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4815B - 平移式移位裝置 - Google Patents

平移式移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815B
TWI474815B TW102106841A TW102106841A TWI474815B TW I474815 B TWI474815 B TW I474815B TW 102106841 A TW102106841 A TW 102106841A TW 102106841 A TW102106841 A TW 102106841A TW I474815 B TWI474815 B TW I4748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embers
sliding
opposite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6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3309A (zh
Inventor
Chang Wei Chai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102106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481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3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815B/zh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平移式移位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移位裝置,尤指一種具有達到平移移位操作便利、安全及省力的效果,進而又有效達到減輕工作人員(如醫護、醫療或看護人員)的負擔與困擾,以及避免工作人員受傷之效果的平移式移位裝置。
一般如癱瘓、植物人、中風、年長者、脊椎損傷等不方便自行移動的病患,有時候必須進行換床,或是由病床移位至手術床等動作,而且這類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病患人數逐年增加,但醫護人員卻無法隨之成長。過去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移床工作時,大部分是利用床單拖拉病患的方式來進行,或是藉由家屬及醫護人員合力搬運移位來進行,由於目前並無相關可靠的移床設備可供使用,因此這類的工作往往需要較多的醫護人員或家屬來進行,相當費時費力。
日本專利特公平1-50412號公報中提出的身障者用的移送平台,是藉由移送平台的一側邊床板擺放置在病床的部分位置上,接著醫護人員需轉動移送平台的另一側邊的轉動桿,將移送平台上的一滑動承板沿該側邊床板朝病患方向平移滑動,此時病患須側向翻身後,該滑動承板平移滑動出該側邊床板至於病床上的病患背後,使病患得以靠在滑動承板上,然後醫護人員需再轉動該轉動桿將滑動承板其上的病患移送到該移送平台上,而達到移床的動作。
雖上述習知的技術可達到對病患移床的效果,但是卻延伸出另一問題,就是因移送平台的側邊床板需先放置在病床上及病床上還需預留給滑 動承板擺放的空間位置,使得會造成佔用了病床上大部分的位置,令病床上僅有些許空間位置供病患來翻身,而容易導致病患移動不便及身體不適的問題。此外,由於習知技術的結構設計上,該滑動承板只能朝單一固定方向滑動,所以若要將病患從一病床平移送至另一病床時,使得必須先把病患從病床上搬移送至該移送平台上後,再旋轉轉動移送平台方向直到該側邊床板對應到另一病床,才能使於移送平台的病患搬移送到另一病床上,而上述情況是因室內空間還足夠讓移送平台轉動方向,若是於室內空間有限的地方(如手術室)時,會導致移送平台無足夠空間轉動方向,相對便無法將病患迅速從躺的病床上搬送至另一病床,因此,使得造成醫療人員於操作上不便及搬運困難的問題。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證書號M374862)中提出的多功能病床移床設備,其主要目的是為方便醫院內醫護人員,在對病人進行換床或者將病患移送至輪椅等動作時,能使用此設備以減少醫院內的人力,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但卻延伸出另一問題,就是此一專利是平移機構及變型機構之驅動係使用馬達及極限開關的驅動裝置來驅動,才能使床板整個平移出去,所以當馬達一啟動便會自動將床板整個平移推出去,若此時醫護人員正在忙於手上事物,或是病患突然移動時,馬達仍持續驅動著床板平移,使得容易造成有病患安全性上的堪慮。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證書號M243196)中提出的床上平移機構,主要為一主床墊與一副床墊的組成。其中主、副床墊各包括底盤、皮帶輪、傳輸皮帶、底下設有張力滾輪,上面裝設有軟質透氣墊板,而藉由致動器之控制,使托墊座具限度的上升或下降;並主床墊是利用底盤與床架結合為一體,副床墊則銜接著主床墊,在不使用時平貼床邊,使用時掀起和主床墊成水平狀,且底下設有活動支撐架以支撐副床墊,而側邊設有活動護欄;所以 使得可將病患由主床墊平移至副床墊上,或由副床墊平移至主床墊上,以利床單之更換者。但是由於副床墊是固定設在床邊,使得病患於主床墊上時只能朝固定於單一床邊的副床墊移位,除了無法達到雙向移位滑動之效果外,且於床邊還會造成病患下床不方便與醫護人員作業上不便,進而副床墊及其底下活動支撐架兩者重量加起來也有相當重量,以至於也容易造成醫護人員掀起的負擔及操作上不便。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證書號M390783)中提出的醫療推床之改良結構,係在一矩形框架上裝設踏板及煞車桿,讓使用者以第一次的踩踏動作,即可達到先對四個滾輪進行煞車之效果,並於後續的升降過程中,穩定地調整床架高度,免於因整體結構不穩,導致躺臥在該床架上的患者遭受二度傷害,並更在床架上結合一傳送結構及一水平移位機構,且利用了減速齒輪組,並透過履帶傳動該床板,以平穩地移動躺臥於床架上的患者。雖此一專利藉由齒輪機構來平移床板省去醫護人員之施力,但是對醫護人員來說省力相當有限,因移動床架上的患者仍需一直持續藉由人力轉動把手,若當床架上的患者體重過重時,容易會造成醫護人員轉動困難或需耗費更大力量轉動之問題。
中華民國專利公報(證書號M424143)中提出的醫療推床之結構包含一基座於周側設有複數具制動元件之滾輪,且於至少部份滾輪旁側設有一致動踏板,用以驅動該些制動元件接觸摩擦於該些滾輪,而支撐連桿的一端樞設於基座上,一床墊驅動組件係於一驅動桿之二端分設有可鬆脫、結合之搖柄,該驅動桿可經由一被動桿銜接二連動機構,該二連動機構具有二設於該床架二旁側之驅動軸,該驅動軸一端係與被動桿相銜接,於該驅動軸中段設有至少一皮帶驅動輪,該皮帶驅動輪係供一驅動皮帶以一端纏繞於其周側,且該驅動皮帶之另一端係向床架之對側延伸,且結合於該活動 床墊底面,藉由該床墊驅動組件經二連動機構之驅動皮帶相互驅動,可使該活動床墊於床架上平移活動,但此一專利藉齒輪機構及皮帶來平移活動床墊省去醫護人員之施力,但是對醫護人員來說省力相當有限,因移動活動床墊上的患者仍需一直持續藉由人力推壓活動床墊,若當床架上的患者體重過重時,容易會造成醫護人員推動困難或需耗費更大力量推動之問題。
美國專利5937456號中所提出的輸送帶移動病床,是藉由病床旁邊所伸出的床板,將其插入至病患背部後,使得病患得以靠在床板的輸送帶上,再利用病床上的一組輸送帶傳送機構,將病患輸送至病床上而達到移送的動作,但卻延伸出另一問題,就是醫護人員仍需單靠著人力持續轉動該輸送帶傳送機構來輸送病床上的病患,可是當床架上的患者體重過重時,容易會造成醫護人員轉動上困難或需耗費更大力量轉動之問題。
美國專利7114203號中所提出的橫向移床設備,是利用傳統的拖拉方式來進行換床的動作,而力量的施行是藉由一台大型的拖拉機構來進行,來達到省力的效果,但其延伸出一問題,就是對病患移床時醫護人員需推動擔架及體積龐大的拖拉機構到病床邊,以致於造成醫護人員於操作上相當不便利,且當病床處於受限的室內空間時,該拖拉機構便無法進入,導致無法對病患移床及佔用空間。以上所述,習知技術具有下列之缺點:1.操作使用不便利;2.佔用病床上的部分位置,導致病患不易翻身;3.移送平台只能朝單一固定方向滑動,導致無法迅速搬送病患,進而造成醫療人員操作不便利及搬運困難。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達到移位操作便利、安全及省力之效果的平移式移位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讓活動板體可達到雙向移位滑動之功效的平移式移位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讓待移送者(如病患、年長者)有足夠翻身空間,以有效降低移送者身軀所受的痛苦,進而還有效減輕工作人員(如醫護或看護工作人員)的負擔及困難的平移式移位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平移式移位裝置,係包括一承載單元、一固定單元、一帶動單元、一第一滑動組、一第二滑動組、一活動板體及一彈性傳動件,該承載單元係具有一承載座、一支撐體及一承載平台,該支撐體的一端設於相對該承載座的一側上,其另一端則連接相對該承載平台的一側,前述固定單元設有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相對該第一固定件之第二固定件,該第一、二固定件係分別設置在相對該承載平台的兩相對側邊上,該帶動單元具有一第一驅動件、一第二驅動件、一第一驅動滑動件及一第二驅動滑動件,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係分別設在相鄰該支撐體的兩側,且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的一端分別與相對該第一固定件的一側相樞設,其另一端分別樞設對應該第一、二驅動件的一端,並該第一、二驅動件分別用以驅動相對的第一、二驅動滑動件;前述第一滑動組具有複數第一滑動件,該等第一滑動件係設於該承載座與承載平台之間,且位於相對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的上方,並該等第一滑動件的兩端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二固定件的一側,該第二滑動組設有至少一第二滑動件,該第二滑動件的兩端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二固定件的一側,且平行相鄰對應的承載平台,並所述活動板體係可平移滑動設 於承載平台上,且該彈性傳動件一端係繞設該第一驅動滑動件,且沿相對該支撐體一側的第一滑動件朝該支撐體之另一側的第一滑動件方向延伸,並延伸繞設於相對的第二驅動滑動件上,該彈性傳動件係穿設在該第二滑動件與承載平台之間,並包覆該承載平台及活動板體,其中透過一帶動單元根據一活動板體受到施力後而帶動一彈性傳動件及包覆其內的一活動板體;透過本發明此裝置的設計,得有效達到具有雙向移位滑動之功效與移位操作便利、安全及省力之效果,進而還有效達到減輕工作人員(如醫護或看護工作人員)的負擔及困難之效果者。
1‧‧‧平移式移位裝置
20‧‧‧承載單元
201‧‧‧承載座
2011‧‧‧滾輪
202‧‧‧支撐體
2021‧‧‧開口
2022‧‧‧控制桿
2023‧‧‧開關元件
204‧‧‧承載平台
2041‧‧‧凸起部
2042‧‧‧凹槽
2043‧‧‧伸縮滑動件
20431‧‧‧彈簧部
20432‧‧‧滑輪部
2044‧‧‧承接件
30‧‧‧固定單元
301‧‧‧第一固定件
3011‧‧‧第一凸部
3012‧‧‧第一框架
3013‧‧‧第一延伸部
30131‧‧‧第一支臂
3015‧‧‧第三延伸部
30151‧‧‧第三支臂
3016‧‧‧第三凸部
302‧‧‧第二固定件
3021‧‧‧第二凸部
3022‧‧‧第二框架
30221‧‧‧洞孔
3023‧‧‧第二延伸部
30231‧‧‧第二支臂
3025‧‧‧第四延伸部
30251‧‧‧第四支臂
3026‧‧‧第四凸部
40‧‧‧帶動單元
401‧‧‧第一驅動件
4011‧‧‧第一感測器
402‧‧‧第二驅動件
4021‧‧‧第二感測器
403‧‧‧第一驅動滑動件
404‧‧‧第二驅動滑動件
406‧‧‧第三驅動件
4061‧‧‧第三感測器
50‧‧‧第一滑動組
501‧‧‧第一滑動件
60‧‧‧第二滑動組
601‧‧‧第二滑動件
70‧‧‧活動板體
701‧‧‧支撐凸部
702‧‧‧第三滑動件
703‧‧‧凹孔
704‧‧‧第一支架
705‧‧‧第二支架
80‧‧‧彈性傳動件
9‧‧‧控制開關件
91‧‧‧向右按鍵鈕
92‧‧‧停止按鍵鈕
93‧‧‧向左按鍵鈕
第1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立體示意圖;第2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組合立體示意圖;第2A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第2B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組合剖面示意圖;第2C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第3A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態樣之示意圖;第3B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態樣之示意圖;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組合立體示意圖;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立體示意圖;第6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組合立體示意圖;第6A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局部立體示意圖;第6B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第6C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剖面示意圖;第7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第8A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實施態樣之示意圖; 第8B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態樣之示意圖;第8C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態樣之示意圖;第9圖係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組合立體示意圖;第10圖係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平移式移位裝置,請參閱第1、2圖示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立體組合示意圖,並輔以參閱第2A圖示;該平移式移位裝置1係包括一承載單元20、一固定單元30、一帶動單元40、一第一滑動組50、一第二滑動組60、一活動板體70及一彈性傳動件80,其中該承載單元20係具有一承載座201、一支撐體202及一承載平台204,該支撐體202的一端係設於相對該承載座201的一側上,其另一端則連接相對該承載平台204的一側,亦即該支撐體202係從該承載座201一側軸向向上延伸連接相對的承載平台204的一側;並該支撐體202設有一開口2021及一控制桿2022,該控制桿2022一端係容設在該開口2021內,其用以於該開口2021內位移(如向上位移或向下位移)控制所述承載平台204上具有的複數凸起部2041上伸或下縮。
另者,前述承載平台204具有前述複數凸起部2041及複數凹槽2042,該等凹槽2042係凹設形成在該承載平台204的另一側上,且其內容設有對應該等凸起部2041,該等凸起部2041係可於對應該等凹槽2042內伸縮活動,其一端(即該等凸起部2041相鄰該凹槽2042底側的一端)係與於該開口2021內的控制桿2022一端相連接,所以當所述控制桿2022於開口2021內向下位移,使該等凸起部2041隨著該控制桿2022連動向下位移,而下縮到 該凹槽2042內(如第2B圖示),使所述活動板體70不受該等凸起部2041卡固而可於承載平台204上平移滑動;若此時該控制桿2022向上位移,令該等凸起部2041隨著該控制桿2022連動向上位移,而上伸凸出該凹槽2042外(即該等凸起部2041從該凹槽2042內凸伸出超過該承載平台204的另一側),使該活動板體70受該等凸起部2041卡固而限制平移滑動(如第2A圖示)。
再者,前述固定單元30係具有一第一固定件301及一第二固定件302,該第一、二固定件301、302係分別設置在相對該承載平台204的兩相對側邊上,且前述第一固定件301設有複數第一凸部3011、一第一框架3012及一第一延伸部3013,該第一延伸部3013係從該第一框架3012的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支臂30131,該第一支臂30131係從相鄰該第一延伸部3013一端(即該第一延伸部3013遠離該第一框架3012的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並該等第一凸部3011係分別從該第一框架3012的一側及第一延伸部3013的一側上凸伸構成,亦即該等第一凸部3011係凸設在該第一框架3012一側,以及凸設在該第一延伸部3013及其上第一支臂30131的一側上,並該第一框架3012的該等第一凸部3011係樞設對應該第一滑動組50的一端。
續參閱第1、2A、2B、2C圖示,前述第二固定件302設有複數第二凸部3021、一第二框架3022及一相對該第一延伸部3013之第二延伸部3023,該第二延伸部3023係從該第二框架3022的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二支臂30231,該第二支臂30231係相對該第一支臂30131,其係從相鄰該第二延伸部3023一端(即該第二延伸部3023遠離該第二框架3022的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並該等第二凸部3021係分別從該第二框架3022的一側及第二延伸部3023的一側上凸伸構成,亦即該等第二凸部 3021係凸設在該第二框架3022一側,以及凸設在該第二延伸部3023及其上第二支臂30231的一側上,而所述第二框架3022的該等第二凸部3021係樞設對應所述第一滑動組50的另一端。
另者前述帶動單元40係具有一第一驅動件401、一第二驅動件402、一第一驅動滑動件403及一第二驅動滑動件404,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一馬達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並所述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係分別電性連接前述控制桿2022上具有的一開關元件2023,其根據開關元件2023動作而開閉電源,如當該控制桿2022的開關元件2023於開口2021內向下位移至觸碰到該凹槽2042底側時,則該開關元件2023會即時被觸發而導通,進而啟動連接的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電源;若此時該控制桿2022的開關元件2023於開口2021內向上位至未觸碰到該凹槽2042底側時,則該開關元件2023會截止導通,進而關閉連接的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電源。其中於該較佳實施例之開關元件2023係以觸動開關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亦可選擇為微動開關、按鈕開關或其他開關元件,合先陳明。
又者前述第一、二驅動件401、402分別具有一第一感測器4011及一第二感測器4021,該第一感測器4011係用以偵測該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後,而產生一第一感測訊號,並將該第一感測訊號傳送至對應該第一驅動件401,使該第一驅動件401根據接收到的第一感測訊號而啟動或停止,該第二感測器4021係用以偵測該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後,而產生一第二感測訊號,並將該第二感測訊號傳送至對應該第二驅動件402,使該第二驅動件402根據接收到的第二感測訊號而啟動或停止。
所以當活動板體70被施以一推力時,該第一、二感測器4011、4021便即時偵測到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而產生第一、二感測訊號,並傳送給第一、 二驅動件401、402,使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便根據接收到的第一、二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若此時該第一、二感測器4011、4021偵測到活動板體70未收到施力則不產生第一、二感測訊號傳送給對應的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使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未接收到第一、二感測訊號而停止運轉。
此外,前述第一、二驅動件401、402於該較佳實施例係設定該活動板體70平移滑動到一限制位置便會自動停止轉動,相對的該活動板體70便不會繼續平移滑動。其中前述限制位置係為該活動板體70平移滑動伸出該承載平台204外至一預定長度位置。
再者前述第一、二驅動滑動件403、404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滑輪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並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403、404係分別設置在相鄰該支撐體202的兩側,亦即該支撐體202一側相鄰該第一驅動滑動件403,其另一側(即相反該支撐體202的一側)相鄰該第二驅動滑動件404,且第一驅動滑動件403係相對該第二驅動滑動件404;而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403、404的一端分別與相對該第一固定件301的一側相樞設,其另一端分別樞設對應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一端,亦即前述第一框架3012一側的該等第一凸部3011樞設對應的第一、二驅動滑動件403、404的一端,並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一端分別穿設該第二框架3022上具有複數洞孔30221,以分別與對應的第一、二驅動滑動件403、404的另一端相樞設,使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分別用以驅動相對該第一驅動滑動件403及第二驅動滑動件404。
請參閱第1、2A圖示,前述第一滑動組50具有複數第一滑動件501,該等第一滑動件501係為一滑輪,且於該較佳實施例該等第一滑動件501係以3個滑輪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使用者可以根據 需求設計調整該等第一滑動件501的數量及設置位置。而複數第一滑動件501係設於該承載座201與承載平台204之間,且位於相對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403、404的上方處,亦即其中第一個滑輪係設在該第一驅動滑動件403上方且相鄰該支撐體202一側,該第二個滑輪則設在該第二驅動滑動件404上方且相鄰該支撐體202的另一側,該第三個滑輪係設在該第二驅動滑動件404上方且相鄰該第二個滑輪。
另者,前述該等第一滑動件501(即該第一、二、三個滑輪)的兩端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二固定件301、302的一側,亦即該等第一滑動件501係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框架3012的該等第一凸部3011及第一支臂30131的第一凸部3011,其另一端則分別與相對該第二框架3022的該等第二凸部3021及第二支臂30231的第二凸部3021相樞設。而前述第二滑動組60設有至少一第二滑動件601,該第二滑動件601與第一滑動件501相同於該較佳實施例都是以滑輪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所述第二滑動件601的兩端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二固定件301、302的一側,且平行相鄰對應的承載平台204,換言之,就是所述第二滑動件601的一端係與相對該第一固定件301之第一延伸部3013一側上的第一凸部3011相樞設,其另一端則與相對該第二固定件302之第二延伸部3023一側上的第二凸部3021相樞設,使該第二滑動件601平行相鄰該承載平台204。
又者,所述活動板體70係可平移活動設於該承載平台204上,亦即該活動板體70可朝一第一方向平移滑動(如參閱第3B圖示),前述第一方向係為活動板體70朝相對的第二滑動件601的移動方向,並該活動板體70設有複數支撐凸部701、複數第三滑動件702、一第一支架704及一第二支架705,該等支撐凸部701係從該活動板體70的兩相對側凸伸構成,且該等第三滑動件702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滑輪做說明,但並不引以為限;所述該等第 三滑動件702係設置在該等支撐凸部701彼此之間,且其兩端分別與對應的該等支撐凸部701相樞設。
再者,前述第一支架704及第二支架705係分別設置在該活動板體70的另兩相對側,且該第一、二支架704、705分別相對該承載平台204的兩相對側邊,而該彈性傳動件80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具有彈性材質的輸送帶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於本發明實際實施時,亦可為具有彈性材質的皮帶。前述彈性傳動件80的一端係繞設在該第一驅動滑動件403,且沿相對該支撐體202一側的第一滑動件501朝該支撐體202的另一側的第一滑動件501方向延伸,並延伸繞設於相對的第二驅動滑動件404上,且該彈性傳動件80係穿設在該第二滑動件601與承載平台204之間,並包覆該承載平台204及活動板體70。
所以當該活動板體70朝第一方向移動時,此時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便即時啟動運轉且帶動該彈性傳動件80及其內活動板體70移動,使該彈性傳動件80於移動中會順著該等第一滑動件501及第二滑動件601而滑動,因此,藉由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帶動、該等第一滑動件501與第二滑動件601的滑動,使得有效達到移位操作便利、安全及省力之效果。
以下將舉一實施例是本發明之平移式移位裝置1應用於醫療上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請參閱第3A、3B圖示,並輔以參閱第1、2A、2B、2C圖示,當醫療人員須對病患須換床時,醫療人員將操作移動該平移式移位裝置1的第二滑動件601位於相鄰病床上方後,便操作該控制桿2022向下移位的同時,於該承載平台204上的該等凸起部2041便隨著該控制桿2022連動向下位移,而下縮到該凹槽2042內,進而直到於控制桿2022上的開關元件2023 觸碰到該凹槽2042底側時,使該開關元件2023便被觸發而導通啟動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電源,然後醫療人員便對該第一、二支架704、705朝第一方向施一力道,此時前述第一、二感測器4011、4021則即時偵測到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而產生第一、二感測訊號,並傳送給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使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便根據接收到的第一、二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並開始帶動該彈性傳動件80及其內活動板體70朝第一方向移動(如第3B圖示),直到該彈性傳動件80內的活動板體70藉由該第二滑動件601平移滑動至病床上後,病患即可躺在該包覆有彈性傳動件80的活動板體70上;接著醫療人員需再對該第一、二支架704、705朝原方向施一力道,此時前述第一、二感測器4011、4021便即時偵測到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而產生第一、二感測訊號,並傳送給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使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便根據接收到的第一、二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並開始帶動該彈性傳動件80及其內活動板體70朝原方向移動,直到該彈性傳動件80內的活動板體70回到原先位置(即活動板體70於承載平台204上被複數凸起部2041卡設固定的位置;如第3A圖示)上,因此,使得有效達到移位操作便利、安全及移位省力之效果,進而還有效達到減輕工作人員(如醫護或看護工作人員)的負擔及困難之效果者。
請參閱第4圖示,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其兩者差異處在於:前述承載座201設有複數滾輪2011,該等滾輪2011係設置在該承載座201的另一側上,其用以便利移動該平移式移位裝置1之效果。
請參閱第5、6圖示,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立 體示意圖,並輔以參閱第6A至6C圖示;該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其兩者差異處在於:前述第一固定件301更設有一第三延伸部3015,該第三延伸部3015係從該第一框架3012相反該第一延伸部3013的另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三支臂30151,該第三支臂30151係從相鄰該第三延伸部3015一端(即該第三延伸部3015遠離該第一框架3012的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構成,複數第三凸部3016係從該第三延伸部3015一側凸伸構成,亦即該等第三凸部3016係凸設在該第三延伸部3015及其上第三支臂30151的一側上,且該第三支臂30151的第三凸部3016係樞設相對的第一滑動件501之一端,亦即設在該第一驅動件401上方且相鄰該第一個滑輪之第一滑動件501(即該第四個滑輪)的一端係與相對該第三支臂30151的第三凸部3016相樞設,並前述第三延伸部3015的第三凸部3016則與相對另一第二滑動件601的一端相樞設。
另者,所述第二固定件302更設有一相對該第三延伸部3015之第四延伸部3025,該第四延伸部3025係從該第二框架3022相反該第二延伸部3023的另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四支臂30251,該第四支臂30251係從相鄰該第四延伸部3025一端(即該第四延伸部3025遠離該第二框架3022的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複數第四凸部3026係從該第四延伸部3025一側凸伸構成,亦即該等第四凸部3026係凸設在該第四延伸部3025及其上第四支臂30251的一側上,且該第四支臂30251的第四凸部3026係樞設相對的第一滑動件501之另一端,亦即設在該第一驅動件401上方且相鄰該第一個滑輪之第一滑動件501(即該第四個滑輪)的另一端係與相對該第四支臂30251的第四凸部3026相樞設,並前述第四延伸部3025的第四凸部3026則與相對另一第二滑動件601的另一端相樞設,使該另一第 二滑動件601係平行相鄰對應的承載平台204,並該彈性傳動件80穿設在該另一第二滑動件601與相對承載平台204之間。
所以使得該活動板體70可朝一第二方向平移滑動(如參閱第8C圖示),以藉由該另一第二滑動件601順勢平移滑動出該承載平台204外,進而還可以朝前述第一方向平移滑動(如第8B圖示)並藉由該第二滑動件601順勢平移滑動出該承載平台204外,藉以達到雙向移位滑動的效果。其中前述第二方向係為活動板體70朝相對的另一第二滑動件601的移動方向。
又者,該承載平台204於該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大致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該承載平台204相同,於該本較佳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複數凸起部2041改設計成為複數伸縮滑動件2043,以及將複數凹槽2042改設計成為一矩狀長條的凹槽2042,亦即該凹槽2042係凹設形成在該承載平台204的另一側上,且其內容設對應該等伸縮滑動件2043及複數承接件2044,該等伸縮滑動件2043係可於對應該等凹槽2042內伸縮滑動,且其具有一彈簧部20431及一滑輪部20432,該等彈簧部20431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螺旋彈簧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此。
並該等彈簧部20431的一端係固設在相對該等承接件2044上,其另一端則連接該等滑輪部20432底側,所述該等滑輪部20432係為一滑輪做說明,且該等滑輪部20432係相對該活動板體70上具有的複數凹孔703,該等凹孔703係凹設在該活動板體70相對該承載平台204的一側上,用以供容設對應該等滑輪部20432;而於該開口2021內的控制桿2022一端係連接對應於該等凹槽2042的承接件2044,用以於該開口2021內位移控制該等伸縮滑動件2043上伸嵌設在相對該等凹孔703內或下縮脫離該等凹孔703內。
所以當所述控制桿2022於開口2021內向下位移,使該等承接件2044隨著該控制桿2022連動向下位移,進而承接件2044其上的伸縮滑動件2043 而下縮到該凹槽2042內,使所述活動板體70不受該等滑輪部20432卡固而可於承載平台204上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移滑動;若此時該控制桿2022向上位移,令該承接件2044隨著該控制桿2022連動向上位移,進而承接件2044其上的伸縮滑動件2043而上伸嵌入到對應的凹孔703內,使該活動板體70受該等滑輪部20432嵌設而限制平移滑動(即讓活動板體70固定無法平移滑動)。
再者,該等伸縮滑動件2043一端樞接對應的複數第三驅動件406的一端,該等第三驅動件406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一馬達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並該等第三驅動件406係用以驅動相對樞設該等滑輪部20432,且其電性連接該控制桿2022的開關元件2023,而該等第三驅動件406係根據該開關元件2023動作而開閉電源,且與該第一、二驅動件401、402同步運轉,如當該控制桿2022的開關元件2023於開口2021內向下位移至觸碰到該凹槽2042底側時,則該開關元件2023會即時被觸發而導通,進而同時啟動連接的第一、二驅動件401、402及第三驅動件406的電源;若此時該控制桿2022的開關元件2023於開口2021內向上位至未觸碰到該凹槽2042底側時,該開關元件2023會截止導通,進而關閉連接的第一、二驅動件401、402的電源及第三驅動件406的電源。
續參閱第5、6A、7圖示,前述該等第三驅動件406具有一第三感測器4061,該第三感測器4061係用以偵測該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後,而產生一第三感測訊號傳送給該第三驅動件406,使該第三驅動件406根據接收的第三感測訊號而啟動或停止,所以當活動板體70被施以一推力時,該第一、二、三感測器4011、4021、4061便即時偵測到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而產生第一、二、三感測訊號,並傳送給對應的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使該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便根據對應接收到的第一、 二、三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若此時該第一、二、三感測訊號偵測到活動板體70未收到施力則不產生第一、二、三感測訊號傳送給對應的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使該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未接收到對應該第一、二、三感測訊號而停止運轉。
以下將舉一實施例是本發明之平移式移位裝置1應用於醫療上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請參閱第8A、8B、8C圖示,並輔以參閱第5、6A、7圖示,當醫療人員須將病患從躺著的換床搬移到另一病床時,醫療人員將操作移動該平移式移位裝置1放置於躺有病患的病床與另一病床之間,並將該平移式移位裝置1的一第二滑動件601位於相鄰躺有病患的病床上方,以及另一第二滑動件601也位於相鄰另一病床上方後,接著便操作該控制桿2022向下移位的同時,使該等承接件2044隨著該控制桿2022連動向下位移,進而承接件2044其上的伸縮滑動件2043而下縮到該凹槽2042內,並直到於控制桿2022上的開關元件2023觸碰到該凹槽2042底側時,則該開關元件2023便會即時被觸發而導通啟動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的電源,然後醫療人員便對該第一、二支架704、705朝第一方向施一力道,此時前述第一、二、三感測器4011、4021、4061便即時偵測到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而產生第一、二、三感測訊號,並傳送給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使該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便根據接收到對應的第一、二、三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並開始帶動該彈性傳動件80及其內活動板體70朝第一方向移動(如第8B圖示),此時的該等第三驅動件406也會帶動前述活動板體70朝第一方向滑動,直到該彈性傳動件80內的活動板體70藉由該第二滑動件601平移滑動至病床上後,病患即可躺在該包覆有彈性傳動件80的活動板體70上; 接著醫療人員需再對該第一、二支架704、705朝第二方向施一力道,此時前述第一、二、三感測器4011、4021、4061便即時偵測到活動板體70受到施力而產生第一、二、三感測訊號,並傳送給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使該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便根據接收到的第一、二、三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並開始帶動該彈性傳動件80及其內活動板體70朝第二方向移動(如第8C圖示),此時的該等第三驅動件406也會帶動前述活動板體70朝第二方向滑動,直到該彈性傳動件80內的活動板體70藉由該另一第二滑動件601平移滑動至另一病床上後,即可將病患從該活動板體70上移至另一病床上,最後醫療人員便在對該第一、二支架704、705朝原方向施一力道,讓該活動板體70回到原先位置(即活動板體70於承載平台204上被伸縮滑動件2043嵌設固定的位置)上,因此,使得有效達到具有雙向移位滑動之功效與移位操作便利、安全及省力之效果,進而還有效達到減輕工作人員(如醫護或看護工作人員)的負擔及困難之效果者。
請參閱第9圖示,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三較佳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其兩者差異處在於:前述承載座201設有複數滾輪2011,該等滾輪2011係設置在該承載座201的另一側上,其用以便利移動該平移式移位裝置1之效果。
請參閱第10圖示,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並輔以參閱第5圖示;該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三、四較佳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其差異處在於:前述第一、二、三驅動件401、402、406共同連接一控制開關件9,該控制開關件9設有一向右按鍵鈕91、一停止按鍵鈕92及一向左按鍵鈕93,該向左、右按鍵鈕93、91係分別用以控制該活動板體70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動,該停止按鍵 鈕92則用以控制該活動板體70停止移動,所以使得醫療人員可透過對該第一、二支架704、705施力方式讓該活動板體70朝左、右方向(即前述第一、二方向)平移滑動,或是透過該控制開關件9方式來控制該活動板體70朝左、右方向(即前述第一、二方向)平移滑動。以上所述,本發明相較於習知具有下列優點:1.具有雙向移位滑動之功效與移位操作便利、移位安全及移位省力之效果;2.讓待移送者(如病患、年長者)有足夠翻身空間,以有效降低移送者身軀所受的痛苦,以減輕工作人員(如醫護或看護工作人員)的負擔及困難。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發明之較佳可行之實施例而已,舉凡利用本發明上述之方法、形狀、構造、裝置所為之變化,皆應包含於本案之權利範圍內。
1‧‧‧平移式移位裝置
20‧‧‧承載單元
201‧‧‧承載座
202‧‧‧支撐體
2021‧‧‧開口
2022‧‧‧控制桿
204‧‧‧承載平台
2041‧‧‧凸起部
2042‧‧‧凹槽
30‧‧‧固定單元
301‧‧‧第一固定件
3011‧‧‧第一凸部
3012‧‧‧第一框架
3013‧‧‧第一延伸部
30131‧‧‧第一支臂
302‧‧‧第二固定件
3021‧‧‧第二凸部
3022‧‧‧第二框架
30221‧‧‧洞孔
3023‧‧‧第二延伸部
30231‧‧‧第二支臂
40‧‧‧帶動單元
401‧‧‧第一驅動件
402‧‧‧第二驅動件
403‧‧‧第一驅動滑動件
404‧‧‧第二驅動滑動件
50‧‧‧第一滑動組
501‧‧‧第一滑動件
60‧‧‧第二滑動組
601‧‧‧第二滑動件
70‧‧‧活動板體
701‧‧‧支撐凸部
702‧‧‧第三滑動件
704‧‧‧第一支架
705‧‧‧第二支架
80‧‧‧彈性傳動件

Claims (17)

  1. 一種平移式移位裝置,係包括:一承載單元,係具有一承載座、一支撐體及一承載平台,該支撐體的一端設於相對該承載座的一側上,其另一端則連接相對該承載平台的一側;一固定單元,其設有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該第一、二固定件係分別設置在相對該承載平台的兩相對側邊上;一帶動單元,係具有一第一驅動件、一第二驅動件、一第一驅動滑動件及一第二驅動滑動件,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係分別設在相鄰該支撐體的兩側,且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的一端分別與相對該第一固定件的一側相樞設,其另一端分別樞接對應該第一、二驅動件的一端,並該第一、二驅動件分別用以驅動相對的第一驅動滑動件及第二驅動滑動件;一第一滑動組,其具有複數第一滑動件,該等第一滑動件係設於該承載座與承載平台之間,且位於相對該第一、二驅動滑動件的上方,並該等第一滑動件的兩端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二固定件的一側;一第二滑動組,其設有至少一第二滑動件,該第二滑動件的兩端分別樞設相對該第一、二固定件的一側,且平行相鄰對應的承載平台;一活動板體,係可平移滑動設於該承載平台上;一彈性傳動件,其一端係繞設在該第一驅動滑動件,且沿相對該支撐體一側的第一滑動件朝該支撐體之另一側的第一滑動件方向延伸,並延伸繞設於相對的第二驅動滑動件上,且該彈性傳動件係穿設在該第二滑動件與承載平台之間,並包覆該承載平台及活動板體;及其中透過一帶動單元根據一活動板體受到施力後而帶動一彈性傳動件及包覆其內的一活動板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第一固定件設有複 數第一凸部、一第一框架及一第一延伸部,該第一延伸部係從該第一框架的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一支臂,該第一支臂係從相鄰該第一延伸部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並該等第一凸部係分別從該第一框架及第一延伸部的一側凸伸構成,且該第一框架的該等第一凸部樞設對應的第一、二驅動滑動件的一端及第一滑動組的一端,該第二滑動件一端則與對應該第一延伸部的第一凸部相樞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第二固定件設有複數第二凸部、一第二框架及一相對該第一延伸部之第二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係從該第二框架的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相對該第一支臂之第二支臂,該第二支臂係從相鄰該第二延伸部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該等第二凸部係分別從該第二框架及第二延伸部的一側凸伸構成,且該第二框架的該等第二凸部樞設對應該第一滑動組的另一端,該第一、二驅動件的一端分別穿設該第二框架上具有的複數洞孔,並分別與對應的第一、二驅動滑動件的另一端相樞設,且該活動板體可朝一第一方向平移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承載平台設有複數凸起部及複數凹槽,該等凹槽係凹設形成在該承載平台的另一側上,且其內容設對應該等凸起部,該等凸起部係可於對應該等凹槽內伸縮活動,並該支撐體設有一開口及一控制桿,該控制桿一端係容設在該開口內,且連接對應於該等凹槽的凸起部一端,用以於該開口內位移控制該等凸起部上伸或下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活動板體設有複數支撐凸部及複數第三滑動件,該等支撐凸部係從該活動板體的兩相對側凸伸構成,該等第三滑動件係設置在該等支撐凸部彼此之間,且其兩端分別 與對應的該等支撐凸部相樞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活動板體更具有一第一支架及一第二支架,該第一、二支架係分別設置在該活動板體的另兩相對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承載座設有複數滾輪,該等滾輪係設置在該承載座的另一側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前述第一固定件更設有一第三延伸部,該第三延伸部係從該第一框架相反該第一延伸部的另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三支臂,該第三支臂係從相鄰該第三延伸部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複數第三凸部係從該第一延伸部一側凸伸構成,且該第三支臂的第三凸部係樞設相對的第一滑動件之一端,該第三延伸部的第三凸部則與相對的另一第二滑動件的一端相樞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前述第二固定件更設有一相對該第三延伸部之第四延伸部,該第四延伸部係從該第二框架相反該第二延伸部的另一側邊水平向外延伸所構成,且其具有至少一第四支臂,該第四支臂係從相鄰該第四延伸部一端的側邊向下延伸所構成,複數第四凸部係從該第四延伸部一側凸伸構成,且該第四支臂的第四凸部係樞設相對的第一滑動件的另一端,該第四延伸部的第四凸部則與相對的另一第二滑動件的另一端相樞設,並該活動板體可朝一第二方向平移滑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9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承載平台設有複數凹槽及複數伸縮滑動件,該等凹槽係凹設形成在該承載平台的另一側上,且其內容設對應該等伸縮滑動件及複數承接件,該等伸縮滑動件係可於對應該等凹槽內伸縮活動,且其具有一彈簧部及一滑輪部,該等彈簧 部的一端係固設在相對該等承接件上,其另一端則連接該等滑輪部底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支撐體設有一開口及一控制桿,該控制桿一端係容設在開口內,且連接對應於該等凹槽的承接件,用以於該開口內位移控制該等伸縮滑動件上伸或下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活動板體設有複數凹孔,該等凹孔係凹設在該活動板體相對該承載平台的一側上,用以供容設對應該等滑輪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承載座設有複數滾輪,該等滾輪係設置在該承載座的另一側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第一、二驅動件係為一馬達,該第一、二驅動件係分別電性連接該控制桿上具有的一開關元件,其根據該開關元件動作而開閉電源,且該第一、二驅動件分別具有一第一感測器及一第二感測器,該第一、二感測器係分別用以偵測該活動板體受到施力後,而產生一第一感測訊號及一第二感測訊號,並將該第一、二感測訊號分別傳送至該第一、二驅動件,使該第一、二驅動件係分別根據接收到的第一、二感測訊號而啟動運轉或停止運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第一、二驅動件係為一馬達,該第一、二驅動件係分別電性連接該控制桿上具有的一開關元件,其根據該開關元件動作而開閉電源,且該第一、二驅動件分別具有一第一感測器及一第二感測器,該第一、二感測器係分別用以偵測該活動板體受到施力後,而產生一第一感測訊號及一第二感測訊號,並將該第一、二感測訊號分別傳送至該第一、二驅動件,使該第一、二驅動件係分別根據接收到的第一、二感測訊號而啟動或停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等伸縮滑動件一 端樞接對應的複數第三驅動件一端,該等第三驅動件係為一馬達,其電性連接該控制桿的開關元件,其根據該開關元件動作而開閉電源,且與該第一、二驅動件同步運轉,該等第三驅動件具有一第三感測器,該第三感測器係用以偵測該活動板體受到施力後,而產生一第三感測訊號傳送給該第三驅動件,使該第三驅動件根據接收的第三感測訊號而啟動或停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平移式移位裝置,其中該第一、二、三驅動件共同連接一控制開關件,該控制開關件設有一向右按鍵鈕、一停止按件鈕及一向左按鍵鈕,該向左、右按鍵鈕係分別用以控制該活動板體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動,該停止按件鈕則用以控制該活動板體停止移動。
TW102106841A 2013-02-27 2013-02-27 平移式移位裝置 TWI474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6841A TWI474815B (zh) 2013-02-27 2013-02-27 平移式移位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6841A TWI474815B (zh) 2013-02-27 2013-02-27 平移式移位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309A TW201433309A (zh) 2014-09-01
TWI474815B true TWI474815B (zh) 2015-03-01

Family

ID=5194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6841A TWI474815B (zh) 2013-02-27 2013-02-27 平移式移位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48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84331B (zh) * 2017-07-11 2022-11-22 衢州学院 一种可自动换褥子的病床
CN107773367A (zh) * 2017-12-04 2018-03-09 刘海波 一种重症病床
CN108013987B (zh) * 2018-01-17 2023-10-03 烟台大学 一种医疗辅助护理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7873A (en) * 1985-05-07 1989-06-13 Med Bed Technologies, Inc. Reclinable wheelchair apparatus
TWM243196U (en) * 2003-06-23 2004-09-11 Dave Tsai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on bed
CN102885681A (zh) * 2005-10-07 2013-01-23 联合医疗系统公司 患者升高和转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7873A (en) * 1985-05-07 1989-06-13 Med Bed Technologies, Inc. Reclinable wheelchair apparatus
TWM243196U (en) * 2003-06-23 2004-09-11 Dave Tsai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on bed
CN102885681A (zh) * 2005-10-07 2013-01-23 联合医疗系统公司 患者升高和转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309A (zh) 2014-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7143B2 (en) Body transfer system
US8356368B2 (en) Patient lift and transfer device
US8087109B2 (en) Patient positioning device
US20220192905A1 (en) Patient support systems with a chair configuration and a stowable foot section
KR101630381B1 (ko) 리프트를 구비한 욕창방지용 침대
EP2819629A1 (en) Patient support
US9333139B2 (en) Patient positioning device
TWI474815B (zh) 平移式移位裝置
US2024006590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an object
EP2800518A1 (en) X-ray compatible patient support apparatus
US20190070054A1 (en) Subject transfer apparatus
JP2001104378A (ja) 移載装置
US10426683B2 (en) Patient repositioning system for bariatric bed
TWM565564U (zh) Bed slip device
JP2003079678A (ja) 移乗介護支援機
JP3317892B2 (ja) 物体載換え装置
JP2009297121A (ja) 移乗支援機器
JP2006239262A (ja) シーツ交換補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