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2013B -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 Google Patents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2013B
TWI472013B TW98114194A TW98114194A TWI472013B TW I472013 B TWI472013 B TW I472013B TW 98114194 A TW98114194 A TW 98114194A TW 98114194 A TW98114194 A TW 98114194A TW I472013 B TWI472013 B TW I4720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oped region
protection devic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discharge protection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4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9434A (en
Inventor
Shang Hui Tu
Hung Sher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filed Critical Vanguard Int Semiconduct Corp
Priority to TW98114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20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39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9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2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2013B/zh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靜電放電防護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高壓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積體電路的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以下簡稱ESD)事件,指的是具有高電壓的靜電電荷,透過積體電路晶片的釋放過程。雖然如此的靜電電荷量通常不多,但是,因為高電壓的原因,其釋放的瞬間能量也相當的可觀,如果沒有善加處理,往往會造成積體電路的燒毀。
因此,ESD已經是半導體產品中重要的可靠度考量之一。比較為一般人熟悉的ESD測試有兩種,人體放電模式(human body model,HBM)以及機器放電模式(machine model,MM)。一般商業用的積體電路都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HBM以及MM之耐受度,才可以販售,否則,積體電路非常容易因為偶然的ESD事件而損毀。也因此,如何製造一個有效率的ESD防護裝置/元件,來保護積體電路,也是業界一直不斷探討與研究的問題。
為了承受高電壓,傳統的高壓ESD元件通常是由電路中高壓元件所構成。然而,高壓元件的金屬繞線會影響電場分佈,因而造成電路的破壞。
習知的解決方式係將高壓元件的一端設計成獨立的接觸墊(PAD)。但是,由高壓元件修改所得到的高壓ESD元件也必須具有一獨立的接觸墊。因此,增加電路佈局的複雜性,並使得積體電路的面積大幅增加。
本發明提供一種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包括一基底、一第一摻雜區、一第一閘電極、一第二摻雜區、一第二閘電極以及一第三摻雜區。基底具有一第一導電型態。第一摻雜區具有一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基底之中。第一閘電極形成於基底之上。第二摻雜區具有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基底之中。第一、第二摻雜區以及第一閘電極構成一電晶體。第二閘電極形成於基底之上,並與第一閘電極彼此隔離。第三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電型態,形成於基底之中,並與第二摻雜區相互隔離。第一、第三摻雜區以及第二閘電極構成一放電元件。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包括一基底、一第一摻雜區、一第一閘電極、一第二摻雜區、一第三摻雜區以及一第四摻雜區。基底具有一第一導電型態。第一摻雜區具有一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基底之中。第一閘電極形成於基底之上。第二摻雜區具有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基底之中。第一、第二摻雜區以及第一閘電極構成一電晶體。第三摻雜區具有第一導電型態,形成於基底之中,並與第二摻雜區相互隔離。第四摻雜區具有第二導電型態,形成於基底之中,並與第二摻雜區相互隔離。第一、第三、第四摻雜區與第二閘電極構成一放電元件。
為讓本發明之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為本發明之ESD防護裝置之一可能實施例。如圖所示,ESD防護裝置100包括,基底(未顯示)、摻雜區111、112、121、閘電極151及161。在本實施例中,摻雜區111及121相互隔離。閘電極151及161相互隔離。在另一可能實施例中,摻雜區111及121係分別形成在兩井區之中,其中這兩井區相互隔離。
摻雜區111、閘電極151以及摻雜區112構成電晶體190。電晶體190係為一高壓元件,至少可承受200伏特以上的高壓。在本實施例中,摻雜區111可作為電晶體190之汲極(drain)。摻雜區112可作為電晶體190之源極(source)。閘電極151作為電晶體190之閘極。在一可能實施例中,電晶體190係為一橫向擴散金氧半場效電晶體(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以下簡稱LDMOS FET)。
摻雜區121、閘電極161以及摻雜區112構成放電元件180。放電元件180亦為一高壓放電元件。根據摻雜區112的導電型態,放電元件180可被設定成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以下簡稱IGBT)或是(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以下簡稱SCR)。摻雜區121可作為放電元件180之汲極。摻雜區112可作為放電元件180之源極。閘電極161作為放電元件180之閘極。
在防護模式(ESD事件發生)下,電晶體190為禁能狀態,放電元件180為致能狀態,用以釋放ESD事件所引起的ESD電流。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摻雜區111與121彼此隔離,因此,在正常模式(ESD事件未發生)下,電晶體190運作時,其所產生的電流不會對放電元件180造成影響。
在此例中,當ESD事件未發生時,放電元件180為禁能狀態,電晶體190為致能狀態。在一可能實施例中,電晶體190可為一啟始(startup)元件,用以提供操作電壓予相關電路。
在本實施例中,ESD防護裝置100更包括摻雜區171,用以隔離摻雜區111及121。在另一可能實施例中,摻雜區171更可隔離閘電極151與161。在其它實施例中,ESD防護裝置100更包括接觸墊101。接觸墊101形成於摻雜區111之上。
另外,摻雜區111與121形成一環形結構,並且圍繞接觸墊101。閘電極151與161形成一環形結構,圍繞摻雜區111與121。同樣地,摻雜區112形成一環形結構,圍繞閘電極151與161。
第1B圖為本發明之ESD防護裝置之另一可能實施例。第1B圖相似第1A圖,不同之處在於,第1B圖的ESD防護裝置100’具有場氧化層131~134、141以及摻雜區172。摻雜區172具有第一導電型態,可作為電晶體190’以及放電元件180’的基極(bulk)。
場氧化層131與141彼此隔離,但形成一環形結構,圍繞摻雜區111與121。場氧化層132圍繞閘電極151與161。在本實施例中,摻雜區171隔離場氧化層131與141。場氧化層133圍繞摻雜區112。摻雜區172圍繞場氧化層133。場氧化層134圍繞摻雜區172。
在本實施例中,場氧化層131的寬度W1等於場氧化層141的寬度W2。因此,在防護模式下,放電元件180’可在電晶體190’被致能前,提早被致能,故可即時釋放ESD電流。在其它可能實施例中,場氧化層131的寬度W1大於場氧化層141的寬度W2。
第2圖為第1B圖之A-A”剖面(即電晶體190’)示意圖。如圖所示,摻雜區111、112及172均形成於基底200之中。閘電極151形成於基底200之上。在一可能實施例中,基底200與摻雜區172的導電型態均為P型,摻雜區111與112的導電型態均為N型。因此,電晶體190’係為一N型LDMOSFET。
如圖所示,場氧化層131設置在摻雜區111與閘電極151之間。另外,摻雜區111與場氧化層131係形成在井區211之中。在本實施例中,井區211係為一深N型井(Deep-Nwell)。摻雜區111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211。
井區221形成於井區211與212之間。井區221係為P型井。場氧化層132與摻雜區112係形成於井區212之中。井區212係為N型井。摻雜區112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212。摻雜區172形成於井區222之中。井區222係為P型井,其中摻雜區172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222。
在本實施例中,金屬層240透過插塞(plug)241,電性連接摻雜區112。金屬層250透過插塞251,電性連接摻雜區172。金屬層260透過插塞261,電性連接摻雜區111。在一可能實施例中,金屬層260電性連接接觸墊(如第1A或1B圖所示)101。
第3A圖為第1B圖之B-B”剖面圖(即放電元件180’)。如圖所示,摻雜區121、112及172均形成於基底200之中。閘電極161形成於基底200之上。在一可能實施例中,基底200、摻雜區121及172的導電型態均為P型,摻雜區112的導電型態為N型。摻雜區121及172的摻雜濃度高於基底200。
在本實施例中,放電元件180’係為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摻雜區121作為IGBT之汲極。閘電極161作為IGBT之閘極。摻雜區112作為IGBT之源極。摻雜區172作為IGBT之基極。
如圖所示,場氧化層141設置在摻雜區121與閘電極161之間。再者,摻雜區121與場氧化層141係形成在井區311之中。在本實施例中,井區311係為一深N型井。井區311與井區211(如第2圖所示)相隔離,並且場氧化層141的寬度W2可小於或等於場氧化層131的寬度W1。在一可能實施例中,第1圖所示之摻雜區171隔離井區211及311,其中摻雜區121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311。
井區321形成於井區311與212之間。井區321係為P型井,其摻雜濃度低於摻雜區121。場氧化層132與摻雜區112係形成於井區212之中。井區212係為N型井。摻雜區112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212。摻雜區172形成於井區222之中。井區222係為P型井,其中摻雜區172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222。
在本實施例中,金屬層340透過插塞341及342,電性連接摻雜區112及閘電極161。金屬層360透過插塞361,電性連接摻雜區121。在一可能實施例中,金屬層360亦電性連接接觸墊(如第1A或1B圖所示)101。藉由控制插塞361與場氧化層141之間的寬度W3,便可控制放電元件180’的觸發電壓。因此,在防護模式(ESD事件發生)下,放電元件180’會比電晶體190’較早被觸發,用以即時釋放ESD電流。
第3B圖為本發明之ESD防護裝置之電路示意圖。如圖所示,ESD防護裝置100’包括放電元件180’以及電晶體190’。在本實施例中,放電元件180’係為N型的IGBT,電晶體190’係為N型的LDMOS FET。
電晶體190’的基極(Bulk)耦接放電元件180’的基極。電晶體190’的汲極(drain)耦接放電元件180’的汲極。在一可能實施例中,放電元件180’的汲極耦接至一接觸墊(pad)。電晶體190’的源極(Source)耦接放電元件180’的源極與閘極。在一可能實施例中,放電元件180’的源極為一接地位準(grounding)。因此,當ESD事件發生在接觸墊時,放電元件180’便可將ESD電流釋放至地。
第4圖為放電元件180’之另一可能實施例。第4圖相似第3A圖,不同之處在於,第4圖的摻雜區121具有摻雜區371以及381。摻雜區371的導電型態為P型,摻雜區381的導電型態為N型。摻雜區371的摻雜濃度高於基底200。摻雜區381的摻雜濃度高於井區311。
在本實施例中,放電元件180’係為一矽控整流器(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以下簡稱SCR)。金屬層360透過插塞361及362,電性連接摻雜區371及381,作為SCR的汲極。藉由控制插塞362與場氧化層141之間的寬度W4,便可控制SCR的觸發電壓。閘電極161透過金屬層340,電性連接摻雜區112,用以作為SCR的閘極。摻雜區172作為SCR的基極。
由於摻雜區371與381透過摻雜區171,與摻雜區111相隔離,因此,在正常模式(ESD事件未發生)下,電晶體190’的電流不會對放電元件180’造成影響。另外,藉由環狀結構,可使得ESD防護裝置承受高壓。
再者,藉由控制摻雜區121的導電型態,便可產生所需的放電元件。舉例而言,當摻雜區121的導電型態為P型(如第3B圖所示)時,則放電元件為IGBT。當摻雜區121的導電型態為P型與N型(如第4圖所示)時,則放電元件為SCR。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ESD防護裝置
111、112、121、171、172、371、381...摻雜區
151、161...閘電極
180、180’...放電元件
190、190’...電晶體
101...接觸墊
131~134、141...場氧化層
200...基底
211、212、221、222、311、321...井區
240、250、260、340、360...金屬層
241、251、261、341、361、362...插塞
第1A圖為本發明之ESD防護裝置之一可能實施例
第1B圖為本發明之ESD防護裝置之另一可能實施例。
第2圖為第1B圖之A-A”剖面示意圖
第3A圖為第1B圖之B-B”剖面圖。
第3B圖為本發明之ESD防護裝置之電路示意圖。
第4圖為放電元件之另一可能實施例。
100...ESD防護裝置
101...接觸墊
111、112、121、171...摻雜區
151、161...閘電極
180...放電元件
190...電晶體

Claims (21)

  1. 一種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包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導電型態;一第一摻雜區,具有一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該基底之中;一第一閘電極,形成於該基底之上;一第二摻雜區,具有該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該基底之中,其中該第一、第二摻雜區以及該第一閘電極構成一電晶體;一第二閘電極,形成於該基底之上,並與該第一閘電極彼此隔離;一第三摻雜區,具有該第一導電型態,形成於該基底之中,並與該第二摻雜區相互隔離,其中該第一、第三摻雜區及該第二閘電極構成一放電元件;以及一第四摻雜區,具有該第一導電型態,並形成於該基底之中,用以隔離該第二及第三摻雜區,其中該第四摻雜區更隔離該第一及第二閘電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電晶體係為一橫向擴散金氧半場效電晶體(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LDMOS FET),該放電元件係為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摻雜區作為該電晶體之源極,該第二摻雜區作為該電晶體之汲極。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摻雜區作為該放電元件之源極,該第三摻雜區作為該放電元件之汲極。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金屬層,電性連接該第二閘電極以及該第一摻雜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接觸墊,形成於該第二摻雜區之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場氧化層,形成於該第一閘電極與該第二摻雜區之間;以及一第二場氧化層,形成於該第二閘電極與該第三摻雜區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二場氧化層的寬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場氧化層的寬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場氧化層彼此隔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型態為P型,該第二導電型態為N型。
  11. 一種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包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導電型態;一第一摻雜區,具有一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該基底之中;一第一閘電極,形成於該基底之上; 一第二摻雜區,具有該第二導電型態,並形成於該基底之中,其中該第一、第二摻雜區以及該第一閘電極構成一電晶體;一第三摻雜區,具有該第一導電型態,形成於該基底之中,並與該第二摻雜區相互隔離;以及一第四摻雜區,具有該第二導電型態,形成於該基底之中,並與該第二摻雜區相互隔離,其中該第一、第三、第四摻雜區與該第二閘電極構成一放電元件,其中該電晶體係為一橫向擴散金氧半場效電晶體(later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LDMOS FET),該放電元件係為一矽控整流器(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第五摻雜區,具有該第一導電型態,並形成於該基底之中,用以隔離該第二及第三摻雜區,以及隔離該第二及第四摻雜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摻雜區作為該電晶體之源極,該第二摻雜區作為該電晶體之汲極。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摻雜區作為該放電元件之源極,該第三及第四摻雜區作為該放電元件之汲極。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金屬層,電性連接該第二閘電極以及該第一摻雜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接觸墊,形成於該第二摻雜區之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場氧化層,形成於該第一閘電極與該第二摻雜區之間;以及一第二場氧化層,形成於該第二閘電極與該第四摻雜區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二場氧化層的寬度小於或等於該第一場氧化層的寬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及第二場氧化層彼此隔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更包括一金屬層,電性連接該第三及第四摻雜區。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靜電放電防護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型態為P型,該第二導電型態為N型。
TW98114194A 2009-04-29 2009-04-29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TWI472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4194A TWI472013B (zh) 2009-04-29 2009-04-29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4194A TWI472013B (zh) 2009-04-29 2009-04-29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9434A TW201039434A (en) 2010-11-01
TWI472013B true TWI472013B (zh) 2015-02-01

Family

ID=4499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4194A TWI472013B (zh) 2009-04-29 2009-04-29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201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4602A1 (en) * 2000-12-20 2002-06-20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US6509585B2 (en) * 2000-03-20 2003-01-2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ve device incorporating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devices
TWI293205B (en) * 2005-08-09 2008-02-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Esd protection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9585B2 (en) * 2000-03-20 2003-01-2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ve device incorporating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devices
US20020074602A1 (en) * 2000-12-20 2002-06-20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TWI293205B (en) * 2005-08-09 2008-02-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Esd protection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9434A (en) 2010-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6810B2 (en) LDMOS device for ESD protection circuit
KR100638456B1 (ko) 이에스디 보호회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431389B2 (en) ESD transistor for high voltage and ESD protection circuit thereof
JP4467629B2 (ja) Esd保護のためのガードウォール構造
KR980012401A (ko) 반도체 장치
JP2004047959A (ja) 静電気放電保護素子
US9673189B2 (en) ESD unit
JP3888912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TWI278095B (en) High voltage operat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KR101051684B1 (ko) 정전기 방전 보호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73602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 diode-type ESD protection circuit
US7190030B1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
TW201628159A (zh) 靜電放電保護裝置與靜電放電保護系統
TWI449150B (zh) 靜電放電保護元件結構
TWI506784B (zh) 半導體元件
TWI682518B (zh) 靜電放電防護元件
TWI531042B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與操作方法
TWI472013B (zh) 靜電放電防護裝置
TWI538160B (zh) 靜電放電保護裝置及其應用
TWI595654B (zh) 用於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之橫向雙擴散金氧半導體元件
KR20120020725A (ko) 정전기 방전 보호소자
TWI843628B (zh) 靜電放電保護裝置及電晶體結構
TWI844423B (zh) 半導體結構
TW202008550A (zh) 半導體結構以及靜電防護裝置
TWI775688B (zh) 靜電放電防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