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3210B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speed of a terminal movement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speed of a terminal move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3210B
TWI493210B TW102133783A TW102133783A TWI493210B TW I493210 B TWI493210 B TW I493210B TW 102133783 A TW102133783 A TW 102133783A TW 102133783 A TW102133783 A TW 102133783A TW I493210 B TWI493210 B TW I4932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value
delay
pilot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3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3276A (zh
Inventor
Xiaojiao L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Publication of TW201413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3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3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32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及設備
本發明屬於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是關於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及設備。
在通信系統中,終端的快速移動會造成產生較大的都卜勒(Doppler)頻移,尤其在多徑的場景下會造成信號幅度的快衰落和信號相位的迅速變化,從而導致系統性能的惡化。因此需要接收端根據當前終端的移動速度,來對通道估計和信號檢測相關演算法進行自我調整的調整,此時就需要有較為準確的測速演算法來支援這種自我調整的調整策略。現有測速演算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A、交錯電平率(Crossing Rate)演算法
Crossing Rate演算法的原理非常簡單,實現容易,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廣為使用。都卜勒頻散會造成信號在時域上起伏,總體上每移動半個波長距離信號幅度會有一次深衰落。通過統計單位時間內電平衰落次數Le,可以估計出速度。假設載頻為fc,光速為c,那麼可以估計出速度v=c/fc*Le。
B、相關性演算法
移動速度會造成信號在頻域上出現都卜勒頻散,瑞利通道下接收信號時域自相關與都卜勒頻散呈以下關係:ρ x (τ )=σ 2 J 0 (2πf m τ ) (1)
其中f m 表示最大都卜勒頻散,τ 表示相關時間,ρ x (τ )表示信 號自相關,σ 2 為雜訊功率,J 0 (.)表示0階第一類貝塞爾函數。因此,利用信號時域自相關特性,統計信號時域自相關值,並對照貝塞爾函數曲線查表估計出都卜勒頻散f m ,從而估計出移動速度。萊斯(Rician)通道下由於來波方向不是均勻分佈的,且受到萊斯因數K的影響,因此需要對公式(1)進行修正才能使用。
Crossing Rate演算法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準確統計Le。信號由於受到雜訊和通道影響,因此從時域上觀察會發現很多毛刺。首先要對信號進行去噪、去毛刺處理,否則無法準確統計電平衰落次數。另外,電平通過率的統計方式也對速度估計準確率有影響。該演算法需要先對信號進行處理,精度不高。
相關演算法的統計特性只適用於瑞利(Rayleigh)通道,在萊斯通道下不適用,在其他情況下需要利用萊斯因數修正演算法,但萊斯因數K不易確定,增加了演算法的複雜性。此外,貝茲曲線並非單調函數,為了能準確估計速度,需要保證2πf m τ <4,在高速下都卜勒頻散f m 較大,則τ 的取值必須非常小,才能進行都卜勒頻散的估計,這使得相關演算法在高速情況下受到較大限制。此外,自相關性的統計方法也會影響演算法的精度。
此外,以上兩種方法,一般都是採用全部接收信號進行通道估計後,用得到的全頻寬上的通道回應值進行統計,計算量較大,且本次計算結果只能在下一次進行通道估計和信號檢測時使用,具有一定的時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及設備,用於根據導頻和雜訊功率測試終端移動速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該發送端為基地台(base station),該接收端為終端,或者,該發送端為終端,該 接收端為基地台;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該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包括:通信模組,用於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該發送端為基地台,該設備為終端,或者,該發送端為終端,該設備為基地台;時延徑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速度確定模組,用於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實施例中,接收端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該發送端為基地台,該接收端為終端,或者,該發送端為終端,該接收端為基地台;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該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接收端可以根據導頻和雜訊功率測試終端移動速度,該方法根據已有的接收導頻進行計算,過程較為簡便;且時延徑的統計方式簡單準確,容易調整,不受演算法因數的影響,容易達到較高的精度;該方法只需要對導頻所在頻率的通道回應值進行統計,縮小了計算量;此外,該演算法時延較小,適用於不同時延不同速度的場景,並且測速的過程可 以在信號的通道估計前進行,結果可以直接應用於本次通道估計和信號檢測過程。
41‧‧‧通信模組
42‧‧‧時延徑確定模組
43‧‧‧速度確定模組
51‧‧‧時域通道估計值確定單元
52‧‧‧選取時延徑單元
53‧‧‧時延徑計算單元
54‧‧‧速度計算單元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的具體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的另一具體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及設備,用以根據導頻和雜訊功率測試終端移動速度,提高測量精度。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1、接收端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發送端為基地台,接收端為終端,或者,發送端為終端,接收端為基地台;S102、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接收到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 S103、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實際空間通道通常有許多傳輸時延不同的傳輸路徑,這些不同的傳輸路徑體現在時域通道估計上是不同時間點上對應的功率值,其中,功率值高於一定門限值的峰值點就稱為時延徑。
較佳的方式,步驟S101還包括:接收端確定接收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的雜訊功率,以及確定該雜訊功率對應的信噪比。接收端在確定該信噪比高於預設第一門限後才執行步驟S102,即,接收端在執行步驟S102之前,還需要確定接收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的雜訊功率,以及確定該雜訊功率對應的信噪比,並確定該信噪比高於預設第一門限。
較佳的方式,在步驟S102中,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接收到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接收端根據每一導頻符號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確定該導頻符號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
較佳的方式,步驟S102中的根據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的步驟包括:接收端對於每個導頻符號均選取功率最強的時延徑;以及接收端對選取的功率最強的時延徑的位置進行判斷,若接收端確定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的位置不同,則從這些時延徑的位置中確定一個位置,並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或者,選取使得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對應的時延徑的功率總和最大的時延徑的位置,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
這裡,時延徑的位置指的是該時延徑在時域通道估計上所對應的時間點。
較佳的方式,步驟S103包括: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 選取的時延徑,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以及接收端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較佳的方式,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接收端將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正交頻分複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接收端根據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以及接收端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較佳的方式,若確定的終端的移動速度小於預設第二門限,接收端則增大相隔的預設個數並重新計算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較佳的方式,接收端根據時延徑的變化均值,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包括:接收端根據時延徑的變化均值,以及預先存儲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與終端的移動速度的關係,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較佳的方式,圖1中所示的方法還包括:接收端確定接收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自身的雜訊功率;以及接收端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預設時間長度內的平均雜訊功率。
此時,接收端在根據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之後,還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的平均雜訊功率對確定出的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進行修正。
較佳的方式,接收端根據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包括:接收端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計算各組內變化值的平均值;接收端計算各組內變化值與該平均值的差的平方;接收端去除差的平方大於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以及接收端對各組內去除差的平方大於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後剩餘的時延徑的變化值進行平均,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
本發明可以同時應用於發送信號包含導頻的通信系統,如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系統、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高級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統等。由於導頻的發送資料是已知的,因此直接採用簡單的最小二乘方(Least Squares,LS)方法就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通道估計值,且由於測速是在信號的通道估計之前進行的,因此本次測速結果可以直接用於本次通道估計和信號檢測過程。下面給出幾個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1:參見圖2,在LTE系統、LTE-A系統場景下,可以是發送端為基地台,接收端為終端;或者,也可以是發送端為終端,接收端為基地台。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具體步驟如下:
S201,接收端接收發送端發送的信號,該信號包含導頻序列。
同時,接收端在接收該信號時獲取接收端的雜訊功率P noise ,並存儲。
接收端確定接收信號的功率,並根據接收信號的功率和存儲的雜訊功率,確定對應的信噪比。由於低信噪比下可能會對測量精度產生影響,因此可以根據信噪比設定,當信噪比高於預設第一門限時認為測量 精度是滿足需求的,此時開啟測速,否則採用預設值或賦空值。
S202,取出該信號同一子訊框內導頻序列所在的資源單元(Resource Element,RE)上的接收信號r p (i ) ,i為導頻的時域索引,如果根據LTE系統的子訊框的port0的導頻進行測速,則i =1,2,34,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r seq (i ) 獲取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H p (i ) ,用公式表示為:H p (i ) =r p (i ) /r seq (i )
S203,由根據導頻估計得到的每一導頻符號的頻域通道估計值H p (i ) ,獲取時域通道估計值h i 。方法是對各導頻符號的頻域通道估計值H p (i ) 進行N pilot 點的快速傅裡葉逆變換(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N pilot 為頻域上的導頻點數,用公式表示為:h i (n )=IFFT (H p (i ) ),n =1,…,N pilot
S204,選取功率最強的時延徑(簡稱最強徑)。即分別對於每個導頻符號的h i 求最強徑,以步驟S202中的導頻為例,則h 1h 2h 3h 4 的選取的時延徑位置分別為對應的n值,對應的n值,對應的n值,對應的n值。通常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進行通道估計得到的最強徑的位置相同,如果不同,則以某一個符號 為准,或者採用取對應的n值的方式,以保證只有一個最強徑位置,選取的最強徑對應的n值記為n 0 (k ),其中i 1 (k ),i 2 (k )為一組頻域位置相同的符號索引,k為組號,每兩個頻域位置相同的通道估計為一組。以LTE系統為例,存在兩組i 1 ,i 2 ,即i 1 (1)=1,i 2 (1)=3和i 1 (2)=2,i 2 (2)=4。存儲每組的第n 0 (k )徑的值h i 1(k ) (n 0 (k )),h i 2(k ) (n 0 (k ))。
判斷是否到達接收導頻符號的預設時間長度,如果是則進行下面步驟,否則退出本子訊框的操作。
S205,根據存儲的時域通道估計的功率最強的時延徑計算時域通道變化,得到各子訊框相鄰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以下行LTE系統為例,計算方法如下:由於第1列和第3列導頻符號的頻域位置相同,第2列和第4列導頻符號的頻域位置相同,因此計算時以第1列和第3列為一組,第2 列和第4列為另一組,計算相鄰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
得到(δH ')2 (1) 和(δH ')2 (2) 用公式表示為:
將預設時間長度內得到的用於統計的N個子訊框的各組(δH ')2 (k ) 分別進行平均,得到各組的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E [(δH ')2 (k ) ]。
為了使結果更為準確,可增加一步平滑過程,即去除誤差大於第三門限的統計子訊框之後再對結果進行平均。具體的,該過程包括: 分別計算各組(δH ')2 (k ) 內所有變化值的平均值E '[(δH ')2 (k ) ];計算每組 (δH ')2 (k ) 內每個變化值與該平均值E '[(δH ')2 (k ) ]的差的平方δ 1、 δ 2、 δ 3...... δn ;去除大於第三門限的δm (1 m n )對應的統計子訊框;對各組(δH ')2 (k ) 剩下的子訊框對應的變化值再重新進行平均,分別得到各組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 均值E [(δH ')2 (k ) ]。
由於低速時採用間隔較小的兩列導頻,其時域通道回應差值較小,測量誤差較大,因此建議在測量時採用門限值的方式,如果發現測量到的速度值低於預設第二門限,如30km/h,則將每組用於計算的導頻間隔增大,重新統計,再對測量結果進行處理即可。以下行LTE系統舉例,具體如下:原有演算法是將處於相同頻域上的導頻符號分為一組,則一組內的導頻間隔為7個OFDM符號,如果測量結果低於門限,則判斷為低速場景,此時如果選擇的是相隔一個子訊框的導頻符號為一組,則一組內 的導頻間隔為14個OFDM符號,為原來的2倍,相應地,查表或代入公式得到的測量結果減半。
如果改為選擇相隔一個無線訊框的導頻符號為一組,則一組內的導頻間隔為140個OFDM符號,為原來的20倍,相應地,查表或代入公式得到的測量結果縮小到原來的二十分之一,為真實速度。
其中相隔一個子訊框的方法必須是有兩個連續的下行子訊框配置才能支援。
S206,利用平均雜訊功率對E [(δH ')2 (k ) ]進行修正。
先將用於統計的N個子訊框在接收端的雜訊功率值P noise 進行 平均,得到平均雜訊功率σ 2 ,再根據平均雜訊功率對各E [(δH ')2 (k ) ]進行修正,修正時採用如下公式:
S207,對得到的各組△ k 進行平均得到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 延徑的變化均值E (△ k ),開方得到
S208,將△H 代入公式,或者根據△H 查詢“△H -V”關係表格,來估計當前終端的移動速度,為提高精度可對應不同的時延場景存儲多個表格或公式,然後根據當前時延測量值選擇相應的表格或公式。
不同通道場景下△H 與移動速度v的關係,可以用公式或者表格的方法來表示。公式和表格的生成方法是,模擬終端勻速運動時,高信噪比下,不同時延場景,不同移動速度v下△H 的統計平均值。根據統計平均值建立不同時延場景下的擬合公式,或者建立不同時延場景的“△H -V”關係表格,並將建立的公式或表格存儲至需要測量速度的設備中。模擬中△H 的計算流程具體如下:對通道變化進行統計,得到相鄰導頻符號的時域通道估計的 差值的模平方(δH ')2 ,(δH ')2 的計算方法和測速演算法中相同;統計M個無線訊框的(δH ')2 的平均值,由於模擬時採用高信噪比(>30dB)場景,因此不需要用雜訊功率對(δH ')2 的平均值結果進行修正,直接開方得到的,通常M>>N,因為擬合公式或者產生表格需要更高的精度。
M>>N,M的取值要足夠大才能保證生成的公式和表格具有較高的精度,從而保證測量精度,判斷M的取值是否足夠大的標準是觀察在繼續增大M後,△H 的統計結果是否穩定(LTE系統中,M的數量級一般在千訊框以上);N的取值取決於用戶所能達到的加速度和測量所需精度。通常用戶的加速度較高則N的值就應該設置得較小(LTE系統中,如果最高加速度為2.8km/s2,且設置N為100,則最多會引入的測量誤差為10km/h),從而保證測量值相對真實值的時延不會過高,由此保證引入的最大測量誤差不會過大。而勻速運動時,N的值越高則測量精度越高。
本發明實施例的步驟還可以進行如下改進以及補充說明:
(1)擬合公式或“△H -V”關係表格區分的場景取決於時延測量演算法能夠區分的時延類型,如果接收端沒有進行最大多徑時延的估計演算法,則模擬時需要將各時延場景的統計結果△H 進行平均後,再建立各場景唯一通用的擬合公式或“△H -V”關係表格。
(2)為獲取更高的測量精度可對多次測量的速度結果進行平滑處理。
(3)當LTE系統中基地台根據上行資料測速時,若業務通道的導頻不能週期性地獲得,則此時採用物理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SRS)的導頻進行測速是較為可行的方案。
本具體實施例由於採用時延徑進行測速,計算過程簡單,時延較小,適用於不同時延不同速度的場景,並且測速的過程可以在信號的通道估計前進行,結果可以直接應用於本次通道估計和信號檢測過程;並 且,由於採用雜訊修正,去除均方誤差較大的時延徑的變化值等方式,使得測速達到了較高的精度,即使在低速環境下,也可以通過增大計算時的導頻間隔,來保證測量結果的精度。
具體實施例2,在對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系統中的終端測試移動速度時,參見圖3,CMMB終端利用CMMB下行廣播信號對終端進行測速的具體步驟如下:
S301,終端接收CMMB廣播信號,該信號包含導頻序列;並且,CMMB信號的導頻符號是連續的。
同時,終端在接收該信號時獲取自身的雜訊功率P noise ,並存儲。
S302,終端根據接收到的導頻符號和已知的導頻符號,計算出頻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頻域通道估計值計算時域通道估計值h i 。然後,從h i 中選取功率最強的時延徑,並針對h i 計算功率最強時延徑的位置n i ,則n i 對應的n值,其中,i=0,1,……,52。若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的功率最強時延徑位置不同,則可以採取一個規則統一計算時使用的時延徑位置,例如以第一個符號的功率最強時延徑位置為基準。
另外,可以在此步驟之前先對接收的頻域信號進行雜訊抑制,提高資料精確度。
達到接收導頻符號的預設時間長度後,進行以下步驟:
S303,CMMB信號的導頻符號是連續的,奇數符號的導頻頻域位置相同,偶數符號的導頻頻域位置相同;因此,可以每四個符號的通道估計為一組,記編號為h 0h 1h 2h 3 ,分別計算奇數符號和偶數符號的(δH ')2 結果,即最強功率的時延徑的變化值,用公式表示為:
S304,將統計N個符號的(δH ')2 進行平均,得到E ((δH ')2 偶数 )、E ((δH ')2 奇数 )。
S305,利用平均雜訊功率對(δH ')2 進行修正。
先將用於統計N個符號的雜訊功率值P noise 進行平均,得到平均雜訊功率σ 2 ,再進行如下計算:
S306,對奇偶數的結果進行平均,得到E[△]=(△偶数 +△奇数 )/2, 開方得到
S307,根據△H 查詢“△H -V”關係表格,估計當前終端的移動速度。
表格不需要區分信噪比或者通道時延資訊,根據分檔的情況來確定表的存儲大小,比如測量速度分M檔,則只需要存儲M-1個△H -V關係表。
如果信噪比低於一定門限,則直接判為最低測量速度,不需查找關係表。
根據測量精度需求選取N,M和速度檔位元。例如可以選取N=100~200,M=4,速度檔位元為<30、30~60、60~120、>120。
參見圖4,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包括以下模組:通信模組41,用於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 其中,發送端為基地台,該設備為終端,或者,發送端為終端,該設備為基地台;時延徑確定模組42,用於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通信模組41所接收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以及速度確定模組43,用於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較佳的方式,該設備還包括:第一雜訊確定模組,用於確定接收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的雜訊功率,並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該雜訊功率對應的信噪比。
此時,時延徑確定模組42具體用於:在第一雜訊確定模組確定信噪比高於預設第一門限時,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
較佳的方式,參見圖5,時延徑確定模組42,包括:時域通道估計值確定單元51,用於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每一導頻符號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確定該導頻符號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以及選取時延徑單元52,用於根據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
較佳的方式,選取時延徑單元52具體用於:根據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功率最強的時延徑;對選取的功率最強的時延徑的位置進行判斷,若確定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的位置不同,則從這些時延徑的位置中確定一個位置,並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或者,選取使得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對應的時延徑的功率總和最大的時延徑的位置,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 為為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
較佳的方式,參見圖5,速度確定模組43包括:時延徑計算單元53,用於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以及速度計算單元54,用於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較佳的方式,時延徑計算單元53具體用於:將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根據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以及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較佳的方式,速度計算單元54具體用於:根據時延徑的變化均值,以及預先存儲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與終端的移動速度的關係,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較佳的方式,時延徑計算單元53還具體用於:若確定的終端的移動速度小於預設第二門限,則增大預設個數;將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增大後的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根據各組內相隔增大後的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以及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預設時間長度內 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較佳的方式,該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還包括:第二雜訊確定模組,用於確定接收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該設備的雜訊功率,並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預設時間長度內的平均雜訊功率。
此時,時延徑計算單元53還用於,在根據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之後,根據第二雜訊確定模組確定的平均雜訊功率對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進行修正。
較佳的方式,時延徑計算單元53用於根據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時,具體用於: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計算各組內變化值的平均值;計算各組內變化值與該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去除差的平方大於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以及對各組內去除差的平方大於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後剩餘的時延徑的變化值進行平均,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中,接收端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發送端為基地台,接收端為終端,或者,發送端為終端,接收端為基地台;接收端根據預先存儲的導頻序列和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每一導頻序列的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通道回應函數,並根據該通道回應函數確定對應的時延徑;接收端根據確定出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及設備,用於根據導頻和雜訊功率測試終端移動速度,提高了測量精度。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 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存儲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請求項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實施例的 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請求項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Claims (20)

  1. 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該發送端為基地台,該接收端為終端,或者,該發送端為終端,該接收端為基地台;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該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前,該方法還包括:該接收端確定接收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的雜訊功率,並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該雜訊功率對應的信噪比;並確定該信噪比高於預設第一門限。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包括: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該接收端根據每一導頻符號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確定該導頻符號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包括:該接收端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功率最強的時延徑;該接收端對選取的功率最強的時延徑的位置進行判斷,若該接收端確定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的位置不同,則從該時延徑的位置中確定一個位置,並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該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或者,選取使得該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對應的時延徑的功率總和最大的時延徑的位置,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該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包括:該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該接收端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包括:該接收端將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 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該接收端根據該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該接收端根據該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包括:該接收端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以及預先存儲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與終端的移動速度的關係,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該接收端確定接收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的該接收端的雜訊功率;該接收端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平均雜訊功率,則該接收端根據該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之後,該方法還包括:該接收端根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平均雜訊功率對該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進行修正。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若確定的終端的移動速度小於預設第二門限,該接收端則增大該預設個數; 該接收端將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增大後的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該接收端根據該各組內相隔增大後的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該接收端根據該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方法,其中,該接收端根據該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包括:該接收端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計算各組內該變化值的平均值;該接收端計算各組內該變化值與該平均值的差的平方;該接收端去除差的平方大於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該接收端對各組內去除差的平方大於該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後剩餘的時延徑的變化值進行平均,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
  11. 一種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包括:通信模組,用於接收發送端發送的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其中,該發送端為基地台,該設備為終端,或者,該發送端為終端,該設備為基地台;時延徑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 速度確定模組,用於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設備還包括:第一雜訊確定模組,用於確定接收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的雜訊功率,並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該雜訊功率對應的信噪比,則該時延徑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在該第一雜訊確定模組確定該信噪比高於預設第一門限時,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時延徑確定模組,包括:時域通道估計值確定單元,用於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並根據每一導頻符號對應的頻域通道估計值,確定該導頻符號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單元,用於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時延徑。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時延徑確定模組,包括:時域通道估計值確定單元,用於根據已知的導頻序列和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確定該導頻序列的每一導頻符號在傳輸過程中對應的時域通道估計值; 選取時延徑單元,用於根據該時域通道估計值選取功率最強的時延徑,並對選取的功率最強的時延徑的位置進行判斷,若確定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的位置不同,則從該時延徑的位置中確定一個位置,並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該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或者,選取使得該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對應的時延徑的功率總和最大的時延徑的位置,確定該位置對應的時延徑作為為該頻域位置相同的導頻符號選取的時延徑。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速度確定模組包括:時延徑計算單元,用於根據預設時間長度內選取的時延徑,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速度計算單元,用於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時延徑計算單元具體用於:將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正交頻分複用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根據該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根據該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速度計算單元具 體用於:根據該時延徑的變化均值,以及預先存儲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與終端的移動速度的關係,確定終端的移動速度。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設備還包括:第二雜訊確定模組,用於確定接收該包含導頻序列的信號時該設備的雜訊功率,並根據該雜訊功率,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平均雜訊功率,則該時延徑計算單元還用於,在根據該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之後,根據該第二雜訊確定模組確定的平均雜訊功率對該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進行修正。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時延徑計算單元還具體用於:若確定的終端的移動速度小於預設第二門限,則增大該預設個數;將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確定的頻域位置相同的多個導頻符號劃分為一組,計算各組內相隔增大後的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根據該各組內相隔增大後的預設個數的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根據該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確定該預設時間長度內的時延徑的變化均值。
  20.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測試終端移動速度的設備,其中,該時延徑計算單元 用於根據該各組內相隔預設個數OFDM符號的導頻符號的時延徑的變化值,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時,具體用於:根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計算各組內該變化值的平均值;計算各組內該變化值與該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去除差的平方大於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對各組內去除差的平方大於該預設第三門限的變化值後剩餘的時延徑的變化值進行平均,分別確定各組內時延徑的變化值的平均值。
TW102133783A 2012-09-26 2013-09-18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speed of a terminal movement TWI493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65083.5A CN103686830A (zh) 2012-09-26 2012-09-26 一种测试终端移动速度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3276A TW201413276A (zh) 2014-04-01
TWI493210B true TWI493210B (zh) 2015-07-21

Family

ID=5032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3783A TWI493210B (zh) 2012-09-26 2013-09-18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speed of a terminal movem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71259B2 (zh)
EP (1) EP2905986B1 (zh)
CN (1) CN103686830A (zh)
TW (1) TWI493210B (zh)
WO (1) WO20140481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2241B (zh) * 2015-02-27 2019-08-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移动速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6877985B (zh) * 2015-12-11 2020-10-13 皓创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符号的处理方法和节点设备
CN105848198B (zh) * 2016-03-18 2019-07-0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US10045346B1 (en) * 2016-08-02 2018-08-07 Sprint Spectrum L.P. Assigning a low-GDV carrier to a high-speed UE
BR112019006033A2 (pt) * 2016-09-29 2019-06-18 Fg innovation co ltd aparelho de terminal, aparelho de estação-bas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 circuito integrado
CN108574955B (zh) * 2017-03-07 2023-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e触发的移动性场景中测量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EP3573385B1 (en) * 2017-03-09 2023-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ntrol device, nod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4337968B (zh) * 2021-12-28 2023-06-06 湖南智领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实时测控数据的主动式导频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0094A1 (en) * 2003-09-16 2005-03-17 Lee Ji-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velocity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718108A (en) * 2005-09-02 2007-05-01 Qualcomm Inc Communic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CN101057468A (zh) * 2004-11-15 2007-10-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移动终端的高移动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及有关设备
WO2010011369A2 (en) * 2008-03-14 201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oosing cyclic delays in multiple antenna ofdm systems
TW201128985A (en) * 2009-07-28 2011-08-16 Qualcomm Inc Signal and noise power estimation
CN102325101A (zh) * 2011-07-08 2012-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采用导频测速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87364A (zh) * 2010-12-02 2012-06-06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5843C (zh) * 2002-12-12 2006-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估计速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EP1513270B1 (en) * 2003-09-05 2010-11-10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oppler spread in radi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592358B2 (ja) * 2004-08-31 2010-12-0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1437243B (zh) * 2007-11-16 2010-09-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JP4774435B2 (ja) * 2008-11-21 2011-09-14 株式会社半導体理工学研究センター ドップラー周波数推定装置、受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ドップラー周波数推定方法
CN101557378B (zh) * 2009-05-18 2011-12-2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Ofdm系统中导频发送、信道估计和噪声功率估计方法
CN102281170B (zh) * 2011-08-08 2014-1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信道估计的速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US9736626B2 (en) * 2011-11-04 2017-08-15 Zte Wistron Telecom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speed of a mobil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0094A1 (en) * 2003-09-16 2005-03-17 Lee Ji-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velocity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057468A (zh) * 2004-11-15 2007-10-1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移动终端的高移动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及有关设备
TW200718108A (en) * 2005-09-02 2007-05-01 Qualcomm Inc Communic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WO2010011369A2 (en) * 2008-03-14 201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oosing cyclic delays in multiple antenna ofdm systems
TW201128985A (en) * 2009-07-28 2011-08-16 Qualcomm Inc Signal and noise power estimation
CN102487364A (zh) * 2010-12-02 2012-06-06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2325101A (zh) * 2011-07-08 2012-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采用导频测速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3276A (zh) 2014-04-01
CN103686830A (zh) 2014-03-26
US20150223194A1 (en) 2015-08-06
EP2905986B1 (en) 2017-11-08
WO2014048150A1 (zh) 2014-04-03
US9271259B2 (en) 2016-02-23
EP2905986A1 (en) 2015-08-12
EP2905986A4 (en)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3210B (zh)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speed of a terminal movement
JP4588548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CN102325101B (zh) 一种采用导频测速的方法及装置
US9860764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 subset of resource elements of a resource block
RU2014150510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оценки мощности сигнала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масштабирования
CN113225274B (zh) 一种针对快速移动的多径信道模型测量方法
CN102201879B (zh) Lte系统干扰噪声的测量方法及设备
US9564980B2 (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noise ratio estim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2932290A (zh) Lte系统干扰抑制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100056800A (ko) Mimo 통신 장치
CN111786917A (zh) 信道估计方法、接收机及存储介质
CN104426817A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其装置
EP26400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smooth window length in channel estimation
CN102857962A (zh) 一种基于信道估计的速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187353B (zh) 一种ofdm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66018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1514546B1 (ko) Ofdm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송파 주파수 오프셋의 추정 방법
CN108259395B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2238117B (zh) 一种基于信道估计的速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US9769687B2 (en) Method and related mobile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JP4809445B2 (ja) 無線品質を測定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0486908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281170B (zh) 一种基于信道估计的速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KR20180130875A (ko) 위치 측정 성능을 향상시키는 위치 참조 신호 패턴에 기초하여 위치 참조 신호를 생성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62256B1 (ko) Ofdm 시스템에서의 도플러 스프레드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