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3599B - 服務品質資訊組態 - Google Patents

服務品質資訊組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3599B
TWI483599B TW097122310A TW97122310A TWI483599B TW I483599 B TWI483599 B TW I483599B TW 097122310 A TW097122310 A TW 097122310A TW 97122310 A TW97122310 A TW 97122310A TW I483599 B TWI483599 B TW I4835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qos
policy
traffic level
network ent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2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8646A (en
Inventor
Jun Wang
Fatih Ulupinar
Haipeng Jin
Parag Arun Agashe
Peerapol Tinnakornsrisuphap
Raymond Tah-Sheng Hsu
Arungundram C Mahendran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0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3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35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服務品質資訊組態
以下描述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服務品質資訊之組態及保留。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6月13日申請之名為"UMB/CAN系統中之QoS"的美國申請案第60/943,670號之優先權。該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廣泛地部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語音、資料等)。典型無線通信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該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可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及其類似系統。
通常,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用於多個行動器件之通信。每一行動器件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自基地台至行動器件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自行動器件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另外,行動器件與基地台之間的通信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SISO)系統、多輸入單輸出(MISO)系統、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等來建立。
MIMO系統通常使用多個(N T 個)傳輸天線及多個(N R 個)接 收天線以用於資料傳輸。由N T 個傳輸天線及N R 個接收天線形成之MIMO通道可分解成N S 個獨立通道,該等獨立通道可被稱作空間通道,其中N S {N T ,N R }。N S 個獨立通道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維度。此外,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及接收天線建立之額外維度,則MIMO系統可提供改良之效能(例如,增加的頻譜效率、較高的產量及/或較大的可靠性)。
MIMO系統可支援用於在共同實體媒體上劃分前向及反向鏈路通信之各種雙工技術。舉例而言,分頻雙工(FDD)系統可利用全異頻率區域用於前向及反向鏈路通信。另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及反向鏈路通信可使用共同頻率區域。然而,習知技術可提供關於通道資訊之有限反饋或無反饋。
下文陳述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要,以便提供對該等實施例之基本瞭解。此概要並非所有預期實施例之廣泛綜述,且並非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主要或關鍵元件,亦非意欲描繪任一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陳述一或多個實施例之某些概念,從而作為稍後所陳述之更詳細描述之序言。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對應揭示內容,結合用於自網路實體起始服務品質之方法描述各種態樣。該方法可包含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traffic plane)功能,以及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
根據另一態樣,可存在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建立與網 路之訊務級功能之創立器及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之配置器。
在另一態樣下,可存在無線通信裝置。該裝置可包括用於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之構件。該裝置亦可包括用於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之構件。
此外,可存在結合機器可讀媒體之態樣,該機器可讀媒體上儲存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用於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及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
此外,可存在關於無線通信系統之態樣,該無線通信系統包括包含處理器之裝置。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且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
根據一態樣,可存在用於自網路起始服務品質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以及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
另一態樣可促進無線通信裝置之使用。該裝置可包括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之設立器及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之管理器。
在一態樣中,可存在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用於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之構件及用於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之構件。
此外,一態樣可關於機器可讀媒體。該機器可讀媒體上 可儲存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用於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亦可存在用於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之指令。
在又一態樣中,可存在具有包含處理器之裝置之無線通信系統,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且經由使用該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
為了完成前述及相關目標,該一或多個實施例包含下文中充分描述的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特徵。以下描述及附加圖式詳細地闡述該一或多個實施例之某些說明性態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使用各種實施例之原理的各種方式中之少數方式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括所有該等態樣及其均等物。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FDMA(SC-FDMA)及其他系統之各種無線通信系統。常常可交換地使用術語"系統"與"網路"。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帶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CDMA2000涵蓋臨時標準(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 (演進UTRA或E-UTRA)、超行動寬頻帶(UMB)、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快閃OFDM等無線電技術。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一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UMTS之使用E-UTRA之即將到來之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及GSM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獻中。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獻中。
現將參看諸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所有圖中類似參考數字用於指類似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說明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徹底瞭解。然而,可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該(等)實施例。在其他實例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結構及器件以便促進描述一或多個實施例。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的,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其類似物意欲指電腦相關實體,其可為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之軟體。舉例而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執行於處理器上之處理程序、處理器、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緒、程式及/或電腦。以實例說明之,執行於計算器件上之應用程式與計算器件均可為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處理程序及/或執行緒內且組件可定位於一電腦上及/或分布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 間。此外,此等組件可自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行,該等電腦可讀媒體上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組件可諸如根據一信號經由本端及/或遠端過程進行通信,該信號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例如,來自一經由該信號與在區域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互動及/或跨越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與其他系統互動之組件之資料)。
此外,本文中結合行動器件描述各種實施例。行動器件亦可被稱為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體、遠端台、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終端機、無線通信器件、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行動器件可為蜂巢式電話、無繩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計算器件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此外,本文中結合基地台描述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行動器件通信且亦可被稱作存取點、節點B或某一其他術語。
此外,可使用標準程式化及/或工程技術將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包含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器件(例如,硬碟、軟碟、磁條等)、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等)、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EPROM、卡、棒、隨身碟(key drive)等)。此外,本文中所述之各種儲存媒體 可表示用於儲存資訊之一或多個器件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通道及能夠儲存、含有及/或載運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現參看圖1,根據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實施例來說明無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包含可包括多個天線群之基地台102。舉例而言,一天線群可包括天線104及106,另一群可包含天線108及110,且額外群可包括天線112及114。對於每一天線群說明兩個天線;然而,對於每一群可利用更多或更少之天線。基地台102可額外地包括發射器鏈及接收器鏈,該等鏈中之每一者又可包含與信號傳輸及接收相關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的。
基地台102可與一或多個行動器件(諸如,行動器件116及行動器件122)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102可與大體上任何數目之類似於行動器件116及122之行動器件通信。行動器件116及12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通信器件、掌上型計算器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100上通信之任何其他合適之器件。如所描繪的,行動器件116與天線112及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在前向鏈路118上將資訊傳輸至行動器件116且在反向鏈路120上接收來自行動器件116之資訊。此外,行動器件122與天線 104及106通信,其中天線104及106在前向鏈路124上將資訊傳輸至行動器件122且在反向鏈路126上接收來自行動器件122之資訊。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例如,前向鏈路118可利用不同於由反向鏈路120使用之頻帶之頻帶,且前向鏈路124可使用不同於由反向鏈路126使用之頻帶之頻帶。另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與反向鏈路120可利用共同頻帶,且前向鏈路124與反向鏈路126可利用共同頻帶。
天線組及/或其經指定用於通信之區域可被稱作基地台102之扇區。舉例而言,可設計多個天線以用於傳遞至被基地台102覆蓋之區域的扇區中之行動器件。在前向鏈路118及124上之通信中,基地台102之傳輸天線可利用波束形成改良用於行動器件116及122之前向鏈路118及124之信雜比。又,與基地台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所有其行動器件相比較,當基地台102利用波束形成傳輸至隨機分散於整個相關聯之覆蓋中的行動器件116及122時,相鄰小區中之行動器件可經受較少干擾。
現參看圖2,揭示用於組態用於資料通信中之服務品質(QoS)的實例系統200。QoS資訊之使用允許有權保留通信資源,具體言之,可將資源分配以用於蜂巢式通信。特定網路實體可起始QoS資訊之組態,特定網路實體諸如圖1之行動器件116或圖1之基地台102。然而,網路亦可組態關於網路實體(例如,諸如存取終端機)之QoS資訊。
網路組態202可組織關於與網路實體204互動之QoS資 訊。設立器206可建立與網路實體204之訊務級功能。訊務級功能可為可聚集使用資訊且將聚集之結果報告給使用功能之存取閘道器的表示。管理器208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執行關於網路實體204之QoS組態。可存在由網路組態202使用之策略決策實體(例如,保持於設立器206、管理器208、單獨實體等中),該策略決策實體可將與QoS及計費有關之動態策略提供至存取閘道器,以使得存取閘道器可設立網際網路協定且針對與此等策略決策有關之網路實體存取網路資源。此外,網路組態202亦可包括靜態組態實體(例如,保持於設立器206、管理器208、單獨實體等中),該等靜態組態實體可將與QoS及計費有關之靜態策略或組態資訊提供至網路實體204。
相反地,網路實體204可組態QoS資訊或藉由網路組態202獲得QoS資訊之授權。可使用創立器210,其建立與網路(例如,網路組態202)之訊務級功能。配置器212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網路實體(例如,存取終端機)可針對存取閘道器起始QoS設立,存取閘道器可將資訊發送至網路組態202內之策略決策實體以獲得授權。策略決策實體可將授權決策提供回存取閘道器且亦提供與授權有關之策略執行規則。
在網路實體起始與網路組態起始兩種情形中,可提供有效QoS架構(例如,具有存取網路中所建立之封包篩選器且使用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在回程中提供QoS)。此外,可存在來自本籍鑑認、授權及帳戶處理(HAAA)添加用於 存取網路之使用者間優先權(例如,使用者等級)的新QoS屬性,以用於容許控制及QoS處理。此外,可存在關於存取網路如何在反向鏈路上標記DSCP及存取閘道器如何在前向鏈路上標記DSCP的至少一添加機制。此外,可存在為存取網路提供的基於服務之承載控制(SBBC)支援(例如,如何將SBBC參數發送至存取網路及將哪些SBBC參數發送至存取網路,及其類似物)。該支援可用於解決關於網路實體204起始(例如,存取終端機起始)之QoS及網路組態202起始之QoS如何與SBBC/策略及改變控制(PCC)一起工作的問題。
此外,可使用與QoS資訊有關之其他功能性。可使用符記來匹配網路實體(諸如,演進節點(eNB))處之保留與實際所接收之規則(例如,符記自網路實體204進行至應用功能及策略決策功能)。此可作為用於封包篩選器匹配之替代來操作。此外,互用性規範(IOS)信號傳輸可用於載運策略資訊而非直徑(Diameter)或半徑(Radius)。亦可存在與存取閘道器與策略決策實體之間的一策略會話相關聯地定址的多個網際網路協定(IP)。在存取網路內,可使用保留識別來識別保留用於某些應用之QoS。可發生將保留識別空間分裂成以下兩個之情況:一用於網路實體起始之保留識別空間及一用於網路組態起始之保留識別空間。可將資訊供應給網路實體204以使得網路實體204可知道網路實體起始之QoS及/或網路組態起始之QoS是否用於每一應用。
現參看圖3,揭示用於自網路及/或網路實體起始QoS通 信之實例系統300。存取終端機302(例如,實例網路實體)可經由網路304及存取閘道器310與應用功能306通信。網路可與應用功能306、策略決策點308及存取閘道器310通信。
根據推進模式,存取終端機302可經由網路304及存取閘道器310與應用功能306通信。應用功能306可授權QoS且將QoS轉移至策略決策點308以用於基於服務之授權。策略決策點308可將策略決策傳遞至存取閘道器310。必要時,可在存取終端機302、網路304及存取閘道器310之間執行額外承載控制。存取閘道器310可比較經授權之QoS與經請求之IP位準之QoS。可使用比較之結果促進QoS通信。存取閘道器可將自策略決策點308接收之策略決策提供至網路304以用於執行。涉及與存取終端機302通信之網路304中可存在多個實體。可使用同步機制更新關於網路304內之多個實體之策略及執行資訊。此同步機制亦可涉及與存取終端機302互動。應瞭解,系統300可在無網路304之情況下工作,以便自存取終端機302(例如,在存取終端機起始之組態中)達成直接通信。
在另一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302(或網路起始之實例中之網路304)可與應用功能306交換資訊。應用功能306可授權QoS參數且將參數轉移至策略決策點308,其中可存在區域IP授權之QoS參數(例如,其中策略決策點308收集管理策略)。可將資訊繫結於存取終端機302與存取閘道器310之間以及存取閘道器310與策略決策點308之間。區域IP授 權之QoS參數可變成存取閘道器310之IP位準授權之QoS參數。存取閘道器310可比較經授權之QoS與經請求之IP位準之QoS。可使用比較之結果促進QoS通信。
根據一實施例,可在存取終端機302與應用功能306之間傳遞符記且應用功能將符記傳送至策略決策點308。策略決策點308接著可根據QoS規則將符記傳送至存取閘道器310及網路304。當請求QoS時,存取終端機302接著可將同一符記傳送至網路304。因此,網路304可知道存取終端機302正請求與應用功能306已指示之某事件有關之某事件。IOS可在網路304與存取閘道器310之間或在網路304內之多個網路實體之間。可在存取終端機302與網路304(例如,存取網路)之間使用保留識別符空間且可將其劃分成兩個空間:一用於存取終端機起始之QoS之空間及一用於網路起始之QoS之空間。
存取終端機302(例如,行動器件)與應用功能306可協商應用相關資訊。應用功能306可將服務資訊傳送至策略決策點308以獲得授權。策略決策點可授權服務且基於經授權之服務資訊導出策略規則。策略決策點308可將策略規則傳送至存取閘道器310,存取閘道器310可將規則再分配至網路304。存取閘道器310或網路可基於經接收之規則起始QoS設立。
在拉模式之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302可基於某一預先組態之資訊或存取終端機302計劃開始之應用而設立關於網路304之基礎QoS。設立可觸發存取閘道器310自策略決 策點308請求授權。一旦QoS可用或在QoS設立時,存取終端機302及應用功能306就可協商應用資訊。應用功能可將服務資訊傳送至策略決策點308以獲得授權。策略決策點308可授權服務且導出相關策略規則。因為存取閘道器310可先前請求用於此服務之QoS,所以策略決策點308可使規則與先前授權相關並將更新發送至存取閘道器310。存取閘道器可將自策略決策點308接收之策略決策提供至網路304以用於執行。涉及與存取終端機302通信之網路304中可存在多個實體。使用同步機制更新關於網路304內之多個實體之策略及執行資訊。此同步機制亦可涉及與存取終端機302互動。圖3中所揭示之態樣可適用於本文中所揭示之其他態樣(例如,圖2之網路組態202及/或圖2之網路實體204)。
現參看圖4,揭示用於經由使用詳細網路組態202組態用於資料通信中之服務品質的實例系統400。因此,系統400可表示網路組態202起始之情形。可使用設立器206,其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此外,管理器208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執行關於網路實體204之QoS組態。
可使用各種其他模組促進功能性及改良QoS操作。網路組態可使用收集來自存取閘道器之QoS資訊之收集器402,其中存取閘道器可自策略改變規則功能獲得QoS資訊。此可在組態呼叫之前進行,此被認為是不允許的。
此外,可使用保存器404,其在起始通信鏈路之前保留QoS資訊,經保留之服務品質資訊經組態。按照慣例認為 不可在建立鏈路之前組態QoS資訊。然而,可在不同網路實體(例如,網路實體204)、網路組態202及其類似物之間組態及交換策略,以便可允許共用資訊及在呼叫時間使用QoS資訊。
根據一實施例,可在建立呼叫之前保留QoS資訊之量。可使用保持器406,其常常在建立呼叫之前保留QoS資訊之一區段。網路實體204可使用經保留之QoS資訊之區段的一部分。網路組態202接著可釋放未被網路實體204使用之QoS資訊。通常,保持器406保留大於可被網路實體204使用之區段之區段。可將此考慮為使得呼叫可開始的保證,因為足夠QoS資訊經保留用於網路實體204,且因為QoS資訊可容易得到,所以此可考慮較快之呼叫。
因為網路組態202可具有用於至少一網路實體204之不同策略,所以可根據類似請求發生不同輸出。因此,可實施改進器(modernizer)408,其使用更新程序使網路實體與網路之間的至少一策略同步,因此可根據共同命令產生類似輸出。網路實體204可使用用於進行通信之接收器410及用於促進操作之處理器412。系統400之使用可導致基於部分會話資訊之策略授權的使用以獲得改良(例如,最佳化)呼叫流。
可藉由使用如本文中所揭示之QoS組態而實踐若干元件之功能性。可存在來自策略決策點之預先授權以允許在呼叫設立之前保留QoS(例如,在實施呼叫之設立程序之前保留QoS部分)。此外,經由內容更新程序(例如,每次將全 組規則自存取閘道器推進至網路以避免競爭情形)可存在網路實體之間的策略同步。此外,可使用基於訂閱之策略授權以及策略更新及晚繫結以允許改良呼叫流。
現參看圖5,揭示用於經由使用詳細網路實體204組態用於資料通信中之服務品質的實例系統500。網路實體204可將資訊供應至網路組態202以促進QoS資訊之使用。網路實體可使用接收器502以進行通信且可使用處理器504以瞭解及/或資料。
網路實體204可使用創立器210,其建立與網路(例如,網路組態204)之訊務級功能。配置器212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與網路之QoS組態。不同功能性可使得能夠關於QoS資訊使用來使用各種特徵。根據一實施例,經由使用訂閱策略、策略更新及晚繫結而組態訊務級功能。暫存器506可在起始通信鏈路之前保留QoS資訊,經保留之QoS資訊常常由配置器212來組態。
與網路實體起始之實施例(例如,圖4中所展示的)中所描述的類似,不同策略可導致可能不合需要的變化的結果。平衡器506可藉由使用更新程序使網路實體與網路之間的至少一策略同步而對抗不合需要之影響。在習知通信系統中,可將臨時識別提供至實體。然而,若在所有所涉及之實體處不可得到相同臨時識別,則可能存在校正問題。可使用識別器508,其將網路實體之永久識別碼供應至網路。因此,可存在來自HAAA(例如,HAAA伺服器)至存取閘道器之永久網路位址識別符(NAI)的供應,用於存 取閘道器與策略決策點通信,策略決策點亦接收來自HAAA之同一永久識別以用於相關。
現參看圖6,揭示用於作為網路之一部分(諸如,經由超行動寬頻帶(UMB)無線電存取技術)傳遞資訊之實例系統600。eBS 602(演進基地台,諸如圖1之基地台102)可與維持會話參考之DAP(資料達成點)及/或SRNC(信號無線電網路控制器)604接合。DAP及/或SRNC 604可與AGW 606(存取閘道器,諸如圖3之存取閘道器310)通信。經由AGW 606,許多實體可與eBS 602通信,AGW 606向網路提供網際網路協定傳導的使用者點。AGW 606可與AAA 608(鑑認、授權及帳戶處理功能)接合,AAA 608可提供關於網路資源之存取終端機使用之鑑認、授權及帳戶處理功能。此外,AGW 606可與提供行動性功能性之HA 610(本籍代理)通信。LMA 612(區域行動性錨)可直接或經由與PCRF 614(策略及改變規則功能)通信而與AGW 606介接,PCRF 614提供AGW 606可操作之標準。LMA 612可充當用於行動終端機之錨定點且管理行動終端機之可達到性狀態。
參看圖7-10,說明與QoS資訊通信有關之方法。雖然出於說明簡單之目的而將方法展示並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並瞭解,方法不受動作次序之限制,因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某些動作可以不同次序發生且/或與不同於本文中所展示及描述之動作的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並瞭解,方法可替代地表示為(諸如)狀態圖中之一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此外,可能並 不需要所有所說明之動作來實施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之方法。
現參看圖7,揭示用於在網路實體起始之設定中使用QoS資訊之實例方法700。在事件702處,可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在事件704處,可在起始通信鏈路之前保留QoS資訊,此可由策略之預先授權來促進。
在已建立訊務級功能之情況下,可經由動作706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QoS組態。因此,組態經保留之QoS資訊(例如,經由動作706保留)。在步驟708處,可使用更新程序使網路實體與網路之間的至少一策略同步。根據一實施例,經由使用訂閱策略、策略更新及晚繫結而進行組態訊務級功能。亦可存在經由動作710執行的將網路實體之永久識別碼供應至網路,當在事件702處建立訊務級功能時或之前,可發生動作710。
現參看圖8,揭示用於在網路實體起始之設定中使用QoS資訊之實例方法800。在動作802處,可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在已收集訊務級之情況下,在動作804處可發生自存取閘道器收集服務品質資訊。根據一實施例,存取閘道器自策略改變規則功能獲得服務品質資訊。在事件806處,亦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QoS組態。此外,可在起始通信鏈路之前保留QoS資訊,其中經保留之QoS資訊經組態。
在動作808處,可保留QoS資訊之一區段。接著可向實體(其中實體可提供回應)發出請求。在動作810處,實體可 提供經收集之回應,且可發生檢查812以確定實體是否指定QoS資訊部分。通常,實體需要使用經保留之QoS之一部分且向網路通知該需要,因此可在事件814處指定該部分。亦可能需要比經保留之QoS多的QoS,可使用方法800來基於實際請求更新經保留之QoS。然而,可能實體未進行指定,因此網路可確定將使用多少經保留之QoS資訊。可經由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進行該確定。
人工智慧技術可根據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自動化態樣而使用眾多方法之一者,該等眾多方法用於自資料學習且接著得出推論及/或作出與在多個儲存單元上動態儲存資訊有關之確定(例如,隱馬可夫模型(HMM)及相關原型依賴模型、諸如貝氏網路之更一般機率性圖形模型(例如藉由使用貝氏模型得分或近似之結構搜尋、線性分類器(諸如支援向量機(SVM))、非線性分類器(諸如被稱作"神經網路"方法、模糊邏輯方法之方法),及執行資料融合之其他方法等而建立))。此外,此等技術亦可包括用於俘獲邏輯關係之方法,諸如,定理證明程序或基於更多啟發式規則之專家系統。可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確定。在動作816處,可基於經保留之區段之經使用的指定部分(例如,被實體請求的、經確定的,及其類似物)而釋放剩餘部分。或者,若所需之QoS可大於經保留之區段,則可在動作816處供應額外資源。在事件818處,可使用更新程序使網路實體與網路之間的至少一策略同步。
現參看圖9,揭示用於網路實體起始之QoS實施例之實 例方法900。在事件902處,可執行與服務品質資訊有關之準備活動。最初,可執行存取鑑認及授權。在適當鑑認及/或授權之情況下,可開始應用。
在步驟904處,可存在與應用有關的處理對使用QoS資訊之請求。應用將QoS請求發送至網路實體(其中網路實體可遍及網路轉遞請求)。網路可授權QoS請求,對請求作出修改,作出與請求有關之建議等等。
在動作906處,可收集與對使用QoS資訊之請求有關的回應。除發送QoS回應之外,網路可轉移可特定地針對網路之組態資料、對於網路實體之建議及其類似物。網路實體可處理回應及組態資料且將資訊轉遞至應用。應用可駐留於網路實體上、另一位置上及其類似物上。
在適當回應之情況下,可經由事件908啟動應用。此外,可經由動作910存在用於與QoS資訊有關之組態中的啟用請求。應用可使啟用請求結束於存取終端機處,其中存取終端機將保留啟用請求發送至存取網路,網路接著可接受之該啟用請求。存取終端機接著可將QoS啟用發送至應用。信號傳輸觸發可經由事件912而發生。應用觸發至應用伺服器之會話起始協定(SIP)或非SIP。若確定信號傳輸為完整的,則資料可流動。
現參看圖10,揭示用於網路起始之QoS設立之實例方法1000。在事件1002處,可執行準備活動。此可包括存取終端機(AT)何時執行成功存取鑑認及授權。又,可存在鑑認及授權程序且可將QoS使用者設定檔發送至信號傳輸無線 電網路控制器(SRNC)。藉由動作1004表示的,SRNC將QoS使用者設定檔發送至eBS作為會話資訊。在動作1006處可建立DAP與AGW之間的隧道。亦可指派IP位址。因為支援SBBC,所以AGW建立具有vPCRF及hPCRF之路徑。可將靜態策略自vPCRF及hPCRF發送至AGW且AGW將其發送至SRNC。
初始啟動活動可經由步驟1008而發生。可啟動應用。應用亦可將經啟動之App發送至AT。應用可觸發至應用伺服器之SIP或非SIP信號傳輸。受應用信號傳輸觸發,App伺服器將SBBC推進發送至vPCRF/hPCRF,其中vPCRF/hPCRF將SBBC推進發送至含有會話QoS之AGW。此外,AGW可將SBBC推進發送至AN/DAP。
網路授權可在事件1010處發生。AN可基於QoS使用者設定檔授權QoS。AN可將組態請求發送至含有ReservationKKQoS請求及TFT之AT。AT可將組態回應發送至AN。AN亦可將保留啟用請求發送至包括經授予之QoS之AT。AT亦可將ForReservationAck及/或RevReservationAccept發送至AN且AT將QoS啟用發送至應用。通知動作可在動作1012處發生,以使得DAP向SRNC通知會話QoS,此可與AN基於QoS使用者設定檔授權QoS並列地執行。DAP將經重新組態之會話發送至AT。又,AT可通知所有作用集成員獲得來自SRNC之新會話。
應瞭解,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態樣,可作出關於是否應使用QoS通信,確定喚醒週期參數等推論。如本 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推斷"或"推論"通常指自如經由事件及/或資料而俘獲之一組觀察推理或推斷系統、環境及/或使用者之狀態的過程。(例如)可使用推論來識別特定內容或動作,或可產生關於狀態之機率分布。推論可為機率性的-亦即,基於對資料及事件之考慮對感興趣之狀態之機率分布的計算。推論亦可指用於由一組事件及/或資料構成較高級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是否與時間緊密相關,且無論事件及資料是否來自一或若干事件及資料源,該推論均導致自一組已觀察之事件及/或已儲存之事件資料構造新的事件或動作。
根據實例,上文所陳述之一或多個方法可包括作出關於在網路設定中使用QoS資訊之推論。以另一說明來說明,可作出與基於預期應用、所要的功率節省等選擇實體訊框之數目作為喚醒週期參數有關的推論。應瞭解,前述實例本質上為說明性的且並不意欲限制可作出之推論之數目或結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實施例及/或方法作出該等推論之方式。
圖11為促進QoS資訊之使用之行動器件1100的說明,其中行動器件1100可作為網路實體(例如,存取終端機)操作。行動器件1100包含接收器1102,接收器1102接收來自(例如)接收天線(未圖示)之信號,並在其上對經接收之信號執行典型動作(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變換等)且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獲得樣本。接收器1102可為(例如)MMSE接收器,且可包含解調變器1104,解調變器1104 可解調變經接收之符號並將其提供至處理器1106以用於通道估計。處理器1106可為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1102接收之資訊及/或產生用於由發射器1116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控制行動器件1100之一或多個組件之處理器,及/或分析由接收器1102接收之資訊、產生用於由發射器1116傳輸之資訊且控制行動器件11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
行動器件1100可額外地包含記憶體1108,記憶體1108操作耦接至處理器1106且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經接收之資料、與可用通道有關之資訊、與經分析之信號及/或干擾強度相關聯之資料、與經指派之通道、功率、速率或其類似物有關之資訊及用於估計通道及經由該通道而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適資訊。記憶體1108可額外地儲存與估計及/或利用通道相關聯之協定及/或演算法(例如,基於效能、基於容量等)。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儲存(例如,記憶體11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記憶體與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藉由說明來說明且並非限制,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PROM)、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擦除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藉由說明來說明且並非限制,RAM以許多形式可用,諸如同步RAM(SRAM)、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型SDRAM(ESDRAM)、 同步鏈結DRAM(SLDRAM)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本發明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1108意欲包含(但不限於)此等記憶體及任何其他合適類型之記憶體。
處理器1102可進一步操作地耦接創立器1110及/或配置器1112。創立器1110可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且配置器1112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QoS組態。行動器件1100再進一步包含調變器1114及發射器1116,發射器1116將信號(例如,基礎CQI及差異CQI)傳輸至(例如)基地台、另一行動器件等。雖然經描繪為與處理器1106分離,但應瞭解,創立器1110及/或配置器1112可為處理器1106或許多處理器(未圖示)之一部分。
圖12為促進傳遞由網路起始之QoS資訊之系統1200的說明,其中系統1200可表示網路組態。系統1200包含基地台1202(例如,存取點,…),基地台1202具有經由複數個接收天線1206接收來自一或多個行動器件1204之信號的接收器1210,及經由複數個傳輸天線1208傳輸至該一或多個行動器件1204之發射器1224。接收器1210可接收來自接收天線1206之資訊且與解調變經接收之資訊之解調變器1212操作地相關聯。經解調變之符號藉由處理器1214來分析,處理器1214可類似於上文關於圖11所描述之處理器且其耦接至記憶體1216,記憶體1216儲存與估計信號(例如,導頻)強度及/或干擾強度有關之資訊、待傳輸至行動器件1204(或全異基地台(未圖示))或待自行動器件1204(或全異基地台(未圖示))接收之資料及/或與執行本文中所闡述之 各種動作及功能有關的任何其他合適資訊。
處理器1214進一步耦接至設立器1218及/或管理器1220。設立器1218可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管理器1220可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QoS組態。雖然經描繪為與處理器1214分離,但應瞭解,設立器1218及/或管理器1220可為處理器1214或許多處理器(未圖示)之一部分。
圖13展示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300。為了簡潔起見,無線通信系統1300描繪一基地台1310及一行動器件1350。然而,應瞭解,系統1300可包括一個以上之基地台及/或一個以上之行動器件,其中額外的基地台及/或行動器件可大體上與下文所描述之實例基地台1310及行動器件1350類似或不同。此外,應瞭解,基地台1310及/或行動器件1350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圖1-6及圖11-12)及/或方法(圖7-10)來促進其間的無線通信。
在基地台1310處,用於許多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經自資料源13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1314。根據實例,可在各別天線上傳輸每一資料流。TX資料處理器1314基於經選擇以用於資料流之特定編碼機制來格式化、編碼及交錯彼訊務資料流以提供經編碼之資料。
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對用於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之資料與導頻資料進行多工。此外或其他,可將導頻符號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分碼多工(CDM)。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型樣 且可在行動器件1350處使用以估計通道回應。可基於經選擇以用於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機制(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M相移鍵控(M-PSK)、M正交調幅(M-QAM)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用於每一資料流的經多工之導頻及經編碼之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可藉由處理器1330執行或提供之指令來確定用於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
可將用於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1320,其可進一步處理調變符號(例如,用於OFDM)。TX MIMO處理器1320接著將N T 個調變符號流提供至N T 個發射器(TMTR)1322a至1322t。在各種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1320將波束形成權重應用於資料流之符號及天線(正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發射器1322接收及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變換)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在MIMO通道上傳輸之調變信號。另外,分別自N T 個天線1324a至1324t傳輸來自發射器1322a至1322t之N T 個調變信號。
在行動器件1350處,N R 個天線1352a至1352r接收經傳輸之調變信號,且將來自每一天線1352之經接收之信號提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1354a至1354r。每一接收器13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變換)各別信號,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樣本以提供對應的"經接收之"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1360可接收來自N R 個接收器1354之N R 個經接收之符號流並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處理該等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經偵測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1360可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每一經偵測之偵測符號流以恢復用於資料流之訊務資料。RX資料處理器1360之處理與由基地台1310處之TX MIMO處理器1320及TX資料處理器1314執行之彼處理互補。
處理器1370可如上所述週期地確定利用哪個預編碼矩陣。另外,處理器1370可以公式表示包含矩陣索引部分及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經接收之資料流之各種類型的資訊。反向鏈路訊息可由TX資料處理器1338(其亦自資料源1336接收用於許多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來處理,由調變器1380來調變,由發射器1354a至1354r來調節,且經傳輸回至基地台1310。
在基地台1310處,來自行動器件1350之經調變之信號由天線1324來接收,由接收器1322來調節,由解調變器1340來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1342來處理以擷取由行動器件13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另外,處理器1330可處理經擷取之訊息以確定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用於確定波束形成權重。
處理器1330及13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等等)基地台1310及行動器件1350處之操作。各別處理器1330及13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1332及1372 相關聯。處理器1330及1370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可以硬體、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對於硬體實施例,可在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之其他電子單元及/或其組合內實施處理單元。
當以軟體、韌體、中間軟體或微碼、程式碼或碼段實施實施例時,可將其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媒體中。碼段可表示程序、函式、次程式、程式、常式、次常式、模組、套裝軟體、類別,或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敍述之任何組合。可藉由傳送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數、參數或記憶體內容來將一碼段耦接至另一碼段或一硬體電路。可使用包括記憶體共用、訊息傳送、符記傳送、網路傳輸等任何適當方式來傳送、轉遞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施例,可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函式等)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將軟體代碼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來執行。可在處理器內或在處理器外實施記憶體單元,在在處理器外實施記憶體單元的狀況下,可經由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方式將記憶體單元通信地耦接至處理器。
參看圖14,說明在無線通信中實現QoS資訊之使用之系統1400。舉例而言,系統1400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行動器件內。應瞭解,將系統1400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藉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來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400包括可協力起作用之電組件之邏輯分組14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402可包括用於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之電組件1404。此外,邏輯分組1402可包括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之電組件1406。
邏輯分組1402亦可包括用於在起始通信鏈路之前保留服務品質資訊之電組件(經保留之服務品質資訊經組態)、用於使用更新程序使網路實體與網路之間的至少一策略同步之電組件(其中,組態訊務級功能可經由使用訂閱策略、策略更新及晚繫結來進行),及/或用於將網路實體之永久識別碼供應至網路之電組件;此等組件可整合為用於識別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傳輸之電組件1404及/或用於按照用於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經識別之傳輸的直接相關增加計數器之電組件1406的一部分,整合為獨立實體及其類似物。此外,系統1400可包括記憶體1408,記憶體1408保持用於執行與電組件1404及1406相關聯之功能之指令。雖然經展示為在記憶體1408之外部,但應理解,電組件1404及1406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408內。
轉向圖15,說明在無線通信中實現QoS資訊之使用之系統1500。舉例而言,系統1500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行動器 件內。應瞭解,將系統1500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藉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來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500包括可協力起作用之電組件之邏輯分組15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502可包括用於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之電組件1504。此外,邏輯分組1502可包括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之電組件1506。
邏輯分組1502亦可包括用於收集來自存取閘道器之服務品質資訊之電組件(其中,存取閘道器可自策略改變規則功能獲得服務品質資訊)、用於在起始通信鏈路之前保留服務品質資訊之電組件(經保留之服務品質資訊可經組態)、用於保留服務品質資訊之一區段之電組件(通常,網路實體使用服務品質資訊之區段之一部分),及/或用於使用更新程序使網路實體與網路之間的至少一策略同步之電組件;此等組件可整合為用於鑑認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電組件1504及/或用於在成功鑑認控制協定資料單元時為用於發送控制協定資料單元之模組產生重設計數器之通知的電組件1506之一部分,整合為獨立實體及其類似物。雖然經展示為在記憶體1508之外部,但應理解,電組件1504及1506可存在於記憶體1508內。
此外,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實施其他相關QoS特徵。應瞭解,以下用於解釋性目的且決不意欲限制範疇。系統可允許在空中介面之界限內獨立地界定及指定QoS差異IP服務(諸如,VoIP及其他資料服務)。UMB空中介面可 支援多個IP流。可將每一IP流映射至藉由ReservationLabel識別之單一保留上,又可將單一保留映射至流。
eBS可經由PMIP GRE隧道用存取閘道器轉移資料。eBS建立每一AT GRE隧道以在AT與AGW之間輸送資料訊框。給定封包資料會話可支援一或多個IP位址。PMIP GRE隧道可載運多個IP流。IP流可為共用IETF協定層之特定實例之一系列封包。舉例而言,RTP流可由IP協定實例之封包組成,所有該等封包可共用相同來源及目標IP位址及UDP埠號碼。
在CAN系統中可存在QoS架構。在前向鏈路上,在考慮DSCP標記自HAAA接收之授權的情況下,AGW可將內部IP標頭之DSCP複製至外部IP標頭之DSCP。當接收來自AGW之IP流時,eBS可使用自AT接收之封包篩選器將前向訊務映射至具有不同空中傳輸QoS處理之對應空中保留。
對於反向鏈路,eBS可基於空中傳輸QoS(例如,QoS FlowProfileID)標記內部IP標頭與外部IP標頭之DSCP。當AT及AGW藉由本籍AAA伺服器執行存取鑑認及授權時,若MS經鑑認,則本籍AAA伺服器可傳回用戶QoS。
設定檔資訊經由受訪問之AAA伺服器至AGW。用戶QoS設定檔由以下3GPP2屬性組成:用於最佳效果(Best-Effort)訊務之最大經授權聚集頻寬、用於每一方向之經授權流設定檔IDS、每一流優先權之最大值、使用者間優先權(例如,最佳效果、QoS訊務等)、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流設定檔ID與管制規則(例如,符記桶參數)之間的 映射、用於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等。
可使用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若AGW(存取閘道器,諸如圖3之存取閘道器310)接收來自本籍AAA伺服器之用戶QoS設定檔,則其可將來自經接收之用戶QoS設定檔的QoS屬性(若可用的話)(有時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除外)提供至SRNC,以用於QoS請求授權及訊務管制目的。
AGW可儲存用於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屬性及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屬性以供隨後使用。在每一AT(例如,存取終端機)多個NAI之情況下,AGW可接收針對每一NAI之用戶QoS設定檔。AGW可將對應用戶QoS設定檔發送至SRNC,以便SRNC處理每一AT之多個用戶QoS設定檔。
無論何時用戶QoS設定檔不包括於AAA訊息中時,AGW均可將區域用戶QoS設定檔設定發送至SRNC。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用於最佳效果訊務之最大經授權聚集頻寬。若AGW接收來自AAA之用於最佳效果訊務之最大經授權聚集頻寬屬性,則AGW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AAA)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AN(網路,諸如圖3之網路304)可使用此參數用於容許控制及無線電資源管理。用於每一方向之經授權流設定檔IDS包括AT的用於前向方向及 反向方向之流設定檔IDS之授權清單。AT的流之授權清單。
IDS在前向方向與反向方向之間可不同。被AT請求之QoS參數可含有用於前向方向及反向方向之一組流設定檔IDS。若AGW接收來自AAA之經授權流設定檔ID屬性,則AGW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AN可藉由不授予設定檔IDS(在經授權流設定檔ID清單中不出現)而執行該組授權設定檔。
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每一流優先權之最大值。若AGW接收來自AAA之每一流優先權之最大值屬性,則AGW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AT中之應用可請求用於QoS區域中之特定流之流優先權。AN可授予大約十六個可能優先權等級之大約一者,但通常不大於用戶之QoS設定檔中的每一流優先權之授權最大值參數。此優先權值可由AN使用以用於容許控制及用於流之資源分配。可將自應用接收的大於每一流優先權之授權最大值之優先權值減小至最大值。與較高優先權值相關聯之流可得到優先於與較低優先權值相關聯之流的服務容許。亦可給予具有較高優先權值之流以資源分配優先。
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使用者間優先權值。若AGW接收使用者間優先權值AAA且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AN可使用使用者間優先權值用於在最佳地對封包排程。網路業者可藉由為所有使用者指派相同參數值而選擇不使用此能力。
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若AGW接收來自AAA的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屬性,則AGW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AN可使用其用於基於經授予之流設定檔ID標記反向鏈路封包。
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流設定檔ID與管制規則之間的映射。若AGW接收來自AAA的流設定檔ID與管制規則之間的映射屬性,則AGW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AN使用其用於基於經授予之流設定檔ID管制前向封包。管制規則包括符記桶參數,諸如峰值速率、桶大小、符記速率、最大潛時等。
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允許的DSCP標記。若AGW接收來自AAA的反向鏈路上之允許的DSCP標記屬性,則AGW可經由EAP存取鑑認及授權程序將其發送至SRNC。根據差異服務標準,AT可標記封包(例如,在反向方向中)。然而,AN可基於經授予之QoS、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反向鏈路上允許的DSCP標記及其區域策略而重新標記AN施加於封包之差異服務標記。AGW可基於前向鏈路上允許的DSCP標記或基於其區域策略而限制前向鏈路封包上之差異服務標記。
根據一實施例,可存在碼點界定,其較低之大約三個位元(例如,3、4及5)均為零。因此,可存在大約八個該等類別。預設轉遞(常常被稱為最佳效果)為具有等於0之類別之類別選擇器。可使用確定轉遞(AT)類別及加速轉遞(EF)類 別。屬性可含有三個位元:"A"、"El"及"0"位元。當設定"A"位元時,可用任何AF類別標記封包。當設定"E"位元時,可用EF類別標記封包。當設定"0"位元時,可用實驗/區域使用類別標記封包。最大類別欄位可指定使用者或AGW可標記封包之最大類別。
每一AT之QoS設定檔可含有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DSCP標記。若AGW接收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DSCP標記,則AGW可將其儲存且在致能MIPv4反向穿隧時使用。本文件中所支援之差異服務碼點(DSCP)可係基於以下RFC:屬性含有上述的大約三個位元:"A"、"El"及"0"位元。當設定"A"位元時,可用任何AF類別標記封包。當設定"E"位元時,可用EF類別標記封包。當設定"0"位元時,可用實驗/區域使用類別標記封包。最大類別欄位指定AGW可在FA-HA反向穿隧上標記封包的最大類別。舉例而言,若將最大類別設定為選擇器類別3,則允許高達選擇類別3且包括選擇類別3之所有選擇器類別。若將最大類別設定為AF12,則允許AF12及AF13標記。當清除所有三個位元時,且當將最大類別設定為零時,AGW可發送經標記為最佳效果之MIPv4反向穿隧封包。若本籍AAA伺服器希望更新用於AT之已經鑑認之用戶QoS設定檔(NAI),則其可經由受訪問之AAA伺服器將用戶QoS設定檔資訊發送至AGW。若AGW接收用於最佳效果訊務之最大經授權聚集頻寬、用於每一方向之經授權流設定檔IDS、每一流優先 權之最大值、使用者間優先權、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流設定檔ID與管制規則之間的映射、用於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屬性,則AGW可將其發送至DAP。AGW亦可用此新近接收之屬性覆蓋經儲存的用於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屬性。若AGW接收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屬性,則其可用新近接收之屬性覆蓋經儲存的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差異服務碼點(DSCP)標記屬性。AN與AGW之間的回程上之QoS差異係基於IETF DS架構。
在前向鏈路上,當AGW接收來自網際網路之封包時,在考慮自HAAA接收之用於前向鏈路之允許的DSCP標記參數及區域策略的情況下,AGW可將內部IP標頭之DSCP複製至外部IP標頭之DSCP。在反向鏈路上,當AGW接收來自eBS之封包時,AGW可將該等封包之源位址匹配至與經鑑認之NAI相關聯之源位址。AGW可基於用於反向鏈路之允許的DSCP標記參數及區域策略重新標記封包。
對於前向鏈路,當接收來自AGW之IP流時,eBS使用自AT接收之封包篩選器將前向訊務映射至具有不同空中傳輸QoS處理之對應空中保留。對於反向鏈路,當接收來自AT之IP流時,若自AGW接收經空中傳輸授予之QoS(例如,QoS FlowProfileID)、QoS設定檔(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屬性及反向鏈路上允許的DSCP標記參數),則eBS基於經空中傳輸授予之QoS(例如,QoS FlowProfileID)、 QoS設定檔(流設定檔ID與DSCP之間的映射屬性及反向鏈路上允許的DSCP標記參數)來標記內部IP標頭與外部IP標頭之DSCP。
若致能MIPv4反向穿隧,則AGW可基於自本籍RADIUS伺服器接收的用於MIPv4反向穿隧之允許的DSCP標記屬性或基於其區域策略而針對MIP反向穿隧訊務將內部IP標頭之DSCP複製(例如,重新標記)至外部IP標頭之DSCP。
對於至AT之MIPv4 FA模式前向訊務,HA可基於區域策略將HA-FA隧道之差異服務欄位設定至繫結至AT之每一經接收之封包的差異服務類別。對於至AT之MIPv6前向訊務,HA可基於區域策略將HA-AT隧道之差異服務欄位設定至繫結至AT之每一經接收之封包的差異服務類別。
此外,可存在其他參數:每一AT之1 GRE密鑰,用於AT起始之QoS(例如,AT建立與AN之TFT且執行關於AN之QoS組態),用於AN起始之QoS;AGW接收來自PCRF之QoS資訊且將其發送至AN;AN可建立與AT之TFT且執行關於AT之QoS組態;AN基於所接收之QoS訂閱設定檔經由自AGW接收之存取鑑認及QoS會話策略(若有的話)授權QoS設立。
AGW可經由Ty'之介面(流識別符(例如,5值組(tuple)、源目標IP位址埠、協定等))將自Ty接收之QoS會話策略及計費規則傳送至AN。此可用於計費與QoS:基於服務QCI、GBR、MBR等經授權之QoS,基於容量、基於持續時間等計費模型,離線對線上計費,選通等。AN可執行 用於OTA QoS處理之封包篩選且AN可將帳戶處理紀錄報告給AGW。
對於OTA鏈路,可藉由具有不同QoS之不同RLP來達成QoS。對於反向鏈路,eBS可標記兩種設立之DSCP。對於下行鏈路訊務,基於OTA之eBS內部及外部IP標頭執行用於OTA QoS授予之QoS(例如,設定檔ID)、DSCP之封包篩選,及基於TFT接收之設定檔ID映射及來自AGW或AT之允許的DSCP的處理。BS亦可亦標記標記等。
對於用於前向鏈路之內部IP與外部IP之DSCP,在考慮DSCP標記授權之情況下,AGW可基於TFT及OTA QoS IP標頭將內部標頭之DSCP複製至外部IP標頭之DSCP(例如,設定檔ID)。
可經由成功鑑認而將QoS使用者設定檔(及靜態策略)自HAAA發送至SRNC:用於最佳效果訊務之最大經授權聚集頻寬、用於每一方向之經授權流設定檔IDS、每一流優先權之最大值、允許的差異服務標記、使用者間優先權。
上文已描述之內容包括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出於描述上述實施例之目的,不可能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一個可想到的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實施例之許多其他組合及排列為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的所有該等變更、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之程度而言,該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含"之方式(如"包含"於請求項中用作過渡字時 所解釋之方式)為包括性的。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基地台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行動器件
118‧‧‧前向鏈路
120‧‧‧反向鏈路
122‧‧‧行動器件
124‧‧‧前向鏈路
126‧‧‧反向鏈路
200‧‧‧系統
202‧‧‧網路組態
204‧‧‧網路實體
206‧‧‧設立器
208‧‧‧管理器
210‧‧‧創立器
212‧‧‧配置器
300‧‧‧系統
302‧‧‧存取終端機
304‧‧‧網路
306‧‧‧應用功能
308‧‧‧策略決策點
310‧‧‧存取閘道器
400‧‧‧系統
402‧‧‧收集器
404‧‧‧保存器
406‧‧‧保持器
408‧‧‧改進器
410‧‧‧接收器
412‧‧‧處理器
500‧‧‧系統
502‧‧‧接收器
504‧‧‧處理器
506‧‧‧暫存器/平衡器
508‧‧‧識別器
600‧‧‧系統
602‧‧‧eBS(演進基地台)
604‧‧‧DAP(資料達成點)及/或SRNC(信號無線電網路控制器)
606‧‧‧AGW(存取閘道器)
608‧‧‧AAA(鑑認、授權及帳戶處理功能)
610‧‧‧HA(本籍代理)
612‧‧‧LMA(區域行動性錨)
614‧‧‧PCRF(策略及改變規則功能)
1100‧‧‧行動器件
1102‧‧‧接收器
1104‧‧‧解調變器
1106‧‧‧處理器
1108‧‧‧記憶體
1110‧‧‧創立器
1112‧‧‧配置器
1114‧‧‧調變器
1116‧‧‧發射器
1200‧‧‧系統
1202‧‧‧基地台
1204‧‧‧行動器件
1206‧‧‧接收天線
1208‧‧‧傳輸天線
1210‧‧‧接收器
1212‧‧‧解調變器
1214‧‧‧處理器
1216‧‧‧記憶體
1218‧‧‧設立器
1220‧‧‧管理器
1222‧‧‧調變器
1224‧‧‧發射器
1300‧‧‧無線通信系統
1310‧‧‧基地台
1312‧‧‧資料源
1314‧‧‧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320‧‧‧TX MIMO處理器
1322‧‧‧接收器(RCVR)/發射器(TMTR)
1322a至1322t‧‧‧發射器(TMTR)/接收器(RCVR)
1324‧‧‧天線
1324a至1324t‧‧‧天線
1330‧‧‧處理器
1332‧‧‧記憶體
1336‧‧‧資料源
1338‧‧‧TX資料處理器
1340‧‧‧解調變器
1342‧‧‧RX資料處理器
1350‧‧‧行動器件
1352‧‧‧天線
1352a至1352r‧‧‧天線
1354‧‧‧接收器(RCVR)/發射器(TMTR)
1354a至1354r‧‧‧接收器(RCVR)/發射器(TMTR)
1360‧‧‧RX資料處理器
1370‧‧‧處理器
1372‧‧‧記憶體
1380‧‧‧調變器
1400‧‧‧系統
1402‧‧‧電組件之邏輯分組
1404‧‧‧用於建立與網路之訊務級功能之電組件
1406‧‧‧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之服務品質組態之電組件
1408‧‧‧記憶體
1500‧‧‧系統
1502‧‧‧電組件之邏輯分組
1504‧‧‧用於建立與網路實體之訊務級功能之電組件
1506‧‧‧經由使用訊務級功能而執行關於網路實體之服務品質組態之電組件
1508‧‧‧記憶體
圖1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說明。
圖2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使用服務品質資訊來通信之代表性系統的說明。
圖3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起始服務品質資訊通信之代表性系統的說明。
圖4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藉由詳細網路組態使用服務品質資訊來通信之代表性系統的說明。
圖5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藉由詳細網路實體使用服務品質資訊來通信之代表性系統的說明。
圖6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藉由詳細網路實體使用服務品質資訊來通信之代表性系統的說明。
圖7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之代表性網路組態的說明。
圖8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使用服務品質資訊進行無線通信之代表性方法的說明。
圖9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處理多個協定資料單元之代表性方法的說明。
圖10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用於轉移協定資料單元之代表性方法的說明。
圖11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促進服務品質資訊之使用之實例行動器件的說明。
圖12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促進經網路實體起始的服務品質資訊之使用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13為可結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系統及方法使用之經網路組態起始的實例無線網路環境的說明。
圖14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促進經網路實體起始之服務品質資訊的使用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15為根據本文中所闡述之各種態樣的促進經網路組態起始之服務品質資訊的使用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無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在包含一處理器之一網路實體處之服務品質(QoS)管理之方法,其包含:經由該處理器基於一QoS策略以建立一訊務級功能,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網路的一QoS組態;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提供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至該網路;及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從該網路接收一經更新的QoS策略。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QoS策略包含一訂閱策略。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保留該通信資源進一步包含基於與一應用相關聯之部分資訊來保留該等通信資源。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一用於該等通信資源之使用者間優先權。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QoS組態以控制多個網際網路協定(IP)流。
  6.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包含硬體之創立器,其經組態以基於一QoS策略以在一網路實體處建立一訊務級功能,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網路的一QoS組態;一包含硬體之管理器,其經組態以在起始一使用該網 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一包含硬體之識別器,其經組態以提供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至該網路;及一包含硬體之接收器,其經組態以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從該網路接收一經更新的QoS策略。
  7. 如請求項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QoS策略包含一訂閱策略。
  8. 如請求項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接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接收一符記,其指示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9.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用於基於一QoS策略以建立一訊務級功能之構件,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網路的一QoS組態;用於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之構件;用於提供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至該網路之構件;及用於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從該網路接收一經更新的QoS策略之構件。
  10. 如請求項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QoS策略包含一訂閱策略。
  11. 如請求項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用於從該網路接收一經更新的QoS策略之構件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一符記 之構件,該符記指示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12. 一種非過渡機器可讀媒體,其上儲存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指示一處理器以執行:基於一QoS策略以在一網路實體處建立一訊務級功能,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網路的一QoS組態;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提供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至該網路;及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從該網路接收一經更新的QoS策略。
  13. 如請求項12之非過渡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QoS策略包含一訂閱策略。
  14. 一種用於在包含一處理器之一網路處之服務品質(QoS)管理之方法,其包含:經由該處理器基於一QoS策略以建立與一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訊務級功能,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該網路的一QoS組態;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接收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及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提供一經更新的QoS策略至該網路實體。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收集來自一存取閘道器之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存取閘道器基於一策略改變規則功能以獲得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17. 一種裝置,其包含:一包含硬體之設立器,其經組態以基於一QoS策略以建立與一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訊務級功能,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網路的一QoS組態;一包含硬體之保存器,其經組態以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一包含硬體之接收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一包含硬體之管理器,其經組態以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提供一經更新的QoS策略至該網路實體。
  18.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包含硬體之收集器,該收集器經組態以收集來自一存取閘道器之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19. 如請求項18之裝置,其中該存取閘道器基於一策略改變規則功能以獲得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20. 一種裝置,其包含:用於在一網路處基於一QoS策略以建立與一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訊務級功能之構件,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 該網路的一QoS組態;用於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之構件;用於接收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之構件;及用於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提供一經更新的QoS策略至該網路實體之構件。
  21.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收集來自一存取閘道器之該經更新的QoS策略之構件。
  22. 如請求項21之裝置,其中該存取閘道器基於一策略改變規則功能以獲得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23. 一種非過渡機器可讀媒體,其上儲存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指示一處理器以執行:基於一QoS策略以在一網路處建立與一網路實體相關聯之一訊務級功能,其中該訊務級功能定義該網路的一QoS組態;在起始一使用該網路之呼叫之前基於該訊務級功能以保留該網路之通信資源;接收一與該網路實體相關聯之永久識別碼;及基於該永久識別碼以提供一經更新的QoS策略至該網路實體。
  24. 如請求項23之非過渡機器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收集來自一存取閘道器之該經更新的QoS策略之指令。
  25. 如請求項24之非過渡機器可讀媒體,其中該存取閘道器基於一策略改變規則功能以獲得該經更新的QoS策略。
TW097122310A 2007-06-13 2008-06-13 服務品質資訊組態 TWI483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367007P 2007-06-13 2007-06-13
US12/136,538 US9681336B2 (en) 2007-06-13 2008-06-10 Quality of service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8646A TW200908646A (en) 2009-02-16
TWI483599B true TWI483599B (zh) 2015-05-01

Family

ID=40132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2310A TWI483599B (zh) 2007-06-13 2008-06-13 服務品質資訊組態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681336B2 (zh)
EP (1) EP2168330A2 (zh)
JP (2) JP5496882B2 (zh)
KR (3) KR20140116552A (zh)
CN (1) CN101755422B (zh)
AU (1) AU2008265944A1 (zh)
BR (1) BRPI0812407B1 (zh)
CA (1) CA2690620C (zh)
IL (1) IL202165A0 (zh)
MX (1) MX2009013529A (zh)
RU (1) RU2454012C2 (zh)
TW (1) TWI483599B (zh)
WO (1) WO200815742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4204B2 (en) * 2007-11-07 2011-07-05 The Boeing Company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for message flows across multiple middleware environments
PL2215799T3 (pl) * 2007-11-19 2016-09-30 Wstępna autoryzacja konfiguracji nośnika
US20090190471A1 (en) * 2008-01-10 2009-07-30 Mahendran Arungundram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Session Setup with Network-Initiated QoS Policy Control
EP2289281A1 (en) * 2008-06-13 2011-03-0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Hrpd/3gpp epc network connec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8873381B2 (en) * 2009-06-22 2014-10-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rer quality of service selection
US9451628B2 (en) * 2009-06-29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priority indication and queuing for an access terminal
KR101669276B1 (ko) * 2009-10-19 2016-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우선순위를 고려하여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12162A (ko) * 2010-07-30 2012-0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에이지피에스 트래픽 클래스를 지원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8396828B2 (en) * 2010-09-14 2013-03-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ding lightweight multidimensional online data storage for web service usage reporting
US8938509B2 (en) * 2010-10-06 2015-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haring of privileges in a peer to peer system
RU2524851C2 (ru) 2010-11-29 2014-08-10 ЗедТиИ (ЮЭсЭй) ИНК.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профилей качеств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абонента
CN102595508B (zh) * 2011-01-14 2016-09-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397949B2 (en) 2011-04-18 2016-07-19 Nec Corporation Terminal,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odule,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8948007B2 (en) * 2011-06-13 2015-02-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teroperable quality of service pre-negotiation
CN103119981B (zh) * 2011-07-07 2015-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和设备
EP2806605A4 (en) 2012-01-20 2015-09-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FINING PRIORITY IN DATA TRANSMISSION
GB2502292A (en) 2012-05-22 2013-11-27 Ibm Network access tickets including Qo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user ID, preferably for public wireless LAN hotspot access
CN103918229B (zh) * 2012-08-15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scp的标记处理方法、系统及策略实体
CN103685008B (zh) * 2012-08-31 2017-0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报文优先级标记方法和系统
US10412618B2 (en) 2012-08-31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stic quality of service set up
JP6307615B2 (ja) * 2013-09-06 2018-04-04 ヴィド スケー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リアルタイムビデオ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ルータのためのユーザ体感品質に基づくキュー管理
US9473478B2 (en) * 2013-09-24 2016-10-18 Alcatel Lucent Residential gateway based policy
CN104519549A (zh) * 2013-09-26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控制器
US9614724B2 (en) * 2014-04-21 2017-04-0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ssion-based device configuration
CN107113659A (zh) * 2014-12-25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策略部署的方法和装置
KR102635358B1 (ko) * 2022-01-17 2024-02-08 국방과학연구소 전자 장치의 sdn 성능 개선 방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0056A2 (en) * 2000-09-29 2002-04-11 Opuswave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classes
WO2002041592A1 (en) * 2000-11-14 2002-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requested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WO2004068282A2 (en) * 2003-01-24 2004-08-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ynamic cc/pp-based profile generation framework for network conditions assessment
WO2005053224A1 (en) * 2003-11-26 2005-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fferentiated charging in packet data networks
US20060002422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service information for the access network
WO2006045497A1 (fr) * 2004-10-26 2006-05-04 Alcatel Lucent Procede de controle de communications et equipement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WO2006050758A1 (en) * 2004-11-10 2006-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arrangement, node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services access ove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718006A1 (en) * 2004-09-08 2006-1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resource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 in ngn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70124160A1 (en) * 2004-05-12 200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Improving Service Data Flow Based Charging and System Thereof
US20070123213A1 (en) * 2004-08-10 200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load of traffic plane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6668B2 (ja) 1996-10-01 2000-10-10 ルーセント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JP3549774B2 (ja) 1999-06-01 2004-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相互接続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相互接続方法
US7987270B2 (en) * 2001-11-05 2011-07-26 Spyder Navigations L.L.C.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QoS and bearer setup in an I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21296B2 (en) * 2003-06-13 2010-05-18 Ericsson Ab Event based charg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976475B1 (ko) * 2003-08-19 2010-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비스 품질 (QoS) 측정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 방법
TW200614747A (en) 2004-05-13 2006-05-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US9089003B2 (en) * 2004-07-28 2015-07-21 Broadcom Corporation Quality-of-service (QoS)-based delivery of multimedia call sessions using multi-network simulcasting
US7136651B2 (en) * 2004-08-30 2006-11-14 Tatara Systems, Inc. Mobile services control platform providing a converged voice service
US7613171B2 (en) * 2004-08-31 2009-11-03 Ephraim Zehavi Cellular network service over WLAN
EP1800439B1 (en) * 2004-10-05 2008-03-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rrangement and method relating to service provisioning control
KR20060073273A (ko) * 2004-12-24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 설정 장치 및 방법
US8139598B2 (en) 2005-03-21 2012-03-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QoS configuration
US7376081B2 (en) * 2005-04-04 2008-05-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stablishment of QoS by applications in cellular networks using service based policy control mechanisms
RU2008106238A (ru) 2005-07-19 2009-08-27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US)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качеств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EP1969876B1 (en) 2005-12-30 2013-02-13 Telecom Italia S.p.A. Method of selecting a radio access among different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JP4241806B2 (ja) 2006-11-27 2009-03-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通信方法
US20090190471A1 (en) * 2008-01-10 2009-07-30 Mahendran Arungundram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ed Session Setup with Network-Initiated QoS Policy Control
US7899019B1 (en) * 2010-06-17 2011-03-01 Oto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ndwidth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30056A2 (en) * 2000-09-29 2002-04-11 Opuswave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classes
WO2002041592A1 (en) * 2000-11-14 2002-05-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requested 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 activation
WO2004068282A2 (en) * 2003-01-24 2004-08-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ynamic cc/pp-based profile generation framework for network conditions assessment
WO2005053224A1 (en) * 2003-11-26 2005-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fferentiated charging in packet data networks
US20070124160A1 (en) * 2004-05-12 200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Improving Service Data Flow Based Charging and System Thereof
US20060002422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service information for the access network
US20070123213A1 (en) * 2004-08-10 200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load of traffic plane function
EP1718006A1 (en) * 2004-09-08 2006-1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 resource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 in ngn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6045497A1 (fr) * 2004-10-26 2006-05-04 Alcatel Lucent Procede de controle de communications et equipement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WO2006050758A1 (en) * 2004-11-10 2006-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arrangement, node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services access ove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81336B2 (en) 2017-06-13
WO2008157423A2 (en) 2008-12-24
KR20140116552A (ko) 2014-10-02
AU2008265944A1 (en) 2008-12-24
MX2009013529A (es) 2010-01-27
CN101755422B (zh) 2013-04-24
IL202165A0 (en) 2010-06-16
CN101755422A (zh) 2010-06-23
BRPI0812407B1 (pt) 2020-08-25
JP5496882B2 (ja) 2014-05-21
JP2010531097A (ja) 2010-09-16
RU2010100887A (ru) 2011-07-20
WO2008157423A3 (en) 2009-04-23
KR20120005563A (ko) 2012-01-16
CA2690620A1 (en) 2008-12-24
CA2690620C (en) 2015-02-10
US20080310303A1 (en) 2008-12-18
TW200908646A (en) 2009-02-16
EP2168330A2 (en) 2010-03-31
BRPI0812407A2 (pt) 2015-08-04
RU2454012C2 (ru) 2012-06-20
JP2013153474A (ja) 2013-08-08
KR20100029125A (ko) 2010-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599B (zh) 服務品質資訊組態
US202303006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076399B (zh) 流内分组优先化和数据相关的灵活qos策略
ElNashar et al. Design, deployment and performance of 4G-LTE networks: A practical approach
KR101169161B1 (ko) 네트워크-개시되는 qos 및 정책 제어를 통한 최적화된 세션 셋업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109985B1 (en) Multi-link support for network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s
CA2712911C (en) Policy control for encapsulated data flows
US20160330121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installing packet filters in a data transmission
US201000950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Creation and Release of Proxy Mobile IP Connections
JP5421341B2 (ja) 加入者サービス品質プロファイル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524512B1 (ko) 모바일 단말기에서 보안 모듈로부터의 트래픽 정책들을 제어하는 방법
KR2021010519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163853A1 (zh) 数据传输方式的更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iebsch et al. Quality-of-Service Option for Proxy Mobile IPv6
Yokota et al.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M. Liebsch Request for Comments: 7222 NEC Category: Standards Track P. Seite
Williams et al. NETEXT WG X. Zhou Internet-Draft ZTE Corporation Intended status: Standards Track J. Korhonen Expires: June 21, 2014 Broadco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