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3902B - 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3902B
TWI463902B TW097144565A TW97144565A TWI463902B TW I463902 B TWI463902 B TW I463902B TW 097144565 A TW097144565 A TW 097144565A TW 97144565 A TW97144565 A TW 97144565A TW I463902 B TWI463902 B TW I4639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uplink subframe
uplink
subframes
access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4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5941A (en
Inventor
Robert Baldemair
David Astely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ication of TW200935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5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3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39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特定言之,其係關於在一無線電頻道上傳輸/接收資料。
在現代蜂巢式無線電系統中,無線電網路對終端機的行為有著嚴格的控制。類似於頻率、時序及功率的上行鏈路傳輸參數係經由從基地台至終端機的下行鏈路控制發信號來加以調節。
在開機時或在一較長待命時間之後,使用者設備(UE)在上行鏈路中不同步。UE可從下行鏈路(控制)信號中導出一上行鏈路頻率及功率估計。然而,難以進行一時序估計,由於在一基地台、eNodeB及UE之間的往返傳播延遲未知。故,即使將UE上行鏈路時序同步至下行鏈路,其仍可能因為傳播延遲而過晚地到達eNodeB接收器。因此,在開始訊務之前,UE必需對網路實作一隨機存取(RA)程序。在該RA之後,eNodeB可估計UE上行鏈路之時序未對齊並傳送一校正訊息。在該RA期間,類似於時序及功率之上行鏈路參數並不極準確。此對一RA程序之規模形成提出額外挑戰。
通常情況下,一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係提供用於UE請求存取網路。使用一存取叢發,其包含一前置項,該前置項具有一具較佳自動相關性質的特定序列。PRACH可能正交於訊務頻道。例如,在GSM中,定義一特殊PRACH時槽。因為多個UE可同時請求存取,故可能在該等請求中UE中發生衝突。必需實施一競爭解決方案以分離UE傳輸。RA方案通常包括一隨機後退機制。時序不確定性係藉由PRACH槽內的額外保護時間來解決。功率不確定性由於PRACH正交於該等訊務頻道而通常較少有問題。
為了區別執行RA的不同請求中UE,一般存在許多不同的RA前置項。一執行RA之UE從一集區中隨機地拾取一前置項並傳輸其。該前置項代表一隨機UE ID,其在經由一eNodeB授予UE存取網路時供該eNodeB使用。eNodeB接收器可解析使用不同前置項實行的RA嘗試並使用對應隨機UE ID來傳送一回應訊息至每一UE。一旦請求中UE同時使用相同的前置項,一衝突會發生且由於eNodeB無法區別兩個使用者,該等RA嘗試極可能不成功。
在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中,在每一小區內提供64個前置項。指派至相鄰小區的前置項一般係不同以保證在一小區內的一RA不會在一相鄰小區內觸發任何RA事件。必須從基地台廣播的資訊因此係在目前小區內可用於RA的前置項集。
由於E-UTRAN能夠在從超微型(femto)小區及微型(pico)小區直至巨型(macro)小區的極不同操作條件下操作,故在RA上強加不同的要求。但是用於RA的可獲得信號品質在小型小區內較少有問題而在大型小區內更具挑戰性。亦為了確保接收足夠的RA前置項能量,E-UTRAN定義不同的前置項格式。僅一此類前置項格式可在一小區內使用且因此還必須廣播此參數。對於分頻雙工(FDD),定義四種前置項格式。
廣播的另一參數係一RA資源之確切時頻位置,又稱為RA槽或RA機會。此一RA時間資源在頻率上始終跨越1.08MHz並在時間上跨越1、2或3毫秒,取決於前置項格式。對於FDD,存在16種組態,每一者定義一不同RA時域組態。
在一FDD系統中,除了指出在目前小區內可使用之64個前置項所需的發信號外,還要求另外6位元來指示前置項格式(2位元)與RA時域組態(4位元)。
參考(例如)E-UTRAN分時雙工(TDD)模式,TDD模式相對於FDD模式具有一些特性。該些特性使一簡單再使用不可能或不切實際,包括(例如)TDD定義總計5種RA前置項格式而不是4種,從而要求3位元來發信號通知格式。
在FDD中,RA時域組態將一RA資源之第一子訊框表達為在一訊框內的子訊框編號。在一FFD系統中,位於UL頻帶處的所有子訊框一直為UL子訊框且其中每一者可依據該RA時域組態來指派至RA。然而在TDD中,所有可用子訊框之僅一子集為UL子訊框且因此僅該等者可分配至RA。因此,基於子訊框的簡單計數機制無法應用於TDD。
一些具體實施例之一目標係提供一種有效率隨機存取發信號。
具體實施例揭示一種在一第二通信裝置中用於在一無線電頻道上傳輸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將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並分配至在一無線電訊框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中的一第一頻率,以及在無線電頻道上傳輸一表達。該表達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欲使用的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
此外,具體實施例揭示一種第二通信裝置,其包含一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係配置以將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在一無線電訊框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中的一第一頻率並建立一表達,其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該第二通信裝置進一步包含一傳輸配置,其係調適以在一無線電頻道上傳輸該表達。
而且,具體實施例揭示一種在一第一通信裝置中的方法,其包含在一無線電頻道上接收資料並藉由讀取在該接收資料中的一表達來決定在一無線電訊框內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以在一隨機存取程序中使用。該表達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一分配。
具體實施例還揭示一種第一通信裝置,其包含一接收配置,該接收配置係調適以在一無線電頻道上接收資料。該第一通信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單元,其係配置以藉由讀取在該接收資料中的一表達來決定在一無線電訊框中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以在一隨機存取程序中使用,該表達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一分配。
藉由關於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該隨機存取資源,獲得一有效率隨機存取組態發信號。
以下將參考顯示本解決方案之具體實施例的附圖來更全面地說明本解決方案之具體實施例。然而,本解決方案可以用許多不同形式來體現而不應視為限於本文中所提出的具體實施例。確切而言,提供該些具體實施例使得此揭示內容將既徹底又全整,且將本解決方案之範疇完全地傳達給習知此項技術者。全篇中相同數字參考相同元件。
本文所用的專門用語係僅用於說明特定具體實施例之目的而不意在限制本發明。如本文中所使用,單數形式「一」、「一個」及「該」意在還包含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清楚指示。應進一步明白,當用於本文中時,術語「包括」及/或「包含」指定存在所聲明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新增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為習知本發明所屬技術者所共同明白的含意。應進一步明白,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應解讀為與其在此說明書及相關技術之背景中的含意一致的含義,且將不解讀為具有一理想化或過於正式化的意義,除非本文中如此明確定義。
下面參考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方法、設備(系統)及/或電腦程式產品之方塊圖及/或流程圖圖解來說明本解決方案。應明白,該等方塊圖及/或流程圖圖解之數個方塊及在該等方塊圖及/或流程圖圖解中的方塊組合可由電腦程式指令來加以實施。該些電腦程式指令可提供至一通用電腦、專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之一處理器以產生一機器使得經由該電腦及/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之處理器執行的該等指令建立用於實施在該等方塊圖及/或流程圖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所指定之功能/動作的構件。
該些電腦程式指令還可儲存於可引導一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以一特定方式工作的一電腦可讀取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取記憶體中的該等指令產生一製品,其包括實施在該等方塊圖及/或流程圖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所指定之功能/動作的指令。
該等電腦程式指令還可載入至一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該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設備上實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一電腦實施程序,使得在該電腦或其他可程式化設備上執行的該等指令提供用來實施在該等方塊圖及/或流程圖方塊或多個方塊中所指定之功能/動作之步驟。
據此,本發明可體現為硬體及/或軟體(包括韌體、常駐型軟體、微碼等)。而且,本發明可採取在一電腦可使用或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上之一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該電腦程式產品具有執行於該媒體中供一指令執行系統使用或結合其使用的電腦可使用或電腦可讀取程式碼。在此文件之背景中,一電腦可使用或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係可包含、儲存、通信、傳播或運輸供該指令執行系統、設備或裝置使用或結合其使用的任何媒體。
該電腦可使用或電腦可讀取媒體可能係(例如但不限於)一電子、磁性、光學、電磁、紅外或半導體系統、設備、裝置或傳播媒體。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之更特定範例(一非詳盡列表)將會包括下列:具有一或多個導線的一電連接、一可攜式電腦磁片、一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一唯讀記憶體(ROM)、一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或快閃記憶體)、一光纖及一可攜式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應注意,該電腦可使用或電腦可讀取媒體甚至可以係紙張或其上列印程式的另外適當媒體,由於可經由(例如)光學掃描紙張或其他媒體來以電子方式捕獲程式,然後在必要時採用一適當方式加以編譯、轉譯或另外處理,而然後將其儲存於一電腦記憶體內。
如本文中所說明,一通信裝置可能係一無線通信裝置。在本發明之背景下,該無線通信裝置可能(例如)係在一網路中的一節點(諸如一基地台等)、一行動電話、一PDA(個人數位助理)或任何其他類型可攜式電腦(諸如膝上型電腦)。
在該等通信裝置之間的無線網路可能係任一網路,諸如一IEEE 802.11型WLAN、一WiMAX、一HiperLAN、一藍芽LAN、或一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諸如一GPRS網路、一第三代WCDMA網路或E-UTRAN。給定通信的迅速發展,當然還將會有可體現本發明的未來類型無線通信網路,但網路之實際設計及功能並非本解決方案之主要關注。
在圖1a中,顯示一第一通信裝置10與一第二通信裝置20通信的示意性概略圖。該通信係在諸如一空氣介面等的一第一介面31上實行。在所解說範例中,第一通信裝置10係一可攜式單元,諸如一行動電話、一PDA等而第二通信裝置20係一基地台,諸如一eNobeB、NodeB、RBS等。
第二通信裝置20設定並傳輸隨機存取(RA)組態以便使第一通信裝置10實行一隨機存取程序。來自第一通信裝置10的一隨機存取請求可能在一交遞等期間引導至第二通信裝置20或一不同通信裝置,諸如一不同基地台。
RA組態不是根據子訊框而是根據UL子訊框來表達並因而將其與至UL與DL的子訊框分配連結。由於一終端機無論如何均必需瞭解子訊框至DL與UL的分配,故不要求任何額外發信號來獲得此資訊。一RA組態現映射至不同RA資源分配,取決於UL子訊框之可用數目:例如,在一極重UL分配中,該等RA資源較佳的係散佈於該等子訊框上以減少基地台內的處理負載。然而,對於DL較重分配,不可使用足夠的子訊框來適應所需數目的RA資源,此處必須在不同頻率下在相同子訊框內分配多個RA資源。
具體實施例呈現如何導出從RA資源至UL子訊框之實際映射的系統方式。RA資源可在時間上儘可能多地展開以避免在eNodeB RA接收器內的處理峰值。
在E-UTRAN之FDD模式中,定義6個不同「密度」的RA機會來適應在PRACH上的不同預期負載:獨立於系統頻寬,在10毫秒內的0.5、1、2、3、5及10 RA機會。作為一起點,假定該些密度也用於TDD因此有意義。總計存在5種前置項格式用於TDD且對於每一前置項格式多達6個密度,導致30個不同的組合。此外,期望具有每一組合的不同「版本」。例如,對於每10毫秒1 RA機會的情況以及對於前置項格式0(基本前置項),期望具有3個相同密度的不同圖案,但其中在不同子訊框處分配該等RA機會。此使伺服於多個小區的一eNodeB能夠橫跨所伺服的小區使用不同的RA圖案,從而在時間上散佈處理負載。
因而,三個版本乘以五個前置項乘以六個密度導致需要編碼總計九十個組合。然而,此超過在FDD中所使用之六位元之可用數目。更詳細地考察該等不同組合顯示並非所有組合實際上均有意義:前置項格式1及3係設計用於極大小區,其中RA負載一般不太高。很可能對於該些格式支援最高密度並不很重要。前置項格式3另外要求三個子訊框,從而使得對於大多數普通DL/UL分割不可能支援在時間上不重疊的三個不同版本。密度與版本之數目可因而對於格式1減少至3×4=12而對於格式3減少至2×2=4。
用於格式1的一組合理支援密度可能係在10毫秒內的0.5、1、2及3RA機會。對於格式3,僅支援在10毫秒內的密度0.5及1 RA機會。此導致對於格式0至3總計編碼3×6+3×4+3×6+2×2=52個組合。
使用六位元,可編碼六十四個組合,留下十二個組合用於格式4。此格式4較特殊,由於其極短且可能僅出現於一特殊欄位內,此欄位稱為上行鏈路前導時槽(UpPTS)。因為其較短持續時間,此前置項之連線預算與其他前置項相比較低等,因此較重要的係具有不同的非重疊RA機會來建立「無干擾」槽。較重要的係支援三個不同版本,為前置項格式4留下四個密度的空間。總計存在52+3x4=64個組合。表1概述用於不同前置項的該些分配。所提出組態僅為範例,當然可能具有更多組合用於一前置項格式且更少用於另一者或以版本數目換取密度數目。
另一可能性係在假定第6個密度(在10毫秒內的10RA機會)極高時一般最多支援五個密度而非六個。使用與以上相同的論據,表2中所示的版本之密度與數目係獲得用於不同前置項格式。此處保留一組合用於未來使用。而且此組組合僅為範例且還可在此處進行在前置項格式與密度對版本之間的不同折衷。
在下文中前置項格式、密度及版本之一組合係稱為延伸RA組態。
取決於DL/UL分配,不同的RA組態具有不同的轉譯。為了減少所需發信號,因此提出根據UL子訊框而不是子訊框來編號分配至RA的該等子訊框。
一可能性可能係為每一延伸RA組態及每一可能DL/UL分配定義一圖案,其說明該等UL子訊框與分配至RA的頻率區域。除了DL/UL分割外,系統頻寬也具有一影響,由於對於較低系統頻寬比對於更高頻寬可使用更少頻率區域。
下文中說明一更系統性途徑。在圖2中,顯示在一RA週期之持續時間內的所有UL子訊框。RA子訊框表示為81而非RA子訊框表示為83。該RA週期對於大於或等於每10毫秒1的RA密度為10毫秒且對於每10毫秒0.5 RA機會為20毫秒。在該RA週期內的UL子訊框數目表示為L。分配至每一RA資源的子訊框數目為M。N則為可在每一RA週期內非重疊放置的RA資源之數目。所考量延伸RA組態在該RA週期內具有D RA機會的一密度。間隙Δ1與Δ2分別為在兩個連續RA資源之間的UL子訊框之數目與在最後RA子訊框之後所留下的RA子訊框之數目。R表示存在的給定延伸RA組態之不同版本之數目。
編號t1,k 為其中所給定延伸RA組態之版本1之RA機會k開始的UL子訊框號。此處假定UL子訊框及版本之編號方式從0開始。若沒有足夠的版本可非重疊地放置至一RA週期內,則該放置在另一頻率下從UL子訊框0起從頭開始。另外,編號f1,k 將邏輯索引表示為版本1之RA機會k所處之預定義頻率(邏輯索引,由於該等預定頻率既不須連毗也不指派至單調遞增/遞減頻率)。由於總計僅存在NRA/BW 個預定義RA頻率區域,故要求一模數運算以將所分配頻帶約束至該等預定義頻率。對於更小系統頻寬,可能存在不充足的RA頻帶NRA/BW 且不同RA資源之放置會重疊。
圖3顯示延伸RA組態及其至UL子訊框之實際映射的不同範例。
在頂部圖中,先分配版本0之RA機會0,隨後版本1及2之機會0,即1=1及2。接著沿時域分配版本0之RA機會1並在一不同頻率下分配版本1及2之RA機會1。
在中間圖中,版本0之RA機會0後面跟隨版本1之RA機會0。接著將版本2之RA機會0頻率多工至與版本0之RA機會0相同的UL子訊框內。此處一RA機會由2個UL子訊框所組成。
在下部圖中,在不同頻率下分配每一版本。
定義預定義RA頻率區域的最簡單方式係將概念自FDD延伸,其中該些區域係放置於上行鏈路共用頻道之頻帶邊緣處。若多個RA資源隨時間分佈於一RA週期(即N>1)內,則該些頻率區域之位置可能依據一預定義跳躍圖案而跳躍。在最簡單情況下,唯一允許的跳躍位置係在上行鏈路共用頻道之兩個頻帶邊緣處。
在圖4中,顯示如何將一邏輯索引L1映射至實體頻率。該邏輯索引係藉由以上方程式給出,其中f1,k 將該邏輯索引表示為版本1之RA機會k所處之預定義頻率。
所說明方式係如何計算UL子訊框至RA子訊框之確切映射的一範例。重要的係1)儘量在時間上展開機會及2)(若沒有足夠的UL子訊框可用於在時間上分離一版本之所有機會)在不同頻率下將多個RA子訊框放置於相同UL子訊框內。
即使以上解釋係在一TDD系統之背景下作出,相同理念也適用於一半雙工FDD系統。
在圖5中,顯示一發信號圖之一示意性概略圖。該發信號方案係在一第一通信裝置10(諸如一使用者設備UE等)與一第二通信裝置20(諸如一NodeB等)之間。
在步驟S10中,NodeB 20將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一上行鏈路子訊框。藉由相對於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該隨機存取資源,減少需要傳輸之資料之數量。例如,四個子訊框在十個子訊框中為上行鏈路子訊框。此意味著,該隨機存取資源可能僅在該些上行鏈路子訊框中且該隨機存取資源係表達為在該些四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中的一編號。因此,NodeB 20建立關於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該隨機存取資源的一表達並藉由使用上行鏈路子訊框來簡化RA組態之說明。
應明白,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可分配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且一隨機存取資源還可分配至若干上行鏈路子訊框。
在可選步驟S15中,當將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分配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時,NodeB先在時間上並接著在頻域上分配該等隨機存取資源以便最佳化處理容量。例如,若一RA組態要求六個隨機存取資源的一數量且該子訊框組態包含四個上行鏈路子訊框,則在一第一頻率下使用四個隨機存取資源並在一第二頻率下使用兩個隨機存取資源。此導致在峰值處理等期間要求更少的硬體。
在步驟S20中,NodeB 20在一無線電頻道(諸如一廣播頻道等)上將該表達傳輸至UE。
在步驟S30中,UE接收該表達並讀出聲明欲用於隨機存取資源之特定上行鏈路子訊框的RA組態。例如,若欲使用對應於在一訊框內一第五子訊框的一第二上行鏈路子訊框,則UE讀出欲使用的該第二上行鏈路子訊框並在一隨機存取程序期間使用第五子訊框。
在步驟S40中,UE使用該上行鏈路子訊框來傳輸一隨機存取序列以存取一網路。UE可將該序列傳輸至NodeB 20或(例如)在UE之一交遞中,UE可將該序列傳輸至一不同NodeB。
在圖6中,顯示一種在一第二通信裝置中的方法之一示意性流程圖。該第二通信裝置可能係一無線電基地台eNodeB、NodeB、一組合基地台及基地台控制器等。
在可選步驟S1中,該第二通信裝置實行該第二通信裝置之一小區的一分析並決定隨機存取組態,諸如隨機存取資源、前置項長度等、上行鏈路子訊框數目等。
在步驟S2中,該第二通信裝置將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並分配至一第一或多個上行鏈路子訊框或將若干隨機存取資源映射並分配至若干上行鏈路子訊框。該第二通信裝置接著建立一表達,其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欲使用的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欲使用的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例如,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係表達為分配至第三上行鏈路子訊框。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第一隨機存取資源在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延伸且該表達僅表達欲使用的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在一些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中,欲使用的(多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額外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即,指出欲使用的至少兩個上行鏈路子訊框。
該映射步驟可能進一步包含將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且其中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係藉由先在時間上在該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先展開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來加以分配。
應明白,在且僅在UL子訊框之數目不足以保持所有隨機存取資源時,可先在時間上並接著在頻率上將該等隨機存取資源分配至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沒有足夠上行鏈路子訊框可在時間上用於將所有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上行鏈路子訊框時,將欲使用之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分配至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
在不同頻率下使用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對應於分配至在該第一頻率下使用之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上行鏈路子訊框的上行鏈路子訊框。
在一無線電訊框內,吾人依據RA密度具有多個RA機會。每一RA機會由若干子訊框(例如1、2或3個子訊框)所組成,取決於前置項格式。因此,在且僅在時間多工不足以保持對於一特定密度值所需之一PRACH組態之所有機會而不在時間上重疊時,可先在時間上並接著在頻率上分配用於每一PRACH組態的隨機存取機會。
在步驟S4中,該第二通信裝置在該小區內在一無線電頻道上傳輸該表達。該無線電頻道可能係一廣播頻道等。
為了實行該等方法步驟,提供一第二通信裝置。
在圖7中,顯示一第二通信裝置20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第二通信裝置20包含一控制單元201,諸如一微處理器、複數個處理器等,其係配置以基於RA組態、DL/UL分割、系統頻寬等將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並分配至在一無線電訊框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內的一第一頻率。該隨機存取資源至該上行鏈路子訊框之此映射接著表達於一表達(例如資料訊包等)內,其中該隨機存取資源係關於該(等)目前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因此,控制單元201建立一表達資料訊包,其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欲使用的該等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欲使用的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例如,欲用作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第二上行鏈路子訊框。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表達僅包含此序數,即第2個UL子訊框,即使該資源在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延伸或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係映射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在一些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中,欲使用的(多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額外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例如,RA資源係表達為第二及第三上行鏈路子訊框。
而且,控制單元201可配置以先在時間上分配在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延伸的隨機存取資源並在沒有足夠上行鏈路子訊框可在時間上使用時在不同頻率下分配隨機存取資源。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控制單元201可配置以將欲使用的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且其中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係藉由先在時間上在該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先展開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來加以分配。控制單元201可進一步配置以在沒有足夠上行鏈路子訊框可時間上使用時將欲使用的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分配至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在該不同頻率下使用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對應於分配至在該第一頻率下使用之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上行鏈路子訊框的上行鏈路子訊框。
控制單元201可進一步配置以決定小區相關參數,諸如隨機存取組態、上行鏈路子訊框數目等。該些參數還可手動等輸入。
第二通信裝置20進一步包含一傳輸配置205,其係調適以在第二通信裝置20之小區內的一無線電頻道(諸如一廣播頻道等)上傳輸該表達。該表達包含一資料訊包,其指示該等分配隨機存取資源與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之關係(例如)作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由於該第二通信裝置已通知該第一通信裝置哪些子訊框為下行鏈路以及哪些為上行鏈路子訊框,故此發信號極具效率。
第二通信裝置20可進一步包含一接收配置203,其係調適以在執行一隨機存取程序時使用該隨機存取資源來從不同通信裝置(例如一第一通信裝置)接收資料。
在所解說範例中,第二通信裝置20包含一記憶體單元207,其係配置以具有安裝其上的(多個)應用程式,當在控制單元201上執行時該(等)應用程式時使控制單元201實行該方法之步驟。此外,記憶體單元207可能具有儲存其上的資料,諸如隨機存取相關資料等。記憶體單元207可能係一單一單元或若干記憶體單元。
而且,第二通信裝置20可能包含一介面209用於與一網路通信。
在圖8中,顯示一種在一第一通信裝置中的方法之一流程圖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在步驟R2中,該第一通信裝置從一第二通信裝置在一無線電頻道上接收資料。該無線電頻道可能係一廣播頻道等。
在步驟R4中,該第一通信裝置藉由讀取在所接收資料內的一表達來決定在一無線電訊框中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以在一隨機存取程序中使用。該資料包含一表達,其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表達欲使用的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欲使用的一隨機存取資源之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可在該表達中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隨機存取組態包含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且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係藉由先在時間上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展開該等隨機存取資源來加以分配。
而且,當沒有足夠上行鏈路子訊框可在時間上用於將所有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上行鏈路子訊框時,將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分配至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在該不同頻率下使用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為對應於分配至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上行鏈路子訊框的一上行鏈路子訊框。
在可選步驟R6中,該第一通信裝置使用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作為一隨機存取資源來實行一隨機存取程序。
為了實行該方法程序,提供一第一通信裝置。該第一通信裝置可能係一使用者設備,諸如一行動電話、一PDA、一無線膝上型電腦等。
在圖9中,顯示一第一通信裝置10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第一通信裝置10包含:一接收配置103,其係調適以接收資料,諸如在來自一第二通信裝置之一無線電頻道(諸如一廣播頻道等)上的資料;及一控制單元101,其係配置以解碼並讀取所接收資料。控制單元101係配置以基於在該資料中所接收之一表達來決定哪一(些)上行鏈路用作(多個)隨機存取資源。該表達關於該等分配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該(等)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因此,藉由讀取(例如)RA資源為上行鏈路子訊框nr 1且控制單元101瞭解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為第五子訊框之表達,控制單元101決定第五子訊框將用作一隨機存取資源。
應注意,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僅將RA資源之開頭表達為一第一UL子訊框編號,且在一些其他具體實施例中還關於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來表達一隨機存取組態之後續RA資源。
控制單元101可額外配置以實行一隨機存取程序以便存取一網路。在該隨機存取程序中,控制單元101依據該表達來使用已決定的RA資源並使用一傳輸配置105來傳輸連接請求。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通信裝置10可進一步包含一記憶體配置107,其包含一單一記憶體單元或若干記憶體單元。配置以在該控制單元上執行以實行該等方法步驟的(多個)應用程式可連同RA組態資料(諸如隨機存取資源等)一起儲存於該記憶體上。
應明白,在該等通信裝置內的該等接收及傳輸配置可能係分離裝置或一組合裝置,諸如一收發單元等。
還應注意,欲使用的該等隨機存取資源可藉由先在時間上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展開該等隨機存取資源來加以分配。
當沒有足夠上行鏈路子訊框可在時間上使用時,可在一不同頻率下將欲使用的該等隨機存取資源分配至與另一RA資源相同的上行鏈路子訊框內。
因此,當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存在於一無線電訊框內時,控制單元101可配置以先在時間上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上展開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應明白,當沒有足夠上行鏈路子訊框可在時間用於保持所有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時,將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者分配至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不同頻率之上行鏈路子訊框係對應於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
由於DL/UL分割與頻寬組合之巨大數量將會要求一巨量發信號,使該等RA組態之轉譯DL/UL分割且頻寬相依急劇減少發信號。
在該等圖式及說明書中,已揭示本發明之範例性具體實施例。然而,可對該些具體實施例作出許多變更與修改而實質上並不脫離本發明之原理。據此,儘管運用特定術語,但其僅在一般且說明性意義上使用且不用於限制目的,本發明之範疇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
10...第一通信裝置
20...第二通信裝置/NodeB
31...第一介面
81...隨機存取子訊框
83...非隨機存取子訊框
101...控制單元
103...接收配置
105...傳輸配置
107...記憶體配置
201...控制單元
203...接收配置
205...傳輸配置
207...記憶體單元
209...介面
已關於附圖來更詳細地說明具體實施例,其中:
圖1顯示一第一通信裝置與一第二通信裝置通信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圖2顯示在一隨機存取週期之持續時間內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圖3顯示如何將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上行鏈路子訊框之範例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圖4顯示在使用跳頻時在邏輯頻率與實體頻率之間一映射的一示意性概略圖,
圖5顯示一隨機存取程序之一組合發信號及方法圖,
圖6顯示在一第二通信裝置內的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7顯示一第二通信裝置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圖8顯示在一第一通信裝置內的一方法之一流程圖,以及
圖9顯示一第一通信裝置之一示意性概略圖。
(無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23)

  1. 一種在一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的一基地台(20)內的方法,其用於在一無線電頻道(channel)上以一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操作而傳輸資料,其中一訊框(frame)包含在上行鏈路傳輸及下行鏈路傳輸之間分配(allocated)及分割(split)的若干子訊框,該方法包含:將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mapping)(S2)並分配至在一無線電訊框(radio frame)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內的一第一頻率,其特徵在於映射步驟進一步包含將待使用的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且其中藉由及時先將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展開(spreading)於該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而分配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其中當沒有足夠的上行鏈路子訊框及時可獲得以將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所有映射至上行鏈路子訊框時,待使用的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被分配到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及在該無線電頻道上傳輸(S4)資料,包含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而表示待使用的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的一表達(expression)。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不同頻率下使用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對應於分配至在該第一頻率下使用 之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上行鏈路子訊框的一上行鏈路子訊框。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映射步驟(S2)進一步包含將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
  4.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待使用的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ordinal number)。
  5.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待使用的一隨機存取組態之至少一額外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6.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頻道包含一廣播頻道。
  7. 一種在一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的基地台(20),其經配置以一分時雙工模式操作,其中一訊框包含在上行鏈路傳輸及下行鏈路傳輸之間分配及分割的若干子訊框,該基地台(20)包含一控制單元(201),其係配置以將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映射並分配至在一無線電訊框之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中的一第一頻率,且特徵在於該控制單元經配置以產生包含一表達的資料,該表達係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而表示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分配;及一傳輸配置(205),其係調適以在一無線電頻道上傳輸該資料,其中該控制單元(201)經配置以將待使用的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及其中藉由及時先將該複數個隨機存 取資源展開於該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而分配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及該控制單元(201)經配置以在當沒有足夠的上行鏈路子訊框及時可獲得時,將待使用的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分配到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
  8. 如請求項7之基地台(20),其中在該不同頻率下使用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對應於分配至在該第一頻率下使用之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上行鏈路子訊框的一上行鏈路子訊框。
  9. 如請求項7或8之基地台(20),其中待使用的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10. 如請求項7或8之基地台(20),其中待使用的一隨機存取組態之至少一額外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11. 如請求項7或8之基地台(20),其中該控制單元(201)係配置以在一廣播頻道上傳輸。
  12. 如請求項7或8之基地台(20),其中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係分配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
  13. 一種在一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的一使用者設備(10)內的方法,其經配置以一分時雙工模式操作,該方法用於決定(determining)在一無線電訊框中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以用於在一隨機存取程序中,其中一訊框包含在上行鏈路傳輸及下行鏈路傳輸之 間分配及分割的若干子訊框,該方法包含:在一無線電頻道上接收(R2)資料,以及其特徵在於藉由讀取在被接收的該資料中的一表達來決定(R4)在一無線電訊框中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以待使用於一隨機存取程序中,該表達係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而表示待使用的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一分配,其中在被接收的該資料中的該表達包含用於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的隨機存取組態,藉由首先將該等隨機存取資源及時分布於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而定義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被分配,及其中當沒有足夠的上行鏈路子訊框及時可獲得將所有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上行鏈路子訊框時,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被分配到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一隨機存取程序期間使用(R6)該已決定隨機存取資源之步驟。
  15. 如請求項13或14之方法,其中待使用的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16. 如請求項13或14之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不同頻率下使用的該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對應於分配至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上行鏈路子訊框的一上行鏈路子訊框。
  17. 如請求項13或14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係分配至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
  18. 如請求項13或14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頻道係一廣播頻 道。
  19. 一種在一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的使用者設備(10),該使用者設備經組態以一分時雙工模式操作,其中一訊框包含在上行鏈路傳輸及下行鏈路傳輸之間分配及分割的若干子訊框,該使用者設備包含一接收配置(103),其係調適以在一無線電頻道上接收資料;及其特徵在於該使用者設備(10)包含一控制單元(101),其經配置以藉由讀取在所接收的資料內的一表達來決定在一無線電訊框中的一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待使用於一隨機存取程序中,該表達係關於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而表示一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之一分配,其中在所接收的該資料中的該表達包含用於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的隨機存取組態,藉由首先將該等隨機存取資源及時分布於整個複數個上行鏈路子訊框上,而定義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被分配,及其中當沒有足夠的上行鏈路子訊框及時可獲得以將所有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映射至上行鏈路子訊框時,該複數個隨機存取資源之至少一隨機存取資源被分配到至少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不同頻率內。
  20. 如請求項19之使用者設備(10),其中該控制單元(101)係進一步配置以在一隨機存取程序期間使用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
  21. 如請求項20之使用者設備(10),其進一步包含一傳輸配置(105),其係調適以在該隨機存取程序期間依據該表達 在該第一隨機存取資源中傳輸一隨機存取請求。
  22. 如請求項19至21中任一項之使用者設備(10),其中該接收配置(103)係調適以在一廣播頻道上接收資料。
  23. 如請求項19至21中任一項之使用者設備(10),其中待使用的一隨機存取資源之該第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係表達為上行鏈路子訊框之一序數。
TW097144565A 2007-12-12 2008-11-18 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 TWI4639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5107P 2007-12-12 2007-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5941A TW200935941A (en) 2009-08-16
TWI463902B true TWI463902B (zh) 2014-12-01

Family

ID=4063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4565A TWI463902B (zh) 2007-12-12 2008-11-18 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8) US8553590B2 (zh)
EP (3) EP2574132A1 (zh)
JP (2) JP4956674B2 (zh)
CN (2) CN101897231B (zh)
AT (2) ATE528952T1 (zh)
AU (2) AU2008336328B2 (zh)
BR (2) BRPI0820141B1 (zh)
CA (4) CA2994007C (zh)
DK (2) DK2225907T3 (zh)
ES (2) ES2373869T3 (zh)
MA (2) MA31871B1 (zh)
PL (2) PL2225907T3 (zh)
PT (2) PT2225907E (zh)
TW (1) TWI463902B (zh)
WO (2) WO2009075631A2 (zh)
ZA (2) ZA2010026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8464B1 (en) * 2007-12-06 2013-03-06 Alcatel Lucent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network capacity
AU2008336328B2 (en) 2007-12-12 2013-08-01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 radio channel based on jointly encoding a preamble format with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US8649353B2 (en) 2008-03-04 2014-02-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by selectively using dedicated or contention-based preambles during handover
CN101252775B (zh) * 2008-04-02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参数配置及指示方法
EP2269398B1 (en) * 2008-04-28 2018-07-25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selection
CN101686544A (zh) * 2008-09-22 201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专用随机接入资源的分配方法和基站
KR101611271B1 (ko) * 2008-10-29 2016-04-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결합 환경에서의 업링크 임의 접속 방법
US8879461B2 (en) 2008-12-01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ank subframe uplink design
WO2010087570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JP4999893B2 (ja) 2009-08-06 2012-08-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885528B2 (en) * 2010-06-18 2014-11-11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plink contention method thereof using mapping rule on uplink signal with preamble sequence and control message
JP5331763B2 (ja) * 2010-08-20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
US9258830B2 (en) * 2011-03-28 2016-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48638B2 (en) * 2011-06-27 2014-09-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 for limited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479298B2 (en) 2013-07-08 2016-10-25 Intel IP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for side infor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6112505A1 (zh) * 2015-01-14 2016-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网络设备和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WO2016208836A1 (ko) * 2015-06-26 2016-1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상 단말 방식을 사용한 단말의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JP6593450B2 (ja) * 2015-11-12 2019-10-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482873B1 (ko) * 2015-12-08 2022-12-2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연결 확립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24433A1 (zh) * 2016-01-22 2017-07-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随机接入与数据传输的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10349449B2 (en) * 2016-10-30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08391313B (zh) * 2017-02-03 202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ES2964129T3 (es) 2017-05-02 2024-04-04 Ntt Docomo Inc Equipo de usuario, estación base y método de acceso aleatorio
US11838952B2 (en) * 2017-05-04 2023-1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9041228B (zh) 2017-06-12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基站、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688915B1 (en) * 2017-09-28 2023-0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prach formats for nb-iot transmission in tdd mode
US11160114B2 (en) 2017-11-17 2021-10-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13267B (zh) 2018-04-02 2024-05-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映射周期确定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8344B1 (en) * 1999-05-26 2004-01-07 Nokia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EP1489773A1 (en) * 2003-06-16 2004-12-22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Time scheduling with stop-and-wait ARQ process
US8351400B2 (en) * 2004-05-05 2013-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head reduction in an enhanced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50908B2 (en) * 2005-06-16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paging channel with reduced probability of missed page
CN1929338B (zh) * 2005-09-06 2011-08-24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蜂窝网和泛在网的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01005308B (zh) * 2006-01-17 2012-08-29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PL2148548T3 (pl) * 2006-06-01 2013-06-28 Huawei Tech Co Ltd Sposób łączenia stacji ruchomej ze stacją bazową, stacja ruchoma, stacja bazowa oraz wieloczęstotliwościowy system komunikacji ruchomej
US20080026716A1 (en) 2006-06-08 2008-01-31 Patent Navigation Inc. Mobile device representing coupons
EP2027661B1 (en) * 2006-06-13 2014-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eamble detection
US9113325B2 (en) * 2007-04-25 2015-08-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time-frequency 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427971B2 (en) * 2007-06-19 2013-04-23 Lg Electronics Inc. Enhancement of LT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8773968B2 (en) * 2007-08-06 2014-07-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gnaling of random access preamble sequen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008006B2 (en) * 2007-08-10 2015-04-14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
US8000272B2 (en) * 2007-08-14 2011-08-16 Nokia Corporation Uplink scheduling grant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with asymmetric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8218496B2 (en) * 2007-10-26 2012-07-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yclic prefix dimens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AU2008336328B2 (en) 2007-12-12 2013-08-01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 radio channel based on jointly encoding a preamble format with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torola, "Proposal for RACH Preambles" 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6, R1-99893, 16 July 1999 (1999-07-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A31946B1 (fr) 2010-12-01
PL2225907T3 (pl) 2012-03-30
WO2009075632A3 (en) 2009-07-30
DK2225908T3 (da) 2012-03-19
EP2574132A1 (en) 2013-03-27
ES2373869T3 (es) 2012-02-09
CN101919297B (zh) 2013-07-24
EP2225907B1 (en) 2011-10-12
US20190342922A1 (en) 2019-11-07
CN101897231A (zh) 2010-11-24
US11672023B2 (en) 2023-06-06
EP2225908B1 (en) 2011-11-23
US20170367122A1 (en) 2017-12-21
WO2009075631A2 (en) 2009-06-18
CA2707016A1 (en) 2009-06-18
AU2008336329B2 (en) 2013-08-01
CA2821063C (en) 2018-09-18
CA2994007C (en) 2022-10-18
JP4956674B2 (ja) 2012-06-20
PT2225907E (pt) 2012-01-12
PT2225908E (pt) 2012-03-05
ES2374198T3 (es) 2012-02-14
US20190215876A1 (en) 2019-07-11
CA3169500A1 (en) 2009-06-18
EP2225907A2 (en) 2010-09-08
CA2707016C (en) 2016-05-17
US9769851B2 (en) 2017-09-19
US10285205B2 (en) 2019-05-07
WO2009075632A2 (en) 2009-06-18
US20220061102A1 (en) 2022-02-24
PL2225908T3 (pl) 2012-04-30
ATE535123T1 (de) 2011-12-15
CN101919297A (zh) 2010-12-15
AU2008336328A1 (en) 2009-06-18
BRPI0820140A2 (pt) 2015-05-12
ZA201002685B (en) 2011-06-29
CA2821063A1 (en) 2009-06-18
US20180049248A1 (en) 2018-02-15
BRPI0820141B1 (pt) 2020-09-15
CA2994007A1 (en) 2009-06-18
JP4917674B2 (ja) 2012-04-18
US11197325B2 (en) 2021-12-07
DK2225907T3 (da) 2012-02-06
ZA201003319B (en) 2011-08-31
WO2009075631A3 (en) 2009-07-30
BRPI0820140B1 (pt) 2020-09-15
US20130188534A1 (en) 2013-07-25
US20100265854A1 (en) 2010-10-21
US10390371B2 (en) 2019-08-20
MA31871B1 (fr) 2010-11-01
TW200935941A (en) 2009-08-16
AU2008336328B2 (en) 2013-08-01
US8553590B2 (en) 2013-10-08
US9814072B2 (en) 2017-11-07
ATE528952T1 (de) 2011-10-15
JP2011508999A (ja) 2011-03-17
CN101897231B (zh) 2013-09-18
JP2011508484A (ja) 2011-03-10
BRPI0820141A2 (pt) 2015-05-12
US20100260079A1 (en) 2010-10-14
AU2008336329A1 (en) 2009-06-18
EP2225908A2 (en)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3902B (zh) 用於傳輸/接收資料的方法及裝置
US99990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s of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25009A1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RU249365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вязи по радиоканалу
CN111034325A (zh) 新无线电未授权频谱的初始接入设计
JP2021503216A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ストレージ、およびキャリア
CN114885438A (zh) 用于在共享的下行信道占用时间中执行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KR20160098031A (ko) 주파수 공동사용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채널점유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