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2930B -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2930B
TWI502930B TW102143813A TW102143813A TWI502930B TW I502930 B TWI502930 B TW I502930B TW 102143813 A TW102143813 A TW 102143813A TW 102143813 A TW102143813 A TW 102143813A TW I502930 B TWI502930 B TW I5029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message packet
message
determining whether
abnorm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3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1387A (zh
Inventor
Jia Hau Lee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2143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2930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48107.3A priority patent/CN10468402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1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2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293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通訊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減少收到不需要的封包因而降低耗電的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等行動電子裝置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的運用。一直以來,行動電子裝置的電源消耗是在設計行動電子裝置時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其中,行動電子裝置連接有線網路或無線網路時的所需的電力即為主要的耗電來源之一。例如,當電子裝置以一公開網路位址(public IP address)連接網路時,可能從網路中接收成千上萬個封包,而其中多數的封包可能皆不是行動電子裝置所需的,但行動電子裝置仍必須接收且回應這些封包的傳送者,而因此造成了無謂的電力損耗。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可降低行 動電子裝置因處理不需要的封包而產生的耗電。
本發明的一種通訊方法,適用於一行動電子裝置,本發明之通訊方法包括接收一訊息封包,判斷所接收之訊息封包是否為一不正常封包,當判斷所接收之訊息封包為不正常封包時即增加一計數值。接著持續執行上述步驟,以及當該計數值大於一第一上限值時,重新取得一網路位址。
本發明的一種行動電子裝置,包括一通訊單元以及耦接通訊單元的一處理單元,其中,處理單元係用以執行以下步驟:首先接收一訊息封包,判斷訊息封包是否為一不正常封包,當判斷訊息封包為不正常封包時增加一計數值,接著持續執行上述步驟,以及當該計數值大於一第一上限值時,重新取得一網路位址。
基於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方法以及行動電子裝置,可藉由接收到不正常封包的數量來判斷是否要重新取得一網路位址,並藉此減少接收到不正常封包的次數以及機會。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20‧‧‧電子裝置
210‧‧‧通訊單元
220‧‧‧處理單元
MP‧‧‧訊息封包
S101~S105、S301~S306‧‧‧步驟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通訊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行動電子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通訊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一般而言,用戶端(例如,電子裝置或行動電子裝置等)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例如遠端的伺服器)可藉由建立起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或用戶數據報協定(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連線,以在彼此間交換資料。例如,以建立TCP連線而言,傳送端(例如,上述的遠端之伺服器)可能會傳送同步信號(Synchronize,SYN)至用戶端來要求建立連線。用戶端若是確認欲建立此連線,則將回覆一確認信號(acknowledgement,ACK)至SYN信號的傳送端,並隨之建立起TCP連線。上述的信號交換即是所謂的TCP三方交握(three way hand shaking)程序。
而在用戶端判斷傳送SYN信號之傳送端並不是用戶端欲建立起TCP連線的對象時,例如SYN信號中的連線資訊所對應的連接埠(port)並非開放使用的連接埠(即,開放連接埠)時,用戶端則判斷此SYN信號為一不正常封包(abnormal packet),並可同時傳送重置信號(reset,RST)至SYN信號的傳送端,以拒絕傳送端的連線要求。而為了接收這個不正常的封包以及傳送重置信號,用戶端則必須耗費許多不必要的電力,並可能從一休眠狀態回覆到一般工作狀態後,僅僅判斷接收了一個不正常封包並傳送RST信號後即切換回休眠模式,造成了用戶端明明切換至休眠模 式卻仍無法節省更多的電力。若是用戶端遭受了SYN洪水(flood)等阻斷式網路服務攻擊時,所需消耗的電力則將更為可觀。
而在UDP的連線中,由於UDP不會進行如上述TCP中的三方交握,用戶端將直接接收到來自傳送端的一般資料封包。而當用戶端判斷此資料封包並非用戶端欲接收的封包時,用戶端則可回傳網路控制消息協定(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的拒絕(reject)信號至傳送端以告知傳送端勿再傳送任何資料。但UDP往往被用在傳送資料串流,即可能接收到完整卻不是用戶端所需要的資料流,十分消耗電力。
因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以及行動電子裝置使得行動電子裝置等用戶端可在連接網路時減少接收不正常封包的可能。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通訊方法的流程圖,其中本發明的通訊方法適用於所有連線至網際網路的電子裝置,特別是在電源管理在其操作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的行動電子裝置。請參照圖1,首先,在步驟S101時,接收一訊息封包。然後,在步驟S102時,判斷訊息封包是否為一不正常封包。當判斷訊息封包為不正常封包時,在步驟S103時,增加一計數值。接著,在步驟S104時,判斷計數值是否大於第一上限值。若否,則持續執行上述步驟S101到步驟S103。若判斷當計數值大於第一上限值時,於步驟S105,重新取得網路位址。
其中,上述的訊息封包則可為從網際網路中的一傳送端 (例如一服務伺服器)所接收的TCP的SYN信號,UDP連線的資料封包,或是網路中其他的資料封包等。判斷訊息封包是否為一不正常封包則可能有多種的實施方式,例如判斷此訊息封包所對應的連接埠是否開放,解析訊息封包的標頭(header)是否包括正確的資訊、傳送端是否為一已辨認的伺服器或上述的組合等,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
在本實施例中,當判斷訊息封包為不正常封包時,行動電子裝置傳送RST信號(或ICMP reject信號)外,更將增加計數值的數值。當計數值大於第一上限值,也就是接收的不正常封包已達一上限時,行動電子裝置則將重新取得網路位址。
由於接收到這些不正常封包的主因往往在於這些不正常封包可能是傳送給上一個使用同樣的網路位址的用戶端(例如另一行動電子裝置,智慧型手機等)的資料封包。當行動電子裝置重新取得網路位址後,則將可避開傳送至前一個網路位址的資料封包,以減少接收不正常封包的機會。
重新取得網路位址的方法亦有很多種實施方式。一種較為直觀的方法為,直接與連線至網際網路的連線節點(例如,網際網路的路由器、無線區域網路的存取點或是行動數據網路的基地台等)斷線,再重新執行一連線程序,讓連線節點利用動態主機設定協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等方式重新分配新的網路位址給行動電子裝置,使得行動電子裝置可重新取得網路位址。但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
圖2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行動電子裝置的功能方塊圖。請參照圖1以及圖2,行動電子裝置20包括通訊單元210以及耦接通訊單元210的處理單元220,其中,處理單元220用以執行以下步驟:首先,在步驟S101時,接收訊息封包MP。然後,在步驟S102時,判斷訊息封包MP是否為不正常封包,當判斷訊息封包為不正常封包時,增加計數值。接著在步驟S104時,判斷當計數值是否大於第一上限值。若否,則持續執行上述步驟S101到步驟S103。若判斷當計數值大於第一上限值時,於步驟S105,重新取得網路位址。其中,步驟S101~S105的詳細實施內容可參考圖1所示實施例中之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步驟可由實體電路實現。而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220亦被用以執行一作業系統,而上述的各步驟亦可由作業系統中的各個函式或軟體模組實現。上述的步驟S101~S103的動作可由處理單元中隸屬傳輸層(transport layer)的模組實現,例如作業系統中的內核(kernel)模組,而步驟S104~S105則可由隸屬應用層的模組完成,例如作業系統的應用程式或常駐程序等。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
圖3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通訊方法的步驟流程圖。其中,圖3與圖1所示實施例所不同的是,圖3所示實施例中用以判斷是否取得新的網路位址的判斷內容與圖1所示實施例 略有不同。請同時參照圖2和圖3,首先,處理單元220將透過通訊單元210接收訊息封包MP,例如上述的SYN信號,並同時開始計時(步驟S301)。然後每當處理單元220透過通訊單元210接收一訊息封包MP時,則判斷此訊息封包MP是否為不正常封包,例如判斷此訊息封包MP所對應的連接埠是否為開放連接埠或是可使用的連接埠(步驟S302)。若是,處理單元220則增加計數值(步驟S303)。
接著,無論當下接收的訊息封包MP是否為不正常封包,處理單元220則將進一步地判斷是否已到達一預設時間(步驟S304)。若否,處理單元220則將透過通訊單元210持續接收訊息封包MP並判斷所接收的訊息封包是否為不正常封包(步驟S301~S303)。而當處理單元220判斷已達預設時間時(步驟S304,是),處理單元220則判斷目前的計數值是否大於一第二上限值(步驟S305)。若是,則表示在預設時間內行動電子裝置20已接收過多的不正常封包,因此,處理單元220則將重新取得網路位址(S306)。若判斷預設時間內的計數值為小於第二上限值時(步驟S305,否),處理單元220則將計數值以及計時的內容歸零(步驟S307),並持續的透過通訊單元210接收訊息封包MP(步驟S301)。
簡單來說,圖3所示實施例與圖1所示實施例的差別在於,圖3所示實施例中,處理單元220更在不正常封包的計量外,增加了時間上的判斷。而在實際的應用中,預設時間可被設置可以秒或分鐘為單位,例如5到6分鐘,而上限值則可能為10或更 低。例如,當電子裝置20於5到6分鐘內接收到8個或9個不正常封包時,處理單元220即判斷需重新取得網路位址。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設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以及行動電子裝置,可藉由判斷目前已接收到的不正常封包的數量,來決定是否取得新的網路位址,並藉由取得新的網路位址來減少繼續接收不正常封包的可能。當不正常封包的數量減少後,行動電子裝置便可減少因接收及回應這些不正常封包所造成,不必要的電力損耗,並能藉此達成更好的電源管理狀態,增加使用者於行動電子裝置的使用者體驗。
本發明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101~S105‧‧‧步驟

Claims (4)

  1. 一種通訊方法,適用於一行動電子裝置,包括以下步驟:a.接收一訊息封包;b.判斷該訊息封包是否為一不正常封包,當判斷該訊息封包為該不正常封包時,增加一計數值,其中判斷該訊息封包是否為該不正常封包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訊息封包所對應的一連接埠是否開放、判斷該訊息封包的一標頭是否包括正確的資訊、以及判斷該訊息封包是否由一已辨認的伺服器作為傳送端,若至少一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判斷該訊息封包為該不正常封包;c.持續執行上述步驟a.到步驟b.;d.判斷在一預設時間內,當該計數值大於一上限值時,中斷一目前連線,並重新執行一連線程序以重新取得一網路位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其中:該訊息封包為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的一同步信號(Synchronize message,SYN),或用戶數據報協定(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一資料封包。
  3. 一種行動電子裝置,包括:一通訊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耦接通訊單元,其中,該處理單元執行以下步驟:a.透過該通訊單元接收一訊息封包;b.判斷該訊息封包是否為一不正常封包,當判斷該訊息封包 為該不正常封包時,增加一計數值,其中判斷該訊息封包是否為該不正常封包的步驟包括:判斷該訊息封包所對應的一連接埠是否開放、判斷該訊息封包的一標頭是否包括正確的資訊、以及判斷該訊息封包是否由一已辨認的伺服器作為傳送端,若至少一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判斷該訊息封包為該不正常封包;c.持續執行上述步驟a.到步驟b;d.判斷在一預設時間內,當該計數值大於一上限值時,該處理單元透過該通訊單元中斷一目前連線,並重新執行一連線程序以重新取得一網路位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行動電子裝置,其中:該訊息封包為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的一同步信號(Synchronize message,SYN),或用戶數據報協定(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一資料封包。
TW102143813A 2013-11-29 2013-11-29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TWI502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3813A TWI502930B (zh) 2013-11-29 2013-11-29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CN201410048107.3A CN104684022B (zh) 2013-11-29 2014-02-11 通信方法及移动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3813A TWI502930B (zh) 2013-11-29 2013-11-29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387A TW201521387A (zh) 2015-06-01
TWI502930B true TWI502930B (zh) 2015-10-01

Family

ID=5331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3813A TWI502930B (zh) 2013-11-29 2013-11-29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84022B (zh)
TW (1) TWI50293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8855A1 (en) * 2000-09-25 2011-09-29 Yevgeny Korsunsky Processing data flows with a data flow processor
TW201223214A (en) * 2010-11-18 2012-06-01 Nat Taichung Inst Of Technology Method of avoiding hack attack on internet
TW201228363A (en) * 2010-12-22 2012-07-01 Univ Nat Central Multimedia stream data playback system and network re-connect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0811B2 (en) * 2003-10-30 2010-11-09 Tokyo Electron Limited Terminal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network system, network system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7996043B2 (en) * 2003-11-04 2011-08-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size of an electronic message 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504346B2 (ja) * 2006-12-25 2010-07-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トラブル要因検出プログラム、トラブル要因検出方法およびトラブル要因検出装置
CN101383737B (zh) * 2008-08-25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链路层发现协议进行链路质量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98572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定位维护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8855A1 (en) * 2000-09-25 2011-09-29 Yevgeny Korsunsky Processing data flows with a data flow processor
TW201223214A (en) * 2010-11-18 2012-06-01 Nat Taichung Inst Of Technology Method of avoiding hack attack on internet
TW201228363A (en) * 2010-12-22 2012-07-01 Univ Nat Central Multimedia stream data playback system and network re-connecting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蕭富方, "遠端伺服器監控管理系統設計與實作",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應用期刊,第3卷第1期,2007年7月。 *
黃柏勳;賴裕昆,論文"應用OpenFlow於網路流量變異偵測之系統實現",TANET2012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2012年10月23~25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4022A (zh) 2015-06-03
CN104684022B (zh) 2018-04-17
TW201521387A (zh) 201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0397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068433B2 (en) Low power operation of networked devices
US9198217B2 (en) Method for maintaining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and network server, terminal and network server
US10708885B2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enabling context-awareness in CoAP
JP6517370B2 (ja) 端末と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との間の相互作用のための方法及び端末
US986644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NS processing
JP2016536892A (ja) ハートビート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TWI595765B (zh) 穿透網路位置轉換器之方法及通訊裝置
CN103795632A (zh)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20160127308A1 (en) Method for keeping remote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US11665057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device
CN108605292B (zh) 电力知悉式网络通信
US11647104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5262836A (zh) 服务器推送信息的方法及客户端接收推送信息的方法
US8520694B1 (en) Mobile handset power conservation using connection-release buffering
JP5768017B2 (ja)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TWI580226B (zh) 決定最大分段大小値之方法
WO2016161636A1 (zh) 数据包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TWI502930B (zh) 通訊方法及其行動電子裝置
US977456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488530B (zh) 處理網路連線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TWI507076B (zh) 無線區域網接入設備及其控制無線信號的方法
WO2019019281A1 (zh) 物联网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物联网接入点
JP2017508341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に基づいたモデム制御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2267739A1 (zh) 一种连接探测方法、客户端与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