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6792B -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 Google Patents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6792B
TWI466792B TW99115991A TW99115991A TWI466792B TW I466792 B TWI466792 B TW I466792B TW 99115991 A TW99115991 A TW 99115991A TW 99115991 A TW99115991 A TW 99115991A TW I466792 B TWI466792 B TW I466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s
buckle
seat belt
belt buckle
ma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5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1738A (en
Inventor
Zong Wang Cui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filed Critical Wonderland Nursery Goods
Priority to TW99115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67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41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1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792B/zh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Description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習知安全帶扣具的作用是連接安全帶中的各帶體,如:肩帶與腰帶的端緣,透過安全帶扣具的扣合以將安全帶各帶體之間進行連接,以減緩其內的人員的震動幅度,而提供較佳的安全性。
一般對於安全帶扣具的要求是必須在使用安全帶時能以方便及快速的方式連接,同時也要能在各種震動強度中皆保持較高良好的連接強度,當需要鬆開安全帶時,也要能提供方便的釋放方式。但是綜觀現有的各種安全帶扣具,特別是使用在兒童汽車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帶扣具,其使用的方便性、連接的方式均未能完全滿足目前的製成要求。尤其,目前安全帶扣具的母扣皆須使用多數零件的組合(例如彈簧、滑動零件等等),增加組裝的時間及製造成本。
有鑑於此,目前的需求為一種能改善上述缺失,可降低組裝的時間及製造成本的安全帶扣具。
本發明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降低製造成本的安全帶扣具。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該安全帶扣具包括:二公扣,其中,各該二公扣分別設有一舌片;及一母扣,設有一殼體及一操作鍵,其中,該操作鍵與該殼體相固定,該母扣內設有複數限位件,且該操作鍵中具有一彈性區;其中,該二公扣的各該舌片可插入於該母扣中以與該複數限位件卡合,而該操作件可被操作以使該彈性區變形,進而使各該舌片脫離與該複數限位件的卡合。
依據一實施例,該操作鍵的該彈性區及該複數限位件為一體成形,且該複數限位件凸設於該操作鍵的內側對應該彈性區處。
各該舌片設有複數卡合端,其中該複數卡合端可分別與該複數限位件卡合實現該二公扣與該母扣的扣合。
該複數卡合端分別形成有卡鉤,各該卡鉤則在該二公扣與該母扣相緊扣時與各該複數限位件分別卡合。
在該二公扣的舌片移入該母扣的過程中,該複數卡合端會與該複數限位件抵觸,使該複數卡合端及/或該複數限位件產生變形。
各該舌片還設有一彈出端,且該操作鍵的內側在對應各該彈出端側分別設有一頂推件。
該操作鍵的該彈性區及各該頂推件為一體形成。當該彈性區在變形時可帶動各該頂推件分別頂推各該彈出端,從而促使該二公扣由該母扣彈出。
依據一些實施例,該操作鍵的該彈性區、該複數限位件及各該頂推件為一體形成。當該彈性區在變形時可帶動該複數限位件脫離各該舌片的卡合及各該頂推件分別頂推各該彈出端,從而促使該二公扣由該母扣彈出。
此外,所述的安全帶扣具還可包括二扣環,各該二公扣分別與各該二扣環組接,其中,各該二公扣與腰帶連接,各該二扣環與肩帶連接,該母扣則與胯帶連接。
該二公扣上端分別設有第一接合部,該二扣環下端分別設有第二接合部,該第一接合部可與該第二接合部相結合,使各該二公扣分別與各該二扣環互相組合。
該二扣環分別設有套接環,該二公扣的舌片可分別穿設於各該套接環,使各該二公扣分別與各該二扣環互相組合。
依據不同實施例,該操作鍵可呈長型板狀,該操作鍵二端分別具有結合部與該殼體固接,而該彈性區位於該二端之間。另外,該操作鍵的長度可實質上相當覆蓋該殼體一整側長度。
藉由前述的結構設計,母扣的操作鍵可具有更大的面積,使得母扣的釋鎖操作非常便利,而且減少母扣的內部零件,有利於降低安全帶扣具的組裝時間及製造成本。
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其可減少安全帶扣具的組裝零件,以利於降低製造成本。以下所述的實施例為“五方向”的安全帶扣具,即安全帶扣具可互相扣合二腰帶、二肩帶及一胯帶。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應用於其他安全帶的種類,例如“三方向”安全帶(即僅包括二腰帶及胯帶)。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帶扣具100,其中,第1圖為繪示安全帶扣具100的立體圖,第2圖繪示安全帶扣具100的分解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所述安全帶扣具100包括二公扣102、二扣環104、及一母扣106。各公扣102可分別與安全帶的腰帶牢固,各扣環104可分別與安全帶的肩帶牢固,母扣106則可與胯帶連接。當安全帶扣具100進行扣合時,先需將各公扣102與各扣環104分別相互組裝構成公扣組108,然後將各公扣組108插入至母扣106,以完成安全帶扣具100的扣合。
接著參照第3圖及第4圖,為繪示公扣102與扣環104的結構示意圖。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各公扣102一側內滑動地設有一調整片110,且調整片110中開設有一繞孔112供腰帶穿設於其中。調整片110可相對於公扣102滑動,致使部分繞孔112可被公扣102的凸緣114局部地覆蓋,從而改變繞孔112露出部份的大小。當調整片110未被按壓時,公扣102所凸設的彈性片115將偏壓調整片110,使得腰帶被夾緊於繞孔112的一側緣與凸緣114之間。當按壓調整片110時則增加繞孔112的一側緣與凸緣114之間的距離,使腰帶可相對於公扣102順暢地滑動,以便使用者調整腰帶的長度。
公扣102在調整片110的相對側設有一舌片116,當公扣102與母扣106相扣合時,舌片116插入至母扣106並與母扣106內所設置的限位件146(參照第5圖)卡合,從而實現公扣102與母扣106的卡合。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在此實施中,舌片116為“三叉”形狀,具有二卡合端118、及位於二卡合端118之間且比卡合端118短的彈出端120。各卡合端118具有第一側及第二側,其中卡合端118在第一側分別凸設有導引肋122及卡鉤124(更清楚繪示於第5圖及第7圖)。此外,公扣102在上端設有第一接合部126,扣環104下端則設有第二接合部128,其中第一接合部126可為L形限位槽,第二接合部128可為對應限位槽的L形限位凸肋。如第4圖所示,第二接合部128可與第一接合部126結合,使扣環104與公扣102組合在一起並構成公扣組108。值得一提,本發明亦可將第一接合部126設置為限位凸肋,而第二接合部128則改成為限位槽,使第一接合部126與第二接合部128同樣可相接實現扣環104與公扣102的組合。
第5圖為沿第1圖的剖面線5-5繪示安全帶扣具100的剖視圖,第6圖為沿第1圖的剖面線6-6繪示安全帶扣具100的剖視圖,而第7圖則為繪示安全帶扣具100的公扣組108與部分母扣106的示意圖。同時參照第1圖、第2圖、第5圖、第6圖及第7圖,母扣106包括一殼體130及操作鍵132(第7圖中未表示操作鍵132)。殼體130的中央區開設有一開口134,且殼體130在開口134的左右側對稱地開設有插入槽136。各公扣102的舌片116分別由各插入槽136插入母扣106中,從而實現安全帶扣具100的扣合。如第7圖所示,殼體130相對於各插入槽136內可設有複數導引壁138,在各公扣102的舌片116與母扣106進行扣合的過程中,可藉由母扣106的導引壁138與公扣102的導引肋122相配合確保公扣102正確地移入母扣106。母扣106在兩個插入槽136之間的下側緣亦開設有一繞孔140,繞孔140間橫設有一橫桿,該橫桿供連接胯帶於其中。
第8圖為繪示操作鍵132的立體圖。同時參照第5圖、第6圖及第8圖,操作鍵132在此實施例中呈一長型板狀,操作鍵132的長度大小約同於殼體130的長度,且操作鍵132具有一彈性區132A(參見第1圖),位於二端之間且可對應於殼體130的開口134。彈性區132A具有彈性並可變形、恢復原狀的材質所組成(例如塑膠)。操作鍵132的二端分別具有二凸緣142A、142B、及結合部144A、144B,且操作鍵132的彈性區132A在對應開口134處凸設有大約呈方形的驅動部145,其大約位於操作鍵132的中央。驅動部145在面對各插入槽136的二相對側分別包含複數對應卡合端118的限位件146、及位於限位件146之間並對應彈出端120的頂推件148。其中,各限位件146可由操作鍵132的內側凸設呈L形的構造(第8圖僅表示位於同一側的限位件146,其相對側亦設有另一組限位件146)構成,且限位件146在對應插入槽136側設有末端斜面146A,限位件146在末端斜面146A後側則凹設有凹陷146B,使限位件146具有卡鉤形狀。至於各頂推件148則為自操作鍵132的內側凸設的斜面,該斜面朝向其對應插入槽136。因此,限位件146的數量同於舌片116上卡合端118的數量,頂推件148的數量則同於舌片116上彈出端120的數量。依據此實施例,操作鍵132,包括其彈性區132A、凸緣142A、142B、結合部144A、144B、限位件146及頂推件148,可由射出成形技術一體形成。
再參考第1圖、第5圖及第6圖,當操作鍵132與殼體130相組接時,操作鍵132的長度實質上相當覆蓋殼體130(包括繞孔140)一整側長度,且操作件132的限位件146及頂推件148通過開口134位於殼體130的內部空間,使限位件146及頂推件148對稱地分別面向母扣106的插入槽136。此外,操作鍵132的凸緣142A、142B分別抵觸殼體130的側緣152A、152B,而操作鍵132的結合部144A、144B分別與殼體130的凸肋154A、154B卡合,從而使操作鍵132與殼體130相固定。因操作鍵132的長度可覆蓋殼體130的繞孔140,有利於提升母扣106的外觀美感。
接著,同時參照第5圖、第6圖及第8圖,當使用者欲緊扣安全帶扣具100時,首先需將各扣環104與公扣102組合成如第4圖所示的公扣組108,然後將各公扣102的舌片116通過插入槽136移入母扣106內。隨各公扣102的滑動,各限位件146的末端斜面146A將分別抵觸各舌片116的卡合端118,從而迫使卡合端118及/或限位件146變形。當各卡合端118的卡鉤124到達限位件146的凹陷146B時,各卡合端118及/或限位件146可藉由其本身材料的彈性恢復原狀,使卡合端118及限位件146互相卡合,實現各公扣102與母扣106的扣合。此時操作鍵132的頂推件148與舌片116的彈出端120位於相對應的位置。
如使用者欲解開安全帶扣具100時,可按壓操作鍵132的彈性區132A,使其變形並帶動限位件146及頂推件148位移(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的虛線),從而使各限位件146分別脫離舌片116上卡合端118的卡合,且各頂推件148分別頂推舌片116的彈出端120並促使各公扣102由母扣106彈出。當安全帶扣具100解開後且使用者不再按壓操作鍵132的彈性區132A時,操作鍵132的彈性區132A可藉由其本身的彈性恢復其原狀並帶動限位件146及頂推件148沿反方向位移至原位置。
值得一提,操作鍵132的彈性區132A為最有效能驅動各限位件146及頂推件148進行釋鎖的部位,其較佳設置於操作鍵132在結合部144A、144B之間。依據一實施例,為更凸顯彈性區132A的驅動功能,彈性區132A的表面亦可呈弧形,以增加其彈性。
藉由前述的結構設計,母扣106的操作鍵132可具有更大的面積,使得母扣106的釋鎖操作非常便利,且藉由操作件132本身的彈性回位,而減少母扣106的內部零件,有利於降低安全帶扣具100的組裝時間及製造成本。
隨然前述較佳實施方式將限位件整合於操作鍵,本發明設有彈性區的操作件亦可與限位件分開,亦即限位件活動地設置於殼體中,操作件的彈性區被操作時同樣可帶動限位件位移,實現母扣與公扣的釋鎖。
本發明的特徵可應用於不同安全帶扣具的實施例上。第9圖、第10圖及第11圖為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帶扣具100’,其中第9圖繪示安全帶扣具100’的示意圖,第10圖及第11圖則繪示安全帶扣具100’中公扣102’與扣環104’的示意圖。安全帶扣具100’的母扣106與公扣102’的組合結構、方式與上述安全帶扣具100相同,差異僅於公扣102’與扣環104’的組合方式。如第10圖所示,此實施例的公扣102’無任何第一接合部126,扣環104’的第二接合部則為一向下延伸形成的套接環210,其中套接環210開設有一穿孔212,且穿孔內設有複數導引肋214。當公扣102’與扣環104’相組接時,公扣102’的舌片116可穿設於套接環210的穿孔212,並藉由導引肋214與舌片116的接觸避免公扣102’的搖動。同於前述實施例,在公扣102’與扣環104’組接後,可將各公扣102’的舌片116移入母扣106實現安全帶扣具100’的扣合,其中,當安全帶扣具100’緊扣後,扣環104’的套接環210位於鄰近母扣106的一側。
本發明的安全帶扣具可適用於任何嬰兒承載裝置上,諸如嬰兒車、安全座椅或高腳椅等。第12圖為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將安全帶扣具100應用於嬰兒承載裝置230上的示意圖。所述嬰兒承載裝置230例如為嬰兒安全座椅,其設有承載體233、二腰帶235、二肩帶237及胯帶239。各腰帶235分別與安全帶扣具100的公扣102相接,各肩帶237與安全帶扣具100的扣環104連接,而胯帶239則與母扣106相接。雖然第12圖以安全帶扣具100為例,所述的嬰兒承載裝置230亦可選擇使用安全帶扣具100'。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00、100’...安全帶扣具
102、102’...公扣
104、104’...扣環
106...母扣
108...公扣組
110...調整片
112、140...繞孔
114...凸緣
115...彈性片
116...舌片
118...卡合端
120...彈出端
122...導引肋
124...卡鉤
126...第一接合部
128...第二接合部
130...殼體
132...操作鍵
134...開口
136...插入槽
138...導引壁
132A...彈性區
142A、142B...凸緣
144A、144B...結合部
145...驅動部
146...限位件
148...頂推件
146A...末端斜面
146B...凹陷
152A、152B...側緣
154A、154B...凸肋
210...套接環
212...穿孔
214...導引肋
230...嬰兒承載裝置
233...承載體
235...腰帶
237...肩帶
239...胯帶
第1圖為繪示安全帶扣具的立體圖。
第2圖繪示安全帶扣具的分解圖。
第3圖及第4圖為繪示公扣與扣環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沿第1圖的剖面線5-5繪示安全帶扣具的剖視圖。
第6圖為沿第1圖的剖面線6-6繪示安全帶扣具的剖視圖。
第7圖為繪示安全帶扣具的公扣組與部分母扣的示意圖。
第8圖為繪示操作鍵的立體圖。
第9圖為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安全帶扣具的示意圖。
第10圖及第11圖為繪示第9圖安全帶扣具的公扣與扣環的示意圖。
第12圖為繪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將安全帶扣具應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示意圖。
100...安全帶扣具
102...公扣
104...扣環
106...母扣
108...公扣組
110...調整片
112...繞孔
114...凸緣
115...彈性片
130...殼體
132A...彈性區

Claims (14)

  1. 一種安全帶扣具,包括:二公扣,其中,各該二公扣分別設有一舌片;及一母扣,設有一殼體及一操作鍵,其中,該殼體設有數個凸肋,該操作鍵與該殼體相固定,該母扣內設有複數限位件,該操作鍵中具有一彈性區,且呈一長型板狀,該操作鍵二端分別具有結合部與該殼體的該些凸肋卡合,從而使該操作鍵與該殼體相固定,且該彈性區位於該二端之間;其中,該二公扣的各該舌片可插入於該母扣中以與該複數限位件卡合,而該操作鍵可被操作以使該彈性區變形,再透過該彈性區的變形帶動該等限位件位移,進而使各該舌片脫離與該複數限位件的卡合,並藉由該彈性區本身的彈性,恢復該操作鍵至原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操作鍵的該彈性區及該複數限位件為一體成形,且該複數限位件凸設於該操作鍵的內側對應該彈性區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各該舌片設有複數卡合端,該複數卡合端可分別與該複數限位件卡合實現該二公扣與該母扣的扣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複數卡合端分別形成有卡鉤,各該卡鉤在該二公扣與該母扣相緊扣時與各該複數限位件分別卡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在該二公扣的舌片移入該母扣的過程中,該複數卡合端會與該複數限位件抵觸,使該複數卡合端及/或該複數限位件產生變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各該舌片還設有一彈出端,且該操作鍵的內側在對應各該彈出端側分別設有一頂推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操作鍵的該彈性區及各該頂推件為一體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當該彈性區在變形時可帶動各該頂推件分別頂推各該彈出端,從而促使該二公扣由該母扣彈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操作鍵的該彈性區、該複數限位件及各該頂推件為一體形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當該彈性區在變形時可帶動該複數限位件脫離各該舌片的卡合及各該頂推件分別頂推各該彈出端,從而促使該二公扣由該母扣彈出。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更包括二扣環,各該二公扣分別與各該二扣環組接,其中,各該二公扣與腰帶連接,各該二扣環與肩帶連接,該母扣則與胯帶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二 公扣上端分別設有第一接合部,該二扣環下端分別設有第二接合部,該第一接合部可與該第二接合部相結合,使各該二公扣分別與各該二扣環互相組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二扣環分別設有套接環,該二公扣的舌片可分別穿設於各該套接環,使各該二公扣分別與各該二扣環互相組合。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其中任一項所述之安全帶扣具,其中該操作鍵的長度實質上相當覆蓋該殼體一整側長度。
TW99115991A 2010-05-19 2010-05-19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TWI466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5991A TWI466792B (zh) 2010-05-19 2010-05-19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5991A TWI466792B (zh) 2010-05-19 2010-05-19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1738A TW201141738A (en) 2011-12-01
TWI466792B true TWI466792B (zh) 2015-01-01

Family

ID=4676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15991A TWI466792B (zh) 2010-05-19 2010-05-19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67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194B (zh) * 2019-11-13 2023-12-01 瑞士商明門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啟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8730A (zh) * 2019-04-30 2022-06-24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侧向释锁扣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5526Y (zh) * 2005-12-21 2006-12-13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CN100548172C (zh) * 2005-08-02 2009-10-14 Ykk株式会社 带系紧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8172C (zh) * 2005-08-02 2009-10-14 Ykk株式会社 带系紧器
CN2845526Y (zh) * 2005-12-21 2006-12-13 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194B (zh) * 2019-11-13 2023-12-01 瑞士商明門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啟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1738A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7969B (zh) Safety buckle for infant carrier and method thereof
US10368615B2 (en) Harness fastening system
US7669298B2 (en) Buckle assembly
US4793032A (en) Side release buckle
US6446314B1 (en) Push release buckle with improved latching capability
JP2022508877A (ja) 磁気留め具
US7331088B2 (en) Buckle assembly
JP2002177018A (ja) 五方向バックル
EP2377718B1 (en) Seatbelt fastener for child carrier apparatus
JPS60135004A (ja) バツクル
US20210145130A1 (en) Buckle assembly
TWI466792B (zh)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
EP1129635B1 (en) Push release buckle
CA2725725C (en) Child resistant buckle
JP4271076B2 (ja) バック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ベビーキャリア
US20110113601A1 (en) Buckle
CN101849729A (zh) 适用于婴儿承载装置的安全带扣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11853002B (zh) 侧向释锁扣具
TWI394672B (zh) 適用於嬰兒承載裝置的安全帶扣具及其操作方法
JP3204590B2 (ja) バックル
TWI474796B (zh) 嬰幼兒安全帶扣具
CN201379156Y (zh) 滑盖式扣具
CN116236022A (zh) 中间连接组件、箱包自由扣及箱包
JPH072123B2 (ja) バックル
JPH07158332A (ja) 留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