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9883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9883B
CN102109883B CN 201010539039 CN201010539039A CN102109883B CN 102109883 B CN102109883 B CN 102109883B CN 201010539039 CN201010539039 CN 201010539039 CN 201010539039 A CN201010539039 A CN 201010539039A CN 102109883 B CN102109883 B CN 1021098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conversion unit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unit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390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9883A (zh
Inventor
涂峻豪
龚国森
詹仁宏
连伟志
刘育荣
詹芳惠
张钧杰
陈伯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2010105390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98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9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9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8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与光电转换板。显示单元具有相对的显示面与背面,而光电转换板的边缘可旋转地连接至显示单元的背面。光电转换板包括基板、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第一面,第二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第二面,且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让光电转换板在不同环境下均具有较佳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提供电子装置较为稳定的电源。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大多是由外来的电源提供电能而进行运作。然而,近年来石化能源短缺,且人们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因此,人们不断地积极研发替代能源与再生能源的相关技术,希望可以减少目前对于石化能源的依赖程度以及使用石化能源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在众多的替代能源与再生能源的技术中,以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最受瞩目。因为太阳能电池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且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或氮化物等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由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持续而显著地提升,生产成本也逐渐降低,所以渐渐有配备太阳能电池的电子装置出现。然而,单一型式的太阳能电池并无法通用于每一种环境下的光线,进而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会因电子装置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不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让电子装置上的太阳能电池发挥其供电效能,已成为将太阳能电池应用于电子装置中极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着其所处环境而切换相对应的光电转换板的电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以及第一光电转换板。显示单元具有相对的显示面与背面。第一光电转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其中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边缘可旋转地连接至显示单元。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第一面,第二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第二面。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与光电转换板。显示单元具有第一端子,相对的显示面与背面。光电转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第一基板具有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可拆卸地连接至显示单元的第一端子。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第一面,第二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第二面,且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上配置有不同吸收波段的光电转换单元,且光电转换板可藉由旋转或拆卸而使光电转换板上不同的光电转换单元得以进行切换。因此,随着电子装置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藉由切换对应此环境下的光电转换单元,而让光电转换板在不同环境下均具有较佳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提供电子装置较为稳定的电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以不同视角表示图1的光电转换板;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组成示意图;
图4A至图4D为图1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切换过程;
图4E为图4A至图4D中于转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E中连接部的爆炸图;
图6A与图6B为分别以不同视角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光电转换板;
图6C与图6D分别为图6A与图6B的第一光电转换板于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D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切换过程;
图8A至图8C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切换过程;
图9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电子装置
100A、100B、100C、100D、100F、100H第一光电转换板
100E、100G第二光电转换板
110A、110C、110D、160A、180第一基板
110B、110E、160B第二基板
120、120D第一光电转换单元
130、130D第二光电转换单元
140、140E第三光电转换单元
150、150E第四光电转换单元
170A第五光电转换单元
170B第六光电转换单元
170C第七光电转换单元
170D第八光电转换单元
182第二端子
184第二卡扣结构
200主机
300显示单元
400、400A、400B转向单元
410枢转轴
420连接部
422第一部分
422a第一阳极线
422b第二阳极线
422c共享阴极线
422d第一旋转盘
424第二部分
424a第一线路
424b第二线路
424c  第三线路
424d第二旋转盘
430、440A第一接点
440B第二接点
A1显示面
A2背面
C1侧边中点
C2第一边缘中点
C3第二边缘中点
D1第一轴向
D2第二轴向
L1第一边缘
L2第二边缘
S1、SB1、SC1第一面
S2、SB2、SC2第二面
S3、SA3第三面
S4、SA4第四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例如为笔记型计算机,其具有主机200、连接主机200的显示单元300以及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显示单元300例如为液晶屏幕,其具有彼此相对的显示面A1与背面A2。再者,电子装置10还包括转向单元400,其连接在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的边缘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之间,以让使用者藉由此转向单元400而使第一光电转换板100相对于显示单元300转动。
图2A及图2B分别以不同视角绘示图1的光电转换板。请同时参考图1、图2A与图2B,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具有第一基板110A、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第一基板110A可以是玻璃,或是二甲酸乙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系树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其它合适的可挠性材料,在此并未对其设限。第一基板110A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其中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配置在第一面S1上,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配置在第二面S2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的吸收波段。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包括非晶硅(a-Si)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吸收波段大部分集中在近红外线(波长范围700nm至2000nm)的范围内,因此适于在太阳光下进行光电转换,而使具有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的电子装置10适于在户外环境下操作。相反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包括微晶硅(c-Si)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吸收波段大部分集中在可见光(波长范围400nm至700nm)的范围内,因此适于在白炽灯泡的环境下进行光电转换,故而使具有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的电子装置10适于在室内环境下操作。据此,电子装置10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同时具有上述两种光电转换单元120与130,因此电子装置10得以在户外或室内的环境下,均能利用对应于该环境的光电转换单元120或130来对电子装置10进行供电,不致因光线的波段随所处环境不同而导致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对电子装置10的供电情形不稳定。
在此并未限制配置在电子装置10上的光电转换板100A所具有光电转换单元120、130的型式与数量,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可选自可见光、近红外线、中红外线(波长范围3000nm至5000nm)以及远红外线(波长范围8000nm至14000nm)的至少其中之一。使用者能依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而切换至对应的光电转换单元。
基于上述,电子装置10藉由其光电转换板100A上具有不同吸收波长的光电转换单元120、130,而让使用者能随着电子装置10的使用环境切换不同的光电转换单元120、130,进而让光电转换板100A在各种不同光线波段的环境下,均能具有较佳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提供电子装置10稳定的电源。其中,由光电转换板100A所提供的电源可以增加操作系统额外的电源、增加电池的可用电量、作为被用电源以及减少电子装置10对外部能源的依赖以进行自我充电。
再加以详述如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例如是共享第一基板110A,换言之,本实施例例如是先在第一基板110A的第一面S1上制作出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接着再于第一基板110A的第二面S2利用贴合或转印工艺而形成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然而,本发明未对形成与结合光电转换单元120与130的方式予以限制。
图3A及图3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组成示意图。请参考图3A及图3B,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光电转换板100B于第一基板110A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之间还配置有一第二基板110B,且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分别制作于第一基板110A与该第二基板110B上。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光电转换板100B是将两组太阳能电池分别制作完成之后,再加以进行层压而合二为一。其中,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例如是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例如是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
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经由第一接点430与显示单元300连接,此第一接点430位于背面A2并与背面A2的边缘L1保持一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边缘L1可以是背面A2的四个相邻边缘的任一边缘。特别是,以方便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相对于显示单元300进行翻转的观点来看,第一接点430较佳是对应于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的一边缘中点C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是藉由转向单元400而相对于显示单元300进行翻转,因此,转向单元400例如是配置于第一接点430上。
图4A至图4D为图1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切换过程。图4E是图4A至图4D中于转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考图4A至图4E,在本实施例中,转向单元400包括枢转轴410与连接部420,枢转轴410配置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上,而连接部420连接至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且枢设于枢转轴410。其中,如图4A、图4C以及图4D所示,连接部420可相对于枢转轴410在第一轴向D1上转动,以带动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在第一轴向D1上转动。详言之,连接部420使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由图1所示的态样转动成图4A所示的态样,以及使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由图4C所示的态样转动成图4D所示的态样。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连接部420又可沿着第二轴向D2转动,以带动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在第二轴向D2上转动。详言之,连接部420使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由图4A所示的态样转动成图4B所示的态样,以及使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由图4B所示的态样转动成图4C所示的态样。如此一来,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藉由枢设于枢转轴410的连接部420而进行图4A至图4D所示的翻转动作,以由配置有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的第一面S1翻转成配置有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的第二面S2。据此,光电转换板100A便能相对于显示单元300进行翻转而达成在不同光电转换单元120、130之间的切换动作。在此并未限制造成光电转换板100A翻转的机构,本实施例所示的仅为多个实施例中的较佳者。于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一万向接头(universaljoint)作为让光电转换板100A相对于显示单元300进行翻转的机构。
图5是图4E中连接部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4E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420包括第一部分422与第二部分424,其中第一部分422与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连接,而第二部分424与显示单元300连接。再者,第一部分422配置有第一阳极线422a、第二阳极线422b以及共享阴极线422c,其中第一阳极线422a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标示于图4A至图4D)电性连接,第二阳极线422b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标示于图4A至图4D)电性连接,共享阴极线422c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及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电性连接。此外,第二部分424配置有分别与显示单元300电性连接的第一线路424a、第二线路424b以及第三线路424c,其中第一线路424a与第一阳极线422a电性连接,第二线路424b与第二阳极线422b电性连接,以及第三线路424c与共享阴极线422c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22还包括第一旋转盘422d,第二部分424还包括第二旋转盘424d,藉由第一旋转盘422d与第二旋转盘424d彼此耦合,而使光电转换板100A得以沿着第二方向D2进行转动。另外,第一部分422与第二部分424也藉由第一旋转盘422d与第二旋转盘424d的接合而电性连接。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旋转盘422d上配置有分别与第一阳极线422a及第二阳极线422b电性连接的多个滚珠422e,而第二旋转盘424d上配置有分别与第一线路424a及第二线路424b电性连接的多个滚珠固定槽424e。当滚珠422e与滚珠固定槽424e接触而相配合时,第一部分422与第二部分424电性连接。据此,在本实施例中,无论光电转换板100A相对于显示单元300以任何形式翻转而使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或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露出电子装置10外,均能因第一部分422与第二部分424电性连接而让光电转换板100A将产生的电力传输至电子装置10。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的面积小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的面积为例,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换板100A可以是可折叠式光电转换板,其面积大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的面积但于折叠后可收纳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
图6A与图6B分别以不同视角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光电转换板。请参考图6A与图6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的第一基板110C例如是一可折叠式基板,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可收纳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而摊开后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的面积大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摊开后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的第一面S1上配置有一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以及第二面S2上配置有一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摊开后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的第一面S1上还配置有一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以及摊开后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的第二面S2上还配置有一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其中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的吸收波段例如是相同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的吸收波段,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的吸收波段例如是相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的吸收波段。此举让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藉由第一基板110C的可折叠结构而大幅地增加其受光面积,进而提高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所能提供给电子装置的电量。
在本实施例中,图6A所示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可以藉由前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向单元400而进行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的翻转,即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与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以及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之间的切换。再者,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的吸收波段也可不同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的吸收波段,而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的吸收波段也可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的吸收波段,藉此让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无论相对于显示单元300进行翻转,均可因同平面上具有不同吸收波段的光电转换单元而增加此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的适用性。
图6C与图6D分别为图6A与图6B的第一光电转换板于折叠后的示意图。如图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会具有分别配置于第一面S1’与第二面S2’的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图6C中不可见)与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相似地,如图6D所示,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会具有分别配置于第三面S3’与第四面S4’的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图6D中不可见)。相似地,图6C所示的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可以藉由前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向单元400而进行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与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的切换,以及图6D所示的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可以藉由前一实施例所述的转向单元400而进行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三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设计成不同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以及将第四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设计成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如此一来,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C’在切换后可呈现不同的光电转换单元。此举有效地增加光电转换单元的种类,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板对环境中不同波段的光线的适用范围。
图7A至图7D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切换过程。在本实施例中,除主机200与显示单元300外,电子装置20还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与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其中第一接点440A对应于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的第一边缘中点C2,而第二接点440B对应于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的第二边缘中点C3。换句话说,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与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分别利用其边缘与转向单元440A与440B而可旋转地连接至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包括第一基板110D、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D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D(图未示)。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包括第二基板110E、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E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E。第一基板110D具有相对的第一面SB1与第二面SB2(图未示),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D配置于第一面SB1,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D配置于第二面SB2,且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D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D的吸收波段。相对地,第二基板110E具有相对的第三面S3与第四面S4,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E配置于第三面S3,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E配置于第四面S4,且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E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E的吸收波段。此举让彼此对称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与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也能切换成不同的光电转换单元。
再者,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经由第一接点440A与显示单元300连接,且第一接点440A位于背面A2并与背面A2的第一边缘L1保持距离,以及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经由第二接点440B与显示单元300连接,且第二接点440B位于背面A2并与背面A2的第二边缘L2保持距离,其中第一边缘L1与第二边缘L2位于显示单元300的相对两侧。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D与第二光电转换板100E彼此对称地枢设在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并采对开的方式相对显示单元300进行翻转以切换不同的光电转换单元。
图8A至图8C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中光电转换板的切换过程。请参考图8A至图8C,与上述图6A至图6D的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60A与第二基板160B分别为可折叠式基板,而经折叠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F可收纳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及经折叠的第二光电转换板100G可收纳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进一步地说,第一光电转换板100F的第一面SC1上还配置有第五光电转换单元170A,而其与第一面SC1相对的第二面SC2上还配置有一第六光电转换单元170B。再者,第二光电转换板100G的第三面SA3上还配置有第七光电转换单元170C,而其与第三面SA3相对的第四面SA4上还配置有第八光电转换单元170D。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光电转换单元170A的吸收波段相同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120D的吸收波段,第六光电转换单元170B的吸收波段相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130D的吸收波段,第七光电转换单元170C的吸收波段相同于第三光电转换单元140E的吸收波段,第八光电转换单元170D的吸收波段相同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150E的吸收波段,藉以让各个光电转换单元具有更多的受光面积而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而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五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第六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第七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三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第八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第四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此举让同一平面的光电转换单元具有较大范围的光线吸收波段,以达到让光电转换板能适于不同的环境的效果。
据此,本发明并未限定同一平面上的光电转换单元需为相同吸收波段的光电转换单元,设计者可依据使用环境而予以最佳化。
图9A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考图9A及图9B,在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件便不再赘述,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显示单元300还具有位在背面A2的第一端子310,而第一基板180还具有第二端子182,且第二端子182可拆卸地连接至显示单元300的第一端子310,以让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配置在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时能与显示单元300彼此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藉由第一卡扣结构320与第二卡扣结构184结合,第一卡扣结构320配置于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上,及第二卡扣结构184配置于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上。详细而言,第一卡扣结构320例如是卡扣孔,以及第二卡扣结构184例如为与第二端子182一体成型的一弹性卡扣件184,藉此让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能组装在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然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组装至显示单元300的结构型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随着不同环境而将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从背面A2上拆卸下来以进行翻转后以使另一面的光电转换单元显露在显示单元300的背面A2。此举让本实施例的第一光电转换板100H也能达到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光电转换板上配置有不同吸收波段的光电转换单元,因此随着电子装置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藉由切换对应此环境下的光电转换单元,而让光电转换板在不同环境下均具有较佳的光电转换效率。
再者,光电转换板可藉由其边缘可旋转地连接至电子装置的显示单元,或是与显示单元之间各具有相互对应的端子进行连接或拆卸,而使光电转换板上不同的光电转换单元得以进行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子或光电转换板均位于显示单元或电子装置的背面,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端子或光电转换板可以依设计的需求,配置于电子装置或显示单元的至少任何一面,使得光电转换板可旋转地或可拆卸的连接至电子装置或显示单元。此举让光电转换板具有较佳的适用性,以提供电子装置较为稳定的电源。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1)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单元,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与一背面;以及
一第一光电转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一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其中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边缘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显示单元,该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该第一面,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该第二面,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一枢转轴与一连接部,该枢转轴配置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上,以及该连接部连接该第一光电转换板且枢设于该枢转轴;
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连接,以及该第二部分与该显示单元连接;
该第一部分配置有一第一阳极线、一第二阳极线以及一共享阴极线,该第一阳极线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阳极线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该共享阴极线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及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部分配置有分别与该显示单元电性连接的该一第一线路、一第二线路以及一第三线路,其中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阳极线电性连接,该第二线路与该第二阳极线电性连接,以及该第三线路与该共享阴极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边缘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分别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之间还配置有一第二基板,且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分别制作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包括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包括一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选自于可见光波段、近红外线、中红外线以及远红外线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分还包括一第一旋转盘,该第二部分还包括一第二旋转盘,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通过该第一旋转盘与该第二旋转盘的接合而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旋转盘上配置有分别与该第一阳极线及该第二阳极线电性连接的多个滚珠,以及该第二旋转盘上配置有分别与该第一线路及该第二线路电性连接的多个滚珠固定槽,当该些滚珠与该些滚珠固定槽接触而相配合时,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经由一第一接点与该显示单元连接,该第一接点位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并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的边缘保持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点对应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一边缘中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为一可折叠式基板,经折叠的该第一光电转换板可收纳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该第一面上还配置有一第三光电转换单元,以及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该第二面上还配置有一第四光电转换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光电转换板,包括一第二基板、一第三光电转换单元与一第四光电转换单元,其中该第二光电转换板的边缘可旋转地连接至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该第二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三面与一第四面,该第三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该第三面,该第四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该第四面,该第三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四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经由一第一接点与该显示单元连接,该第一接点位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并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的第一边缘保持距离,以及该第二光电转换板经由一第二接点与该显示单元连接,该第二接点位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并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的第二边缘保持距离,其中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位于相对两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点对应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一第一边缘中点,以及该第二接点对应于该第二光电转换板的一第二边缘中点。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为一可折叠式基板,经折叠的该第一光电转换板可收纳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以及经折叠的该第二光电转换板可收纳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该第一面上还配置有一第五光电转换单元,该第一光电转换板的该第二面上还配置有一第六光电转换单元,该第二光电转换板的该第三面上还配置有一第七光电转换单元,该第二光电转换板的该第四面上还配置有一第八光电转换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六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七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三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八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四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24.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一端子、相对的一显示面与一背面;以及
一光电转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一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其中该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可拆卸地连接至该显示单元的该第一端子,该第一基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该第一面,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配置于该第二面,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不同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
一枢转轴与一连接部,该枢转轴配置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上,以及该连接部连接该第一光电转换板且枢设于该枢转轴;
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部分与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连接,以及该第二部分与该显示单元连接;
该第一部分配置有一第一阳极线、一第二阳极线以及一共享阴极线,该第一阳极线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阳极线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该共享阴极线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及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二部分配置有分别与该显示单元电性连接的该一第一线路、一第二线路以及一第三线路,其中该第一线路与该第一阳极线电性连接,该第二线路与该第二阳极线电性连接,以及该第三线路与该共享阴极线电性连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位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通过一第一卡扣结构与一第二卡扣结构结合,该第一卡扣结构配置于该显示单元的该背面上,以及该第二卡扣结构配置于该第一光电转换板上。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扣结构包括一卡扣孔,以及该第二卡扣结构包括一弹性卡扣件。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分别形成于该第一基板的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上。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之间还配置有一第二基板,且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分别制作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上。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包括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包括一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电转换单元与该第二光电转换单元的吸收波段选自于可见光波段、近红外线、中红外线以及远红外线中之一。
CN 201010539039 2010-11-05 2010-11-05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21098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39039 CN102109883B (zh) 2010-11-05 2010-11-05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39039 CN102109883B (zh) 2010-11-05 2010-11-05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883A CN102109883A (zh) 2011-06-29
CN102109883B true CN102109883B (zh) 2013-12-18

Family

ID=44174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39039 Active CN102109883B (zh) 2010-11-05 2010-11-05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98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1575B (zh) * 2011-07-04 2014-01-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TWI470305B (zh) * 2011-08-19 2015-01-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器
JP2018013765A (ja) * 2016-04-28 2018-01-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デバイ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660U (zh) * 1991-08-31 1992-04-01 马希光 可充电太阳能计算机
US6084379A (en) * 1998-07-02 2000-07-04 Buniatyan; Spartak Solar powered recharging device
CN101414643A (zh) * 2007-10-16 2009-04-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01581955A (zh) * 2009-06-25 2009-11-18 罗劲 一种太阳能笔记本电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0660U (zh) * 1991-08-31 1992-04-01 马希光 可充电太阳能计算机
US6084379A (en) * 1998-07-02 2000-07-04 Buniatyan; Spartak Solar powered recharging device
CN101414643A (zh) * 2007-10-16 2009-04-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装置
CN101581955A (zh) * 2009-06-25 2009-11-18 罗劲 一种太阳能笔记本电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883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0396A1 (en) Charging device receiving light from diverse sources
US7157851B2 (en) Self-charg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20120176077A1 (en) Solar cell module having white back sheet
WO2009134939A3 (en) Photovoltaic modules manufactured using monolithic module assembly techniques
CN102109883B (zh) 电子装置
TWI389325B (zh) 一種疊合型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
TWI467781B (zh) 電子裝置
CN104868000A (zh) 轻质模块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1146233B (zh) 显示装置
CN202178270U (zh) 太阳能装置
CN112510809B (zh) 电子装置、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01835453U (zh) 光伏太阳能发电瓦
CN101908529A (zh) 具光电效应的显示面板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US20120240988A1 (en) Photovoltaic cell module
CN211151865U (zh) 太阳能转换装置及储能集装箱
CN219801964U (zh) 基于有机光伏电池的供电模组、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17204B (zh) 一种微型电源系统
CN210887822U (zh) 一种pet透明板与光伏电池组片先复合再与波形瓦组合的新型光伏瓦
CN207637812U (zh) 平流层飞艇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
EP2380212B1 (en) A photovoltaic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appliance
KR101946932B1 (ko) 디아이와이(diy) 태양광 발전모듈
CN208570636U (zh) 可弯曲单晶硅太阳能板
CN200941389Y (zh) 太阳能电池结构
US20120160308A1 (en) Photovoltaic cell module
CN205029624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折叠薄膜太阳能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