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5287B -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5287B
TWI515287B TW103135330A TW103135330A TWI515287B TW I515287 B TWI515287 B TW I515287B TW 103135330 A TW103135330 A TW 103135330A TW 103135330 A TW103135330 A TW 103135330A TW I515287 B TWI515287 B TW I5152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ompound
preparing
phosphor
aceto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4042A (en
Inventor
南岩 段
方牧懷
林群哲
劉如熹
蔡松祐
Original Assignee
中國製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國製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國製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5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5287B/zh
Priority to CN201410639448.8A priority patent/CN105647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5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528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4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4042A/zh

Links

Landscapes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螢光法的製備方法,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可提升螢光粉的產率及發光效率之製備方法。
近年來,各國環保意識提升,紛紛投入節約能源之研究,耗電量低且壽命長之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LEDs)便是照明領域中相當重要的發展之一。
目前全球LED的發展以白光LED及高亮度LED為主要發展方向,白光LED具有體積小、環保、發熱量及耗電量低等優點,並可製作成大尺寸陣列發光模組,因而成為新世代的照明來源。
白光LED的發展始自日本日亞化學(Nichia Corporation)以藍光氮化銦鎵發光二極體(InGaN LED)搭配釔鋁石榴石(cerium doped yttrium aluminum garnet;Y3Al5O12:Ce;YAG:Ce)之黃色螢光粉。YAG螢光粉吸收450~470nm波長(藍光光譜範圍)的光之後,可以產生550~560nm波長的光,利用藍光與黃光為互補色光的原理,混光產生高亮度白光。以YAG螢光粉搭配藍光LED晶片仍是目前業界最常用以製造白光LED的方式之一,此方式製造之白光LED具有成本低且電源迴路構造簡單等 優點。
然而,為了彌補YAG螢光粉較欠缺之紅色放光,添 加紅光螢光粉之白光LED製程已成為新課題,近年來,產業界致力於發展半高寬較窄且放光強度高之紅光螢光粉,例如,信越化學(Shim-Etsu Chemical)提出之Na2SiF6:Mn4+螢光粉,其晶系之空間群屬於P321,放光波長約為630nm。
添加紅光螢光粉之白光LED具有較高的亮度及發光 效率,更進一步提升了白光LED之品質與效能,因此,生產具有高產率及高發光效率之紅光螢光粉,為當前LED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螢光粉的製備方法,螢光粉具有下列化學式:M2ZF6:Mn4+
其中M為擇自鈉(Na)或鉀(K)的鹼金屬元素,Z為擇自矽(Si)或鈦(Ti)的四價元素,且上述螢光粉之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第一溶液,第一溶液包括四價元素Z的氟化物以及擇自六氟錳二鈉(Na2MnF6)或六氟錳二鉀(K2MnF6)的錳化物;(b)提供包括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其擇自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氫氧化物、氟化物或氫氟化物;(c)混合第一溶液及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進行反應,以形成沉澱物;(d)於步驟(c)之後,加入丙酮 於第一溶液中;以及(e)於步驟(d)之後,收集上述第一溶液之沉澱物。
100‧‧‧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102~110‧‧‧螢光粉的製備方法之步驟
以下將配合所附圖式詳述本發明之實施例,應注意的是,以下圖示並未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縮小元件的尺寸以便清楚表現出本發明的特徵,而在說明書及圖式中,同樣或類似的元件將以類似的符號表示。
第1圖係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中,螢光粉的製備方法之步驟流程圖。
第2圖係本揭露一實施例中,螢光粉之X光粉末繞射圖譜;第3圖係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中,使用光激光譜儀(Photoluminescence,PL)所量測的螢光粉之放光光譜。
第4A~4B圖係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變溫光激光譜儀(Thermal Photoluminescence,TPL)量測螢光粉於變溫環境中之放光光譜。
第5A~5B圖係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觀測螢光粉表面所獲得之高解析度圖像。
以下公開許多不同的實施方法或是例子來實行本發 明之不同特徵,以下描述具體的元件及其排列的例子以闡述本發明。當然這些僅是例子且不該以此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螢光粉的製備方法,主要係利用丙酮的添加來提升螢光粉之產率及發光效率。
本揭露提供一種製備具有化學式:M2ZF6:Mn4+之螢光粉的方法100,其中M為擇自鈉(Na)或鉀(K)的鹼金屬元素,Z為擇自矽(Si)或鈦(Ti)的四價元素,以下將詳述此製造方法。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一實施例中螢光粉的製備方法100之步驟流程圖。首先,在步驟102中,配製含有四價元素Z的氟化物以及錳化物的第一溶液。在一實施例中,可將四價元素Z的氧化物、氫氧化物或碳酸鹽,以及錳化物溶於氫氟酸(HF)溶液以配製第一溶液。在一實施例中,四價元素Z的氧化物可為二氧化矽(SiO2)、二氧化鈦(TiO2);四價元素Z的氫氧化物可為Si(OH)4、Ti(OH)4;四價元素Z的碳酸鹽可為Si(CO3)2、Ti(CO3)2;而錳化物可以是六氟錳二鈉(Na2MnF6)或六氟錳二鉀(K2MnF6),但不僅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溶液中四價元素M的氟化物之濃度可為0.1至3.0mol/L,較佳可為0.2至1.0mol/L,錳化物之濃度可為0.01至0.1mol/L,較佳可為0.03至0.06mol/L,而氫氟酸溶液的濃度可為0.1至30mol/L,較佳可為20至30mol/L。
接著,於步驟104中,提供含有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在一實施例中,可將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溶於氫氟酸溶 液以形成第二溶液,第二溶液接著在步驟106中與第一溶液混合以產生反應。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直接使用固體形式的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此外,上述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可為硫酸鹽(例如:Na2SO4或K2SO4)、碳酸鹽(例如:Na2CO3或K2CO3)、硝酸鹽(例如:NaNO3或KNO3)、氫氧化物(例如:NaOH或KOH)、氟化物(例如:NaF或KF)或氫氟化物(例如:NaHF2或KHF2),但不僅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之濃度至少可為1mol/L,例如:Na2SO4之濃度至少可為1.2mol/L,Na2CO3之濃度至少可為1.2mol/L,NaOH的濃度至少可為1.6mol/L。而氫氟酸溶液的濃度可為0.1至30mol/L,較佳可為20至30mol/L。
再者,於步驟106中,在一實施例中,將上述之第一溶液及含有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之第二溶液混合,或是直接將固體形式之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加入第一溶液中,使四價元素Z的氟化物、錳化物以及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產生反應以形成沉澱物,此反應為放熱反應,因此較適當地將固體形式之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或第二溶液)緩慢地加入第一溶液之中,此外,上述反應溫度可在20℃至60℃之範圍,例如:25℃。
接著,在步驟108中,於上述經步驟106反應之溶液中加入丙酮。在一實施例中,步驟106為混合第一溶液及第二溶液的情況下,丙酮的添加量可為第一溶液及第二溶液總體積的 40%至160%,較佳可為第一溶液及第二溶液總體積的80%至120%,例如:100%。在另一實施例中,步驟106是直接將固體形式之鹼金屬元素M的化合物加入第一溶液的情況下,丙酮的添加量可為第一溶液體積的100%至250%,較佳可為第一溶液體積的180%至220%,例如:200%。值得注意的是,於經步驟106反應之溶液中添加丙酮,可顯著地提高最終製成之螢光粉的產率及發光效率,在一實施例中,螢光粉的產率可達55%以上。雖然發明人發現可利用加入乙醇以增加螢光粉之產率,但乙醇會破壞螢光粉,相較之下,本發明使用丙酮既可提升螢光粉之產率,亦可避免破壞螢光粉。除此之外,發明人也意外地發現丙酮的添加可增加螢光粉之結晶度。
最後,在步驟110中,利用過濾、乾燥等習知技術, 收集步驟106及108所產生之沉澱物,所收集的沉澱物即為本揭露所述之螢光粉M2ZF6:Mn4+。在一實施例中,可於40℃~80℃(例如:在60℃)的溫度範圍下乾燥螢光粉。
實施例1
將4.8g的二氧化矽(SiO2)及1.1g的六氟錳二鉀(K2MnF6)溶於100mL的48wt%的氫氟酸(HF)溶液中,將17.04g的硫酸鈉(Na2SO4)緩慢地加入上述溶液中,接著加入100mL的丙酮,之後過濾反應生成之沉澱物,並放置於60℃的烘箱中進行乾燥,即可得到螢光粉Na2SiF6:Mn4+。經計算得到螢光粉之產率為 57%。
比較例1
製造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但其中並未加入丙酮,所得到螢光粉Na2SiF6:Mn4+之產率為40%。
利用粉末X光繞射儀鑑定上述製備之Na2SiF6:Mn4+,得到如第2圖所示之X光粉末繞射圖譜,對照JCPDS(Joint Committee on Powder Diffraction Standards)之標準圖譜(第2圖所示之無機晶格資料庫(inorganic crystal structure database,ICSD)),可知所製備之螢光粉為純相,晶系之空間群屬於P321,具有與Na2SiF6對應之晶體結構。
再者,使用光激光譜儀(Photoluminescence;PL)量測實施例1及比較例1所製備之螢光粉Na2SiF6:Mn4+之放光光譜。光激光譜儀為一種測量樣品激發與放射波段之非破壞性檢測技術,原理為利用激發光源使樣品之電子由基態躍遷至激發態,當電子返回基態時會將能量以光能之形式釋放,藉由量測放光特性檢測樣品之光學性質。操作時,測量放射光譜乃將激發波長(λ ex)固定於特定值,偵測其放射光譜。測量結果如第3圖所示,實施例1製備之螢光粉相較於比較例1,具有較高的發光強度。
此外,使用變溫光譜(Thermal Photoluminescence,TPL)量測系統,在不同環境溫度下,測量螢光粉之放光強度,辨 識其熱穩定性之優劣。如第4A~4B圖所示,第4A圖及第4B圖分別為實施例1及比較例1所製備之螢光粉的量測結果,可清楚地觀察到實施例1製備之螢光粉相較於比較例1,其具有較佳之熱穩定性。
再者,如第5A~5B圖所示,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觀測螢光粉之表面。第5A圖及第5B圖分別為實施例1及比較例1所製備之螢光粉的影像,可清楚地觀察到實施例1製備之螢光粉相較於比較例1,具有較佳之結晶性。
由以上可知,本揭露於螢光粉的製備中加入適量的 丙酮,使得螢光粉之產率提升,且亦使得製成之螢光粉具有較佳之熱穩定性及結晶性,因此具有較佳的發光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任意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102~110‧‧‧螢光粉的製備方法之步驟

Claims (7)

  1. 一種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該螢光粉具有下列化學式:Na2SiF6:Mn4+該螢光粉之製備方法包括:(a)提供一第一溶液,該第一溶液包括矽的氟化物以及一擇自六氟錳二鈉(Na2MnF6)或六氟錳二鉀(K2MnF6)的錳化物;(b)提供一鈉的化合物,其擇自硫酸鹽、碳酸鹽、硝酸鹽、氫氧化物、氟化物或氫氟化物,其中該鈉的化合物之提供擇自下列方式:(i)提供一第二溶液,將該鈉的化合物溶於氫氟酸溶液以形成該第二溶液;或(ii)提供一固體形式之鈉的化合物;(c)混合該第一溶液及該鈉的化合物進行反應,以形成一沉澱物;(d)於步驟(c)之後,加入丙酮於該第一溶液及該鈉的化合物之混合液中,其中在步驟(b)中採用方式(i)時,丙酮的添加量係該第一溶液及該第二溶液的總體積之40%至160%;其中在步驟(b)中採用方式(ii)時,丙酮的添加量係該第一溶液之100%至250%;以及(e)於步驟(d)之後,收集該第一溶液及該鈉的化合物之混合液之沉澱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步驟(a) 中的該第一溶液係將矽的氧化物、氫氧化物或碳酸鹽以及該錳化物,溶於氫氟酸溶液(HF)所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採用方式(i)時,步驟(d)中丙酮的添加量係該第一溶液及該第二溶液的總體積之80%至120%。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採用方式(ii)時,步驟(d)中丙酮的添加量係該第一溶液之180%至22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該製備方法之反應溫度在20℃至60℃的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步驟(a)中,該第一溶液係將二氧化矽及六氟錳二鉀溶於氫氟酸溶液所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螢光粉的製備方法,其中步驟(c)係將一固體形式之硫酸鈉(Na2SO4)加入該第一溶液中。
TW103135330A 2014-10-13 2014-10-13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TWI515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330A TWI515287B (zh) 2014-10-13 2014-10-13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CN201410639448.8A CN105647531A (zh) 2014-10-13 2014-11-13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330A TWI515287B (zh) 2014-10-13 2014-10-13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5287B true TWI515287B (zh) 2016-01-01
TW201614042A TW201614042A (en) 2016-04-16

Family

ID=55640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330A TWI515287B (zh) 2014-10-13 2014-10-13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7531A (zh)
TW (1) TWI515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7154A (zh) * 2017-05-16 2017-10-03 东莞市彩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发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6756A (en) * 1968-06-12 1971-04-27 Mallinckrodt Chemical Works Fluocomplexes of titanium, silicon, tin and germanium, activated by tetravalent manganese
TWI438262B (zh) * 2008-02-07 2014-05-21 Mitsubishi Chem Corp 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 backlight, a colo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 phosph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4042A (en) 2016-04-16
CN105647531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A bright and moisture-resistant red-emitting Lu 3 Al 5 O 12: Mn 4+, Mg 2+ garnet phosphor for high-quality phosphor-converted white LEDs
KR101535164B1 (ko) Led 응용을 위한 mn―활성화 헥사플루오로실리케이트
Chen et al.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pproach to searching phosphors for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in (Gd-Y-Bi-Eu) VO 4 quaternary system
US9150785B2 (en) Red fluorescent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Guo et al. Green-emitting phosphor Na 2 Gd 2 B 2 O 7: Ce 3+, Tb 3+ for near-UV LEDs
Wang et al. Photoluminescence study of a broad yellow-emitting phosphor K2ZrSi2O7: Bi3+
CN108003872B (zh) 蓝光激发白光led用氟化物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与改性方法
Wang et al.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a novel blue-green emitting phosphor: BaHfSi 3 O 9: Eu 2+
Zhang et al.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Ca14Mg2 (SiO4) 8: Eu2+ from various Eu2+ sites for white-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3627392B (zh) 一种锑酸盐基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7131843A (ja) シリケート系オレンジ色蛍光体
Xue et al. A far-red phosphor LaSrZnNbO6: Mn4+ for plant growth lighting
TWM495622U (zh) 發光二極體裝置
CN102146286B (zh) 一种钨酸盐基质上转换白光发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575058B (zh) 螢光粉、其製備方法、調控其晶相的方法、及使其產生相轉變的方法
JP2009030055A (ja) 新規蛍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
CN103965897B (zh) 一种led用铝硅酸盐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2092B (zh) 一种蓝光激发led用红色荧光粉的超级增敏发光及制备方法
TWI515287B (zh) 螢光粉的製備方法
US10040994B2 (en) Phosphor,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employing the same
CN103468249A (zh) 一种Eu2+激活的硅酸钠钙绿色荧光粉、制备及应用
CN104371731B (zh) 一种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e properties of Sr2CeO4: Eu3+, Tb3+ phosphors
CN108192610B (zh) 一种紫外光和蓝光激发的红光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E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optical quenching of Ce 3+-and Eu 2+-doped luminescent materi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