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7110B -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7110B
TWI507110B TW102146611A TW102146611A TWI507110B TW I507110 B TWI507110 B TW I507110B TW 102146611 A TW102146611 A TW 102146611A TW 102146611 A TW102146611 A TW 102146611A TW I507110 B TWI507110 B TW I5071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s
convex
carrier
carrier board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6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6745A (zh
Inventor
Chun Ying Yang
Ying Chao Peng
Chi Cheng Hsiao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2146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71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6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7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7110B/zh

Link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Description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特別是一種改善承載板之結構強化的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伺服器習慣會透過承載盤來裝設於機櫃內。但當裝設伺服器的重量超過承載盤之負載強度時,因為受到伺服器所產生之下壓力的影響,會迫使承載盤從原本平整之表面變成凹陷、下沉或曲折之不平整結構(sag)。然而,在將承載盤裝進機櫃的過程中,不平整結構卻會導致上、下相鄰之二承載盤產生干涉、碰撞的情形發生,進而造成承載盤受損以及組裝人員在安裝上的困擾。
因此,如何提升承載盤之結構強度,以改善承載盤變形所產生之組裝上的困擾將是研發人員應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藉以提升承載板之結構強度。
本發明所揭露的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步驟包含形成多條長條凸包於一承載板。承載板具有一承載面。這些長條凸包之相對兩端分別延伸至承載面之相對之二側緣。接著,保留至少一長條凸包不回整, 並回整其餘這些長條凸包,以令承載面之回整處恢復為平面。接著,彎折承載板之二側緣,以形成一底板及二側板。底板之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於二側板。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的承載板結構強化方法,係透過於承載板上形成長條凸包,再將部分長條凸包回整以強化承載板的承載強度。
此外,長條凸包之相對兩端會延伸至承載面之相對兩端緣,以避免承載板之內應力相互影響而令承載板變形(Oil Canning),進而能夠避免承載板於加工時產生變形。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100‧‧‧第一母模
110‧‧‧第一表面
120‧‧‧第一槽部
121‧‧‧第一槽底面
122‧‧‧第一環形槽側面
200‧‧‧第一公模
210‧‧‧第一凸部
211‧‧‧第一衝壓面
212‧‧‧第一環形側面
300、300’‧‧‧承載板
310、310’‧‧‧承載面
310a、310b‧‧‧端緣
311、311’‧‧‧底面
320‧‧‧長條凸包
321‧‧‧凹陷面
321a‧‧‧第一壁面
321b‧‧‧第二壁面
322‧‧‧凸出面
322a‧‧‧第三壁面
322b‧‧‧第四壁面
330‧‧‧底板
340‧‧‧側板
400‧‧‧第二母模
410‧‧‧第一平面
500‧‧‧第二公模
510‧‧‧第二平面
D1‧‧‧第一間隙
D2‧‧‧第二間隙
H‧‧‧高度
t‧‧‧板厚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承載板形成長條凸包的剖面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之長條凸包形成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為回整第1圖之長條凸包的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第3圖之回整部分長條凸包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5圖為第4圖之承載板彎折相對二側緣的立體示意圖。
請參照第1圖至第4圖。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承載板形成長條凸包的剖面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之長條凸包形成後之立體示意圖。第3圖為回整第1圖之長條凸包的剖面示意圖。第4圖為第3圖 之回整部分長條凸包後之立體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承載板300具有相對的一承載面310及一底面 311。承載面310係用來承載物品。承載板300具有一板厚t。板厚t為承載面310至底面311間之距離,板厚t例如為1毫米(mm)。
承載板300之結構強化方法如下:首先,如第1圖所示,將承載板300置於一第一母模100與一第一公模200之間。第一母模100具有一第一表面110及自第一表面110向下凹陷的一第一槽部120。第一槽部120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槽底面121及一第一環形槽側面122。第一槽底面121與第一表面110之延伸面間保持一第一間隙D1。第一間隙D1為板厚t的0.4倍至0.5倍以上。第一公模200具有一第一凸部210。第一凸部210具有相連的一第一衝壓面211及一第一環形側面212。第一衝壓面211面向第一槽底面121。第一環形側面212與第一環形槽側面122間保持一第二間隙D2。第二間隙D2為板厚t的0.2倍至0.3倍,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間隙D2例如為0.2毫米。承載面310接觸第一表面110,並覆蓋第一槽部120。
接著,第一凸部210朝第一槽部120衝壓(沿箭頭a所指示的方向),並於承載板300上形成出多條長條凸包320。各長條凸包320凸出承載板300之承載面310,且各長條凸包320之相對兩端分別延伸至承載面310之相對兩側緣310a、310b(如第2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長條凸包320凸出於承載面310的高度H例如等於板厚t。詳言之,當第一凸部210撞擊承載板300之底面311時,承載板300因受到第一母模100與第一公模200之侷限而拉伸形成出長條凸包320。長條凸包320具有相對的一凹陷 面321及一凸出面322。凹陷面321面向第二凸部210,且具有相連的一第一壁面321a及二第二壁面321b。第一壁面321a位於二第二壁面321b之間。 二第二壁面321b連接於底面311。凸出面322具有相連的一第三壁面322a及二第四壁面322b。第三壁面322a位於二第四壁面322b之間,且二第四壁面322b連接承載面310’。底面311’與第二壁面321b間以及承載面310與第四壁面322b間各保持一夾角。夾角θ為一銳角。在本實施例中,夾角θ係以30度為例。
接著,如第1圖與第3圖所示,將衝壓有長條凸包320的 承載板300’置於一第二母模400與一第二公模500之間。第二母模400具有一第一平面410,第二公模500具有一第二平面510,第二平面510面向第一平面410,承載板300’介於第一平面410與第二平面510之間;以及接著,第二公模400朝第二母模500衝壓,以保留至少一條長條凸包320不回整,並壓平其餘長條凸包320。本實施例之長條凸包320不回整的數量例如為一條。於壓平後,被回整之各長條凸包320的第一壁面321a與承載板300’之底面311’共平面,被回整之各長條凸包320之第三壁面322a與承載板300’之承載面310’共平面。
請參閱第5圖。第5圖為第4圖之承載板彎折相對二側緣 的立體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彎折該承載板之二側緣310a、310b,以形成一底板330及二側板340。底板330之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於二側板340。
本實施例之承載板結構強化方法係透過於承載板上形成長 條凸包,再將長條凸包回整以強化承載板的承載強度。然而,發明人發現在形成長條凸包或回整長條凸包的過程中,承載板之內應力往往會互相影 響而導致承載板變形。因此,特別形成延伸至承載面相對兩端緣的長條凸包,以避免承載板之內應力相互影響而令承載板變形(Oil Canning),進而能夠透過承載板結構強化方法提升承載板之結構強度,又能夠避免承載板於加工時產生變形。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的承載板結構強化方法,係透過於承載板上形成長條凸包,再將長條凸包回整以強化承載板的承載強度。
此外,長條凸包之相對兩端會延伸至承載面之相對兩端緣,以避免承載板之內應力相互影響而令承載板變形(Oil Canning),進而能夠避免承載板於加工時產生變形。
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徵及數量當可做些許的變更,因此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第一母模
110‧‧‧第一表面
120‧‧‧第一槽部
121‧‧‧第一槽底面
122‧‧‧第一環形槽側面
200‧‧‧第一公模
210‧‧‧第一凸部
211‧‧‧第一衝壓面
212‧‧‧第一環形側面
300‧‧‧承載板
310‧‧‧承載面
311‧‧‧底面
320‧‧‧長條凸包
321‧‧‧凹陷面
321a‧‧‧第一壁面
321b‧‧‧第二壁面
322‧‧‧凸出面
322a‧‧‧第三壁面
322b‧‧‧第四壁面
D1‧‧‧第一間隙
D2‧‧‧第二間隙
H‧‧‧高度
t‧‧‧板厚

Claims (10)

  1. 一種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步驟包含:形成多條長條凸包於一承載板,該承載板具有一承載面,該些長條凸包之相對兩端分別延伸至該承載面之相對之二側緣;保留至少一該長條凸包不回整,並回整其餘該些長條凸包,以令該承載面之回整處恢復為平面;以及彎折該承載板之該二側緣,以形成一底板及二側板,該底板之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於該二側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形成該些長條凸包的方法為模具衝壓加工。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該承載板具有一板厚,於形成該些長條凸包於該承載板的步驟更包含:將該承載板置於一第一母模與一第一公模之間,該第一母模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自該第一表面向下凹陷的一第一槽部,該第一槽部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槽底面及一第一環形槽側面,該第一槽底面與該第一表面之延伸面間保持一第一間隙,該第一間隙為該板厚的0.4倍至0.5倍以上,該第一公模具有一第一凸部,該第一凸部具有一第一衝壓面及一第一環形側面,該第一衝壓面面向該第一槽底面,該第一環形側面與該第一環形槽側面間保持一第二間隙,該第二間隙為該板厚的0.2倍至0.3倍,該承載面接觸該第一表面,並覆蓋該第一槽部;以及該第一凸部朝該第一槽部衝壓,並於該承載板上形成出該長條凸包。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該第一槽部具有一圓角結 構,該圓角結構位於該第一環形槽側面與該第一表面之間。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於保留至少一該長條凸包不回整,並回整其餘該些長條凸包的步驟更包含:將該承載板置於一第二母模與一第二公模之間,該第二母模具有一第一平面,該第二公模具有一第二平面,該第二平面面向該第一平面,該承載板介於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之間;以及該第二公模朝該第二母模衝壓,以保留至少一該長條凸包不回整,並壓平其餘該長條凸包。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該板厚為1毫米至1.2毫米。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該第二間隙為0.2毫米。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該承載板具有一板厚,該些長條凸包凸出於該承載面的高度等於該板厚。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該承載板具有一底面,該底面相對於該承載面,每一該長條凸包具有一凹陷面及一凸出面,該凹陷面具有相連的一第一壁面及二第二壁面,該第一壁面位於該二第二壁面之間,該二第二壁面連接於該底面,該凸出面具有相連的一第三壁面及二第四壁面,該第三壁面位於該二第四壁面之間,且該二第四壁面連接該承載面,該底面與該第二壁面間以及該承載面與該第四壁面間各保持一第一夾角,該第一夾角為一銳角。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其中於保留至少一該長條凸包不回整,並回整其餘該些長條凸包的步驟後,被回整之該些長條凸包的該第一壁面與該承載板之該底面共平面,被回整之該些長條凸包之該第三壁面與該 承載板之該承載面共平面。
TW102146611A 2013-12-17 2013-12-17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TWI507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6611A TWI507110B (zh) 2013-12-17 2013-12-17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6611A TWI507110B (zh) 2013-12-17 2013-12-17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745A TW201526745A (zh) 2015-07-01
TWI507110B true TWI507110B (zh) 2015-11-01

Family

ID=5419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6611A TWI507110B (zh) 2013-12-17 2013-12-17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0711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291A (zh) * 2008-06-16 2010-01-06 巴布科克和威尔科克斯能量产生集团公司 湿式洗涤器塔盘
TW201341541A (zh) * 2012-03-07 2013-10-16 Alcoa Inc 含鎂、矽、錳、鐵及銅之經改良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8291A (zh) * 2008-06-16 2010-01-06 巴布科克和威尔科克斯能量产生集团公司 湿式洗涤器塔盘
TW201341541A (zh) * 2012-03-07 2013-10-16 Alcoa Inc 含鎂、矽、錳、鐵及銅之經改良鋁合金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745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2280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153579A1 (en) Metal gask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e for metal gasket
TWI544705B (zh) 蝶形彈簧連接器
JP2009045649A (ja)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およ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TWI507110B (zh)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JP5782877B2 (ja) 曲げ癖矯正方法、該曲げ癖矯正方法を用いた断面溝形形状を有する部材の成形方法
CN203380280U (zh) 一种防皱冲压模具
TWI519230B (zh)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CN204189100U (zh) 具有加强结构的金属板材
WO2014069306A1 (ja) 基板及び金属層の製造方法
TW201526760A (zh) 承載板之結構強化方法
JP6052054B2 (ja) 金属板材の曲げ成形方法
CN103008417B (zh) 电子装置金属壳体的冲压制造方法及壳体
JP6142380B2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45509A (ja) 段差付き冷間圧延板及び室外機器用前面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68395B (zh) 承载板的结构强化方法
CN108945709B (zh) 一种用于继电器包装的吸塑托盘
CN208351424U (zh) 散热器鳍片与基座冲压组合结构
CN104668393B (zh) 承载板的结构强化方法
JPWO2021157106A5 (zh)
CN104668394A (zh) 承载板的结构强化方法
TW201515732A (zh) 金屬板件補強方法
JP6024636B2 (ja) プレス成形金型
JP5569912B2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半導体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TWM573010U (zh) Mother butt board, male butt board and assembly 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