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4309B -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4309B
TWI514309B TW103132692A TW103132692A TWI514309B TW I514309 B TWI514309 B TW I514309B TW 103132692 A TW103132692 A TW 103132692A TW 103132692 A TW103132692 A TW 103132692A TW I514309 B TWI514309 B TW I5143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bulance
module
mobile
information
hospi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2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2842A (en
Inventor
Cheng Hsien Tsai
Hsiu Ping Lin
Shih En Huang
Keng Wei Chang
Chun Hung Lin
Hsiang Chia Tseng
Original Assignee
Viewlead Technology Compan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ewlead Technology Company filed Critical Viewlead Technology Company
Priority to TW103132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430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4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430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2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2842A/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救護系統,且特別是關於一種可由醫師指導移動救護端的救護系統。
  緊急醫療系統區分成到院前及院內緊急醫療兩大區塊。而到院前緊急醫療系統又稱為緊急救護。救護系統在城市中的醫療體系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民眾發生各類傷病事件時,能否即時捥救傷病患之生命,提升存活率或增加及改善預後狀況,此時,緊急救護系統的救護效率與良窳,就是極其關鍵的因素。
  然而,習知中的救護系統,通常是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在依據民眾所提供的資訊派遣救護車。而救護車在過往救護系統中也僅扮演「運送」的角色。隨著時代及地區的演進,救護車之隨車人員依各地區法令授權的不同具有基礎或高階的急救技能,然而,因醫師法禁止密醫行為的法律規範之故,故多數僅能對傷患進行基礎急救術(例如:簡易包紮、止血或心肺復甦術等)。倘若遇上非創傷的疾病傷患,例如:心臟血管急症或腦血管急症等狀況,救護車隨車人員在現行的救護準則下也難進一步加以處理,復因現行急診或其它專科醫師並未能實際親赴急救現場對傷病患進行必要救治,然其醫療能力及法規授權可治療範圍遠較消防單位中最高階急救技術人員更多,因此,如能利用有效的方法,整合醫師與到院前緊急救護人員共同參與救治病患,對於以消防為主體的緊急救護(fire-based EMS)下,同時兼具以醫師為主體的緊急救護(physician-based EMS)優點,則對於整體的醫療水平及民眾的信賴將能大幅提升。此外,就是當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病患產生「瀕死呼吸」的狀況,「瀕死呼吸」是指病患心跳中止後產生無效呼吸的現象。根據醫學準則,在病患出現「瀕死呼吸」時應施以心肺復甦術,以增加病患存活率,但是「瀕死呼吸」的現象與正常呼吸外觀特徵類似,一般民眾在第一時間幾乎無法分辨傷病患的呼吸態樣是否為「瀕死呼吸」,且若無即時影像輔助,指揮中心之人員亦無從判斷傷病患是否屬於瀕死呼吸,無法即時給予必要的線上醫療指導,致極易錯失急救機會。
  再者,現行到院前的急救體系,途中相關資訊僅登載於救護紀錄單上,並於抵達急診時,才與醫院醫護人員憑單交接。此流程極易導致傷患送抵醫院後,醫院卻因為當時收治之資源、設備、人力或能力分級而無法處理,如亟需心導管手術,但無相關之科別;又如嚴重創傷,但非一級創傷醫院,致存活率極低等結果。常致於傷患陷入「人球」的窘境,而白白錯失黃金救援的時間。又因未能將急救現場傷病患資訊在送醫過程中即與醫院作資訊傳遞,易使病患在急診積極治療前,造成醫院內漫長準備時間的等待或院內重覆院前診療項目的時間浪費,此對於某些實證醫學上已經證實的存活及預後狀況與時間高度依存關係的急重症,如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STEMI)亟需即早進行冠狀動脈再灌流手術、急性缺血性腦中風(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簡稱CVA)亟需即早施打血栓溶解劑、嚴重創傷(Major Trauma)需即早送至一級創傷醫院進行損害控制手術、妊娠高風險族群及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簡稱OHCA)亟需即早施以高級心臟救命術及整合性照護等,此與時間經過對此等五大急重症的傷病患存活率及預後狀況,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永久傷害或因此喪失寶貴的生命。
  因此,如何提高救護系統的救護效率,提高急救成功的機率,拯救更多生命,便是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值得去思量地。
  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充分利用救護車前往醫院途中的時間,以提高急救成功的機率。
  基於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救護系統,適於救護一病患,救護系統包括:一雲端伺服器、一輔助決策模組、一指揮救護模組、至少一分隊端模組、至少一移動救護模組、至少一醫師指導介面、至少一醫師排班介面及至少一醫院介面及至少一醫院資源狀態介面。指揮救護模組適於輸入一救護通報,指揮救護模組將救護通報轉換為一救護資訊並上傳至雲端伺服器;雲端伺服器內具有決策模組,可依醫院利用醫院資源狀態介面上傳的事件,自動轉換成設定條件(如醫院滿床狀態、醫院能力分級及可處理病症清單、儀器維修狀態、移動救護端急救現場置留時間及線上輪班醫師清單…等),在移動救護模組或醫師指導介面下達決策時,提供輔助決策提示。分隊模組自指揮救護模組接收救護資訊。移動救護模組自分隊端模組接收救護資訊,且移動救護模組適於輸入一病患資訊,並將病患資訊傳送至雲端伺服器。醫師指導介面由雲端伺服器推播至利用排班介面排班之線上當班醫師,提醒下載病患資訊進行醫療指導。醫院介面由雲端伺服器推播提醒下載病患資訊,並由醫院資源狀態介面上傳醫院現行資源及收治能量狀況。
  基於上述目的與其他目的,本發明還提供另一種使用上述之救護系統的救護方法:
A.一指揮中心接獲一救護報案,此報案可以是電話語音或影像報案。指揮中心將救護通報輸入指揮救護模組,指揮救護模組將救護通報轉換成救護資訊並傳送至雲端伺服器以及分隊模組;
B.至少一分隊端使用分隊模組自指揮救護模組接收救護資訊,並將救護資訊傳送至移動救護模組;
C.至少一移動救護端透過移動救護模組接收救護資訊,並前往傷病患所在處進行救護,且依其評估取得病患資訊;
D.移動救護端使用移動救護模組將病患資訊上傳至雲端伺服器;
E.雲端伺服器依據該病患資訊傳送該決策輔助提示與適合的至少一醫院端至該移動救護模組,並通知適合之至少一醫師端及該醫院端;
F.至少一醫師端使用排班系統及醫師指導介面,透過接受雲端伺服器推播訊息下載病患資訊,並指導移動救護端進行救護;及
G.至少一醫院端使用醫院介面接受雲端伺服器推播訊息下載傷病患資訊,並預先準備病患所需之人力及設備。並透過醫院資源狀態介面回傳即時醫院資源狀態及收治能量至雲端伺服器。並自動轉換成設定條件(如醫院滿床狀態、醫院能力分級及可處理病症清單、儀器維修狀態、移動救護端急救現場置留時間及線上輪班醫師清單…等)
  在上述之救護方法,其中步驟F與步驟G可同時間進行。
  在上述之救護方法,其中移動救護端設置有針對下列症狀緊急救護之設備:
1.  心肺功能停止;
2.  腦血管急症(缺血性腦中風);
3.  心臟血管急症(ST段上升的心肌梗塞);或
4.  嚴重創傷。
5.  新生兒或妊娠高風險族群
  在上述之救護方法,其中醫師端可透過網路電話指導移動救護端。
  在上述之救護方法,其中移動救護端還裝設有一影音擷取設備,影音擷取設備與移動救護模組連接,影音擷取設備擷取救護過程之影音資訊,並將影音資訊上傳至雲端伺服器,醫師端可透過醫師指導介面下載救護過程之影音資訊。
1‧‧‧救護系統
10‧‧‧雲端伺服器
11‧‧‧決策輔助模組
20‧‧‧指揮救護模組
30‧‧‧分隊模組
40‧‧‧移動救護模組
50‧‧‧醫師指導介面
51‧‧‧醫師排班介面
60‧‧‧醫院介面
61‧‧‧醫院資源狀態介面
S1~S13‧‧‧流程圖步驟
圖1所繪示為本發明救護系統1之組織架構方塊圖。
圖2 A及圖2B所繪示為使用救護系統1的救護方法流程圖。
  請參照圖1,圖1所繪示為本發明救護系統1之組織架構方塊圖。本發明之救護系統1包括一雲端伺服器10、至少一指揮救護模組20、至少一分隊模組30、至少一移動救護模組40、至少一醫師指導介面50、及一醫師排班介面51及至少一醫院介面60及至少一醫院資源狀態介面61所構成。指揮救護模組20、分隊模組30、移動救護模組40、醫師指導介面50、醫師排班介面51、醫院介面60及醫院資源狀態介面61是經由雲端伺服器10而彼此互相連接,因此各個模組也能夠透過雲端伺服器10彼此傳遞資訊。雲端伺服器10中還包括一決策輔助模組11。而指揮救護模組20、分隊模組30、醫師指導介面50、醫師排班介面51、醫院介面60及醫院資源狀態介面61是經由有線網路或無線網路與雲端伺服器10連接,而移動救護模組40因必須具有機動性,故移動救護模組是經由無線網路、行動通訊網路、WiFi或衛星通訊網路與雲端伺服器10連接。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救護系統1會包括多個分隊模組30、多個移動救護模組40、多個醫師指導介面50、多個醫師排班介面51、多個醫院介面60及多個醫院資源狀態介面61。舉例而言,分隊模組30是設置於分隊端中,分隊端是指城市中接受指揮中心指揮,能夠派遣移動救護端的單位。換言之,在城市中會有數個分隊端以應對不同位置的救護任務。而移動救護端是指分隊端派遣的救護車及現場救護裝備,分隊端為了執行不同的執行任務也會配置數輛救護車。而醫師端是指多名具有不同醫療領域專業的醫師,當移動救護端評估並確定病患情形之後,雲端伺服器10會通知專業相符且已在線上待命當班的醫師。醫院端則是指城市中的數間醫院。因此,分隊模組30、移動救護模組40、醫師指導介面50、醫師排班介面51、醫院介面60及醫院資源狀態介面61的數量均為複數然而為方便說明,於圖1中僅繪示一個。
  決策輔助模組11是設置於雲端伺服器10中,決策輔助模組11中儲存了多種事件,這些事件是依據救護現場或傷患狀況而定義(例如現場滯留時間超過一設定時間或病患特徵符合危急個案定義)。而每一個事件會對應到一個決策輔助提示。
  指揮救護模組20是設置於指揮中心中,指揮中心為119勤務中心(例如:新北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接聽來自各地的緊急報案電話或是影音報案。當指揮中心接獲救護通報之後,會將救護通報的內容輸入指揮救護模組20中。若透過影音報案,指揮中心便能先掌握病患所在處的現場狀況,當指揮中心發現病患出現「瀕死呼吸」現象,指揮中心也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並指導病患身旁者(Bystander)或家屬對病患施以心肺復甦術,增加急救成功的機率。此外,指揮救護模組20會將救護通報轉換成一維或二維條碼形式的救護資訊,並將救護資訊傳送至雲端伺服器10以及分隊模組30。同時,指揮救護模組20也會開啟中央監控模式,從雲端伺服器10下載其他各個模組所上傳的資料,以掌控整個救護的過程。
  分隊模組30則是設置於分隊端中,分隊端為救護車派遣單位(例如:某某消防局所屬分隊或民間救護車組織)。當分隊端使用分隊模組30接收到來自指揮救護模組20的一維或二維條碼(救護資訊),會將該條碼列印並解讀救護資訊內容,並將救護資訊傳送至移動救護端模組40,通知移動救護端出勤。此時分隊模組30會開啟線上監控模式,從雲端伺服器10下載其他各個模組所上傳的資料,並監控移動救護端的即時狀態。
  移動救護模組40是設置於移動救護端中,移動救護端為救護車、隨車救護人員及裝備。當移動救護端使用移動救護模組40收到救護資訊,就會前往病患所在處進行救護任務。移動救護端到達現場開始對進行救護後,移動救護端使用移動救護模組40記錄病患的資訊,例如:姓名、健保卡資料、病徵、血壓、心跳、血氧、12導程心電圖、及其它基本生命徵象等資訊。病患的資訊會透過移動救護模組40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0。當病患的資訊透過移動救護模組40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0時,決策輔助模組11便會自動比對病患資訊及事件的定義,若病患資訊與事件定義相符,決策輔助模組11便會將對應該事件的決策輔助提示傳送至移動救護模組40,提醒並協助移動救護端作出正確的處置與決策。此外,移動救護端上設有影音擷取設備,例如:數位攝影機、具錄影功能的行動電子裝置、行車紀錄器或穿戴式影像擷取裝置。影音擷取設備是與移動救護模組40連接。若病患的症狀較危急或複雜,移動救護端可能需要醫師協助確認或醫囑下達,就可使用影音擷取設備紀錄救護過程,救護過程的影像或音訊能夠透過移動救護模組40隨同病患資訊一定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0,並請求已利用醫師排班介面51排班之當班醫師端協助。
  另外,移動救護端上還裝設有可針對重症病患急救的醫療儀器設備,例如:心肺功能停止、腦血管疾患、ST段上升的急性心肌梗塞、嚴重創傷、新生兒或妊娠高風險族群。讓急重症病患在移動救護端上能夠些受適當的處置,提高重症病患的急救成功率。
  此外,在移動救護端是在一行動電子裝置(例如: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操作移動救護模組40,移動救護端上的救護設備,例如:電擊器、生理監測器、影音擷取設備、或 耳溫槍或影像式喉頭鏡等等,都能夠經由藍芽、WiFi或NFC等無線連線的方式與行動電子裝置連線,讓上述設備的資訊能夠快速的輸入移動救護模組40中。而考慮到移動救護端所要前往的救護地點可能處於較為混亂的狀態(例如:火警現場或災區),且移動救護端可能經常高速行駛。因此移動救護端所使用的行動電子裝置是經過防震及耐磨的設計,使該行動電子裝置相較於一般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具有更佳的耐用性。避免行動電子裝置在混亂之中故障而移動救護模組40無法使用,導致資訊傳遞不周造成救護任務延宕。
  醫師指導介面50是由醫師端來操作,醫師端為多名具有不同醫療領域專業的醫師,並且醫師端可以透過醫師排班介面51登錄為線上排班的醫師。病患資訊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0後,雲端伺服器10會自動產生推播訊息,通知已透過醫師排班介面51在線上當班待命之專業相符的醫師協助救護。而醫師端是經由智慧型手機來操作醫師指導介面50,若醫師於辦公室中待命,也能夠使用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操作醫師指導介面50。當移動救護端將病患資訊上傳到雲端伺服器10之後,醫師指導介面50會通知醫師端,醫師端可以使用醫師指導介面50從雲端伺服器10下載病患資訊。醫師端便能夠依據病患資訊及影像,協助判斷病患的狀況,並使用醫師指導介面50輸入醫師指導,並傳送至移動救護模組40,協助移動救護端進行現場或救護車上之救護行為。此外,若醫師端認為病患狀況危急或有線上下達醫囑的必要,醫師端可以透過醫師指導介面50中的VoIP(網路電話)功能與移動救護端通話,並透過移動救護端上的影音擷取設備觀看救護過程,提供即時的救護指導。
  醫院介面60則是設置在醫院端中,醫院端為多間醫院(例如:新北市亞東醫院或馬偕醫院等),醫院資源狀態介面61可提供醫院隨時更新醫院內相關收治能力及收治能量的變動情況,並透過醫院資原狀態介面61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0,並自動轉換成設定條件(如醫院滿床狀態、醫院能力分級及可處理病症清單、儀器維修狀態、移動救護端急救現場置留時間及線上輪班醫師清單…等),在移動救護模組40或醫師指導介面50下達決策時,提供輔助決策提示。移動救護端將病患資訊上傳到雲端伺服器10,雲端伺服器10會依據醫院資原狀態介面61中的資料進行匹配,並將具有足夠收治能力或收治能量的醫院端傳送至移動救護模組40,供移動救護端選擇適合的醫院端。被移動救護端選擇的醫院端會在醫院介面60上顯示來自雲端伺服器10的推播訊息,該醫院端就可已經由醫院介面60從雲端伺服器10下載病患資訊。醫院端就能夠依據病患資訊,在病患送抵醫院之前將病患所需的設備及各科別的專科醫生就位,例如:病床、電擊器、手術室、藥材、工具或人力等。當病患抵達醫院之後就能夠立即進行急救。
  此外,醫師端或醫院端可以使用醫師指導介面50或醫院介面60向病患過去曾經就診的醫院調閱病歷,進一步了解該病患的狀況,已作出更正確的救護處理,避免因病患狀況特殊(例如藥物過敏)作出錯誤的救護處置。或者,醫院端透過醫院介面60取得病患資訊之後,認為醫院中的設備、資源或人力無法救護該病患,就可以第一時間通知指揮中心及移動救護端,讓移動救護端能夠轉往能夠救護該病患的醫院。避免病患到院後卻無法急救的狀況。
  請參閱圖2A及圖2B,圖2 A及圖2B所繪示為使用救護系統1的救護方法流程圖。以下將說明本發明救護系統1實際的運作情形。當指揮中心接獲民眾電話報案或影音報案(步驟S1),通報某處有病患急需救護,指揮中心就會將救護通報輸入指揮救護模組20,並依據影音報案內容指導病患周邊的人員進行初步處置(步驟S2)。指揮救護模組20會將救護通報轉換成一維或二維條碼的救護資訊,並將救護資訊傳送至雲端伺服器10及分隊模組30(步驟S3)。分隊端使用分隊模組30收到一維或二維條碼的救護資訊後,會將該條碼解讀(步驟S4),並將解讀後的救護資訊傳送至移動救護模組40(步驟S5)。移動救護端使用移動救護模組40接收救護資訊(步驟S6)後,便可依據救護資訊內容前往病患所在處(步驟S7)。移動救護端抵達現場後進行救護,並紀錄病患的資訊,且將病患資訊輸入移動救護模組40(步驟S8),移動救護模組40會將病患資訊上傳至雲端伺服器10(步驟S9)。雲端伺服器10依據病患資訊提供決策輔助提示及具有收治能力的醫院端,並已推播訊息通知適合的醫師端與醫院端(步驟S10)。之後,醫師端會使用醫師指導介面50下載病患的資訊(步驟S11),並經由醫師指導介面50輸入指導訊息,協助移動救護端救護病患(步驟S12)。在醫師端指導移動救護端的同時,醫院端可使用醫院介面60下載病患資訊(步驟S11’),了解病患狀況並且預先將病患所需之設備、資源及人力就位(步驟S12’)。當病患送抵醫院端後即可立即進行急救(步驟S13)。
  相較於習知的救護方法,本發明之救護系統1能夠充分應用移動救護端將病患送院的時間,讓醫師端與醫院端能在病患到院前先行了解狀況,病患在到院之前就能夠接受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到院後也能夠立即進行急救,此對於重大創傷、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性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及新生兒或妊娠高風險族群等存活具高度時間依存性的急重症而言,極端重要。此外,醫院端也能夠預先得知病患的狀況,便可判斷醫院目前是否有足夠的設備、資源及人力進行急救,若醫院端無法處理病患的症狀也能夠第一時間通報移動救護端,避免延誤救護時間。綜上所述,本發明之救護系統1能夠有效提升整個救護過程的救護效率,大大增加急救成功的機率。
  本發明說明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所主張之專利權利範圍。其專利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領域而定。凡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專利精神或範圍內,所作之更動或潤飾,均屬於本創作所揭示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設計,且應包含在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救護方法
10‧‧‧雲端伺服器
11‧‧‧輔助決策模組
20‧‧‧指揮救護模組
30‧‧‧分隊模組
40‧‧‧移動救護模組
50‧‧‧醫師指導介面
51‧‧‧醫師排班介面
60‧‧‧醫院介面
61‧‧‧醫院資源狀態介面

Claims (10)

  1. 【第1項】
          一種救護系統,適於救護一病患,該救護系統包括:
    一雲端伺服器;
    一指揮救護模組,該指揮救護模組適於輸入一救護通報,該指揮救護模組將該救護通報轉換為一救護資訊並上傳至該雲端伺服器;
    至少一分隊端模組,該分隊模組自該指揮救護模組接收該救護資訊;
    至少一移動救護模組,該移動救護模組自該分隊端模組接收該救護資訊,且該移動救護模組適於輸入一病患資訊,並將該病患資訊傳送至該雲端伺服器;
    至少一醫師指導介面,該醫師指導介面自該雲端伺服器下載該病患資訊;及
    至少一醫院介面,該醫院介面模組自該雲端伺服器下載該病患資訊;
    其中,該雲端伺服器還包括一決策輔助模組,該決策輔助模組中存有多個事件,這些事件是由不同的該病患資訊所定義,且每一個事件對應到一決策輔助提示,該決策輔助模組會比對該事件與該病患資訊,並將該決策輔助提示傳送至該移動救護模組。
  2. 【第2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之救護系統,還包括一醫師排班介面,儲存了多位醫師的排班狀態。
  3. 【第3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之救護系統,還包括一醫院資源狀態模組,儲存了不同醫院的資源狀態。
  4. 【第4項】
          一種使用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之救護系統的救護方法:
    A.  一指揮中心接獲一救護通報,該指揮中心將該救護通報輸入該指揮救護模組,該指揮救護模組將該救護通報轉換成該救護資訊並傳送至該雲端伺服器以及該分隊模組;
    B.至少一分隊端使用該分隊模組自該指揮救護模組接收該救護資訊,並將該救護資訊傳送至該移動救護模組;
    C.至少一移動救護端透過該移動救護模組接收該救護資訊,並前往該病患所在處進行救護,且取得該病患資訊;
    D.該移動救護端使用該移動救護模組將該病患資訊上傳至該雲端伺服器;
    E.該雲端伺服器依據該病患資訊傳送該決策輔助提示與適合的至少一醫院端至該移動救護模組,並通知適合之至少一醫師端及該醫院端;
    F.至少該醫師端使用該醫師指導介面下載該病患資訊,並指導該移動救護端進行救護;及
    G.至少該醫院端使用該醫院介面下載該病患資訊,並預先準備該病患所需之設備。
  5. 【第5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所述之救護方法,其中步驟F與步驟G是同時間進行。
  6. 【第6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之救護方法,其中該移動救護端設置有針對下列症狀緊急救護之設備:
    1.  心肺功能停止;
    2.  腦血管急症;
    3.  心臟血管急症;
    4.  嚴重創傷;或
    5.  新生兒或妊娠高風險族群。
  7. 【第7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之救護方法,其中該醫師端是透過網路電話指導該移動救護端。
  8. 【第8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之救護方法,其中該移動救護端還裝設有一影音擷取設備,該影音擷取設備與該移動救護模組連接,該影音擷取設備擷取救護過程之一影音資訊,並將該影音資訊上傳至該雲端伺服器,該醫師端可透過該醫師指導介面下載該影音資訊。
  9. 【第9項】
          如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之救護方法,其中該救護通報為語音通報或影音通報。
  10. 【第10項】
        請範圍第4項之救護方法,在E步驟中該雲端伺服器是以推播訊息的方法通知該醫院端與該醫師端。
TW103132692A 2014-09-23 2014-09-23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TWI514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2692A TWI514309B (zh) 2014-09-23 2014-09-23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2692A TWI514309B (zh) 2014-09-23 2014-09-23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4309B true TWI514309B (zh) 2015-12-21
TW201612842A TW201612842A (en) 2016-04-01

Family

ID=5540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2692A TWI514309B (zh) 2014-09-23 2014-09-23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430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476A1 (en) * 2005-08-25 2007-03-01 Aegis 3 System providing medical personnel with immediate critical data for emergency treatments
US20080243545A1 (en) * 2005-09-08 2008-10-02 D Ambrosia Robert Matthew System and method of aggrega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case-of-emergency medical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TWM398156U (en) * 2010-06-01 2011-02-11 kai-xiang Zou Wireless RF register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ambulance information
US20120022885A1 (en) * 2010-07-20 2012-01-26 Tryfor Co., Ltd. Treatment Support System for Emergency Patients
TW201233366A (en) * 2011-02-01 2012-08-16 Pensiero Medical Electronics Corp Biomedical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for user identification, biomedical data measurement, biomedical data upload/download, biomed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remote medical care
TWM446373U (zh) * 2012-07-27 2013-02-01 Univ China Sci & Tech 雲端心電圖管理系統及行動套件
US20130172689A1 (en) * 2005-10-27 2013-07-04 Vasilios D. Dossas Emergency Medical Diagnosi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M468733U (zh) * 2013-06-20 2013-12-21 Kuo-Yuan Chang 智慧型醫療雲端系統
US20140025394A1 (en) * 2011-01-21 2014-01-23 Noriaki Aoki System for assisting control of rescuing medical services, server, and mobile device
TW201430756A (zh) * 2013-01-18 2014-08-01 Kuo-Yuan Chang 病房雲端系統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476A1 (en) * 2005-08-25 2007-03-01 Aegis 3 System providing medical personnel with immediate critical data for emergency treatments
US20080243545A1 (en) * 2005-09-08 2008-10-02 D Ambrosia Robert Matthew System and method of aggrega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case-of-emergency medical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US20130172689A1 (en) * 2005-10-27 2013-07-04 Vasilios D. Dossas Emergency Medical Diagnosi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TWM398156U (en) * 2010-06-01 2011-02-11 kai-xiang Zou Wireless RF register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ambulance information
US20120022885A1 (en) * 2010-07-20 2012-01-26 Tryfor Co., Ltd. Treatment Support System for Emergency Patients
US20140025394A1 (en) * 2011-01-21 2014-01-23 Noriaki Aoki System for assisting control of rescuing medical services, server, and mobile device
TW201233366A (en) * 2011-02-01 2012-08-16 Pensiero Medical Electronics Corp Biomedical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for user identification, biomedical data measurement, biomedical data upload/download, biomed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remote medical care
TWM446373U (zh) * 2012-07-27 2013-02-01 Univ China Sci & Tech 雲端心電圖管理系統及行動套件
TW201430756A (zh) * 2013-01-18 2014-08-01 Kuo-Yuan Chang 病房雲端系統
TWM468733U (zh) * 2013-06-20 2013-12-21 Kuo-Yuan Chang 智慧型醫療雲端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2842A (en) 2016-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7384B2 (ja) 医療支援サーバ及びシステム
KR101268506B1 (ko) 스마트기기를 이용한 구급정보 및 응급의료 시스템
CN103210391B (zh) Cpr表现的实时评估
US20130035581A1 (en) Augmented reality enhanced triag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US20160140299A1 (en) Auto director for the ambulance and emergency
WO2015016249A1 (ja) 医療支援システム
JP2010519977A (ja) 応急処置システム、その運用手順及び、特に本システム用の携帯型応急処置機器
CN106357810B (zh) 交通急救院前医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US12080391B2 (en) Automated electronic patient care record data capture
Kapu et al. Addition of acute care nurse practitioners to medical and surgical rapid response teams: a pilot project
Tresenriter et al.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mergency medicine telehealth system during a pandemic
CN108511054A (zh) 一种辅助诊疗的方法和诊疗辅助系统
US8181862B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ident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method of use thereof
TWI514309B (zh) 救護系統與救護方法
JP6071547B2 (ja) 救急業務総合支援システム
Metelmann et al. 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s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Abdellah et al. Improving Pre-hospital Car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Victims with Smartphone Technology.
Follmann et al. Remote monitoring 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A report from so-called tele-emergency services physician in Aachen
RU99308U1 (ru)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казания скорой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 и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со стационарными лечебно-профилактическими учреждениями
Tóth Electronic Documentation and Digital, IT Technology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An Overview of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Knee, Hip and Spine, as well as the Changes Caused by Exercise Part 2–Biomechanics of the Knee Joint
JPH10134119A (ja) 医療システム
JP2004240797A (ja) トリアージタグ管理システム
Anantharaman et al. Acute medicine in the pre-hospital environment
Henes Ambulatory Interventions Report (AIR)
DiNella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