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1160B -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 Google Patents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1160B
TWI491160B TW102122552A TW102122552A TWI491160B TW I491160 B TWI491160 B TW I491160B TW 102122552 A TW102122552 A TW 102122552A TW 102122552 A TW102122552 A TW 102122552A TW I491160 B TWI491160 B TW I4911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output
coupled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1459A (zh
Inventor
Chih Ming Kao
I Hsiung Chen
Anson Chang
Chun Hung Yeh
Jim Chen
Iven Chang
Erick Chang
Joseph Chen
Sam Chiu
Original Assignee
Top Victory Inves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 Victory Invest Ltd filed Critical Top Victory Invest Ltd
Priority to TW102122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11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1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1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1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116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源供應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接收交流電源並將其轉換成直流輸出電壓以供電給電子裝置的電源供應器,其中,電子裝置例如是液晶顯示器。
  圖1為一種現有的液晶顯示器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方塊圖。請參見圖1,現有的電源供應器1包括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濾波器11、橋式整流器12、電解電容器13及直流至直流(direct-current to direct-current,DC/DC)轉換器,其中,DC/DC轉換器包括切換電路14、變壓器15、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2及由反饋電路17與控制電路18所組成的反饋控制電路。交流電源經過EMI濾波器11濾除傳導性EMI雜訊後,再經過橋式整流器12的整流並由電解電容器13濾波成一個穩定的直流電壓Vdc。該直流電壓Vdc經過切換電路14切割成高頻方波信號後,再經過變壓器15而在其次級側繞組獲得事先設定的電壓準位,然後再經過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整流與濾波成第一輸出電壓Vo1,及經過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2的整流與濾波成第二輸出電壓Vo2,其中,第一輸出電壓Vo1(額定例如是5V)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的主板31,而第二輸出電壓Vo2(額定例如是10~50V)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的背光模組32。反饋電路17偵測第一輸出電壓Vo1以輸出反饋信號到控制電路18,使控制電路18控制切換電路14的切換參數,如工作週期(duty cycle),來獲得穩定的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
  由於現有的電源供應器1在輸入側採用電解電容器13將橋式整流器12整流所得的全波整流電壓濾波成直流電壓Vdc,因此電解電容器13在正常工作下其兩端電壓Vdc即是交流電源輸入電壓的峰值。以台灣120Vrms市用交流電源為例,電解電容器13的兩端電壓Vdc約為170V,這樣的高壓會增加電解電容器13電極上所積聚的靜電能量,而積聚在電解電容器13內的靜電能量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交流電源輸入電壓異常升高)可以直接通過電極間飛弧進行火花放電,進而引發電解電容器13內的電解液及隔離襯紙等可燃物燃燒。此外,電解電容器13可能因本身設計或品質不良,使得電解液會從電容器內向外洩漏或噴湧且循路而行至有高壓的電路區域,引發短路、飛弧,導致電解液起火並進而引發電解液以外的可燃物起火燃燒。
  本發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種電源供應器,其在輸入側不採用電解電容器,因此電路中無高壓電解電容器,可避免電解電容器可能引發的起火燃燒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電源供應器,適用於電子裝置。電源供應器包括橋式整流器、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直流至直流(DC/DC)轉換器及交流偵測電路。橋式整流器的輸入端耦接交流電源。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耦接橋式整流器的輸出端。DC/DC轉換器包括切換電路、變壓器、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及反饋控制電路。切換電路耦接陶瓷或薄膜電容器及變壓器的初級側繞組。變壓器的次級側繞組耦接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輸出第一輸出電壓和第二輸出電壓供電給電子裝置,其中,第一輸出電壓供電給電子裝置的主控制電路。反饋控制電路耦接於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及切換電路的控制端之間、或耦接於變壓器的另一初級側繞組及切換電路的控制端之間,反饋控制電路通過比較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及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以控制切換電路工作與否。交流偵測電路的輸入端耦接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交流偵測電路的輸出端輸出偵測信號,且偵測信號在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大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時為第一準位,並在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小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時為第二準位。
  電子裝置的主控制電路在接收到開啟的外部命令時,開始偵測交流偵測電路輸出的偵測信號,並在偵測到經過預設數個偵測信號的上升緣後控制電子裝置的其它電路開始接收第一輸出電壓和第二輸出電壓的供電。另外,電子裝置的主控制電路在接收到關閉的外部命令時,控制電子裝置的其它電路停止接收第一輸出電壓和第二輸出電壓的供電。
  在一實施例中,DC/DC轉換器可為返馳式轉換器(flyback converter)。切換電路的一端耦接變壓器的初級側繞組的一端,變壓器的初級側繞組的另一端耦接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一端,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另一端耦接切換電路的另一端。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可皆包括二極體及電容器,其中,二極體的陰極端耦接電容器的一端,二極體的陽極端及電容器的另一端分別耦接變壓器的次級側繞組兩端,電容器的兩端電壓為第一或第二輸出電壓。切換電路可包括場效電晶體,場效電晶體的汲極端、源極端及閘極端分別耦接切換電路的兩端及控制端。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可為液晶顯示器。第一輸出電壓供電給液晶顯示器的主板,主控制電路設置於主板上。第二輸出電壓供電給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組。
  在一實施例中,反饋控制電路可包括脈寬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器,PWM控制器可包括分壓電路及比較器。分壓電路並聯耦接於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之間,分壓電路輸出一電壓。比較器比較分壓電路輸出的電壓及參考電壓以控制切換電路工作與否,其中,分壓電路輸出的電壓與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的比值等於參考電壓與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的比值。
  在一實施例中,交流偵測電路可包括二極體、電阻器、電容器及比較器。二極體的陽極端耦接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二極體的陰極端耦接電阻器的第一端、電容器的第一端及比較器的正輸入端。電阻器的第二端及電容器的第二端接地。比較器的負輸入端接收參考電壓,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偵測信號。交流偵測電路更可包括分壓電路,分壓電路並聯耦接於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之間,分壓電路輸出參考電壓至比較器的負輸入端。
  本發明因採用陶瓷或薄膜電容器取代了現有常用在電源輸入側的高壓電解電容器,因陶瓷或薄膜電容器不含電解液且可設計成不含隔離襯紙,所以不會像高壓電解電容器有可能引發起火燃燒的問題,且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成本也低於高壓電解電容器。此外,本發明還通過控制電路偵測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在陶瓷或薄膜電容器上的能量太小時控制切換電路停止工作以停止DC/DC轉換器的轉換工作,並且還通過交流偵測電路偵測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電壓以輸出偵測信號通知電子裝置配合地接收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的供電,因此得以應付電子裝置的輕重載變化。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2、2’‧‧‧電源供應器
11‧‧‧EMI濾波器
12‧‧‧橋式整流器
13‧‧‧電解電容器
14‧‧‧切換電路
15‧‧‧變壓器
Na‧‧‧輔助繞組
Np、Np’‧‧‧初級側繞組
Ns1、Ns2‧‧‧次級側繞組
161‧‧‧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
162‧‧‧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
17、17’‧‧‧反饋電路
18‧‧‧控制電路
23‧‧‧陶瓷或薄膜電容器
28‧‧‧控制電路
29‧‧‧交流偵測電路
3‧‧‧液晶顯示器
31‧‧‧主板
311‧‧‧主控制電路
32‧‧‧背光模組
AND1、AND2、AND3‧‧‧及閘
C1、C2、C3、C4、C5‧‧‧電容器
CMP1、CMP2、CMP3、CMP4、CMP5‧‧‧比較器
D1、D2、D3、D4‧‧‧二極體
FF1‧‧‧RS正反器
I1‧‧‧電流源
OR1‧‧‧或閘
Q1‧‧‧場效電晶體
R1、R2、R3、R4、R5、R6、R7‧‧‧電阻器
U1、U2‧‧‧PWM控制器
COMP、CS、CT、GND、HV、OUT、RQ、VCC‧‧‧腳位
Vdc‧‧‧直流電壓
Vo1‧‧‧第一輸出電壓
Vo2‧‧‧第二輸出電壓
Vp‧‧‧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
Vmin‧‧‧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
Vr1、Vr2、Vr3、Vr4‧‧‧參考電壓
DET‧‧‧偵測信號
re1、re2、re1’、re2’‧‧‧偵測信號的上升緣
t‧‧‧時間
圖1為一種現有的液晶顯示器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方塊圖。
圖2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方塊圖。
圖3為圖2所示電源供應器及其供電的電子裝置配合運作之時序圖。
圖4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方塊圖。
圖5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圖。
圖6為圖5所示PWM控制器的另一實施例之電路圖。

  在以下說明中,為呈現對本發明之說明的一貫性,故在不同的實施例中,若有功能與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會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與名稱。另為清楚呈現本發明之特徵,所附圖式中省略部份習知之元件。
  圖2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方塊圖,而圖3為圖2所示電源供應器及其供電的電子裝置配合運作之時序圖。請先參見圖2,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用於供電給電子裝置,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是液晶顯示器3。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包括EMI濾波器11、橋式整流器12、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DC/DC轉換器及交流偵測電路29,其中,DC/DC轉換器包括切換電路14、變壓器15、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2及由反饋電路17與控制電路28所組成的反饋控制電路。與圖1所示現有的電源供應器1相比,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採用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取代了如圖1所示在電源輸入側的高壓電解電容器13,因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不含電解液且可設計成不含隔離襯紙,所以不會像電解電容器13有可能引發起火燃燒的問題。
  但是,由於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電容量較小,濾波效果較差,使得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兩端電壓Vp如圖3所示是一個脈動直流電壓,而不是一個穩定的直流電壓,導致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無法很好地應付液晶顯示器3的輕重載變化。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還通過控制電路28偵測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兩端電壓Vp,在偵測到電壓Vp小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時控制切換電路14停止工作,使得DC/DC轉換器停止轉換工作,這是因為此時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上的能量已經太小,使得DC/DC轉換器的轉換效率變很差,故讓DC/DC轉換器停止轉換工作。如圖3所示,這段因電壓Vp小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而讓DC/DC轉換器停止轉換工作的期間稱為死區。在死區時,將由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內的電容器(如圖5所示的C1和C2,後面會再詳細說明)所儲存的能量繼續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因此為了能儲存更多能量以應付死區時液晶顯示器3所需電源,故在設計上通常可以在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的輸出端並聯耦接額外的電容器(未繪示),或者直接將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內的電容器改用電容量較大的電容器。此外,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還通過交流偵測電路29偵測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輸入端電壓,以輸出帶有死區資訊的偵測信號DET給液晶顯示器3,使得液晶顯示器3在接收到開啟的外部命令時可根據偵測信號DET避開死區來開始接收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的供電,即避開死區來開始吃載(尤其是吃重載),因此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是通過通知液晶顯示器3配合運作來應付液晶顯示器3的輕重載變化。
  具體來說,在本發明之電源供應器2中,橋式整流器12的輸入端通過EMI濾波器11耦接外部的交流電源。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兩端耦接橋式整流器12的輸出端。切換電路14耦接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及變壓器15的初級側繞組。變壓器15的次級側繞組耦接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的輸入端。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的輸出端分別輸出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其中,第一輸出電壓Vo1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的主板31,包含供電給設置於主板31上的主控制電路311,而第二輸出電壓Vo2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的背光模組32。反饋控制電路(由反饋電路17與控制電路28所組成)耦接於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輸出端及切換電路14的控制端之間。反饋電路17偵測第一輸出電壓Vo1以輸出反饋信號到控制電路28,使控制電路28控制切換電路14的切換參數,如工作週期,來獲得穩定的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控制電路28還偵測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兩端電壓Vp,並通過比較電壓Vp及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以控制切換電路14工作與否,在電壓Vp小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時(即在死區時)控制切換電路14停止工作,使得DC/DC轉換器停止轉換工作。交流偵測電路29的輸入端耦接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輸入端以偵測其輸入端電壓,然後從交流偵測電路29的輸出端輸出帶有死區資訊的偵測信號DET給液晶顯示器3。如圖3所示,偵測信號DET在電壓Vp大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時為第一準位(在本實施例為5V之高準位),並在電壓Vp小於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時為第二準位(在本實施例為0V之低準位)。
  請同時參見圖2及圖3,在交流電源輸入後,電源供應器2開始輸出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故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會由零開始爬升。當第一輸出電壓Vo1爬升到主控制電路311的最小工作電壓(在本實施例為4.2V)時,主控制電路311開始工作且控制液晶顯示器處於待機狀態,即控制液晶顯示器3除主控制電路311外的其它電路均不接收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的供電,甚至主控制電路311也關閉大多數的功能而只保留監控是否有外部命令輸入的功能,故液晶顯示器3吃輕載。
  當主控制電路311接收到開啟的外部命令時,主控制電路311開始偵測交流偵測電路29輸出的偵測信號DET,並在偵測到經過預設數個偵測信號的上升緣(在本實施例為2個上升緣re1和re2)後,控制液晶顯示器3的其它電路,如主板31上除主控制電路311外的電路及背光模組32,開始接收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的供電,故液晶顯示器3開始吃重載而正常工作。在本實施例中,在經過2個偵測信號的上升緣re1和re2後才控制液晶顯示器3開始吃重載,是為了讓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較為穩定後才開始讓液晶顯示器3吃載,且在上升緣re2後馬上讓液晶顯示器3吃載可避開死區。此外,由於在死區時DC/DC轉換器將停止轉換工作而由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內的電容器(如圖5所示的C1和C2)所儲存的能量繼續供電給液晶顯示器3,故一進入死區後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會開始下降。為了不讓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下降到無法應付死區時液晶顯示器3所需電源,在設計上通常可以在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的輸出端並聯耦接額外的電容器,或者直接將第一和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和162內的電容器改用電容量較大的電容器,以便能儲存更多能量應付死區時液晶顯示器3所需電源,例如設計第一輸出電壓Vo1在死區時不會下降到5V額定電壓的90%(即4.5V)以下。
  在液晶顯示器3正常工作時,當主控制電路311接收到關閉的外部命令時,主控制電路311控制液晶顯示器3除主控制電路311外的其它電路停止接收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的供電,甚至主控制電路311也關閉大多數的功能而只保留監控是否有外部命令輸入的功能,故液晶顯示器3吃輕載且進入待機狀態。一旦主控制電路311再次接收到開啟的外部命令時,主控制電路311將又開始偵測交流偵測電路29輸出的偵測信號DET,並在偵測到經過預設數個偵測信號的上升緣(在本實施例為2個上升緣re1’和re2’)後,控制液晶顯示器3的其它電路開始接收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Vo1和Vo2的供電,故液晶顯示器3將又開始吃重載而正常工作。
  圖4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方塊圖。請同時參見圖2及圖4,圖2所示電源供應器2採用二次側反饋控制方式,故反饋控制電路(由反饋電路17與控制電路28所組成)耦接於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輸出端及切換電路14的控制端之間,其中的反饋電路17偵測位於二次側的第一輸出電壓Vo1以輸出反饋信號到控制電路28,使控制電路28控制切換電路14的切換參數。圖4所示電源供應器2’採用一次側反饋控制方式,故反饋控制電路(由反饋電路17’與控制電路28所組成)耦接於變壓器15的另一初級側繞組Np’及切換電路14的控制端之間,其中的反饋電路17’通過初級側繞組Np’偵測位於一次側的變壓器15的初級側電流以輸出反饋信號到控制電路28,使控制電路28控制切換電路14的切換參數。
  圖5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源供應器之電路圖。以圖2所示電源供應器2為例,請同時參見圖2及圖5,在本實施例中,DC/DC轉換器為返馳式轉換器,且切換電路14採用場效電晶體Q1,場效電晶體Q1的汲極端、源極端及閘極端分別耦接切換電路14的兩端及控制端。切換電路14的一端(即場效電晶體Q1的汲極端)耦接變壓器15的初級側繞組Np的一端,變壓器15的初級側繞組Np的另一端耦接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一端,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另一端接地,而切換電路14的另一端(即場效電晶體Q1的源極端)亦通過電阻器R1接地,因此可以說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另一端耦接切換電路14的另一端(即場效電晶體Q1的源極端)。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包括二極體D1及電容器C1,其中,二極體D1的陰極端耦接電容器C1的一端,二極體D1的陽極端及電容器C1的另一端分別耦接變壓器15的次級側繞組Ns1兩端,電容器C1的兩端電壓為第一輸出電壓Vo1。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2包括二極體D2及電容器C2,其中,二極體D2的陰極端耦接電容器C2的一端,二極體D2的陽極端及電容器C2的另一端分別耦接變壓器15的次級側繞組Ns2兩端,電容器C2的兩端電壓為第二輸出電壓Vo2。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電路28包括PWM控制器U1、電阻器R1和R2、二極體D3及電容器C3和C4。PWM控制器U1例如是針對LD7576的通用型PWM控制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進行修改以符合本發明所需。LD7576的PWM控制器IC具有七個腳位CT、COMP、CS、GND、OUT、VCC和HV。在此略述其內部電路架構,在IC啟動階段,電流源I1從腳位HV通過電阻器R2從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汲取電流,以提供啟動電流經過腳位VCC向電容器C3充電,而在電容器C3被充電到其兩端電壓大於參考電壓Vr1時比較器CMP1輸出信號關閉電流源I1,然後IC開始工作並由變壓器15的輔助繞組Na、二極體D3及電容器C3所組成的供電電路供電。
  在IC啟動後正常工作階段,IC從腳位OUT輸出PWM信號控制場效電晶體Q1的切換,使DC/DC轉換器進行轉換工作,並從腳位CS抓取場效電晶體Q1的源極端及地之間串聯耦接的電阻器R1的兩端電壓(其包含變壓器15的初級側電流資訊)而通過比較器CMP2來與參考電壓Vr2進行比較,以提供過電流保護,另外還從腳位COMP獲取反饋電路17傳送過來的反饋信號而通過比較器CMP3來與包含初級側電流資訊的電阻器R1兩端電壓進行比較,以產生PWM信號。此外,IC還通過由或閘OR1、RS正反器(Flip Flop)FF1與及閘AND1所組成邏輯電路,接收其它如過載保護、過電壓保護、節能模式控制等的控制信號,以便與比較器CMP2輸出的過電流保護的控制信號結合來限制比較器CMP3產生的PWM信號及決定其是否從腳位OUT輸出。
  本發明之PWM控制器U1即是在LD7576的PWM控制器IC中加入了由電阻器R3和R4所組成的分壓電路及比較器CMP4,將原本IC中的及閘新增一個輸入端而變為及閘AND1(其具有7個輸入端)以耦接比較器CMP4的輸出端。分壓電路(由電阻器R3和R4所組成)的一端從腳位HV通過電阻器R2耦接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一端,而分壓電路的另一端及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另一端均接地,故分壓電路並聯耦接於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兩端之間,且分壓電路輸出一電壓。比較器CMP4比較分壓電路(由電阻器R3和R4所組成)輸出的電壓及參考電壓Vr3以輸出控制切換電路14工作與否的控制信號到及閘AND1。其中,分壓電路(由電阻器R3和R4所組成)輸出的電壓與陶瓷或薄膜電容器23的兩端電壓的比值等於參考電壓Vr3與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的比值,因此,IC設計者可通過設計電阻器R3和R4的電阻值及參考電壓Vr3的大小來決定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的大小,即決定死區的長短。
  在本實施例中,交流偵測電路29包括二極體D4、電阻器R5、電容器C5、比較器CMP5及由電阻器R6和R7所組成的分壓電路。二極體D4的陽極端耦接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輸入端,二極體D4的陰極端耦接電阻器R5的第一端、電容器C5的第一端及比較器CMP5的正輸入端。電阻器R5的第二端及電容器C5的第二端接地。分壓電路(由電阻器R6和R7所組成)並聯耦接於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161的輸出端之間,分壓電路輸出參考電壓Vr4至比較器CMP5的負輸入端。比較器CMP5比較其正負輸入端電壓並據以從其輸出端輸出偵測信號DET。通過設計電阻器R5的電阻值及電容器C5的電容值,其乘積即是與電容器C5充放電速度有關的時間常數,可決定偵測信號DET的下降緣的下降時間,因此即會影響交流偵測電路29的偵測靈敏度。
  圖6為圖5所示PWM控制器U1的另一實施例之電路圖。請參見圖6,與圖5所示PWM控制器U1相比,PWM控制器U2並不修改原本LD7576的PWM控制器IC中的及閘AND2(其具有6個輸入端),而是在或閘OR1及RS正反器FF1之間再新增一個及閘AND3,及閘AND3的兩輸入端分別耦接或閘OR1的輸出端及比較器CMP4的輸出端,而及閘AND3的輸出端則耦接RS正反器FF1的輸入端。此外,PWM控制器U2還新增一個腳位RQ,將分壓電路中的電阻器R4設計在IC外部,如此一來,使用者在使用這顆IC時可通過採用不同電阻值的電阻器R4來決定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Vmin的大小,即決定死區的長短。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電源供應器
11‧‧‧EMI濾波器
12‧‧‧橋式整流器
23‧‧‧陶瓷或薄膜電容器
14‧‧‧切換電路
15‧‧‧變壓器
161‧‧‧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
162‧‧‧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
17‧‧‧反饋電路
28‧‧‧控制電路
29‧‧‧交流偵測電路
3‧‧‧液晶顯示器
31‧‧‧主板
311‧‧‧主控制電路
32‧‧‧背光模組
Vo1‧‧‧第一輸出電壓
Vo2‧‧‧第二輸出電壓
Vp‧‧‧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
DET‧‧‧偵測信號

Claims (9)

  1. 一種電源供應器,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源供應器包括:
      一橋式整流器,其輸入端耦接一交流電源;
      一陶瓷或薄膜電容器,其兩端耦接該橋式整流器的輸出端;
      一直流至直流轉換器, 包括一切換電路、一變壓器、一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一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及一反饋控制電路,該切換電路耦接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及該變壓器的初級側繞組,該變壓器的次級側繞組耦接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和該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和該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輸出一第一輸出電壓和一第二輸出電壓供電給該電子裝置,該第一輸出電壓供電給該電子裝置的一主控制電路,該反饋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及該切換電路的控制端之間、或耦接於該變壓器的另一初級側繞組及該切換電路的控制端之間,該反饋控制電路通過比較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及一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以控制該切換電路工作與否;及
      一交流偵測電路,其輸入端耦接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其輸出端輸出一偵測信號,該偵測信號在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大於該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時為一第一準位,並在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小於該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時為一第二準位;
      其中,該主控制電路在接收到一開啟的外部命令時,開始偵測 該偵測信號,並在偵測到經過預設數個該偵測信號的上升緣後控制該電子裝置的其它電路開始接收該第一輸出電壓和該第二輸出電壓的供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主控制電路在接收到一關閉的外部命令時,控制該電子裝置的其它電路停止接收該第一輸出電壓和該第二輸出電壓的供電。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直流至直流轉換器為一返馳式轉換器,該切換電路的一端耦接該變壓器的初級側繞組的一端,該變壓器的初級側繞組的另一端耦接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一端,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另一端耦接該切換電路的另一端,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和該第二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皆包括一二極體及一電容器,該二極體的陰極端耦接該電容器的一端,該二極體的陽極端及該電容器的另一端分別耦接該變壓器的次級側繞組兩端,該電容器的兩端電壓為該第一或該第二輸出電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切換電路包括一場效電晶體,該場效電晶體的汲極端、源極端及閘極端分別耦接該切換電路的兩端及控制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電子裝置為一液晶顯示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第一輸出電壓供電給該液晶顯示器的一主板,該主控制電路設置於該主板上,該第二輸出電壓供電給該液晶顯示器的一背光模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反饋控制電路包括一脈寬調變控制器,該脈寬調變控制器包括一分壓電路及一比較器,該分壓電路並聯耦接於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之間,該分壓電路輸出一電壓,該比較器比較該電壓及一參考電壓以控制該切換電路工作與否,其中,該電壓與該陶瓷或薄膜電容器的兩端電壓的比值等於該參考電壓與該最低工作電壓設定值的比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交流偵測電路包括一二極體、一電阻器、一電容器及一比較器,該二極體的陽極端耦接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入端,該二極體的陰極端耦接該電阻器的第一端、該電容器的第一端及該比較器的正輸入端,該電阻器的第二端及該電容器的第二端接地,該比較器的負輸入端接收一參考電壓,該比較器的輸出端輸出該偵測信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源供應器,其中,該交流偵測電路更包括一分壓電路,該分壓電路並聯耦接於該第一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端之間,該分壓電路輸出該參考電壓。
TW102122552A 2013-06-25 2013-06-25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TWI491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552A TWI491160B (zh) 2013-06-25 2013-06-25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2552A TWI491160B (zh) 2013-06-25 2013-06-25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459A TW201501459A (zh) 2015-01-01
TWI491160B true TWI491160B (zh) 2015-07-01

Family

ID=5271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552A TWI491160B (zh) 2013-06-25 2013-06-25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11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9519B (zh) * 2021-03-16 2022-10-01 盧昭正 半導體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5776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Yu Chung-Che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circuit and controller thereof
TW201004471A (en) * 2008-07-01 2010-01-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Current supply circuit and current control circuit for LED
CN1941586B (zh) * 2005-09-27 2010-06-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节能开关电源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CN101556461B (zh) * 2008-04-11 2011-08-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
TWM441132U (en) * 2012-07-13 2012-11-11 Tpv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roduct and flyback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thereof
CN202918197U (zh) * 2012-11-23 2013-05-01 深圳市振邦实业有限公司 电源检测电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1586B (zh) * 2005-09-27 2010-06-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节能开关电源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CN101556461B (zh) * 2008-04-11 2011-08-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
US20090295776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Yu Chung-Che Light emitting diode driving circuit and controller thereof
TW201004471A (en) * 2008-07-01 2010-01-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Current supply circuit and current control circuit for LED
TWM441132U (en) * 2012-07-13 2012-11-11 Tpv Electronics Fujian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roduct and flyback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thereof
CN202918197U (zh) * 2012-11-23 2013-05-01 深圳市振邦实业有限公司 电源检测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1459A (zh) 2015-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4184B2 (en) DC/DC converter
US7592790B2 (en) Start-up circuit with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for power converters
JP5099183B2 (ja) 起動回路
US9496795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99917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US9455639B2 (en)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device
JP5799537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の制御回路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TWI657653B (zh) 電源轉換系統
US20160057822A1 (en) Driving circuit, ligh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dissipation
US946697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uctive overvoltage protection of PFC bulk capacitors in power supplies
TWI551016B (zh)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TWI411202B (zh) 電源轉換器的控制器以及電源轉換器的控制方法
TWM488805U (zh) 一種低成本、集多重保護功能於一體的反激開關電源電路
JP6251395B2 (ja) フライバック方式の快速起動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TWI661663B (zh)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hip and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including the same
TWI382647B (zh) 具頻率抖動之頻率產生器及脈寬調變控制器
TWI532295B (zh) Quick start backup redundant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11067075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5857702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TWI491160B (zh) 無高壓電解電容器的電源供應器
CN104253535A (zh) 无高压电解电容器的电源供应器
TWI419450B (z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standby power consumption of a switch mode power converter
US9871457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device
TWI666874B (zh)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JP5772278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