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9940B - 無線滑鼠 - Google Patents

無線滑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9940B
TWI499940B TW102102934A TW102102934A TWI499940B TW I499940 B TWI499940 B TW I499940B TW 102102934 A TW102102934 A TW 102102934A TW 102102934 A TW102102934 A TW 102102934A TW I499940 B TWI499940 B TW I4999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lower cover
adsorption
engaging portion
end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2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0629A (zh
Inventor
Hsiao Lung Chiang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Priority to TW102102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99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0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0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9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9940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無線滑鼠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無線滑鼠,尤指一種適於收納無線接收器的無線滑鼠。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不論是個人電腦或是筆記型電腦、甚至平板電腦等電腦設備或可攜式行動裝置,已成為大眾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便捷工具,而滑鼠已成為上述設備或裝置常用的輸入裝置,尤其滑鼠已由有線滑鼠進一步發展為無線滑鼠,擺脫了有線的束縛。而無線滑鼠通常除了有一滑鼠本體以外,更包括了一插設於上述設備或裝置的無線接收器,而當未使用無線接收器時,通常會將其收納於無線滑鼠,以避免容易遺失的問題。
然而目前常見之無線接收器的收納方式,大多是將無線接收器直接收納於滑鼠本體的內部,收納時,使用者必須用食指與拇指夾持著無線接收器,使其置入滑鼠本體的內部,欲使用時,必須再用手指由滑鼠本體的內部取出來,造成使用者於收納與取出時都非常的不便利。
因此,如何藉由結構上的設計,來改善上述收納與取出不便的問題,已成為該項事業人士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緣是,本發明人有感上述問題之可改善,乃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問題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滑鼠,適於收納 無線接收器,並且方便將該無線接收器取出使用。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滑鼠,其包括一滑鼠本體,其包含有一上殼體及一固定於該上殼體的下殼體,且該下殼體具有一收容部;一下蓋外殼,可選擇地蓋合於該下殼體,該無線接收器可選擇地固定於該下蓋外殼且對應於該收容部的位置;其中當該無線接收器固定於該下蓋外殼,且該下蓋外殼蓋合於該下殼體時,該無線接收器收容於該收容部。
因此,本發明的無線滑鼠,其可透過將無線接收器定位固定於下蓋外殼上,而進一步收納於滑鼠本體內,並且當下蓋外殼未蓋合於滑鼠本體時,即可顯露出位於下蓋外殼上的無線接收器,可便利於使用者將其拾取。
為使對本發明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瞭解,茲配合示範性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其中應當理解的是,雖然用語第一、第二等可用於說明各種元件或構件,但是這些元件或構件不應受到這些用語的限制。該些用語僅用於將一元件或構件與其他的元件或構件相區分。因此在不脫離示範性實施例範圍的情形下,下述第一元件、部件、構件,也可稱為第二元件、部件、構件。另外,實施例所提及數量者,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的立體示意圖。並請搭配參閱圖2至圖4,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無線滑鼠,適於收納一無線接收器R,所述無線滑鼠包括有一滑鼠本體1、及一下蓋外殼2。滑鼠本體1包含有一上殼體11及一下殼 體12,下殼體12鎖固於上殼體11之下,且下殼體12具有凹陷形成的一收容部122。要注意的是,滑鼠本體1還包含其他的零組件,如光學模組、觸控模組、或滾輪、按鍵等用以控制游標的元件,以及提供電源的組件,在此不多予贅述。上述下蓋外殼2概呈彎弧曲面狀的一體式結構並與下殼體12的結構相配合,且下蓋外殼2可選擇地蓋合於下殼體12,以遮蔽電源組件B,並與滑鼠本體1構成一整體性外觀(如圖1)。無線接收器R可選擇地固定於下蓋外殼2上,且對應於收容部122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無線接收器R的規格為例如USB Nano Dongle,因此具有一呈扁矩形的插接部R1,以及一略大於並連接於所述插接部R1的拾取部R2。當無線接收器R固定於下蓋外殼2上,且下蓋外殼2蓋合於下殼體12時,無線接收器R收容於收容部122(如圖3)。當下蓋外殼2未蓋合於下殼體12時,即可顯露出位於下蓋外殼2上的無線接收器R,可便利於使用者將其拾取(如圖4)。
更詳細來說,如圖2所示,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的一端緣(此處為前端緣)設有一第一樞接部123,另一端緣(此處為後端緣)設有一第一吸附部124。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二樞接部22且對應於第一樞接部123的位置,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吸附部23且對應於第一吸附部124的位置。第一樞接部123可為一軸孔或一C型卡扣等樞接元件,第二樞接部22可為一凸軸或一轉軸等樞接元件,所述凸軸可用以樞接所述軸孔,所述轉軸可用以樞接所述C型卡扣,使所述第二樞接部22可樞接於所述第一樞接部123,以組成樞接結構。 第一吸附部124可為一磁鐵,第二吸附部23可為一鐵片或一螺絲等金屬元件,亦或是一磁性體,使所述第二吸附部23可利用磁力吸附於所述第一吸附部124,以組成磁吸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樞接部123示範性地為二軸孔,第二樞接部22示範性地為二凸軸;第一吸附部124示範性地為一磁鐵,第二吸附部23示範性地為一螺絲,而上述數量並不加以限定。下蓋外殼2藉由第二樞接部22對應地樞接於第一樞接部123,第二吸附部23對應地吸附於第一吸附部124而可轉動地蓋合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
再者,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上更具有一定位結構24,供無線接收器R插設定位,亦即於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上形成一略呈U型的立壁241、四個位於立壁241兩側的側壁242、以及一垂直於側壁242且遠離立壁241的擋壁243,且側壁242之間的間距配合無線接收器R的插接部R1的寬度,並且立壁241與擋壁243之間的長度配合無線接收器R的長度,以夾持無線接收器R,使無線接收器R可定位固定於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上。上述定位結構24的型式及構造並不限制,可依無線接收器R的規格需求而適當的變化。而定位結構24可對應到收容部122的位置,以使無線接收器R對應到所述收容部122的位置。換言之,當無線接收器R插設於定位結構24,以定位固定於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上,且下蓋外殼2轉動地蓋合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時,無線接收器R即收納於收容部122(如圖3)。當欲使用無線接收器R時,可將下蓋外殼2相對於滑鼠本體1的下殼體12往下(即遠離下殼體12方向)樞轉,使第二吸附部23解除吸附於第一吸附部124,然後可由下蓋外殼 2的內表面21上的定位結構24取出無線接收器R,具有可便利使用者拾取之效果(如圖4)。
請參閱圖5,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位於下殼體12前端緣的第一樞接部123示範性地為二C型卡扣,位於下蓋外殼2前端緣的第二樞接部22示範性地為一轉軸,使所述第二樞接部22可樞接於所述第一樞接部123。應可理解的是,上述C型卡扣的位置可依設計需求與轉軸的位置互換,亦即C型卡扣可位於下蓋外殼2,轉軸可位於下殼體12。
請參閱圖6,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位於下殼體12後端緣的第一吸附部124示範性地為二磁鐵,位於下蓋外殼2後端緣的第二樞接部23示範性地為二鐵片,使所述第二吸附部23可利用磁力吸附於所述第一吸附部124。同樣地,上述磁鐵的位置可依設計需求與鐵片的位置互換,亦即磁鐵可位於下蓋外殼2,鐵片可位於下殼體12。
請參閱圖7,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以上所述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的一端緣(此處為前端緣)具有一第一卡合部123a,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的一端緣具有一第二卡合部22a且對應於所述第一卡合部123a的位置。第一卡合部123a可為一卡勾或一卡塊等卡合元件,第二卡合部22a可為一卡槽或一勾槽等卡合元件,所述卡勾或卡塊用以卡合於所述卡槽或勾槽,使所述第一卡合部123a與 所述第二卡合部22a可相互卡合,以組成卡固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123a示範性地為二卡勾,第二卡合部22a示範性地為二卡槽,第一吸附部124示範性地為一磁鐵,第二吸附部23示範性地為一螺絲,但以上數量並不加以限定。下蓋外殼2藉由第二卡合部22a對應地卡合於第一卡合部123a,第二吸附部23對應地吸附於第一吸附部124而可分離地蓋合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應可理解的是,上述卡勾的位置可依設計需求與卡槽的位置互換,或是磁鐵與螺絲的位置互換。當無線接收器R收容於收容部121(如圖3),且欲使用無線接收器R時,可將下蓋外殼2相對於滑鼠本體1的下殼體12往下拉開,此時第二卡合部22a解除卡合第一卡合部123a,第二吸附部23解除吸附第一吸附部124,使下蓋外殼2分離於滑鼠本體1,然後可由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的定位結構24取出無線接收器R。
請參閱圖8,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五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四述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的一端緣(此處為後端緣)設有一第三卡合部124a,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的一端緣設有一第四卡合部23a且對應於所述第三卡合部124a的位置。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卡合部124a示範性地為一兩段式按壓開關(Push-Push switch),且所述兩段式按壓開關具有二勾槽(未標號);第四卡合部23a示範性地為二卡勾。因此,在第一次按壓下蓋外殼2的外表面,可使所述卡勾卡合於所述兩段式按壓開關的勾槽(如圖8A所示),再按壓下蓋外殼2的外表面,可使所述卡勾解除卡合於所述兩段式按壓開關的 勾槽(如圖8B所示),藉此第四卡合部23a可選擇地卡合於所述第三卡合部124a。下蓋外殼2藉由第二卡合部22a對應地卡合於第一卡合部123a,第四卡合部23a對應地卡合於第三卡合部124a而可分離地蓋合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
請參閱圖9,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六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下殼體12的前端緣設有第一樞接部123,下蓋外殼2的前端緣設有第二樞接部22,所述第二樞接部可樞接於所述第一樞接部。下蓋外殼2藉由第二樞接部22對應地樞接於第一樞接部123,第四卡合部23a對應地卡合於第三卡合部124a而可轉動地蓋合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2。
請參閱圖10,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七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以上所述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的一端緣(此處為後端緣)設有一第一吸附部124,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吸附部23且對應於所述第一吸附部124的位置。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的另一端緣(此處為前端緣)設有一第三吸附部123b,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四吸附部22b且對應於所述第三吸附部123b的位置。所述第一、第三吸附部124、123b可分別為一磁鐵,所述第二、第四吸附部23、22b可分別為一鐵片或一螺絲等金屬元件,亦或是一磁性體,使所述第二、第四吸附部23、22b可利用磁力吸附於所述第一、第三吸附部124、123b,以組成磁吸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吸附部124示範性地為一磁鐵,第三吸附部123b示範性地為二磁鐵,第二吸附部23 示範性地為一鐵片,第四吸附部22b示範性地為二鐵片。下蓋外殼2藉由第二吸附部23對應地吸附於第一吸附部124,第四吸附部22b對應地吸附於第三吸附部123b而可分離地蓋合於下殼體12的外表面121。需說明的是,上述的螺絲及鐵片可利用螺鎖方式固定於下蓋外殼2,此外,上述磁性體可利用貼附方式固定於下蓋外殼2。應可理解的是,可於下蓋外殼2鎖固多個螺絲及多個鐵片,亦或是貼附多個鐵片或多個磁性體,且其擺設位置可依設計需求而調整,只需位於下蓋外殼2的內表面21上且對應到下殼體12擺設磁鐵的位置即可。
請參閱圖11,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八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之主要區別在於,位於下殼體12的第一、第三吸附部124、123b分別示範性地為二鐵片,位於下蓋外殼2的第二、第四吸附部23、22b分別示範性地為二磁鐵,但以上數量並不加以限定。本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直接藉由磁吸結構使下蓋外殼2吸附固定於下殼體12的方式,更簡化了整體結構,可避免傳統卡扣方式的磨耗及易折斷的問題。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無線滑鼠,其可透過將無線接收器定位固定於下蓋外殼上的設計,以及透過樞接結構、磁吸結構、或卡固結構的設計,以達到當下蓋外殼相對於滑鼠本體樞轉時,無線接收器可收納於收容部或是顯露於下蓋外殼上,或是當下蓋外殼分離於滑鼠本體時,無線接收器即顯露於下蓋外殼上,藉此可便利使用者將其收納與拾取。另外,下蓋外殼的結構配合於下殼體的結構,當下蓋外殼蓋合於滑鼠本體的下殼體 時,與滑鼠本體構成一整體性外觀,俾達到使無線滑鼠兼具有整體外觀一致性與便利無線接收器收納與拾取之效。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滑鼠本體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121‧‧‧外表面
122‧‧‧收容部
123‧‧‧第一樞接部
123a‧‧‧第一卡合部
123b‧‧‧第三吸附部
124‧‧‧第一吸附部
124a‧‧‧第三卡合部
2‧‧‧下蓋外殼
21‧‧‧內表面
22‧‧‧第二樞接部
22a‧‧‧第二卡合部
22b‧‧‧第四吸附部
23‧‧‧第二吸附部
23a‧‧‧第四卡合部
24‧‧‧定位結構
241‧‧‧立壁
242‧‧‧側壁
243‧‧‧擋壁
R‧‧‧無線接收器
R1‧‧‧插接部
R2‧‧‧拾取部
B‧‧‧電源組件
圖1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之無線接收器於收納狀態的透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四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五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六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七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之無線滑鼠第八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1‧‧‧滑鼠本體
11‧‧‧上殼體
12‧‧‧下殼體
121‧‧‧外表面
122‧‧‧收容部
123‧‧‧第一樞接部
124‧‧‧第一吸附部
2‧‧‧下蓋外殼
21‧‧‧內表面
22‧‧‧第二樞接部
23‧‧‧第二吸附部
24‧‧‧定位結構
241‧‧‧立壁
242‧‧‧側壁
243‧‧‧擋壁
R‧‧‧無線接收器
R1‧‧‧插接部
R2‧‧‧拾取部
B‧‧‧電源組件

Claims (7)

  1. 一種無線滑鼠,適於收納無線接收器,該無線滑鼠包括:一用於控制游標的滑鼠本體,包含有一上殼體及一固定於該上殼體的下殼體,且該下殼體具有一收容部;及一下蓋外殼,該下蓋外殼具有彎弧曲面狀的一體式結構並與該滑鼠本體的該下殼體的結構相配合,該下蓋外殼可選擇地蓋合於該下殼體,且該無線接收器可選擇地顯露於並固定於該下蓋外殼且對應於該收容部的位置;其中當該無線接收器固定於該下蓋外殼,且該下蓋外殼蓋合於該下殼體時,該無線接收器收容於該收容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滑鼠,其中該下蓋外殼的內表面更設有一定位結構,供該無線接收器定位固定,該定位結構對應於該收容部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滑鼠,其中該下殼體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一樞接部,該下殼體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一吸附部,該下蓋外殼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二樞接部且對應於該第一樞接部的位置,該下蓋外殼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吸附部且對應於該第一吸附部的位置,該下蓋外殼藉由該第二樞接部對應地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以及該第二吸附部對應地吸附於該第一吸附部而可轉動地蓋合於該下殼體的外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滑鼠,其中該下殼體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一卡合部,該下殼體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一吸附部,該下蓋外殼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卡合部且對應於該第一卡合部的位置,該下蓋外殼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吸附部且對應於該第一吸附部的位置,該下 蓋外殼藉由該第二卡合部對應地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以及該第二吸附部對應地吸附於該第一吸附部而可分離地蓋合於該下殼體的外表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滑鼠,其中該下殼體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一吸附部,該下蓋外殼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吸附部且對應於該第一吸附部的位置,該下殼體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三吸附部,該下蓋外殼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四吸附部且對應於該第三吸附部的位置,該下蓋外殼藉由該第二吸附部對應地吸附於該第一吸附部,以及該第四吸附部對應地吸附於該第三吸附部而可分離地蓋合於該下殼體的外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滑鼠,其中該下殼體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一卡合部,該下蓋外殼的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卡合部且對應於該第一卡合部的位置,該下殼體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三卡合部,該下蓋外殼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四卡合部且對應於該第三卡合部的位置,該下蓋外殼藉由該第二卡合部對應地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以及該第四卡合部對應地卡合於該第三卡合部而可分離地蓋合於該下殼體的外表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滑鼠,其中該下殼體的一端緣設有第一樞接部,該下蓋外殼的一端緣設有第二樞接部且對應於該第一樞接部的位置,該下殼體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一卡合部,該下蓋外殼的另一端緣設有一第二卡合部且對應於該第一卡合部的位置,該下蓋外殼藉由該第二樞接部對應地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以及該第二卡合部對應地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而可轉動地蓋 合於該下殼體的外表面。
TW102102934A 2013-01-25 2013-01-25 無線滑鼠 TWI499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934A TWI499940B (zh) 2013-01-25 2013-01-25 無線滑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934A TWI499940B (zh) 2013-01-25 2013-01-25 無線滑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0629A TW201430629A (zh) 2014-08-01
TWI499940B true TWI499940B (zh) 2015-09-11

Family

ID=5179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2934A TWI499940B (zh) 2013-01-25 2013-01-25 無線滑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99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8819B (zh) * 2022-09-26 2023-10-11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滑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5397B1 (en) 2017-03-21 2018-07-17 Dexin Electronic Ltd. Computer mouse with quick-replaceable micro-switc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6089A (en) * 2007-02-16 2008-09-01 Kye Systems Corp Wireless computer peripheral structure
US20080266259A1 (en) * 2007-04-27 2008-10-30 Primax Electronics Ltd. Wireless mouse having storing structure for storing wireless signal receiver therein
TW200907637A (en) * 2007-08-08 2009-02-16 Kye Systems Corp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TWM360402U (en) * 2009-02-27 2009-07-01 Key Mouse Electronic Entpr Co Ltd Storage structure for receiver of wireless input device and mouse with the same
TWM422696U (en) * 2011-09-14 2012-02-11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mbination of wireless mouse and wireless input device
WO2012051748A1 (zh) * 2010-10-18 2012-04-26 Wu Maoting 鼠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6089A (en) * 2007-02-16 2008-09-01 Kye Systems Corp Wireless computer peripheral structure
US20080266259A1 (en) * 2007-04-27 2008-10-30 Primax Electronics Ltd. Wireless mouse having storing structure for storing wireless signal receiver therein
TW200907637A (en) * 2007-08-08 2009-02-16 Kye Systems Corp Computer peripheral device
TWM360402U (en) * 2009-02-27 2009-07-01 Key Mouse Electronic Entpr Co Ltd Storage structure for receiver of wireless input device and mouse with the same
WO2012051748A1 (zh) * 2010-10-18 2012-04-26 Wu Maoting 鼠标
TWM422696U (en) * 2011-09-14 2012-02-11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Combination of wireless mouse and wireless input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8819B (zh) * 2022-09-26 2023-10-11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滑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0629A (zh) 2014-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12495B1 (ja) 電子機器用ハンドストラップ
US83879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US9194536B2 (en) Portable foldable cradle
US2011005060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415545U (en) Hand-held buckling Plate computer screen Cover Pivot cap of
US7894189B2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n expandable handle
CN102118932A (zh) 具有手写输入功能的电子设备及其手写笔固定结构
US20190235356A1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a touchscreen and taking self-portraits
TWI499940B (zh) 無線滑鼠
US9143174B2 (en) Wireless mouse
CN107704031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平板固定装置
KR200471353Y1 (ko)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케이스
JP3186332U (ja) 携帯機器用把持具
TWI439886B (zh) 觸控筆及具有該觸控筆之便攜式電子裝置
TWI578196B (zh) Multi - function digital touch structure
JP6153045B1 (ja) 充電アダプタ及びスタンド
JP2017099807A (ja) 電子機器カバー
US20130017736A1 (en) Power adapter device provided with a mouse pad
KR101508771B1 (ko) 이탈이 방지되는 태블릿 pc
TW201406265A (zh) 電子裝置及保護殼
JP2019144998A (ja) 電子機器
TWI45357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40218897A1 (en) Portable Combination Device Stand and Flashlight
KR101079818B1 (ko) 액세서리용 젠더
TWI391080B (zh) 具有手寫輸入功能的電子設備及其手寫筆固定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