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9020B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 Google Patents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79020B TWI479020B TW102111639A TW102111639A TWI479020B TW I479020 B TWI479020 B TW I479020B TW 102111639 A TW102111639 A TW 102111639A TW 102111639 A TW102111639 A TW 102111639A TW I479020 B TWI479020 B TW I47902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ctic acid
- lactobacillus
- acid bacteria
- food
- strai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具有降低血液中尿酸值之作用的乳酸菌及其應用,此外,係有關於含有該等乳酸菌之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的食品或醫藥品。
高尿酸血症是由於環境因素(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使尿酸排泄降低或尿酸產生過剩,而形成血液中尿酸過高的狀態。高尿酸血症也可能無自覺症狀,而係由痛風、腎機能不全、尿路結石、動脈硬化症等嚴重合併症所引起。高尿酸血症之代表性合併症為痛風,其主症狀顯現為伴隨劇痛的急性關節炎。過去將痛風稱為「帝王病」,也因頻繁且多量攝取肉、魚、或酒精等而發病而稱之為「鋪張病」,近年來,由於飲食生活變化而有年年增加病例的傾向。現在的日本痛風患者數為30~40萬人,高尿酸血症患者數推測600萬人,因此大眾也高度關切高尿酸血症之預防或治療法。
高尿酸血症之預防或治療係以食療法、運動療法、醫藥品及上述之組合進行血液中尿酸值之控制。特別是,以限制卡路里攝取量為最常選擇的高尿酸血症預防或治療方法之一,然而要長期嚴格限制卡路里攝取量相當困難,曾發表過改善此狀況的方法有經口攝取能分解嘌呤(或俗稱普林,
purine)的乳酸菌、酵母等微生物的醫藥品或飲食品,於腸管內分解由飲食攝取的嘌呤,而使體內吸收減少,進而降低血清尿酸值(專利文獻1、非專利文獻1)。自古以來就常將乳酸菌應用於食品或醫藥品,其對人體的安全性也高,乳酸菌攝取也少有令人擔心的副作用,故其為治療或預防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方法。此外,如上述,高尿酸血症之預防或治療法的第一選擇是食療法,經由食品攝取可控制尿酸值的乳酸菌,是極為實際且有用的新式高尿酸血症預防及/或治療法。然而,上述文獻所揭露能分解嘌呤的乳酸菌有發酵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戊糖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這些乳酸菌會產氣,就飲食品或醫藥品的應用觀點上,並非適當的菌種。
專利文獻1:WO2004/112809
非專利文獻1:日本農藝化學會首頁日本農藝化學會年度大會演講發表資料庫(http://isbba.bioweb.ne.jp/jsbba_db/index.html)「日本農藝化學會2004.03.30一般演講、池永武、久米村惠他:乳酸菌對飲食性高尿酸血症模式大鼠之血液尿酸值所致之影響」
有鑑於上述狀況,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即係提供適於飲食品或醫藥品用途、且可用於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之乳酸菌,同時亦提供使用上述乳酸菌之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的組合物。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人等經過反覆努力研究。首先,於肌苷(inosine)及鳥苷(guanosine)存在下培養各種乳酸菌,測定上述核苷消費量及分解物(次黃嘌呤(hypoxanthine)、鳥嘌呤(guanine))生產量,並選擇具有顯著核苷分解能力之複數種乳酸菌。將基於上述選擇而判斷為核苷分解能力高之乳酸菌,經口投與於以含有嘌呤飼料飼育之大鼠,測定該等大鼠之一般狀況及血清尿酸值,並觀察乳酸菌投與對於血清尿酸值的影響。其結果發現,對於血清尿酸值上升有顯著抑制作用之乳酸菌為: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及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959)。並且本發明人等使用上述乳酸菌調製優格,以確認上述乳酸菌是否適於含優格之食品加工用途。本發明之乳酸菌具有血清尿酸值上升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利用於對於高尿酸值血症與痛風有預防及/或治療用途之醫藥品。此外,本發明之乳酸菌所具有血清尿酸值上升之抑制作用也由經口投與之實驗確認,並確認其適用於實際食品加工之使用,作為食品之應用將有顯著高的利用性。因此,本發明是有關於可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之乳酸菌及其應用,具體而言,本發明係提供以下發明。
(1)一種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乳酸菌,其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並無產氣能力,
(2)如上述(1)所載之乳酸菌,其為加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3)一種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oris),其具有嘌呤分解能
力,
(4)如上述(2)所載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其為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959)(寄存編號:NITE BP224),
(5)如上述(3)所載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其為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寄存編號:NITE BP-223),
(6)一種對於血液中尿酸值上升具有抑制作用之飲食品,其含有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
(7)一種對於血液中尿酸值上升具有抑制作用之醫藥品,其含有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
(8)一種用於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之醫藥品,其含有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
(9)一種用於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之飲食品,其含有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
(10)一種抑制由食品所攝取之嘌呤量的方法,其特徵為投與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
(11)一種血液中尿酸值上升之抑制方法,其特徵為投與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
或其處理物,
(12)一種降低嘌呤量之飲食品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將飲食品之原料或中間製品接觸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的步驟,
(13)一種用於預防及/或治療由高尿酸血症、痛風、腎機能障害、尿路結石、及動脈硬化症所組成之群中任一項疾患或症狀的方法,其特徵為投與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
(14)一種含有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載之乳酸菌,上述乳酸菌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之使用,係製造對於投與對象之血液中尿酸值上升有抑制作用之飲食品及/或醫藥品。
第1圖係於嘌呤(肌苷)存在下培養各種乳酸菌時,各乳酸菌之嘌呤分解能力示意圖。認定為嘌呤分解能力高的菌株(星號)作為動物模式的實驗對象。
第2圖係於嘌呤(肌苷)存在下培養各種乳酸菌時,各乳酸菌之嘌呤分解能力示意圖。認定為嘌呤分解能力高的菌株(星號)作為動物模式的實驗對象。
第3圖係發酵乳酸桿菌(L.fermentum)及短乳酸桿菌(L.brevis)之嘌呤分解能力以(次黃嘌呤量+鳥嘌呤量)/5-溴尿嘧啶進行評量之圖示。
第4圖係將嘌呤分解能力高之乳酸菌(發酵乳酸桿菌、短乳酸桿菌)經口投與食因性高尿酸血症動物模式,測定血清尿
酸值之結果的示意圖。
第5圖係將嘌呤分解能力高之乳酸菌(口乳酸桿菌、加氏乳酸桿菌)經口投與食因性高尿酸血症動物模式,測定血清尿酸值之結果的示意圖。在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投與組(第7組)於投與開始後第2天及第5天,及在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投與組(第9組)於投與開始後第5天,可觀察到血清尿酸值上升的顯著抑制作用(圖中之#)。
本發明係有關於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並無產氣能力之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乳酸菌。本發明係基於本發明人等首次發現之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並無產氣能力之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乳酸菌(以下簡稱為「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
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係以乳酸菌為代表之一的菌屬,含有80種以上的菌種。乳酸桿菌屬所含菌種的例子為如德氏乳酸桿菌保加利亞種(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rgalicus)、德氏乳酸桿菌乳酸亞種(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lactis)、副乾酪乳酸桿菌副乾酪亞種(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paracasei)、瑞士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瑞士乳酸桿菌約古特亞種(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subsp.jugurti)、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卷曲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crispatus)、食澱粉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雞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gallinarum)、加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oris)、乾酪乳酸桿菌李糖亞種(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rhamnosus)、約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發酵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短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brevis)。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具有嘌呤分解能力,卻無產氣能力,以乳酸桿菌屬中之任一種為佳,較佳為加氏乳酸桿菌。
嘌呤係核酸構成成分,經由嘌呤再生(de novo)合成、回收途徑(salvage pathways)、食餌中核蛋白質等供給給生物體,不需要的嘌呤可經肝臟代謝排出。尿酸是人類、高等靈長類、鳥類、爬蟲類等動物體的嘌呤最終代謝產物。
本說明書中之嘌呤係指具有嘌呤結構的化合物。嘌呤之代表例為,例如,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去氧腺嘌呤核苷酸、鳥嘌呤核苷酸、去氧鳥嘌呤核苷酸)、核苷(腺苷、去氧腺苷、鳥苷、去氧鳥苷)、嘌呤鹼基(腺嘌呤、鳥嘌呤)、含嘌呤鹼基之寡核苷酸與多核苷酸。嘌呤鹼基除為核酸構成成分,也是ATP、GTP、cAMP、cGMP、輔酶A、FAD、NAD等多種活體中之成份。本說明書所指涉之嘌呤並不限於具有嘌呤骨幹者,上述活體中之成分也全部包括在內。
活體內的嘌呤係以尿酸形式代謝。嘌呤之尿酸形式代謝路徑係眾所周知的。AMP係經5’-核苷酸酶處理而成為腺苷,腺苷係經肌苷而成為次黃嘌呤。GMP係經5’-核苷酸酶處理而成為鳥苷後,再形成鳥嘌呤。次黃嘌呤又經黃嘌呤氧化酶處理,而鳥嘌呤又經鳥嘌呤去胺酶處理,分別代謝為黃嘌呤,黃嘌呤再經黃嘌呤氧化酶處理而成為尿酸。
本發明所謂的嘌呤分解能力為具有至少一種嘌呤分解能力,而不問分解產物是否具有嘌呤骨幹。也就是說,分解嘌呤形成不具有嘌呤骨幹之化合物的能力,或分解嘌呤形成其他嘌呤(具有嘌呤骨幹之化合物)的能力,皆包括在本發明所謂的嘌呤分解能力中。
本發明所謂的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乳酸菌可以習知方法分離出來。例如,培養人類等哺乳類動物糞便取得的細菌,由所培養細菌之形狀、生理學特徵等分離出乳酸桿菌屬細菌,檢測其是否具有嘌呤分解能力及產氣能力,撿選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且不具產氣能力的乳酸桿菌屬並可單離之。嘌呤分解能力的檢出與產氣能力的檢出可以習知方法進行,舉例而言,可以本實施例之方法進行。
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的培養係以一般乳酸桿菌培養所適合的培養基為佳,可使用含有葡萄糖、乳糖、半乳糖、果糖、海澡糖、蔗糖、甘露糖、纖維二糖等碳源,肉萃取物、蛋白胴(peptone)、酵母菌萃取物、酪蛋白、乳清蛋白等氮源、硫酸鎂、硫酸鐵、硫酸錳等無機營養素之培養基。較佳的例子可舉乳酸桿菌MRS肉湯(Lactobacilli MRS broth)(Difco公司出品)。培養條件為腸內乳酸菌可繁殖的條件,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的條件為,例如,pH5.0-pH8.0、溫度20℃-45℃,更佳的條件為,厭氧性環境、pH5.0-pH7.0、溫度30℃-40℃。
如以下所述,本發明人等將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經口投與模式動物,確認該等乳酸菌對血液中尿酸值上升的抑制效果。因此,由於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可抑制
血液中尿酸值之上升,故可應用於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此外,利用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的嘌呤分解能力,可考慮製造嘌呤量降低之食品。
本發明之「具有嘌呤分解能力、無產氣能力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的具體例子為,寄存編號:NITE BP-224之特定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959)。本發明人等檢測多種乳酸菌之嘌呤分解能力與產氣能力的有無,發現名為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959)的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具有嘌呤分解能力、無產氣能力。且經體內(in vivo)試驗,發現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959)顯然對血液中尿酸值上升有抑制作用。本發明人等將上述菌株寄存於獨立行政法人製品評價技術基盤機構 專利微生物寄存中心。以下所載即為特定寄存之內容:
(1)寄存機關:獨立行政法人製品評價技術基盤機構 專利微生物寄存中心
(地址:日本國千葉縣木更津市一樹鎌足2-5-8郵遞區號292-0818)
(2)原寄存日:2006年3月31日
基於布達佩斯條約,由國內寄存機構移交管理日:2007年11月21日
(3)寄存編號:Lactobacillus gasseri OLL2959株(寄存編號NITE BP-224)
上述之菌株並另寄存於中華民國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
研究所,寄存編號為BCRC 910379,寄存日期為民國96年12月24日。
此外,本發明係有關於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之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oris)。本發明係基於本發明人等首次發現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之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oris)(以下簡稱為「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
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係經由與上述說明方法相同之方法分離‧培養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此外,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也因具有血液中尿酸值上升抑制作用,可應用於治療及/或預防高尿酸血症。
本發明之「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之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oris)」的具體例子為,寄存編號:NITE BP-223之特定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本發明人等由多種乳酸菌中發現具有嘌呤分解能力之乳酸菌,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此外,經由體內(in vivo)試驗,確認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顯然具有血液中尿酸值上升之抑制作用。本發明人等將上述菌株寄存於獨立行政法人製品評價技術基盤機構 專利微生物寄存中心。以下所載即為特定寄存之內容:
(1)寄存機關:獨立行政法人製品評價技術基盤機構 專利微生物寄存中心
(地址:日本國千葉縣木更津市一樹鎌足2-5-8郵遞區號292-0818)
(2)原寄存日:2006年3月31日
基於布達佩斯條約,由國內寄存機構移交管理日:2007年11月21日
(3)寄存編號: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株(寄存編號:NITE BP-223)
上述之菌株並另寄存於中華民國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寄存編號為BCRC 910378,寄存日期為民國96年12月24日。
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可應用於抑制血液中尿酸值上升之飲食品或醫藥品,或製造能預防及/或治療高尿酸血症之醫藥品或飲食品。
將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使用作飲食品時,並無限制其屬性與種類,機能性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健康食品、照護用食品等皆佳,此外,菓子、乳酸菌飲料、起司及優格等乳製品、調味料等亦佳。飲食品的形狀也無限制,固形、液狀、流動食狀、果凍狀、錠劑狀、顆粒狀、膠囊狀等,通常市面上流通的飲食品形狀皆可。上述飲食品的製作係以從業者一般常法進行製作。上述飲食品之製造時,限於不會影響乳酸菌生長繁殖者,可添加糖類、蛋白質、脂質、食物纖維、維生素類、活體所需微量金屬(硫酸錳、硫酸鋅、氯化鎂、碳酸鉀等)、香料及其他配合添加物。
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及該等乳酸菌之含有物及/或其處理物(例如,培養物、濃縮物、膏狀物、噴霧乾燥物、冷凍乾燥物、真空乾燥物、滾筒
乾燥物、液狀物、稀釋物、破碎物)係,利用含有上述乳製品、發酵乳之一般飲食品之加工流程,優格或起司等乳製品、發酵乳之製造用起始菌群(starter)等而製造。起始菌群限於對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之生長、增殖無阻礙者,此外,限於對乳製品製造不阻礙者,亦可與其他微生物混合。例如,與優格用乳酸菌的主要菌種德氏乳酸桿菌保加利亞種(Lactobacillus delbruekii subsp.bulgaricus)、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混合亦佳。此外,也可與一般優格用或起司用的菌種混合作為起始菌群。以上述起始菌群進行乳製品、發酵乳的製造可依一般常法進行。例如,加溫、混合、均質化、殺菌處理後冷卻的乳品或乳製品,與上述起始菌群混合,經發酵、冷卻後,製造出原味優格。
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可與生理學可容許之載體、賦形劑、或稀釋劑等混合,作為醫藥組合物經口或非經口投與皆可,較佳的投與方法為經口投與。經口投與製劑可為週知的各種劑型,例如,可為顆粒劑、散劑、錠劑、丸劑、膠囊劑、液劑、糖漿劑、乳劑、懸濁劑、喉片等劑型。此外,以從業者周知方法做成腸溶性製劑,不受胃酸作用,可使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有效率地到腸道運作。
使用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所製造的醫藥品及飲食品,可期待其以飲食品中同樣細菌之作用,發揮對血液中尿酸值上升之抑制效果以及對高尿酸
血症之預防及/或治療效果。
此外,可利用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之嘌呤分解能力,製造嘌呤量降低之飲食品。本發明嘌呤量降低之飲食品的製造方法係,包括將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或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與飲食品之原料或中間製品接觸的步驟。經由此步驟,該原料或中間製品中所含有嘌呤量可有效率地降低。上述步驟於本發明之乳酸桿菌屬乳酸菌及本發明之口乳酸桿菌生存可能之條件下進行為佳。本發明之製造方法係,將上述步驟包括在粉粹步驟、混合步驟、乾燥步驟、殺菌及充填步驟等,目的飲食品之通常製程之中。經由本發明方法製造之飲食品並無限制其屬性與種類,例如機能性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健康食品、照護用食品等皆佳,此外一般食品,例如以嗜好品分類的食品亦佳,需限制嘌呤攝取量之疾病或症狀的病患,作為預防上述疾病或症狀之日常或補助飲食品特別有用。本發明之方法係,對於嘌呤攝取量限制有必要性,或希望限制嘌呤攝取量的人們,得以攝取本來嘌呤量多的食品,並享受該食品的營養素與風味。
尚且,本說明書中引用的全部先前技術文獻皆可作為本說明書之參考而列入本說明書中。
以下將基於本發明之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下述實施例。尚且,實施例中,菌株名以JCM記載之菌株係獨立行政法人理化學研究所生物資源中心的微生物材料開發室取得之標準株,菌株名以ATCC記載之菌
株係美國菌種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取得之標準株,菌株名以MEP記載之菌株係明治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保有之菌株。
將各種乳酸菌以下述方法研究其嘌呤分解能力之有無。各種乳酸菌(菌體)係採用Difco牌乳酸桿菌MRS肉湯(Difco Lactobacilli MRS Broth)(BD製)作為培養基,與氧氣吸著劑「厭氧培養包」(三菱氣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一併放入密閉容器中,於溫度37℃厭氧培養隔夜。培養後之菌體懸濁液以3000rpm轉速、溫度4℃離心10分鐘,並經沈澱回收(集菌)分離的菌體。
由此菌體以0.1M林酸鈉緩衝液調製1×109
CFU/mL之菌體懸濁液。
調製出各種菌體懸濁液後,將肌苷與鳥苷分別加入各種菌體懸濁液使分別為1.25mM濃度。將這些菌體懸濁液置入37℃恆溫槽,以水平轉速140rpm進行30分鐘或2小時振動培養。
對於振動培養後之菌體懸濁液(反應液),以5-溴尿嘧啶作為內部標準、採用HPLC測定核苷消耗量、及核苷分解物鹼基(次黃嘌呤及鳥嘌呤)生成量。移動相A的780μL中,加入反應液200μL、作為內部標準之5-溴尿嘧啶(1.6mg/mL)20μL並混合之。此混合液以濾膜(孔徑0.45μm)過濾後,將50μL濾過液注入HPLC。HPLC之具體操作條件依照以下。
HPLC:Waters alliance 2690型
管柱:CAPCELL PAK C18
SG120、粒徑5μm、管柱大小
4.6×250mm(資生堂)
移動相:A:25mM KH2
PO4
(0.1%甲醇)
B:25mM KH2
PO4
(0.1%甲醇)/甲醇(75:25)
梯度A/B(min):100/0(0)-100/0(10)-20/80(20)-20/80(25)-100/0(26)-100/0(40)
檢驗器:光電二極體陣列(Waters 996型)檢出波長254nm
流速:1mL/min
管柱溫度:常溫
結果如第1~3圖所示。各化合物之定量係基於HPLC圖中高峰期面積值進行。並且,第1圖與第2圖之分解率係依照下式算出。
分解率=100-(肌苷或鳥苷量/空白對照組肌苷或鳥苷量)×100
此外,第3圖結果之計算方法係依照下式。
(次黃嘌呤量+鳥嘌呤量)/5-溴尿嘧啶量
由第1~3圖之結果,選出判斷為具有顯著核苷分解能力之乳酸菌。
依照先前文獻(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方法,產生食因性高尿酸血症的模式動物,研究微生物(乳酸菌)對於該動物之血清尿酸值帶來的影響。上述方法係,具體而言,先調製含有2.5重量%之苯胺羰酸鉀與1.0重量%之RNA的混餌,讓大鼠攝取該等混餌,比較攝取後陰性組與對照組的血液中尿酸值。已知
對本方法之模式動物以尿酸生成阻斷藥別嘌醇(allopurinol)經口投與時,會顯著抑制該模式動物之血液中尿酸值(食品機能研究新聞(第14號)、2005年3月9日發行、(股份有限公司)美麗香克林太克(Mercian cleantec)環境檢查中心、http://www.m-cleantec.com/gizyutu/news_0503.htm)。顯示對高尿酸血症食品之有效性評價系統之上述方法係有效的。
上述體外試驗所判斷具有高度核苷分解能力者,為發酵乳酸桿菌MEP181504株(Lactobacillus fermentum MEP181504)(以下將「Lactobacillus」簡稱「L.」)、短乳酸桿菌MEP181507株(L.brevis MEP181507)、加氏乳酸桿菌JCM8787株(L.gasseri JCM8787)、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gasseri OLL2959)、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oris OLL2779)共5株。將各種乳酸菌調製出與體外試驗同樣的菌體懸濁液。將菌體懸濁液以1×109
CFU/10mL/kg的量經口投與大鼠。
採用大鼠(Wister SPF、雄性、7週齡)。飼育(馴化與試驗)過程採用大鼠用塑膠籠,每籠收容1隻大鼠。明暗週期為明期上午7時~下午7時(12小時)。
實驗動物遷入後進行1週的預備飼育(馴化)。馴化過程可自由攝食,以AIN-93G(東方酵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食餌(飼料),以自來水為飲水。預備飼育之大鼠(遷入7日後、8週
齡、第0日)於上午、非絕食的情形下由尾靜脈採血。此血液於室溫放置30分鐘以上,以10000rpm轉速離心10分鐘分離取出血清,以磷鎢酸法測定血清中之尿酸值。
分組係以各組具同等血清尿酸值的方式進行。試驗中,1組有5隻大鼠,設定為陰性組(第1、5組)、對照組(第2、6組)、菌體投與組(第3、4、7-9組),共9組。組名、食餌、投與物(投與用量)、隻數等如以下所示。
‧陰性組(第1、5組):給予「AIN-93G」食餌、投與「生理食鹽水」(10mL/Kg)、5隻
‧對照組(第2、6組):給予「與2.5重量%之苯胺羰酸鉀、1.0重量%之RNA混合之AIN-93G」食餌、投與「生理食鹽水」(10mL/kg)、5隻
‧菌體投與組(第3、4、7~9組):每組給予「與2.5重量%之苯胺羰酸鉀、1.0重量%之RNA混合之AIN-93G」食餌、一組5隻。各組投與菌體及投與量為:第3組投與「發酵乳酸桿菌MEP181504株(L.fermentum MEP181504)懸濁液(1×108
CFU/mL)」(10mL/kg)、第4組投與「短乳酸桿菌MEP181507株(L.brevis MEP181507)懸濁液(1×108
CFU/mL)」(10mL/kg)、第7組投與「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oris OLL2779)懸濁液(1×108
CFU/mL)」(10mL/kg)、第8組投與「加氏乳酸桿菌JCM8787株(L.gasseri JCM8787)懸濁液(1×108
CFU/mL)」(10mL/kg)、第9組投與「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gasseri OLL2959)
懸濁液(1×108
CFU/mL)」(10mL/kg)。
分組後的次日起為試驗期間,「AIN-93G」飼料(陰性組)與「AIN-93G+苯胺羰酸鉀+RNA」飼料(對照組、菌體投與組)分別以給餌器讓大鼠於8日間自由攝食。上述飼料的給餌開始日作為第1日,以後按日序起算日數。「AIN-93G+苯胺羰酸鉀+RNA」飼料係含有2.5重量%之苯胺羰酸鉀(100g、ALDRICH產品)、1.0重量%之RNA(500g、MP Biomedicals.Inc.產品)。菌體投與組之實驗動物係以上述菌體懸濁液強制經口投與1×109
CFU/10mL/kg。陰性組與對照組不投與菌體懸濁液,但將生理食鹽水強制經口投與10mL/kg。
‧一般狀態觀察與體重測定
全體(所有組)皆從第1日開始到第8日連續每次投與時觀察一般狀態,第0日、第1日、第5日、第8日於午前9~10時定時測量體重。
‧攝食量與攝水量之測定
全體(所有組)在第1日(設定值)、第5日(殘值、設定值)、第8日(殘值)於午前9~10時定時測量攝食量與攝水量。
‧採血與生化學檢查
全體(所有組)在第0日(午前)、第2日(投與1小時後)、第5日(投與1小時後)、第8日(投與前)由尾靜脈採血。採取的血液以轉速10000rpm離心10分鐘分離取出血清,以磷鎢酸法測定血清中之尿酸值。如前述,第0日測定當日血清中尿酸值,
分組後再分別測定。
‧剖檢與生化學檢查
全體(所有組)在第8日由尾靜脈採血後,經口投與菌體懸濁液。投與1小時後以戊巴比妥(商品名Nembutal)(pentobarbital 40mg/kg)麻醉後,於腹大動脈全採血致死。採取之血液以轉速3000rpm離心15分鐘分離取出血清,測定血清中之肌酸酐、尿酸、尿素氮。
‧臟器重量之測定
摘出大鼠之腎臟,測定濕重量。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顯示,比較對照組與各菌體投與組。經數值化的檢查值分散比係以F檢定進行,等分散時以史氏T試驗(Student’sT test)進行分析,不等分散時以阿氏-惠氏T試驗(Aspin-Welch T test)進行分析。統計處理係使用Excel 2004進行統計分析,最低顯著水準為兩側之5%。
一般狀態的結果如表1(L.fermentum與L.brevis)與表2(L.oris與L.gasseri),血清尿酸值的推移則顯示於第4圖與第5圖。
投與各種乳酸菌可使血清中尿酸值下降顯示於第5圖,L.oris OLL 2779株投與組與L.gasseri OLL 2959株投與組被認為具有統計上顯著差異。一般狀態顯示,不論何組的腎機能(肌酸酐值、血清中尿素氮、腎重量)皆無問題,且體重、攝食量、攝水量也沒有問題。此外,由一般狀態所見,各種乳酸菌間並
無觀察出顯著差異。L.oris OLL 2779株與L.gasseri OLL 2959株的科學特徵如表3所示
以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L.gasseri OLL2959)(NITE
BP-224)、保加利亞乳酸桿菌JCM1002株(L.burgalicus JCM1002)、嗜熱鏈球菌ATCC19258株(S.thermophilus ATCC19258)調製原味優格。首先,採用脫脂奶粉10%之培養基,調製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NITE BP-224)、保加利亞乳酸桿菌JCM1002株、嗜熱鏈球菌ATCC19258株之生產發酵劑(bulk starter)。接著,將優格混合物(無脂乳固形分(SNF):9.5%、脂肪分(FAT):3.0%)於95℃加熱處理5分鐘。對此加熱處理後的優格混合物接種保加利亞乳酸桿菌JCM1002株與嗜熱鏈球菌ATCC19258株之起始菌種各1%、加氏乳酸桿菌OLL2959株(NITE BP-224)之起始菌種5%,於43℃發酵4小時,得到原味優格。將此原味優格置於冷藏庫(5℃)冷卻後,確認其風味與物性。此時,風味與物性皆良好。
以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NITE BP-223)、保加利亞乳酸桿菌JCM1002株(L.burgalicus JCM1002)、嗜熱鏈球菌ATCC19258株(S.thermophilus ATCC19258)調製原味優格。首先,採用脫脂奶粉10%之培養基,調製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NITE BP-223)、保加利亞乳酸桿菌JCM1002株、嗜熱鏈球菌ATCC19258株之生產發酵劑(bulk starter)。接著,將優格混合物(無脂乳固形分(SNF):9.5%、脂肪分(FAT):3.0%)於95℃加熱處理5分鐘。對此加熱處理後的優格混合物接種保加利亞乳酸桿菌JCM1002株與嗜熱鏈球菌ATCC19258株之起始菌種各1%、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NITE BP-223)之起始菌種5%,於43℃發酵4小
時,得到原味優格。將此原味優格置於冷藏庫(5℃)冷卻後,確認其風味與物性。此時,風味與物性皆良好,確認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NITE BP-223)極適於應用於食品製造。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提供可降低血液中尿酸值的乳酸菌。由於本發明之乳酸菌經口攝取可降低血液中尿酸值,本發明之乳酸菌可應用於預防及/或治療痛風及高尿酸血症之食品或醫藥品。特別是,本發明之乳酸菌在食品製造上,確認並無產氣之問題,適於將之應用於食品。此外,利用本發明之乳酸菌,可考慮製造降低嘌呤量之加工食品。因此,本發明之乳酸菌在食品及醫藥品產業上利用性極高。
國內生物材料【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1.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07/12/24、BCRC910378
2.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07/12/24、BCRC910379
Claims (9)
- 一種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oris),其為口乳酸桿菌OLL2779株(Lactobacillus oris OLL2779)(寄存編號:BCRC 910378),具有嘌呤分解能力。
- 一種對於血液中尿酸值上升具有抑制作用之飲食品,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
- 一種對於血液中尿酸值上升具有抑制作用之醫藥品,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
- 一種用於治療高尿酸血症之醫藥品,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
- 一種用於治療高尿酸血症之飲食品,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
- 一種抑制由食品所攝取之嘌呤量的飲食品,其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
- 一種降低嘌呤量之飲食品的製造方法,其包括將飲食品之原料或中間製品接觸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的步驟。
-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用於製造對投與對象之高尿 酸血症、痛風、腎機能障害、尿路結石、及動脈硬化症所組成之群中任一項以上之疾患或症狀之治療用的飲食品或醫藥品之使用。
-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乳酸菌含有物用於製造對於投與對象之血液中尿酸值上升有抑制作用之飲食品及/或醫藥品之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11639A TWI479020B (zh) | 2007-12-25 | 2007-12-25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11639A TWI479020B (zh) | 2007-12-25 | 2007-12-25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9233A TW201329233A (zh) | 2013-07-16 |
TWI479020B true TWI479020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922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11639A TWI479020B (zh) | 2007-12-25 | 2007-12-25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79020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49863A1 (en) * | 2003-06-24 | 2006-04-26 |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 Composition for lowering serum uric acid level |
-
2007
- 2007-12-25 TW TW102111639A patent/TWI47902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49863A1 (en) * | 2003-06-24 | 2006-04-26 |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 Composition for lowering serum uric acid level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Farrow JAE et al., "Lactobacillus oris sp. nov. from the Human Oral Ca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vol.38, no.1, p.116-118, 1988/0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9233A (zh) | 2013-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50511B1 (ko) | 혈중 요산치 저감작용을 갖는 유산균 | |
JP5149305B2 (ja) | 血中尿酸値低減作用を有する乳酸菌 | |
JP5237581B2 (ja) | 血中尿酸値低減作用を有する乳酸菌 | |
JP5632289B2 (ja) | 高いシュウ酸分解能を有する乳酸菌 | |
CN102747004B (zh) | 具有降低血中尿酸值作用的乳酸菌 | |
WO2008114503A1 (en) | Composition for improving intestinal microflora | |
JP5597237B2 (ja) | 血中尿酸値低減作用を有する乳酸菌 | |
WO2016002757A1 (ja) | プリン体吸収を抑制する乳酸菌及びその用途 | |
JPWO2016080371A1 (ja) | プリン体の取り込み能を有する乳酸菌及びその用途 | |
JP6654824B2 (ja) | 血中尿酸値低減剤 | |
CN106661542B (zh) | 新型乳酸菌和包含所述乳酸菌的组合物 | |
WO2020203792A1 (ja) | 骨格筋遅筋化用組成物 | |
JP2003252770A (ja) | 糖尿病合併症予防・改善・治療剤 | |
CA2851018C (en)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ction of lowering blood uric acid level | |
TWI479020B (zh)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 |
TWI405849B (zh) |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ing a function of lowering uric acid in blood | |
US20100248369A1 (en) | Renal-function-ameliorating ag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