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3147B - Touch panel - Google Patents

Touch pane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3147B
TWI483147B TW100119966A TW100119966A TWI483147B TW I483147 B TWI483147 B TW I483147B TW 100119966 A TW100119966 A TW 100119966A TW 100119966 A TW100119966 A TW 100119966A TW I483147 B TWI483147 B TW I4831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ight
circuit board
panel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9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6029A (en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46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6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3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3147B/zh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特別是指一種工作穩定可靠的觸控面板。
現有的電機產品出於美觀和操作輕便的考慮,在控制台中日益採用觸控方式,也就是在電機產品的面板上設置有顯示圖樣,再通過在面板下方設置電容或電阻式觸控感測器來感應操作者手指的操作,並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傳送給一觸控控制電路,該觸控控制電路可相應地控制對應發光裝置的發光狀態,該發光裝置發出的光線可以照亮面板上的顯示圖樣,該觸控控制電路還可將相應的信號送給主控制電路來控制電機產品的工作狀態,從而有效地實現人機互動,提高電子產品的操控便利性。
在臺灣新型專利公告第M343209號中揭露了一種觸控面板顯示裝置,主要包含有:一觸控控制電路,其電連接有至少一觸控感測器以及對應之發光裝置,該觸控感測器可以感應操作者的近接而對應產生感應訊號以傳遞給觸控控制電路,進而以控制該發光裝置之明滅;一主面板,該主面板之對應於前述發光裝置之位置設有光孔,發光裝置則是設置在光孔之一側邊;一銘板,在該銘板上設有面板之顯示圖樣;一導光裝置,設置於該光孔;當操作觸控感測器使得發光裝置發光時,光線透過導光裝置平均地散射於光孔內並折射於銘板。
這種現有的觸控面板是將觸控感測器以及相應的觸控控制電路集成排布在一塊印刷電路板上,由於觸控感測器較容易受到與其鄰接的觸控控制電路所產生的電磁雜訊的影響,觸控感測器在受到干擾後其感應信號將會上下波動,進一步可能導致觸控控制電路發出錯誤的工作指令;並且如果還是採用這種傳統式的一板式設計,要有效地減少或消除觸控控制電路對觸控感測器的電磁干擾,無論是在設計、元件的選擇還是製造過程中,均需要提出很高的品質要求和付出很多的努力,從而大大提升製造成本。
可見,現有的觸控面板存在的缺陷在於要麼是降低觸控感測器對抗電磁干擾能力的要求水準而導致觸控面板的工作可靠性較差;要麼是為提高觸控感測器的抗電磁干擾能力而大大提升製造成本。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種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能夠用較低的成本來有效地提高觸控感測器的抗干擾能力,從而提高其工作的穩定可靠性。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而提出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主面板和裝設在該主面板下方的一發光觸控模組;該發光觸控模組至少包括一第一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在該主面板的下方對應設置有多個觸控感測器和多個發光裝置,這些觸控感測器是用於感應一操作者的近接而對應產生一感應信號,並將感應信號傳送給一觸控控制電路,用以控制相應發光裝置的發光狀態;該發光觸控模組還包括一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與第一電路板電性連接在一起,該觸控控制電路是設置在該第二電路板上,該第二電路板與第一電路板在空間上間隔一段距離,以減少該觸控控制電路對觸控感測器的電磁干擾。
該發光觸控模組還包括與該第一電路板呈並列設置的一顯示模組,該第二電路板是裝設在該顯示模組的下方,與第一電路板之間形成一高度差,該第二電路板是通過連接器與第一電路板電性連接在一起。
該觸控控制電路包括一微處理器控制電路和一發光裝置控制電路,構成該觸控控制電路的電子元件是裝設在該第二電路板的背離該主面板的底面;這些觸控感測器是裝設在該第一電路板的朝向該主面板的頂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觸控面板的有益效果包括:通過將觸控感測器設置在第一電路板上,而將觸控控制電路設置第二電路板上,從而可以減少觸控控制電路對觸控感測器的電磁干擾,防止觸控感測器產生錯誤的感應信號,從而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來提高觸控面板的工作可靠性。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下面結合附圖,以應用在洗衣機上的觸控面板為例,對本發明予以進一步地詳盡闡述。
如圖1至圖8所示,本發明的觸控面板包括一主面板1、裝設在該主面板1下方的一發光觸控模組2以及裝設在該主面板1上的電源開關4。
該觸控面板上主要設置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觸控顯示模式,第一類是較為傳統的觸控與顯示一體結合型,第二類是本發明獨創的組合觸控區域114與組合顯示區域115的對應型。
該主面板1是一透明的塑膠件,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ABS)製成,為一整體僅下端開口的框體結構,具有一基部11和由該基部11的四周向下延伸出的側板12。該發光觸控模組2是收容在該基部11與四側板12包圍形成的腔體內。該基部11只在一個角落上開設有用於裝設電源開關4的開孔,在裝設到洗衣機時,只需要在開孔處進行必要的處理即可實現防水防塵,防止發光觸控模組2受損。
基部11上設有對應於上述第一類觸控模式的多個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一顯示視窗112以及對應於上述第二類觸控模式的一個第二觸控顯示區域113。
第二觸控顯示區域113主要包括一環形的組合觸控區域114及與該組合觸控區域114相對應的一組合顯示區域115,該組合顯示區域115包括設置在該組合觸控區域114左右兩側的多個子顯示單元118,每個子顯示單元118上印製有相應的功能顯示圖樣(圖未示出,其可以分別對應於洗衣機的一種洗衣模式)。第二觸控顯示區域113還包括位於環形的組合觸控區域114中央的一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
基部11的下表面在不用透光的部位印刷有一層不透明的油墨,在需要透光的部位,比如: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以及組合顯示區域115中的子顯示單元118由字元和/或圖案構成的顯示圖樣的背面,則印刷有一層透明的油墨,從而構成透明窗的效果,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該顯示圖樣處呈黑色,在有光線從透明窗背面照射出來時,則相應的顯示圖樣可見。
該發光觸控模組2包括一第一電路板21、若干導光件22、若干反光件23、一間隔件24、一主電路模組3以及裝設在該主電路模組3上的一觸控控制電路25。參見圖4至圖8,第一電路板21的頂面在主面板1的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的下方對應設置有第一觸控感測器211和第一發光裝置212。第一電路板21的一側還形成有一缺口213。
參見圖7、圖9和圖10,第一電路板21在朝向主面板1的頂面還設置有對應於主面板1的組合觸控區域114的多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對應於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的一第三觸控感測器216、對應於組合顯示區域115的子顯示單元118(見圖1)的多個第二發光裝置215以及對應於組合觸控區域114及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的兩個第三發光裝置217。
參閱圖4~7及圖10,本實施例中的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都是電容感應式的觸控感測器,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能改為採用電阻感應式的觸控感測器,這些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可用於感應操作者(圖未示)的近接(例如手指的觸碰)而對應產生一感應信號。其中在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與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的下方僅一一對應設置有一個觸控感測器;而在環形的組合觸控區域114的對應下方(參見圖10),多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是以首尾相互銜接的方式沿環形旋轉方向連續排列在第一電路板21的正面;這些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共有八個,其中相鄰的兩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之間的分界線呈雁尾形,這種分界結構有利於減少相鄰的兩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之間的信號串擾;每一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是由設置在兩分界線之間的銅箔(圖未示出)與電氣的邏輯地組成的。第一發光裝置212、第二發光裝置215及第三發光裝置217較佳地採用發光二極體。
參閱圖7與圖8,導光件22是由PC塑膠(聚碳酸酯)製成的,其對應設置在主面板1的各個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組合觸控區域114、組合顯示區域115以及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的下方。其中導光件22的頂面較佳地採用粗糙的霧面,有利於達到向上均勻投射光線的效果;而底面較佳地採用光滑面,有利於通過全反射減少光線從底面逃出從而降低衰減。該導光件22的側緣與第一發光裝置212、第二發光裝置215或第三發光裝置217相貼接,從而可以將第一發光裝置212、第二發光裝置215或第三發光裝置217發出的光線平行地傳導到一定面積的範圍內,再通過頂部的霧面均勻地向上投射到主面板1的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組合顯示區域115、組合觸控區域114或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上,從而顯現出主面板1上的功能顯示圖樣。
參閱圖6~圖10,反光件23是對應設置在導光件22的下方,其能夠將從導光件22底面散射出的光線再反射回導光件22的頂面,以提高顯示圖樣的亮度。反光件23較佳是用反光油墨(例如白色油墨)印製在第一電路板21上的一層反光膜,其直接貼接設置在該導光件22的底面下方,其中在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及觸控顯示區域116的反光件23是直接印製在第一觸控感測器211或第三觸控感測器216的上方。這種反光膜相對通常的反光結構具有成本低廉、結構輕薄的優點。通過在導光件22的下方設置反光件23進行反射,可以提高第一發光裝置212、第二發光裝置215及第三發光裝置217的發光效率,從而增加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組合顯示區域115、組合觸控區域114以及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的亮度,實現節能環保。
間隔件24是設置在主面板1的基部11與第一電路板21之間,其是由不透光的材料(如黑色泡棉)製成的。該間隔件24雙面帶膠,其頂面與主面板1的下表面黏連,其底面與第一電路板21的上表面黏連。間隔件24可以對導光件22起到阻隔光線和定位的作用,以有效防止不同顯示區域之間發生串光和漏光的現象。間隔件24上對應設有多個上下貫通的容置孔241,用以對應收容導光件22及第一發光裝置212、第二發光裝置215或第三發光裝置217於其內。
參見圖11,觸控控制電路25主要包括一微處理器控制電路251和一發光裝置控制電路252。該微處理器控制電路251是由電源電路、微處理器及其附屬電路構成,微處理器可以採用型號為CY8C22545的單片機。該發光裝置控制電路252進一步可由移位暫存器、發光裝置驅動晶片及其它電子元件構成,移位暫存器的型號可以採用74HC595D,發光裝置驅動晶片的型號可以採用DS2003CMX。
請一併參見圖12和圖13,微處理器控制電路251可即時監測上述各個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的感應信號(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於觸控感測器的電容值),並將其與設定的一閥值作比較,以判斷各觸控感測器所對應功能按鍵的開關狀態,並把開關狀態信號發送到外部介面以驅動洗衣機進行相應的操作。另外,微處理器控制電路251還可以接收從外部介面發來的發光裝置(LED)顯示狀態控制信號,再轉換成驅動信號發送到發光裝置控制電路252。發光裝置控制電路252接收微處理器控制電路251發出的信號,按信號邏輯準確地驅動各個相應的發光裝置進入不同的發光狀態:全亮、半亮、熄滅,從而在主面板1上顯示出不同的工作狀態。在實際應用中,當操作者的手指從上方開始接近主面板1上的其中一個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時,這個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下方的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的感應信號(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於觸控感測器的電容值)就會開始逐漸增加並將該感應信號傳送給觸控控制電路25,當該觸控控制電路25監測到該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的電容值超過設定的閥值時(此時手指已經觸碰到或非常貼近這個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的表面),該觸控控制電路25就可以對應控制該第一觸控感測器211側緣的第一發光裝置212由初始的半亮發光狀態改變為全亮發光狀態,從而改變主面板1第一觸控顯示區域111上功能顯示圖樣的背光狀態,並同時將該操作資訊通知洗衣機以進行相應的操作。
特別說明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等子顯示單元118的物理數量(共十六個)是多於該環形的組合觸控區域114所對應的第二觸控感測器214的物理數量(共八個),當操作者的手指移動到組合觸控區域114中的某一區域時,手指附近區域的幾個相鄰的第二觸控感測器214的電容值就會發生變化並將該感應信號傳送給觸控控制電路25,該觸控控制電路25再對這些感應信號進行加總計算,並通過感應檢測演算法計算出感應信號變化最強烈的相鄰組合從而判斷出手指的觸控位置具體在哪一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的上方,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具體到觸控位置是在那一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的交界邊緣部分的上方還是中段部分的上方,然後控制組合顯示區域115內與觸控位置相對應的子顯示單元118下方的第二發光裝置215由初始未被選中的第一發光狀態(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於半亮發光狀態)改變為被選中的第二發光狀態(在本實施例中對應於全亮發光狀態),而其他未被選中的子顯示單元118下方的第二發光裝置215仍然保持半亮發光狀態;這種設計方式使每一個物理的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可以對應於組合顯示區域115中的兩個相應的子顯示單元118(每一個子顯示單元118對應於一種特定的洗衣模式),因而組合觸控區域114中的八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可以對應到組合顯示區域115中的十六個子顯示單元118,從而可以降低第二觸控感測器214的排布密度來降低製造難度和製造成本。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感應檢測演算法使第二觸控感測器214與子顯示單元118建立不一樣的映射關係,例如:初始值可以是任意一個子顯示單元118全亮發光顯示,而當手指每滑過一個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就自動切換到下一個相鄰的子顯示單元118全亮發光顯示,而上一個子顯示單元118則恢復到半亮的狀態。這樣一來,當操作者的手指沿著組合觸控區域114旋轉移動時,組合顯示區域115內被選中的相應子顯示單元118的第二發光裝置215就會依次全亮,而未被選中的子顯示單元118的第二發光裝置215就會依次恢復到原來半亮的狀態,這種操作介面讓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在多種不同的洗衣模式進行切換和選擇。最後當操作者的手指落在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116後,第三觸控感測器216可以感應到操作者手指的近接而對應產生一感應信號並將該感應信號傳送給該觸控控制電路25,以控制第三發光裝置217全亮發光顯示,與此同時洗衣機就可以啟動按照選中的洗衣模式進行清洗,這種炫酷的操作介面相當靈動,有利於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從而提升家電的質感,操作也極為便捷。
參閱圖2~圖8與圖10,該主電路模組3包括一第二電路板31、一線纜連接器32和與該第一電路板21呈並列設置的一顯示模組33。
第二電路板31設置在第一電路板21的缺口213的下方,與第一電路板21之間形成一高度差,從而在空間上間隔開一段距離,第二電路板31可通過連接器(圖未示出)與第一電路板21電性連接在一起。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觸控控制電路25是設置在第二電路板31上。通過第一電路板21、第二電路板31的分立,可以在空間上將這些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與觸控控制電路25隔離,從而可以減少第二電路板31上的觸控控制電路25所發出的電磁輻射對第一電路板21上的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造成干擾,從而防止觸控感測器的電容值上下波動以致產生錯誤的感應信號,進一步導致觸控控制電路25出現誤判操作。
線纜連接器32的一端可直接焊接在第二電路板31上,另一端可以與洗衣機中的其它電路相配接,比如與洗衣機中的電機控制板連接,從而將觸控控制電路25捕獲的有關操作信號送給洗衣機主控制電路來進行電機的運行控制。
參閱圖2、圖7與圖8,顯示模組33是裝設在主面板1的基部11上的顯示視窗112的對應下方。顯示模組33可以是一LED發光模組,也可以是一LCD發光模組,通過顯示多種不同的發光圖案來提供洗衣機工作狀態的指示。顯示模組33並列設置在第一電路板21一側的缺口213處。較佳地,第二電路板31是直接焊接在顯示模組33的底面,而構成觸控控制電路25的電子元件是設置在第二電路板31的背離該主面板1的底面,將第二電路板31上的觸控控制電路25與第一電路板21的觸控感測器設計成相互背離的結構也可以進一步減少觸控控制電路25對觸控感測器的干擾。另一方面,通過將顯示密度較高的顯示模組33和具有觸控功能但顯示密度較低的發光觸控模組2結合應用在一起,有利於改良觸控面板的按鍵佈局和降低成本。
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觸控面板通過將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設置在第一電路板21上,而將觸控控制電路25設置在另外一塊相對獨立的第二電路板31上,可以在空間上將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與觸控控制電路25間隔開一段距離,從而可減少第二電路板31上的觸控控制電路25以及其他功率元件對第一電路板21上的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造成的電磁干擾,防止第一觸控感測器211、第二觸控感測器214及第三觸控感測器216產生錯誤的感應信號,從而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來提高觸控面板的工作可靠性。而在其他可能的實施例(圖未示出)中,籍由這種兩電路板的分立結構,也可以很方便地在第二電路板的外周增加一遮罩結構(如遮罩鐵殼)來進一步減少觸控控制電路對觸控感測器的干擾,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主面板
11‧‧‧基部
111‧‧‧第一觸控顯示區域
112‧‧‧顯示視窗
113‧‧‧第二觸控顯示區域
114‧‧‧組合觸控區域
115‧‧‧組合顯示區域
116‧‧‧功能執行用觸控顯示區域
118‧‧‧子顯示單元
12‧‧‧側板
2‧‧‧發光觸控模組
21‧‧‧第一電路板
211‧‧‧第一觸控感測器
212‧‧‧第一發光裝置
213‧‧‧缺口
214‧‧‧第二觸控感測器
215‧‧‧第二發光裝置
216‧‧‧第三觸控感測器
217‧‧‧第三發光裝置
22‧‧‧導光件
23‧‧‧反光件
24‧‧‧間隔件
241‧‧‧容置孔
25‧‧‧觸控控制電路
251‧‧‧微處理器控制電路
252‧‧‧發光裝置控制電路
3‧‧‧主電路模組
31‧‧‧第二電路板
32‧‧‧線纜連接器
33‧‧‧顯示模組
4‧‧‧電源開關
圖1是本發明觸控面板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和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兩個不同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在除去主面板後的俯視圖;
圖5是圖4中的A-A向剖視圖;
圖6是圖5中的B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8是該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顯示模組與第二電路板的立體分解圖;
圖9是該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的俯視圖;
圖10是圖9中的C區域的局部放大圖,其中對觸控感測器區域做了部分透視處理以示意出各個觸控感測器的物理分佈狀態;
圖11是該較佳實施例的觸控控制電路的原理框架圖;
圖1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觸控控制電路的主工作流程圖;及
圖1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觸控控制電路中的發光裝置控制電路的顯示驅動流程圖。
21...第一電路板
212...第一發光裝置
215...第二發光裝置
217...第三發光裝置
31...第二電路板

Claims (14)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主面板;及一裝設在該主面板下方的發光觸控模組,包括一第一電路板及一第二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在該主面板的下方對應設置有多個觸控感測器和多個發光裝置,這些觸控感測器是用於感應一操作者的近接而對應產生一感應信號,並將感應信號傳送給一觸控控制電路,用以控制相應發光裝置的發光狀態,該第二電路板與第一電路板電性連接在一起,該觸控控制電路是設置在該第二電路板上,該第二電路板與第一電路板在空間上間隔一段距離,以減少該觸控控制電路對觸控感測器的電磁干擾,其中,該發光觸控模組還包括與該第一電路板呈並列設置的一顯示模組,該第二電路板是裝設在該顯示模組的下方,與第一電路板之間形成一高度差,該第二電路板是通過一連接器與第一電路板電性連接在一起。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主面板是一透明的塑膠件,具有一基部和由該基部的四周向下延伸出的側板,該發光觸控模組是收容在該基部與四側板包圍形成的腔體內。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構成該觸控控制電路的電子元件是裝設在該第二電路板的背離該主面板的底面;這些觸控感測器是裝設在該第一電路板的朝向該主面板的頂面。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主面板上設置有多個顯示圖樣,該發光觸控模組還包括有導光件,該導光件的側緣與發光裝置相貼接,其可以將該發光裝置發出的光線均勻向上投射到該主面板的顯示圖樣上。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發光觸控模組還包括設置在該導光件下方的一反光件,該反光件可以將從導光件底面射出的光線再反射回導光件,以增強顯示圖樣的亮度。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反光件是用反光油墨印製在該第一電路板上的一層反光膜。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反光膜可直接印製在該觸控感測器的上方。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發光觸控模組還包括設置在該主面板與第一電路板之間的一間隔件,該間隔件是由不透光的材料製成的,其在對應該主面板的顯示圖樣處設有上下貫通的容置孔用以對應收容導光件。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導光件的上表面為霧面,下表面為光滑面。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這些觸控感測器是電容式的觸控感測器,感應信號為觸控感測器的電容值。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主面板上設置有一組合觸控區域及與該組合觸控區域相對應的多個子顯示單元,每個子顯示單元上設置有相應的顯示圖樣;該第一電路板在該組合觸控區域的下方對應設置有多個連續排列的觸控感測器,並在該子顯示單元下方對應設置有發光裝置,這些觸控感測器可用於感應操作者的近接而對應產生一感應信號,並將感應信號傳送給該觸控控制電路,用以控制各個子顯示單元下方的發光裝置的發光狀態。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組合觸控區域呈環形,與該組合觸控區域所對應的各個觸控感測器是以首尾相互銜接的方式沿旋轉方向連續排列在第一電路板上,其中相鄰的兩個觸控感測器之間的分界線呈雁尾形。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控制電路能夠即時監控與該組合觸控區域所對應的各個觸控感測器的感應信號,並對這些感應信號進行處理從而判斷出操作者在該組合觸控區域內的觸控位置,進而控制與觸控位置相對應的發光裝置由第一發光狀態改變為第二發光狀態。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子顯示單元的物理數量是多於該組合觸控區域所對應的觸控感測器的物理數量,該觸控控制電路可根據該組合觸控區域所對應的多個相鄰觸控感測器的感應信號,計算出 感應信號變化最強烈的相鄰組合來具體判斷出操作者的觸控位置,進而控制與該觸控位置相應的子顯示單元的發光裝置由第一發光狀態改變為第二發光狀態。
TW100119966A 2011-05-06 2011-06-08 Touch panel TWI483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1528.0A CN102768589B (zh) 2011-05-06 2011-05-06 触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6029A TW201246029A (en) 2012-11-16
TWI483147B true TWI483147B (zh) 2015-05-01

Family

ID=47096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9966A TWI483147B (zh) 2011-05-06 2011-06-08 Touch panel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8589B (zh)
TW (1) TWI4831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172B (zh) * 2019-12-26 2021-01-2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觸控面板裝置
TWI816678B (zh) * 2017-06-19 2023-10-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輸入感測元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1440A (zh) * 2015-12-09 2016-03-30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旋转触控的电路板
CN107065296A (zh) * 2016-11-18 2017-08-18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显示控制面板
CN113515204B (zh) * 2021-04-25 2024-05-24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5070A (en) * 2007-05-11 2008-11-16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ulti-area lighting guide system
US20080284737A1 (en) * 2007-04-19 2008-11-20 Samsung Sdi Co., Ltd. Display for a keyp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90160671A1 (en) * 2007-12-25 2009-06-25 Hung-Wu Shih Method and touchpad interface device using light for displaying level
CN101903856A (zh) * 2007-12-19 2010-12-01 斯坦图姆公司 用于多触点无源矩阵触摸传感器的使供电轴线/检测轴线进行交替的电子分析电路
TW201103058A (en) * 2009-07-10 2011-01-16 Sampo Group Touch input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erroneous touch for the same
TW201113817A (en) * 2009-10-14 2011-04-16 Castles Technology Co Ltd An improved card-reading device and an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the card-read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7117A1 (en) * 2005-04-07 2006-10-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ircular touch sensor
US20080080160A1 (en) * 2005-12-16 2008-04-03 Laird Technologies, Inc. Emi shielding assembli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4737A1 (en) * 2007-04-19 2008-11-20 Samsung Sdi Co., Ltd. Display for a keyp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0845070A (en) * 2007-05-11 2008-11-16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Multi-area lighting guide system
CN101903856A (zh) * 2007-12-19 2010-12-01 斯坦图姆公司 用于多触点无源矩阵触摸传感器的使供电轴线/检测轴线进行交替的电子分析电路
US20090160671A1 (en) * 2007-12-25 2009-06-25 Hung-Wu Shih Method and touchpad interface device using light for displaying level
TW201103058A (en) * 2009-07-10 2011-01-16 Sampo Group Touch input device for wash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erroneous touch for the same
TW201113817A (en) * 2009-10-14 2011-04-16 Castles Technology Co Ltd An improved card-reading device and an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the card-reading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6678B (zh) * 2017-06-19 2023-10-0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輸入感測元件
TWI717172B (zh) * 2019-12-26 2021-01-21 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觸控面板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8589A (zh) 2012-11-07
CN102768589B (zh) 2015-09-23
TW201246029A (en) 201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76605B2 (en) Touch panel
TWI483147B (zh) Touch panel
CA2635517C (en) Illuminated touchpad
KR200469169Y1 (ko) 터치 장치
TWI472964B (zh) Touch panel
CA2772424A1 (en) Interactive input system with improved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image capture method
JP6591736B2 (ja) 操作パネル及び洗濯機
CN101339448B (zh) 电子装置
JP6227822B2 (ja) 操作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202041935U (zh) 触控面板
TWI526898B (zh) 光學觸控面板及其導光模組
JP6396010B2 (ja) 洗濯機
CN101375231A (zh) 用于输入控制命令的装置
JP2004014383A (ja) 接触式入力装置
EP3038077B1 (en) Electronic appliance
CN202856713U (zh) 带指示灯的电容式触摸键
CN108866969B (zh) 一种双面触控显示的洗衣机机盖及洗衣机
CN201278618Y (zh) 触控式遥控器
CN217640071U (zh) 电子装置
JP2011154563A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5628805U (zh) 可操作显示屏及衣物处理设备
WO2023169257A1 (zh) 全面屏显示装置、家用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418128U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镜子
KR100991217B1 (ko) 터치 센서 디바이스
WO2023280226A1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加工工艺和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