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0305B - 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0305B
TWI470305B TW100129759A TW100129759A TWI470305B TW I470305 B TWI470305 B TW I470305B TW 100129759 A TW100129759 A TW 100129759A TW 100129759 A TW100129759 A TW 100129759A TW I470305 B TWI470305 B TW I4703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strip
display panel
cell array
solar cel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9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0117A (zh
Inventor
Kuo Sen Kung
Chun Hao Tu
Ren Hong Jhan
Wei Cheng Wu
Yu Jung Liu
Jiun Jye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29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0305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42886.4A priority patent/CN10250837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0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0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0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03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Description

顯示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太陽電池陣列之顯示器。
透明顯示器(Transparent Display)是指顯示器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穿透性,能夠清楚地顯示面板後方的背景。透明顯示器適用於建築物窗戶、汽車車窗與商店櫥窗等多種應用。除了原有的透明顯示功能以外,還具有未來可能作為資訊顯示器的發展潛力,因而備受市場關注。
以用於建築物窗戶之透明顯示器為例,其是以外界光線做為背光源,而讓使用者可看到顯示器所顯示之畫面。然而,外界光線之強弱並非使用者所能控制的,若外界光線不足將造成顯示器的亮度過低,而使使用者無法清楚地看到顯示器所顯示之畫面。另一方面,若外界光線過強,則會造成室內環境過亮或溫度過高的問題,此亦為使用者所不樂見的。承上述,如何開發出可調控亮度之透明顯示器實為研發者所欲達成之目標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器,其亮度可依使用者的需求做調整,且兼具將光能轉換為電能之功能。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器,其包括穿透式顯示面板、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以及控制單元。第一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這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外界光線,並將外界光線轉換為電能。控制單元與穿透式顯示面板及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調整方向移動,且調整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穿透式顯示面板包括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輔助背光源(auxiliary backlight),其中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而輔助背光源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與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輔助背光源,其中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而輔助背光源包括導光元件,導光元件內建於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輔助背光源,其中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中,而輔助背光源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輔助背光源,其中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中,而輔助背光源包括導光元件,導光元件內建於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穿透式顯示面板包括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觸控線路,其中觸控線路與第一太陽電池陣列分別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兩對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觸控線路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觸控線路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其中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位於第二太陽電池陣列與穿透式顯示面板之間。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這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外界光線。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調整方向移動,且調整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二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中,而第二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太陽電池陣列與第二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同一側。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太陽電池陣列與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調整方向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控制單元包括與穿透式顯示面板以及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之控制器以及與控制器電性連接之光感測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控制單元包括與穿透式顯示面板以及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之控制器以及與控制器電性連接之無線資料傳輸模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控制單元包括與穿透式顯示面板以及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之控制器、與控制器電性連接之光感測器以及與控制器電性連接之無線資料傳輸模組。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位於奇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與位於偶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不對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位於偶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互相對齊,而位於奇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互相對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顯示器可進一步包括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其中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位於第二太陽電池陣列與穿透式顯示面板之間,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外界光線,而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一調整方向相對於第一太陽電池陣列移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位於奇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與位於偶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不對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位於偶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互相對齊,而位於奇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互相對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之調整方向包括行方向或列方向。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顯示器結合了穿透式顯示面板與太陽電池陣列,故顯示器除了具有顯示的功能外,更具有將光能轉換為電能之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之顯示器中,太陽電池陣列具有調節顯示器亮度的功能,而使使用者在外界光線強度改變的情況下仍可清楚地觀看到顯示器所顯示的畫面。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持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一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而圖2A為對應圖1之剖面線A-A’所繪示的顯示器之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及圖2A,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可包括穿透式顯示面板110(transmissive display panel)、太陽電池陣列120以及控制單元130。
請參照圖2A,本實施例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例如為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詳言之,本實施例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可包括上基板112、與上基板112相對之下基板114、配置於上基板112上且位於上基板112與下基板114間的彩色濾光(color filter)層116、配置於下基板114上且位於上基板112與下基板114間的主動元件層118以及配置於的彩色濾光層116與主動元件層118間的顯示介質層113(例如液晶層)。在本實施例中,上基板112(或下基板114)包括硬質基板或可撓性(flexible)基板,上基板112(或下基板114)之材質包括玻璃、石英、有機聚合物或是其它可適用的材料。
然而,本發明之穿透式顯示面板不限於上段所述,在其他實施中,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亦可為其他形式之穿透式顯示面板。舉例而言,如圖2B所示,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穿透式顯示面板亦可為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詳言之,圖2B所示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與本實施例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相似,惟圖2B所示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中的顯示介質層113’為有機電激發材料層,且圖2B所示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可選擇性地不包括彩色濾光層。另外,需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之穿透式顯示面板可具有多種形式,並不限於上述之形式。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A,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中。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可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下基板114與主動元件層118之間。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這些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外界光線L,並將外界光線L轉換為電能。更詳細地說,如圖2A所示,本實施例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可位於導光元件142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下基板114之間,且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被封裝材料122a所封裝。
當外界光線L照射至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時,部份之外界光線L可穿過下基板114被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吸收而轉換為電能。另一部份之外界光線L可穿過太陽電池陣列120,而做為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背光源。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實施例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係不透光,故當外界光線L過強時,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可阻擋部分之外界光線L穿過穿透式顯示面板110。如此一來,當外界光線L過強時,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便可發揮調節顯示器100亮度的作用,而顯示器100的亮度不至於過亮,進而讓使用者可舒適地觀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的畫面。
另外,需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之太陽電池陣列120之形式並不限於圖1及圖2A中所繪之太陽電池陣列120。在其他實施例中,太陽電池陣列120中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亦可呈棋盤格排列。換言之,在其他實施例中,太陽電池陣列120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可為矩形,且在方向D1及方向D2彼此交替排列。然而,本發明之太陽電池陣列的形式不限於上述,特別是,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之外形、面積大小以及配置方式皆可視實際的需求作適當的設計。
請參照圖1及圖2A,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可進一步包括輔助背光源140(auxiliary backlight),而輔助背光源140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一側。更詳細地說,本實施例之輔助背光源140包括導光元件142以及光源144。導光元件142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中。導光元件142亦可建在太陽電池陣列120與主動元件層118之間,而光源144可位於導光元件142之一側邊142a。導光元件142兼具均勻地擴散光源以及集中光線至某範圍之功能,進而使得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具有良好的光學特性。當外界光線L強度較弱時,輔助背光源140可透過控制單元130開啟,而讓使用者在外界光線L強度較弱的情況下仍可清楚地觀看到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的畫面。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3,此實施例之顯示器與圖2A所示之顯示器類似,惟此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00的一側,導光元件142內建於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110中。詳言之,在此實施中,下基板114位於導光元件142與太陽電池陣列120’之間。太陽電池陣列120’包括基板124、基板126以及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其中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位於基板124與基板126之間。基板124可藉由封裝材料122a與基板126接合,封裝材料122a可阻隔外界溼氣與太陽電池陣列120’中之元件接觸,進而增加太陽電池陣列120’之信賴性(Reliability)。
請繼續參照圖1及圖2A,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可進一步包括觸控線路150,以方便使用者與顯示器100進行互動。觸控線路150與太陽電池陣列120分別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兩對側。換言之,觸控線路150可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接近使用者的一側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而太陽電池陣列120可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接近外界光源的一側以有效吸收外界光線。更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之觸控線路150可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一側。詳細而言,觸控線路150可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上基板112上,而太陽電池陣列120可位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主動元件層118與下基板114之間。
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如圖4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觸控線路150亦可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中,以使顯示器100薄型化。舉例而言,觸控線路150可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上基板112與彩色濾光層116之間,而薄化顯示器100之厚度。本實施例之觸控線路150可具有多種感測的形式。舉例而言,觸控線路150可為接觸式觸控線路、光學式觸控線路或電磁式觸控線路等。
圖5為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的工作示意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之控制單元130可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及太陽電池陣列120電性連接。本實施例之控制單元130可包括控制器132,控制單元130並可選擇性地包括光感測器134以及無線資料傳輸模組136之至少其中至少一。控制器132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以及太陽電池陣列120電性連接。光感測器134與控制器132電性連接。無線資料傳輸模組136與控制器132電性連接。
詳細而言,控制器132可包括穿透式顯示面板控制電路132a、程序控制(process control)電路132b以及充電(charging)電路132c。程序控制(process control)電路132b可接收無線資料傳輸模組136所傳輸的資料,再將此資料透過穿透式顯示面板控制電路132a送入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中,而使穿透式顯示面板110顯示對應的畫面。光感測器134可感測外界光線的強弱。當外界光線較弱時,光感測器134可發出對應之訊號並透過程序控制電路132b及穿透式顯示面板控制電路132a傳輸至輔助背光源140,進而使輔助背光源140開啟。如此一來,即使在外界光線較弱的情況下,使用者仍可清楚地觀看到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之畫面。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太陽電池陣列120為可移動時,太陽電池陣列120亦可依據光感測器134所感測到的外界光線強弱來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20之位置,進而讓使用者可清楚地觀看到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之畫面。另外,太陽電池陣列120可與控制器132中的充電電路132c電性連接,太陽電池陣列120可透過充電電路132c將其產生之電能轉換為適於儲電裝置160(例如電池)儲存之形式,以將太陽電池陣列120產生之電能儲存在儲電裝置160中。此外,控制器132中的程序控制電路132b可與觸控線路150電性連接,進而讓使用者可透過觸控線路150與顯示器100互動。
[第二實施例]
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而圖7為對應圖6之剖面線B-B’所繪示的顯示器之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6及圖7,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A與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100相似,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A與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100主要之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A與第一實施例之太陽能電池陣列120有所不同。以下僅就兩者相異之處做說明,兩者相同之處便不再重述。
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A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一側。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A適於沿著調整方向D1移動。舉例而言,調整方向D1實質上可垂直於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A的延伸方向。換言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A可任意地在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上移動或整個自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上移開,進而使顯示器100A之透光度(transmittance)的可調範圍變大。如此一來,當外界光線較弱時,可令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A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重疊面積較小或令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A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不重疊,而增加顯示器100A的亮度,進而讓使用者可清楚地觀看到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的畫面。另一方面,當外界光線較強時,可令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A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重疊面積較大或令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A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完全重疊,而降低顯示器100A的亮度,進而讓使用者可清楚地觀看到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的畫面。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太陽電池陣列120A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一側。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輔助背光源140可選擇性地配置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與太陽電池陣列120之間。
[第三實施例]
圖8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而圖9為對應圖8之剖面線C-C’所繪示的顯示器之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8及圖9,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B與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100相似,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B與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100主要之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B可進一步包括太陽電池陣列120’。以下僅就兩者相異之處做說明,兩者相同之處便不再重述。
在本實施例中,太陽電池陣列120可位於太陽電池陣列120’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間。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之太陽電池陣列120類似。換言之,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亦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這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外界光線L。在本實施例中,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0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0’的延伸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太陽電池120陣列係內建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中,而太陽電池陣列120’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一側。換言之,太陽電池120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相對位置固定,而太陽電池陣列120’可相對於太陽電池120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移動。詳言之,太陽電池陣列120’適於沿著調整方向D1移動,且調整方向D1實質上垂直於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0的延伸方向。如此一來,當外界光線強度過強時,使用者可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20’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與太陽電池陣列120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之相對位置(例如使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與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沿著方向D1交替排列),進而使顯示器100B之穿透度下降。如此一來,顯示器100B之亮度便不致於過亮,而讓使用者可舒適地觀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之畫面。
[第四實施例]
圖10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而圖11為對應圖10之剖面線D-D’所繪示的顯示器之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10及圖11,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C與第三實施例之顯示器100B相似。以下僅就兩者相異之處做說明,兩者相同之處便不再重述。
與第三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實施中,太陽電池陣列120與太陽電池陣列120’係外掛於穿透式顯示面板110的同一側。並且,太陽電池陣列120與太陽電池陣列120’皆可沿著調整方向D1移動。換言之,當外界光線強度過強時,使用者可調整太陽電池陣列120’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與太陽電池陣列120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之相對位置(例如使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與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沿著方向D1交替排列),進而使顯示器100B之穿透度下降。如此一來,顯示器100C之亮度便不致於過亮,而讓使用者可舒適地觀看穿透式顯示面板110所顯示之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與太陽電池陣列120’皆可移動,故相較於第三實施例之顯示器100B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C可迅速地調整其穿透率,進而讓使用者可快速地觀看顯示效果良好之畫面。舉例而言,當外界光線強度過強時,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可沿方向D1移動,太陽電池陣列120’可沿與方向D1相反之方向移動,而使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與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快速地沿方向D1交替排列。如此一來,顯示器100C之穿透率便可快速下降,進而讓使用者可快速地觀看到顯示效果良好的畫面。
[第五實施例]
圖12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請參照圖12,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D與第四實施例之顯示器100C相似。惟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B、120C與第四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120’之形式不同。以下僅就兩者相異之處做說明,兩者相同之處便不再重述。
在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B中,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B排成多列,位於奇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B與位於偶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B在行方向D3上不對齊。並且,同是位於偶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B在行方向D3上互相對齊,而位於奇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互相對齊。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B中,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B可呈棋盤格排列。
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B位太陽電池陣列120C與穿透式顯示面板110之間。類似地,在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C中,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C排成多列,位於奇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C與位於偶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C在行方向D3上不對齊。並且,同是位於偶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C在行方向D3上互相對齊,而位於奇數列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互相對齊。舉例而言,本實施例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C可呈棋盤格排列。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B與太陽電池陣列120B可任意地在行方向D3或列方向D4上相對地移動,且本實施例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B、122C皆呈棋盤格排列。故相較於第四實施例之顯示器100C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D可更精細地調整顯示器100D之穿透率,進而讓使用者可在各種外界光線強度下皆任意地調整顯示器100D之亮度,進而觀看顯示效果良好之畫面。
[第六實施例]
圖13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請參照圖13,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E與第五實施例之顯示器100D相似。惟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E相較於第五實施例之顯示器100D多了一個太陽電池陣列,且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D、120E、120F與第四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120’之形式不同。以下僅就兩者相異之處做說明,兩者相同之處便不再重述。
在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D中,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D排成多列與多行。位於(1+3y)行上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D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2+3y)行上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D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3+3y)行上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D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其中y=0,1,2…n,而n為任意自然數。並且,分別位於(1+3y)行、(2+3y)行、(3+3y)行上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D在列方向上彼此不對齊。太陽電池陣列120E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E以及太陽電池陣列120F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2F亦呈類似之排列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120D、120E、120F可任意地在列方向D5上相對地移動,且本實施例之條狀太陽電池單元120D、120E、120F呈上段所述之排列方式。本實施例之顯示器100E可精細地調整顯示器100D之穿透率,進而讓使用者可在各種外界光線強度下皆觀看顯示效果良好之畫面。
综上所述,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器結合了穿透式顯示面板與太陽電池陣列,故顯示器除了具有顯示的功能外,更具有將光能轉換為電能之功效。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太陽電池陣列更具有調節顯示器亮度的功能,而讓使用者在外界光線強度改變的情況下仍可舒適且清楚地觀看到穿透式顯示面板所顯示之畫面。
此外,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器可藉由光感測器感測外界光線強度,並根據光感測器所感測到的外界光線強度開起輔助背光源或調整穿透式顯示面板與太陽電池陣列的相對位置,進而調整顯示器之亮度。如此一來,在外界光線強度改變的情況下,使用者仍可清楚地觀看到顯示器所顯示之影像並舒適地使用之。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100C...顯示器
110、110’...穿透式顯示面板
112、114、124、126...基板
113、113’...顯示介質層
116...彩色濾光層
118...主動元件層
120、120A、120’、120B、120C、120D、120E、120F...太陽電池陣列
122、122’、122B、122C、122D、122E、122F...條狀太陽電池單元
122a‧‧‧封裝材料
130‧‧‧控制單元
132‧‧‧控制器
132a‧‧‧穿透式顯示面板控制電路
132b‧‧‧程序控制電路
132c‧‧‧充電電路
134‧‧‧光感測器
136‧‧‧無線資料傳輸模組
140‧‧‧輔助背光源
142‧‧‧導光元件
142a‧‧‧側邊
144‧‧‧光源
150‧‧‧觸控線路
160‧‧‧儲電裝置
D1、D2、D3‧‧‧方向
L‧‧‧外界光線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A為根據圖1之剖面線A-A’所繪之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2B、圖3、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器的工作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根據圖6之剖面線B-B’所繪之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根據圖8之剖面線C-C’所繪之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為根據圖10之剖面線D-D’所繪之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顯示器的立體示意圖。
100...顯示器
110...穿透式顯示面板
120...太陽電池陣列
122...條狀太陽電池單元
130...控制單元
140...輔助背光源
150...觸控線路
D1、D2...方向
L...外界光線

Claims (31)

  1. 一種顯示器,包括:一穿透式顯示面板(transmissive display panel);以及一第一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外界光線,並將該外界光線轉換為電能,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一調整方向移動,且該調整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穿透式顯示面板包括一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輔助背光源(auxiliary backlight),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而該輔助背光源配置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與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輔助背光源(auxiliary backlight),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而該輔助背光源包括一導光元件,該導光元件內建於該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穿透式顯示面板包括一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觸控線路,其中該觸控線路與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分別配置 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兩對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觸控線路係內建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觸控線路係外掛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位於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之間,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該外界光線,而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一調整方向移動,且該調整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的延伸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一側。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與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係外掛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同一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與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該調整方向移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 控制單元,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及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控制單元包括:一控制器,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以及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以及一光感測器,與該控制器電性連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控制單元包括:一控制器,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以及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以及一無線資料傳輸模組,與該控制器電性連接。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控制單元包括:一控制器,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以及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電性連接;一光感測器,與該控制器電性連接;以及一無線資料傳輸模組,與該控制器電性連接。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位於奇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與位於偶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不對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位於偶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互相對齊,而位於奇數列之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互相對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位於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之間,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該外界光線,而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一調整方向相對於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移動。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位於奇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與位於偶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不對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位於偶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上互相對齊,而位於奇數列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行方向互相對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調整方向包括行方向或列方向。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與多行,其中位於(1+3x)行上之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2+3x)行上之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3+3x)行上之該些第一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其中x=0,1,2…n,而n為任意自然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二太陽電池陣列,其中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位於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與該穿透式顯示面板之間,該第二太陽電池 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該外界光線,而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一第一調整方向相對於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移動。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與多行,其中位於(1+3y)行上之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2+3y)行上之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3+3y)行上之該些第二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其中y=0,1,2…m,而m為任意自然數。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一調整方向包括行方向或列方向。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顯示器,更包括一第三太陽電池陣列,其中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位於該第一太陽電池陣列與該第三太陽電池陣列之間,該第三太陽電池陣列包括多個彼此平行之第三條狀太陽電池單元,該些第三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彼此間隔排列以吸收至少部分照射於該穿透式顯示面板的該外界光線,而該第三太陽電池陣列適於沿著一第二調整方向相對於該第二太陽電池陣列移動。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些第三條狀太陽電池單元排成多列與多行,其中位於(1+3z)行上之該些第三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 位於(2+3z)行上之該些第三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位於(3+3z)行上之該些第三條狀太陽電池單元在列方向上彼此對齊,其中z=0,1,2…q,而q為任意自然數。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顯示器,其中該第二調整方向包括行方向或列方向。
TW100129759A 2011-08-19 2011-08-19 顯示器 TWI470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759A TWI470305B (zh) 2011-08-19 2011-08-19 顯示器
CN201110342886.4A CN102508373B (zh) 2011-08-19 2011-10-25 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9759A TWI470305B (zh) 2011-08-19 2011-08-19 顯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0117A TW201310117A (zh) 2013-03-01
TWI470305B true TWI470305B (zh) 2015-01-21

Family

ID=4622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9759A TWI470305B (zh) 2011-08-19 2011-08-19 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8373B (zh)
TW (1) TWI4703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6590A (ja) * 2001-03-30 2002-10-09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377494A (zh) * 1999-08-04 2002-10-30 奥普逖娃公司 数据显示模块
TW200520610A (en) * 2003-12-09 2005-06-16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2005197613A (ja) * 2004-01-09 2005-07-21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応用装置
CN101995691A (zh) * 2009-08-20 2011-03-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TW201117521A (en) * 2009-11-04 2011-05-16 Acer Inc Electrical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5893C (zh) * 2003-12-30 2008-06-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CN102075595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2109883B (zh) * 2010-11-05 2013-12-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7494A (zh) * 1999-08-04 2002-10-30 奥普逖娃公司 数据显示模块
JP2002296590A (ja) * 2001-03-30 2002-10-09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520610A (en) * 2003-12-09 2005-06-16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2005197613A (ja) * 2004-01-09 2005-07-21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応用装置
CN101995691A (zh) * 2009-08-20 2011-03-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TW201117521A (en) * 2009-11-04 2011-05-16 Acer Inc Electrical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8373B (zh) 2014-05-28
TW201310117A (zh) 2013-03-01
CN102508373A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9582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01211083B (zh) 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68129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274636B2 (en) Embedded touch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1963716B (zh) 液晶显示器
US7843028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semiconductor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8194469B2 (en) Optical sensor element, imaging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mory element
US20140176491A1 (en)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JP2004264846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これを具備した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KR20090060200A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4200784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透反式显示装置
JP2023159087A (ja) 半導体装置
WO2006104214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4183402A1 (zh) 光学传感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914920A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JP2008122659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WO2004090708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display panel
KR20090066229A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1814276B (zh) 显示装置以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JP5239317B2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1731949A4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LIQUID CRYSTAL PANEL
CN112837620B (zh) 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JP200817083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125271A1 (ja) 表示装置、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TWI470305B (zh) 顯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