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2981B -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2981B
TWI472981B TW101144955A TW101144955A TWI472981B TW I472981 B TWI472981 B TW I472981B TW 101144955 A TW101144955 A TW 101144955A TW 101144955 A TW101144955 A TW 101144955A TW I472981 B TWI472981 B TW I4729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laye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pattern layer
conductiv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4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1316A (zh
Inventor
Sian Zong Liao
Yao Chih Chuang
Han Ming Chen
Jia Ming Ye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filed Critical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Priority to TW101144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2981B/zh
Priority to US13/831,986 priority patent/US20140152909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1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1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981B/zh
Priority to US15/052,886 priority patent/US9983706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尤指一種於感測墊之間設置顏色補償層之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觸控面板由於具有人機互動的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儀器的外埠輸入介面上。近年來,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面發展越來越廣,將觸控功能與顯示器結合而形成觸控顯示面板之應用產品也越來越多,包括行動電話(mobile 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電腦(tablet PC)、個人數位助理(PDA)以及筆記型電腦(laptop PC)等。
習知觸控面板包括一玻璃基板、一透明導電圖案層、複數個橋接電極層以及一保護層。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條第一感測串列以及複數個感測墊,其中各第一感測串列沿著第一方向延伸。各橋接電極連接兩相鄰的感測墊,以形成複數條第二感測串列,且各第二感測串列沿著垂直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使第一感測串列與第二感測串列交錯。保護層覆蓋於透明導電圖案層以及透明導電圖案層所曝露出的玻璃基板上。
然而,透明導電圖案層並未全面覆蓋整個玻璃基板的表面,且 光線穿透透明導電圖案層的顏色與穿透覆蓋於透明導電圖案層所曝露出的玻璃基板上的保護層的顏色並不相同,因此當光線穿透觸控面板時透明導電圖案層容易會被察覺,進而造成觸控面板的視覺效果不佳。並且,搭配觸控面板設置的顯示面板所顯示的影像亦容易受到透明導電圖案層的干擾,而無法清楚地顯示出。
有鑑於此,降低透明導電圖案層在視覺上的影響實為業界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以降低透明導電圖案層在視覺上的影響。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透明導電圖案層以及一顏色補償層。透明導電圖案層設置於基板上,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墊,且各第一感測墊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曝露出基板。顏色補償層設置於第一間隙內之基板上,且顏色補償層不與透明導電圖案層相接觸。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又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透明導電圖案層以及一顏色補償層。透明導電圖案層設置於基板上,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 墊,且各第一感測墊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曝露出基板,其中透明導電圖案層具有一第一厚度。顏色補償層設置於第一間隙內之基板上,且顏色補償層與透明導電圖案層相接觸,其中顏色補償層具有一第二厚度,等於或小於第一厚度。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首先,提供一基板。然後,於基板上形成一透明導電層。接著,於透明導電層上形成一光阻圖案層,且光阻圖案層具有一開口,曝露出透明導電層。隨後,透過開口蝕刻透明導電層,以形成一透明導電圖案層,其中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墊,各第一感測墊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曝露出基板,且各第一間隙的寬度大於開口的寬度。接著,於光阻圖案層與曝露出之基板上覆蓋一顏色補償層。然後,進行一舉離製程,以移除光阻圖案層與位於光阻圖案層上之顏色補償層。
本發明透過於各第一感測墊與各第二感測墊之間設置顏色補償層,使得光線穿越基板與顏色補償層之後的顏色可與光線穿越基板與透明導電圖案層之後的顏色約略相同,進而補償通過各第一感測墊與各第二感測墊之間的光線的顏色。藉此,觀看者不會察覺出透明導電圖案層的圖案,而可降低透明導電圖案層在視覺上的影響。並且,本發明透過舉離製程來形成顏色補償層於各第一感測墊與各第二感測墊之間可精準地控制顏色補償層的位置,且可降低製作成本。
請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且第2圖為第1圖沿著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觸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102、一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一顏色補償層106、一保護層108以及複數個橋接電極110。基板102具有一第一表面102a以及一與第一表面102a相對之第二表面102b,且可為一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塑膠基板或石英基板等。並且,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與顏色補償層106設置於基板102的第一表面102a上,且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具有一第一厚度T1,而顏色補償層106具有一第二厚度T2。保護層108覆蓋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與顏色補償層106上,且保護層108可由一透明絕緣材料所構成,例如:氧化矽、氮化矽或氮氧化矽等。於本實施例中,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104a、複數個第二感測墊104b以及複數個連接部104c,且由一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氧化銦錫或氧化銦鋅等。連接部104c連接排列於一第一方向D1上且相鄰的第一感測墊104a,使沿著第一方向D1排列的第一感測墊104a與連接於其間之連接部104c形成一第一感測串列112。因此,第一感測墊104a與連接部104c可構成複數條第一感測串列112,且第一感測串列112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D1之一第二方向D2依序排列,使第一感測串列112可用於偵側觸摸觸控面板100之物體位於第二方向D2上的位置。另外,橋接電極110橫跨於連接部104c上,且與連接部104c電性絕緣。舉例來說,觸控面板100可另包括一絕緣層,設置於橋接電極110與連接部104c 之間。再者,橋接電極110連接排列於第二方向D2上且相鄰的第二感測墊104b,使沿著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二感測墊104b與橋接電極110形成一第二感測串列114。藉此,第二感測墊104b與橋接電極110可構成複數條第二感測串列114,且第二感測串列114沿著第一方向D1依序排列,使第二感測串列114可用於偵側觸摸觸控面板100之物體位於第一方向D1上的位置。如此一來,藉由第一感測串列112與第二感測串列114的偵測可定位出觸摸觸控面板之物體的位置。此外,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G1,亦即此第一間隙G1所在之區域未被任何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覆蓋之。另,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間隙G1曝露出基板102的第一表面102a,且第一間隙G1約略介於20微米至30微米之間,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於本發明的變化實施例中,第一感測串列的排列方向也可以不與第二感測串列的排列方向垂直,而具有小於90度的夾角。並且,本發明之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的排列方式與形狀亦可為其他排列方式與形狀。此外,在此實施例中,雖橋接電極110係設置於連接部104c之上方,即所謂架橋在上(top bridge)之架構,然而,在其它實施例,橋接電極110亦可設置於連接部104c之下方,即所謂架橋在下(bottom bridge)之架構。
另外,顏色補償層106設置於第一間隙G1內之基板102上,而位於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並且,基板102具有一第一顏色,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具有一第二顏色,且顏色補償層106具有一第三顏色。本發明的第一顏色、第二顏色 與第三顏色係定義為以一特定顏色的光線,例如:國際照明委員會(CIE)1931色彩空間中座標值為(1/3,1/3)的白光,穿透基板102、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與顏色補償層106之後所呈現的顏色,且第一顏色、第二顏色與第三顏色可視為CIE 1931色彩空間中的不同座標值。再者,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三顏色可介於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之間,亦即第三顏色所代表的CIE 1931色彩空間座標值係位於第一顏色所代表的CIE 1931色彩空間座標值與第二顏色所代表的CIE 1931色彩空間座標值之間,或者該顏色補償層106第三顏色與該第二顏色相同。藉此,光線穿越基板102與顏色補償層106之後的顏色可與光線穿越基板102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之後的顏色約略相同,使得觀看者不會察覺出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圖案。
在本實施例中,顏色補償層106不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相接觸,且顏色補償層106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G2,介於0.5微米至5微米之間。由於人眼可辨識的距離約略為10微米,因此小於10微米的第二間隙並不易被人眼所辨識出。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於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設置顏色補償層106,且顏色補償層106遮蔽大部分未覆蓋有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基板102,使得通過觸控面板100的每一區域的光線都具有約略相同顏色,而具有均勻性。
並且,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三顏色係取決於構成顏色補償層106的材料以及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二厚度T2,且構成顏色補償層106 之材料係決定顏色補償層106的吸收係數、折射率與色散係數。因此,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二厚度T2可大於、等於或小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一厚度T1,且可依據構成顏色補償層106的材料來作相對應的調整,使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三顏色可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基板102的第一顏色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之間。舉例來說,本實施例之顏色補償層106可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由相同的透明導電材料所構成,例如:氧化銦錫或氧化銦鋅等。並且,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二厚度T2較佳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一厚度T1相同,使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三顏色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相同。藉此,光線通過觸控面板100的每一區域不具有顏色差異。本發明的顏色補償層並不限於與透明導電圖案層由相同材料所構成。於本發明之變化實施例中,顏色補償層亦可由一透明絕緣材料所構成,例如:二氧化矽、氮化矽或氮氧化矽等。並且,顏色補償層的第二厚度係與透明導電圖案層的厚度不同,且依據材料的不同來調整。
由上述可知,本實施例透過於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設置顏色補償層106,且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三顏色可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基板102的第一顏色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之間,因此光線穿越基板102與顏色補償層106之後的顏色可與光線穿越基板102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之後的顏色約略相同,使得觀看者不會察覺出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圖案,以避免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干擾所搭配之顯示面 板顯示的影像,且解決觸控面板100的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下文將繼續揭示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或變化形,然為了簡化說明並突顯各實施例或變化形之間的差異,下文中使用相同標號標注相同元件,並不再對重覆部分作贅述。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200的顏色補償層202係設置於第一間隙G1內之基板102的第一表面102a上,且可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相接觸,即與各第一感測墊104a以及各第二感測墊104b相接觸。並且,本實施例之顏色補償層202包括一透明絕緣材料,例如:二氧化矽、氮化矽或氮氧化矽等,且顏色補償層202的第二厚度T2等於或小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一厚度T1,使顏色補償層202的第三顏色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基板102的第一顏色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之間。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若在製作程中採舉離(lift off)製程(將於後述)以將塗佈在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上的光阻層去除,則較佳者,在形成(沉積)顏色補償層202時,顏色補償層202的第二厚度T2可設計小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一厚度T1,如此一來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上的光阻層在舉離製程將較容易被剝離去除,以增加製程效率與良率。
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一第三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300另包括一抗反射層302,設置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與基板102之間以及顏色補償層106與基板102之間,且用於改善觸控面板300整面的視覺效果。於本發明的變化實施例中,抗反射層亦可應用於上述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中。
請參考第5圖,第5圖為本發明一第四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相較於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400另包括一抗反射層402,設置於基板102的第二表面102b上,以用於改善觸控面板400整面的視覺效果。於本發明的變化實施例中,抗反射層亦可應用於上述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中。
請參考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一第五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500另包括一第一抗反射層502以及一第二抗反射層504。並且,第一抗反射層502設置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與基板102之間以及顏色補償層106與基板102之間,且第二抗反射層504設置於基板102的第二表面102b上,使第一抗反射層502與第二抗反射層504可用於改善觸控面板500的視覺效果。於本發明的變化實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層與第二抗反射層亦可應用於上述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中。
本發明另提供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且以下描述將以第一實施 例為例來作說明,但不以此為限。請參考第7圖至第11圖,且一併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7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流程圖,且第8圖至第1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S10:提供一基板102;步驟S12:於基板102上形成一透明導電層116;步驟S14:於透明導電層116上形成一光阻圖案層118,且光阻圖案層118具有一開口118a,曝露出透明導電層116;步驟S16:透過開口118a蝕刻透明導電層116,以形成一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其中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104a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墊104b,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G1,曝露出基板102,且各第一間隙G1的寬度大於開口118a的寬度;步驟S18:於光阻圖案層118與曝露出之基板102上覆蓋一顏色補償層106;步驟S20:進行一舉離(lift off)製程,以移除光阻圖案層118與位於光阻圖案層118上之顏色補償層106;以及步驟S22: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與顏色補償層106上覆蓋一保護層108。
如第8圖所示,於步驟S10中,基板102,例如:玻璃基板、塑膠基板或石英基板等,可先被提供。然後,於步驟S12中,透明導電層116可透過物理氣相沉積製程,例如蒸鍍或濺鍍製程,形成於基板102上。接著,於步驟S14中,光阻圖案層118可透過一微影製程形成於透明導電層116上。舉例來說,可先利用一塗佈製程將光阻材料塗佈於透明導電層116上,然後進行一曝光製程以及一顯影製程,將對應上述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之圖案轉移至光阻材料上,以形成光阻圖案層118。但本發明並不以上述為限。於本發明的變化實施例中,形成透明導電層之步驟之前亦可先於基板的第一表面或/及第二表面上形成一抗反射層或其它絕緣層等。
如第9圖所示,接下來,於步驟S16中,進行一蝕刻製程,將光阻圖案層118的圖案轉移至透明導電層116上,以形成透明導電圖案層104。透明導電圖案層104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104a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墊104b,且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相鄰之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G1,曝露出基板102,如第1圖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蝕刻製程會蝕刻透明導電層116至產生一底切(undercut)結構,使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各第一間隙G1的寬度大於開口118a的寬度。
如第10圖所示,於步驟S18中,顏色補償層106可透過一物理氣相沉積製程,例如:蒸鍍或濺鍍製程,形成於光阻圖案層118上,且顏色補償層106的一部分會沉積在透過開口118a曝露出的基板 102上。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利用物理氣相沉積製程可精準控制所形成的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二厚度T2,因此可較網印或噴灑製程更有效地控制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二厚度T2,進而可有效地精準控制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三顏色,使其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第一顏色與第二顏色之間。
如第11圖所示,於步驟S20中,本實施例利用舉離製程移除光阻圖案層118。舉例來說,可將光阻圖案層118設置於可溶化光阻圖案層118的溶液中,以移除光阻圖案層118,且同時位於光阻圖案層118上之顏色補償層106。因此,未位於光阻圖案層118上且被開口118a曝露出之顏色補償層106會留在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的基板102上,且顏色補償層106可與開口118a具有約略相同之寬度。並且,由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各第一間隙G1的寬度大於開口118a的寬度,因此顏色補償層106可不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相接觸,且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之間具有第二間隙G2,介於0.5微米至5微米。並且,由於顏色補償層106不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相接觸,因此顏色補償層106可包括透明導電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00的製作方法利用舉離製程來移除光阻圖案層118以及於基板102上形成顏色補償層106,可精準地將顏色補償層106形成於各第一感測墊104a與各第二感測墊104b之間,且相較於利用微影與蝕刻製程來形成顏色補償層,本實施例可節省光罩與光阻材料的成本,且更可避免微影與蝕刻製程的精準度不佳的情況。如先前所述,要特別說明的是,在 形成(沉積)顏色補償層106時,若顏色補償層106的第二厚度T2小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第一厚度T1,則透明導電圖案層104上的光阻在舉離製程將較容易被剝離去除,以增加製程效率與良率。
如第2圖所示,於步驟S22中,本實施例可先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的連接部104c上形成絕緣層,然後於絕緣層與第二感測墊104b上形成橋接電極110。最後,於透明導電圖案層104、橋接電極110與顏色補償層106上覆蓋一保護層108,以保護透明導電圖案層104、橋接電極110與顏色補償層106。
綜上所述,本發明透過於各第一感測墊與各第二感測墊之間設置顏色補償層,且顏色補償層的第三顏色介於基板的第一顏色與透明導電圖案層的第二顏色之間,使得光線穿越基板與顏色補償層之後的顏色可與光線穿越基板與透明導電圖案層之後的顏色約略相同,進而補償通過各第一感測墊與各第二感測墊之間的光線的顏色。藉此,觀看者不會察覺出透明導電圖案層的圖案,而可降低透明導電圖案層在視覺上的影響。並且,本發明透過舉離製程來形成顏色補償層於各第一感測墊與各第二感測墊之間可精準地控制顏色補償層的位置,且可降低製作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觸控面板
102‧‧‧基板
102a‧‧‧第一表面
102b‧‧‧第二表面
104‧‧‧透明導電圖案層
104a‧‧‧第一感測墊
104b‧‧‧第二感測墊
104c‧‧‧連接部
106‧‧‧顏色補償層
108‧‧‧保護層
110‧‧‧橋接電極
112‧‧‧第一感測串列
114‧‧‧第二感測串列
116‧‧‧透明導電層
118‧‧‧光阻圖案層
118a‧‧‧開口
200‧‧‧觸控面板
202‧‧‧顏色補償層
300‧‧‧觸控面板
302‧‧‧抗反射層
400‧‧‧觸控面板
402‧‧‧抗反射層
500‧‧‧觸控面板
502‧‧‧第一抗反射層
504‧‧‧第二抗反射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1‧‧‧第一間隙
G2‧‧‧第二間隙
S10‧‧‧步驟
S12‧‧‧步驟
S14‧‧‧步驟
S16‧‧‧步驟
S18‧‧‧步驟
S20‧‧‧步驟
S22‧‧‧步驟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沿著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一第二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一第三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一第四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一第五實施例的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流程圖。
第8圖至第1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作方法示意圖。
102‧‧‧基板
102a‧‧‧第一表面
102b‧‧‧第二表面
104‧‧‧透明導電圖案層
104a‧‧‧第一感測墊
104b‧‧‧第二感測墊
106‧‧‧顏色補償層
108‧‧‧保護層
G1‧‧‧第一間隙
G2‧‧‧第二間隙
T1‧‧‧第一厚度
T2‧‧‧第二厚度

Claims (15)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透明導電圖案層,設置於該基板上,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墊,且各該第一感測墊與相鄰之各該第二感測墊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以及一顏色補償層,設置於該等第一間隙內之該基板上,且該顏色補償層不與該透明導電圖案層相接觸,其中該顏色補償層包括一絕緣材料,且該顏色補償層與該透明導電圖案層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基板具有一第一顏色,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具有一第二顏色,且該顏色補償層具有一第三顏色,該第三顏色與該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該第一顏色與該第二顏色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間隙介於0.5微米至5微米。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面板,另包括一保護層覆蓋於該透明導電圖案層與該顏色補償層上。
  5.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 一基板;一透明導電圖案層,設置於該基板上,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墊,且各該第一感測墊與相鄰之各該第二感測墊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其中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具有一第一厚度;以及一顏色補償層,設置於該等第一間隙內之該基板上,且該顏色補償層與該透明導電圖案層相接觸,其中該顏色補償層具有一第二厚度,小於該第一厚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基板具有一第一顏色,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具有一第二顏色,且該顏色補償層具有一第三顏色,該第三顏色與該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該第一顏色與該第二顏色之間。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顏色補償層包括一絕緣材料。
  8. 一種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於該基板上形成一透明導電層;於該透明導電層上形成一光阻圖案層,且該光阻圖案層具有一開口,曝露出該透明導電層;透過該開口蝕刻該透明導電層,以形成一透明導電圖案層,其中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墊以及複數個第二感 測墊,各該第一感測墊與相鄰之各該第二感測墊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且各該第一間隙的寬度大於該開口的寬度;於該光阻圖案層與曝露出之該基板上覆蓋一顏色補償層;以及進行一舉離製程,以移除該光阻圖案層與位於該光阻圖案層上之該顏色補償層。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顏色補償層不與該透明導電圖案層相接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顏色補償層與該透明導電圖案層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介於0.5微米至5微米。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其中該基板具有一第一顏色,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具有一第二顏色,且該顏色補償層具有一第三顏色,該第三顏色與該第二顏色相同或是介於該第一顏色與該第二顏色之間。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其中形成該顏色補償層之材料與形成該透明導電層之材料相同。
  13.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其中形成該顏色補償層之材料包括一絕緣材料。
  14.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其中該顏色補償層與該透明導電圖案層相接觸,該透明導電圖案層具有一第一厚度,且該顏色補償層具有一第二厚度,等於或小於該第一厚度。
  15. 如請求項8所述之觸控面板之製作方法,另包括於該透明導電圖案層與該顏色補償層上覆蓋一保護層。
TW101144955A 2012-11-30 2012-11-30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472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4955A TWI472981B (zh) 2012-11-30 2012-11-30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13/831,986 US20140152909A1 (en) 2012-11-30 2013-03-15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5/052,886 US9983706B2 (en) 2012-11-30 2016-02-25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4955A TWI472981B (zh) 2012-11-30 2012-11-30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1316A TW201421316A (zh) 2014-06-01
TWI472981B true TWI472981B (zh) 2015-02-11

Family

ID=50825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4955A TWI472981B (zh) 2012-11-30 2012-11-30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152909A1 (zh)
TW (1) TWI4729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8058B (zh) * 2014-04-04 2019-05-07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623873B (zh) * 2014-09-01 2018-05-11 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透明電極層板及含此之觸控螢幕面板
CN107704135A (zh) * 2017-10-12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492A (zh) * 2007-10-10 2008-02-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39827A (zh) * 2008-03-21 2009-09-2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显示系统
CN101694605A (zh) * 2009-10-27 2010-04-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1859213A (zh) * 2009-04-13 2010-10-1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02230457U (zh) * 2010-11-09 2012-05-23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1695B1 (ko) * 2007-08-17 2009-02-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캐패시터 내장형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945483B2 (ja) * 2008-02-27 2012-06-0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パネル
TWI333275B (en) * 2008-05-09 2010-11-11 Au Optronics Corp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ight sensor
JP4720857B2 (ja) * 2008-06-18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TWI377497B (en) * 2008-11-05 2012-11-21 Au Optronics Corp Touch-sensing substrate,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touch-sen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450160B (zh) * 2009-03-24 2014-08-21 Wintek Corp 電容式觸控面板
KR20110005611A (ko) * 2009-07-10 2011-01-18 주식회사 비즈모델라인 사용자 매체를 이용한 오티피 운영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오티피 장치 및 기록매체
US9904088B2 (en) * 2011-01-19 2018-02-27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59255B (zh) * 2011-08-04 2014-11-01 Innolux Corp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之觸控顯示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KR101363151B1 (ko) * 2011-09-06 201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용 투명 회로 기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
TWI453639B (zh) * 2012-02-07 2014-09-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觸控面板
KR102017155B1 (ko) * 2012-11-01 2019-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1492A (zh) * 2007-10-10 2008-02-2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39827A (zh) * 2008-03-21 2009-09-2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显示系统
CN101859213A (zh) * 2009-04-13 2010-10-1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1694605A (zh) * 2009-10-27 2010-04-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2230457U (zh) * 2010-11-09 2012-05-23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
CN102467290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70515A1 (en) 2016-06-16
US9983706B2 (en) 2018-05-29
TW201421316A (zh) 2014-06-01
US20140152909A1 (en)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73782B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52498B (zh) 影像顯示系統及觸控感測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421581B (zh) Input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80356925A1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panel
WO2018028161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234998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ouch display device
EP2386937A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reducing visibility of metal conductors in the same
TWM462406U (zh) 觸控面板及其蓋板結構
US9417745B2 (en) Touch screen,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9433102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9182844B2 (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TWM446367U (zh) 觸控裝置
JP2012133779A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492122B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M461098U (zh) 觸控面板
TW201317852A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201447687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WO2018126710A1 (zh) 触摸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的制备方法
US9430109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EP3258351B1 (en) Ogs touch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ogs touch device
TWI472981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WO2016192469A1 (zh) 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132092B2 (en) Touch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195987A1 (en) Touch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416397B (zh) 觸控面板、其形成方法以及觸控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