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490B -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490B
TWI470490B TW101105315A TW101105315A TWI470490B TW I470490 B TWI470490 B TW I470490B TW 101105315 A TW101105315 A TW 101105315A TW 101105315 A TW101105315 A TW 101105315A TW I470490 B TWI470490 B TW I4704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stroke
touch point
coordinate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5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5806A (zh
Inventor
Chun Y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1105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0490B/zh
Priority to CN2012100564946A priority patent/CN103257735A/zh
Priority to US13/463,823 priority patent/US2013021504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35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5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4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8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rient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 G06V30/33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30/347Sampling; Contour coding; Stroke extr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的手寫輸入應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呈現手寫輸入筆劃的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的電子裝置。
隨著資訊技術、無線通訊及資訊家電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許多資訊產品的操作介面已由傳統的鍵盤或滑鼠改為使用觸控螢幕作為輸入裝置。觸控螢幕可同時作為產品的輸入與輸出介面。亦即,使用者不僅能透過觸控螢幕觀看操作畫面,也能利用觸控螢幕輸入文字或指令來對產品進行操作。
手寫輸入便是基於觸控螢幕所產生的一種輸入方式。由於觸控螢幕的顯示速度以及產品之處理器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使用者可透過手寫輸入功能便利且快速地在觸控螢幕上輸入各種文字。然而,就目前市面上支援手寫輸入功能的資訊產品而言,在使用者進行書寫的過程當中,觸控螢幕僅會直接顯示符合於輸入軌跡的線條,而不會對輸入軌跡的外觀進行調整。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能在使用者進行手寫輸入對輸入軌跡之外觀進行修正,以呈現優美之字體。
本發明提出一種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用於具有觸控輸入模組與顯示模組的電子裝置,此方法包括接收特定字體之選擇,此特定字體具有多種筆法。當觸控輸入模組偵測到觸碰時,取得對應的起始觸碰點。在觸碰持續存在之下不斷地取得最新觸碰點,並利用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判斷移動方向。當觸碰不存在或移動方向改變時,依據改變前的移動方向判斷觸碰形成之軌跡是否對應上述筆法中的一特定筆法。若是,則根據特定筆法、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決定至少一筆劃補點,並且利用起始觸碰點、最新觸碰點與上述筆劃補點建立封閉圖形,以及將封閉圖形顯示於顯示模組。
從另一觀點來看,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包括觸控輸入模組、顯示模組,以及處理單元。觸控輸入模組包括相互耦接的觸控面板以及觸控控制器,顯示模組包括相互耦接的顯示面板與顯示控制器。處理單元耦接觸控控制器與顯示控制器。其中,處理單元接收特定字體之選擇,此特定字體具有多種筆法。當觸控面板偵測到觸碰時,處理單元經由觸控控制器取得對應的起始觸碰點,並在觸碰持續存在之下不斷地取得觸碰的最新觸碰點,以及利用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判斷移動方向。當觸碰不存在或移動方向改變時,處理單元依據改變前的移動方向判斷觸碰形成之軌跡是否對應上述筆法中的一特定筆法。若是,處理單元根據特定筆法、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決定至少一筆劃補點,並利用起始觸碰點、最新觸碰點與上述筆劃補點建立封閉圖形,以及控制顯示控制器將封閉圖形顯示於顯示面板。
基於上述,本發明在偵測到使用者透過觸控輸入模組進行手寫輸入時,會依據所選之特定字體所具有的筆法來調整輸入之筆劃的外觀,並將調整後的結果呈現於顯示面板。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在進行輸入的同時欣賞經過美化的字體,而提昇使用電子裝置的樂趣。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電子裝置的方塊圖。請參閱圖1,電子裝置100包括觸控輸入模組110、顯示模組120、處理單元130,以及儲存單元140。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可以是手機、個人數位助理、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遊戲機,或平板電腦等各式電子裝置,在此並不限制其種類。
觸控輸入模組110包括相互耦接的觸控面板113以及觸控控制器115,且觸控控制器115耦接至處理單元130。其中,觸控面板113可以是電阻式(resistive)觸控面板、電容式(capacitive)觸控面板、光學式(optical)觸控面板、聲波式(acoustic wave)觸控螢面板、電磁式(electromagnetic)觸控面板等,在此並不限制其種類。觸控控制器115則可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觸控面板113用以接收使用者的觸碰操作,而觸控控制器115會將相應於觸碰操作的位置資訊(例如,觸碰座標)傳送至處理單元130,以由處理單元130產生相對應的操作結果。
顯示模組120包括相互耦接的顯示面板123與顯示控制器125,且顯示控制器125耦接至處理單元130。顯示面板123例如是液晶顯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而顯示控制器125可以是(Visual Processing Unit,VPU)。詳言之,處理單元130會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或系統的運作需求將需要輸出的畫面內容資料(例如,顯示面板123之各像素的顏色)寫入一暫存區,顯示控制器125則會因應處理單元130的控制去讀取暫存區中的資料,並將其顯現於顯示面板123。
在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13係附著於顯示面板123之表面以構成一觸控螢幕。觸控螢幕將同時具有接收觸碰輸入以及顯示畫面的功能。
處理單元130例如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負責控管電子裝置100的整體運作。詳言之,處理單元130會執行被載入至儲存單元140的作業系統,讓使用者能透過作業系統與電子裝置100互動。
儲存單元140包括記憶體,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等等,儲存單元140另可包括硬碟、光碟,或外接式儲存裝置(如記憶卡、隨身碟等)。在此並不對儲存單元140的種類加以限制。儲存單元140可載入各種程式(例如,作業系統、驅動程式等)與資料以供處理單元130執行和運用。在本實施例中,儲存單元140還儲存有多種字體,可讓使用者在建立文件時選擇需要的字體。而各種字體所對應的筆法資訊也記錄於儲存單元140。
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透過觸控輸入模組110進行手寫輸入時,處理單元130可根據預先選擇的字體對應地將手寫輸入之筆劃加以美化,再由顯示模組120呈現美化後的結果。為了進一步說明電子裝置100的運作方式,以下特舉另一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的流程圖,請同時參閱圖1與圖2。
首先如步驟S210所示,接收特定字體之選擇,此特定字體具有多種筆法。舉例來說,在編輯文件、撰寫郵件、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或各種需要接收文字輸入之應用程式的情況下,使用者可從電子裝置100所支援的所有字體中選擇一特定字體。例如當輸入語言為中文時,特定字體可以是楷體、明體、手寫體,或美術體等,但並不以此為限。此外根據不同的輸入語言,使用者能選擇的字體也不盡相同。
接著在步驟S220中,當觸控輸入模組110中的觸控面板113初次偵測到觸碰時,處理單元130將取得對應的起始觸碰點。具體而言,觸控控制器115會將觸控面板113所偵測到的觸碰資訊轉換為座標(包括水平座標與垂直座標)以表示觸碰點,並將座標傳送至處理單元130。
如步驟S230所示,在觸碰持續存在的情況下(即,觸控面板113持續偵測到觸碰),觸控控制器115會一直根據觸碰目前的位置而將最新的座標資訊傳送至處理單元130,因此處理單元130會不斷地取得最新觸碰點。在本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30會利用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判斷觸碰輸入的移動方向。舉例來說,處理單元130會根據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個別之水平座標的水平差異量、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個別之垂直座標的垂直差異量,以及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之間的斜率來判斷移動方向是否為數個預設方向其中之一。其中,預設方向係對應目前所選擇之特定字體。
接下來在步驟S240中,判斷觸碰是否不存在或移動方向是否改變。若觸碰持續存在且移動方向不變,則回到步驟S230,再次取得最新觸碰點並重新判斷移動方向。
然而倘若步驟S240的判斷結果為是,表示一個手寫筆劃已完成或方向有所改變,接著如步驟S250所示,處理單元130依據改變前的移動方向判斷觸碰形成的軌跡是否為目前選擇之特定字體所對應的某一特定筆法。具體來說,處理單元130自儲存單元140取得特定字體所對應之所有筆法與各種預設方向之間的對應關係。若改變前的移動方向趨近或符合任一預設方向,表示觸碰形成之軌跡與此預設方向所對應的筆法相符。
若步驟S250的判斷結果為否,表示處理單元130無法識別輸入軌跡所對應的筆法,因此結束本方法之流程。
若步驟S250的判斷結果為是,接著在步驟S260中,處理單元130根據特定筆法、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決定至少一筆劃補點。詳言之,儲存單元140記錄有每一筆法所對應的一補點樣板。處理單元130自儲存單元140取得特定筆法所對應的補點樣板,並依據補點樣板的形狀決定筆劃補點的數量,再利用補點樣板、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個別的水平座標與垂直座標計算各筆劃補點的座標資訊。在本實施例中,各補點樣板可以是由數個折線段所圍成的封閉幾何圖形(例如,三角形、四角形等),或是由曲線圍成的封閉幾何圖形(例如,圓形、橢圓形等)。各補點樣板的形狀會對應所選擇之特定字體。
最後如步驟S270所示,處理單元130利用起始觸碰點、最新觸碰點與上述筆劃補點建立一封閉圖形,並控制顯示控制器125將封閉圖形顯示於顯示面板123。詳言之,處理單元130依照一連接順序將起始觸碰點、最新觸碰點,以及所有的筆劃補點連接為形狀相符或相似於補點樣板的封閉圖形。更具體來說,處理單元130會將封閉圖形的位置與顏色等資訊寫入視訊記憶體(未繪示)中的一塊圖框暫存區(framebuffer),此圖框暫存區的大小對應於顯示面板123的像素個數。而顯示控制器125會讀取圖框暫存區中的資料並將其顯示於顯示面板123。
如圖2所示,經由觸控輸入模組110所輸入的手寫筆劃,可被處理單元130修正為對應特定字體之筆法的封閉圖形,再由顯示模組120來呈現之。基此,使用者於顯示面板123看到的手寫輸入軌跡不再只是單純的線條,而是會呈現特殊的字體效果。
以下將以楷體作為特定字體之範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如何在使用者對電子裝置100進行中文字的手寫輸入時,將手寫輸入的筆劃依永字八法進行美化後再呈現於顯示面板123。
圖3是永字八法所包括之八種筆法的示意圖。請參閱圖3,筆法31至38分別代表永字八法所包括的八種筆法:側、勒、努、趯、策、掠、啄、磔。一般來說,中文字大多數筆劃的書寫方向是以左至右、上至下、右上至左下、左上至右下四個方向為主,而另有部分筆劃具有朝特定方向的一次轉折。永字八法所包括的八種筆法亦然,各筆法係對應一種預設的書寫方向(以下簡稱為預設方向)。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預設方向與永字八法所包括之八種筆法的對應表。請同時參閱圖3與圖4之對應表400,筆法31(側)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右下方向、筆法32(勒)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水平方向、筆法33(努)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垂直方向、筆法34(趯)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左上方向、筆法35(策)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水平方向、筆法36(掠)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左下方向、筆法37(啄)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左下方向,而筆法38(磔)所對應的預設方向為右下方向。而必須說明的是,雖然筆法36(掠)以及筆法37(啄)均對應左下方向,但參照圖3可知筆法36(掠)較長而筆法37(啄)較短。此外,筆法31(側)與筆法38(磔)都對應右下方向,然而筆法31(側)較短而筆法38(磔)較長。本發明並不對記錄上述對應關係的資料結構加以限制,上述對應關係可以檔案的形式儲存於儲存單元140,但並不以此為限。
基於上述,處理單元130要判斷手寫輸入之筆劃是否符合上述八種筆法其中之一時,可先根據筆劃之移動方向進行判斷。而當移動方向同時對應兩種筆法時,再進一步以筆劃之距離長短來區分。
以下將以圖5來說明處理單元130判斷移動方向的詳細步驟。為了方便說明,以下以二維座標(XS ,YS )表示起始觸碰點S,並以二維座標(XE ,YE )表示最新觸碰點E,且此二維座標系統的原點座標(0,0)在左上角。其中XS 為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YS 為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XE 為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YE 為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
請參閱圖5,首先如步驟S405所示,處理單元130判斷起始觸碰點S之水平座標XS 與最新觸碰點E之水平座標XE 之間的水平差異量是否不超過誤差範圍。
若步驟S405的判斷結果為是,表示兩觸碰點的水平座標相同或相近,因此如步驟S410所示,處理單元130判定移動方向為垂直方向。
若步驟S405的判斷結果為否,接著如步驟S415所示,處理單元130判斷起始觸碰點S之垂直座標YS 與最新觸碰點E之垂直座標YE 之間的垂直差異量是否不超過誤差範圍。
若步驟S415的判斷結果為是,表示兩觸碰點的水平座標差異雖超過誤差範圍,但垂直座標確相同或相近,因此如步驟S420所示,處理單元130判定移動方向為水平直方向。
若步驟S415的判斷結果為否,接著在步驟S425中,處理單元130判斷起始觸碰點S與最新觸碰點E之間的斜率是否小於一斜率區間的下限值。在本實施例中,斜率區間的下限值例如為-0.5,且斜率區間的上限值例如為1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若步驟S425的判斷結果為是,接著在步驟S430中判斷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是否大於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且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是否小於或等於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若步驟S430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如步驟S435所示,處理單元130判定移動方向為左下方向。若步驟S430的判斷結果為否,則如步驟S440所示,處理單元130判定移動方向為右上方向。
回到步驟S425,若步驟S425的判斷結果為否,接著如步驟S445所示,處理單元130判斷起始觸碰點S與最新觸碰點E之間的斜率是否介於斜率區間。若否,則如步驟S460所示,處理單元130無法識別此移動方向,換言之,在此情況下表示使用者以手寫輸入的軌跡不符合楷體所包括的任何筆法。
然而若斜率介於斜率區間,接著在步驟S465中,處理單元130判斷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是否小於或等於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且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是否大於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若步驟S465的判斷結果為是,則如步驟S470所示,處理單元130判定移動方向為右下方向。若步驟S465的判斷結果為否,則如步驟S475所示,處理單元130判定移動方向為左上方向。
如圖5所示,處理單元130可利用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判斷移動方向是否符合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左下方向、右下方向,或左上方向這五種預設方向其中之一,而在觸碰終止或移動方向改變之際,處理單元130能根據改變前的移動方向以及圖4所示之對應表400來識別目前手寫輸入之筆劃是否對應側、勒、努、趯、策、掠、啄、磔這八種筆法其中之一。
然而必須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移動方向之判斷流程。換言之,在使用者選擇其他特定字體或甚至其他輸入語言時,移動方向的判斷準則會隨輸入語言之文字的字型以及筆劃之慣用書寫方向而有所不同。
以下將說明當手寫輸入之筆劃分別對應永字八法中的某種筆法時,處理單元130如何決定筆劃補點之數量與各補點之座標。在本實施例中,永字八法中的每一筆法係對應一種多邊型補點樣板,處理單元130會依據各多邊型補點樣板的頂點數量決定所對應之筆法需要的補點數量。舉例來說,筆法“掠”、“啄”、“磔”、“側”、“趯”所對應的多邊型補點樣板為三角形,因此當手寫輸入之筆劃所對應的筆法為“掠”、“啄”、“磔”、“側”、或“趯”時,處理單元130會定義單一個筆劃補點。筆法為“策”、“勒”、“努”所對應的多邊型補點樣板為六角型,因此當手寫輸入之筆劃所對應的筆法為“策”、“勒”,或“努”時,處理單元130會定義四個筆劃補點。
除此之外,處理單元130亦會根據起始觸碰點與最新觸碰點個別的水平/垂直座標,以及多邊型補點樣板的形狀來決定各筆劃補點的座標。
具體來說,在移動方向為右下方向,且起始觸碰點S與最新觸碰點E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距離預設值的情況下,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側”,而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側”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其中,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側”的水平調整值a與垂直調整值b,並如圖6所示,根據筆法“側”而選擇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水平調整值a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E -a,並根據筆法“側”而選擇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與垂直調整值b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YE -b。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側”的水平調整值a與垂直調整值b例如分別為20與3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移動方向該水平方向時,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勒”或“策”,圖7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勒”或“策”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勒”、“策”的水平調整值c與垂直調整值c,如圖7所示,處理單元130利用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與水平調整值c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第一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S +c,並利用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與垂直調整值c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第一筆劃補點P1 的垂直座標YS +c。另外,處理單元130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該水平調整值c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第二筆劃補點P2 的水平座標XE +c,並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與垂直調整值c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第二筆劃補點P2 的垂直座標YE +c。並且,處理單元130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水平調整值c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三筆劃補點P3 的水平座標XE -c,並以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做為第三筆劃補點P3 的垂直座標。此外,處理單元130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水平調整值c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四筆劃補點P4 的水平座標XE -c,並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與垂直調整值c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四筆劃補點P4 的垂直座標YE -c。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勒”、“策”的水平調整值c與垂直調整值c例如均為15,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水平調整值與垂直調整值亦可具有不同的數值。
在移動方向為垂直方向時,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努”,而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努”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努”的第一水平調整值d、第二水平調整值f、第三水平調整值g、第一垂直調整值e,以及第二垂直調整值h。如圖8所示,處理單元130利用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與第一水平調整值d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一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S -d,並利用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與第一垂直調整值e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一筆劃補點P1 的垂直座標YS -e。處理單元130利用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與第二水平調整值f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二筆劃補點P2 的水平座標XS -f,並利用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與第一垂直調整值e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第二筆劃補點P2 的垂直座標YS +e。處理單元130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第二水平調整值f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三筆劃補點P3 的水平座標XE -f,並以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做為第三筆劃補點P3 的垂直座標。處理單元130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第三水平調整值g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第四筆劃補點P4 的水平座標XE -g,並利用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與第二垂直調整值h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第四筆劃補點P4 的垂直座標YE +h。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努”的第一水平調整值d例如為25、第二水平調整值f例如為20、第三水平調整值g例如為10、第一垂直調整值e例如為10,第二垂直調整值h例如為15,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移動方向為左上方向時,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趯”,圖9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趯”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其中,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趯”的水平調整值i與垂直調整值j,並如圖9所示,根據筆法“趯”而選擇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與水平調整值i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S -i,根據筆法“趯”而選擇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與垂直調整值j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YS -j。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趯”的水平調整值i與垂直調整值j例如分別為20與4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移動方向為左下方向,且起始觸碰點S與最新觸碰點E之間的距離大於距離預設值時,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掠”,圖10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掠”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其中,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趯”的水平調整值k與垂直調整值k’,而在本實施例中,垂直調整值k’為0。如圖10所示,處理單元130根據筆法“掠”而選擇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與水平調整值k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S -k,再根據筆法“掠”而選擇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與垂直調整值k’進行減法運算來產生筆劃補點P1 的垂直座標YS -k’。由於垂直調整值k’為0,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筆劃補點P1的水平座標YS -k’等同於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掠”的水平調整值k例如為3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移動方向為左下方向,且起始觸碰點S與最新觸碰點E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距離預設值的情況下,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啄”,而圖1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啄”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啄”的水平調整值l與垂直調整值l’,而在本實施例中,垂直調整值l’為0。如圖11所示,處理單元130根據筆法“啄”而選擇起始觸碰點S的水平座標XS 與水平調整值l進行減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S -l,再根據筆法“啄”而選擇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與垂直調整值l’進行減法運算來產生筆劃補點P1 的垂直座標YS -l’。由於垂直調整值l’為0,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YS -l’等同於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S 。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啄”的水平調整值l例如為2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移動方向為右下方向,且起始觸碰點S與最新觸碰點E之間的距離大於距離預設值時,處理單元130判定使用者輸入之手寫筆劃對應的特定筆法為“磔”,而圖1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磔”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處理單元130取得對應筆法“磔”的水平調整值m與垂直調整值m’,而在本實施例中,垂直調整值m’為0。如圖12所示,處理單元130根據筆法“磔”而選擇最新觸碰點E的水平座標XE 與水平調整值m進行加法運算,以產生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XE +m,再根據筆法“磔”而選擇最新觸碰點E的垂直座標YE 與垂直調整值m’進行加法運算來產生筆劃補點P1 的垂直座標YE +m’。由於垂直調整值m’為0,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筆劃補點P1 的水平座標YE +m’等同於起始觸碰點S的垂直座標YE 。在本實施例中,對應筆法“磔”的水平調整值m例如為4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如圖6至圖12所示,處理單元130可透過增加筆劃補點的方式,將使用者手寫輸入的線條轉化為封閉多邊形(例如,依照一連接順序將起始觸碰點、最新觸碰點以及所有的筆劃補點連接為封閉多邊形),因而使得呈現於顯示面板123的筆跡貼近於永字八法所定義的筆法態樣。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30會以使用者預先選擇之輸入文字的顏色來填滿封閉多邊形。
圖13A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未進行前述調整時的手寫輸入軌跡示意圖。圖13B則是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進行前述調整後的手寫輸入軌跡示意圖。同時比較圖13A與圖13B可發現,經過處理單元130的運作,使用者輸入的手寫軌跡會具有楷體的外觀,而呈現美觀的手寫輸入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能將使用者手寫輸入的筆劃以符合特定字體之筆法的方式顯示。基此,當使用者利用觸控輸入模組對電子裝置進行手寫輸入之時,便可同時欣賞美化過的字體,而獲得更多的操作樂趣。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觸控輸入模組
113...觸控面板
115...觸控控制器
120...顯示模組
123...顯示面板
125...顯示控制器
130...處理單元
140...儲存單元
S210~S270...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的各步驟
31、32、33、34、35、36、37、38...筆法
400...對應表
S405~S475...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判斷移動方向的各步驟
S...起始觸碰點
E...最新觸碰點
P1 、P2 、P3 、P4 ...筆劃補點
XS ...水平座標
YS ...垂直座標
a、c、d、f、g、i、k、l、m...水平調整值
b、c、e、h、j...垂直調整值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永字八法所包括之八種筆法的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預設方向與永字八法所包括之八種筆法的對應表。
圖5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判斷移動方向的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側”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勒”或“策”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努”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趯”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掠”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啄”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1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當觸碰形成之軌跡係對應筆法“磔”時的筆劃補點示意圖。
圖13A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未進行前述調整時的手寫輸入軌跡示意圖。
圖13B則是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進行前述調整後的手寫輸入軌跡示意圖。
S210~S270...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的各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用於具有一觸控輸入模組與一顯示模組的一電子裝置,該方法包括:接收一特定字體之選擇,其中該特定字體具有多種筆法;當該觸控輸入模組偵測到一觸碰時,取得對應的一起始觸碰點;在該觸碰持續存在之下不斷地取得一最新觸碰點,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判斷一移動方向;當該觸碰不存在或該移動方向改變時,依據改變前的該移動方向判斷該觸碰形成之軌跡是否對應該些筆法中的一特定筆法;若是,則根據該特定筆法、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決定至少一筆劃補點;以及利用該起始觸碰點、該最新觸碰點與該至少一筆劃補點建立一封閉圖形,並顯示該封閉圖形於該顯示模組,其中,顯示該封閉圖形於該顯示模組的步驟包括:以一顏色填滿該封閉圖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包括一水平座標與一垂直座標,而利用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判斷該移動方向的步驟包括:根據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之該水平座標的一水平差異量、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之該垂直座標的一垂直差異量,以及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 觸碰點之間的一斜率,判斷該移動方向是否為多個預設方向其中之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依據改變前的該移動方向判斷該觸碰形成之軌跡是否對應該些筆法中的該特定筆法的步驟包括:取得該些筆法與該些預設方向的一對應關係;以及若改變前的該移動方向趨近該些預設方向其中之一,則依據該對應關係指定該特定筆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根據該特定筆法、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決定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步驟包括:取得各該些筆法所對應的一補點樣板;依據該特定筆法所對應之該補點樣板的一形狀決定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數量;以及利用該補點樣板、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的該水平座標與該垂直座標計算各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一座標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利用該起始觸碰點、該最新觸碰點與該至少一筆劃補點建立該封閉圖形的步驟包括:依照一連接順序將該起始觸碰點、該最新觸碰點,以及該至少一筆劃補點連接為相符於該補點樣板的該封閉圖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 現方法,其中該些預設方向包括一垂直方向、一水平方向、一左下方向、一右下方向,以及一左上方向,而根據該水平差異量、該垂直差異量以及該斜率判斷該移動方向是否為該些預設方向其中之一的步驟包括:若該水平差異量不超過一誤差範圍,則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垂直方向;若該水平差異量與該垂直差異量均超過該誤差範圍、該斜率小於一斜率區間之下限值、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大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且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小於或等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則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下方向;若該水平差異量與該垂直差異量均超過該誤差範圍、該斜率介於該斜率區間、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小於或等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且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大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則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右下方向;若該水平差異量與該垂直差異量均超過該誤差範圍、該斜率介於該斜率區間、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大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且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小於或等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則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上方向;以及若該水平差異量超過該誤差範圍且該垂直差異量不超過該誤差範圍,則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水平方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 現方法,其中該特定字體為楷體,且該些筆法包括側、勒、努、趯、策、掠、啄、磔,而依據改變前的該移動方向判斷該觸碰形成之軌跡是否對應該些筆法中的該特定筆法的步驟包括:若該移動方向為該垂直方向,則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努;若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下方向,則在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之間的一距離小於或等於一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啄,並在該距離大於該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掠;若該移動方向為該右下方向,則在該距離小於或等於該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側,並在該距離大於該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磔;若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上方向,則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趯;以及若該移動方向為該水平方向,則判定所該特定筆法為策或勒。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根據該特定筆法、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決定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步驟包括:當該特定筆法為掠、啄、磔、側、或趯時,定義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為一單一筆劃補點;取得對應該特定筆法的一水平調整值與一垂直調整值; 根據該特定筆法選擇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或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單一筆劃補點的一補點水平座標;以及根據該特定筆法選擇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或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單一筆劃補點的一補點垂直座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根據該特定筆法、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決定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步驟包括:當該特定筆法為策或勒時,定義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為一第一筆劃補點、一第二筆劃補點、一第三筆劃補點,以及一第四筆劃補點;取得對應該特定筆法的一水平調整值、一垂直調整值;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垂直座標;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一第二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一第 二補點垂直座標;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水平座標,並以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做為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垂直座標;以及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垂直座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其中根據該特定筆法、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決定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步驟包括:當該特定筆法為努時,定義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為一第一筆劃補點、一第二筆劃補點、一第三筆劃補點,以及一第四筆劃補點;取得對應該特定筆法的一第一水平調整值、一第二水平調整值、一第三水平調整值、一第一垂直調整值,以及一第二垂直調整值;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一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第一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垂直座標; 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二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一第二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第一垂直調整值進行一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一第二補點垂直座標;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二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水平座標,並以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做為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垂直座標;以及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三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第二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垂直座標。
  1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觸控輸入模組,包括:一觸控面板;以及一觸控控制器,耦接該觸控面板;一顯示模組,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顯示控制器,耦接該顯示面板;以及一處理單元,耦接該觸控控制器與該顯示控制器,其中該處理單元接收一特定字體之選擇,該特定字體具有多種筆法, 當該觸控面板偵測到一觸碰時,該處理單元經由該觸控控制器取得對應的一起始觸碰點,並在該觸碰持續存在之下不斷地取得一最新觸碰點,以及利用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判斷一移動方向,當該觸碰不存在或該移動方向改變時,該處理單元依據改變前的該移動方向判斷該觸碰形成之軌跡是否對應該些筆法中的一特定筆法,若是,該處理單元根據該特定筆法、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決定至少一筆劃補點,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該最新觸碰點與該至少一筆劃補點建立一封閉圖形,以及控制該顯示控制器將該封閉圖形顯示於該顯示面板,其中,該處理單元以一顏色填滿該封閉圖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包括一水平座標與一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根據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之該水平座標的一水平差異量、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之該垂直座標的一垂直差異量,以及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之間的一斜率,判斷該移動方向是否為多個預設方向其中之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儲存單元,耦接該處理單元,該儲存單元記錄該些筆法與該些預設方向的一對應關係,該處理單元取得該對應關係,若改變前的該移動方向趨近該些預設方向其中之一,則依據該對應關係指定該特 定筆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儲存單元記錄各該些筆法所對應的一補點樣板,該處理單元取得該特定筆法所對應之該補點樣板,並依據該補點樣板的一形狀決定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數量,以及利用該補點樣板、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個別的該水平座標與該垂直座標計算各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的一座標資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依照一連接順序將該起始觸碰點、該最新觸碰點,以及該至少一筆劃補點連接為相符於該補點樣板的該封閉圖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些預設方向包括一垂直方向、一水平方向、一左下方向、一右下方向,以及一左上方向,該處理單元在該水平差異量不超過一誤差範圍時,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垂直方向,該處理單元在該水平差異量與該垂直差異量均超過該誤差範圍、該斜率小於一斜率區間之下限值、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大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且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小於或等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下方向,該處理單元在該水平差異量與該垂直差異量均超過該誤差範圍、該斜率介於該斜率區間、該起始觸碰點的該 水平座標小於或等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且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大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右下方向,該處理單元在該水平差異量與該垂直差異量均超過該誤差範圍、該斜率介於該斜率區間、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大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且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小於或等於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上方向,該處理單元在該水平差異量超過該誤差範圍且該垂直差異量不超過該誤差範圍,判定該移動方向為該水平方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特定字體為楷體,且該些筆法包括側、勒、努、趯、策、掠、啄、磔,而該處理單元在該移動方向為該垂直方向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努;該處理單元在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下方向,則在該起始觸碰點與該最新觸碰點之間的一距離小於或等於一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啄,並在該距離大於該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掠;該處理單元在該移動方向為該右下方向,則在該距離小於或等於該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側,並在該距離大於該距離預設值時,判定所對應的該特定筆法為磔;該處理單元在該移動方向為該左上方向時,判定所對 應的該特定筆法為趯;以及該處理單元在該移動方向為該水平方向時,判定所該特定筆法為策或勒。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在該特定筆法為掠、啄、磔、側、或趯時,定義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為一單一筆劃補點,取得對應該特定筆法的一水平調整值與一垂直調整值,根據該特定筆法選擇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或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單一筆劃補點的一補點水平座標,以及根據該特定筆法選擇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或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單一筆劃補點的一補點垂直座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在該特定筆法為策或勒時,定義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為一第一筆劃補點、一第二筆劃補點、一第三筆劃補點,以及一第四筆劃補點,並取得對應該特定筆法的一水平調整值、一垂直調整值,該處理單元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 一第二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一第二補點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水平座標,並以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做為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垂直座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在該特定筆法為努時,定義該至少一筆劃補點為一第一筆劃補點、一第二筆劃補點、一第三筆劃補點,以及一第四筆劃補點,並取得對應該特定筆法的一第一水平調整值、一第二水平調整值、一第三水平調整值、一第一垂直調整值,以及一第二垂直調整值,該處理單元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一水平調整值進行一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第一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一筆劃補點的一第一補點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二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 點的一第二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起始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第一垂直調整值進行一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二筆劃補點的一第二補點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二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水平座標,並以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做為該第三筆劃補點的一第三補點垂直座標,該處理單元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水平座標與該第三水平調整值進行該第二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水平座標,並利用該最新觸碰點的該垂直座標與該第二垂直調整值進行該第一類算術運算以產生該第四筆劃補點的一第四補點垂直座標。
TW101105315A 2012-02-17 2012-02-17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TWI470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5315A TWI470490B (zh) 2012-02-17 2012-02-17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CN2012100564946A CN103257735A (zh) 2012-02-17 2012-03-06 手写输入的笔划呈现方法与电子装置
US13/463,823 US20130215045A1 (en) 2012-02-17 2012-05-04 Stroke display method of handwriting input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5315A TWI470490B (zh) 2012-02-17 2012-02-17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5806A TW201335806A (zh) 2013-09-01
TWI470490B true TWI470490B (zh) 2015-01-21

Family

ID=48961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5315A TWI470490B (zh) 2012-02-17 2012-02-17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15045A1 (zh)
CN (1) CN103257735A (zh)
TW (1) TWI4704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604B (zh) * 2018-03-20 2019-07-01 王佑鈞 電腦手寫中文字集創建及應用系統
TWI712920B (zh) * 2019-12-10 2020-12-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字符識別方法及利用其之觸控模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28681A (ko) * 2012-05-17 2013-1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체 보정을 수행하도록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5808083B (zh) * 2014-12-30 2022-02-11 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与装置
WO2017022089A1 (ja) * 2015-08-04 2017-02-09 株式会社ワコム ユーザ通知方法、手書きデータ取り込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619027B (zh) * 2015-10-19 2018-03-21 威鋒數位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生成個人化手寫字型的系統和方法
CN106250035B (zh) 2015-10-19 2019-07-26 威锋数位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生成个人化手写字型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43714B (zh) * 2016-11-15 2020-05-1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US11069326B2 (en) 2017-12-04 2021-07-20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ssing method for character stroke and related device
TWI676919B (zh) * 2018-08-02 2019-11-11 義守大學 一種電腦化寫字評估與訓練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4766A (en) * 1986-07-25 2000-05-16 Ast Research, Inc. Handwritten keyboardless entry computer system
WO2012010211A1 (en) * 2010-07-23 2012-01-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evice, method &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80478A (ja) * 1984-09-27 1986-04-24 インタ−ナショナル ビジネス マシ−ンズ コ−ポレ−ション デ−タ入力・表示システム
US7593574B2 (en) * 2005-07-01 2009-09-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k warping for normalization and beautification / ink beautification
CN101593059B (zh) * 2009-06-25 2011-11-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其触控检测方法及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
TWI430141B (zh) * 2010-02-25 2014-03-1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判斷旋轉手勢的方法與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4766A (en) * 1986-07-25 2000-05-16 Ast Research, Inc. Handwritten keyboardless entry computer system
WO2012010211A1 (en) * 2010-07-23 2012-01-2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evice, method &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604B (zh) * 2018-03-20 2019-07-01 王佑鈞 電腦手寫中文字集創建及應用系統
TWI712920B (zh) * 2019-12-10 2020-12-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字符識別方法及利用其之觸控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735A (zh) 2013-08-21
US20130215045A1 (en) 2013-08-22
TW201335806A (zh) 201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0490B (zh) 手寫輸入之筆劃呈現方法與電子裝置
US9766707B2 (en) Method for using the GPU to create haptic friction maps
US9911221B2 (en) Animated page turning
US9324183B2 (en) Dynamic graphical interface shadows
JP567192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02185B2 (en) Scrolling screen apparatus, method for scrolling screen, and game apparatus
US20150116363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Mobile Device Including Dynamic Orientation Display
US10318629B2 (en) Adaptive content rendering for optimizing page layout
JP2011520209A5 (zh)
TWI498821B (zh) 非暫時性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及用於使韌體支援舊版作業系統之方法及電腦系統
US106435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playing mode of a mobile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CN106095139B (zh) 一种在投影交互系统中提升线条绘制速度的方法
US10872455B2 (en) Method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changing graphics processing resolution according to scenario
US20150348510A1 (en) Presentation of representations of input with contours having a width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input
US10388055B2 (en) Rendering animated user input strokes
JP2010175638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
US9483171B1 (en) Low latency touch input rendering
US9373049B1 (en) Straight line gesture recognition and rendering
US11809701B2 (en) Handwriting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816584A (zh) 調整手寫輸入之呈現效果的方法與電子裝置
KR101803770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렌더링 방법
JP2017125934A (ja) 文字描画装置及び文字描画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395386A (zh) 一种瓦片地图定位显示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KR20150057232A (ko) 컨텐츠를 렌더링 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