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2227B - 顯示器轉軸結構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轉軸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2227B
TWI472227B TW100100028A TW100100028A TWI472227B TW I472227 B TWI472227 B TW I472227B TW 100100028 A TW100100028 A TW 100100028A TW 100100028 A TW100100028 A TW 100100028A TW I472227 B TWI472227 B TW I4722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rotating shaft
shaft structure
fixing po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0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0800A (en
Inventor
Chih Hu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Top Victory Inves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 Victory Invest Ltd filed Critical Top Victory Invest Ltd
Priority to TW100100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222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30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0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227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器轉軸結構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轉軸結構,特別是關於一種使用於顯示器的顯示器轉軸結構。
近年來,由於平面顯示器的製造成本顯著地降低,因此平面顯示器已逐漸成為家庭電視及電腦用螢幕的主流。此外,因為平面顯示器較傳統上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電視更加輕、薄,因此,在火車站、醫院、便利商店或電影院等公共場所,都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平面顯示器,該平面顯示器不但可用於訊息的顯示,還可用於廣告的目的,其商業上的應用可說是越來越廣泛。
一般而言,平面顯示器內部包含了許多零件,其包括有液晶面板、背光模組、電路板、散熱結構、前殼、後殼等,然後再透過該平面顯示器下方的支架與底座,而方便人們擺置於桌面上,以供人們觀賞該平面顯示器所呈現的影音視訊節目。然而,隨著該平面顯示器的尺寸增加,其整體重量也越來越重,因此該支架與該底座的重量負擔也越來越大。
為了要支撐該平面顯示器的重量,使人們可以輕鬆地以雙手調整該平面顯示器的俯仰角度與轉動角度,其作為支撐、轉動之用的轉軸結構,通常元件眾多,結構複雜,不易製造與組裝,且單價昂貴。
因此,如何解決傳統平面顯示器的轉軸結構,其元件眾多,結構複雜,不易製造與組裝,且單價昂貴的問題,這是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解決傳統平面顯示器的轉軸結構,其元件眾多,結構複雜,不易製造與組裝,且單價昂貴的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係設置於一顯示器上,該顯示器包括有一後殼及一底座,該顯示器轉軸結構包括有一插設孔、二軸襯、一第一轉軸及一第二轉軸;其中,該插設孔位於該後殼下方;該兩軸襯設置於該後殼內側,並與該插設孔相鄰;該第一轉軸包括有一插設部、一第一支撐部及一第二支撐部,該插設部可穿過該插設孔,且可插入該底座或與該底座相分離,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可分別置於兩軸襯內,使該第一轉軸以兩軸襯的連線為軸心而轉動;該第二轉軸包括有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樞接部,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透過該樞接部相接,且可相對應轉動,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一轉軸相對應而可互相結合固定,該第二固定部與該後殼相對應而可互相結合固定;藉此,該後殼可透過該顯示器轉軸結構而支撐固定於該底座。
如上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兩軸襯設置於相同的水平高度。
如上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均為凸出的結構;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凸出的方向相同,兩軸襯的開口方向與該第一支撐部凸出的方向相反;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之間更包括有一通孔,當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分別鄰近兩軸襯的開口時,其中一軸襯係位於該通孔內;該通孔鄰近該第一支撐部或鄰近該第二支撐部,且,該軸襯的體積與該通孔所形成的空間概略相等。
如上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插設部係透過一支架而插入該底座或與該底座相分離。
如上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一轉軸係藉由螺絲與螺母座而結合固定,或者該第二固定部與該後殼係藉由螺絲與螺母座而結合固定。
如上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樞接部包括有一彈簧,該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
藉此,本發明之顯示器轉軸結構的元件數目不多,結構簡單,容易製造與組裝,其樞接的樞接部僅有單一軸心,因此成本較低;故,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為使熟悉該項技藝人士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詳加說明如後。
請同時參閱圖1A~圖1C,圖1A所繪示為本發明之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爆炸圖,圖1B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結合示意圖,圖1C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二轉軸示意圖。如圖1A所示,一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係設置於一顯示器1上,該顯示器1包括有一後殼11、一支架12及一底座13。該顯示器轉軸結構包括有一插設孔144、二軸襯143、一第一轉軸141及一第二轉軸142。該插設孔144位於該後殼11下方。該兩軸襯143係設置於該後殼11內側的相同水平高度上,並且與該插設孔144相鄰;每一軸襯143均具有一開口143A,兩軸襯143的開口143A均朝向左邊。如圖1B所示,該第一轉軸141包括有一插設部1413、一通孔1414、一第一支撐部1411及一第二支撐部1412。該插設部1413位於該第一轉軸141的下方。該第一支撐部1411及該第二支撐部1412分別位於該第一轉軸141的左邊與右邊。該通孔1414位於該第一支撐部1411與該第二支撐部1412之間。此外,該第一支撐部1411與該第二支撐部1412均為向右凸出的結構,且,該第一支撐部1411緊鄰於該通孔1414的旁邊。再來,該第二轉軸142包括有一第一固定部1421、一第二固定部1422及一樞接部1423,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係分別位於該第二轉軸142的左邊與右邊,該樞接部1423係位於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之間,用以連接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一轉軸141相對應,且可藉由螺絲91、螺母座而互相結合固定,也就是說,透過該螺絲91即可將該第一固定部1421鎖附於該第一轉軸141上。還有,如圖1C所示,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透過該樞接部1423相接,且可相對應轉動;該樞接部1423作用的原理為:該樞接部1423上包括有一彈簧1424,該彈簧1424定義有一軸心線92,利用該彈簧1424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即可使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圍繞該軸心線92而轉動。
接下來介紹該顯示器1的組裝方式。如圖1A的對齊線所示,將該第一轉軸141的插設部1413往下穿過該後殼11的插設孔144。再來,如圖2A與圖2B所示,當該插設部1413往下穿過該後殼11的插設孔144時,係以傾斜的方式往該顯示器1的後下方插入,且,插入之後,該插設部1413係貫穿該插設孔144。然後,如圖3A與圖3B所示,轉動該第一轉軸141,使該第一轉軸141平貼於該後殼11的內側,如此,該插設部1413即可垂直地朝向下方;還有,如圖3A所示,該第一轉軸141的第一支撐部1411與第二支撐部1412係分別與兩軸襯143的開口143A相鄰近,且,左邊的軸襯143係位於該通孔1414內。在較佳的實施例中,該軸襯143的體積係與該通孔1414所形成的空間概略相等;且,該通孔1414週邊的結構係配合該軸襯143的外形與輪廓,因此,當該軸襯143位於該通孔1414內時,該通孔1414週邊即可將該軸襯143緊密地合圍,如此,人們將該第一轉軸141安裝於該後殼11內部時,即可防止組裝錯誤或者發生孔位無法對準的狀況,因而,該通孔1414實質上係具有防呆、便於組裝的功能。
再來,將圖3A的第一轉軸141往右推動。因為該第一支撐部1411與該第二支撐部1412均向右凸出,而且兩軸襯143的開口143A方向均朝向左方,也就是說,兩軸襯143的開口143A方向與第一支撐部1411、第二支撐部1412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該第一支撐部1411即可進入左邊的軸襯143內,該第二支撐部1412即可進入右邊的軸襯143內。
當該第一轉軸141往右推動後,即如圖4所示,該第一支撐部1411與該第二支撐部1412係分別位於兩軸襯143內部,所以圖4的第一支撐部1411與第二支撐部1412均被該軸襯143遮蔽;再者,該第一轉軸141、第一支撐部1411、第二支撐部1412即可以兩軸襯143的連線為軸心而呈微幅地轉動。接著,如圖5所示,因為該第二固定部1422與該後殼11相對應,故可透過兩螺絲91而將該第二轉軸142的第二固定部1422鎖附於該後殼11上,使該第二固定部1422與該後殼11結合固定。
最後,再如圖1A所示,當該後殼11與該第一轉軸141、第二轉軸142結合後,即可將該插設部1413依序對準下方的支架12及底座13,將該插設部1413插入該支架12,該支架12插入該底座13,即可完成該顯示器1的組裝。
本發明之顯示器轉軸結構的工作原理為:該第一轉軸141透過其下方的插設部1413來連接該支架12、底座13,其側邊則透過螺絲91、螺母座而與該第一固定部1421連接固定;還有,該後殼1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連接固定;再加上,該第一固定部1421與該第二固定部1422可藉由該樞接部1423的彈簧1424而呈相對轉動,所以,該第一固定部1421、第一轉軸141、支架12、底座13即可以該後殼11的兩軸襯143的連線為軸心,而與該第一支撐部1411、第二支撐部1412同時呈現微幅地轉動。也就是說,該後殼11可透過該顯示器轉軸結構而支撐固定於該支架12與底座13之上,且可與該支架12、底座13呈現微幅地轉動,方便人們以手調整該顯示器1的俯仰角度。
另外,若欲分解該顯示器1,只要將該插設部1413、支架12與該底座13分離,再依相反的順序拆解該顯示器轉軸結構即可。在上述的實施例中,該插設部1413係透過一支架12而插入該底座13或與該底座13相分離,但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插設部1413也可以直接插入該底座13,省略該支架12的設置,用以節省材料的成本。還有,上述實施例中,該通孔1414僅設置並鄰近該第一支撐部1411;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通孔1414也可以鄰近並設置於該第二支撐部1412旁邊;或者,該第一支撐部1411與該第二支撐部1412旁邊均設置一通孔1414。如此,亦可達前述轉動、樞設的功效。
還有,在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轉軸141的插設部1413、第一支撐部1411、第二支撐部1412係為塑膠射出成型的一體式結構,因此該第一轉軸141的機械強度較佳。該第二轉軸142、第一固定部1421、第二固定部1422及樞接部1423之材質為金屬,如此,便可用以支撐整個顯示器1、後殼11的重量與扭轉力量。還有,該顯示器轉軸結構係藉由塑膠材質的第一轉軸141與金屬材質的第二轉軸142,兩者互相結合,以及,利用單一軸心的樞接部1423來支撐俯仰角度調整所需的扭轉力量。因此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
綜上所述,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元件數目不多,結構簡單,容易製造與組裝,其樞接的樞接部1423僅有單一軸心,因此成本較低;故,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本發明以實施例說明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所主張之專利權利範圍。其專利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領域而定。凡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專利精神或範圍內,所作之更動或潤飾,均屬於本發明所揭示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設計,且應包含在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顯示器
11...後殼
12...支架
13...底座
141...第一轉軸
1411...第一支撐部
1412...第二支撐部
1413...插設部
1414...通孔
142...第二轉軸
1421...第一固定部
1422...第二固定部
1423...樞接部
1424...彈簧
143...軸襯
143A...開口
144...插設孔
91...螺絲
92...軸心線
圖1A所繪示為本發明之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爆炸圖。
圖1B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結合示意圖。
圖1C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二轉軸示意圖。
圖2A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一組裝順序圖。
圖2B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在另一視角的第一組裝順序圖。
圖3A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二組裝順序圖。
圖3B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在另一視角的第二組裝順序圖。
圖4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三組裝順序圖。
圖5所繪示為本發明顯示器轉軸結構的第四組裝順序圖。
1...顯示器
11...後殼
12...支架
13...底座
141...第一轉軸
1413...插設部
142...第二轉軸
143...軸襯
143A...開口
144...插設孔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係設置於一顯示器上,該顯示器包括有一後殼及一底座,該顯示器轉軸結構包括:
    一插設孔,該插設孔位於該後殼下方;
    二軸襯,該兩軸襯設置於該後殼內側,並與該插設孔相鄰;
    一第一轉軸,該第一轉軸包括有一插設部、一第一支撐部及一第二支撐部,該插設部可穿過該插設孔,且可插入該底座或與該底座相分離,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可分別置於兩軸襯內,使該第一轉軸以兩軸襯的連線為軸心而轉動;
    一第二轉軸,該第二轉軸包括有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樞接部,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透過該樞接部相接,且可相對應轉動,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一轉軸相對應而可互相結合固定,該第二固定部與該後殼相對應而可互相結合固定;
    藉此,該後殼可透過該顯示器轉軸結構而支撐固定於該底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兩軸襯設置於相同的水平高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均為凸出的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凸出的方向相同,兩軸襯的開口方向與該第一支撐部凸出的方向相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之間更包括有一通孔,當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分別鄰近兩軸襯的開口時,其中一軸襯係位於該通孔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通孔鄰近該第一支撐部或鄰近該第二支撐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軸襯的體積與該通孔所形成的空間概略相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插設部係透過一支架而插入該底座或與該底座相分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一轉軸係藉由螺絲與螺母座而結合固定,或者該第二固定部與該後殼係藉由螺絲與螺母座而結合固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器轉軸結構,其中,該樞接部包括有一彈簧,該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
TW100100028A 2011-01-03 2011-01-03 顯示器轉軸結構 TWI472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028A TWI472227B (zh) 2011-01-03 2011-01-03 顯示器轉軸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028A TWI472227B (zh) 2011-01-03 2011-01-03 顯示器轉軸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0800A TW201230800A (en) 2012-07-16
TWI472227B true TWI472227B (zh) 2015-02-01

Family

ID=4693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0028A TWI472227B (zh) 2011-01-03 2011-01-03 顯示器轉軸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222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0494U (en) * 2005-04-29 2005-11-11 Inventec Corp Display monitor with a rotational axis
US20090184216A1 (en) * 2008-01-23 2009-07-23 Simotec Inc. Hinge Device of Plane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80494U (en) * 2005-04-29 2005-11-11 Inventec Corp Display monitor with a rotational axis
US20090184216A1 (en) * 2008-01-23 2009-07-23 Simotec Inc. Hinge Device of Plane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0800A (en) 2012-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2902B2 (ja) 形態変化可能な対話型情報端末
US11162527B2 (en) Ball and socket joint for device enclosure
US20170020010A1 (en) Double-Shaft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733645B2 (en) Thin display structure
US7530541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pivot mechanism
US20090146033A1 (en) Screen supporting rack
JP3166087U (ja) スピーカの直列接続構造
TWI547664B (zh) 支撐架及具有該支撐架的電子裝置
US20060274487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pivot mechanism
JP2008292698A (ja) 表示装置
JP2008292693A (ja) 表示装置
US7320454B2 (en) Display supporting apparatus
JP4453717B2 (ja) 表示装置
JP2009194541A (ja) 薄型構造の薄型テレビ
JP201209841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72227B (zh) 顯示器轉軸結構
US20070075195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reflective member
CN101674412B (zh) 摄像头角度调整组件及电子装置
US7758000B2 (en) Monitor and supporting mechanism for the same
US20060290832A1 (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06623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7013241A (ja) 壁面可動テレビ装置
JP2005221823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7074569A (ja) スタンド付電子機器
TW201131280A (en) Proj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