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2453B -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2453B
TWI462453B TW101148806A TW101148806A TWI462453B TW I462453 B TWI462453 B TW I462453B TW 101148806 A TW101148806 A TW 101148806A TW 101148806 A TW101148806 A TW 101148806A TW I462453 B TWI462453 B TW I4624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mp
slope
valley
comparis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8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7251A (zh
Inventor
Chia Jung Lee
Cheng Chi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Upi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i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Upi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TW101148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24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27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7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2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2453B/zh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Description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圖1為現有直流轉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的電路方塊圖。此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在卸載有一明顯的現象,即在負載的輸出電流IOUT1 由重載(heavy load)或中載(medium load)變為輕載(light load)時發生輸出電壓VOUT1 因振盪過大而有反應超越量(overshoot)的現象(如圖7B在時刻TB 繪示的VOUT1 )。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因卸載關係,輸出電流IOUT1 將往下降而輸出電壓VOUT1 往上升。理想上,電壓的調節方式應使輸出電壓VOUT1 的振盪越小越好,但是習知技術因反應超越量而不容易維持在較小的上/下限值的振盪範圍。
由於習知的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通常在部件150是以積體電路的方式呈現給用戶來使用,使得使用該積體電路的系統設計者不容易探究在輸出電流IOUT1 卸載時,為何會使輸出電壓VOUT1 產生過大的上下振盪。這種不明原因所導致的反應超越量,使得在設計系統與電壓控制上,面臨較多不可預期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述及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器,用以提供脈寬調變訊號給後級電路來調整輸出電壓,此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包括斜坡產生器、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誤差放大器、第一比較器以及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斜坡產生器用以提供斜坡訊號。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耦接斜坡產生器,接收斜坡訊號,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以產生斜坡谷值訊號。誤差放大器接收參考電壓與輸出電壓相關之輸出回授電壓,以提供誤差訊號。第一比較器耦接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與誤差放大器。第一比較器接收斜坡谷值訊號與誤差訊號,以提供第一比較結果。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耦接第一比較器,並且反應於第一比較結果,以提供脈寬調變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直流轉直流控制器更包括補償電路。補償電路耦接於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與接地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直流轉直流控制器中的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包括取樣及保持單元、第二比較器以及斜坡谷值控制單元。取樣及保持單元耦接斜坡產生器,接收斜坡訊號,並且以第一比較結果作為工作參數。取樣及保持單元耦接斜坡產生器用以對斜坡訊號與第一比較結果中一已取樣及保持過後的直流交越電壓進行轉換,以提供交越值。第二比較器耦接斜坡產生器與取樣及保持單元,接收斜坡訊號與交越值,以提供第二比較結果。斜坡谷值控 制單元耦接斜坡產生器與第二比較器,接收斜坡訊號與第二比較結果,用以產生及改變斜坡谷值訊號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並且輸出斜坡谷值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直流轉直流控制器中的所述至少一工作參數為輸入電壓、輸出電壓、輸出電流或第一比較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直流轉直流控制器中的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為恆定導通時間產生器。
從另一觀點來看,本發明提出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用以提供脈寬調變訊號給後級電路來調整輸出電壓,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包括:依據斜坡訊號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以產生斜坡谷值訊號;依據參考電壓與輸出電壓,以提供誤差訊號;依據斜坡谷值訊號與誤差訊號,以提供第一比較結果;以及反應於第一比較結果,以提供脈寬調變訊號。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中的所述至少一工作參數為輸入電壓、輸出電壓、輸出電流或第一比較結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依據斜坡訊號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的步驟包括:接收斜坡訊號,並且以第一比較結果作為工作參數,用以對斜坡訊號與第一比較結果中一已取樣及保持過後的直流交越電壓進行轉換,以提供交越值;接收斜坡訊號與交越值,以提供第二比較結果;以及接收斜坡訊號與第二比較結果,用以產生及改變斜坡谷值 訊號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並且輸出斜坡谷值訊號。
基於上述,本發明採用可修正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來調整斜坡谷值訊號,而用於修正的斜坡底部偏移量的產生方式可隨著低變遷的工作參數的條件而有所不一樣,可達成在卸載發生的過程中有效地避免非預期的脈衝。另一方面,所產生的斜坡谷值訊號與誤差訊號進行比較,而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可根據比較結果來提供脈寬調變訊號給後級電路進行輸出電壓的調整。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現將詳細參考本發明之實施例,並在附圖中說明所述實施例之實例。另外,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或類似標號的元件/構件代表相同或類似部分。
為了探究現有直流轉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100在輸出電流IOUT1 卸載時所發生之輸出電壓VOUT1 因振盪過大而有反應超越量(overshoot)的問題。圖2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與脈衝訊號的波形圖。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在圖2中,輸出電壓VOUT1 在時刻T1~T4的各點為其電壓值交越到第一數值VCROS1 ,且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140在時刻T1~T4的各點輸出一個脈衝訊號LX1 。而在時刻T5發生輸出電流IOUT1 卸載,輸出電壓VOUT1 開始上升且輸出電流IOUT1 下降,而 在時刻T6時輸出電壓VOUT1 的電壓值並未交越到第一數值VCROS1 ,但是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140卻也輸出脈衝訊號LX1 。所以此時刻T6的脈衝訊號LX1 為非預期的,也是造成調節輸出電壓VOUT1 會有反應超越量的原因。
以下將對反應超越量的成因做更詳細的分析。圖3A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脈衝訊號LX1 的波形圖。圖3B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輸出電流IOUT1 的波形圖。圖3C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斜坡訊號VRAMP 與誤差訊號VCOMP1 的波形圖。圖3D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輸出電壓VOUT1 的波形圖。請同時參閱圖1、圖3A至圖3D。首先,斜坡產生器110輸出斜坡訊號VRAMP ,誤差放大器120根據參考電壓VREF1 與反饋的輸出電壓VOUT1 提供誤差訊號VCOMP1。 接著,比較器130根據斜坡訊號VRAMP 與誤差訊號VCOMP1 進行比較,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140根據比較結果輸出脈衝訊號LX1 。在時刻T3、T4,斜坡訊號VRAMP 與誤差訊號VCOMP1 因相交越在第二數值VCROS2 ,使得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140輸出脈衝訊號LX
承上述,在時刻T5發生輸出電流IOUT1 卸載,輸出電壓VOUT1 開始上升且輸出電流IOUT1 下降,並且斜坡訊號VRAMP 下降。斜坡訊號VRAMP 在時刻T5_1下降到達第二數值VCROS2 ,但此刻未與誤差訊號VCOMP1 相交越,而在時刻T6,斜坡訊號VRAMP 與誤差訊號VCOMP1 相交越在第三數值VCROS3 ,其中第三數值VCROS3 低於第二數值VCROS2 。於是在時刻T6,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140根據比較結果又輸出 一個脈衝訊號LX1 ,這也是造成習知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運作會使輸出電壓VOUT1 產生過大振盪的主要原因。
圖4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轉換器的電路圖。請參閱圖4A。直流轉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400A包括直流轉直流控制器410以及輸出模組480,其中直流轉直流控制器410耦接輸出模組480。直流轉直流控制器410用以提供脈寬調變訊號SPWM 給後級電路(輸出模組480)來調整輸出電壓VOUT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480包括斜坡產生器(ramp generator)420、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dynamic ramp valley controller)430、誤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440、第一比較器(first comparator)450以及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veform generator,PWM waveform generator)460。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耦接斜坡產生器420。第一比較器450耦接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與誤差放大器440。而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耦接第一比較器450與輸出模組480。
斜坡產生器420用以產生並提供一斜坡訊號VRAMP 。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接收斜坡訊號VRAMP ,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432,以產生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其中所述至少一工作參數432可以為輸入電壓VIN 或輸出電壓VOUT 或輸出電流IOUT 或第一比較結果VCMP1 或是頻率。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可表示為M值+offset值,而offset值=f(VIN ,VOUT ,IOUT ,VCMP1 ,…),其中M 值為前一刻的固定值,而offset值為斜坡底部偏移量,且offset值可以是關於VIN 、VOUT 、IOUT 、VCMP1 等工作參數的函數式。
在本實施例中,此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採用了至少一工作參數來修正斜坡底部偏移量,進而調整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從而避免習知技術的固定斜坡谷值影響到低變遷(low transition)的表現。此外,可隨低變遷時的工作參數的變化,而產生不一樣的斜坡底部偏移量。請注意,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制工作參數的數量,而且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根據工作參數的調整方式可以是任意方法,一切端視實際設計需求而論。另外,目的之一在於卸載發生的過程中,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可有效地避免因間接地而產生非預期的脈衝。
再者,誤差放大器440的非反相輸入端接收參考電壓VREF ,而其反相輸入端接收與輸出電壓VOUT 相關之輸出回授電壓。且誤差放大器440用以產生及提供誤差訊號VCOMP 。第一比較器450的反相輸入端接收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其非反相輸入端接收誤差訊號VCOMP ,並且第一比較器450產生及提供第一比較結果VCMP1 至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反應於第一比較結果VCMP1 ,並提供脈寬調變訊號SPWM 至輸出模組480。輸出模組480接收直流的輸入電壓VIN 且反應於脈寬調變訊號SPWM ,從而可以提供一穩定的直流輸出電壓VOUT ,且在卸載時此輸出電壓VOUT 的振盪可以維持在較 小的上/下限值的振盪範圍(如圖7B在時刻TB 繪示的VOUT )。
在又一實施例,直流轉直流控制器410可更包括補償電路470。此補償電路470包括串接的電阻R1與電容C1。補償電路470耦接於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與接地GND之間。
另外,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可以為恆定導通時間產生器(constant on time generator)。輸出模組480可以包括電感L1、驅動單元482以及切換單元484。切換單元484耦接至電感L1的第二端、直流的輸入電壓VIN 與接地GND。驅動單元482耦接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依據脈寬調變訊號SPWM 控制切換單元484切換輸入電壓VIN 以及接地GND,進而於電感L1的第一端輸出一輸出電壓VOUT
舉例來說,切換單元484可包括第一電晶體M1以及第二電晶體M2。第二電晶體M2與第一電晶體M1串接於輸入電壓VIN 與接地GND之間。第一電晶體M1與第二電晶體M2之閘極耦接驅動單元482,第一電晶體M1與第二電晶體M2之共同接點耦接電感L1的第二端,第一電晶體M1與第二電晶體M1的導通狀態受控於驅動單元482的驅動訊號UG、LG。另外,輸出模組480可更包括補償電路486,此補償電路486包括串接的電阻R2與電容C2。補償電路486耦接於電感L1的第一端與接地GND之間。
圖4B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轉換器的電路圖。請參閱圖4B。圖4B的電路架構是基於圖4A 而進行的,主要差異是用在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A的工作參數。在圖4B,工作參數可以採用第一比較結果VCMP1 ,而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A根據所接收到的斜坡訊號VRAMP 與第一比較結果VCMP1 調整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A的詳細電路圖。請參閱圖5。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A包括取樣及保持單元(sample and hold unit)510、第二比較器(second comparator)520以及斜坡谷值控制單元(ramp valley control unit)530。取樣及保持單元510耦接斜坡產生器420、第二比較器520與斜坡谷值控制單元530。第二比較器520耦接斜坡產生器420、取樣及保持單元510與斜坡谷值控制單元530。取樣及保持單元510接收斜坡訊號VRAMP ,並且以第一比較結果VCMP1 作為工作參數,用以取樣及保持前一刻的直流交越電壓,並且對斜坡訊號VRAMP 與第一比較結果VCMP1 中的已取樣及保持過後的直流交越電壓進行轉換,以提供交越值VRAMP-SH 。第二比較器520的反相輸入端接收斜坡訊號VRAMP ,其非反相輸入端接收交越值VRAMP-SH ,且第二比較器520提供第二比較結果VCMP2 。其中,在一般正常操作,第二比較結果VCMP2 為0,而當發生低變遷,由於斜坡訊號VRAMP 下降,使得第二比較結果VCMP2 轉態變成1。斜坡谷值控制單元530接收斜坡訊號VRAMP 與第二比較結果VCMP2 ,用以產生及改變斜坡谷值訊號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並且輸出 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圖6A是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的脈寬調變訊號SPWM 的波形圖。圖6B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400B的輸出電流IOUT1 的波形圖。圖6C是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與誤差訊號VCOMP 的波形圖。圖6D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400B的輸出電壓VOUT 的波形圖。請同時參閱圖4B、圖5、圖6A至圖6D。於本實施例中,在時刻T4_1、T4_2,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與誤差訊號VCOMP 因相交越在第一位準值VLEV1 ,使得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輸出脈寬調變訊號SPWM ,以其中脈寬調變訊號SPWM 以脈衝來呈現。當在時刻T5_2發生輸出電流IOUT 卸載時,輸出電壓VOUT 開始上升且輸出電流IOUT 下降,並且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下降直到時刻T5_3變為固定值,而且固定在第一位準值VLEV1 與第二位準值VLEV2 之間的一數值。因此,在過了時刻T5_3,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的數值不會無止盡地往下降而與誤差訊號VCOMP 相交越,故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不會輸出非期望的脈衝,從而所產生的輸出電壓VOUT1 沒有過大振盪的問題。
圖7A與圖7B是本發明實施例與習知技術的波形比較示意圖。為了方便比較,如圖7A的繪示,將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出電流IOUT 與習知技術的輸出電流IOUT1 進行正規化(normalization);如圖7B的繪示,將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出電壓VOUT 與習知技術的輸出電壓VOUT1 進行正規化。在時刻TA ,輸出電流由輕載變為重載,兩個輸出電壓的振 盪相似,然而在時刻TB ,輸出電流由重載變為輕載,則可以明顯看到習知的輸出電壓VOUT1 產生過大的振盪,而本發明實施例的輸出電壓VOUT 在相較之下為小很多。
基於上述,由於本發明採用可修正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來調整斜坡谷值訊號,因此在卸載發生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非預期的脈衝來影響到輸出電壓,有效地改善低變遷的反應超越量。
基於上述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可以彙整出一種通用的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更清楚來說,圖8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圖。為了方便說明,請合併參閱圖4A和圖8,本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如步驟S801所示,依據斜坡訊號(VRAMP )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432),以產生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
其次,如步驟S803所示,依據參考電壓(VREF )與輸出電壓(VOUT )相關之輸出回授電壓,以提供誤差訊號(VCOMP )。
接著,如步驟S805所示,依據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與誤差訊號(VCOMP ),以提供第一比較結果(VCMP1 )。
接著,如步驟S807所示,反應於第一比較結果(VCMP1 ),以提供脈寬調變訊號(SPWM )。
然後,如步驟S809所示,接收輸入電壓(VIN )且反 應於脈寬調變訊號(SPWM ),以提供輸出電壓(VOUT )。
綜上所述,本發明採用可修正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來調整斜坡谷值訊號,而用於修正的斜坡底部偏移量的產生方式可隨著低變遷的工作參數的條件而有所不一樣,可達成在卸載發生的過程中有效地避免非預期的脈衝。另一方面,所產生的斜坡谷值訊號與誤差訊號進行比較,而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可根據比較結果來提供脈寬調變訊號給後級電路進行輸出電壓的調整。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直流轉直流轉換器
110‧‧‧斜坡產生器
120‧‧‧誤差放大器
130‧‧‧比較器
140‧‧‧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
150‧‧‧部件
400A、400B‧‧‧直流轉直流轉換器
410‧‧‧直流轉直流控制器
420‧‧‧斜坡產生器
430、430A‧‧‧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
432‧‧‧至少一工作參數
440‧‧‧誤差放大器
450‧‧‧第一比較器
460‧‧‧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
470、486‧‧‧補償電路
480‧‧‧輸出模組
482‧‧‧驅動單元
484‧‧‧切換單元
510‧‧‧取樣及保持單元
520‧‧‧第二比較器
530‧‧‧斜坡谷值控制單元
C1、C2‧‧‧電容
GND‧‧‧接地
L1‧‧‧電感
LG、UG‧‧‧驅動訊號
M1‧‧‧第一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R1、R2‧‧‧電阻
T1~T6、T4_1、T4_2、T5_1~T5_3‧‧‧時刻
IOUT 、IOUT1 ‧‧‧輸出電流
LX1 ‧‧‧脈衝訊號
SPWM ‧‧‧脈寬調變訊號
VIN ‧‧‧輸入電壓
VCMP1 ‧‧‧第一比較結果
VCMP2 ‧‧‧第二比較結果
VCOMP 、VCOMP1 ‧‧‧誤差訊號
VCROS1 ‧‧‧第一數值
VCROS2 ‧‧‧第二數值
VCROS3 ‧‧‧第三數值
VLEV1 ‧‧‧第一位準值
VLEV2 ‧‧‧第二位準值
VOUT 、VOUT1 ‧‧‧輸出電壓
VRAMP ‧‧‧斜坡訊號
VRAMP-SH ‧‧‧交越值
VRAMP-VALLEY ‧‧‧斜坡谷值訊號
VREF 、VREF1 ‧‧‧參考電壓
S801~S809‧‧‧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轉換方法的各步驟
下面的所附圖式是本發明的說明書的一部分,繪示了本發明的示例實施例,所附圖式與說明書的描述一起說明本發明的原理。
圖1為現有直流轉直流轉換器的電路方塊圖。
圖2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與脈衝訊號的波形圖。
圖3A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脈衝訊號LX1 的波形圖。
圖3B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輸出電流IOUT1 的波形圖。
圖3C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斜坡訊號VRAMP 與誤差訊號VCOMP1 的波形圖。
圖3D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100的輸出電壓VOUT1 的波形圖。
圖4A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轉換器的電路圖。
圖4B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轉換器的電路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430A的詳細電路圖。
圖6A是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460的脈寬調變訊號SPWM 的波形圖。
圖6B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400B的輸出電流IOUT1 的波形圖。
圖6C是斜坡谷值訊號VRAMP-VALLEY 與誤差訊號VCOMP 的波形圖。
圖6D是直流轉直流轉換器400B的輸出電壓VOUT 的波形圖。
圖7A與圖7B是本發明實施例與習知技術的波形比較示意圖。
圖8繪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400A‧‧‧直流轉直流轉換器
410‧‧‧直流轉直流控制器
420‧‧‧斜坡產生器
430‧‧‧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
432‧‧‧至少一工作參數
440‧‧‧誤差放大器
450‧‧‧第一比較器
460‧‧‧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
470、486‧‧‧補償電路
480‧‧‧輸出模組
482‧‧‧驅動單元
484‧‧‧切換單元
C1、C2‧‧‧電容
GND‧‧‧接地
L1‧‧‧電感
LG、UG‧‧‧驅動訊號
M1‧‧‧第一電晶體
M2‧‧‧第二電晶體
R1、R2‧‧‧電阻
IOUT ‧‧‧輸出電流
SPWM ‧‧‧脈寬調變訊號
VCMP1 ‧‧‧第一比較結果
VCOMP ‧‧‧誤差訊號
VIN ‧‧‧輸入電壓
VOUT ‧‧‧輸出電壓
VRAMP ‧‧‧斜坡訊號
VRAMP-VALLEY ‧‧‧斜坡谷值訊號
VREF ‧‧‧參考電壓

Claims (8)

  1. 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器,用以提供一脈寬調變訊號給一後級電路來調整一輸出電壓,該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包括:一斜坡產生器,用以提供一斜坡訊號;一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耦接該斜坡產生器,接收該斜坡訊號,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以產生一斜坡谷值訊號;一誤差放大器,接收一參考電壓與該輸出電壓相關之一輸出回授電壓,以提供一誤差訊號;一第一比較器,耦接該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與該誤差放大器,接收該斜坡谷值訊號與該誤差訊號,以提供一第一比較結果;以及一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耦接該第一比較器,反應於該第一比較結果,以提供該脈寬調變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直流轉直流控制器,更包括:一補償電路,耦接於該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與一接地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其中該動態斜坡谷值控制器包括:一取樣及保持單元,耦接該斜坡產生器,接收該斜坡訊號,並且以該第一比較結果作為該工作參數,用以對該斜坡訊號與該第一比較結果中一已取樣及保持過後的直流 交越電壓進行轉換,以提供一交越值;一第二比較器,耦接該斜坡產生器與該取樣及保持單元,接收該斜坡訊號與該交越值,以提供一第二比較結果;以及一斜坡谷值控制單元,耦接該斜坡產生器與該第二比較器,接收該斜坡訊號與該第二比較結果,用以產生及改變該斜坡谷值訊號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並且輸出該斜坡谷值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其中該至少一工作參數為一輸入電壓、該輸出電壓、一輸出電流或該第一比較結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其中該脈寬調變波形產生器為恆定導通時間產生器。
  6. 一種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用以提供一脈寬調變訊號給一後級電路來調整一輸出電壓,該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包括:依據一斜坡訊號且反應於至少一工作參數,以產生一斜坡谷值訊號;依據一參考電壓與該輸出電壓相關之一輸出回授電壓,以提供一誤差訊號;依據該斜坡谷值訊號與該誤差訊號,以提供一第一比較結果;以及反應於該第一比較結果,以提供該脈寬調變訊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直流轉直流控制方 法,其中該至少一工作參數為一輸入電壓、該輸出電壓、一輸出電流或該第一比較結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直流轉直流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斜坡訊號且反應於該至少一工作參數的步驟包括:接收該斜坡訊號,並且以該第一比較結果作為該工作參數,用以對該斜坡訊號與該第一比較結果中一已取樣及保持過後的直流交越電壓進行轉換,以提供一交越值;接收該斜坡訊號與該交越值,以提供一第二比較結果;以及接收該斜坡訊號與該第二比較結果,用以產生及改變該斜坡谷值訊號的斜坡底部偏移量,並且輸出該斜坡谷值訊號。
TW101148806A 2012-12-20 2012-12-20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TWI462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8806A TWI462453B (zh) 2012-12-20 2012-12-20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8806A TWI462453B (zh) 2012-12-20 2012-12-20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7251A TW201427251A (zh) 2014-07-01
TWI462453B true TWI462453B (zh) 2014-11-21

Family

ID=5172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8806A TWI462453B (zh) 2012-12-20 2012-12-20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24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18305A1 (de) * 2017-10-13 2019-04-18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Halbleiterbrücke eines elektrisch betreibbaren Motors mittels eines Rampensignals, Steuerungseinrichtung sowie Anordnung
CN111355907B (zh) * 2020-03-12 2022-02-11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列级adc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2253A1 (en) * 2004-08-12 2006-10-19 Maurizio Salato Efficient in-rush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with dual gated bidirectional hemts
US20080218145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Ruiqing Xu Current-mode DC-to-DC-converter
TW201108580A (en) * 2009-07-22 2011-03-01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DC-DC converters
TWM414763U (en) * 2011-05-09 2011-10-2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TW201145787A (en) * 2009-12-20 2011-12-16 Microsemi Corp Converter with crossover frequency responsive to switching frequency
TW201212506A (en) * 2010-08-02 2012-03-16 O2Micro Inc Controller for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signal
TW201223089A (en) * 2010-08-24 2012-06-01 Intersi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rrent limiting a DC-DC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2253A1 (en) * 2004-08-12 2006-10-19 Maurizio Salato Efficient in-rush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with dual gated bidirectional hemts
US20080218145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Ruiqing Xu Current-mode DC-to-DC-converter
TW201108580A (en) * 2009-07-22 2011-03-01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DC-DC converters
TW201145787A (en) * 2009-12-20 2011-12-16 Microsemi Corp Converter with crossover frequency responsive to switching frequency
TW201212506A (en) * 2010-08-02 2012-03-16 O2Micro Inc Controller for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signal
TW201223089A (en) * 2010-08-24 2012-06-01 Intersi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rrent limiting a DC-DC converter
TWM414763U (en) * 2011-05-09 2011-10-21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7251A (zh) 2014-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5907B (zh) 直流對直流轉換器
US11381167B2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slope compensation
JP5146022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TWI470392B (zh) 直流對直流控制器與其操作方法
TWI419453B (zh) 電壓轉換器和電壓產生方法
US20150028830A1 (en) Current-mode buck converter and electronic system using the same
TWI466424B (zh) 直流對直流控制器與轉換器
TWI613883B (zh) 具快速暫態響應的固定導通時間轉換器
US20130043849A1 (en) Voltage Converter Including Variable Mode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Related Method
TW201328143A (zh) 切換式電源供應器及其控制電路與控制方法
KR20130036065A (ko) 벅 스위치 모드 파워 컨버터 큰 신호 천이 응답 최적화기
US9966849B1 (en) Current mode voltage converter having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TWI470918B (zh) 直流對直流轉換器、時間產生電路及其操作方法
TW201445858A (zh) 用於電源轉換器的時間產生器及時間信號產生方法
US1072774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dynamic response of 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US20200304034A1 (en)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and self-driving device
TWM454670U (zh) 直流對直流轉換器
US8076917B2 (en) Buck switching regulator with improved mode transi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900082B (zh) 开关电源变换系统
TWI462453B (zh) 直流轉直流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TWI430069B (zh) 定頻式導通時間控制系統及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電壓調節器
TWI463803B (zh) 責任週期產生器及電源轉換器
JP2005018311A (ja) 電源回路
JP2006135377A (ja) 半導体装置
US8018207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