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7963B - A blow molding method, a blow molding die, and a blow forming container - Google Patents
A blow molding method, a blow molding die, and a blow forming container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17963B TWI517963B TW102106209A TW102106209A TWI517963B TW I517963 B TWI517963 B TW I517963B TW 102106209 A TW102106209 A TW 102106209A TW 102106209 A TW102106209 A TW 102106209A TW I517963 B TWI517963 B TW I51796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w molding
- region
-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adjustment
- primar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1/023—Neck construction
- B65D1/0246—Closure retaining means, e.g. beads, screw-thr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18—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everal blowing ste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09—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18—Heat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2—Heating of preforms and shrinking of the prefor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72—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in several st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2/00—Producing hollow articles
- B29D22/003—Containers for packag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e.g. bottles, jars, cans, barrels, t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23—Moulds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29C2049/4838—Moulds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for heating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2049/4846—Moulds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for heating moulds or mould part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moul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g. neck, shoulder or bottom
- B29C2049/4851—Side wa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2049/4879—Moulds characterised by mould configurations
- B29C2049/4892—Mould halves consisting of an independent main and bottom pa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27—Cutting of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793/00—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 B29C2793/009—Shaping techniques involving a cutting or machining operation after sha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16—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 B29C48/18—Articl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mponents, e.g. co-extruded layers the components being lay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2/00—Hollow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 B29L2031/716—Bottles of the wide mouth type, i.e. the diameters of the bottle opening and its body are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一次及二次吹製成形步驟的吹製成形方法、吹製成形模具及吹製成形容器等。
具有一次及二次吹製成形步驟的吹製成形方法、用於該方法的吹製成形模具及藉由該模具所成形的吹製成形容器,係已揭示於專利文獻1、2等。該成形方法,首先係使已加熱至延伸適溫之預形體(preform)在加熱後的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內進行吹製成形並使其膨脹,以成形中間成形品。之後,在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內加熱中間成形品,且將中間成形品從一次成形模具取出。將收縮並處於軟化狀態的中間成形品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進行吹製成形,並使其再次膨脹,藉此獲得最終成形品。藉此,成形耐熱性容器。用於此的一次吹製成形模具係被加熱,而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係用比一次吹製成形模具還低溫來加熱或處於常溫。
另一方面,在專利文獻3-5,已有揭示一種以下之方法:將預形體在吹製成形模具內進行吹製成形,該
時在吹製成形容器之中間部賦予螺紋部之形狀,將靠近螺紋部之開口側予以切斷,以製造寬口容器。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311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6403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昭61-293829號公報
(專利文獻4)美國發明專利第6228317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1-51604號公報
專利文獻1、2所揭示的耐熱容器之成形方
法,係當將中間成形品從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取出時,中間成形品係不論在橫軸方向或是在縱軸方向皆會收縮。因而,當以一次吹製成形在縱軸方向賦形為軀幹直徑不同的形狀時,從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取出的中間成形品之特定形狀的賦形部位,係移動至在縱軸方向收縮之位置。該賦形部位係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更進一步被吹製並賦形為最終形狀。在該情況,就必須將中間成形品之賦形部位,正確地搬入以二次吹製成形模具而被加工成最終形狀之特定模穴(cavity)面。因而,即便藉由一次吹製成形模具而形成為中間成形品的賦形部位收縮,亦有必要事先估計收
縮量以便收納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之特定模穴面。但是,如此的估計很困難,且必須藉由試誤法(trial and error)來加工一次吹製成形模具。
例如即便是在藉由專利文獻1、2所揭示之成
形方法來成形專利文獻3-5所揭示之寬口容器的情況,亦有上述的課題。在專利文獻3-5中,係藉由僅一次之吹製成形來賦形螺紋部。在專利文獻1、2之成形方法中,係能考慮例如以一次吹製成形與二次吹製成形之二次吹製成形來成形出螺紋部。在該情況,與由一次吹製成形模具所形成之螺紋部相應的部位,係藉由從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取出而在縱軸方向收縮。因而,一次吹製成形的螺紋部相應部位之模穴加工,係如上述般要伴隨嘗試錯誤且繁雜。
本發明的幾個態樣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吹
製成形方法、吹製成形模具及吹製成形容器,其不用伴隨繁雜之設計就可以將一次吹製成形的中間成形品之特定部位,正確地搬入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之特定模穴位置,藉此擴大二次吹製成形法的用途。
(1)本發明之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吹製成形方法,其具有:一次吹製成形步驟,其係將射出成形之預形體,在具有一次溫調部之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內吹製成形為中間成形品;及
收縮步驟,其係從前述中間成形品排除吹製空氣,而使前述中間成形品收縮;以及
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其係將前述中間成形品,在具有二次溫調部之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吹製成形為最終成形品,
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係包含:前述一次溫調部在縱向延伸方向所分割的第1個一次溫調部與第2個一次溫調部,
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藉由前述第1個一次溫調部來冷卻連續於前述中間成形品之口部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
而在前述收縮步驟中,藉由前述第2個一次溫調部進行溫度調節後之第2中間成形區域收縮。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在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藉由第1個一次溫調部來冷卻連續於中間成形品之口部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因而,即便從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取出中間成形品,藉由第1個一次溫調部而冷卻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亦大致不收縮。由於中間成形品之口部亦未被溫度調節,所以同樣不會收縮。換句話說,口部及連續於該口部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即便從中間成形品排除吹製空氣並從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取出亦幾乎沒有尺寸變化。當藉由搬運構件來支撐該中間成形品之口部並搬入二次吹製成形模具時,由於連續於口部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實質上並沒有尺寸變化,所以能安置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之預
定位置。藉此,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中接近第1中間成形區域的部位亦能安置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之預定位置。
因而,第1中間成形區域、或是接近第1中間成形區域的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一部分,即便以軀幹直徑在縱軸位置不同之方式藉由例如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來賦形,亦可以使該賦形部位對位於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之特定模穴面。
另外,本發明之一態樣,係在前述一次吹製
成形步驟中,使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在與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具有一次絕熱層,且可以對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在前述一次溫調境界予以絕熱而進行溫度調節。
藉此,可以將中間成形品之第1中間成形區
域與第2中間成形區域分別以設定溫度來進行更均勻的溫度調節。
(2)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前述一次吹製成
形模具,係更具有:對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第3中間形成區域進行溫度調節的第3個一次溫調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係使前述第3個一次溫調部,可以以前述第1個一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與在前述第2個一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之間的設定溫度,對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中間成形品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係以雖然
比第1中間成形區域還更高之溫度但是比第2中間成形區
域還更低之溫度進行溫度調節,所以收縮量比第2中間成形區域還更小。因而,可以將第1中間成形區域及連續於該區域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安置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之預定的模穴位置。
(3)本發明之一態樣,係在前述一次吹製成
形步驟中,使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具有:第1個一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第1個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以及第2個一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第2個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可以使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在前述第1個一次溫調境界及前述第2個一次溫調境界分別絕熱於前述中間成形品之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而進行溫度調節。
藉此,可以將中間成形品之第1中間成形區
域至第3中間成形區域分別以設定溫度來進行更均勻的溫度調節。
(4)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前述二次吹製成
形模具,係包含:前述二次溫調部在縱向延伸方向所分割的第1個二次溫調部與第2個二次溫調部,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前述最終成形品,係使連續於前述口部之第1最終成形區域藉由前述第1個二次溫調部而冷卻,且可以對吹製成形後之第2最終成形區域藉由前述第2個二次溫調部進行溫度調節。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係對在二次吹製成形
模具中成為二次吹製對象的第2最終成形區域以第2個二次溫調部進行溫度調節,藉此可以提高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賦形性與結晶化度。以第1個二次溫調部來冷卻第1最終成形區域,藉此第1最終成形區域不會延伸,而能提高二次吹製成形的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賦形性。
另外,本發明之一態樣,係在前述二次吹製
成形步驟中,使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在與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具有二次絕熱層,且對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在前述二次溫調境界予以絕熱而進行溫度調節。
藉此,可以將最終成形品之第1最終成形區
域與第2最終成形區域分別以設定溫度來進行更均勻的溫度調節。
(5)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前述二次吹製成
形模具,係更具有:對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第3最終形成區域進行溫度調節的第3個二次溫調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係使前述第3個二次溫調部,可以以比在前述第1個二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高的溫度,來對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第3個二次溫調部,係以比第1個二次溫調
部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來對第3最終成形區域進行溫
度調節,藉此可以提高作為二次吹製成形對象的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賦形性與結晶化度。
另外,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前述二次吹製
成形步驟,係使前述第3個二次溫調部,以比前述第2個二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來對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第3個二次溫調部,係以比在第2個二次溫
調部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來對第3最終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藉此可以更提高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賦形性與結晶化度。
(6)本發明之一態樣,係在前述二次吹製成
形步驟中,使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具有:第1個二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第1個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以及第2個二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第2個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可以使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在前述第1個二次溫調境界及前述第2個二次溫調境界分別絕熱於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而進行溫度調節。
藉此,可以將最終成形品之第1最終成形區
域至第3最終成形區域分別以設定溫度來進行更均勻的溫度調節。
另外,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係可以將螺紋
部賦形於前述最終成形品之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
當切斷第1最終成形區域時,就可以製造將
具有螺紋部之第3最終成形區域作為口部的寬口容器。由於第2、第3區域係被二次吹製所以具有耐熱性。而且,由於第3最終成形區域係被吹製成形所以口徑比原來的口部還更大,且可以製造寬口耐熱容器。
(7)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係僅在前述二次
吹製成形步驟中,可以在前述最終成形品之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二次吹製成形為螺紋部之形狀。
中間成形品之第2中間成形區域係以一次吹
製成形模具進行溫度調節,所以可以提高將保有熱的第2中間成形區域二次吹製於第3最終成形區域時的賦形性。
因而,僅藉由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即可在第3最終成形區域形成螺紋部。
(8)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在前述一次吹製
成形步驟中,係在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一次吹製成形出與螺紋部相應之凹凸圖案,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可以在前述最終成形品之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二次吹製成形為前述螺紋部之形狀。
在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事先在第3中間成形
區域形成螺紋部預備成形部,藉此能更提高以二次成形步驟在第3最終成形區域形成螺紋部的賦形性。而且,形成於中間成形品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的螺紋部預備成形部,由於其第1中間成形區域不收縮,所以可以安置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之對應的模穴位置。
(9)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前述一次吹製成
形步驟,係在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形成有顯示前述中間成形品之繞縱軸旋轉之方向的定向(orientation)部,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可以使用前述中間成形品之定向部而在繞前述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進行定位。
形成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之第3中間成形區
域,係不對繞縱軸中心旋轉之任意旋轉角成為旋轉對稱形。可以使用形成於中間成形品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的定向部,將形成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在繞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定位。因而,可以將螺紋部預備成形部,安置在二次吹製成形模之對應的模穴位置。
(10)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吹製成形模具,係用於將射出成形後之預形體吹製成形為中間成形品之一次吹製成形、或將前述中間成形品吹製成形為最終容器之二次吹製成形中的吹製成形模具,其具有在縱向延伸方向所分割的第1溫調部及第2溫調部,前述第1溫調部,係冷卻連續於前述中間成形品或前述最終成形品之前述口部的第1成形區域,前述第2溫調部,係以比在前述第1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高的溫度對連續於前述第1成形區域之第2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則對中間成形品或是最終成形品之第1、第2成形區域如同上述般地進行溫
度調節,藉此可以改善一次吹製成形或是二次吹製成形之成形品質。例如,藉由冷卻中間成形品之第1成形區域(第1中間成形區域),由於第1成形區域(第1中間成形區域)不收縮,所以可以減少第2成形區域(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特定部位在縱軸方向偏移的量,且容易使第2成形區域(第2中間成形區域)對位於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之預定模穴位置。藉由冷卻最終成形品之第1成形區域(第1最終成形區域),第1成形區域(第1最終成形區域)就不被二次吹製,而可以提高第2成形區域(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賦形性。對第2成形區域(第2中間成形區域、第2最終成形區域)以比第1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進行溫度調節,藉此可以提高第2成形區域之延伸性與賦形性。
另外,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係在與前述
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成形區域之間的境界對應之位置具有絕熱層。
藉此,可以將中間成形品或是最終成形品之
第1成形區域與第2成形區域分別以設定溫度來進行更均勻的溫度調節。
(11)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更具有:對
前述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成形區域之間的第3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的第3溫調部,前述第3溫調部,係可以以比在前述第1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高,且與在前述第2溫調部之設定溫度不同的溫度,對前述第3成形區域進行
溫度調節。
如此,可以實施相應於第2、第3成形區域之
溫度調節。例如,可以對中間成形品之第3成形區域(第3中間成形區域),以雖然比第1成形區域(第1中間成形區域)還更高之溫度但是比第2成形區域(第2中間成形區域)還更低之溫度進行溫度調節。如此,第3成形區域(第3中間成形區域)之收縮量,係比第2成形區域(第2中間成形區域)還更小。因而,可以將第1成形區域(第1中間成形區域)及連續於該區域之第3成形區域(第3中間成形區域),安置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之預定的模穴位置。又,第3溫調部,係以比在第2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對最終成形品之第3成形區域(第3最終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藉此可以提高作為二次吹製成形對象的第3成形區域(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賦形性與結晶化度。
(12)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更可以具
有:第1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成形區域之間的第1境界對應之位置;以及第2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2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成形區域之間的第2境界對應之位置。
藉此,可以將中間成形品或是最終成形品之
第1成形區域至第3成形區域分別以設定溫度來進行更均勻的溫度調節。
(13)本發明之更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吹
製成形容器,其具有:呈開口之口部;及連續於前述口部之軀幹部;以及連續於前述軀幹部之底部,前述口部、前述軀幹部及前述底部,係藉由一次吹製成形及二次吹製成形所賦形,藉由前述一次吹製成形及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時之絕熱而產生的痕跡,係以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呈現於前述口部與前述軀幹部之境界的周面。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的容器,係藉由切斷依上述之(6)中所說明的本發明方法而成形的最終成形品之第1最終成形區域所形成。口部為第3最終成形區域,至少軀幹部為第2最終成形區域。因而,口部及軀幹部係被一次吹製成形及二次吹製成形,且本容器係可以利用作為寬口耐熱容器。該容器,藉由一次吹製成形及二次吹製成形時之絕熱而產生的痕跡,是以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呈現在作為第3最終成形區域的口部、與作為第2最終成形區域的軀幹部之境界的周面。藉由一次吹製成形時之絕熱而產生的痕跡,係藉由收縮而偏移於口部側,此係因不與藉由一次吹製成形時之絕熱而產生的痕跡重疊所致。因而,在口部與軀幹部之境界的周面,具有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的吹製成形容器,係可以達成藉由在上述之(6)中所說明的本發明方法而獲得的效果。另外,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為無法一看就能確認之程度的薄
線,不會降低最終成形品之外觀品質。
(14)在本發明之更另一態樣中,係有以下
的情況:在前述口部、前述軀幹部及前述底部,藉由前述一次吹製成形及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所產生的痕跡,是以在周面朝向縱軸方向延伸之4條分模線(parting line)來呈現。
當相對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與二次吹製成形
模具,使配置於各模具內的成形品在繞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偏移時,在一次吹製成形模具中產生的2條分模線與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中產生的2條分模線並不重疊。如此,本容器,係對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與二次吹製成形模具,能容許配置於各模具內的成形品在繞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偏移,且能緩和成形條件。該4條分模線亦不會降低最終成形品之外觀品質。另外,當實施例如上述之(9)的成形方法時,雖然藉由定向部會在繞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一致,但是由於對於成形品並無法在一次吹製成形模具與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中使分模線嚴謹地一致,所以在此情況下亦會產生4條分模線。
200‧‧‧預形體
201‧‧‧口部
202‧‧‧中間成形品
202A‧‧‧第1中間成形區域(第1成形區域)
202A1、204A1、206A1‧‧‧定向部
202B‧‧‧第2中間成形區域(第2成形區域)
202B1、202C1、204C1‧‧‧螺紋部預備成形部
202C‧‧‧第3中間成形區域(第3成形區域)
204‧‧‧收縮後之中間成形品
204A‧‧‧第1中間成形區域(第1成形區域)
204B‧‧‧第2中間成形區域(第2成形區域)
204B1‧‧‧縮頸部
204C‧‧‧第3中間成形區域(第3成形區域)
206‧‧‧最終成形品
206A‧‧‧第1最終成形區域(第1成形區域)
206A2‧‧‧推拔面
206B‧‧‧第2最終成形區域(第2成形區域)
206B1‧‧‧縮頸部
206B2‧‧‧螺紋部
206C‧‧‧第3最終成形區域(第3成形區域)
206C1‧‧‧螺紋部
208‧‧‧最終製品
210、211‧‧‧分模線
220、221‧‧‧絕熱層之痕跡線
300A、300B、300C‧‧‧一次吹製成形模具
301‧‧‧第1個一次絕熱層(一次絕熱層)
301A、302A‧‧‧窄幅部
301B、302B‧‧‧寬幅部
302‧‧‧第2個一次絕熱層
310‧‧‧固定板
320‧‧‧一次吹製對開模具
320A至320C‧‧‧第1個至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
330‧‧‧一次溫調部
330A至330C‧‧‧第1個至第3個一次溫度部
340‧‧‧底模具
400A、400B、400C‧‧‧二次吹製成形模具
401‧‧‧第1個二次絕熱層(二次絕熱層)
402‧‧‧第2個二次絕熱層
410‧‧‧固定板
420‧‧‧二次吹製對開模具
420A至420C‧‧‧第1個至第3個二次對開模具
430‧‧‧二次溫調部
430A至430C‧‧‧第1個至第3個二次溫調部
440‧‧‧底模具
L‧‧‧縱軸尺寸
L1‧‧‧距離
P‧‧‧軸中心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吹製成形方法所實施的吹製成形裝置之概略俯視圖。
第2圖係顯示由第1圖之吹製成形裝置所搬運的預形
體、中間成形品、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及最終成形品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一次吹製成形步驟的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中間成形品之收縮步驟的示意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之示意圖。
第6圖係顯示由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所成形的最終成形品之示意圖。
第7圖係顯示具有一次、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之各分模線作為痕跡的最終成形品及最終製品之一例的示意圖。
第8圖係顯示藉由一次、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之絕熱層而產生於最終成形品之周面的2條連續線之示意圖。
第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一次吹製成形步驟的示意圖。
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中間成形品之收縮步驟的示意圖。
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二次吹製成形步驟的示意圖。
第12圖係顯示由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所成形的最終成形品之示意圖。
第13圖係顯示具有定向部的最終成形品之一例的示意圖。
第14圖係第13圖之XIIII-XIIII剖視圖。
第15圖係第13圖所示的最終成形品之口部附近的側視圖。
第1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之示意圖。
第1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中間成形品之收縮步驟的示意圖。
第18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之示意圖。
第19圖係顯示由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所成形的最終成形品之示意圖。
以下,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詳細地說
明。另外以下說明的本實施形態並非為不當地限定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本發明之內容,且本實施形態中說明的構成之全部並不限於必須作為本發明之解決手段。
第1圖係顯示實施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吹製成形方法的吹製成形裝置之全體構成的俯視圖。第2圖係顯示預形體、將該預形體進行二次吹製成形所得的中間成形品、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及最終成形品。
吹製成形裝置100,為製造作為最終成形品
206之耐熱容器者,而預形體供應部102、加熱站104、轉送部106及吹製搬運路134,係沿著預形體之搬運方向A而配設成直線狀。
該耐熱容器之成形方法,係大致區分由下述
之步驟所構成。首先,將預形體200從機外透過吹射機(shooter)110供應至預形體供應部102。將該預形體200送至加熱站104,且藉由加熱器加熱至成形適溫。經由轉送部106、和吹製搬運路134,將預形體200搭載於搬運構件128。將預形體200藉由搬運構件128搬運至一次吹製成形模具142,並進行二軸延伸吹製成形。與此同時,在相同的模具142內加熱吹製模具並施予熱處理。
雖然藉由一次吹製成形而得的中間成形品202
係進行比最終成形品206還更大的膨脹熱處理,但是之後會伴隨吹製空氣之排氣而收縮。結果,成為中間成形品202之總高比最終成形品206還短之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將該中間成形品204搬運至二次吹製成形模具144內並進行吹製成形,而獲得最終成形品206。最終成形品206係能藉由取出部148而取出至機外。
參照第3圖至第8圖就本發明方法之第1實施形態加以說明。
第3圖係顯示使用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的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係具有:分別固定於二個固定板310的一對之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0;以及一個底模具340。但是,底模具340係為了在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賦予朝向內方下凹的底形狀而使用,若非為如此的情況則不需要。另外,雖然第3圖係圖示為在將口部201形成向上的正立狀態下將中間成形品202進行一次吹製成形,但是在第1圖之吹製成形裝置100中則是在倒立狀態下進行一次吹製成形。
一對之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0的各個,係具
有一次溫調部330。一次溫調部330,係在縱延伸方向分割為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中,一次溫調部330,係被分割為第1個至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A、330B、330C。
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係冷卻連續於中間
成形品202之口部201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在此被加熱至吹製適溫之例如PET(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製預形體200的一次吹製成形時之溫度,例如為100℃至110℃左右。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係可以由供冷媒例如室溫之水循環的路徑所構成。
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係加熱連續於中間
成形品202之底部之包含軀幹部在內的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係可以由加熱例如195℃左右的匣式加熱器(cartridge heater)所構成。
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C,係對中間成形品
202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與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之間的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以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之設定溫度與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之設定溫度之間的溫度來進行溫度調節。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C,係可以由使例如90℃至100℃左右之溫調媒體例如溫油循環的流路所構成。
在開模狀態下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內,
配置能以第2圖所示之搬運構件128來保持口部201的預形體200,之後將一對之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0與底模具340予以閉模。在閉模狀態下,透過搬運構件128將一次吹製空氣導入預形體200內,並且以未圖示之一次延伸桿進行縱軸延伸驅動以實施一次吹製成形步驟。被成形後的中間成形品202之外壁係被加壓接觸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之模穴面。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之模穴面,係以在第1個至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A至330C所設定的溫度對中間成形品202進行溫度調節。
在此,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係可以更具
有第1個一次絕熱層301與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第1個一次絕熱層301,係設置於:和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與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之間的第1個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係設置於:和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與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之間的第2個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如此,第1個一次溫調部
330A與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C係由第1個一次絕熱層301所絕熱。同樣地,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與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C係由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所絕熱。
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係被冷卻。第3中間
成形區域202C係比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還更厚且為低延伸,結晶化度亦比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還更低。
此係因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之外徑比中間成形區域202B之外徑還更小,且橫軸延伸倍率較小之故。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為厚度較薄且為高延伸,與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相較,結晶化度亦較高。第2、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B、202C係能夠二次吹製成形地進行溫度調節。該時,對較薄之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進行溫度調節的溫度,係比對較厚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進行溫度調節的溫度還更高。
在本實施形態中,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0,係
被分割為第1個至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0A至320C。此等第1個至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0A至320C被固定於固定板310,藉此能在第1個至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0A至320C之各個彼此鄰接的位置夾介存在空氣層。因而,第1個一次絕熱層301,係可以由第1個一次對開模具320A與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0C之對向面間的空氣層所形成。同樣地,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係可以由第2個一次對開模具320B與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0C之對向面間的空氣層所形成。第1個、第2個一次絕熱層301、
302,亦可為絕熱材等之其他的絕熱層來取代空氣層。
第1個一次絕熱層301,係可以具有:開口於模穴面之側的窄幅部301A;以及除此以外的寬幅部301B。當模穴面為不連續時,在吹製成形後不連續部之痕跡係以在成形品之圓周方向連續的線來呈現。將開口於模穴面之側當作窄幅部301A,藉此可以使痕跡線不明顯。又,當僅由窄幅部301A來形成第1個一次絕熱層301時由於絕熱效果就會變弱,所以要藉由寬幅部301B來擔保絕熱效果,且並設窄幅部301A與寬幅部301B。根據同樣的理由,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亦可以具有開口於模穴面之側的窄幅部302A;以及除此以外的寬幅部302B。
第4圖係顯示藉由從由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所形成之中間成形品202排除吹製空氣而實施的收縮步驟。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係與在位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內之狀態的中間成形品202相比對,不論橫軸方向或縱軸方向皆會收縮。
在此,考慮與收縮步驟後之二次吹製成形步驟的關係,並就縱軸方向之收縮加以考察。由於第4圖所示之口部201係藉由搬運構件128所保持,所以口部201之下端成為起點的縱軸尺寸L會因收縮而變短。該收縮尺寸,係依存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之溫調溫度。
在此,藉由第1個至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A
至330C進行溫度調節後的第1至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A至202C,若為第4圖所示之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的情況則假設為對應第1至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A至204C者。收縮前的中間成形品202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和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之中間成形區域204A,即便中間成形區域204有時會多少收縮,但是仍可以視為實質上並沒有尺寸變化。為何如此,此是因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已被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冷卻之故。因而,從口部201之正下方(第1中間成形區域之起點)至第1中間成形區域之終點為止的距離L1,係可以視為在收縮前的中間成形品202與其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實質上為相同。
其次,連續於第1中間成形區域204A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係藉由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C以比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還更高之溫度進行溫度調節。因而,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係收縮從口部201之正下方起算距離L1的位置作為實質的起點。
但是,藉由以下之理由,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之收縮量會變小。第1、從口部201之正下方起算距離L1的位置之起點,係如同上述般幾乎沒有尺寸變化。第2、雖然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C之溫調溫度,係比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之設定溫度還更高,但是比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之設定溫度還更低之故。第3、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之縱軸方向的長度較短。因而,若為第3
中間成形區域204C收縮變形之起始位置的情況則大致沒有收縮,且從該起點至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之終點為止的尺寸變化亦比較小。
其次,連續於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之第2中間成形區域204B,係藉由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以比第1個、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A、330C還更高之溫度進行溫度調節。因而,第2中間成形區域204B,係以從口部201之正下方起算距離L3的位置為起點做比較大的收縮。
在此,第2中間成形區域204B之中形成於接近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之位置的縮頸部204B1,係縱軸方向之尺寸變化較小。為何如此,此是因從口部201之正下方起算距離L2之位置為起點的縱軸尺寸變化較小,且從該起點起算之距離較短的部位之縱軸尺寸變化亦較小之故。
第5圖係顯示使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的二次吹製成形步驟;第6圖係顯示二次吹製成形後的最終成形品206。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係具有:分別固定於二個固定板410的二個二次吹製對開模具420;以及底模具440。但是,底模具440係為了對最終成形品206賦予例如香檳酒瓶底等的底形狀而使用,若非為如此的情況則不需要。另外,雖然第5圖係圖示為在將口部201形成向上
的正立狀態下將最終成形品206進行二次吹製成形,但是在第1圖之吹製成形裝置100中則是在倒立狀態下進行二次吹製成形。
二個二次吹製對開模具420之各個,係具有二次溫調部430。二次溫調部430,係在縱延伸方向分割為複數個。在本實施形態中,二次溫調部430,係被分割為第1個至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A、430B、430C。
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係冷卻連續於最終成形品206之口部201的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以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來冷卻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藉此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不用被延伸,就能提高二次吹製成形的第2、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B、206C之賦形性。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係與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同樣,可以由供冷媒例如室溫之水循環的路徑所構成。
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係對連續於最終成形品206之底部之包含軀幹部在內的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進行溫度調節。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係可以由使比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之設定溫度還更高之溫度、例如100℃左右的溫調媒體例如溫油循環的流路所構成。
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對最終成形品206之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與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之間的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以比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來進行溫度調節。在對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賦予螺紋部206C1等之凹凸形狀的情
況時,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可以以比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對第3最終形成區域206C進行溫度調節。在本實施形態中,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由加熱例如130℃左右的棒狀匣式加熱器所構成。
在開模狀態下於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內,配置能以第2圖所示之搬運構件128來保持口部201後的收縮過之中間成形品204,之後將一對之二次吹製對開模具420與底模具440予以閉模。在閉模狀態下,透過搬運構件128將二次吹製空氣導入中間成形品204內,並且以未圖示之二次延伸桿進行縱軸延伸驅動以實施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另外,二次延伸桿亦可不與中間成形品204接觸,而僅當作冷卻用(循環)空氣之供應路來使用。被成形後的最終成形品206之外壁係被加壓接觸於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之模穴面。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之模穴面,係以在第1個至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A至430C所設定的溫度將最終成形品206進行溫度調節。
在此,如第5圖所示,在閉模後的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內,係可以根據第4圖中所說明的縱軸尺寸之關係,將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進行二次吹製成形,以形成最終成形品206之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又,形成於第2中間成形區域204B的縮頸部204B1,係可以根據第4圖中所說明的縱軸尺寸之關係,使其對應配置於形成最終成形品206之縮
頸部206B1的模穴面。如此,由於中間成形品204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204A大致不收縮,所以可以將中間成形品204之各部位配合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之對應的模穴面而配置。因而,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之設計就變得容易。
又,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能夠以比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對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進行溫度調節,所以在設定如此的情況,可以吹製成形厚度較厚且溫度保有性較高的第3中間成形區域204C,並提高對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賦予螺紋部206C1等之凹凸形狀時的賦形性。又,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在以比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對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進行溫度調節的情況,可以提高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之結晶化度。藉此,可以提高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耐熱性。但是,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並不一定限於以比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進行溫度調節。
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係在二次吹製成形後藉由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進行溫度調節,所以可以維持較高的結晶化度,且能維持耐熱性。
在此,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係根據與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相同的理由,可以更具有第1個二次絕熱層401與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第1個二次絕熱層401,係設置於:和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與第3最
終成形區域206C之間的第1個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係設置於:和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與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之間的第2個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如此,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與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由第1個二次絕熱層401所絕熱。同樣地,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與第3個二次溫調部430C係由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所絕熱。
在本實施形態中,二次吹製對開模具420,係被分割為第1個至第3個二次對開模具420A至420C。此等第1個至第3個二次對開模具420A至420C固定於固定板410,藉此能在第1個至第3個二次對開模具420A至420C之各個彼此鄰接的位置夾介存在空氣層。因而,第1個二次絕熱層401,係可以由第1個二次對開模具420A與第3個二次對開模具420C之對向面間的空氣層所形成。同樣地,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係可以由第2個二次對開模具420B與第3個二次對開模具420C之對向面間的空氣層所形成。第1個、第2個二次絕熱層401、402,亦可為絕熱材等之其他的絕熱層來取代空氣層。
第1個二次絕熱層401,係可以具有:開口於模穴面之側的窄幅部401A;以及除此以外的寬幅部401B。當模穴面為不連續時,在吹製成形後不連續部之痕跡係以在成形品之圓周方向連續的線來呈現。將開口於模穴面之側當作窄幅部401A,藉此可以使痕跡線不明顯。又,當僅由窄幅部401A來形成第1個二次絕熱層401時
由於絕熱效果會變弱,所以要藉由寬幅部401B來擔保絕熱效果,而併設窄幅部401A與寬幅部401B。根據同樣的理由,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亦可以具有開口於模穴面之側的窄幅部402A;以及除此以外的寬幅部402B。
第7圖係顯示藉由第1實施形態之吹製成形方法而形成的最終成形品206之一具體例。該最終成形品206之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係被切斷。藉此,能獲得將形成有螺紋部206C1之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作為口部,對連續於該區域的有底之軀幹部作為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的最終製品208。吹製成形所得的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之口部,係比原來的口部201還更為寬口,所以能獲得寬口容器作為最終製品208。而且,最終製品208之第2、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B、206C係藉由二次吹製成形而確保耐熱性,所以最終製品208係可以利用作為寬口耐熱容器。
在此,如第1圖中所說明般,預形體200與中間成形品204係能由搬運構件128來保持口部201並搬運。搬運構件128係為一般的鏈條驅動,例如被倒立搬運的預形體200與中間成形品204,係能容許藉由鏈條與搬運構件128之卡合間隙(clearance)繞縱軸而旋轉。或是,與第1圖之吹製成形裝置100不同,亦有將由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所成形並取出的中間成形品204,從搬
運構件128交接至其他的搬運構件。
如此的情況,如第7圖所示,在最終成形品206之周面,係沿著縱軸方向而呈現4條分模線210、211(僅顯示表面側之2條,在背面側亦存在2條)。此是因相對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與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當被配置於各模具內的成形品200、204在繞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偏移時,在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產生的2條分模線與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產生的2條分模線不重疊之故。換句話說,是否已實施本實施形態之一次、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可以藉由4條分模線210、211之有無來判別。
再者,藉由一次吹製成形及二次吹製成形時之絕熱而產生的痕跡,如第8圖所示,係以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220、221來呈現於作為最終製品208之口部的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與作為軀幹部的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之境界附近的圓周面。第8圖之上側的線220,為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之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的痕跡。第8圖之下側的線221,為二次吹製成形模具300A之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的痕跡。在此,第3圖所示之第2個一次絕熱層302、與第5圖所示之第2個二次絕熱層402,係假設從口部201之正下方起算的距離為相同。藉由第4圖所示之收縮步驟,呈現於收縮前之中間成形品202的線220,若為收縮後之中間成形品204的情況則會些微偏移於上側。因而,呈現出線220、221之2
條。換句話說,是否已實施本實施形態之一次、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可以藉由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220、221之有無來判別。
其次,參照第9圖至第15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第9圖至第12圖係分別顯示第2實施形態之一次吹製成形步驟、收縮步驟、二次吹製成形步驟、最終成形品。第9圖至第12圖之中,有關與顯示第1實施形態之第3圖至第6圖所示的構件具有同一功能的構件,係附記與第3圖至第6圖同一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第9圖所示之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B,係具有一對之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1。一對之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1的各個,係被分割為第1個至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1A至321C。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321C,係在中間成形品202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具有形成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2C1的模穴面。如此以外之點,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1係與第1實施形態之一次吹製對開模具320相同。第1個至第3個一次溫調部330A至330C之設定溫度,亦例如設定為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
第10圖係顯示藉由從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B取出中間成形品202而實施的收縮步驟,且顯示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該中間成形品204係在第3中間
成形區域204C具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2C1。第10圖所示之尺寸L1至L3,係與第4圖大致相同。
第11圖係顯示使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
的二次吹製成形步驟;第12圖係顯示二次吹製成形後的最終成形品206。第11圖所示之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係可以使用例如與第5圖所示之第1實施形態的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A相同者。因而,第12圖所示之最終成形品206係可以形成與第6圖所示之最終成形品206同一形狀。
在此,以第9圖所示之一次吹製成形步驟在
中間成形品202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形成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2C1。因此,更能提高以第11圖所示之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在最終成形品206之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形成螺紋部206C1時的賦形性。
又,雖然在第10圖所示之收縮後的中間成形
品204形成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4C1,但是第10圖所示之尺寸L1、L2係與第4圖大致相同。因而,即便以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來閉模中間成形品204,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4C1亦可以使其正確地位於將螺紋部206C1成形的模穴面。
在第2實施形態中,係在中間成形品202、204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204C形成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
202C1、204C1。該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2C1、204C1,係可以說沒有必要形成如第7圖所示的最終成形品206之螺紋部206C1的尖銳,且具有與螺紋部206C1對應的凹凸形狀。因而,相對於中間成形品202、204之縱軸中心,形成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2C1、204C1的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204C係對繞縱軸中心旋轉之任意旋轉角不具有旋轉對稱性。換句話說,在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配置具有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4C1的中間成形品204時,有必要進行繞縱軸中心線之定位。若非如此,將使螺紋部預備成形部204C1與形成螺紋部206C1之模穴面不一致之故。
因此,如第13圖所示,可在中間成形品
202、204之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204A,事先形成定向部202A1、204A1。與該定向部202A1、204A1相同的形狀,亦殘存於最終成形品206之第1最終成形部206A,且成為定向部206A1。換句話說,在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B與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係設置有對應定向部202A1、206A1的模穴面。
第14圖為第13圖之XIIII-XIIII剖面。第15圖為第13圖所示的口部201及定向部206A1之側視圖。如第14圖所示,該定向部206A1(202A1、204A1),係僅以繞縱軸中心P旋轉之旋轉角180度成為旋轉對稱。定向部206A1(202A1、204A1),係可以使其發揮作為繞縱軸旋轉方向之定位部的功能。可以使用定向部204C1來
定位,以使形成於中間成形品204之定位部204C1與二次吹製模具400B之對應的模穴面一致。
例如,如第14圖所示,定向部206A1(202A1),只要具有朝向外方向成為頭尖的推拔面206A2、206A2,則在對中間成形品204進行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之閉模時,定向部204A1會被導引至模穴面,並可在相對於縱軸中心之旋轉方向將中間成形品204予以定位。
但是,要如使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B與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B之閉模時的痕跡重疊之嚴密的位置對準是很困難的。因而,即便在該情況亦如第13圖所示會在表面側極為接近的位置形成有2條分模線210、211,且在表背有共計4條之分模線會殘留作為痕跡。因而,是否已實施藉由一次、二次吹製成形而成形具有定向部206A1之最終成形品206的方法,係藉由是否具有位於表背之各個極為接近之位置的2條分模線210、211、表背共計4條之分模線來判別。
第16圖至第19圖係顯示成形與第1、第2實施形態相同的最終成形品206之第3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與第1、第2實施形態不同之點,係在於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C及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C,並非為3區域分割而是2區域分割。另外,在第16圖至第19圖中,係就與第
1、第2實施形態具有同一功能的構件,附記同一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第16圖所示的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C,係
具有在縱延伸方向被分割出的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及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係冷卻連續於中間成形品202之口部201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第2個一次溫調部330B,係對連續於底部之包含軀幹部在內的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以比第1個一次溫調部330A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進行溫度調節。即便如此,第16圖所示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之中間成形品202亦大致不收縮,第17圖所示之尺寸L1係在收縮前後之中間成形品202、204之間實質上沒有變化。因而,如同在第1、第2實施形態中所說明般,容易將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C與收縮後的中間成形品204進行縱軸方向之位置對準。
如第16圖所示,一次吹製成形模具300C,
係可以在與第1中間成形區域202A與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之間的境界對應之位置具有絕熱層301。
第18圖所示之二次吹製成形模具400C,係
具有在縱延伸方向被分割出的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及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第1個二次溫調部430A,係冷卻連續於最終成形品206之口部201的第1最終成形區域206A。第2個二次溫調部430B,係對連續於底部之包含軀幹部在內的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以比第1個二次溫
調部430A之設定溫度還更高的溫度進行溫度調節。
在第3實施形態之最終成形品206中,第1、
第2實施形態之第3最終成形區域206C,係包含在第2最終成形區域206B中。同樣地,在第3實施形態之中間成形品202、204中,第1、第2實施形態之第3中間成形區域202C、204C,係包含在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204B中。因而,最終成形品206之螺紋部206B2,係形成於第2最終成形品206B。在中間成形品202、204形成螺紋預備成形部的情況時,只要設置於第2中間成形區域202B、204B即可。
另外,如上所述般雖然已就本實施形態詳細
地說明,但是對於該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輕易理解能夠進行實質未脫離本發明之新穎事項及效果的更多變化。因而,如此的變化例均涵蓋於本發明之範圍中。例如,在說明書或圖式中,至少一次與更廣義或同義之不同的用語一起記載的用語,即便是在說明說或是圖式之任何地方,均可以置換成其不同的用語。
例如,本發明方法並不限於被應用在寬口耐
熱容器之成形方法,亦可以應用於其他用途的容器之成形方法。
201‧‧‧口部
202‧‧‧中間成形品
202A‧‧‧第1中間成形區域(第1成形區域)
202B‧‧‧第2中間成形區域(第2成形區域)
300A‧‧‧一次吹製成形模具
301‧‧‧第1個一次絕熱層(一次絕熱層)
301A、302A‧‧‧窄幅部
301B、302B‧‧‧寬幅部
302‧‧‧第2個一次絕熱層
310‧‧‧固定板
320‧‧‧一次吹製對開模具
320A‧‧‧第1個一次對開模具
320B‧‧‧第2個一次對開模具
320C‧‧‧第3個一次對開模具
330‧‧‧一次溫調部
330A至330C‧‧‧第1個至第3個一次溫度部
340‧‧‧底模具
Claims (13)
- 一種吹製成形方法,其特徵為,具有:一次吹製成形步驟,其係將射出成形之預形體,在具有一次溫調部之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內吹製成形為中間成形品;及收縮步驟,其係從前述中間成形品排除吹製空氣,而使前述中間成形品收縮;以及二次吹製成形步驟,其係將前述中間成形品,在具有二次溫調部之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內吹製成形為最終成形品,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係包含:前述一次溫調部在縱向延伸方向所分割的第1個一次溫調部與第2個一次溫調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係包含:前述二次溫調部在縱向延伸方向所分割的第1個二次溫調部與第2個二次溫調部,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藉由前述第1個一次溫調部來冷卻連續於前述中間成形品之口部的第1中間成形區域,在前述收縮步驟中,係使藉由前述第2個一次溫調部進行溫度調節後之第2中間成形區域收縮,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前述最終成形品,係使連續於前述口部之第1最終成形區域藉由前述第1個二次溫調部而冷卻,且使吹製成形後之第2最終成形區域藉由 前述第2個二次溫調部而進行溫度調節,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使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具有:一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對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在前述一次絕熱層分別予以絕熱而進行溫度調節,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使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模具,具有:二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對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在前述二次絕熱層分別予以絕熱而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係更具有:對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第3中間形成區域進行溫度調節的第3個一次溫調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係使前述第3個一次溫調部,以在前述第1個一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與在前述第2個一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之間的溫度,對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使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模具,作為前述一次絕熱層具有:第1個一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第1個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以及第2個 一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之間的第2個一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使前述第3中間成形區域在前述第1個一次溫調境界及前述第2個一次溫調境界分別絕熱於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而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係更具有:對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第3最終形成區域進行溫度調節的第3個二次溫調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係使前述第3個二次溫調部,以比在前述第1個二次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高的溫度,來對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使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模具,作為前述二次絕熱層具有:第1個二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第1個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以及第2個二次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2最終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之間的第2個二次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使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在前述第1個二次溫調境界及前述第2個二次溫調境界分別絕熱於前述第1最終成形區域而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僅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在前述最終成形品之 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成形出螺紋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在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在前述第2中間成形區域一次吹製成形出與螺紋部相應之凹凸圖案,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在前述最終成形品之前述第3最終成形區域成形出前述螺紋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方法,其中,前述一次吹製成形步驟,係在前述第1中間成形區域,形成有顯示前述中間成形品之繞縱軸旋轉之方向的定向部,在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步驟中,係使用前述中間成形品之定向部而在繞前述縱軸旋轉之旋轉方向進行定位。
- 一種吹製成形模具,係用於將射出成形後之預形體吹製成形為中間成形品之一次吹製成形、或將前述中間成形品吹製成形為最終成形品之二次吹製成形中的吹製成形模具,其特徵為:具有在縱向延伸方向所分割的第1溫調部及第2溫調部,前述第1溫調部,係冷卻連續於前述中間成形品或前述最終成形品之口部的第1成形區域,前述第2溫調部,係以比在前述第1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高的溫度對連續於前述第1成形區域之第2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前述吹製成形模具,具有: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 前述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成形區域之間的溫調境界對應之位置,且對前述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成形區域在前述絕熱層分別予以絕熱而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模具,其中,更具有:對前述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2成形區域之間的第3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的第3溫調部,前述第3溫調部,係以比在前述第1溫調部之設定溫度還高,且與在前述第2溫調部之設定溫度不同的溫度,對前述第3成形區域進行溫度調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吹製成形模具,其中,前述絕熱層更具有:第1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1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成形區域之間的第1境界對應之位置;以及第2絕熱層,其係設置於:和前述第2成形區域與前述第3成形區域之間的第2境界對應之位置。
- 一種吹製成形容器,其特徵為,具有:呈開口之口部;及連續於前述口部之軀幹部;以及連續於前述軀幹部之底部,前述口部、前述軀幹部及前述底部,係藉由一次吹製成形及二次吹製成形所賦形,藉由前述一次吹製成形及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時之絕熱而產生的痕跡,係以在圓周方向連續之2條線呈現於前述口部與前述軀幹部之境界的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吹製成形容器,其中,在前述口部、前述軀幹部及前述底部,藉由前述一次吹製成形及前述二次吹製成形所產生的痕跡,是以在周面朝向縱軸方向延伸之4條分模線來呈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37316 | 2012-02-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7955A TW201347955A (zh) | 2013-12-01 |
TWI517963B true TWI517963B (zh) | 2016-01-21 |
Family
ID=4900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06209A TWI517963B (zh) | 2012-02-23 | 2013-02-22 | A blow molding method, a blow molding die, and a blow forming container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02729B2 (zh) |
JP (1) | JP5848433B2 (zh) |
AU (1) | AU2013223355B2 (zh) |
TW (1) | TWI517963B (zh) |
WO (1) | WO20131254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0820A (zh) * | 2014-05-23 | 2017-03-01 | 塑帕克保特有限公司 | 具有可运动以适应内真空力的基部并由双重吹塑处理制成的耐热和双轴拉伸的吹塑塑料容器 |
CN108349143B (zh) | 2015-10-29 | 2021-06-04 |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 模具单元、吹塑成型设备和吹塑成型方法 |
WO2017142043A1 (ja) | 2016-02-19 | 2017-08-24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ブロー成形装置およびブロー成形方法 |
CN109702992B (zh) * | 2019-01-29 | 2021-04-16 | 临沂英利伟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吹塑成型技术的便于固定的塑料桶生产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89478B1 (zh) * | 1977-05-04 | 1980-11-28 | Rhone Poulenc Ind | |
US4233022A (en) * | 1978-07-10 | 1980-11-11 | Owens-Illinois, Inc. | Apparatus for forming heat treated blown thermoplastic articles |
US4618515A (en) | 1985-04-05 | 1986-10-21 | Continental Pet Technologies, Inc. | Polyester container with oriented, crystallized thread finish for hot fill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JPH0649329B2 (ja) * | 1990-04-06 | 1994-06-29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射出延伸吹込成形におけるパリソンの温度調整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JP2960689B2 (ja) * | 1996-09-30 | 1999-10-12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把手付きボトルの成形方法 |
JP3760045B2 (ja) | 1997-02-17 | 2006-03-29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耐熱容器の成形方法 |
US6228317B1 (en) | 1998-07-30 | 2001-05-08 |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 Method of making wide mouth blow molded container |
JP3907494B2 (ja) | 2001-12-07 | 2007-04-18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ブロー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
US7138082B2 (en) * | 2002-12-24 | 2006-11-21 | Graham Packaging Pet Technologies Inc. | Swage-forming of container threads |
JP2005028680A (ja) * | 2003-07-10 | 2005-02-03 | Toyo Seikan Kaisha Ltd | 耐熱性ボトルの2段ブロー成形法 |
JP4731189B2 (ja) | 2005-03-23 | 2011-07-20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ブロー成形方法 |
WO2009001475A1 (ja) | 2007-06-26 | 2008-12-31 | Toyo Seikan Kaisha, Ltd. | 耐熱圧性ポリエステルボト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614609B2 (ja) | 2009-08-31 | 2014-10-29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合成樹脂製壜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3
- 2013-02-13 AU AU2013223355A patent/AU201322335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2-13 WO PCT/JP2013/053314 patent/WO201312540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2-13 US US14/380,498 patent/US980272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2-13 JP JP2014500664A patent/JP58484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2-22 TW TW102106209A patent/TWI517963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125401A1 (ja) | 2013-08-29 |
US20150021343A1 (en) | 2015-01-22 |
JP5848433B2 (ja) | 2016-01-27 |
AU2013223355A1 (en) | 2014-09-18 |
US9802729B2 (en) | 2017-10-31 |
TW201347955A (zh) | 2013-12-01 |
AU2013223355B2 (en) | 2015-10-01 |
JPWO2013125401A1 (ja) | 2015-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97674B1 (ko) | 수지제 용기의 제조방법, 금형 유닛 및 성형기 | |
JP3760045B2 (ja) | 耐熱容器の成形方法 | |
CN102470601B (zh) | 大型可回收容器、其成形方法以及成形装置、以及加热区域分开的吹塑模具 | |
TWI517963B (zh) | A blow molding method, a blow molding die, and a blow forming container | |
CN107097365A (zh) | 预成形件的温度调整装置及预成形件的温度调整方法、树脂制容器及树脂制容器的制造方法 | |
US11731336B2 (en) | Production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resin containers | |
JP2006346891A (ja) | 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方法 | |
JP7457077B2 (ja) | 首曲がり容器の製造方法、温度調整用金型、ブロー成形装置およびブロー成形方法 | |
US20240059004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 container | |
KR20180083924A (ko) | 프리폼 및 용기의 제조 방법 | |
JP2008279611A (ja) | 耐熱ボトルの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方法 | |
JP7148527B2 (ja) | ブロー成形方法及びブロー成形装置 | |
EP3680087B1 (en) | Blow molding apparatus and blow molding method | |
JPS6061228A (ja)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の成形方法 | |
JPH0768629A (ja) | 把手付ボトルの成形方法 | |
KR20020008092A (ko) | 내열 페트병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되는 예비성형물과 내열 페트병 | |
JPH01124546A (ja) | 耐熱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