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1445B -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1445B
TWI521445B TW104105595A TW104105595A TWI521445B TW I521445 B TWI521445 B TW I521445B TW 104105595 A TW104105595 A TW 104105595A TW 104105595 A TW104105595 A TW 104105595A TW I521445 B TWI521445 B TW I5214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rack
sensing
detecting
tou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5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31519A (zh
Inventor
Chi Hao Tang
Original Assignee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4105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1445B/zh
Priority to CN201510385389.0A priority patent/CN106201048A/zh
Priority to US14/825,578 priority patent/US2016023914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4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1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151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及其觸控軌跡偵測方法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觸控裝置及其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尤指當複數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上進行轉向滑動或停留等特殊動作時,藉由依據觸點之移動速度來判斷該觸點之軌跡偵測區域,以避免不同移動軌跡之觸點落於相互之軌跡偵測區域而使得控制單元做出錯誤之移動軌跡判斷。
按,現今電子產品為配合人類之直覺方式,觸控裝置已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品中,以便使用者能透過手指或觸控筆等觸控物件於觸控裝置之感測面板碰觸或滑動,藉以對電子產品進行觸控操作。
請參閱第十三、十四、十五圖所示,係為習用技術之動作示意圖(一)、(二)、(三),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當觸控物件(如手指或觸控筆等)於觸控裝置之感測面板進行滑動而形成移動軌跡K1時,觸控裝置之控制單元係先於感測面板上取得有第一觸點M11,並於該第一觸點M11周圍界定出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進而於下一偵測時間時,控制單元會於感測面板上偵測到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內之第二觸點M12,並於第二觸點M12周圍界定出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以供藉由該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判斷第二觸點M12至第三觸點M13之移動軌跡。
當有二個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相鄰轉向滑動以形成有移動 軌跡K1、K2時,控制單元會依序偵測到第一觸點M11、M21、第二觸點M12、M22及第三觸點M13、M23,然而,由於二個觸控物件分別由第二觸點M12、M22轉向滑移至第三觸點M13、M23時,第三觸點M23係位於鄰近第二觸點M12並落於該第二觸點M1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內,進而造成控制單元同時將第二觸點M12與第三觸點M13、M23判斷為同一移動軌跡,而使得控制單元於感測面板執行非預期之觸控操作。
是以,如何解決當多個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上進行轉換方向等特殊之滑動操作時,並造成控制單元對各觸控物件之移動軌跡判斷錯誤,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透過觸點之移動速度來界定該觸點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以防止對不同移動軌跡之相鄰觸點做出錯誤之移動軌跡判斷的觸控軌跡偵測方法。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於判斷觸控物件於觸控裝置之感測面板上的移動軌跡,其中,當有多個觸控物件在感測面板上進行轉向滑動或停留等特殊動作以產生有不同移動軌跡之複數觸點時,本發明係透過觸點之移動速度來界定該觸點之軌跡偵測區域,由於軌跡偵測區域係與移動速度呈正相關,故使得多個相鄰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上進行轉換方向或停留等特殊之滑動操作時,各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轉向處或停留處之觸點會具有較小範圍之軌跡偵測區域,藉此避免不同移動軌跡之相鄰觸點落於相 互之軌跡偵測區域而使得控制單元做出錯誤之移動軌跡判斷,以防止於感測面板產生非預期之觸控操作,進而提供使用者良好之觸控操作體驗。
1‧‧‧觸控裝置
11‧‧‧感測面板
111‧‧‧驅動線
112‧‧‧感測線
113‧‧‧感測點
12‧‧‧控制單元
K1、K2‧‧‧移動軌跡
M11、M21‧‧‧第一觸點
R11、R21‧‧‧第一偵測半徑
A11、A21‧‧‧第一軌跡偵測區域
M12、M22‧‧‧第二觸點
R12、R22‧‧‧第二偵測半徑
A12、A22‧‧‧第二軌跡偵測區域
M13、M23‧‧‧第三觸點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觸控裝置之電路示意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之步驟流程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應用時之動作示意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二)。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三)。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二)。
第九圖 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三)。
第十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
第十一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二)。
第十二圖 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三)
第十三圖 係為習用技術之動作示意圖(一)。
第十四圖 係為習用技術之動作示意圖(二)。
第十五圖 係為習用技術之動作示意圖(三)。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 瞭解。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係為本發明觸控裝置之電路示意圖,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發明之觸控裝置1係包括有感測面板11及控制單元12。感測面板11於內部設置有水平排列之複數驅動線111,且各驅動線111為相互平行;以及垂直排列之複數感測線112,且各感測線112亦為相互平行,再於各驅動線111及各感測線112間交越形成一直角坐標系並於各交越處分別形成一感測點113,各感測點13為分別對直角坐標系上之一坐標。又各驅動線111及各感測線112為電性連接於控制單元12。
上述各驅動線111及各感測線112間交越形成一直角坐標系僅係為較佳實施例而已。本發明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於實際應用時,各驅動線111亦可為由感測面板11中心朝外放射延伸設置,而各感測線112則為與各驅動線111交越之複數同心圓,用以形成一極坐標系統並於各交越處分別形成一感測點113,且各感測點13為分別對極坐標系統上之一坐標,其僅需透過各驅動線111及感測線112界定出各感測點113之不同坐標位置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請參閱第二圖所示,係為本發明之步驟流程圖,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發明觸控裝置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的步驟流程如下:
(300)控制單元12於感測面板11之一感測點113取得第一觸點M11
(301)控制單元12於該第一觸點M11周圍界定出一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
(302)控制單元12於感測面板11之一感測點113取得第二觸點M12
(303)控制單元12判斷第二觸點M12是否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若判斷為「否」,則回到步驟(304);若判斷為「是」,則執行步驟(305)。
(304)控制單元12判斷第一觸點M11與第二觸點M12不為同一移動軌跡。
(305)控制單元12判斷第一觸點M11至第二觸點M12為同一移動軌跡K1
(306)控制單元12運算第二觸點M12之移動速度V12
(307)控制單元12依據該移動速度V12於第二觸點M12周圍界定出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
請參閱第三、四、五、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應用時之動作示意圖、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二)、(三),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當有二個相鄰並列之觸控物件(例如手指並列)同時於感測面板11上朝同一側轉向滑動以形成有移動軌跡K1、K2時,控制單元12會先於感測面板11之二個感測點113偵測到第一觸點M11、M21之位置資訊。而控制單元12再以第一觸點M11、M21做為圓心並分別朝外延伸有第一偵測半徑R11、R21並劃一正圓,以供分別界定出第一觸點 M11、M21之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A21
前述第一觸點M11、M21若分別為移動軌跡K1、K2之初始觸點,則控制單元12即依據一初始值來分別界定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A21之第一偵測半徑R11、R21;若第一觸點M11、M21不為移動軌跡K1、K2之初始觸點,則代表第一觸點M11、M21分別具有移動速度V11、V21,而控制單元12即依據該移動速度V11、V21來界定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A21之第一偵測半徑R11、R21,且一偵測半徑R11、R21分別與第一觸點M11、M21之移動速度V11、V21呈正相關。
後續控制單元12會於感測面板11之二個感測點113偵測到二個觸控物件於轉向處所產生之第二觸點M12、M22的位置資訊。且第二觸點M12、M22為分別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A21內,故控制單元12判斷第一觸點M11與第二觸點M12為同一移動軌跡K1,而第一觸點M21與第二觸點M22亦為同一移動軌跡K2
且因第二觸點M12並未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21,以及第二觸點M22亦未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A11,故控制單元12判斷第一觸點M11與第二觸點M22不為同一移動軌跡,而第一觸點M21與第二觸點M12亦不為同一移動軌跡。
前述控制單元12在判斷第一觸點M11、M21分別與第二觸點M12、M22為同一移動軌跡K1、K2後,即會分別運算第二觸點M12、M22之移動速度V12、V22,並依據移動速度V12、V22分別界定第二觸點M12、M22之第二偵測半徑R12、R22,進而以第二觸點M12、M22做為圓心並分別朝外延伸第二偵測半徑R12、R22以形成有正圓形之第二 軌跡偵測區域A12、A22
其中,第二偵測半徑R12、R22之長度係分別與移動速度V12、V22呈正相關,因此,第二觸點M12、M2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亦分別與移動速度V12、V22呈正相關。且由於物體於移動中轉換方向時,會使得該物體之移動速度下降,故使得第二觸點M12、M2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會隨著移動速度V12、V22下降而具有較小之第二偵測半徑R12、R22
後續控制單元12會再於相鄰第二觸點M12、M22處偵測到第三觸點M13、M23之位置資訊,且因第三觸點M13、M23為分別落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內,故控制單元12判斷第二觸點M12與第三觸點M13為同一移動軌跡K1,而第二觸點M22與第三觸點M23亦為同一移動軌跡K2
由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之第二偵測半徑R12係與移動速度V12呈正相關,因此,第二觸點M1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將會隨著轉向處之移動速度V12下降而具有較小之第二偵測半徑R12,進而使得與第二觸點M12相鄰之第三觸點M23將不會落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內,藉此避免控制單元12將第二觸點M12與第三觸點M23判斷為同一移動軌跡,以防止於感測面板11產生非預期之觸控操作,進而提供使用者良好之觸控操作體驗。
前述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之第二偵測半徑R12、R22係分別小於一預設上限值,以防止感測面板11表面之二個觸控物件移動速度V12、V22過快時,造成相鄰第二觸點M12、M22之若干觸點落 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內,以防止控制單元12對第二觸點M12、M22與後續第三觸點M13、M23做出錯誤之移動軌跡判斷。
請參閱第三、七、八、九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應用時之動作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二)、(三),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當二個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朝相對內側轉向滑動以形成有之移動軌跡K1、K2時,由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之第二偵測半徑R12、R22係分別與移動速度V12、V22呈正相關,因此,第二觸點M2、M2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將會隨著轉向處之移動速度V12、V22下降而具有較小之第二偵測半徑R12、R22,以使得兩相鄰之第二觸點M12、M22並不會落於相互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內,進而防止控制單元12將第二觸點M12、M22判斷為同一移動軌跡。
請參閱第三、十、十一、十二圖所示,係為本發明應用時之動作示意圖、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二)、(三),由圖中所示可清楚看出,當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上點觸並停留以產生有移動軌跡K1時,由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之第二偵測半徑R12係與移動速度V12呈正相關,因此,當第二觸點M12因停留而使得之移動速度V12為零,此時第二觸點M1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亦會隨著零值之移動速度V12而縮小,以使得後續於相鄰第二觸點M12處所點觸之第一觸點M21不會落於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藉以防止控制單元12將第二觸點M12與第一觸點M21判斷為同一移動軌跡。
上述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僅係以二個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上相鄰位置處停留或滑動,本發明之觸控軌跡偵測 方法於實際應用時係可對一個、二個、三個、四個或五個等複數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上之移動軌跡進行判斷,其僅需使觸控物件於觸點之速度與該觸點之軌跡偵測區域呈正相關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本發明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依據第二觸點M12之移動速度V12來判斷該第二觸點M12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僅係為較佳實施例而已。當有複數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上滑移而產生有複數移動軌跡(例如移動軌跡K1、K2等)時,控制單元12會分別於各移動軌跡上依序取得有複數觸點(例如第一觸點M11、M21、第二觸點M12、M22、第三觸點M13、M23等),並依據各觸點之移動速度(例如移動速度V12、V22等)界定該觸點之軌跡偵測區域(例如第二軌跡偵測區域A12、A22)等,且因各軌跡偵測區域之偵測半徑(例如第二偵測半徑R12、R22等)係與該軌跡偵測區域所對應之觸點的移動速度為正相關,故使得多個相鄰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上進行轉換方向或停留等特殊之滑動操作時,各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轉向處或停留處之觸點會具有較小範圍之軌跡偵測區域,藉此避免不同移動軌跡之相鄰觸點落於相互之軌跡偵測區域而使得控制單元12對相鄰觸點做出錯誤之移動路徑判斷,以防止於感測面板11產生非預期之觸控操作,進而提供使用者良好之觸控操作體驗。
是以,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本發明為主要針對觸控裝置及其觸控軌跡偵測方法,該觸控軌跡偵測方法係應用於觸控物件於觸控裝置1之感測面板11上 進行滑動之移動軌跡判斷,並依據觸點之移動速來判斷該觸點之軌跡偵測區域,其中,由於軌跡偵測區域係與移動速度呈正相關,以供多個相鄰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11上進行轉向滑動或停留時,會於轉向處或停留處之觸點會具有較小範圍之軌跡偵測區域,藉此避免不同移動軌跡之相鄰觸點落於相互之軌跡偵測區域而使得控制單元12對相鄰觸點做出錯誤之移動路徑判斷,故舉凡可達成前述效果之結構、裝置皆應受本發明所涵蓋,此種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括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觸控裝置及其觸控軌跡偵測方法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K1、K2‧‧‧移動軌跡
M11、M21‧‧‧第一觸點
R11、R21‧‧‧第一偵測半徑
A11、A21‧‧‧第一軌跡偵測區域
M12、M22‧‧‧第二觸點
R12、R22‧‧‧第二偵測半徑
A12、A22‧‧‧第二軌跡偵測區域
M13、M23‧‧‧第三觸點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裝置,其包括:一感測面板,係於內部設置有複數驅動線以及與各驅動線相互交越之複數感測線,且各驅動線與各感測線交越形成複數感測點,以供觸控物件於感測面板滑動或停留,使得控制單元於感測點偵測到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感測面板,用以於感測面板之一感測點取得第一觸點,並於第一觸點周圍界定有第一軌跡偵測區域;於感測面板之一感測點取得第二觸點;若第二觸點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之外,則判斷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不為同一移動軌跡;若第二觸點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之內,則判斷第一觸點與第二觸點為同一移動軌跡,並運算第二觸點之移動速度,再依據該移動速度界定第二觸點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且前述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係與移動速度呈正相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係以第一觸點做為圓心並朝外延伸第一偵測半徑以形成有正圓形之第一軌跡偵測區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若第一觸點為移動軌跡之初始觸點,則第一偵測半徑之長度係為一預設初始值;若第一觸點不為移動軌跡之初始觸點,則代表第一觸點具有移動速度,並依據第 一觸點之移動速度界定第一偵測半徑,且第一偵測半徑之長度與第一觸點之移動速度呈正相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係以第二觸點做為圓心並朝外延伸第二偵測半徑以形成有正圓形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且第二偵測半徑之長度係與移動速度呈正相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之第二偵測半徑係小於一預設上限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感測面板設之各驅動線及各感測線間交越形成一直角坐標系,而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係為直角坐標系上之一坐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觸控裝置,其中該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為同一坐標或不同坐標。
  8. 一種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係應用於觸控裝置,該觸控裝置係具有感測面板,感測面板於內部設置有複數驅動線以及與各驅動線相互交越之複數感測線,且各驅動線與各感測線交越形成複數感測點,而各驅動線與各感測線電性連接有控制單元,其方法步驟包括:該控制單元於感測面板上之一感測點取得第一觸點,並於第一觸點周圍界定有第一軌跡偵測區域;該控制單元於感測面板之一感測點取得第二觸點;若第二觸點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之外,則控制單元判斷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不為同一移動軌跡;若第二觸點落於第一軌跡偵測區域之內,則控制單元判斷第一觸點與 第二觸點為同一移動軌跡,並運算第二觸點之移動速度,再依據該移動速度界定第二觸點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且前述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係與移動速度呈正相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中該控制單元係以第一觸點做為圓心並朝外延伸第一偵測半徑以形成有正圓形之第一軌跡偵測區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中若第一觸點為移動軌跡之初始觸點,則第一偵測半徑之長度係為一預設初始值;若第一觸點不為移動軌跡之初始觸點,則代表第一觸點具有移動速度,並依據第一觸點之移動速度界定第一偵測半徑,且第一偵測半徑之長度與第一觸點之移動速度呈正相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中該控制單元係以第二觸點做為圓心並朝外延伸第二偵測半徑以形成有正圓形之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且第二偵測半徑之長度係與移動速度呈正相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二軌跡偵測區域之第二偵測半徑係小於一預設上限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中該感測面板之各驅動線及各感測線間交越形成一直角坐標系,而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係為直角坐標系上之一坐標。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軌跡偵測方法,其中該第一觸點及第二觸點為同一坐標或不同坐標。
TW104105595A 2015-02-17 2015-02-17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TWI521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5595A TWI521445B (zh) 2015-02-17 2015-02-17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CN201510385389.0A CN106201048A (zh) 2015-02-17 2015-06-30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轨迹侦测方法
US14/825,578 US20160239144A1 (en) 2015-02-17 2015-08-13 Touchscreen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jectory sens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5595A TWI521445B (zh) 2015-02-17 2015-02-17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1445B true TWI521445B (zh) 2016-02-11
TW201631519A TW201631519A (zh) 2016-09-01

Family

ID=55810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5595A TWI521445B (zh) 2015-02-17 2015-02-17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39144A1 (zh)
CN (1) CN106201048A (zh)
TW (1) TWI5214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02191A (ko) * 2019-02-21 2020-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3496B (zh) * 2008-10-21 2010-07-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的触控点检测方法
US9134848B2 (en) * 2009-06-03 2015-09-15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Touch tracking on a touch sensitive interface
CN102193696A (zh) * 2010-03-15 2011-09-21 万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多点侦测方法
JP5639487B2 (ja) * 2011-01-18 2014-12-1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US8902200B2 (en) * 2012-05-30 2014-12-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922516B2 (en) * 2013-03-27 2014-12-30 Tianjin Funayu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ulti-points detect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39144A1 (en) 2016-08-18
TW201631519A (zh) 2016-09-01
CN106201048A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3723B (zh) 電容式觸控裝置及控制方法
TWI496041B (zh) 二維觸碰感測器
US90809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 detection with palm rejection
TWI430141B (zh) 判斷旋轉手勢的方法與裝置
US9886131B2 (en) Determining what input to accept by a touch sensor after intentional and accidental lift-off and slide-off when gesturing or performing a function
TWI526916B (zh) Multi-touch screen device and multi-touch screen adjacent junction detection method
US2015010924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three-dimensional operation control of a touch screen
US904700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965623B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摸屏、其触摸定位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10148804A1 (en) Multi-touch Command Detecting Method for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GB2527918A (en) Glove touch detection
JP2007122522A5 (zh)
JP2015026094A (ja) タッチパッド
TWI521445B (zh) Touch device and its touch track detection method
JP6058118B2 (ja) 操作検知装置
CN212723965U (zh) 触控屏及具有所述触控屏的输入装置
TWI470496B (zh) 觸控面板之觸點座標的取樣方法
JP6735282B2 (ja) マルチ・フィンガ・ジェスチャにおける垂直二等分線を使用した、ディスプレイ上の多次元環境に示されるオブジェクトの動きの制御
TW201608446A (zh) 觸控裝置
TWI525526B (zh) 具一觸控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11387A (zh) 确定方位角或姿态的方法、触控输入装置、触控屏及系统
TWI460626B (zh) 觸控電子裝置及觸控軌跡的校正方法
WO2018188320A1 (zh) 一种终端触摸屏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3513880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控制目标对象旋转的方法及装置
TWI467456B (zh) 觸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