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3097B -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3097B
TWI463097B TW099139383A TW99139383A TWI463097B TW I463097 B TWI463097 B TW I463097B TW 099139383 A TW099139383 A TW 099139383A TW 99139383 A TW99139383 A TW 99139383A TW I463097 B TWI463097 B TW I4630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lloid
lens
led module
reflector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9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1861A (en
Original Assignee
Ambrite Intern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brite Internation Co filed Critical Ambrite Internation Co
Priority to TW099139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30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3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3097B/zh

Links

Description

LED模組及燈具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LED模組及燈具結構,尤其一種具有達到光斑及色溫更均勻,進而又有效提升(或增進)整體出光效率之LED模組及燈具結構。
近年來,隨著發光二極體(LED)的快速發展,使LED的光效(或稱發光效率)已超過傳統的節能光源;因而使得大功率LED燈在室內外照明等領域早已大量廣泛應用。
而目前於市面上推出LED燈,通常是由幾十個或幾百個大功率1W LED組合在一起構成一LED模組,以達到所需的光通量及照度,但這種方式的LED模組尺寸相對較大,若將前述LED模組應用在近距離的照明時,容易造成照明範圍內的被照物件(如人或物體)會產生多個影子,進而影響視覺的感受,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業者便發展了大功率多LED晶片構成的LED模組,使得單一LED模組能提供50W,或是100W的功率,以解決照明效果中對被照物件產生多個影子的問題,可是大功率LED模組的熱功率密度遠遠大於單顆LED晶片封裝的LED,且中心熱斑的溫度高會導致影響LED晶片上覆蓋的螢光粉之發光效率及壽命,進而會造成LED模組產生光衰現象。
所以業者為了克服上述問題,便提出一種發光二極體結構,如參閱第1圖示,該發光二極體結構1包括一螢光粉層10、一藍光LED模組11、一透鏡12、一基座13及一 反射器14,其中該螢光粉層10係形成在透鏡12上,且其係由螢光粉101所組成,該藍光LED模組11係由複數個封裝的單顆1W或更低功率的藍光LED111組合一起所構成,其用以作為發光源,且該藍光LED模組11容設在基座13上,該反射器14的一端係對接該基座13,且相對該藍光LED模組11,其另一端則與透鏡12相接設,以構成所述發光二極結構1,所以當藍光LED模組11發出光源時,透過該反射器14將光源朝透鏡12方向反射出去,可有效提升發光效率。
惟該結構1在實際使用上,所能提升的發光效率有限,因藍光LED111發出的可見光在螢光粉層10上向內傳播的光占了很大的比重,以導致出光效率明顯降低。另外,因該反射器14會造成光在幾個介面上來回反射,以導致更多光的損失。
再者,由於因前述藍光LED模組11內每一個藍光LED本身尺寸比較大的關係,進而容易導致藍光LED模組11本身成為光的一個吸收面,且更阻礙了光的取出及減少光效。以上所述習知技術具有下列之缺點:1.出光效率不佳;2.光斑及色溫均勻性不佳;3.因高溫導致發生光衰現象。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發明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爰此,為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主要目的提供一種具有提升整體出光效率之LED模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達到光斑及色溫更均勻之LED模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達到防止光衰之LED模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提升整體出光效率及光斑及色溫更均勻之燈具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燈具結構,係包括一反射器具有一容納空間及一開口係連通該容納空間,且該容納空間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一透光罩係對接該反射器,以封閉該第一膠體,令該透光罩與反射器結合一體;及一螢光膠層係設在該透光罩與第一膠體之間,且其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及一第二膠體,該螢光粉被包覆在該第二膠體內,所以透過本發明此結構的設計,可有效達到防止光衰及光斑與色溫更均勻,進而又有效提升整體出光效率。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LED模組,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容置部容設有至少一LED晶片;一反射器係設於該基座上並對應該LED晶片,且具有一容納空間連通該容置部,該容納空間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一透光罩對接該反射器,以封閉該第一膠體,令該透光罩與反射器及基座結合成一體;及一螢光膠層設在該透光罩與第一膠體之間,且其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及一第二膠體,該螢光粉被包覆在第二 膠體內;透過本發明之基座、反射器、透光罩及螢光膠層結合成一體的結構設計,使得有效達到防止光衰及光斑與色溫更均勻,進而又有效提升(或增進)整體出光效率。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2A、2B圖示,本發明係一種LED模組2,在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圖中係包括一基座21、一反射器22、一透光罩23及一螢光膠層24,該基座21係選擇以銅材質及鋁材質及陶瓷材質及石墨材質及矽材質其中任一材質所構成,於該較佳實施,該基座21係以銅材質做說明;前述基座21具有一容置部210,該容置部210容設有至少一LED晶片214,該等LED晶片214係為氮化鎵(GaN)發光二極體晶片或氮化銦鎵(InGaN)發光二極體(LED)晶片。
前述反射器22係以微腔發泡反射板(Micro Cellular PET,MCPET)材質所製成,且其設於該基座21上並對應該LED晶片214,用以反射從LED晶片214發出的光源,並該反射器22更具有一承座221及一第一反射部222及一第二反射部223及一容納空間225連通該容置部210,其中該容納空間225內係容設有一第一膠體227,該第一膠體227係為矽膠,其硬度係為小於或等於30 Shore A(蕭氏A級),且藉由前述矽膠的特性,除了保留原有對可見光譜的高透光率與透明性,以減少了光路中的折射率變化,進而有助於減小光在所述LED模組2內的損失,以有效增加整體出光效率。
所以透過本發明結構中的第一膠體227可以減少該螢光膠層24的溫度,使得對LED模組2在調節功率時的敏感度,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以有效改善色溫漂移。相較於一般習知之螢光粉層與LED晶片封裝一起的LED模組,在調節功率時,因LED模組的溫度會隨著調節功耗大小發生變化,並在同一時間螢光粉的溫度亦會變化,使得螢光粉溫度的變化而導致激發效率與發光下轉換(Down-conversion)過程效率的變化,以造成發生色溫漂移。
所述承座221係連接形成在該基座21及等LED晶片214上,該第一反射部222及第二反射部223分別從承座221兩側向外延伸構成,且該第一、二反射部222、223共同界定容納空間225,亦即所述第一、二反射部222、223於承座221兩側相對稱且呈傾斜延伸形成,以共同界定所述容納空間225。
續參閱第2A圖,前述透光罩23係選擇為一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s)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於該較佳實施係以凸透鏡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並該透光罩23對接該反射器22,以封閉該第一膠體227,令該透光罩23與反射器22及基座21結合成一體,以構成所述LED模組2;其中透光罩23的折射率小於第一膠體227的折射率。
該螢光膠層24係設在該透光罩23與第一膠體227之間,亦即該螢光膠層24係形成在該第一膠體227的一端內相鄰該透光罩23間,且其相對該LED晶片214一側即為受光面;並該螢光膠層24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241及一第二膠體243,該螢光粉241被包覆在第二膠體243內;所以藉由該螢光膠層24與對應該等LED晶片214之間具有一距離係大於或等於2毫米(mm)的關係,令該等LED晶片214發出的藍光能將螢光粉241均勻照射,亦即藍光與螢光粉241透過發光下轉換(Down-conversion)過程被激發產生的被紅移的光在各個角度上得到了較充分的混合,因此使得透光罩23罩射出去的光不會產生任何實像或虛像,故本發明該結構的出光光束的顏色角度分佈能達到較佳的均勻性。
前述第二膠體243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於該較佳實施係以透明矽膠做說明;並且,透明矽膠的折射率介於1.5至1.54之間。另者,前述螢光膠層24具有一厚度係小於1公厘(mm),該厚度不是以LED晶片214出光面為基準面的X,Y座標上的常數,而係以一個凸函數h(X,Y),其中h為該厚度,且此凸函數近似正比於螢光膠層24所在部位的LED模組2貢獻的照度分佈函數。該螢光粉241與透明矽膠的重量比率為1:8至1:2之間。
所以當前述LED模組2發出可見光時,使光源會依序通過第一膠體227、螢光膠層24,接著藉由該第一、二膠體227、243自身特性增加發光效率,然後,同一時間部分光源會經由反射器22朝該第二膠體243及透光罩23方向反射,最後,透過該透光罩23將光源投射出去外界,因此,藉由本發明此結構的設計,不論應用在遠、近距離照明時,都不會發生被照物件產生多個影子的問題,且在照明區域內亦不會有顏色的差異,進而可有效達到光斑及色溫更均勻,以及又有效提升整體出光效率。
請參閱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該較佳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贅述,其不同處在於:該螢光膠層24係形成在該透光罩23內相鄰該第一膠體227間,且該第二膠體243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於該較佳實施則以透明矽膠做說明。
參閱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該較佳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贅述,其不同處在於:該透光罩23與螢光膠層24之間設有一粗糙毛面26,該粗糙毛面26係沿著該螢光膠層24未與該第一膠體227接觸的外側繞設形成。
參閱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該較佳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贅述,其不同處在於:該LED模組2更包含一透鏡27,該透鏡27係與對應該透光罩23的底部相接設,且其包覆在該第一膠體227一端內並相鄰該螢光膠層24,並該透鏡27內填設有另一螢光粉;其中該透鏡27為如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
另者,前述透鏡27與透光罩23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事先設定不同的出光效率,亦即如第5圖,該透鏡27選擇為如菲涅耳透鏡,搭配該透光罩23選擇為如凸透鏡,藉以產生不同的出光效率。
參閱第6圖,係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該較佳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贅述,其不同處在於:該LED模組2更包括至少一透鏡27,該透鏡27係設於該螢光膠層24內,且該螢光膠層24包覆形成在該透鏡27之外側上,以使螢光膠層24為受光面。另者於具體實施,使用者可以事先根據提升整體發光效率的需求,調整設計在透光罩23內透鏡27的數量及螢光膠層24的層數,例如前述透光罩23內設計以二個透鏡27嵌套而成的複合透鏡,且該螢光膠層24分別填充設在二個透鏡27之間及透光罩23對應一個透鏡27之間。其中該螢光膠層24與透鏡27的接觸面積大於或等於該透光罩23的受光面積。
再者前述透鏡27係為如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且於具體實施,前述透鏡27與透光罩23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事先設定不同的出光效率,亦即如第6圖,該透鏡27選擇為如凸透鏡,搭配該透光罩23選擇為如凸透鏡,藉以產生不同的出光效率。
參閱第7圖,係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該較佳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贅述,主要係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透光罩23為凸透鏡改設計成為平玻璃透鏡,亦即該較佳實施例的透光罩23選擇為平玻璃透鏡,藉以提供不同之設計手段。
請參閱第8A、8B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圖中該燈具結構3包括一反射器32、一透光罩33及一螢光膠層34,該反射器32係以微腔發泡反射板(Micro Cellular PET,MCPET)材質所製成,用以反射從一LED模組4發出的光源;並該反射器32具有一承座321及一第一反射部322及一第二反射部323及一容納空間325及一開口326係連通該容納空間325,其中該開口326係貫設形成在該承座321上,且其內容設有前述LED模組4,該LED模組4係選擇為如上述各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或是亦為如其他顏色的LED模組。
續參第8B圖,該第一反射部322及第二反射部323分別從承座321兩側向外延伸構成,且該第一、二反射部322、323共同界定容納空間325,亦即所述第一、二反射部322、323於承座321兩側相對稱且呈傾斜延伸形成,以共同界定所述容納空間325。
前述容納空間325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327,該第一膠體327係為矽膠,其硬度係為小於或等於30 Shore A(蕭氏A級),且藉由前述矽膠的特性,除了保留原有對可見光譜的高透光率與透明性,以減少了光路中的折射率變化,進而有助於減小光在所述LED模組4內的損失,以有效增加整體出光效率。
由此透過該較佳實施結構中的第一膠體327可以減少該螢光膠層34的溫度,使得對LED模組4在調節功率時的敏感度,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以有效改善色溫漂移。相較於一般習知之螢光粉層與LED晶片封裝一起的LED模組,在調節功率時,因LED模組的溫度會隨著調節功耗大小發生變化,並在同一時間螢光粉的溫度亦會變化,使得螢光粉溫度的變化而導致激發效率與發光下轉換(Down-conversion)過程效率的變化,以造成發生色溫漂移。
前述透光罩33係選擇為一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s)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於該較佳實施係以凸透鏡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並該透光罩33對接該反射器32,以封閉該第一膠體327,令該透光罩33與反射器32結合成一體,以構成所述LED模組4;其中透光罩33的折射率小於第一膠體327的折射率。
一併參閱第8A、8B圖,該螢光膠層34係設在該透光罩33與第一膠體327之間,亦即該螢光膠層34係形成在該第一膠體327的一端內相鄰該透光罩33間,且其相對該LED模組4一側即為受光面,並螢光膠層34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341及一第二膠體343,該螢光粉341被包覆在第二膠體343內;所以藉由該螢光膠層34與對應該LED模組4之間具有一距離係大於或等於2毫米(mm)的關係,令該LED模組4發出的藍光能將螢光粉341均勻照射,亦即藍光與螢光粉341透過發光下轉換(Down-conversion)過程被激發產生的被紅移的光在各個角度上得到了較充分的混合,因此使得透光罩33罩射出去的光不會產生任何實像或虛像,故本發明該結構的出光光束的顏色角度分佈能達到較佳的均勻性。
前述第二膠體343係表示為一透明矽膠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亦可為一透明油墨;並且,透明矽膠的折射率介於1.5至1.54之間。另者,前述螢光膠層34具有一厚度係小於1公厘(mm),該厚度不是以LED模組4出光面為基準面的X,Y座標上的常數,而係以一個凸函數h(X,Y),其中h為該厚度,此凸函數近似正比於螢光膠層34所在部位的LED模組4貢獻的照度分佈函數。該螢光粉341與透明矽膠的重量比率為1:8至1:2之間。
所以當LED模組4發出可見光時,使光源會依序通過第一膠體327、螢光膠層34,接著藉由該第一、二膠體327、343自身特性增加發光效率,然後,同一時間部分光源會經由反射器32朝該第二膠體343及透光罩33方向反射,最後,透過該透光罩33將光源投射出去外界,因此,藉由本發明燈具結構3的設計,不論應用在遠、近距離照明時,都不會發生被照物件產生多個影子的問題,且在照明區域內亦不會有顏色的差異,進而可有效達到光斑及色溫更均勻,以及又有效提升整體出光效率。
參閱第9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大致與前述第七較佳實施例相同,故不在重新贅述,其兩者差異處在於:該螢光膠層34係形成在該透光罩33內相鄰該第一膠體327間,且前述第二膠體343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於該較佳實施係以透明矽膠做說明。
參閱第10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主要結構大致與前述第八較佳實施例相同,其不同處在於:該透光罩33與螢光膠層34之間設有一粗糙毛面36,該粗糙毛面36係沿著該螢光膠層34未與該第一膠體327接觸的外側繞設形成。
參閱第1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主要結構大致與前述第八較佳實施例相同,主要是該較佳實施燈具結構3更包含一透鏡37,該透鏡37係與對應該透光罩33的底部相接設,且其包覆在該第一膠體327一端內並相鄰該螢光膠層34,並該透鏡37內填設有另一螢光粉;其中該透鏡37為如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
另者,前述透鏡37與透光罩33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事先設定不同的出光效率,亦即如第11圖,該透鏡37選擇為如菲涅耳透鏡,搭配該透光罩33選擇為如凸透鏡,藉以產生不同的出光效率。
參閱第12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主要結構大致與前述第八較佳實施例相同,主要是該較佳實施燈具結構3更包至少一透鏡37,該透鏡37係設於該螢光膠層34內,且該螢光膠層34包覆形成在該透鏡37之外側上,以使螢光膠層34為受光面。另者於具體實施,使用者可以事先根據提升整體發光效率的需求,調整設計在透光罩33內透鏡37的數量及螢光膠層34的層數,例如前述透光罩33內設計以二個透鏡37嵌套構成的複合透鏡,且該螢光膠層34分別填充設在二個透鏡37之間及透光罩33對應一個透鏡37之間。其中該螢光膠層34與透鏡37的接觸面積大於或等於該透光罩33的受光面積。
再者前述透鏡37係為如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且於具體實施,前述透鏡37與透光罩33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事先設定不同的出光效率,亦即如第12圖,該透鏡37選擇為如凸透鏡,搭配該透光罩33選擇為如凸透鏡,藉以產生不同的出光效率。
參閱第1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該較佳實施例主要結構大致與前述第七較佳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另外贅述,主要係將前述第七較佳實施例的透光罩33為凸透鏡改設計成為平玻璃透鏡,亦即該較佳實施例的透光罩33選擇為平玻璃透鏡,藉以提供不同之設計手段。
以上所述,本發明相較於習知具有下列之優點:
1.具有提升(或增進)出光效率;
2.具有令光斑及色溫更均勻;
3.具有防止光衰。
按,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惟本發明的特徵並不侷限於此,任何熟悉該項技藝者在本發明領域內,可輕易思及的變化或修飾,皆應涵蓋在以下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中。
2、4...LED模組
21...基座
210...容置部
214...LED晶片
22、32...反射器
221、321...承座
222、322...第一反射部
223、323...第二反射部
225、325...容納空間
227、327...第一膠體
23、33...透光罩
24、34...螢光膠層
241、341...螢光粉
243、343...第二膠體
26、36...粗糙毛面
27、37...透鏡
3...燈具結構
326...開口
第1圖係習知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2A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2B圖係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LED模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8A圖係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8B圖係本發明之第七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之第八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0圖係本發明之第九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1圖係本發明之第十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2圖係本發明之第十一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13圖係本發明之第十二較佳實施例之燈具結構組合剖面示意圖。
2‧‧‧LED模組
21‧‧‧基座
214‧‧‧LED晶片
22‧‧‧反射器
221‧‧‧承座
222‧‧‧第一反射部
223‧‧‧第二反射部
227‧‧‧第一膠體
23‧‧‧透光罩
24‧‧‧螢光膠層
241‧‧‧螢光粉
243‧‧‧第二膠體

Claims (19)

  1. 一種燈具結構,係包括:一反射器,具有一容納空間及一開口係連通該容納空間,該容納空間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一透光罩,係對接該反射器,以封閉該第一膠體,令該透光罩與反射器結合一體;一螢光膠層,係設在該透光罩與該第一膠體之間,且其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及一第二膠體,該螢光粉被包覆在該第二膠體內;及一透鏡,其係與對應該透光罩的底部相接設,且其包覆在該第一膠體一端內並相鄰該螢光膠層,並該透鏡內填設有另一螢光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反射器具有一承座及一第一反射部及一第二反射部,該開口係貫設形成在該承座上,且其內容設有一LED模組,該第一、二反射部分別從該承座兩側向外延伸形成,且該第一、二反射部共同界定前述容納空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二膠體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且該螢光膠層形成在該第一膠體的一端內相鄰該透光罩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二膠體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該螢光膠層形成在該透光罩內相鄰該第一膠體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透光罩 係選擇為一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LED模組係與對應該螢光膠層之間具有一距離係大於或等於2毫米(m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第一膠體係為矽膠。
  8. 一種燈具結構,係包括:一反射器,具有一容納空間及一開口係連通該容納空間,該容納空間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一透光罩,係對接該反射器,以封閉該第一膠體,令該透光罩與反射器結合一體;一螢光膠層,係設在該透光罩與該第一膠體之間,且其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及一第二膠體,該螢光粉被包覆在該第二膠體內;及至少一透鏡,該透鏡係設於該螢光膠層內,且該螢光膠層包覆形成在該透鏡之外側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燈具結構,其中該螢光膠層與透鏡的接觸面積大於或等於該透光罩的受光面積。
  10. 一種LED模組,係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容置部容設有至少一LED晶片;一反射器,係設於該基座上並對應該LED晶片,且具有一容納空間連通該容置部,該容納空間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 一透光罩,係對接該反射器,以封閉該第一膠體,令該透光罩與該反射器及基座結合一體;一螢光膠層,係設在該透光罩與該第一膠體之間,且其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及一第二膠體,該螢光粉被包覆在第二膠體內;及一透鏡,該透鏡係與對應該透光罩的底部相接設,且其包覆在該第一膠體一端內並相鄰該螢光膠層,並該透鏡內填設有另一螢光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反射器具有一承座及一第一反射部及一第二反射部,該承座係連接形成在該基座及該等LED晶片上,該第一、二反射部分別從該承座兩側向外延伸構成,且該第一、二反射部共同界定前述容納空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第二膠體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且該螢光膠層形成在該第一膠體的一端內相鄰該透光罩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第二膠體係為一透明矽膠或一透明油墨,該螢光膠層形成在該透光罩內相鄰該第一膠體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透光罩係選擇為一玻璃透鏡及凸透鏡及凹透鏡及菲涅耳透鏡及複數個透鏡組合成的複合透鏡其中任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基座係以銅材質及鋁材質及陶瓷材質及石墨材質及矽材質其 中任一材質所構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等LED晶片與對應該螢光膠層之間具有一距離係大於或等於2毫米(mm)。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第一膠體係為矽膠。
  18. 一種LED模組,係包括:一基座,具有一容置部容設有至少一LED晶片;一反射器,係設於該基座上並對應該LED晶片,且具有一容納空間連通該容置部,該容納空間內容設有一第一膠體;一透光罩,係對接該反射器,以封閉該第一膠體,令該透光罩與該反射器及基座結合一體;一螢光膠層,係設在該透光罩與該第一膠體之間,且其內參雜設有一螢光粉及一第二膠體,該螢光粉被包覆在第二膠體內;及至少一透鏡,該透鏡係設於該螢光膠層內,且該螢光膠層包覆形成在該透鏡之外側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LED模組,其中該螢光膠層與透鏡的接觸面積大於或等於該透光罩的受光面積。
TW099139383A 2010-11-16 2010-11-16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TWI463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9383A TWI463097B (zh) 2010-11-16 2010-11-16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9383A TWI463097B (zh) 2010-11-16 2010-11-16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861A TW201221861A (en) 2012-06-01
TWI463097B true TWI463097B (zh) 2014-12-01

Family

ID=4672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9383A TWI463097B (zh) 2010-11-16 2010-11-16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30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2357A (zh) * 2004-02-05 2005-08-10 炬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替换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TW200952208A (en) * 2008-06-11 2009-12-16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A luminescent package structure and a manufacture method of the luminescent package structure
TW201005995A (en) * 2008-07-23 2010-02-01 ren-huai Zhang Light emitting diod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2357A (zh) * 2004-02-05 2005-08-10 炬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替换式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TW200952208A (en) * 2008-06-11 2009-12-16 Silitek Electronic Guangzhou A luminescent package structure and a manufacture method of the luminescent package structure
TW201005995A (en) * 2008-07-23 2010-02-01 ren-huai Zhang Light emitting di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861A (en) 201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7553B2 (en) LED lighting systems including luminescent layers on remote reflectors
TWI520383B (zh)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TW201209326A (en) LED lamp
US20120147588A1 (en) Omnidirectional led module
US9605814B2 (en) Lighting module
US20130043493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TWI469383B (zh)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416623A (zh) 燈具
TWI408307B (zh) Led燈具
JP2007042938A (ja) 光学装置
JP2013045530A (ja)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TW201314126A (zh) Led燈泡結構及增加光源廣度之方法
JP2007180288A (ja)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TWI463097B (zh) LED module and lamp structure
TWI391602B (zh) 燈具
TW201344111A (zh) 光源模組
TWM423203U (en) High-brightness LED lamp structure
US20120147586A1 (en) Led module and lamp having the same
TWI631732B (zh) Illuminating device
KR102554658B1 (ko) 렌즈, 렌즈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TWI572063B (zh) 發光二極體封裝結構
TWM446281U (zh) 發光二極體導光燈具
TWI557947B (zh) 發光二極體組合
TWM450831U (zh) 具有散熱單元之高亮度發光二極體燈具結構
TWI587545B (zh) 發光模組以及具有此發光模組的頭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