(11)作為貼合液晶單元之偏光板用時之對比評估
電腦之顯示器係使用實施例7至13及比較例7至13製作之液晶顯示裝置,以歐普特公司製FPD視野角測定評估裝置(ErgoScope88)測定電腦顯示白色及黑色畫面時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畫面的正面亮度,各自求取來自白畫面之明亮度,及來自黑畫面之暗亮度,再以下述基準評估由明亮度/暗亮度求取之對比。
◎:對比(明亮度/暗亮度)1,000以上
○:對比(明亮度/暗亮度)200以上,未達1,000
×:對比(明亮度/暗亮度)未達200
實施例1
存在鈦四丁氧化物下使2,6-萘二羧酸二甲酯、6,6’-(伸乙基二氧基)二-2-萘酸及乙二醇進行酯化反應及酯交換反應後,接著進行聚縮合反應,得固有黏度為0.62 dl/g之酸成分之65莫耳%為2,6-萘二羧酸成分(表中記載為NDC)、酸成分之35莫耳%為6,6’-(伸乙基二氧基)二-2-萘酸成分(表中記載為ENA)、二元醇成分為乙二醇成分之芳香族聚酯(ENA35PEN)。其次加入以第1層之重量為基準下0.10 wt%之真球狀二氧化矽粒子(平均粒徑:0.3μm,長徑與短徑之比:1.02,粒徑之平均偏差:0.1)所得之物作為第1層用聚酯。
準備第2層用熱塑性樹脂用之固有黏度(鄰氯酚,35℃)0.62 dl/g之共聚合間苯二甲酸20 mol%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A20PET)。
各自以170℃乾燥所準備之第1層用聚酯及第2層用聚酯5小時後,供給第1、第2擠壓機,加熱至300℃使其成為熔融狀態。分別使第1層用聚酯為137層,第2層用聚酯為138層後,使用交互層合第1層與第2層,且第1層與第2層之各自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連續變化至最大/最小為2.2倍之多層進料分程裝置,得交互層合第1層與第2層之總數為275層之層合狀態熔融體。保持該層合狀態下,直接由兩側之第3擠壓機將與第2層用聚酯相同之聚酯導入3層模頭中,於總數275層之層合狀態之熔融體兩側再層合熱封層。兩端層(熱封層)為,將第3擠壓機之供給量調整為全體之18%。保持該層合狀態下直接導入模頭中鑄造於鑄造轉筒上,再將第1層與第2層之平均層厚度比調整為1.0:2.6,製作總數277層之多層未延伸薄膜。
以135℃將該多層未延伸薄膜之寬方向延伸為5.2倍,再以140℃熱固定處理3秒。所得之薄膜之厚度為33μm。
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各層的樹脂構造,各層之特徵如表1,物性如表2所示。又,以140℃、275 kPa各自將光擴散薄膜(惠和(股)製:歐帕斯BS-912)之背塗面層壓貼合於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雙面上2秒後,得層合體薄膜。
實施例2至4、6
依表1所示,除了變更各層之樹脂組成或層厚度外,同實施例1得多層延伸薄膜。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物性如表2所示。又,以140℃、275 kPa將光擴散薄膜(惠和(股)製:歐帕斯BS-912)之背塗面層壓貼合於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2秒後,得層合體薄膜。
又,實施例2之第2層用聚酯所使用之NDC20PET係指,實施例1之第2層用聚酯所使用之共聚合間苯二甲酸20 mol%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A20PET)之共聚合成分變更為2,6-萘二羧酸(NDC)之共聚合聚酯。
又,實施例4之第2層用聚酯所使用之ENA21PEN/PCT摻合物係指,以重量比例2:1方式混合實施例4之第1層用聚酯之ENA21PEN(酸成分之79莫耳%為2,6-萘二羧酸成分、酸成分之21莫耳%為6,6’-(伸乙基二氧基)二-2-萘酸成分、二元醇成分為乙二醇之芳香族聚酯)與伊斯特公司製PCTA AN004(聚環己烷二對苯二甲酸甲二醇酯-間苯二甲酸酯共聚物)所得之物。
實施例5
依表1所示變更第1層用聚酯之共聚合比例,及依表1所示變更層厚度外,進行與實施例1相同之操作,製作多層延伸薄膜。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各層的樹脂構造,各層之特徵如表1,物性如表2所示。
又,以140℃、275 kPa將光擴散薄膜(惠和股份公司製:歐帕斯BS-912)之背塗面壓合於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單面,及將稜鏡片(三菱人造絲製:「戴雅特」Y型(M268Y)之背塗面壓合於相反面2秒後,貼合得層合體薄膜。測定使用所得之層合體薄膜之亮度提升效果,結果得210%之亮度提升效果。
比較例1
將第1層用聚酯變更為固有黏度(鄰氯酚,35℃)0.62 dl/g之聚乙烯-2,6-萘二羧酸酯(PEN)、第2層用熱塑性樹脂變更為固有黏度(鄰氯酚,35℃)0.62 dl/g之共聚合對苯二甲酸64 mol%之聚伸乙基-2,6-萘二羧酸酯(TA64PEN),及依表1變更製造條件外,同實施例1得多層延伸薄膜。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各層的樹脂構造,各層之特徵如表1,物性如表2所示。
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為,S偏光之平均反射率於入射角0°、50°時均超過15%,偏光性能比實施例低。又P偏光之△x之色相變化量比實施例大,會發生色相不齊。
比較例2至6
依表1所示變更樹脂組成、層厚度、製造條件中任何一種外同實施例1,得多層延伸薄膜,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之各層的樹脂構造,各層之特徵如表1,物性如表2所示。所得薄膜之偏光性能比實施例低。又P偏光或S偏光中任何一種之色相變化量較大會發生色相不齊。
比較例7 (製作偏光子)
於周速不同之滾筒間將主成分為聚乙烯醇之高分子薄膜[庫拉雷製 商品名「9P75R(厚度:75μm,平均聚合度:2,400,鹼化度99.9莫耳%)」]染色的同時延伸搬運。首先將聚乙烯醇薄膜浸漬於30℃之水浴中1分鐘使其膨脹的同時將搬運方向延伸1.2倍後,浸漬於30℃之碘化鉀濃度0.03重量%、碘濃度0.3重量%之水溶液中1分鐘,進行染色的同時將搬運方向延伸為以完全未延伸之薄膜(原長)為基準之3倍。其次浸漬於60℃之硼酸濃度4重量%、碘化鉀濃度5重量%之水溶液中30秒,同時將搬運方向延伸為原長基準之6倍。接著以70℃乾燥所得之延伸薄膜2分鐘得偏光子。又,偏光子之厚度為30μm,水分率為14.3重量%。
(製作黏著劑)
30℃之溫度條件下相對於具有乙醯乙醯基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平均聚合度1,200,鹼化度98.5莫耳%,乙醯乙醯基化度5莫耳%)100重量份,將羥甲基三聚氰胺50重量份溶解於純水中,調製固形分濃度3.7重量%之水溶液。相對於該水溶液100重量份,加入含有固形分濃度10重量%之具有正電荷之氧化鋁膠粒(平均粒徑15 nm)之水溶液18重量份調製黏著劑水溶液。黏著劑溶液之黏度為9.6 mPa‧s,pH為4至4.5,氧化鋁膠粒之添加量為,相對於聚乙烯醇系樹脂100重量份為74重量份。
(製作吸收型偏光板)
將上述含有氧化鋁膠粒之黏著劑塗佈於厚度80μm、正面相位差0.1 nm、厚度方向相位差1.0 nm之光學各向同性元件(富士薄膜製商品名「富吉塔ZRF80S」)之單面上,使乾燥後之厚度為80 nm後,以兩者之搬運方向為平行狀之方式利用滾筒與滾筒將其層合於上述偏光子單面上。其次同樣將偏光子之相反側面,與光學各向同性元件(富士薄膜(股)製商品名「富吉塔ZRF80S」)之單面上塗佈上述含有氧化鋁膠粒之黏著劑,使其乾燥後之厚度為80 nm之物,以此等之搬運方向為平行狀之方式利用滾筒與滾筒層合。其後以55℃乾燥6分鐘得偏光板。將該偏光板稱為「偏光板X」。
(製作液晶面板)
自備有IPS型之液晶單元,採用直下型背光之液晶電視(松下電器(股)製比耶拉TH-32LZ80 2007年製)取出液晶面板,去除配置於液晶單元上下之偏光板及光學補償薄膜後,洗淨該液晶單元之玻璃面(表裏)。其次於上述液晶單元之光源側之表面上,介有丙烯酸系黏合劑以上述偏光板X與原有配置於液晶面板之光源側偏光板之吸收軸方向相同之方向,將偏光板X配置於液晶單元。
其次於液晶單元之視認側之表面上,介有丙烯酸系黏合劑以上述偏光板X與原有配置於液晶面板之視認側偏光板之吸收軸方向相同之方向,將偏光板X配置於液晶單元。得液晶單元之一方主面配置偏光板X,另一方主面配置於偏光板X之液晶面板。
(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將上述液晶面板組裝於原有之液晶顯示裝置中,打開液晶顯示裝置之光源,電腦顯示白畫面及黑畫面後,評估液晶顯示裝置之亮度、色相及對比(測定方法(10)、(11))。所得液晶顯示裝置之物性如表3所示。
實施例7至12 (形成液晶面板)
前述比較例7中,以實施例1至6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取代偏光板X作為光源側之第1偏光板用外,同比較例7,得液晶單元之光源側主面配置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第1偏光板)、視認側主面配置偏光板X(第2偏光板)之液晶面板。
(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將上述液晶面板組裝於原有之液晶顯示裝置後,打開液晶顯示裝置之光源,評估電腦呈現白畫面及黑畫面之亮度、色相及對比(測定方法(10)、(11))。所得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物性如表3所示。
實施例13
平行貼合3枚實施例1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作為第1偏光板用外重覆與實施例7相同之操作。
比較例8至13
以比較例1至6所得之多層延伸薄膜作為第1偏光板形成液晶面板,製作液晶顯示裝置。
所得薄膜之偏光性能均比實施例低,無法得到充分之亮度提升率。又,至少x、y中任何一種之色相變化量比實施例大。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可消除先前之反射偏光薄膜因斜方向之入射角而發生的透過偏光之色相不齊,且具有比先前高之偏光性能。因此作為提升亮度薄膜及貼合液晶單元之偏光板用時可提供具有較高之亮度提升率,且高視野角下色相不齊程度較少之優良視認性之液晶顯示裝置。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可利用於提升亮度薄膜、貼合液晶單元之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1...偏光板
2...液晶單元
3...偏光板
4...提升亮度用構件
5...光源
6...液晶面板
7...第2偏光板
8...液晶單元
9...第1偏光板
10...光源
11...液晶面板
圖1為,2,6-PEN之單軸延伸之延伸方向(X方向)、與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Y方向)、厚度方向(Z方向)之折射率(各自以nX、nY、nZ表示)。
圖2為,本發明中第1層用芳香族聚酯(I)之單軸延伸後之延伸方向(X方向)、與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Y方向)、厚度方向(Z方向)之折射率(各自以nX、nY、nZ表示)。
圖3為,以本發明之多層延伸薄膜之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P偏光成分),及相對於包含延伸方向(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S偏光成分)的相對於波長之反射率曲線一例。入射角為0°。
圖4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1態樣之概略剖面圖。
圖5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第2態樣的概略剖面圖。

Claims (24)

  1. 一種多層延伸薄膜,其特徵為,交互層合第1層與第2層所得之251層以上之多層延伸薄膜中,1)該第1層為由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之聚酯形成之厚度0.01μm以上0.5μm以下之層,(i)二羧酸成分為含有7莫耳%以上50莫耳%以下之下述式(A)所表示之成分及50莫耳%以上93莫耳%以下之下述式(B)所表示之成分, (式(A)中,RA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 (式(B)中,RB為伸苯基或萘二基)(ii)二醇成分為含有90莫耳%以上100莫耳%以下之下述式(C)所表示之成分,-O-RC-O-...(C)(式(C)中,RC為碳數2至10之伸烷基)該第2層為由平均折射率1.50以上1.60以下,單軸延伸方向(X方向)、薄膜面內正交於單軸延伸方向之方向(Y方向)及薄膜厚度方向(Z方向)之各自折射率差於延伸前後為0.05以下之熱塑性樹脂形成的厚度0.01μm以上 0.5μm以下之層,2)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90%以上,3)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15%以下,且4)第1層及第2層中各自之最大層厚度與最小層厚度之比率均為2.0以上5.0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式(A)所表示之酸成分為下述式(A-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形成第2層之熱塑性樹脂為,以共聚合間苯二甲酸或2,6-萘二羧酸所得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為主成分之聚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第1層與第2層之X方向之折射率差為0.10至0.4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第1層與第2層之Y方向之折射率差及第1層與第2層之Z方向之折射率差各自為0.05以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相 對於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為,下述式(1)、(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均為0.1以下,△x=x(0°)-x(50°)...(1)(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y=y(0°)-y(50°)...(2)(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相對於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為,下述式(1)、(2)所表示之色相之變化量△x、△y均為0.01以下,△x=x(0°)-x(50°)...(1)(上述式(1)中,x(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x(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x)△y=y(0°)-y(50°)...(2)(上述式(2)中,y(0°)為入射角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y(50°)為入射角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透過光譜的色相y)。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厚度為15μm以上40μm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相 對於第1層之平均層厚度的第2層之平均層厚度之比為1.5倍以上5.0倍以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第1層與第2層交互層合之至少一方之最外層面上另設有熱封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其中熱封層係由與第2層相同之熱塑性樹脂形成,該熱塑性樹脂之熔點為比第1層之聚酯之熔點低20℃以上,且厚度為3至10μm之層。
  12. 一種提升亮度用構件,其為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何一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
  13. 一種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其為自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提升亮度用構件之至少一方的面上層合光擴散薄膜而得。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其係介有熱封層層合提升亮度用構件與光擴散薄膜所成。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其中係介有光擴散薄膜於提升亮度用構件之相反側另具有稜鏡層。
  16.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為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提升亮度用構件。
  17.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為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液晶顯示用複合構件。
  18. 一種偏光板,其為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 任何一項之多層延伸薄膜形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偏光板,其中多層延伸薄膜為,(1)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平行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95%以上,(2)以薄膜面為反射面時,相對於包含X方向之入射面為垂直狀之偏光成分為,相對於入射角0度及50度之該入射偏光之波長400至800nm的平均反射率各自為12%以下。
  20.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為依序層合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且第1偏光板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偏光板。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中第2偏光板為吸收型偏光板。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其中依序層合第1偏光板、液晶單元及第2偏光板,且第1偏光板及第2偏光板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偏光板。
  23.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為具備有光源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構件,第1偏光板配置於光源側。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光源與第1偏光板之間不具有反射型偏光板。
TW099144524A 2009-12-18 2010-12-17 Multilayer extended film TWI524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7757A JP4782864B2 (ja) 2009-12-18 2009-12-18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輝度向上用部材、それら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部材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9287758A JP2011126182A (ja) 2009-12-18 2009-12-18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輝度向上用部材、それら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部材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0149886A JP5022480B2 (ja) 2010-06-30 2010-06-30 液晶表示装置用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766A TW201136766A (en) 2011-11-01
TWI524994B true TWI524994B (zh) 2016-03-11

Family

ID=4416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4524A TWI524994B (zh) 2009-12-18 2010-12-17 Multilayer extended film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03252B2 (zh)
EP (1) EP2514592B1 (zh)
KR (1) KR101758406B1 (zh)
CN (1) CN102652063B (zh)
TW (1) TWI524994B (zh)
WO (1) WO20110747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4128B2 (ja) * 2011-05-12 2016-02-17 帝人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EP2770349B1 (en) 2011-10-20 2017-09-20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Uniaxially oriented multi-layer laminate film
CN103998959B (zh) * 2011-12-19 2016-11-09 Lg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WO2014030409A1 (ja) * 2012-08-24 2014-02-27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9519090B2 (en) * 2012-09-24 2016-12-13 Teijin Limited Uniaxially stretched multi-layer lamin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same, optical memb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097843B2 (en) * 2012-12-07 2015-08-04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First surface mirro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scanner and/or copier including the same
US10539717B2 (en) * 2012-12-20 2020-01-21 Samsung Sdi Co., Ltd. Polarizing plates and optical display apparatuses including the polarizing plates
JP6310645B2 (ja) * 2013-05-20 2018-04-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偏光板のセ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99425B1 (ko) * 2013-12-16 2014-05-27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다층 연신 필름
JP6329248B2 (ja) 2014-03-19 2018-05-23 帝人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偏光板用反射偏光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偏光板、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KR20170036679A (ko) * 2014-07-18 2017-04-03 데이진 가부시키가이샤 1 축 연신 다층 적층 필름 및 그것으로 이루어지는 광학 부재
KR102367295B1 (ko) * 2015-06-26 2022-02-23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반사편광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10145999B2 (en) 2016-01-28 2018-12-04 Apple Inc. Polarizing beamsplitter that passes s-polarization and reflects p-polarization
US10613264B2 (en) 2016-09-13 2020-04-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ingle packet reflective polarizer with thickness profile tailored for low color at oblique angles
US11156757B2 (en) 2017-03-06 2021-10-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igh contrast optical film and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493677B2 (en) 2017-03-06 2022-11-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igh contrast optical film having specified transmittance and reflectance of polarized light
CN112400125B (zh) * 2018-07-13 2024-03-12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和光学膜
US20210263205A1 (en) * 2020-02-26 2021-08-26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Polymer thin films having high optical anisotropy
US11885999B2 (en) * 2020-05-08 2024-01-30 3M Innovation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construction and displa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6949A (en) 1989-06-20 1996-01-2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Birefringent interference polarizer
US5828488A (en) 1993-12-21 1998-10-2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Reflective polarizer display
US20070091230A1 (en) 1993-12-21 2007-04-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isplay incorporating reflective polarizer
EP0962807B1 (en) 1993-12-21 2008-12-0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ultilayered optical film
US6804058B1 (en) 1993-12-21 2004-10-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incorporating same
CN1052795C (zh) * 1993-12-21 2000-05-24 美国3M公司 光学显示器
WO1997001788A1 (en) 1995-06-26 1997-01-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ransflective displays with reflective polarizing transflector
US6737154B2 (en) 1995-06-26 2004-05-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polymer film with additional coatings or layers
BR9609314A (pt) * 1995-06-26 1999-07-06 Minnesota Mining & Mfg Película de multicamadas
US5738803A (en) 1995-12-14 1998-04-14 Hoechst Celanese Corp Polarizer films comprising wholly aromat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and dichroic dyes
US5863622A (en) 1996-12-05 1999-01-26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Polarizer laminates comprising coextruded liquid crystal polymer moieties and integral thermoplastic cover layers
AU2314899A (en) 1998-01-13 1999-08-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odified copolyesters and improved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s
JP3752410B2 (ja) 1999-12-24 2006-03-08 帝人株式会社 多層積層延伸フィルム
US7064897B2 (en) 2002-12-31 2006-06-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polarizing films with designed color shifts
JP4634097B2 (ja) * 2004-08-30 2011-02-16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WO2006025548A1 (ja) * 2004-08-30 2006-03-09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imited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
JP4624817B2 (ja) * 2005-02-02 2011-02-02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性偏光フィルム
KR101279303B1 (ko) * 2006-11-10 2013-07-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08153188A1 (ja) * 2007-06-13 2008-12-18 Teijin Limited 二軸配向積層フィルム
EP2272669B1 (en) * 2008-04-21 2013-09-18 Teijin Limited Biaxially oriented multilayer film
JP4782864B2 (ja) 2009-12-18 2011-09-28 帝人株式会社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輝度向上用部材、それら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複合部材およびそれら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4592B1 (en) 2014-08-20
KR20120123271A (ko) 2012-11-08
EP2514592A4 (en) 2014-04-02
US8703252B2 (en) 2014-04-22
KR101758406B1 (ko) 2017-07-17
CN102652063A (zh) 2012-08-29
EP2514592A1 (en) 2012-10-24
US20120249935A1 (en) 2012-10-04
CN102652063B (zh) 2014-12-24
TW201136766A (en) 2011-11-01
WO2011074701A1 (ja) 2011-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4994B (zh) Multilayer extended film
KR101978128B1 (ko) 반사 편광 필름, 그것으로 이루어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651553B (zh) 液晶顯示器偏光板用反射偏光薄膜、由其所成之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液晶顯示器用光學構件以及液晶顯示器
KR101633237B1 (ko) 1 축 연신 다층 적층 필름, 그것으로 이루어지는 편광판,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502248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液晶表示装置
JP6077300B2 (ja)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82302B2 (ja) 多層延伸フィルム
JP6267013B2 (ja) 多層一軸延伸フィルム、ならびにそれからなる反射型偏光板、ips方式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光学部材およびips方式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124035B2 (ja) 多層一軸延伸フィルム
JP5502809B2 (ja) 反射偏光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82303B2 (ja) 多層延伸フィルム
JP5706246B2 (ja) 多層延伸フィルム
JP5069806B2 (ja) 液晶セル貼合せ用偏光板
JP5554752B2 (ja) Vaモード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反射偏光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光学部材およびvaモード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6077299B2 (ja) 1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用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82268B2 (ja) 立体視眼鏡用反射偏光フィルム、それからなる偏光板および立体視眼鏡
JP6441147B2 (ja) 延伸多層積層反射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