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7178B -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7178B
TWI477178B TW101146148A TW101146148A TWI477178B TW I477178 B TWI477178 B TW I477178B TW 101146148 A TW101146148 A TW 101146148A TW 101146148 A TW101146148 A TW 101146148A TW I477178 B TWI477178 B TW I4771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time
high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6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8602A (zh
Inventor
Yuan Liu
Jun Lin
Yaxin Cao
Sethuraman Gurumoorthy
Tong Chen
Rami Mehio
jin-sheng Su
Arun Visvanath
Original Assignee
Broad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com Corp filed Critical Broadco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8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8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7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71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及其系統
本公開涉及具有多個用戶識別模組(SIM)的通訊設備。本公開還涉及具有多個SIM的通訊設備中的資源排程(schedule)。
在客戶巨大需求量的驅動下,電子及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了行動通訊設備的廣泛使用。此等設備除舊更新的程度鑒於某些估計是十分明顯的,這些估計估計世界範圍內所使用的無線用戶連接的數量將近世界人口的80%。此外,其他估計表明美國、義大利及英國這三個國家中的每個國家所使用的手機比居住在這幾個國家的人還要多。
近來,手機製造商引入了包括多張SIM卡的手機設計。每個SIM卡便於單獨連接至相同網路或不同網路。結果,例如,SIM為手機所有者提供由相同的手機硬體進行處理的兩個不同的手機號。因此,多SIM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攜帶不同實體手機的需求。多SIM通訊設備的改進將繼續使此等設備對於客戶來說是有吸引力的選擇。
(1)一種系統,包括:通訊介面;控制器邏輯,與所述通訊介面通訊,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在第一用戶識別模組(SIM)有效連接期間,當第一用戶識別模組要透過所述通訊介面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時,確定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確定在所述高優先順 序存取時間的至少一部分期間空閒用戶識別模組會被許可存取所述通訊介面,從而對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造成存取衝突;以及執行解決所述存取衝突的衝突解決活動,而在所述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期間不中斷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
(2)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包括:用於利用網路控制器建立封包傳輸模式的隨機存取過程通訊、無線鏈路消息、存取控制消息、傳輸控制協定(TCP)確認消息、封包下行鏈路確認消息、或其任意組合。
(3)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透過以下方式執行所述衝突解決活動:對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的選定部分進行重新排程,使得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的執行不與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的執行重疊。
(4)根據(3)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選定部分包括普通優先順序後臺傳呼監控活動。
(5)根據(4)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普通優先順序後臺傳呼監控活動包括多路徑搜索、相鄰細胞搜索、或這兩者。
(6)根據(1)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透過以下方式執行重新排程活動:對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進行重新排程,使得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的執行不與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的執行重疊。
(7)根據(6)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當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的計畫執行時間與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的計畫執行時間重疊時,對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進行重新排程。
(8)根據(7)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高優先順序後臺傳呼活動包括監控傳呼指示器通道、監控傳呼通道或解碼傳呼的任意組合。
(9)一種方法,包括:確定第一SIM有效連接期間的重新排程時段,其中,所述重新排程時段包括第二SIM的後臺傳呼活動 的計畫執行時間之前的預定長度的時間;以及對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進行重新排程以在所述重新排程時段期間發生。
(10)根據(9)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排程包括:將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重新排程到所述重新排程時段期間的不與所述第一SIM的高優先順序通訊的執行衝突的時間段。
(11)根據(9)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排程包括:將所述後臺傳呼活動重新排程到所述重新排程時段中的不與所述第一SIM的高優先順序通訊衝突的最早時間段。
(12)根據(9)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重新排程之後:將通訊資源轉移到所述第二SIM以執行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
(13)根據(9)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排程包括:重新排程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而不考慮在重新排程之前所述計畫執行時間是否與所述第一SIM的高優先順序通訊的計畫執行時間衝突。
(14)根據(9)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排程包括:當在重新排程之前所述計畫執行時間不與所述第一SIM的高優先順序通訊的計畫執行時間衝突時,重新排程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
(15)一種系統,包括:通訊介面;第一SIM;第二SIM;控制器邏輯,與所述通訊介面通訊,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確定第一SIM有效連接期間出現的所述第一SIM要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的特定時間段;以及在所述特定時間段期間搶佔所述通訊介面到所述第二SIM的轉移。
(16)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SIM有效連接包括資料封包連接。
(17)根據(16)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特定時間段包括所述第一SIM利用網路控制器建立封包傳輸模式的隨機存取過程時間、所述第一SIM將上行鏈路控制消息傳輸至網路控制器的上行鏈路傳輸時間、或其任意組合。
(18)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包括無線鏈路消息、存取控制消息、傳輸控制協定(TCP)確認消息、封包下行鏈路確認消息、或其任意組合。
(19)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在所述特定時間段期間,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透過以下方式搶佔所述通訊介面到所述第二SIM的轉移:接收所述第二SIM使用所述通訊介面的請求;認識到所述請求的定時出現在所述特定時間段期間;以及在所述特定時間段期間保持所述第一SIM有效連接,而不將所述通訊介面轉移到所述第二SIM。
(20)根據(15)所述的系統,其中,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在所述特定時間段期間當所述第二SIM請求所述通訊介面以監控傳呼指示器時搶佔所述通訊介面到所述第二SIM的轉移。
100、200‧‧‧用戶設備
102‧‧‧SIM1
104‧‧‧SIM2
106‧‧‧SIM卡1介面
108‧‧‧SIM卡2介面
110‧‧‧系統匯流排
112‧‧‧通訊介面
114‧‧‧系統邏輯
116‧‧‧處理器
118‧‧‧用戶介面
120‧‧‧記憶體
122‧‧‧控制器指令
124‧‧‧SIM1傳呼時序資訊
125‧‧‧SIM2傳呼時序資訊
126‧‧‧排程參數
128‧‧‧網路控制器A
129‧‧‧網路控制器B
200、500、900、1100、1400‧‧‧時序實例
210‧‧‧第一SIM有效連接
212‧‧‧第一傳呼轉移時間
214‧‧‧第二傳呼轉移時間
216‧‧‧第三傳呼轉移時間
300、400、600、1000、1300、1500、1600‧‧‧控制器邏輯
502‧‧‧轉移時間
710、810‧‧‧網路控制器
720‧‧‧通道請求消息
722‧‧‧即時分配消息
724‧‧‧位置更新請求消息
726‧‧‧認證請求消息
728‧‧‧認證回應
730‧‧‧加密模式命令
732‧‧‧加密模式完成
734、832‧‧‧識別請求
736、834‧‧‧識別回應
738‧‧‧TMSI再分配命令
740‧‧‧TMSI再分配完成
742‧‧‧位置更新接受消息
744‧‧‧通道釋放消息
820‧‧‧封包通道請求消息
822‧‧‧封包上行鏈路分配消息
824‧‧‧路由區更新請求消息
826‧‧‧封包下行鏈路分配消息
828‧‧‧認證及加密請求
830‧‧‧認證及加密回應
832‧‧‧識別請求
834‧‧‧識別回應
836‧‧‧路由區更新接受消息
838‧‧‧路由區更新完成消息
912、914、1120、1210、1220、1410、1510、1520‧‧‧傳呼轉移時間
920‧‧‧搶佔時段
1110‧‧‧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
1130‧‧‧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
1140‧‧‧高優先順序BPM活動
1420‧‧‧重新排程時段
t1~t7‧‧‧時間
302~326、402~424、602~622、1002~1006、1302~1322、1602~1614‧‧‧步驟
圖1顯示了具有多個SIM的用戶設備的實例。
圖2顯示了後臺傳呼監控的時序實例。
圖3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的實例。
圖4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的實例。
圖5顯示了定期註冊更新的時序實例。
圖6顯示了其中用戶設備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的實例。
圖7顯示了定期位置更新的實例。
圖8顯示了定期路由區更新的實例。
圖9顯示了後臺傳呼監控搶佔的時序實例。
圖10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的實例。
圖11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吞吐量的時序實例。
圖12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吞吐量的時序實例。
圖13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的實例。
圖14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吞吐量的時序實例。
圖15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吞吐量的時序實例。
圖16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的實例。
以下討論參照用戶設備。用戶設備可以呈現多種不同形式並具有多種不同功能。作為實例,用戶設備可以是能夠打接無線電話的手機。用戶設備還可以是除打接電話之外還運行通用應用程式的智慧手機。用戶設備實質上可以是與網路無線連接的任何設備,作為其他實例,包括車輛中的駕駛員輔助模組、緊急收發器、傳呼機、衛星電視接收器、網路化立體聲接收器、電腦系統、音樂播放器或實質上任何其他設備。以下討論介紹了如何管理包括多個(例如,兩個)SIM的用戶設備中的傳呼接收。
圖1顯示了具有多個SIM的用戶設備100的實例,在該實例中,為SIM1 102及SIM2 104。電氣及實體介面(SIM卡1介面)106將SIM1 102連接至用戶設備硬體的其餘部分,例如連接至系統匯流排110。類似地,電氣及實體介面(SIM卡2介面)108將SIM2連接至系統匯流排110。
用戶設備100包括通訊介面112、系統邏輯114及用戶介面118。系統邏輯114可包括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他邏輯的任何組合。例如,系統邏輯114可以在晶片系統(So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其他電路中實現。系統邏輯114是用戶設備中任何所需功能的實現方式的一部分。在這方面,系統邏輯114可包括這樣的邏輯,該邏輯例如便於運行應用程式,接受用戶輸入,保存並檢索應用程式資料,建立、保持並中止手機通話、無線網 路連接、藍芽連接或其他連接,並在用戶介面118上顯示相關資訊。用戶介面118可包括圖形用戶介面、觸控式顯示器、語音或面部識別輸入、按鈕、開關及其他用戶介面元件。
通訊介面112可包括一個或多個收發器。收發器可以是無線收發器,其包括調變/解調變電路、放大器、類比數位及數位類比轉移器和/或用於透過一根或多根天線或透過實體(例如,線纜)介質進行發送及接收的其他邏輯。作為一種實現實例,通訊介面112及系統邏輯114可包括受BCM28150 HSPA+晶片系統(SoC)基頻智慧手機處理器控制的BCM2091 EDGE/HSPA多模式、多頻段手機收發器及BCM59056電源管理單元(PMU)。這些積體電路,以及用於用戶設備100的其他硬體及軟體實現選項可從加州Irvine的博通公司購買。發送及接收的信號可以遵守在目前或將來支援包括與SIM相關聯的傳呼通知的通訊的各種格式、協定、調變、頻率通道、位元率及編碼的各種組合中的任意組合。作為一個具體實例,通訊介面112可以支援通用行動通訊系統(UMTS)下的發送及接收。然而下述技術可適用於包括傳呼的其他通訊技術,不管該傳呼是否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GSM(R)協會、長期演進(LTE)(TM)努力或其他夥伴關係或標準機構引起。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系統邏輯114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16及記憶體120。例如,記憶體120對處理器116執行的控制器指令122進行儲存。如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的一樣,控制器指令122有助於在後臺傳呼監控或定期註冊更新的多個SIM之間轉移通訊資源,例如通訊介面112。
SIM1 102及SIM 104可在相同或不同網路上,且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細胞(cell,蜂巢)服務。例如,網路控制器A 128可以管理SIM1 102所連接的特定細胞,而網路控制器B 129可以管理SIM2 104所連接的不同細胞。
SIM1 102及SIM2 104都可以共用對通訊介面112的存取。例 如,可存在SIM1 102及SIM2 104都以時分方式共用的一組收發器電路。結果,系統邏輯114可以決定指定哪個SIM使用通訊介面112,因為SIM1 102及SIM2 104在通訊介面112上無法同時都是處於有效狀態的。
本申請參照虛擬數據機。虛擬數據機可以指用戶設備100的實體資源的軟體實現方式,例如透過硬體虛擬化。如上所述,對於通訊介面112,用戶設備100可以包括一組或多組實體基頻或RF資源,例如編碼器/解碼器、調變器、放大器及天線。虛擬數據機可代表任何資源在通訊介面112中的RF路徑中的軟體虛擬化。因此,用戶設備100的每個SIM可被分配虛擬數據機,並因此識別並使用虛擬數據機的虛擬化通訊資源,以透過網路進行通訊,而無需理解或處理因在多個SIM之間共用RF路徑硬體導致的複雜性。獨立的虛擬數據機可被具體化並分配給每個SIM,以透過各個SIM所連接的各個網路進行通訊。換句話說,多個虛擬數據機可以共用用戶設備100的一組共同的實體通訊資源,且虛擬數據機由虛擬數據機邏輯進行管理和控制,虛擬數據機邏輯例如為虛擬機控制器,其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作為實例,虛擬數據機邏輯可以針對每個SIM排程或者管理RF路徑硬體的存取,並對虛擬數據機提出的請求作出回應,以針對特定SIM存取RF路徑資源。
圖2顯示了後臺傳呼監控的時序實例200。該時序實例200描述了系統邏輯114如何協調在多個SIM,例如SIM1 102及SIM2 104之間共用通訊介面112。圖2利用陰影部分描述了沿著SIM1及SIM2的各時間軸的通訊介面112的共用。如圖2所示,系統邏輯114在通訊介面112上對SIM1的有效時段210進行了排程。然而,出於下述原因,系統邏輯114在t1至t2、t3至t4、t5至t6的時間內以及在t7之後將SIM1 102連接至通訊介面112,並同時分配SIM1有效時段(active period)210中的時間片段,以允許SIM2 104連接至通訊介面112,在此實例中是t2至t3、t4至t5及t6至t7時間期間。
換句話說,系統邏輯114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對SIM1 102及SIM2 104的資料通訊進行排程及協調。例如,SIM1 102可以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建立電路交換(CS)連接,例如語音通話連接。可替代地,SIM1 102可以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建立封包交換(PS)連接,例如以便執行資料封包傳輸。
當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時(例如,在PS或CS通話期間),SIM2 104也許無法發送或接收資料。結果,SIM2 104也許無法監控傳呼通道或接收傳呼指示器。結果,在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的同時,SIM2 104不會接收意在通知SIM2 104來電語音通話的傳呼指示器。為了允許SIM2監控傳呼資訊,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識別)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的傳呼轉移時間。傳呼轉移時間可以指顯示於任何原因(例如監控包括傳呼指示器的傳呼消息)何時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在時序實例200中,用戶系統邏輯114確定了時間t2時的第一傳呼轉移時間212、時間t4時的第二傳呼轉移時間214及時間t6時的第三傳呼轉移時間216。在傳呼轉移時間212至216時,系統邏輯114使通訊介面112從SIM1 102轉移到SIM2 104。結果,如時序實例200中所示,SIM2 104在時間t2至t3、t4至t5及t6至t7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儘管這些時間視窗在原來計畫(scheduled)的SIM1有效時段210內。
在轉移時間期間,例如在轉移時間212至216內,SIM2 104可以透過監控傳呼指示器通道來嘗試接收傳呼指示器。在嘗試接收傳呼指示器之後,系統邏輯114可以將通訊介面112返回(return)SIM1 102以繼續第一SIM有效連接210。當SIM2 104接收指示SIM2 104的來電連接的傳呼指示器時,系統邏輯114可以繼續為SIM2 104許可通訊介面112上的存取,以處理來電連接的 選定方面,而不將通訊介面112返回SIM1 102。
系統邏輯114(例如,利用控制器指令122實現的)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確定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的傳呼轉移時間。作為一個實例,用戶設備100可以儲存表示何時傳呼指示器將被從網路控制器傳輸至用戶設備100的SIM1傳呼時序(timing)資訊124及SIM2傳呼時序信息125。因此,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以便基於SIM2傳呼時序資訊125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其他轉移時間以便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如下所述。
系統邏輯114還可以確定指示通訊介面112被轉移到SIM2多久的傳呼轉移持續時間。因此,系統邏輯114可以在傳呼轉移時間將通訊介面112轉移至SIM2以持續傳呼轉移持續時間所給定的時間。如圖2所見,第一傳呼轉移時間212的傳呼轉移持續時間為t2至t3。類似地,第二傳呼轉移時間214的傳呼轉移持續時間為t4至t5。傳呼轉移持續時間可以是應用於當系統邏輯114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便於後臺傳呼監控時的一種或多種情況的預定時間值。傳呼轉移持續時間對於各轉移來說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傳呼轉移的次數及持續時間可被選擇以滿足影響評價標準。例如,影響評價標準可以是,對SIM1的活動的中斷低於特定量,例如低於SIM1有效時間210的預定百分數(例如,10%)被分配給另一個SIM,低於SIM1頻寬減少的預定百分數(例如,15%),或可以是其他標準。例如,網路控制器可以在控制通道中將影響評價標準傳遞給用戶設備100。可選地或附加地,用戶介面118可以接受用戶所選的影響評價標準。
作為一個具體實例,系統邏輯114可以將傳呼轉移持續時間的長度設置為對SIM2 104監控傳呼通道並接收傳呼指示器來說足夠長,例如20 ms。或者,系統邏輯114可以將傳呼轉移持續時間設置為對SIM2 104接收傳呼來說至少為最短的時間。傳呼轉移持 續時間是可變的,且可以根據傳呼信號強度、傳呼內容或任何其他因素而變化。由於接收傳呼或監控傳呼通道的時間相對短,因此對SIM1 PS或CS通話的影響可以較低。以此方式,系統邏輯114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會產生間隙以允許SIM2 104監控傳呼資訊。記憶體120可以儲存排程參數126,該等參數可包括傳呼轉移時間、傳呼轉移持續時間,以及SIM1 102及SIM2 104的有效時段。
圖3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114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300的實例。例如,控制器邏輯300可以在軟體中實現為控制器指令122。例如,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控制器邏輯300可確定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302)。在此期間,SIM2 104可以處於暫停(suspend)模式(例如,在細胞駐紮(camp),並且在通訊介面112上不處於有效(active)狀態)。控制器邏輯300然後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從而監控傳呼通道(304)。控制器邏輯300還可以確定指定通訊介面112可以轉移到SIM2 104的時間量的傳呼轉移持續時間(306)。
在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SIM2可以接收指示來電語音通話是否指向SIM2的傳呼指示器。控制器邏輯300可以從SIM2接收來電語音通話的指示(308)。然後,控制器邏輯300可以確定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是語音通話連接還是資料封包連接(310)。表述上可替代地,控制器邏輯300可以確定SIM1在執行PS通話或CS通話的通訊介面112上是否處於有效狀態。
如果SIM1在至SIM2的來電語音通話到達時正在執行PS通話,則控制器邏輯300可以中斷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從而中斷SIM1 PS通話。為此,控制器邏輯300可以防止在傳呼轉移持續時間的最後使通訊介面112返回SIM1(312),而將通訊 介面112分配給SIM2 104以處理來電語音通話(314)。
如果SIM1在至SIM2的來電語音通話到達時正在執行CS通話,則控制器邏輯300可以與網路建立連接,以便檢索與來電語音通話相關聯的發話方(caller)標識(發話方ID)資訊。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控制器邏輯300可以確定額外的轉移時間以檢索來電語音通話的發話方ID資訊,並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1 102直到所確定的轉移時間。可替代地,在將通訊介面112返回SIM1 102之前,控制器邏輯300可以檢索發話方ID資訊。
為了與網路建立連接,控制器邏輯300可以確定與其建立網路連接及檢索發話方ID資訊的網路控制器(316)。獲取發話方ID資訊的過程可以遵循任何特定的通訊標準規定的創建的信令序列。例如,控制器邏輯300可以將無線資源連接(RRC)的連接請求消息傳輸給網路控制器(例如,網路控制器B 129)。控制器邏輯300接下來可以接收RRC連接建立消息,其可包括通道分配。控制器邏輯300還可以與網路控制器進行通訊以傳輸RRC連接建立完成消息,傳輸初始直接傳輸消息,並接收測量控制消息。此外,控制器邏輯300可以在SIM2 104及網路控制器之間交換安全模式命令消息及無線承載建立消息。一旦無線承載建立完成,控制器邏輯300然後就可透過從網路控制器接收通話警告消息來檢索來電語音通話的發話方ID資訊。控制器邏輯300可以確定網路控制器可發送或接收與SIM2的通訊的時間,例如以便分配下行鏈路通道。
一旦檢索到發話方ID(318),控制器邏輯300可以通知用戶SIM2上的來電語音通話(320),允許用戶決定是否中斷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322)。例如,控制器邏輯300可以向用戶介面110發佈是接受還是拒絕來電語音通話的詢問。當接受通話時,例如,如果用戶透過用戶介面110接受SIM2上的來電語音通話(324),則控制器邏輯300可以中斷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 接210並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以處理來電語音通話(314)。當拒絕通話時,例如,如果用戶透過用戶介面110拒絕SIM2上的來電語音通話,則控制器700可以將通訊介面112返回SIM1 102(326)以繼續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是否以其他方式接受或拒絕來電。例如,系統邏輯114可以從記憶體120中讀取決策參數。作為一個實例,決策參數可以指示應拒絕或接受所有來電。作為另一實例,決策參數可以指示應拒絕或接受與某些發話方ID匹配的來電。
圖4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114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400的實例。例如,控制器邏輯400可以在軟體中實現為控制器指令122。控制器邏輯400可以確定SIM1 102在執行CS通話(例如,語言通話)的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402)。與控制器邏輯300類似,控制器邏輯400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404)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從而監控傳呼通道,以及確定傳呼轉移持續時間(406)。
在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當SIM1正在執行CS通話時,SIM2可以接收並解碼指示指向SIM2的來電語音通話的傳呼指示器。控制器邏輯400可以接收來自SIM2的來電語音通話的指示(408)。作為響應,控制器邏輯400可以首先啟動保護計時器(410)以限制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的時間量,如下所述。作為一個實例,可以將保護計時器設定為一時間長度,使得即使將通訊介面分配給SIM2 104,SIM1 102所連接的網路在保護計時器到期時也不會斷開(或預期不會斷開)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保護計時器的長度例如可以為5至15秒,這取決於網路配置。保護計時器的長度還可以更短,以降低對SIM1 CS通話的影響。
控制器邏輯400還可以防止在傳呼轉移持續時間到期時使通訊介面112返回SIM1。相反,控制器邏輯400可以使通訊介面112 轉移到SIM2以繼續使用以便檢索來電語音通話的發話方ID資訊(412)。換句話說,控制器邏輯400可以中斷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達所需時間量以允許SIM2與網路建立連接並檢索來電語音通話的發話方ID資訊。作為實例,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及SIM1 102 CS通話可以中斷一段時間(例如,2至4秒),同時SIM2 104檢索發話方ID資訊,在這期間,可以暫停SIM1 102語音通話的音頻。
如果保護計時器在SIM2 104檢索到發話方ID資訊之前到期(414),則控制器邏輯400可以中止SIM2 104的檢索發話方ID的嘗試(416)。控制器邏輯400例如可透過暫停控制SIM的虛擬機,或指示虛擬機釋放來中止嘗試,使得對通訊介面112的存取結束且通訊停止。例如,控制器邏輯400可暫停控制SIM的虛擬機,或指示虛擬機釋放,使得SIM對通訊介面112的存取結束且通訊停止。控制器邏輯400然後可以將通訊介面112送回(返回)SIM1以恢復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418)。
如果SIM2 104在保護計時器到期之前與網路建立連接並檢索到發話方ID資訊,則控制器邏輯400可以停止保護計時器(420)。控制器邏輯400然後可透過停止與網路控制器進行通訊來自動拒絕至SIM2 104的來電語音通話(422)。控制器邏輯400然後例如可透過用戶介面118向用戶呈現來電資訊。來電資訊可包括用戶設備100接收來電語音通話的時間、來電語音通話指向SIM2 104的指示或檢索到的來電語音通話的發話方ID資訊。控制器邏輯400還可以將通訊介面112送回SIM1以恢復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418)。
圖5顯示了定期註冊更新的時序實例500。即便暫停時,SIM2 104也可以監控來自網路的傳呼指示器,如在上述圖2至4中所述。為了保持與網路的連接,SIM2 104可以利用網路,例如透過向支援SIM2 104的網路控制器(例如,網路控制器B 129)發送 網路註冊通訊來執行定期註冊更新。執行定期註冊更新可包括執行定期位置更新、定期路由區更新或定期跟蹤區更新的任意組合。
網路可以指定定期註冊時序資訊,該定期註冊時序資訊指定了用戶設備100或系統邏輯114可以執行定期註冊更新的時段性,以便SIM(例如,SIM2 104)保持與網路連接。定期註冊時序資訊可以包括與執行定期位置更新、定期路由區更新或定期跟蹤區更新有關的時序資訊。該網路可以透過網路控制器,例如網路控制器B 129將定期註冊時序資訊傳遞給用戶設備100及SIM2 104。因此,如果SIM2 104無法以網路的定期註冊時序資訊規定的頻率將定期註冊更新傳輸給網路控制器,則該網路會斷開與SIM2 104的連接。在這種情況下,SIM2 104會無法成功監控合適的傳呼通道或接收傳呼指示器。
當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時(例如,執行PS或CS通話),SIM2 104也許無法對網路控制器執行定期註冊更新以保持網路連接。因此,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的轉移時間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以利用支援SIM2的網路執行選定的通訊,例如註冊更新。
在時序實例500中,系統邏輯114已確定時間t2作為轉移時間402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從而利用網路執行註冊更新。系統邏輯114在轉移時間可以選擇性地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例如,系統邏輯114可以基於第一用戶確定模組連接210的連接類型,例如PS通話或CS通話來確定轉移決策。轉移決策還可涉及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是否會保持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的一定品質水準,且可包括上文討論的任何影響評價標準。在圖5所示的時序實例500中,系統邏輯114在轉移時間502可以選擇性地使通訊介面轉移到SIM2 104。SIM2 104可以從時間t2到t3執行定期位置更新、定期路由區更新或定期跟蹤區更新以保持網路連接。一旦SIM2 104完成註冊更新,系 統邏輯114就可以將通訊介面112返回SIM1以繼續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
圖6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114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600的實例。與控制器邏輯300及控制器邏輯400一樣,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在軟體中實現為控制器指令122。控制器邏輯600可以確定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的轉移時間(602)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從而執行定期註冊更新。例如,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從網路控制器獲取定期註冊時序資訊(604)。當系統邏輯114或SIM2 104成功發起與網路的連接時,網路的定期註冊時序資訊可由網路控制器進行傳輸。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基於所獲取的接收的定期註冊時序資訊來配置定期註冊計時器(606)。作為一實例,定期註冊計時器可被配置為在足夠時間後到期,以便SIM2執行註冊更新以保持網路連接,例如發送定期位置更新。控制器邏輯600可以配置類似的定期註冊計時器以便執行定期路由區更新或定期跟蹤區更新,這取決於網路的配置。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將轉移時間設定為所配置的定期註冊計時器中任意一個的到期時間(608)。
可替代地,可以對定期註冊時序資訊進行處理並利用與SIM2 104相關聯的邏輯對定期註冊計時器進行配置。在該實現方式中,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在從SIM2收到請求時確定轉移時間以便執行定期註冊更新。
當定期註冊時間到期時,控制器邏輯600可以確定SIM1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610)並啟動保護計時器(612)以控制通訊介面112轉移至SIM2 104的時間長度。控制器邏輯600然後可以選擇性地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以執行定期註冊更新(614)。在一種實現方式中,當SIM1正在執行CS通話(例如,語音通話)時,控制器邏輯600可透過不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來選擇性地轉移通訊介面112,相反,SIM1 102 CS 通話優先於透過執行定期註冊更新來保持網路連接的SIM2 104。可替代地,控制器邏輯600可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不管SIM1是否在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執行PS通話或CS通話。
控制器邏輯600可以監控保護計時器是否已經到期(616)。如果保護計時器在SIM2 104完成定期註冊更新之前到期,則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將通訊介面112送回SIM1以恢復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618)。當保護計時器尚未到期時,控制器邏輯600可以確定SIM2是否完成定期註冊更新(620)。如果SIM2在保護計時器到期之前完成定期註冊更新,則控制器邏輯600可以將通訊介面112送回SIM1以恢復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622)。如果未完成,控制器邏輯600則可以繼續監控保護計時器是否已經到期(616)。
圖7顯示了定期位置更新700的實例。SIM(例如SIM2 104)可透過用戶設備100(且具體為SIM2 104)與網路控制器710之間的一系列通訊來執行定期位置更新700。為了執行定期位置更新,SIM2 104可以將通道請求消息720傳輸給網路控制器710,且該網路控制器710可以利用即時分配消息722作出回應。接下來,SIM2 104可以傳輸位置更新請求消息724。網路控制器710然後可以傳輸認證請求消息726,且SIM2 104可以傳輸認證回應728。可以執行在SIM2 104與網路控制器710之間消息的類似交換,該等消息與加密模式(例如,加密模式命令730及加密模式完成732)、用戶設備100的標識(例如,識別請求(identity request)734及識別回應(identity response)736)及臨時行動用戶標識(TMSI)(例如,TMSI再分配命令738及TMSI再分配完成740)有關。網路控制器710然後可以傳輸位置更新接受消息742。SIM2 104可透過將通道釋放消息744傳輸給網路控制器710來作出回應,該SIM2可以完成定期位置更新。
圖8顯示了定期路由區更新800的實例。SIM(例如SIM2 104)可透過用戶設備100(且具體為SIM2 104)與網路控制器810之間的一系列通訊來執行定期路由區更新800。首先,SIM2 104可以將封包通道請求消息820傳輸給網路控制器810。網路控制器810可透過將封包上行鏈路分配消息822傳輸給SIM2 104來作出回應。接下來,SIM2可以傳輸路由區更新請求消息824,且網路控制器810可透過傳輸封包下行鏈路分配消息826來作出回應。此後,網路控制器810及SIM2 104可以交換與認證、加密(例如,認證及加密請求828及認證及加密回應830)及用戶設備100的標識(例如,識別請求832及識別回應834)相關的消息。網路控制器810然後可以傳輸路由區更新接受消息836。SIM2 104然後可以將路由區更新完成消息838傳輸給網路控制器810,該SIM2可以完成定期路由區更新。
圖9顯示了後臺傳呼監控搶佔(preemption)的時序實例900。在該時序實例900中,SIM1 102可以在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執行PS通話或CS通話。在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例如傳呼轉移時間912及傳呼轉移時間914,在此期間用戶設備100可以使通訊介面100轉移到SIM2 104以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如圖9所示,SIM2可以監控傳呼通道或從t2與t3之間的傳呼轉移時間912及t4與t5之間的傳呼轉移時間914接收傳呼指示器。
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當第一用戶確定模組可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時的特定時間段,例如在時序實例900中從時間t6至t7。在被顯示為搶佔時段(preempt period)920的這個時間內,系統邏輯114可以搶佔通訊介面112到SIM2 104的轉移。例如,當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執行PS通話時,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SIM1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的時間。系統邏輯114可以透過多種不同方式,例如根 據它們對SIM1 102 PS通話的性能或吞吐量的影響,將通訊歸類為高優先順序。例如,如果SIM1 102在處於封包傳輸模式下丟失與網路控制器的通訊介面112或當傳輸重要的上行鏈路控制消息時,SIM1 102 PS通話的吞吐量(throughput)、品質或其他特性可能降低到低於預定臨界值。在此等情況下,系統邏輯114可以抑制SIM1連接的中斷。由SIM1 102傳輸給網路控制器的上行鏈路消息可以包括傳輸無線鏈路消息、存取控制消息、封包上行鏈路確認消息、傳輸控制協定(TCP)確認消息或封包下行鏈路確認消息。系統邏輯114可以將這些時間確定為要抑制SIM2存取的搶佔時段(例如,搶佔時段920)。
作為實例,系統邏輯114可以在t6至t7的時間確定傳呼轉移時間。系統邏輯114還可以確定SIM1 102被排程以便從t6至t7將重要的上行鏈路控制消息傳輸給網路控制器,從t6至t7可被系統邏輯114確定為搶佔時段920的一段時間。因為傳呼轉移時間出現在搶佔時段920期間,所以在搶佔時段920期間系統邏輯114可以搶佔通訊介面112到SIM2 104的以便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的轉移。
圖10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114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1000的實例。例如,控制器邏輯1000可以在軟體中實現為控制器指令122。控制器邏輯1000可確定SIM1 102在傳輸PS通話中的封包的通訊介面110上處於有效狀態(1002)。在第一用戶確定模組有效連接210期間,控制器邏輯1000可以確定SIM1 102將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的特定時間段(1004),例如上文針對PS通話所討論的實例。在特定時間段期間(例如,搶佔時段920),控制器邏輯1000可以搶佔通訊介面112到SIM2 104的轉移(1006),例如用於SIM2 104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控制器邏輯1000在搶佔時段期間可透過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來優先SIM2 104定期註冊更新, 使得SIM2 104可以執行定期註冊更新。可替代地,控制器邏輯還可以在搶佔時段期間搶佔通訊介面112到SIM2 104以便執行定期註冊更新的轉移。
圖11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100吞吐量的時序實例1100。在該時序實例1100中,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SIM1 102可以執行PS通話或CS通話,或任何其他類型的網路通訊。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在SIM1 102 PS通話期間,SIM1 102在t2至t4之間可以對高優先順序通訊,例如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的執行進行排程。當SIM1 102將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時,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的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系統邏輯114還可以確定在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的至少一部分期間許可空閒SIM(例如SIM2 104)存取通訊介面112,從而造成高優先順序通訊的時序衝突。例如,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時間t3至t4之間的傳呼轉移時間1120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從而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或任何其他所需的網路通訊。
圖11中所示的後臺傳呼監控(BPM)活動可包括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可包括對時間不敏感的後臺傳呼監控活動,例如多路徑搜索活動或相鄰細胞搜索活動。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可包括時間敏感型後臺傳呼監控活動,例如監控傳呼指示通道,監控傳呼通道或解碼傳呼。
時序衝突(或可替代地稱為存取衝突)在t3至t4之間存在於執行SIM1 102的高優先順序通訊及執行SIM2 104的後臺傳呼監控活動之間。系統邏輯114可以執行解決時序衝突的衝突解決行動,例如在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期間不中斷高優先順序通訊。作為衝突解決行動的一個實例,系統邏輯114可以對BPM活動的選 定部分進行重新排程,因此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不會與執行BPM活動重疊。在圖12中,系統邏輯114已將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重新排程到較早的時間,以解決時序衝突,而在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期間無需中斷高優先順序通訊。附加地或替代地,系統邏輯114可透過重新排程衝突的高優先順序通訊,例如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來執行衝突解決行動,以解決時序衝突。在某些實現方式中,系統邏輯114可將重新排程限制為以下程度: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的重新排程對SIM1 102 PS通話的吞吐量或某些其他特徵的影響不超過預定臨界值。
此外,如果排程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與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衝突,則系統邏輯114還可以將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重新排程到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的重新排程不影響SIM1 102 PS通話的吞吐量的程度。然而,如果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無法重新排程,則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是將通訊介面112分配給SIM1以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1110還是分配給SIM2以執行高優先順序活動1140。
圖12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100吞吐量的時序實例1200。時序實例1200從時序實例1100得來並描述了已對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進行重新排程以免與執行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發生時序衝突的時序。因此,系統邏輯114可透過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來解決t3至t4之間的前述時序衝突,以便在時間t1a開始並在時間t2結束。
由於重新排程的結果,系統邏輯114現在可以確定兩個傳呼轉移時間以執行SIM2 104後臺傳呼監控活動。在時間t1a時,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1130以執行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在時間t5,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1140以執行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如圖12所示,第一SIM有效連接210在時間t1a至t2之間以及在時間t5至t6之間被中斷兩次,便 於SIM2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系統邏輯114可以對普通優先順序BPM有效1130進行重新排程以最小化執行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及高優先順序活動1140之間的時間。
圖13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114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1300的實例。例如,控制器邏輯1300可以在軟體中實現為控制器指令122。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控制器邏輯1300可確定SIM1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1302)。控制器邏輯1300然後可以認識到SIM1被排程以便在特定時間段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1304)。控制器邏輯1300還可以確定傳呼轉移時間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 104,從而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1306)。控制器邏輯1300然後可以確定在SIM1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及SIM2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之間存在時序衝突(1308)。
控制器邏輯1300可以確定高優先順序通訊是否與執行一個或多個高優先順序BPM活動衝突(1310)。如果時序衝突涉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控制器邏輯1300則可以確定是否可以重新排程高優先順序通訊(1312)。如果是,控制器邏輯1300可重新排程高優先順序通訊(1314)。作為實例,控制器邏輯1300可以在網路時序要求允許推遲且不會顯著降低SIM1 102 PS通話的吞吐量的程度上推遲執行上行鏈路確認消息。如果否,控制器邏輯1300可以確定是先執行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還是先執行SIM2高優先順序BPM活動,並相應分配通訊介面112(1316)。
如果時序衝突不涉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則控制器邏輯1300可以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以解決與執行SIM1高優先順序通訊發生的時序衝突(1318)。控制器邏輯1300然後可以確定重新排程的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的傳呼轉移時間(1320)。控制器邏輯1300可以轉移通訊介面112以支援執行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並執行SIM2 104 BPM活動(1322)。
圖14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100吞吐量的時序實例1400。在該時序實例1400中,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SIM1 102在通訊介面112上可以處於有效狀態。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可以對SIM1進行排程以便在時間t3至t4之間執行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時間t5時的傳呼轉移時間140以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從而執行BPM活動,包括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如圖11所述。
為了避免與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發生任何潛在的時序衝突,系統邏輯114可以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以確保SIM2 104執行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不與SIM1 102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例如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衝突。為此,系統邏輯114在重新排程時段可以嘗試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重新排程時段可以是BPM活動的計畫執行時間之前的預定長度時間,例如圖14中所示的從t2至t5之間的重新排程時段1420。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是否可以將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重新排程到重新排程時段1420中的時間段(例如,時間t2),而不與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的執行發生衝突。在這個意義上,系統邏輯114透過在重新排程時段的最早時間點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而採用機會重排程演算法,使得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不與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的執行發生衝突。例如,系統邏輯114可以將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重新排程到重新排程時段1420的最早時間段,該時間段不與高優先順序通訊例如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發生衝突。
重新排程時段可以是系統邏輯114重新排程BPM活動(例如,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時所使用的預定時間長度。可以限 制重新排程時段的長度,使得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不在時間上相差甚遠而執行。例如,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可包括多路徑搜索活動或相鄰細胞搜索活動。執行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之間的時間越長,從多路徑搜索或相鄰細胞搜索收集的時序資訊就不會那麼有效。
然而,即便重新排程了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如上所述,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也可能仍然與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衝突。在這種情況下,系統邏輯114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重新排程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或確定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優先還是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優先。
圖15顯示了提高用戶設備100吞吐量的時序實例1500。時序實例1500從時序實例1400得來並描述了已透過機會方式對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進行重新排程以便在時序實例1400的時間t2(而不是t5)開始的時序。此外,系統邏輯114可以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而不考慮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是否與高優先順序上行鏈路通訊1110衝突。
一旦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系統邏輯114可以確定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及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的傳呼轉移時間。在時序實例1500中,系統邏輯114確定了在時間t2時的傳呼轉移時間1510以執行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1130。系統邏輯114還確定了傳呼轉移時間1520以執行高優先順序BPM活動1140。
圖16顯示了其中系統邏輯114可以在硬體、軟體或這兩者中實現的控制器邏輯1600的實例。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在軟體中實現為控制器指令122。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控制器邏輯1600可首先確定SIM1在通訊介面112上處於有效狀態(1602)。接下來,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確定重新排程時段何時 開始(1604)。也就是說,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認識到SIM2 104 BPM活動之前的某個時間被排程,其中該某個時間可由預定值指定,從而標記重新排程時段的起點。
接下來,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對經排程的封包傳輸進行分析以便在通訊介面112上進行通訊(1606),例如,持續接下來兩個10ms訊框的檢查時段。可替代地,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對經排程的封包傳輸進行分析,且持續接下來四個10ms訊框的檢查時段。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確定是否可以在檢查時段內重新排程SIM2 104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並避免與執行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發生時間衝突(1608),從檢查時段的最早時間點開始。
如果是,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將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重新排程為時間的最早確定點(1610)。控制器邏輯1600然後可以確定重新排程的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及高優先順序活動的傳呼轉移時間(1612)。接下來,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根據所確定的傳呼轉移時間使通訊介面112轉移到SIM2(1614)以允許SIM2在第一SIM有效連接210期間執行後臺傳呼監控活動。
如果控制器邏輯1600在檢查時段內無法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例如,由於與SIM1 102高優先順序通訊發生時序衝突),則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確定是否考慮了整個重新排程時段(1616)。如果是,控制器邏輯1600會無法重新排程普通優先順序BPM活動。否則,控制器邏輯1600可以對重新排程時段的下一部分進行分析(1606)。
上述方法、設備、技術及邏輯可以以多種不同方式在硬體、軟體或硬體及軟體兩者的多種不同組合中實現。例如,所有或部分系統可包括控制器中的電路、微處理器或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可以利用離散邏輯或元件,或其他類型的類比或數位電路的組合來實現,組合在單個積體電路上或分佈在多個積體電路之間。上述所有或部分邏輯可以實現為由處理器、控制器或其 他處理設備執行的指令並可以儲存在有形或非瞬態機器可讀或電腦可讀介質,例如快閃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唯讀記憶體(ROM)、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PROM)或其他機器可讀介質例如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或磁片或光碟中。因此,產品例如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儲存介質及儲存在介質上的電腦可讀指令,當在端點、電腦系統或其他設備中執行時電腦可讀指令時,使設備根據上述任意描述執行操作。
系統的處理能力可以分佈在多個系統元件之間,例如分佈在多個處理器及記憶體之間,任選包括多個分散式處理系統。參數、資料庫及其他資料結構可以單獨進行儲存管理,可以併入單個記憶體或資料庫,可以透過多種不同方式在邏輯上及實體上進行組織,並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來實現,包括資料結構例如連結表、哈希表(hash table)或內隱儲存機制。程式可以是單個程式、獨立程式的一部分(例如,副程式),分佈在多個記憶體及處理器中,或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例如在庫例如共用庫(例如,動態連結程式庫(DLL))中。例如,DLL可以對執行上述任何系統處理的代碼進行儲存。儘管已經對本公開的各個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是,更多實施方式及實現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是可能的。因此,除了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以外,本發明不受其他限制。
210‧‧‧第一SIM有效連接
900‧‧‧時序實例
912、914‧‧‧傳呼轉移時間
920‧‧‧搶佔時段
t1~t7‧‧‧時間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包括:通訊介面;控制器邏輯,與所述通訊介面通訊,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在第一用戶識別模組有效連接期間,當第一用戶識別模組要透過所述通訊介面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時,確定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確定在至少一部分所述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的期間第二用戶識別模組會被許可存取所述通訊介面以執行通信活動,從而對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造成存取衝突;確定由所述第二用戶識別模組執行所述通信活動,其中所述第二用戶識別模組包括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以及執行解決所述存取衝突的衝突解決活動,通過重新安排所述第二用戶識別模組的所述通信活動的所述第一部分發生的重新安排時間,在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中的所述高優先順序存取時間之前。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其中,所述高優先順序通訊包括:用於利用網路控制器建立封包傳輸模式的隨機存取過程通訊、無線鏈路消息、存取控制消息、傳輸控制協定確認消息、封包下行鏈路確認消息、或其任意組合。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含後臺傳呼監控活動,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更包括多路徑搜索或周邊小區搜索。
  4. 一種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包括:確定第一用戶識別模組有效連接期間的重新排程時段,其中,所述重新排程時段包括第二用戶識別模組的後臺傳呼監控活動的計畫執行時間之前的預定長度的時間;以及 對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進行重新排程以在所述重新排程時段期間發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其中,重新排程包括:將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重新排程到所述重新排程時段期間的不與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的高優先順序通訊的執行衝突的時間段。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其中,重新排程包括:將所述後臺傳呼活動重新排程到所述重新排程時段中的不與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的高優先順序通訊衝突的最早時間段。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重新排程之後:將通訊資源轉移到所述第二用戶識別模組以執行所述後臺傳呼監控活動。
  8. 一種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包括:通訊介面;第一用戶識別模組;第二用戶識別模組;控制器邏輯,與所述通訊介面通訊,所述控制器邏輯用於:確定第一用戶識別模組有效連接期間出現的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要執行高優先順序通訊的特定時間段;在所述特定時間段期間搶佔所述通訊介面到所述第二用戶識別模組的轉移;以及重新安排通過所述第二用戶識別模組的通信行動的時間發生在所述特定時間段之前。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有效連接包括資料封包連接。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其 中,所述特定時間段包括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利用網路控制器建立封包傳輸模式的隨機存取過程時間、所述第一用戶識別模組將上行鏈路控制消息傳輸至網路控制器的上行鏈路傳輸時間、或其任意組合。
TW101146148A 2011-12-12 2012-12-07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及其系統 TWI477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69621P 2011-12-12 2011-12-12
US201261587521P 2012-01-17 2012-01-17
US201261595546P 2012-02-06 2012-02-06
US201261659713P 2012-06-14 2012-06-14
US13/546,515 US20130150013A1 (en) 2011-12-12 2012-07-11 Intelligent Resource Control in Multiple SIM User Equip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8602A TW201338602A (zh) 2013-09-16
TWI477178B true TWI477178B (zh) 2015-03-11

Family

ID=4735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6148A TWI477178B (zh) 2011-12-12 2012-12-07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50013A1 (zh)
EP (1) EP2605562A3 (zh)
KR (1) KR20130066531A (zh)
TW (1) TWI4771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8847B2 (en) 2012-05-11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subscription device performance
US9294141B2 (en) 2012-05-11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age decode performance during reading of system information o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31364B2 (en) 2013-07-15 2015-09-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SIM selection supporting rich context of input factors
US9154601B2 (en) 2013-07-15 2015-10-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s for multiple SIM cards
US9282536B2 (en) * 2013-08-13 2016-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paging channel arbitration in multi-SIM architectures
US9918305B2 (en) * 2013-10-04 2018-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system information decoding
US20150119103A1 (en) * 2013-10-29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y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Concurrently Active Technologies
US9319977B2 (en) * 2014-03-27 2016-04-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system selection factoring RF resource availability in dual access phones
US9264887B2 (en) * 2014-06-20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system information decoding
US9967731B2 (en) * 2014-07-25 2018-05-08 Apple Inc. Mobile phone with split CS and PS services on dual SIMs for improved data roaming
US20160049976A1 (en) * 2014-08-13 2016-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nsmitter Collisions
US9402203B2 (en) 2014-09-29 2016-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collision resolution
US10015203B2 (en) * 2014-10-31 2018-07-0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an IMS connection and a non-IMS connection
KR20160073171A (ko) 2014-12-16 2016-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10015314B2 (en) * 2015-01-30 2018-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l collis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terminal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0631315B2 (en) 2015-09-25 2020-04-21 Apple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US9712452B2 (en) 2015-11-05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upport of a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i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70332222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prioritize mobile originated emergency calls over existing mobile terminated call related signaling on other subscription
KR102476783B1 (ko) * 2016-06-14 2022-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sim 디바이스의 동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716558B1 (en) * 2016-06-21 2017-07-25 Intel I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440599B2 (en) * 2016-09-30 2019-10-08 Intel IP Corporation Processing requests for measurement of signal quality at the location of a user equipment with multiple SIMs or subscriptions
CN108540975B (zh) * 2017-03-01 2022-07-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共享双sim双待机装置中的射频rf资源的方法
JP6915079B2 (ja) 2017-03-24 2021-08-0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デュアルカード・デュアルスタンバイ・デュアルパスを実装する通信方法及び端末
US11070663B2 (en) * 2018-02-13 2021-07-20 Oleg KHANUKAEV Method and system of implementing an advanced multifunctional dialer capable of managing multiple calling accounts
CN108416457A (zh) * 2018-03-30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预约管理方法、设备预约管理平台及系统
CN113873632A (zh) * 2019-02-01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138142A (ko) * 2019-04-09 2021-1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페이징 절차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ue
BR112021021055A2 (pt) * 2019-04-25 2021-1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de resposta a radiossinalização, método e aparelho de radiossinalização,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CN112423338B (zh) * 2019-08-20 2022-07-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多卡终端的配置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US11252787B2 (en) * 2019-10-03 2022-02-15 Apple Inc. System enablers for multi-SIM devices
US11582594B2 (en) * 2019-10-11 202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decoding of control channels on a multi-SIM UE
CN112995985B (zh) * 2019-12-18 2022-01-28 深圳优克云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状态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KR20220006186A (ko) * 2020-07-08 2022-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sim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25532A (ko) * 2020-08-24 2022-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복수의 sim을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에서 단문 메시지를 수신하는 방법
CN114650620A (zh) * 2020-12-18 2022-06-21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的连接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6257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Method of dealing with carrier conflict between main and subordinate cards of single-chip dual-card-dual-standby mobile phone
US20090215473A1 (en) * 2008-02-27 2009-08-27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ollided paging occasions of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12497B2 (en) * 2005-03-25 2011-03-22 Isidore Eustace P Sing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concurrent subscriber number capability
GB2439370A (en) * 2006-06-26 2007-12-27 Symbian Software Ltd Telecommunications device contains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for simultaneous use o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426295B (zh) * 2007-10-31 2016-09-14 Nxp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实现双待机状态的方法和系统
KR101124482B1 (ko) * 2008-06-17 2012-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모드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8274938B2 (en) * 2009-05-28 2012-09-25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protocol stack entities to share single radio resource
KR101585467B1 (ko) * 2009-06-05 2016-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싱글 베이스 칩셋을 이용한 듀얼 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운용방법
CN102160439B (zh) * 2009-11-13 2015-08-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解决多模无线设备中寻呼监测冲突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05423B (zh) * 2010-03-29 2020-07-24 苹果公司 移动通讯装置以及操作协调方法
KR101790045B1 (ko) * 2010-12-14 2017-10-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심카드 단말기의 위치 정보 수집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위치 정보 수집 시스템
US9237593B2 (en) * 2011-06-27 2016-01-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ception availability o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6257A1 (en) * 2007-12-13 2009-06-18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Method of dealing with carrier conflict between main and subordinate cards of single-chip dual-card-dual-standby mobile phone
US20090215473A1 (en) * 2008-02-27 2009-08-27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ollided paging occasions of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50013A1 (en) 2013-06-13
KR20130066531A (ko) 2013-06-20
EP2605562A3 (en) 2013-07-03
EP2605562A2 (en) 2013-06-19
TW201338602A (zh) 2013-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7178B (zh)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及其系統
TWI487404B (zh)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
TWI487405B (zh)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方法、裝置及其系統
TWI487348B (zh) 用於用戶識別模組的系統
TWI747078B (zh) 協定資料單元會話建立程序期間資源不足處理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CN105306681B (zh) 一种支持多个sim卡共享rf处理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KR20130066495A (ko) 데이터 스루풋을 개선하기 위한 통신 프로토콜 기술
CN103167610A (zh) 用于多 sim 用户设备的智能资源控制
EP3141074B1 (en)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s
CN103167481B (zh) 用于多sim用户设备的定期注册更新
KR20110120253A (ko) 무결성 보호없이 라우팅 영역(ra) 업데이트 프로시져 또는 부착 프로시져에 대한 타이머들을 처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81098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18513607A (ja) 共存および同時性のためのクロックドリフト管理
US20220264523A1 (en) Enhanced multi-connection operations
CN1105821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TW201822498A (zh) 通信裝置及其性能增強方法
CN114557120A (zh) 侧链路传送连续性
WO2014016861A1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無線端末
CN11473173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40147533A1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027841A1 (en) Methods for shortening latency associated with UL traffic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15696605A (zh) 缩短时延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1498228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709365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836549A (zh) 定时提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