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7813B - 天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天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7813B
TWI497813B TW101125363A TW101125363A TWI497813B TW I497813 B TWI497813 B TW I497813B TW 101125363 A TW101125363 A TW 101125363A TW 101125363 A TW101125363 A TW 101125363A TW I497813 B TWI497813 B TW I4978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feeding
sleeve
antenna devic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3937A (zh
Inventor
Chia Tien Li
Sheng Chih Sun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5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7813B/zh
Priority to US13/931,435 priority patent/US20140015734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03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3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7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78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天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天線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提升組裝效率並能導入自動化流程之天線裝置。
通訊技術係透過某種媒介自發送端傳遞訊息至接收端,至少包含有線通訊技術及無線通訊技術。具體而論,無線通訊技術廣泛提供便利的資訊生活,應用於網路、電話、衛星、媒體等領域。舉例而言,無線網路幾乎涵蓋整個台灣,並藉由手機、筆電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迅速傳遞訊息。
在實際情況中,無線技術係透過天線模組輻射電訊號以傳遞訊息,其中天線模組需連接同軸電纜線,且同軸電纜線用以傳輸電訊號。此外,研發業者嘗試研究同軸電纜線與天線模組的連接方式,進而簡化組裝流程。需說明的是,現行連接方式大多係透過金屬焊接,其中金屬焊接可以是人工金屬焊接或自動金屬焊接。然而,人工金屬焊接方式具有人力成本、低組裝效率等缺點;而自動金屬焊接方式則不容易導入自動化流程。
相對而言,另有研發業者嘗試直接將同軸電纜線不經 由焊接而直接連接於天線模組。然而,同軸電纜線的芯線及接地編織網容易產生岔開或分離的情況,使得同軸電纜線不易連接天線模組,反而降低組裝效率並減少輻射良率。綜合上述諸多因素,傳統式的天線模組仍存在許多缺點。
有鑑於上述先前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提升組裝效率並能導入自動化流程的天線裝置。
於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數個夾持部之天線裝置,以提升組裝效率。
於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數個套合件之天線裝置,以增加元件接合度。
本發明之一方面提供一種天線裝置,包含纜線結構、饋入套合件、接地套合件及天線。此外,纜線結構包含饋入段及接地段,其中饋入段與接地段沿纜線結構之軸向前後排列。在實際情況中,饋入套合件及接地套合件分別電連接地套合於饋入段及接地段。
值得注意的是,天線包含本體、饋入夾持部及接地夾持部,其中本體沿纜線結構之軸向延伸,饋入夾持部與接地夾持部於本體上沿軸向前後排列,且饋入夾持部及接地夾持部分別電連接地夾持饋入套合件及接地套合 件。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包含接地部及輻射部,其中接地部係依軸向延伸並於平行軸向之側邊垂直伸出彎折成纜線夾持部,使得纜線夾持部、接地夾持部與饋入夾持部沿軸向前後排列;且輻射部係自側邊橫向彎折延伸幾何板體以形成輻射部,且饋入夾持部形成於輻射部上。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天線裝置利用該等套合件及該等夾持部以連接纜線結構於天線上,以達到簡化組裝流程之功效。此外,本發明更提供天線裝置具有不同結構之饋入套合件及對應之饋入夾持部,亦提供具有不同結構之接地套合件及對應之接地夾持部,能夠取代習知焊接之連接方式。在實際情況中,天線裝置能依實際需求配置不同結構的套合件及夾持部,便於導入自動化組裝流程。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係為一種天線裝置。於此實施例中,該天線裝置可以用於筆電、平板電腦、多工系統(all in one)、電視、家用電腦或路由器(router),以傳送通訊資料。
請參照圖1,圖1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實施例爆 炸圖。如圖1所示,天線裝置1A包含纜線結構10、饋入套合件210、接地套合件220及天線30A。纜線結構10包含饋入段110及接地段120,其中饋入段110與接地段120沿纜線結構10之軸向111前後排列。需說明的是,軸向111係為纜線結構10之長軸方向或長邊延伸方向。具體而論,饋入段110係為裸露之導線,用以傳輸電訊號;而接地段120係為裸露之導體編織網或其他形式之導體層,提供電性接地。
在實際應用中,纜線結構10更具有絕緣內層115及絕緣外層125,其中絕緣內層115係設置於饋入段110與接地段120之間,且絕緣外層125包覆導線、導體編織網。換言之,纜線結構10可以是同軸電纜線,其中饋入段110與接地段120由內至外呈徑向分布,且絕緣內層115及絕緣外層125分別具有避免訊號短路及絕緣保護之功效。此外,饋入段110之長度較佳於軸向111突出於接地段120。
請參照圖2,圖2係為本發明之纜線結構連接饋入套合件210及接地套合件220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2所示,饋入套合件210及接地套合件220分別電連接地套合於饋入段110及接地段120。在此實施例中,接地套合件220係為套筒並套合接地段120,使得接地套合件220之套合內徑與接地段120之套合外徑相容匹配。換言之,接地套合件220可避免接地段120產生導體編織網分離 或岔開的情況,並能增加纜線結構10與天線30A之間的接地性。
舉例而言,接地套合件220可以是銅環、鋁環、錫環或其他導體環件;在其他實施例中,接地套合件220可以藉由預沾金屬或浸淋金屬等方式形成,並無特定之限制。在此實施例中,接地套合件220係為銅環,且饋入套合件210係為壓接片。如圖1及圖2所示,饋入套合件210(壓接片)彎折形成夾槽以夾持饋入段110,使得饋入套合件210之套合內徑與饋入段110之套合外徑相容匹配。此外,饋入套合件210(壓接片)具有第一扇片211、第二扇片212及圈合部213,且圈合部213捲曲形成夾槽並於相對兩端分別延伸出第一扇片211及第二扇片212。
如圖1所示,天線30A包含本體300、饋入夾持部310及接地夾持部320,其中本體300包含輻射部301及接地部302。在此實施例中,其中接地部302於側邊33垂直伸出彎折成環扣結構以形成接地夾持部320,且環扣結構具有C形、U形或其他環繞形狀之剖面。具體而論,接地部302係垂直於側邊33彎折伸出環扣結構,且環扣結構之剖面之法線方向平行於軸向111。
此外,本體30A係自側邊33橫向彎折延伸幾何板體以形成輻射部301,且饋入夾持部310形成於輻射部301上。具體而論,本體30A係橫向側邊33或軸向111且垂 直於側邊33彎折延伸幾何板體。需說明的是,幾何板體之形狀係根據天線30A之輻射規格設計,並無特定之限制。在此實施例中,饋入夾持部310及接地夾持部320係一體成形設置於天線30A。
請參照圖3,圖3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1A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1及圖3所示,輻射部301(幾何板體)之一端環繞纜線結構10之軸向111並彎折成溝槽以形成饋入夾持部310。在此實施例中,饋入夾持部310具有C形、U形或其他溝槽形狀之剖面,其中剖面之法線方向較佳平行於軸向111。除此之外,接地部302係依軸向111延伸並垂直於平行軸向111之側邊33伸出彎折成纜線夾持部325,接地夾持部320(環扣結構)與纜線夾持部325形成通道333。在此實施例中,纜線夾持部325與接地部302具有L形之剖面形狀,但不以此例為限。在實際情況中,纜線夾持部325擠壓纜線結構10產生應力,使得纜線結構10夾合於天線30A。
具體而論,纜線夾持部325、接地夾持部320與饋入夾持部310沿軸向111前後排列,且纜線結構10伸入通道333以連接天線30A。換句話說,本體300沿纜線結構10之軸向111延伸,其中饋入夾持部310與接地夾持部320於本體30A上沿軸向111前後排列並分別藉由饋入套合件210與接地套合件220連接纜線結構10之饋入段110與接地段120。此外,饋入夾持部310之溝槽開口 與接地夾持部320之環扣結構開口係形成於通道333之相對側,使得纜線結構10伸入通道333時,天線30A能牢固地套合纜線結構10。換句話說,饋入夾持部310之溝槽開口與接地夾持部320之環扣結構開口係形成於纜線結構10在直徑上的相對兩側。如圖2及圖3所示,當饋入段110饋入於圈合部213,且饋入夾持部310擠壓夾持圈合部213時,部分第一扇片211及第二扇片212突出於饋入夾持部310。
請參照圖3,饋入夾持部310及接地夾持部320分別電連接地夾持饋入套合件210及接地套合件220。值得注意的是,纜線夾持部325之內徑大於接地夾持部320之內徑,且接地夾持部320之內徑大於饋入夾持部310之內徑。需說明的是,饋入夾持部310之內壁接觸饋入套合件210之外壁以產生電連接;且接地夾持部320之內壁接觸接地套合件220之外壁以產生電連接。在此實施例中,饋入夾持部310之內壁較佳包覆饋入套合件210之外壁以產生電連接;且接地夾持部320之內壁較佳包覆接地套合件220之外壁以產生電連接。
進一步而論,饋入套合件210之套合內徑及套合外徑(或其厚度)係依照饋入夾持部310之內壁與饋入段110的間距決定;且接地套合件220之套合內徑及套合外徑(或其厚度)係依照接地夾持部320之內壁與接地段120的間距決定。此外,饋入套合件210之厚度亦可依照饋入 夾持部310與饋入段110施加於饋入套合件210之應力以及饋入套合件210的硬度或韌性而決定。換言之,接地套合件220之厚度亦可依照接地夾持部320與接地段120施加於接地套合件220之應力以及接地套合件220的硬度或韌性而決定。
在其他實施例中,接地套合件220與接地段120之間具有焊金屬層,其中焊金屬層焊接接地套合件220及接地段120。在實際應用中,焊金屬層係透過預沾金屬或浸淋金屬之方式設置於接地段120之外壁,使得焊金屬層與導體編織網(接地段120)形成接地複合金屬層,更避免導體編織網產生分離的情況。在其他實施例中,焊金屬層可取代接地套合件220,並無特定之限制。
請參照圖4,圖4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4所示,天線裝置1B包含天線30B,且天線30B之接地夾持部320A沿其延伸方向形成狹縫321。具體而論,該延伸方向係為接地夾持部320A之彎折延伸方向,其中該彎折延伸方向平行於軸向111之法平面。在其他實施例中,天線30B具有相鄰之複數個接地夾持部320。舉例而言,天線30B可以具有2個接地夾持部320,其中該等接地夾持部320之間具有間隙,但不以此為限。此外,請參照圖5,圖5係為本發明之纜線結構10連接饋入套合件210及接地套合件220A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4及圖5所示,相對於圖1中之接 地套合件220,天線裝置1B包含接地套合件220A,其中接地套合件220A具有至少一彈性突出部221。在實際應用中,彈性突出部221之數量可依照需求配置,但無特定之限制。
請參照圖6,圖6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1B之實施例示意圖。如圖5及圖6所示,接地套合件220A具有4個彈性突出部221,且彈性突出部221係可壓縮地伸入接地夾持部320A並卡合於狹縫321。此外,彈性突出部221較佳一體成形設置於接地套合件220A,其材質較佳為彈性金屬。相對於天線裝置1A,圖6中之天線裝置1B包含接地套合件220A,其中接地套合件220A具有至少一彈性突出部221,使得纜線結構10與天線30B具有較佳的電接地性,且提高接地夾持部320A夾持接地段120的應力。
請參照圖7及圖8,圖7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1C之實施例示意圖;圖8係為本發明之纜線結構10連接饋入套合件210及接地套合件220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7所示,天線裝置包含天線30C,其中接地部302垂直於側邊33彎折延伸臂板40,並分別於臂板40之兩側伸出第一耳片41及第二耳片42以形成接地夾持部320B,其分別具有第一通孔51及第二通孔52。在此實施例中,接地部302係垂直於臂板40之兩側伸出第一耳片41及第二耳片42,但不以此為限。值得注意的是,第 一通孔51及第二通孔52之中心軸平行於軸向111。此外,纜線結構係藉由接地套合件220及饋入套合件210連接於天線30C。在實際情況中,相對於接地夾持部320或320A,接地夾持部320B之第一耳片41及第二耳片42能夠分別圈繞接地套合件220之圓周,使得纜線結構10之接地段120電性連接於天線30C之接地部302。
需說明的是,輻射部301(幾何板體)之一端於軸向111之兩側分別伸出第一臂板311及第二臂板312,其中第一臂板311與第二臂板312之間具有凹槽313,且第一臂板311、第二臂板312與凹槽313形成饋入夾持部310A。換句話說,凹槽313之開口係沿著軸向111之任一徑向方向。請參照圖9,圖9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8及圖9所示,饋入套合件210之第一扇片211及第二扇片212係朝向第一臂板311及第二臂板312之延伸方向,且圈合部213容置於凹槽313。換句話說,饋入套合件210之第一扇片211及第二扇片212之配置方向係依照饋入夾持部310A之凹槽313開口位置決定,使得饋入夾持部310A準確夾合饋入套合件210及饋入段110。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天線裝置利用該等套合件及該等夾持部以連接纜線結構於天線上,以達到簡化組裝流程之功效。此外,由於天線裝置具有不同結構之饋入套合件210及對應之饋入夾持部310/310A,更 具有不同結構之接地套合件220/220A及對應之接地夾持部320/320A/320B,能夠取代習知焊接之連接方式。在實際情況中,天線裝置能依實際需求配置不同結構的套合件及夾持部,便於導入自動化組裝流程。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A、1B、1C‧‧‧天線裝置
10‧‧‧纜線結構
30A、30B、30C‧‧‧天線
33‧‧‧側邊
40‧‧‧臂板
41‧‧‧第一耳片
42‧‧‧第二耳片
51‧‧‧第一通孔
52‧‧‧第二通孔
110‧‧‧饋入段
111‧‧‧軸向
115‧‧‧絕緣內層
120‧‧‧接地段
125‧‧‧絕緣外層
210‧‧‧饋入套合件
211‧‧‧第一扇片
212‧‧‧第二扇片
213‧‧‧圈合部
220、220A‧‧‧接地套合件
221‧‧‧彈性突出部
300‧‧‧本體
301‧‧‧輻射部
302‧‧‧接地部
310、310A‧‧‧饋入夾持部
311‧‧‧第一臂板
312‧‧‧第二臂板
313‧‧‧凹槽
320‧‧‧接地夾持部
320A、320B‧‧‧接地夾持部
321‧‧‧狹縫
325‧‧‧纜線夾持部
333‧‧‧通道
圖1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實施例爆炸圖;圖2係為本發明之纜線結構連接饋入套合件及接地套合件之實施例示意圖;圖3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實施例示意圖;圖4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5係為本發明之纜線結構連接饋入套合件及接地套合件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6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7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8係為本發明之纜線結構連接饋入套合件及接地套合件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以及圖9係為本發明之天線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1A‧‧‧天線裝置
10‧‧‧纜線結構
30A‧‧‧天線
33‧‧‧側邊
110‧‧‧饋入段
111‧‧‧軸向
115‧‧‧絕緣內層
120‧‧‧接地段
125‧‧‧絕緣外層
210‧‧‧饋入套合件
220‧‧‧接地套合件
300‧‧‧本體
301‧‧‧輻射部
302‧‧‧接地部
310‧‧‧饋入夾持部
320‧‧‧接地夾持部
325‧‧‧纜線夾持部
333‧‧‧通道

Claims (14)

  1. 一種天線裝置,包含:一纜線結構,包含一饋入段及一接地段,其中該饋入段與該接地段沿該纜線結構之一軸向前後排列;一饋入套合件及一接地套合件,分別電連接地套合於該饋入段及該接地段;以及一天線,包含一本體、一饋入夾持部及一接地夾持部,其中該本體沿該纜線結構之該軸向延伸,該饋入夾持部與該接地夾持部於該本體上沿該軸向前後排列,且該饋入夾持部及該接地夾持部分別電連接地夾持該饋入套合件及該接地套合件;其中該接地套合件係為套筒並套合該接地段,使得該接地套合件之套合內徑與該接地段之套合外徑相容匹配;該接地夾持部之內壁包覆該接地套合件之外壁以產生電連接;以及其中該饋入套合件係為一壓接片,且該壓接片彎折形成一夾槽以夾持該饋入段,使得該饋入套合件之套合內徑與該饋入段之套合外徑相容匹配;該饋入夾持部之內壁包覆該饋入套合件之外壁以產生電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饋入夾持部及該接地夾持部係一體成形設置於該天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本體包含: 一接地部,係依該軸向延伸並垂直於平行該軸向之一側邊伸出彎折成一纜線夾持部,使得該纜線夾持部、該接地夾持部與該饋入夾持部沿該軸向前後排列。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接地部於該側邊垂直伸出彎折成一環扣結構以形成該接地夾持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本體更包含:一輻射部,係自該側邊橫向彎折延伸一幾何板體以形成該輻射部,且該饋入夾持部形成於該輻射部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幾何板體之一端環繞該纜線結構之該軸向並彎折成一溝槽以形成該饋入夾持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環扣結構與該纜線夾持部形成一通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接地夾持部沿其延伸方向形成一狹縫。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接地套合件具有至少一彈性突出部,且該至少一彈性突出部係可壓縮地伸入該接地夾持部並卡合於該狹縫。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接地部垂直於該側邊彎折延伸一臂板,並分別垂直於該臂板之兩側伸出一 第一耳片及一第二耳片以形成該接地夾持部,其分別具有一第一通孔及一第二通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幾何板體之一端於該軸向之兩側分別伸出一第一臂板及一第二臂板,其中該第一臂板與該第二臂板之間具有一凹槽,且該第一臂板、該第二臂板與該凹槽形成該饋入夾持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壓接片具有一圈合部、一第一扇片及一第二扇片,且該圈合部捲曲形成該夾槽並於相對兩端分別延伸出該第一扇片及該第二扇片;當該饋入段饋入於該圈合部,且該饋入夾持部擠壓夾持該圈合部時,部分該第一扇片及該第二扇片突出於該饋入夾持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接地套合件與該接地段之間具有一焊金屬層,其中該焊金屬層焊接該接地段。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裝置,其中該饋入段與該接地段由內至外呈徑向分布。
TW101125363A 2012-07-13 2012-07-13 天線裝置 TWI497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363A TWI497813B (zh) 2012-07-13 2012-07-13 天線裝置
US13/931,435 US20140015734A1 (en) 2012-07-13 2013-06-28 Antenna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5363A TWI497813B (zh) 2012-07-13 2012-07-13 天線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3937A TW201403937A (zh) 2014-01-16
TWI497813B true TWI497813B (zh) 2015-08-21

Family

ID=49913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5363A TWI497813B (zh) 2012-07-13 2012-07-13 天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15734A1 (zh)
TW (1) TWI49781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853U (en) * 2006-09-22 2007-03-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Isotropic radiating dipole antenna
CN201319402Y (zh) * 2008-11-06 2009-09-30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缆线固定装置
CN201820882U (zh) * 2010-09-21 2011-05-04 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6411U (ja) * 1991-03-28 1992-10-19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の接続構造
JP2638715B2 (ja) * 1992-07-31 1997-08-0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アンテナの接続構造
TWI306683B (en) * 2006-06-30 2009-02-21 Wistron Neweb Corp Multi-frequency antenna
US9124009B2 (en) * 2008-09-29 2015-09-01 Amphenol Corporation Ground sleeve having improv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853U (en) * 2006-09-22 2007-03-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Isotropic radiating dipole antenna
CN201319402Y (zh) * 2008-11-06 2009-09-30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缆线固定装置
CN201820882U (zh) * 2010-09-21 2011-05-04 春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结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15734A1 (en) 2014-01-16
TW201403937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0294B (zh) 同轴连接器装置
CN108631086B (zh) L型内端子、l型同轴连接器及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9325082B2 (en) Crimped terminal for coaxial cable
GB2331634A (en) Coaxial connector for high power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JP2006302824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9570820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terminal thereof
CN103138084A (zh) 同轴连接器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US10199750B2 (en) Press-fit terminal
US20130319720A1 (en) Protec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rotector, and shield conductor
CN103403813A (zh) 屏蔽导体
US9172195B2 (e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US9033731B2 (en) Grounding clamp
US10276963B2 (en) Two-piece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joining foil conductors
US20140190743A1 (en) Structure of connection between coaxial cable and shield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nection therebetween
TWI497813B (zh) 天線裝置
CN110366803A (zh) 用于电缆箝夹技术的装置和方法
JP2019175726A (ja) 端子付き電線
CN107799922A (zh) 一种接线端子
JP2016100200A (ja)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357739A1 (en) Power connector
CN103579756B (zh) 天线装置
US7106267B2 (en) Coaxial dipole antenna
JP5132505B2 (ja) 同軸ケーブル固定機構
KR100699004B1 (ko) 외장형 디엠비 안테나용 콘넥터 구조
TWI709283B (zh) 同軸電纜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