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4689B - 雙載波分離 - Google Patents

雙載波分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4689B
TWI474689B TW102108871A TW102108871A TWI474689B TW I474689 B TWI474689 B TW I474689B TW 102108871 A TW102108871 A TW 102108871A TW 102108871 A TW102108871 A TW 102108871A TW I474689 B TWI474689 B TW I4746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ignal
dual
data
baseb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8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0651A (zh
Inventor
Radhakrishnan Kuzhipatt
Hongwei Kong
Original Assignee
Broad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com Corp filed Critical Broadco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4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0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4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46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04B1/005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using diplexing or multiplexing filters for selecting the desired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雙載波分離
本發明涉及蜂窩網路,更具體地,涉及雙載波分離。
蜂窩網路供應商購買頻譜的一部分的權利,以向終端用戶提供數據通訊服務。例如,網路供應商可以被分配有10MHz的塊以向終端用戶傳輸數據。然而,在某些數據通訊協議,例如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下,例如,無線通訊設備所使用的頻寬實質上小於分配給網路供應商的頻寬。例如在HSDPA中,單個載波是5MHz。因此,在HSDPA協議下,儘管對於網路供應商具有10 MHZ可用頻寬,但無線通訊設備僅使用5MHz的載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於處理電路的方法,包括:基於所確定的時隙邊界獲取單載波訊號,所述單載波訊號包括主載波數據;基於所確定的時隙邊界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包括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通過解調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生成基頻雙載波訊號;通過對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進行濾波,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以及通過對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進行濾波,將所述輔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
其中,所確定的時隙邊界根據主同步訊號來確定;其中,所述時隙邊界是幀邊界。
其中,從基地台接收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
其中,響應於對附加頻寬的請求,接收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
其中,所述請求從被配置為接收所述雙載波訊號的無線通訊設備發送。
其中,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包括:識別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的中心頻率。
其中,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進一步包括:變換所識別的中心頻率。
其中,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進一步包括:應用濾波器來濾除輔載波基頻頻率範圍,所述輔載波數據編碼在所述輔載波基頻頻率範圍內,其中所述濾波器包括硬編碼係數。
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根據預定的延時,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和所述輔載波數據發射到基頻處理電路。
其中,所述預定的延時是基於通過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和將所述輔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所引起的延時的。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於進行訊號處理的系統,包括: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包括從基地台發射的主載波數據和由所述基地台發射的輔載波數據;解調器,基於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生成基頻雙載波訊號;第一濾波器,消除鄰近載波頻率,以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以及第二濾波器,消除鄰近載波頻率,以將所述輔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
其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基於所確定的時隙邊界獲取單載波訊號的電路,其中所述單載波訊號包括所述主載波數據。
其中,所述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進一步包括,基於所確定的時隙邊界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
其中,響應對附加頻寬的請求,接收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
其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用於執行頻率變換的數位數位混頻器,所述數位混頻器準備供所述第一濾波器進行濾波的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
其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根據預定的延時,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和所述輔載波數據發射到基頻處理電路的延遲線。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載波分離電路,包括:用於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包括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所述主載波數據和所述輔載波數據由基地台發射;用於通過從所述雙載波視頻訊號提取所述輔載波數據來生成輔載波基頻訊號的電路;以及用於根據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延遲輔載波基頻訊號至基頻處理電路的傳輸的電路。
其中,該載波分離電路進一步包括:用於接收單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所述單載波射頻訊號包括從所述基地台發射的所述主載波數據;以及用於基於所述單載波射頻訊號,生成單載波頻率基頻訊號的電路,所述生成單載波頻率基頻訊號的電路產生固有的單載波延時,其中所述預定的雙載波延時是基於所述固有的單載波延時確定的。
其中,所述延遲傳輸的電路包括用於選擇多個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值中的一個預定雙載波延時值的電路,其中每個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值與相應的工作條件相對應。
100‧‧‧無線通訊系統
102‧‧‧基地台
112‧‧‧無線通訊設備
124‧‧‧單載波訊號
129‧‧‧雙載波訊號
134‧‧‧天線
136‧‧‧處理電路
139‧‧‧儲存器
213‧‧‧解調器組件
216‧‧‧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
219‧‧‧主濾波器組件
223‧‧‧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
226‧‧‧輔濾波器組件
231‧‧‧延遲線
234‧‧‧基頻處理電路
302‧‧‧輔載波數據
305‧‧‧主載波數據
309‧‧‧濾波目標區域
312‧‧‧濾波目標區域
351‧‧‧雙載波RF訊號
354‧‧‧雙載波基頻訊號
357‧‧‧調諧的主基頻訊號
361‧‧‧主載波數據訊號
364‧‧‧調諧的輔基頻訊號
367‧‧‧輔載波數據訊號
403-418‧‧‧塊
通過參考下列附圖,可以更好理解本發明的許多方面。附圖中的組件不必按照比例繪製,而是重點在於清晰示出本發明的原理。而且,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號在整個幾幅圖中均指示相同的部件。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各個實施方式的圖1的無線通訊系統內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3A是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
圖3B是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
圖3C是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
圖3D是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
圖3E是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
圖3F是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實施圖1的處理電路的一部分的功能性示例的流程圖。
本發明涉及一種被配置為工作在雙載波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無線通訊設備。在雙載波無線通訊系統中,一個或多個網路供應商可以通過使用至少兩個載波向單個無線通訊設備發射數據。無線通訊設備採用載波分離,來將接收的載波分離,並相應地處理編碼在每個載波中的數據。而且,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在不需要無線通訊設備執行雙載波網路的重新獲取的情況下,提供載波分離操作。為此,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在沒有執行新的小區搜索操作以連接到網路的情況下,從單載波網路轉變至雙載波網路。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可以應用於任何無線頻率應用中,例如像WiFi、WiMax、LTE或任何其他寬頻或蜂窩通訊標準。
而且,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解決了依賴於無線通訊設備是被配置為單載波還是雙載波操作所實施的預定延遲。當無線通訊 設備從單載波模式轉變至雙載波模式時,通過在訊號路徑中實施預定的延遲,可以保持與同步數據幀傳輸結構的同步。
在無線通訊設備被配置為最初工作在單載波模式時,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向蜂窩網路發送工作在雙載波模式的請求。該請求可以在無線通訊設備期望更多頻寬時作出。
轉向圖1,其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例的示意圖。具體地,其示出包括基地台102和無線通訊設備112的無線通訊系統100的示例。無線通訊設備112包括推動無線通訊設備112的數據通訊操作的處理電路136。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處理電路136被實施為微處理器的至少一部分。處理電路136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電路、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特定用途集成電路、專用硬體或其任何組合。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電路136可以包括可在一個或多個處理電路內執行的一個或多個軟體模組。處理電路136可以進一步包括儲存器139。儲存器139可以儲存使處理電路執行數據通訊功能的指令和/或代碼。
通訊地耦接到處理電路136的是一個或多個天線134。在各個實施方式中,天線134是被配置為接收射頻(RF)電磁訊號的單個天線。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天線134包括用於接收RF訊號的兩個以上天線。因此,兩個以上天線可以被配置為用於處理所接收的RF訊號的分集組合。
無線通訊系統100內的基地台102可以向無線通訊設備112發射數據。基地台可以向無線通訊設備112發送下行鏈路數據,其中所述數據被編碼在單載波訊號124中。單載波訊號124包括由無線數據通訊協議(例如但不限於HSDPA)規定的預定頻寬。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02可以發射雙載波訊號129。在這方面,雙載波模式由基地台102實現。無線通訊設備112的天線134可以接收雙載波RF訊號129。天線134所接收的雙載波RF 129訊號是基地台102發射的各種載波訊號的聚合。雙載波訊號可以包括編碼在主載波訊號中的主載波數據和編碼在輔載波訊號中的輔載波數據。而且,主載波訊號和輔載波訊號可以佔用各自的非重疊頻寬。為此,雙載波訊號129是多個載波訊號的有效聚合。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無線通訊設備112被配置為以單載波模式進行數據通訊。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線通訊設備112使用單載波從基地台102接收數據。在圖1的示例中,無線通訊設備112從基地台102接收單載波訊號124。因此,無線通訊設備112的處理電路136解碼單載波訊號124以提取下行鏈路數據。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無線通訊設備112被配置為以雙載波模式進行數據通訊。在這樣的情況下,無線通訊設備112從基地台102接收數據。在圖1的示例中,無線通訊設備112接收雙載波訊號129。雙載波訊號129由基地台102發射的主載波數據和基地台102發射的輔載波數據組成。無線通訊設備112的處理電路136執行將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分離的載波分離操作。
而且,在雙載波模式中,無線通訊設備112以每個載波與非重疊的、鄰近頻寬相關的方式接收兩個載波。例如,如果網路供應商具有10MHz頻寬資源來向無線通訊設備112傳輸下行鏈路數據,那麼,第一載波數據可以被編碼成具有佔用可用10MHz的上半部分的5 MHz頻寬,以及第二載波數據也可以被編碼成具有佔用可用10MHz的下半部分的5MHz頻寬。為此,整個10MHz可用頻寬可以通過經由多載波傳輸下行鏈路數據而使用。
為了啟動單載波模式下的操作,無線通訊設備112必須首先執行網路的獲取。獲取的非限制性示例執行小區搜索、同步到網路、識別基地台102的擾碼。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為了執行同步,基地台102發射主同步訊號(psync)和輔同步訊號(ssync),以促進無線通訊設備112執行小區搜索。psync和ssync由無線通訊設備112的一個或多個 天線134接收。psync允許無線通訊設備112確定時隙邊界。在這方面,根據關於預定的時隙所進行的發射和接收,執行數據通訊。因此,期望經由蜂窩網路通訊的無線通訊設備112必須確定時隙的邊界。而且,多個時隙可以組成幀。ssync可以由無線通訊設備112用於確定幀邊界,這是因為幀邊界由系統地重複時隙組成。因此,通過接收來自於基地台102的同步訊號,無線通訊設備可以執行獲取並啟動接收被編碼在單載波訊號124中的下行鏈路數據。
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中,無線通訊設備112可以在不執行重新獲取的情況下,從單載波模式轉變到雙載波模式。也就是說,無線通訊設備112可以首先接收從基地台102發射的單載波訊號124,單載波訊號124包括被編碼的主載波數據。接著,無線通訊設備112可以轉變到雙載波模式以接收雙載波訊號129。雙載波訊號129由基地台102發射,雙載波訊號129包括被編碼在一個載波訊號中的主載波數據,而且還包括被編碼在另一個載波訊號中的輔載波數據。在各個實施方式中,從單載波模式至雙載波模式的轉變不需要無線通訊設備112執行用於連接至雙載波網路的重新獲取。雖然從單載波模式到雙載波模式的切換會導致時,然而該延時被最小化,這是因為不需要進行重新獲取。
接著,在圖2中,其是示出根據各個實施方式的圖1的無線通訊系統內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的示例的示意圖。例如,圖2示出了關於由無線通訊設備112(圖1)的處理電路136執行的載波分離的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例如,當無線通訊設備從單載波模式轉變到雙載波模式時,可以執行載波分離。因此,當轉變到雙載波模式時,包括在雙載波訊號中的每個單載波訊號應當經受載波分離,以識別每個載波。
而且,在圖2中,其示出包括在處理電路136中的各種訊號和組件。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處理電路136的組件被實施為微處理器的至少一部分。處理電路136的這些組件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 個電路和/或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特定用途集成電路、專用硬體或其任何組合。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處理電路136的組件可以包括可在一個或多個處理電路內執行的一個或多個軟體模組。在這樣的情況下,軟體模組儲存在儲存器139(圖1)中並由處理電路136內的一個或多個的微處理器執行。
處理電路136接收雙載波RF訊號351。雙載波RF訊號可以由天線134(圖1)接收。雙載波RF訊號351包括從基地台102(圖1)發射的主載波數據和由基地台102發射的輔載波數據。主載波數據可以編碼在第一載波訊號中,以及輔載波數據可以編碼在第二載波訊號中。
解調器組件213將RF訊號轉換為基頻訊號。因此,解調器組件213接收雙載波RF訊號351並生成雙載波基頻訊號354。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解調器組件213向主支路和輔支路發送雙載波基頻訊號354。主支路包括用於將主載波數據從雙載波基頻訊號354分離的訊號路徑,而輔支路包括用於將輔載波數據從雙載波基頻訊號354分離的訊號路徑。在這方面,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的載波分離可以並行發生。這種並行處理允許同時分離載波。
在主支路中,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用於定位與主載波數據相關聯的中心頻率。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生成調諧的主數據基頻訊號357。為此,調諧的主基頻訊號357被準備進行濾波。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可以執行頻率變換以對準中心頻率而進行濾波。在各個實施方式中,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可以採用數位混頻器來執行頻率變換。
在主支路中,還存在主濾波器組件219。主濾波器組件219被配置為濾除與用於編碼主載波數據的那些頻率不同的頻率。因此,主濾波器組件219消除鄰近的載波頻率,以有效地將主載波數據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中分離。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其中,主濾波器組件219包括一個或多個硬編碼係數。最後,主濾波器組件219 被配置為從雙載波射頻訊號351提取主載波數據。主濾波器組件219的輸出是編碼在主載波數據訊號361內的主載波數據。
在輔支路中,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23用於定位與輔載波數據相關聯的中心頻率。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23生成調諧的輔數據基頻訊號364。為此,調諧的輔基頻訊號364被準備用於進行濾波。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23可以執行頻率變換以對準中心頻率而進行濾波。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23可以採用數位混頻器來執行頻率變換。
在輔支路中,還存在輔濾波器組件226。輔濾波器組件226被配置為濾除與用於編碼輔載波數據的那些頻率不同的頻率。因此,輔濾波器組件226消除鄰近的載波頻率,以有效地將輔載波數據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中分離。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其中,輔濾波器組件226包括一個或多個硬編碼係數。最後,輔濾波器組件226被配置為從雙載波射頻訊號351提取輔載波數據。輔濾波器組件226的輸出是編碼在輔載波數據訊號367內的輔載波數據。
主載波數據訊號361和輔載波數據訊號367可以被發射到基頻處理電路234用於進一步處理。本發明的各個實施方式旨在實施關於載波分離的輸出和基頻處理電路的輸入之間的延遲傳輸的延遲線231。也就是說,包括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的訊號361或367被迫延遲。這種延遲確保由基頻處理電路234執行的基頻訊號處理根據從最初獲取的單載波獲得的傳輸邊界同步。當處理電路136從單載波模式轉變至雙載波模式時,處理電路136不需要執行重新獲取。然而,當轉變至雙載波模式時,處理電路136需要確保同步被保持。通過使用延遲線231,由寬頻處理電路234接收的訊號與最初獲取期間和/或小區搜索處理所確定的任何傳輸邊界對齊。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由延遲線231實施的延遲由預定的延時(latency)組成。預定的延時可以是基於由將主載波數據從基頻 雙載波訊號354分離和將輔載波數據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分離所造成的延時,預先計算的值。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預定的延時可以是基於固有單載波延時的相對值。在這方面,單載波模式與雙載波模式之間的處理時間的差異可以用作計算用於延遲線231的延遲的基礎。
關於圖2討論的組件還可以用於以單載波模式處理訊號。為此,單載波模式的實施和雙載波模式的實施會導致對圖2中討論的處理資源共享。例如,在單載波模式中,可以使用主支路,而不使用輔支路。在另一個示例中,延遲線231可以實施用於單載波模式的第一延遲和用於雙載波模式的第二延遲。由延遲線231實施的延遲可以基於單載波模式或雙載波模式下進行訊號處理所造成的延遲。此外,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223可以用於單載波模式下的頻率偏移校正。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延遲線231包括處理電路136進行選擇可用的多個可用預定延時值。這些預定的延時值可以基於各種工作條件進行計算。工作條件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信噪比、多普勒頻移程度、自動增益控制值、所選擇的天線、其他通道條件、載波頻率值、濾波器係數或者其任意組合。例如,當處理電路136轉變到雙載波模式時,可以基於當前工作條件選擇多個預定雙載波延時值中的一個。為此,可以基於特定的工作條件預先確定延遲值。因此,在隨後的操作中,當這些特定工作條件出現時,可以使用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值。
例如,當轉變至雙載波模式或從雙載波模式轉變時,當信噪比低時,處理電路136可以選擇第一延時值,當信噪比高時,處理電路136可以選擇第二延時值。在任一種情況下,延時值基於各種工作條件中訊號處理的延時度量來預先確定。
轉向圖3A-圖3F,其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由圖2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至少一部分處理的訊號示例的示意圖。圖3A示 出了雙載波RF訊號351的頻率分佈。雙載波RF訊號351用於發射主載波數據305和輔載波數據302。雙載波RF訊號351由一個或多個天線134(圖1)接收。這些不同訊號的聚合被描繪為圖3A的雙載波RF訊號351。
例如,主載波數305可以是編碼在由基地台102發射的單載波訊號124(圖1)中的數據。在這方面,與主載波訊號相關聯的載波可以由表示主載波數據305的訊號調製,並被發射到包括用於處理雙載波RF訊號的處理電路136(圖1)的無線通訊設備112(圖1)。類似地,輔載波數據302可以是編碼在由基地台102發射的輔載波訊號中的數據。與輔載波訊號相關聯的載波可以由表示輔載波數據302的訊號調製,並被發射到無線通訊設備112(圖1)。
圖3B示出雙載波基頻訊號354的頻率分佈。雙載波基頻訊號354由處理圖3A的雙載波RF訊號351的解調器組件213(圖2)生成。如圖3B所示,表示主載波數據305的載波被置於與表示輔載波數據302的載波相鄰。作為一個示例,其中,圖3B的兩個載波中的每個可以表示5MHz HSDPA載波。因此,雙載波基頻訊號354的頻寬是10MHz。從一個載波中心頻率到另一載波的中心頻率的距離是5MHz。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解調器組件213可以定位雙載波基頻訊號354的中心頻率,並且相應地變換雙載波基頻訊號354。雙載波基頻訊號354的中心頻率大約是相應載波的中心頻率之間的中間點。
圖3C示出調諧的主基頻訊號357的頻率分佈。調諧的主基頻訊號357由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圖2)生成。如圖3C所示,表示主載波數據305的載波的中心頻率可以被定位並相應地被變換。調諧的主基頻訊號357被準備以進行濾波,使得表示輔載波數據302的鄰近載波可以被消除或以其他方式被濾除。示出 的濾波目標區域309用於表示經受隨後的濾波的調諧主基頻訊號357的一部分。
圖3D示出調諧的輔基頻訊號364的頻率分佈。調諧的輔基頻訊號364由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23(圖2)生成。如圖3D所示,表示輔載波數據302的載波的中心頻率可以被定位並相應地被變換。調諧的輔基頻訊號364被準備以進行濾波,使得表示主載波數據305的鄰近載波可以被抑制或以其他方式被濾除。示出的濾波目標區域312表示經受隨後的濾波的調諧輔基頻訊號364的一部分。
圖3E示出主載波數據訊號361的頻率分佈。主載波數據訊號361包括主載波數據305並且不包括輔載波數據302(圖3A)。主載波數據訊號361由主濾波器219(圖2)生成。因此,圖3E示出雙載波RF訊號351(圖3A)輸入經受載波分離後的主載波數據305的示例。
圖3F示出輔載波數據訊號367的頻率分佈。輔載波數據訊號367包括輔載波數據302並且不包括主載波數據305(圖3A)。輔載波數據訊號367由輔濾波器226(圖2)生成。因此,圖3F示出雙載波RF訊號351(圖3A)輸入經受載波分離後的輔載波數據302的示例。
接著參考圖4,其示出根據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的實施為圖1的處理電路的一部分的功能性示例的流程圖。應當理解,圖4的流程圖僅提供可以用於實施本文所述的處理電路136的操作的許多不同類型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可選地,圖4的流程圖可視為示出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在處理電路136中執行的方法的步驟示例。
在塊403開始,處理電路136基於預定的時隙邊界獲取單載波訊號,所述單載波訊號包括主載波數據。在各個實施方式中,基地台102(圖1)發射單載波訊號,這是因為處理電路136被配 置為工作在單載波模式下。而且,使用處理電路136的無線通訊設備112(圖1)已經完成獲取。也就是說,已經確定經由蜂窩網路進行同步通訊的傳輸邊界。時隙邊界例如可以基於主同步訊號確定。
在各個實施方式中,在處理電路136被配置為工作在單載波模式下時,處理電路可以採用如圖2所討論的組件。例如,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216、223(圖2)可以用於單載波模式下的頻率偏移校正。而且,可以使用延遲線231、濾波組件219、226、解調器組件213或其任意組合來推進單載波模式下的操作。
在塊406,處理電路136基於預定的時隙邊界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351(圖3A),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351包括主載波數據305(圖3A)和輔載波數據302(圖3A)。在各個實施方式中,雙載波射頻訊號351響應於對附加頻寬的請求而接收。在不進行重新獲取的情況下,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351。因此,在轉變到雙載波模式時,無線通訊設備112可以保持同步。而且,在雙載波模式時,無線通訊設備112可以從基地台102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351。
在塊409,處理電路136通過解調雙載波射頻訊號351來生成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圖3B)。處理電路136可以使用解調器組件213來將RF訊號轉換為基頻訊號。而且,處理電路136可以執行頻率變換,以定位和對準基頻雙載波訊號354的中心頻率。
在塊412,處理電路136通過對基頻雙載波訊號354進行濾波,將主載波數據305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中分離。處理電路136可以使用主中心頻率調諧器216(圖2)來對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執行頻率變換。處理電路136還可以使用主濾波器219(圖2)來提取表示主載波數據305的載波。在這方面,在塊412中,處理電路136抑制鄰近載波的頻率,以將主載波數據305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分離。
在塊415,處理電路136通過對基頻雙載波訊號354進行濾波,將輔載波數據302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分離。處理電路136可以使用輔中心頻率調諧器223(圖2)來對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執行頻率變換。處理電路136還可以採用輔濾波器226(圖2)來提取表示輔載波數據302的載波。在這方面,在塊415中,處理電路136抑制鄰近載波的頻率,以將輔載波數據302從基頻雙載波訊號354分離。
在塊418中,處理電路136根據預定的延時,將主載波數據305和輔載波數據302傳輸到基頻處理電路234(圖2)。主載波數據305可以編碼在主載波內,並作為主載波數據訊號361被發射。輔載波數據302可以編碼在輔載波內,並作為輔載波數據訊號367被發射。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處理電路136使用延遲線231來施加預定的延遲。在各個實施方式中,迫使延遲允許處理電路136在不必執行重新獲取的情況下繼續同步。為此,處理電路136可以在不重新獲取傳輸邊界的情況下,從單載波模式切換到雙載波模式。
圖4的流程圖示出處理電路136(圖1)的一部分實施的功能和操作。如果實施為軟體,每個塊可以表示模組、程序段或包括用於執行特定邏輯功能的程序指令的代碼部分。程序指令可以實施為源代碼的形式,所述源代碼包括以程序語言編寫的人可讀語句或包括由合適的可執行系統(例如計算機系統或其他系統中的處理電路136)可識別的數值指令的機器代碼。程序指令可以儲存在儲存器139中(圖1)。機器代碼可以從源代碼等轉換。如果實施為硬體,每個塊可以表示實施特定邏輯功能的電路或若干互連電路。
雖然圖4的流程圖示出具體的執行順序,但應當理解,所述執行順序可以和所示出的執行順序不同。例如,可以相對於示出的順序,打亂兩個以上塊的執行順序。而且,圖4中連續示出的 兩個以上塊可以並行執行或部分並行執行。而且,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忽略或省略圖4中示出的一個或多個塊。此外,任何數量的計數器、狀態變量、警告訊號燈或消息可以添加到本文所述邏輯流中,以增強實用性、統計性、性能測量或提供故障排除輔助等。應當理解,所有這些變形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而且,本文所述的包括軟體或代碼(例如實現處理電路136的一部分的代碼或指令)的任何邏輯或應用程序,可以實施為任何非臨時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非臨時計算機可讀介質供指令執行系統(例如,計算機系統或其他系統中的處理電路136)使用或與該指令執行系統連接。從這個意義上講,邏輯可以包括,例如可以從計算機可讀介質提取並由指令執行系統執行的包括指令和聲明的語句。在本發明的上下文中,“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能夠包含、儲存或保持本文所述的為指令執行系統使用或連接於指令執行系統的邏輯或應用程序的任何介質。
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包括許多物理介質(例如磁性、光學或半導體介質)中的任意一個。合適計算機可讀介質的更多具體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磁碟、磁片、硬碟機、儲存卡、固態驅動器、USB閃存驅動器或光碟。而且,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包括例如靜態隨機存取儲存器(SRAM)和動態隨機存取儲存器(DRAM)或磁性隨機存取儲存器(MRAM)的隨機存取儲存器(RAM)。此外,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只讀儲存器(ROM)、可編程祇讀儲存器(PROM)、可擦寫可編程祇讀儲存器(EPROM)、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儲存器(EEPROM)或者其他儲存器設備類型。
應當強調的是,本發明的上述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清楚理解本發明原理而提供的實施方式的可行示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許多變化和修改。所有這樣的修改和變化旨在包括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並由附屬申請專 利範圍保護。
136‧‧‧處理電路
213‧‧‧解調器組件
216‧‧‧主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
219‧‧‧主濾波器組件
223‧‧‧輔中心頻率調諧器組件
226‧‧‧輔濾波器組件
231‧‧‧延遲線
234‧‧‧基頻處理電路
351‧‧‧雙載波RF訊號
354‧‧‧雙載波基頻訊號
357‧‧‧主基頻訊號
361‧‧‧主載波數據訊號
364‧‧‧調諧的輔基頻訊號
367‧‧‧輔載波數據訊號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處理電路的方法,包括:基於所確定的時隙邊界獲取單載波訊號,所述單載波訊號包括主載波數據;基於所確定的時隙邊界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包括所述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通過解調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生成基頻雙載波訊號;通過對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進行濾波,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以及通過對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進行濾波,將所述輔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響應於對附加頻寬的請求,接收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包括:識別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的中心頻率。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進一步包括:變換所識別的中心頻率。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根據預定的延時,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和所述輔載波數據發射到基頻處理電路。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預定的延時是基於通過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和將所述輔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所引起的延時的。
  7. 一種用於進行訊號處理的系統,包括: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包括從基地台發射的主載波數據和由所述基地台發射的輔載波數據; 解調器,基於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生成基頻雙載波訊號;第一濾波器,消除鄰近載波頻率,以將所述主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以及第二濾波器,消除鄰近載波頻率,以將所述輔載波數據從所述基頻雙載波訊號分離。
  8. 一種載波分離電路,包括:用於接收雙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所述雙載波射頻訊號包括主載波數據和輔載波數據,所述主載波數據和所述輔載波數據由基地台發射;用於通過從所述雙載波視頻訊號提取所述輔載波數據來生成輔載波基頻訊號的電路;以及用於根據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延遲所述輔載波基頻訊號至基頻處理電路的傳輸的電路。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載波分離電路,進一步包括:用於接收單載波射頻訊號的電路,所述單載波射頻訊號包括從所述基地台發射的所述主載波數據;以及用於基於所述單載波射頻訊號,生成單載波頻率基頻訊號的電路,所述生成單載波頻率基頻訊號的電路產生固有的單載波延時,其中所述預定的雙載波延時是基於所述固有的單載波延時確定的。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載波分離電路,其中,所述延遲傳輸的電路包括用於選擇多個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值中的一個預定雙載波延時值的電路,其中每個預定的雙載波延時值與相應的工作條件相對應。
TW102108871A 2012-03-30 2013-03-13 雙載波分離 TWI474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18049P 2012-03-30 2012-03-30
US13/541,153 US8750174B2 (en) 2012-03-30 2012-07-03 Dual carrier sepa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0651A TW201340651A (zh) 2013-10-01
TWI474689B true TWI474689B (zh) 2015-02-21

Family

ID=4789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8871A TWI474689B (zh) 2012-03-30 2013-03-13 雙載波分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50174B2 (zh)
EP (1) EP2645580A2 (zh)
KR (1) KR101514334B1 (zh)
CN (1) CN103368893A (zh)
TW (1) TWI474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27716B1 (es) * 2012-04-24 2015-06-16 Vodafone España, S.A.U. Procedimiento para optimizar la transmisión de datos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celula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47983B (en) * 1993-12-09 1995-05-21 At & T Corp A signaling system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TW265501B (zh) * 1993-05-03 1995-12-1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US20080112519A1 (en) * 2006-11-14 2008-05-15 Jae-Ho Jung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ulti-band signals of multiple modes and method thereof
TWM354281U (en) * 2007-10-01 2009-04-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US20110222411A1 (en) * 2008-11-10 2011-09-15 Nokia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unnecessary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ception and deco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2407A (ja) * 1997-05-16 1998-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ュアルバンドデータ通信装置
JP3764827B2 (ja) * 1999-03-01 2006-04-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における受信機、及び受信方法
US20050163038A1 (en) * 2004-01-27 2005-07-28 Kiomars Anvari Multi-carrier peak reduction using amplitude clipping and phase rotation
CN100464542C (zh) * 2005-10-19 2009-02-25 东南大学 基于双载波的超宽带无线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78525B (zh) * 2009-02-04 2011-03-30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分离的方法及多载波分离装置
US8599772B2 (en) * 2009-07-06 2013-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carrier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multiple carriers
CN102223223B (zh) * 2011-06-27 2018-02-0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信号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US8750210B2 (en) * 2011-07-29 2014-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long term evolution radio architecture system and method
US9215120B2 (en) * 2011-12-21 2015-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band crest factor redu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65501B (zh) * 1993-05-03 1995-12-1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TW247983B (en) * 1993-12-09 1995-05-21 At & T Corp A signaling system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20080112519A1 (en) * 2006-11-14 2008-05-15 Jae-Ho Jung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ulti-band signals of multiple modes and method thereof
TWM354281U (en) * 2007-10-01 2009-04-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US20110222411A1 (en) * 2008-11-10 2011-09-15 Nokia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unnecessary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ception and deco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06274B2 (en) 2015-08-11
KR20130111474A (ko) 2013-10-10
US8750174B2 (en) 2014-06-10
EP2645580A2 (en) 2013-10-02
CN103368893A (zh) 2013-10-23
KR101514334B1 (ko) 2015-04-22
TW201340651A (zh) 2013-10-01
US20140241336A1 (en) 2014-08-28
US20130259023A1 (en)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4892B2 (en) Enhanced 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5G CIOT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US9001927B2 (en) Transmitting a wireless signal based on detected signal interference
US11929953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8028712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id确定方法和设备
US2021005169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and terminal device
TWI590700B (zh) 用於無線網路橋接的系統和方法
RU2708385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сетевое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а
KR20200004372A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CN11132812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TW201540094A (zh) 無線通訊裝置以及無線通訊裝置之多重行動通訊網路搜尋方法
JP7054733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TWI474689B (zh) 雙載波分離
JP2018524846A (ja) 強化されたオーバーレイ符号分割多元接続(cdma)
CN1144303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JP6760571B2 (ja) 情報伝送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1341190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050146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156639A1 (en) Redundancy over wi-fi for ultra-reliable wireless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US11272493B2 (en) Power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00187285A1 (en) Combining frequency ban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W202347976A (zh) 用於多天線接配置之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多天線接收器配置,以及無線裝置
JP6502883B2 (ja) 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220058024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6671175A (zh) 一种smtc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08048357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及び報知情報送受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