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1015B -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1015B
TWI461015B TW101140887A TW101140887A TWI461015B TW I461015 B TWI461015 B TW I461015B TW 101140887 A TW101140887 A TW 101140887A TW 101140887 A TW101140887 A TW 101140887A TW I461015 B TWI461015 B TW I4610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station device
pdcch
entity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25121A (zh
Inventor
Daiichiro Nakashima
Kimihiko Imamura
Toshizo Nogami
Kazuyuki Shimezawa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132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1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10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04L25/03898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 H04L25/03942Spatial equalizers codebook-based design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codeb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通訊系統、行動台裝置、基地台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
本發明關於一種在包含複數個行動台裝置與基地台裝置之通訊系統中,有效地設定可配置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之區域,基地台裝置可對行動台裝置有效地發送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行動台裝置可自基地台裝置有效地接受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之通訊系統、行動台裝置、基地台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
蜂巢式移動通訊之無線存取方式及無線網路之進化(以下,稱為「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LTE)」,或「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發展通用地面無線存取(EUTRA)」)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規格化。LTE中,作為自基地台裝置向行動台裝置之無線通訊(下行鏈路;稱為DL。)之通訊方式,使用作為多載波發送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式。又,LTE中,作為自行動台裝置向基地台裝置之無線通訊(上行鏈路;稱為UL。)之通訊方式,使用作為單載波發送之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方式。LTE中,作為SC-FDMA方式使用DFT-Spread OFMD(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MD:離散傅立葉轉換正交分頻多工)方式。
為實現其要求,研究在LET-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長期演進-進階)中至少支援與LTE相同之通道構造。所謂通道係指用於信號之發送之媒介。實體層中使用之通道稱為實體通道,媒介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中使用之通道稱為邏輯通道。作為實體通道之種類,有用於下行鏈路之資料及控制資訊之接收發送之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用於下行鏈路之控制資訊之接收發送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用於上行鏈路之資料及控制資訊之接收發送之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用於控制資訊之接收發送之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pn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於下行鏈路之同步確立之同步通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用於上行鏈路之同步確立之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於下行鏈路之系統資訊之發送之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等。行動台裝置或基地台裝置,將自控制資訊、資料等生成之信號配置於各實體通道中,從而發送。以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或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發送之資料稱為傳輸區塊。
配置於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之控制資訊稱為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為表示對應接收之配置於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之 資料之肯定應答(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應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之控制資訊(接收確認應答;ACK/NACK),或表示上行鏈路之資源之分配之要求之控制資訊(Scheduling Request:SR),或表示下行鏈路之接收品質(亦稱為通道品質)之控制資訊(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
<合作通訊>
LTE-A中,為減少或抑制對於細胞端區域之行動台裝置之干擾,或為使接收信號電力增大,研究在鄰接細胞間相互合作地進行通訊之細胞間合作通訊(Cooperative Multipoint:CoMP通訊)。另,例如,將基地台裝置使用任意1個頻帶進行通訊之形態稱為「細胞(Cell)」。例如,作為細胞間合作通訊,正在研究將複數個細胞中不同之加權信號處理(預編碼處理)應用於信號,複數個基地台裝置與該信號合作並發送至同一行動台裝置之方法(亦稱為Joint Processing、Joint Transmission)等。在該方法中,可提高行動台裝置之信號電力/干擾雜音電力比,從而可改善行動台裝置之接收特性。例如,作為細胞間合作通訊,正在研究在複數個細胞中進行合作且對於行動台裝置進行排程之方法(Coordinated Scheduling:CS)。在該方法中,可提高行動台裝置之信號電力/干擾雜音電力比。例如,作為細胞間合作通訊,正在研究在複數個細胞中進行合作且應用波束成型對於行動台裝置發送信號之方法(Coordinated beamforming:CB)。在該方法中,可提高行 動台裝置之信號電力/干擾雜音電力比。例如,作為細胞間合作通訊,正在研究僅在一方之細胞中使用特定之資源發送信號,在一方之細胞中不以特定之資源發送信號之方法(Blanking,Muting)。在該方法中,可提高行動台裝置之信號電力/干擾雜音電力比。
另,關於用於合作通訊之複數個細胞,不同之細胞既可包含不同之基地台裝置,不同之細胞亦可包含相同基地台裝置管理之不同RRH(Remote Radio Head,較基地台裝置更小型之屋外型之無線部,亦稱為Remote Radio Unit:RRU),不同之細胞亦可包含基地台裝置與該基地台裝置管理之RRH,不同之細胞亦可包含基地台裝置與由與該基地台裝置不同之基地台裝置管理之RRH。
涵蓋範圍較廣之基地台裝置,一般稱為大基地台裝置。涵蓋範圍較窄之基地台裝置一般稱為微微基地台裝置,或毫微微基地台裝置。RRH,一般而言,研究在較大基地台裝置涵蓋範圍更窄之區域中之運用。如包含大基地台裝置與RRH,且利用大基地台裝置支援之涵蓋範圍包含利用RRH支援之涵蓋範圍之一部分或全部而構成之通訊系統般之展開稱為異質網路展開。研究在那樣之異質網路展開之通訊系統中,大基地台裝置與RRH對於位於相互重複之涵蓋範圍內之行動台裝置,進行合作並發送信號之方法。此處,RRH由大基地台裝置管理,接收發送受到控制。另,大基地台裝置與RRH,利用光纖等之有線線路及/或使用中繼技術之無線線路連接。如此,藉由大基地台裝置與 RRH分別一部分或全部使用同一無線資源執行合作通訊,大基地台裝置構築之涵蓋範圍之區域內之總和之頻率利用效率(傳輸容量)可提高。
行動台裝置,位於大基地台裝置或RRH之附近之情形,可與大基地台裝置或RRH進行單細胞通訊。即,某個行動台裝置係未使用合作通訊,與大基地台裝置或RRH進行通訊,從而進行信號之接收發送。例如,大基地台裝置接收來自距離自身裝置較近之行動台裝置之上行鏈路之信號。例如,RRH接收來自距離自身裝置較近之行動台裝置之上行鏈路之信號。再者,行動台裝置位於RRH構築之涵蓋範圍之端附近(細胞邊緣)之情形,需要對於來自大基地台裝置之同一通道干擾之對策。作為大基地台裝置與RRH之多細胞通訊(合作通訊),正在研究藉由使用在鄰接基地台間相互合作之CoMP方式,減少或抑制對於細胞邊緣區域之行動台裝置之干擾之方法。
又,研究行動台裝置在下行鏈路中,使用合作通訊,接收自大基地台裝置與RRH之雙方發送之信號,在上行鏈路中,相對於大基地台裝置或RRH之任一者以適合之形式發送信號。例如,行動台裝置,以適合大基地台裝置接收信號之發送電力發送上行鏈路之信號。例如,行動台裝置,以適合RRH接收信號之發送電力發送上行鏈路之信號。藉此,可減少上行鏈路之不必要之干擾,從而提高頻率利用效率。
在行動台裝置中,關於資料信號之接收處理,需要獲取 表示用於資料信號之調變方式、編碼率、空間多工數、發送電力調整值、資源之分配等之控制資訊。有人研究在LTE-A中,導入關於資料信號之控制資訊之新控制通道(非專利文獻1)。例如,研究改善整體之控制通道之容量。例如,研究相對於新控制通道支援頻域中之干擾合作。例如,研究相對於新控制通道支援空間多工。例如,研究相對於新控制通道支援波束成型。例如,研究相對於新控制通道支援分集。例如,研究在新類型之載波中使用新控制通道。例如,研究在新類型之載波中,相對於細胞內之全部之行動台裝置不進行作為共用之參考信號之發送。例如,研究在新類型之載波中,相對於細胞內之全部之行動台裝置較先前減少作為共用之參考信號之發送頻率。例如,研究在新類型之載波中,相對於行動台裝置使用固有之參考信號解調控制資訊等之信號。
例如,研究作為波束成型之應用,相對於新控制通道應用合作通訊與複數根天線發送。具體而言,研究對應LTE-A之複數個基地台裝置及複數個RRH,相對於新控制通道之信號應用預編碼處理,相對於用以解調該新控制通道之信號之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RS)亦應用相同預編碼處理。具體而言,研究對應LTE-A之複數個基地台裝置與複數個RRH,將應用相同預編碼處理之新控制通道之信號與RS配置於在LTE中配置PDSCH之資源之區域,並進行發送。研究對應LTE-A之行動台裝置,使用接收之RS即進行預編碼處理之RS,解調進行相同預編碼處理之新控制通道 之信號,從而獲取控制資訊。在該方法中,無須在基地台裝置與行動台裝置之間交換關於應用於新控制通道之信號之預編碼處理之資訊。
例如,研究作為分集之應用,使用頻域中分離之資源構成新控制通道之信號,從而獲得頻率分集之效果之方法。另一方面,研究波束成型應用於新控制通道之情形,使用頻域中未分離之資源構成新控制通道之信號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 3GPP TSG RAN1 #66bis、Zhuhai、China、10-14、October、2011、R1-113589「Way Forward 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nhancements by UE-specific RS」
將波束成型應用於新控制通道時,若基地台裝置未由行動台裝置通知包含足以判斷適合之預編碼之資訊之通道狀態資訊,則難以實現適合於行動台裝置之預編碼處理。例如,通訊系統中,存在複數個行動台裝置,因資源之枯竭,基地台裝置相對於某個行動台裝置無法充分設定上行鏈路之資源,其結果,有充足之通道狀態資訊未自該行動台裝置通知基地台裝置之情形。例如,有因干擾等之主要原因,包含通道狀態資訊之上行鏈路之信號之可靠性降低,從而基地台裝置無法使用接收之通道狀態資訊之情形。例如,有排程要求等之資訊之發送優先於通道狀態資 訊之發送,行動台裝置不發送通道狀態資訊,從而基地台裝置無法接收通道狀態資訊之情形。例如,按某頻域各個依序自行動台裝置將通道狀態資訊通知基地台裝置之情形,考慮其他之行動台裝置之排程之結果,有必須使用自行動台裝置長期間未發送通道狀態資訊之頻域之資源來發送新控制通道之信號之情形。
其另一方面,期望儘量相對於新控制通道應用波束成型,改善接收特性,抑制用於1個新控制通道之資源之量,增大系統整體之控制通道之容量。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之點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在包含複數個行動台裝置與基地台裝置之通訊系統中,有效地設定可配置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之區域,且基地台裝置可相對於行動台裝置有效地發送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行動台裝置自基地台裝置可有效地接收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之通訊系統、行動台裝置、基地台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
(1)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之通訊系統具備複數個行動台裝置與在與複數個行動台裝置之間使用控制通道進行通訊之基地台裝置。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基地台裝置包含無線資源控制部,其對於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 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基地台裝置進而包含第一控制部,其對用於通訊之控制通道分配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及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中之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行動台裝置包含:第二控制部,其設定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接收處理部,其使用以第二控制部設定之檢索區域中之第一要素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
(2)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形態之行動台裝置係使用控制通道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者。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行動台裝置具備:控制部,其設定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 索區域與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接收處理部,其使用以控制部設定之檢索區域中之第一要素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
(3)較好的是,對第一控制通道區域之控制通道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對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之控制通道不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
(4)較好的是,構成進行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之控制通道候補之數量,與構成進行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之控制通道候補之數量不同。
(5)較好的是,構成在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檢索區域進行解碼檢測之控制通道之第一要素之數量,與構成在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檢索區域進行解碼檢測之控制通道之第一要素之數量不同。
(6)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形態之基地台裝置係使用控制通道與複數個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者。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基地台裝置具備無線資源控制部,其對於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 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基地台裝置進而具備控制部,其對用於通訊之控制通道分配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及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中之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
(7)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形態之通訊方法係用於使用控制通道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之行動台裝置者。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通訊方法具備:設定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之步驟;及使用設定之檢索區域中之第一要素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步驟。
(8)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形態之通訊方法係用於使用控制通道與複數個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之基地台裝置者。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 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通訊方法具備對於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之步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通訊方法進而具備對用於通訊之控制通道分配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及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中之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之步驟。
(9)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形態之積體電路係安裝於使用控制通道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之行動台裝置者。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積體電路具備:設定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由基地台裝置設定之第二控制通道區 域內之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之功能;及使用設定之檢索區域中之第一要素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功能。
(10)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形態之積體電路係安裝於使用控制通道與複數個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之基地台裝置者。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積體電路具備對於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之功能。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各者中之第二要素。第二要素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積體電路進而具備對用於通訊之控制通道分配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及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由行動台裝置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中之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之功能。
本說明書中,雖在由基地台裝置設定相對於行動台裝置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之通訊系統、行動台裝置、基地台裝置、通訊方法及積體電路之改良之點上揭示本發明,但本發明可應用之通訊方式並非限定於LTE或如LTE-A般與LTE具有向上相容性之通訊方式。例如,本發明亦可應用於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根據本發明,基地台裝置可相對於行動台裝置有效地發送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行動台裝置可自基地台裝置有效地接收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從而可進一步實現有效之通訊系統。
本說明書中敘述之技術,可在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FDMA(SC-FDMA)系統、及其他系統等之各種無線通訊系統中使用。詞彙「系統」及「網路」可屢次同義地使用。CDMA系統,可安裝如通用陸面無線存取(UTRA)或cdma2000(註冊商標)等之無線技術(規格)。UTRA包含寬頻帶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改良型。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規格。TDMA系統可安裝如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註冊商標))般之無線技術。OFDMA系統可安裝如Evolved UTRA(E-UTRA)、Ultra Mobile Broadband(超行動寬頻)(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註冊商標)般之無線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通訊系統(UMTS)之一部分。3GPP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為使用在下行鏈路上採用OFDMA,在上行鏈路上採用SC-FDMA之E- UTRA之UMTS。LTE-A為改良LTE之系統、無線技術、規格。UTRA、E-UTRA、UMTS、LTE、LTE-A及GSM,在來自命名為第3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機關之文件中說明。cdma2000及UMB在來自命名為第3代合作計劃2(3GPP2)之機關之文件中說明。為了明確,本技術之某方面,就LTE、LTE-A中之資料通訊如下敘述,LTE中使用之詞彙、LTE-A中使用之詞彙在以下之記述之大部分中使用。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詳細說明。使用圖9~圖21,就本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之整體圖像、及無線訊框之構成等進行說明。使用圖1~圖6,就本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之構成進行說明。使用圖7~圖8、圖22,就本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之動作處理進行說明。
圖9係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之整體圖像之概略之圖。該圖所示之通訊系統1係基地台裝置(eNodeB、NodeB、BS:Base Station(基地台)、AP:Access Point(存取點);亦稱為存取點、大基地台。)3,複數個RRH(Remote Radio Head,具有較基地台裝置更小型之屋外型之無線部之裝置,亦稱為Remote Radio Unit:RRU)(亦稱為遠端天線、分散天線。)4A、4B、4C,及複數個行動台裝置(亦稱為UE:User Equipment(使用者設備)、MS:Mobile Station(行動台)、MT:Mobile Terminal (行動終端)、終端、終端裝置、行動終端)5A、5B、5C進行通訊。以下,在本實施形態中,將RRH4A、4B、4C稱 為RRH4,將行動台裝置5A、5B、5C稱為行動台裝置5,從而適宜地進行說明。在通訊系統1中,基地台裝置3與RRH4合作,與行動台裝置5進行通訊。圖9中,基地台裝置3與RRH4A與行動台裝置5A進行合作通訊,基地台裝置3與RRH4B與行動台裝置5B進行合作通訊,基地台裝置3與RRH4C與行動台裝置5C進行合作通訊。
另,RRH亦可稱為基地台裝置之特殊之形態。例如,RRH,可稱為僅具有信號處理部,且利用其他之基地台裝置進行RRH中使用之參數之設定、排程之決定等之基地台裝置。因此,在以下之說明中,所謂基地台裝置3之表達,應該注意適宜包含RRH4此點。
<合作通訊>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中,可使用採用複數個細胞合作而進行信號之接收發送之合作通訊(Cooperative Multipoint:CoMP通訊)。另,例如,將基地台裝置使用任意1個頻帶進行通訊之形態稱為「細胞(Cell)」。例如,作為合作通訊,將複數個細胞(基地台裝置3及RRH4)中不同之加權信號處理(預編碼處理)應用於信號,基地台裝置3及RRH4與該信號合作並發送至同一行動台裝置5。例如,作為合作通訊,複數個細胞(基地台裝置3及RRH4),合作並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進行排程(Coordinated Scheduling:CS)。例如,作為合作通訊,複數個細胞(基地台裝置3及RRH4),合作並應用波束成型對行動台裝置5發送信號(Coordinated Beamforming:CB)。例如,作為合作通訊, 一方之細胞(基地台裝置3或RRH4)使用特定之資源發送信號,另一方之細胞(基地台裝置3或RRH4)不以特定之資源發送信號(Blanking,Muting)。
另,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雖省略說明,但關於用於合作通訊之複數個細胞,不同之細胞既可包含不同之基地台裝置3,不同之細胞亦可包含相同基地台裝置3管理之不同之RRH4,不同之細胞亦可包含基地台裝置3與由與該基地台裝置不同之基地台裝置3管理之RRH4。
另,複數個細胞雖用作實體上不同之細胞,但亦可用作邏輯上相同之細胞。具體而言,共用之細胞識別碼(實體細胞ID:Physical cell ID)可為用於各細胞之構成。將複數個發送裝置(基地台裝置3與RRH4)使用同一頻帶且相對於同一接收裝置發送共用之信號之構成稱為單一頻率網路(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展開,假定異質網路展開。通訊系統1,包含基地台裝置3與RRH4,由基地台裝置3支援之涵蓋範圍包含由RRH4支援之涵蓋範圍之一部分或全部而構成。此處,所謂涵蓋範圍,意味可一面滿足要求一面實現通訊之區域。通訊系統1中,基地台裝置3與RRH4相對於位於相互重複之涵蓋範圍內之行動台裝置5,進行合作並發送信號。此處,RRH4由基地台裝置3管理,接收發送受到控制。另,基地台裝置3與RRH4,由光纖等之有線線路、及/或使用中繼技術之無線線路連接。
行動台裝置5,位於基地台裝置3或RRH4之附近之情 形,可與基地台裝置3或RRH4使用單細胞通訊。即,某行動台裝置5,可不使用合作通訊,與基地台裝置3或RRH4進行通訊,進行信號之接收發送。例如,基地台裝置3,可接收來自距離自身裝置較近之行動台裝置5之上行鏈路之信號。例如,RRH4,可接收來自距離自身裝置較近之行動台裝置5之上行鏈路之信號。又,例如,基地台裝置3與RRH4之雙方,可接收來自位於RRH4構築之涵蓋範圍之端附近(細胞邊緣)之行動台裝置5之上行鏈路之信號。
又,行動台裝置5,可在下行鏈路中,使用合作通訊接收自基地台裝置3與RRH4之雙方發送之信號,在上行鏈路中,相對於基地台裝置3或RRH4之任一者以合適之形式發送信號。例如,行動台裝置5以適合基地台裝置3接收信號之發送電力發送上行鏈路之信號。例如,行動台裝置5,以適合RRH4接收信號之發送電力發送上行鏈路之信號。
通訊系統1中,作為自基地台裝置3或RRH4向行動台裝置5之通訊方向之下行鏈路(亦稱為DL:Downlink)包含下行鏈路導引通道、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亦稱為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及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亦稱為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而構成。PDSCH應用合作通訊,或不應用。PDCCH包含第一PDCCH與第二PDCCH(E-PDCCH:Enhanced-PDCCH)。下行鏈路導引通道包含用於PDSCH、第一PDCCH之解調之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後述之CRS)與用於PDSCH、第二PDCCH之解調之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 (後述之UE-specific RS)、及第三類型之參考信號(後述之CSI-RS)。
另,若自1個觀點觀察,則第一PDCCH為使用與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相同之發送埠(天線埠、發送天線)之實體通道。又,第二PDCCH為使用與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相同之發送埠之實體通道。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映射於第一PDCCH之信號,使用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進行解調,相對於映射於第二PDCCH之信號,使用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進行解調。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為細胞內之全部行動台裝置5中共用之參考信號,且為大致插入全部之資源區塊中,在任一之行動台裝置5中均可使用之參考信號。因此,第一PDCCH,可在任一行動台裝置5中解調。另一方面,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為僅基本地插入分配之資源區塊之參考信號。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中,與資料相同地可適宜地應用預編碼處理。
另,若自1個觀點觀察,則第一PDCCH為配置於未配置有PDSCH之OFDM符元之控制通道。又,第二PDCCH為配置於配置有PDSCH之OFDM符元之控制通道。另,若自1個觀點觀察,則第一PDCCH為基本上遍及下行鏈路系統頻帶之全部之PRB配置信號之控制通道,第二PDCCH為遍及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內之包含基地台裝置3之PRB配置信號之控制通道。另,詳情雖將後述,但若自1個觀點觀察,則第一PDCCH與第二PDCCH使用不同之信號構成。第一PDCCH為將後述之CCE構造用於信號構成,第二PDCCH為 將後述之VRB(第一要素)構造用於信號構成。換言之,第一PDCCH與第二PDCCH中,用於1個控制通道之構成之資源之最小單位(要素)不同,各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各自之最小單位而構成。又,第二PDCCH中,使用作為用於1個第二PDCCH之構成之資源之最小單位之VRB之信號構成雖為共用,但構成1個VRB之資源之映射可使用複數個。
又,通訊系統1中,作為自行動台裝置5向基地台裝置3或RRH4之通訊方向之上行鏈路(亦稱為UL:Uplink)包含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亦稱為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鏈路導引通道(上行鏈路參考信號;UL RS:Uplink Reference Signal、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DM 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及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亦稱為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而構成。所謂通道係指用於信號之發送之媒介。實體層中使用之通道稱為實體通道,媒介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中使用之通道稱為邏輯通道。
又,本發明可應用在例如下行鏈路中應用合作通訊之情形、例如下行鏈路中應用複數根天線發送之情形之通訊系統中,為了說明之簡化,雖就在上行鏈路中未應用合作通訊之情形、在上行鏈路中未應用複數根天線發送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該種情形。
PDSCH為用於下行鏈路之資料及控制資訊(與以PDCCH發送之控制資訊不同)之接收發送之實體通道。PDCCH為 用於下行鏈路之控制資訊(與以PDSCH發送之控制資訊不同)之接收發送之實體通道。PUSCH為用於上行鏈路之資料及控制資訊(與以下行鏈路發送之控制資訊不同)之接收發送之實體通道。PUCCH為用於上行鏈路之控制資訊(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接收發送之實體通道。作為UCI之種類,使用表示對於PDSCH之下行鏈路之資料之肯定應答(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應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之接收確認應答(ACK/NACK)與表示是否要求資源之分配之排程要求(Scheduling request:SR)等。作為其他之實體通道之種類,使用用於下行鏈路之同步確立之同步通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用於上行鏈路之同步確立之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於下行鏈路之系統資訊(亦稱為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之發送之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等。又,PDSCH亦用於下行鏈路之系統資訊之發送。
行動台裝置5、基地台裝置3、或RRH4,將自控制資訊、資料等生成之信號配置於各實體通道,並發送。以PDSCH、或PUSCH發送之資料稱為傳輸區塊。又,將基地台裝置3或RRH4管轄之區域稱為細胞。
<下行鏈路之時間訊框之構成>
圖10係顯示自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或RRH4向行動台裝置5之下行鏈路之時間訊框之概略構成之圖。 在該圖中,橫軸表示時間區域,縱軸表示頻域。下行鏈路之時間訊框為資源之分配等之單位,且包含包括下行鏈路之預先決定之寬度之頻帶及時間帶之資源區塊(RB)(實體資源區塊;亦稱為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之對(實體資源區塊對;亦稱為PRB pair)。1個下行鏈路之PRB pair(下行鏈路實體資源區塊對;稱為DL PRB pair。)係包含下行鏈路之時間區域中連續之2個PRB(下行鏈路實體資源區塊;稱為DL PRB)。
又,在該圖中,1個DL PRB在下行鏈路之頻域中包含12個子載波(稱為下行鏈路子載波。),在時間區域中包含7個OFDM(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元。下行鏈路之系統頻帶(稱為下行鏈路系統頻帶)為基地台裝置3或RRH4之下行鏈路之通訊頻帶。例如,下行鏈路之系統頻帶寬度(稱為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寬度)包含20 MHz之頻帶寬度。
另,在下行鏈路系統頻帶中根據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寬度配置複數個DL PRB。例如,20 MHz之頻帶寬度之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包含110個DL PRB。
又,在該圖所示之時間區域中,有包含7個OFDM符元之時槽(稱為下行鏈路時槽。)、包含2個下行鏈路時槽之子訊框(稱為下行鏈路子訊框。)。另,將包含1個下行鏈路子載波與1個OFDM符元之元素稱為資源單元(Resource Element:RE)(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各下行鏈路子訊框中至少配置有用於資訊資料(亦稱為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之發送之PDSCH與用於相對於PDSCH之控制資訊之發送之第一PDCCH及第二PDCCH。在該圖中,第一PDCCH包含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第1個至第3個之OFDM符元,PDSCH及第二PDCCH包含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第4個至第14個之OFDM符元。另,PDSCH與第二PDCCH配置於不同之DL PRB。另,構成第一PDCCH之OFDM符元之數量與構成PDSCH及第二PDCCH之OFDM符元之數量,可按每個下行鏈路子訊框更改。另,構成第二PDCCH之OFDM符元之數量可設為固定。例如,與構成第一PDCCH之OFDM符元之數量、及構成PDSCH之OFDM符元之數量無關,第二PDCCH可包含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第4個至第14個之OFDM符元。
在該圖中省略圖示,用於下行鏈路之參考信號(Reference signal:RS)(稱為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發送之下行鏈路導引通道分散配置於複數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中。此處,下行鏈路參考信號包含至少為不同之類型之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及第三類型之參考信號。例如,下行鏈路參考信號,用於PDSCH及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之傳播路徑變動之推測。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用於PDSCH及第一PDCCH之解調,亦稱為Cell specific RS:CRS。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用於PDSCH及第二PDCCH之解調,亦稱為UE-specific RS。例如,第三類型之參考信號,僅用於傳播路徑變動之推測,亦稱為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S:CSI-RS。下 行鏈路參考信號為通訊系統1中已知之信號。另,構成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之數量,可依存於基地台裝置3及RRH4中用於向行動台裝置5之通訊之發送天線(天線埠)之數量。在以後之說明中,就作為第一類型之參考信號使用CRS,作為第二類型之參考信號使用CSI-RS,作為第三類型之參考信號使用UE-specific RS之情形進行說明。另,UE-specific RS亦可用於應用合作通訊之PDSCH、未應用合作通訊之PDSCH之解調。另,UE-specific RS亦可用於應用合作通訊(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未應用合作通訊之第二PDCCH之解調。
PDCCH(第一PDCCH或第二PDCCH)中,配置有自顯示相對於PDSCH之DL PRB之分配之資訊、顯示相對於PUSCH之UL PRB之分配之資訊、顯示行動台識別碼(稱為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調變方式、編碼率、重發參數、空間多工數、預編碼矩陣、發送電力控制指令(TPC command)之資訊等之控制資訊生成之信號。將包含於PDCCH之控制資訊稱為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包含顯示相對於PDSCH之DL PRB之分配之資訊之DCI稱為下行鏈路指定(亦稱為Downlink assignment:DL assignment、或Downlink grant。),包含顯示相對於PUSCH之UL PRB之分配之資訊之DCI稱為上行鏈路允許(稱為Uplink grant:UL grant。)。另,下行鏈路指定包含相對於PUCCH之發送電力控制指令。另,上行鏈路指定包含相對於PUSCH之發 送電力控制指令。另,1個PDCCH僅包含顯示1個PDSCH之資源之分配之資訊、或顯示1個PUSCH之資源之分配之資訊,而不包含顯示複數個PDSCH之資源之分配之資訊、或顯示複數個PUSCH之資源之分配之資訊。
再者,作為以PDCCH發送之資訊,有循環冗餘校驗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編碼。就以PDCCH發送之DCI、RNTI、CRC之關係詳細說明。使用預先決定之生成多項式自DCI生成CRC編碼。相對於生成之CRC編碼使用RNTI進行互斥或邏輯(亦稱為攪亂編碼)處理。將表示DCI之位元與相對於CRC編碼使用RNTI進行互斥或邏輯處理而生成之位元(稱為CRC masked by UE ID)經調變之信號實際上以PDCCH發送。
PDSCH之資源,在時間區域中,配置於與配置有包含用於其PDSCH之資源之分配之下行鏈路指定之PDCCH之資源之下行鏈路子訊框相同之下行鏈路子訊框中。
就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配置進行說明。圖1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下行鏈路子訊框內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配置之一例之圖。為了說明之簡化,圖11中,雖就1個PRB pair內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配置進行說明,但基本上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內之全部之PRB pair中使用共用之配置方法。
附影線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中,R0~R1分別表示天線埠0~1之CRS。此處,所謂天線埠係指信號處理中使用之邏輯天線,1個天線埠可包含複數個實體天線。構成同一天 線埠之複數個實體天線發送同一信號。在同一天線埠內,可使用複數個實體天線應用延遲分集式、或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週期性延遲分集),但不可應用其他之信號處理。此處,在圖11中,雖就CRS對應2個天線埠之情形進行顯示,但本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可對應不同數量之天線埠,例如,相對於1個天線埠及4個天線埠之CRS可映射於下行鏈路之資源。CRS配置於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內之全部之DL PRB內。
附影線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中,D1表示UE-specific RS。使用複數個天線埠發送UE-specific RS之情形,在各天線埠中使用不同之編碼。即,UE-specific RS中應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分碼多工)。此處,UE-specific RS,可根據用於映射於其PRB pair之控制信號或資料信號之信號處理之類型(天線埠之數量),更改用於CDM之編碼之長度及/或映射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之數量。例如,在基地台裝置3及RRH4中,用於UE-specific RS之發送之天線埠之數量為2個之情形,使用編碼之長度為2之編碼,將相同頻域(子載波)中連續之時間區域(OFDM符元)之2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作為一單位(CDM之單位),多工、配置UE-specific RS。換言之,該情形,UE-specific RS之多工中應用CDM。例如,在基地台裝置3及RRH4中用於UE-specific RS之發送之天線埠之數量為4個之情形,映射UE-specific RS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之數量更改為2倍,且在每2個天線埠不同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 中多工、配置UE-specific RS。換言之,該情形,UE-specific RS之多工中應用CDM與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分頻多工)。例如,在基地台裝置3及RRH4中用於UE-specific RS之發送之天線埠之數量為8個之情形,映射UE-specific RS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之數量更改為2倍,使用編碼之長度為4之編碼,將4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作為一單位,多工、配置UE-specific RS。換言之,該情形,UE-specific RS之多工中應用不同之編碼長度之CDM。
又,UE-specific RS中,相對於各天線埠之編碼進一步重疊攪亂編碼。該攪亂編碼係基於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通知之細胞ID及攪亂ID而生成。例如,攪亂編碼,自基於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通知之細胞ID及攪亂ID生成之虛擬隨機序列生成。例如,攪亂ID為顯示0或1之值。又,使用之攪亂ID及天線埠亦可聯合編碼(Joint coding),將顯示其等之資訊索引化。UE-specific RS係配置於設定有使用UE-specific RS之行動台裝置5所分配之PDSCH、第二PDCCH之DL PRB內。
又,基地台裝置3及RRH4既有分別對不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RS之信號之情形,亦有對相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RS之信號之情形。在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通知之細胞ID不同之情形下,有對不同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RS之信號之情形。在另一例中,有僅基地台裝置3對一部分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RS之信號,RRH4不對 任何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RS之信號之情形。在僅自基地台裝置3通知細胞ID之情形下,有如上所述般分配CRS之信號之情形。在另一例中,有基地台裝置3及RRH4對相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RS之信號,將相同序列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發送之情形。在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通知之細胞ID相同之情形下,有如上所述般分配CRS之信號之情形。
圖12係顯示映射有8個天線埠用之CSI-RS(傳播路徑狀況測定用參考信號)之DL PRB pair之圖。圖12顯示映射有基地台裝置3及RRH4中使用之天線埠數量(CSI埠數量)為8之情形之CSI-RS之情形。另,圖12中,CRS、UE-specific RS、PDCCH、PDSCH等之記載為了說明之簡化故予以省略。
CSI-RS,在各者之CDM組中,使用2晶片之正交編碼(Walsh編碼),且對各個正交編碼分配CSI埠(CSI-RS之埠(天線埠、資源網格)),對每2個CSI埠進行分碼多工。再者,將各個CDM組分頻多工。使用4個CDM組,映射CSI埠1~8(天線埠15~22)之8天線埠之CSI-RS。例如,CSI-RS之CDM組C1中,將CSI埠1及2(天線埠15及16)之CSI-RS分碼多工並映射。CSI-RS之CDM組C2中,將CSI埠3及4(天線埠17及18)之CSI-RS分碼多工並映射。CSI-RS之CDM組C3中,將CSI埠5及6(天線埠19及20)之CSI-RS分碼多工並映射。CSI-RS之CDM組C4中,將CSI埠7及8(天線埠21及22)之CSI-RS分碼多工並映射。
基地台裝置3及RRH4之CSI-RS之天線埠數為8之情形,基地台裝置3及RRH4最大可將應用於PDSCH之層數(秩數、空間多工數)設為8。又,基地台裝置3及RRH4可發送CSI-RS之天線埠數為1、2或4之情形之CSI-RS。基地台裝置3及RRH4可使用圖12所示之CSI-RS之CDM組C1,發送1天線埠用或2天線埠用之CSI-RS。基地台裝置3及RRH4,可使用圖12所示之CSI-RS之CDM組C1、C2,發送4天線埠用之CSI-RS。
又,基地台裝置3及RRH4亦有分別對不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SI-RS之信號之情形,亦有對相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CSI-RS之信號之情形。例如基地台裝置3及RRH4有分別將不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及/或不同之信號序列分配至CSI-RS之情形。在行動台裝置5中,自基地台裝置3發送之CSI-RS、自RRH4發送之CSI-RS分別被辨識為對應不同之天線埠之CSI-RS。例如,有基地台裝置及RRH4將相同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配至CSI-RS、且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發送相同序列之情形。
CSI-RS之構成(CSI-RS-Config-r10),自基地台裝置3及RRH4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作為CSI-RS之構成,至少包含顯示CSI-RS所設定之天線埠之數量之資訊(antennaPortsCount-r10)、顯示配置CSI-RS之下行鏈路子訊框之資訊(subframeConfig-r10)、顯示配置CSI-RS之頻域之資訊(ResourceConfig-r10)。CSI-RS之天線埠之數量例如使用1、2、4、8之值之任一者。作為顯示配置CSI-RS之頻 域之資訊,使用顯示配置有對應天線埠15(CSI埠1)之CSI-RS之資源單元中,第一資源單元之位置之索引。若決定對應天線埠15之CSI-RS之位置,則對應其他天線埠之CSI-RS係基於預先決定之規則而唯一地決定。作為顯示配置CSI-RS之下行鏈路子訊框之資訊,利用索引顯示配置CSI-RS之下行鏈路子訊框之位置與週期。例如,若subframeConfig-r10之索引為5,則表示每10個子訊框配置有CSI-RS,表示以10個子訊框作為單位之無線訊框中於子訊框0(無線訊框內之子訊框之編號)配置CSI-RS。又,在另一例中,例如若subframeConfig-r10之索引為1,則表示每5個子訊框配置CSI-RS,表示以10個子訊框作為單位之無線訊框中於子訊框1與6配置CSI-RS。
<上行鏈路之時間訊框之構成>
圖13係顯示自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向基地台裝置3及RRH4之上行鏈路之時間訊框之概略構成之圖。在該圖中,橫軸表示時間區域,縱軸表示頻域。上行鏈路之時間訊框為資源之分配等之單位,且包含包括上行鏈路之預先決定之寬度之頻帶及時間帶之實體資源區塊之對(上行鏈路實體資源區塊對;稱為UL PRB pair。)。1個UL PRB pair包含上行鏈路之時間區域中連續之2個上行鏈路之PRB(上行鏈路實體資源區塊;稱為UL PRB。)。
又,在該圖中,1個UL PRB,在上行鏈路之頻域中包含12個子載波(稱為上行鏈路子載波。),在時間區域中包含7個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符元。上行鏈路之系統頻帶(稱為上行鏈路系統頻帶。)為基地台裝置3及RRH4之上行鏈路之通訊頻帶。上行鏈路之系統頻帶寬度(稱為上行鏈路系統頻帶寬度。),例如,包含20 MHz之頻帶寬度。
另,上行鏈路系統頻帶中根據上行鏈路系統頻帶寬度配置複數個UL PRB。例如,20 MHz之頻帶寬度之上行鏈路系統頻帶包含110個UL PRB。又,該圖所示之時間區域中,有包含7個SC-FDMA符元之時槽(稱為上行鏈路時槽。)、包含2個上行鏈路時槽之子訊框(稱為上行鏈路子訊框。)。另,將包含1個上行鏈路子載波與1個SC-FDMA符元之單元稱為資源單元(稱為上行鏈路資源單元。)。
在各上行鏈路子訊框中,至少配置有用於資訊資料之發送之PUSCH、用於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之發送之PUCCH、及用以PUSCH與PUCCH之解調(傳播路徑變動之推測)之UL RS(DM RS)。又,雖省略圖示,但任一之上行鏈路子訊框中,配置有用於上行鏈路之同步確立之PRACH。又,雖省略圖示,但任一之上行鏈路子訊框中,配置有用於通道品質、同步偏移之測定等之UL RS(SRS)。PUCCH用於發送顯示相對於使用PDSCH接收之資料之肯定應答(ACK:Acknowledgement)或否定應答(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之UCI(ACK/NACK)、至少顯示是否要求上行鏈路之資源之分配之UCI(SR:Scheduling Request;排程要求)、顯示下行鏈路之接收品質(亦稱為通道品質。)之UCI(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通道品質指標)。
另,行動台裝置5對基地台裝置3表示要求上行鏈路之資源之分配之情形,行動台裝置5以SR之發送用之PUCCH發送信號。基地台裝置3,根據在SR之發送用之PUCCH之資源中檢測出信號之結果,辨識行動台裝置5要求上行鏈路之資源之分配。在行動台裝置5對基地台裝置3表示未要求上行鏈路之資源之分配之情形下,行動台裝置5在預先分配之SR之發送用之PUCCH之資源中不發送任何信號。基地台裝置3,根據未在SR之發送用之PUCCH之資源中檢測出信號之結果,辨識行動台裝置5未要求上行鏈路之資源之分配。
又,PUCCH,在發送包含ACK/NACK之UCI之情形、發送包含SR之UCI之情形、及發送包含CQI之UCI之情形中使用不同種類之信號構成。將用於ACK/NACK之發送之PUCCH稱為PUCCH format 1a、或PUCCH format 1b。PUCCH format 1a中,作為調變關於ACK/NACK之資訊之調變方式使用BPSK(二元相位調變;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PUCCH format 1a中,1位元之資訊自調變信號顯示。PUCCH format 1b中,作為調變關於ACK/NACK之資訊之調變方式使用QPSK(四元相位調變;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PUCCH format 1b中,2位元之資訊自調變信號顯示。將用於SR之發送之PUCCH稱為PUCCH format 1。將用於CQI之發送之PUCCH稱為PUCCH format 2。將用於CQI與ACK/NACK之同時發送之PUCCH稱為 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PUCCH format 2b中,對上行鏈路導引通道之參考信號(DM RS)乘以自ACK/NACK之資訊生成之調變信號。PUCCH format 2a中,發送關於ACK/NACK之1位元之資訊與CQI之資訊。PUCCH format 2b中,發送關於ACK/NACK之2位元之資訊與CQI之資訊。
另,1個PUSCH包含1個以上之UL PRB。1個PUCCH,在上行鏈路系統頻帶內與頻域有對稱關係,且包含位於不同之上行鏈路時槽之2個UL PRB。1個PRACH包含6個UL PRB pair。例如,在圖13中,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由第1個上行鏈路時槽之頻率最低之UL PRB與第2個上行鏈路時槽之頻率最高之UL PRB,構成用於PUCCH之UL PRB pair之1個。另,行動台裝置5,以不進行PUSCH與PUCCH之同時發送之方式設定之情形,在同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中分配有PUCCH之資源與PUSCH之資源之情形,僅使用PUSCH之資源發送信號。另,行動台裝置5,以進行PUSCH與PUCCH之同時發送之方式設定之情形,在同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中分配有PUCCH之資源與PUSCH之資源之情形,基本上可使用PUCCH之資源與PUSCH之資源之雙方發送信號。
UL SR為用於上行鏈路導引通道之信號。UL RS包含用於PUSCH及PUCCH之傳播路徑變動之推測之解調參考信號(DM 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與用於測定基地台裝置3及RRH4之PUSCH之頻率排程及適應調變用之通 道品質、測定基地台裝置3及RRH4與行動台裝置5之間之同步偏移之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另,為了說明之簡化,在圖13中,SRS未圖示。DM RS,在配置於與PUSCH相同之UL PRB內之情形與配置於與PUCCH相同之UL PRB內之情形中,配置於不同之SC-FDMA符元。DM RS用於PUSCH及PUCCH之傳播路徑變動之推測,在通訊系統1中為已知之信號。
DM RS配置於與PUSCH相同之UL PRB內之情形,配置於上行鏈路時槽內之第4個SC-FDMA符元中。DM RS配置於與包含ACK/NACK之PUCCH相同之UL PRB內之情形,配置於上行鏈路時槽內之第3個與第4個與第5個SC-FDMA符元中。DM RS配置於與包含SR之PUCCH相同之UL PRB內之情形,配置於上行鏈路時槽內之第3個與第4個與第5個SC-FDMA符元中。DM RS配置於與包含CQI之PUCCH相同之UL PRB內之情形,配置於上行鏈路時槽內之第2個與第6個SC-FDMA符元中。
SRS配置於基地台裝置3決定之UL PRB內,且配置於上行鏈路子訊框內之第14個SC-FDMA符元(上行鏈路子訊框之第2個上行鏈路時槽之第7個SC-FDMA符元)中。SRS,在細胞內僅可配置於基地台裝置3決定之週期之上行鏈路子訊框(探測參考信號子訊框;稱為SRS subframe。)。相對於SRS subframe,基地台裝置3,對每個行動台裝置5發送SRS之週期,分配分配給SRS之UL PRB。
圖13中,雖顯示PUCCH在上行鏈路系統頻帶中配置於最 邊緣之UL PRB之情形,但自上行鏈路系統頻帶之邊緣數來第2個、第3個等之UL PRB亦可用於PUCCH。
另,在PUCCH中,使用頻域中之編碼多工、時間區域中之編碼多工。頻域中之編碼多工,藉由以子載波為單位將編碼序列之各編碼與自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調變後之調變信號相乘而處理。時間區域中之編碼多工,藉由以SC-FDMA符元為單位將編碼序列之各編碼與自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調變後之調變信號相乘而處理。複數個PUCCH配置於同一UL PRB,各PUCCH被分配不同之編碼,根據分配之編碼在頻域、或時間區域中實現編碼多工。用以發送ACK/NACK之PUCCH(稱為PUCCH format 1a、或PUCCH format 1b。)中,使用頻域及時間區域中之編碼多工。用以發送SR之PUCCH(稱為PUCCH format 1。)中,使用頻域及時間區域中之編碼多工。用以發送CQI之PUCCH(稱為PUCCH format 2或PUCCH format 2a、或PUCCH format 2b。)中,使用頻域中之編碼多工。另,為了說明之簡化,適宜省略PUCCH之編碼多工之內容之說明。
PUSCH之資源,在時間區域中,自配置有包含用於其PUSCH之資源之分配之上行鏈路允許之PDCCH之資源之下行鏈路子訊框起,配置於特定之數(例如4個)後之上行鏈路子訊框中。
PDSCH之資源,在時間區域中,配置於與配置有包含用於其PDSCH之資源之分配之下行鏈路指定之PDCCH之資源之下行鏈路子訊框相同之下行鏈路子訊框中。
<第一PDCCH之構成>
第一PDCCH包含複數個控制通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各下行鏈路系統頻帶中使用之CCE之數量依存於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寬度、構成第一PDCCH之OFDM符元之數量、及對應用於通訊之基地台裝置3(或RRH4)之發送天線之數量之下行鏈路導引通道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數量。CCE,如後所述,包含複數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
圖14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第一PDCCH與CCE之邏輯關係之圖。對基地台裝置3(或RRH4)與行動台裝置5之間使用之CCE,賦與用以識別CCE之號碼。CCE之編號,基於預先決定之規則進行。此處,CCE t表示CCE號碼t之CCE。第一PDCCH包含包括複數個CCE之集合(CCE Aggregation)。構成該集合之CCE之數量,以下稱為「CCE集合數」(CCE aggregation number)。構成第一PDCCH之CCE aggregation number根據第一PDCCH所設定之編碼率與包含於第一PDCCH之DCI之位元數在基地台裝置3中設定。又,將包含n個CCE之集合,以下稱為「CCE aggregation n」。
例如,基地台裝置3,利用1個CCE構成第一PDCCH(CCE aggregation 1),或利用2個CCE構成第一PDCCH(CCE aggregation 2),或利用4個CCE構成第一PDCCH(CCE aggregation 4),或利用8個CCE構成第一PDCCH(CCE aggregation 8)。例如,基地台裝置3相對於通道品質良好 之行動台裝置5使用構成第一PDCCH之CCE之數量較少之CCE aggregation number,相對於通道品質較差之行動台裝置5使用構成第一PDCCH之CCE之數量較多之CCE aggregation number。又,例如,基地台裝置3發送位元數較少之DCI之情形,使用構成第一PDCCH之CCE之數量較少之CCE aggregation number,發送位元數較多之DCI之情形,使用構成第一PDCCH之CCE之數量較多之CCE aggregation number。
在圖14中,以斜線表示者係指第一PDCCH候補。所謂第一PDCCH候補(PDCCH candidate),為行動台裝置5進行第一PDCCH之解碼檢測之對象,每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獨立地構成第一PDCCH候補。每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構成之第一PDCCH候補分別包含不同之1個以上之CCE。每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中,獨立地設定第一PDCCH候補之數量。每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構成之第一PDCCH候補包含號碼連續之CCE。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每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中所設定之數量之第一PDCCH候補進行第一PDCCH之解碼檢測。另,行動台裝置5,判斷為檢測出發給自身裝置之第一PDCCH之情形,相對於設定之第一PDCCH候補之一部分可不進行第一PDCCH之解碼檢測(可停止)。
構成CCE之複數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包含複數個資源單元組(亦稱為REG、mini-CCE)。資源單元組包含複數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例如,1個資源單元組包含4個下行鏈 路資源單元。圖1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下行鏈路無線訊框中之資源單元組之配置例之圖。此處,就用於第一PDCCH之資源單元組進行顯示,關於不相關之部分(PDSCH、第二PDCCH、UE-specific RS、CSI-RS)之圖示及說明省略。此處,就第一PDCCH包含自第1個至第3個之OFDM符元,配置有對應2根發送天線(天線埠0、天線埠1)之CRS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R0、R1)之情形進行顯示。在該圖中,縱軸表示頻域,橫軸表示時間區域。
圖15之配置例中,1個資源單元組包含頻域之鄰接之4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在圖15中,附有第一PDCCH之同一編碼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表示屬於同一資源單元組。另,跳過配置有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資源單元R0(天線埠0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及R1(天線埠1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構成資源單元組。圖15中,顯示自頻率最低,且為第1個之OFDM符元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1」),接著對頻率最低,且為第2個之OFDM符元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2」),接著對頻率最低,且為第3個之OFDM符元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3」)。又,圖15中,顯示接著對進行未配置有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第2個OFDM符元之編號(編碼「2」)之資源單元組之頻率之鄰接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4」),接著對進行未配置有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第3個OFDM符元之編號(編碼「3」)之資源單元組之頻率之鄰接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5」)。再者,圖15中,顯示接著對進行第1個OFDM符元之編號(編碼 「1」)之資源單元組之頻率之鄰接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6」),接著對進行第2個OFDM符元之編號(編碼「4」)之資源單元組之頻率之鄰接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7」),接著對進行第3個OFDM符元之編號(編碼「5」)之資源單元組之頻率之鄰接之資源單元組進行編號(編碼「8」)。對於之後之資源單元組亦進行相同之編號。
CCE包含圖15所示之複數個資源單元組。例如,1個CCE包含頻域及時間區域中分散之9個不同之資源單元組。具體而言,用於第一PDCCH之CCE中,相對於下行鏈路系統頻帶整體,相對於如圖15般編號之全部之資源單元組使用區塊交錯器以資源單元組為單位進行交錯,利用交錯後之號碼連續之9個資源單元組構成1個CCE。
<第二PDCCH之構成>
圖1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中可配置第二PDCCH之區域(為了說明之簡化,以下稱為第二PDCCH區域。)之概略構成之一例之圖。基地台裝置3,可在下行鏈路系統頻帶內構成(設定、配置)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第二PDCCH區域1、第二PDCCH區域2、第二PDCCH區域3)。1個第二PDCCH區域包含1個以上之PRB。1個第二PDCCH區域包含複數個PRB之情形,既可包含頻域中分散之PRB,亦可包含頻域中連續之PRB。例如,基地台裝置3,可在每複數個行動台裝置5中構成第二PDCCH區域。
相對於第二PDCCH區域之各者,對配置之信號設定不同之發送方法。例如,相對於某第二PDCCH區域,對配置之 信號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例如,基地台裝置3,基於自行動台裝置5通知之通道狀態資訊,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對信號執行合適之預編碼處理。例如,相對於某第二PDCCH區域,不對配置之信號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例如,基地台裝置3,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對信號執行隨機預編碼處理。在以後之說明中,「應用預編碼處理」係指「應用基於行動台裝置5之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在以後之說明中,「不應用預編碼處理」係指「不應用基於行動台裝置5之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 另,「不應用基於行動台裝置5之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包含「應用隨機之預編碼處理」之意思。所謂隨機之預編碼處理,係指相對於各者之信號隨機選擇不同之加權(相位旋轉)進行加權處理(相位旋轉處理)。另,對配置之信號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中,在PRB內第二PDCCH與UE-specific RS應用同一預編碼處理。另,對配置之信號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中,第二PDCCH與UE-specific RS應用之預編碼處理,在不同之PRB間可應用不同之預編碼處理(應用之預編碼向量不同)(應用之預編碼矩陣不同)。
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Virtual Resource Block(第一要素)。圖17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第二PDCCH與VRB之邏輯關係之圖。對基地台裝置3(或RRH4)與行動台裝置5之間使用之VRB,賦與用以識別VRB之號碼。VRB之編號基於預先決定之規則進行。此 處,VRB t表示VRB號碼t之VRB。第二PDCCH包含包括複數個VRB之集合(VRB Aggregation)。將構成該集合之VRB之數量,以下稱為「VRB集合數」(VRB aggregation number)。例如,構成第二PDCCH之VRB aggregation number根據第二PDCCH所設定之編碼率、包含於第二PDCCH之DCI之位元數在基地台裝置3中設定。又,將包含n個VRB之集合,以下稱為「VRB aggregationn」。
例如,基地台裝置3,利用1個VRB構成第二PDCCH(VRB aggregation 1),利用2個VRB構成第二PDCCH(VRB aggregation 2),利用4個VRB構成第二PDCCH(VRB aggregation 4),利用8個VRB構成第二PDCCH(VRB aggregation 8)。例如,基地台裝置3,相對於通道品質良好之行動台裝置5使用構成第二PDCCH之VRB之數量較少之VRB aggregation number,相對於通道品質較差之行動台裝置5使用構成第二PDCCH之VRB之數量較多之VRB aggregation number。又,例如,基地台裝置3發送位元數較少之DCI之情形,使用構成第二PDCCH之VRB之數量較少之VRB aggregation number,發送位元數較多之DCI之情形,使用構成第二PDCCH之VRB之數量較多之VRB aggregation number。
在圖17中,以斜線表示者係指第二PDCCH候補。所謂第二PDCCH候補(PDCCH candidate),為行動台裝置5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對象,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獨立地構成第二PDCCH候補。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構成之第二PDCCH候補分別包含不同之1個以上之VRB。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中,獨立地設定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構成之第二PDCCH候補包含號碼連續之VRB。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中設定之數量之第二PDCCH候補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另,行動台裝置5,判斷為檢測出發給自身裝置之第二PDCCH之情形,相對於設定之第二PDCCH候補之一部分可不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可停止)。
第二PDCCH區域中構成之VRB之數量與構成第二PDCCH區域之PRB之數量相等。1個VRB對應之資源之數量(資源單元之數量)與1個PRB內可用於第二PDCCH之信號之資源(除了下行鏈路參考信號、及用於第一PDCCH之資源單元外)之數量大致相等。第二PDCCH區域,可以下行鏈路子訊框內之第1個時槽與第2個時槽分別獨立構成。又,1個第二PDCCH區域可包含複數個PRB pair。換言之,1個第二PDCCH可包含下行鏈路子訊框內之第1個時槽之資源(PRB)與第2個時槽之資源(PRB)之雙方。另,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為了說明之簡化,雖主要就第二PDCCH區域包含下行鏈路子訊框內之第1個時槽之複數個PRB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那樣之情形。
相對於第二PDCCH區域之各者,應用不同之實體資源映射(第一實體資源映射、第二實體資源映射)。具體而言,構成1個VRB之資源之構成不同。圖18係說明第二PDCCH 區域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圖。此處,就用於第二PDCCH之資源進行顯示,關於不相關之部分(PDSCH、第一PDCCH)之圖示及說明省略。此處,就第二PDCCH包含自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第1個時槽之第4個至第7個之OFDM符元,且配置有對應2根發送天線(天線埠0、天線埠1)之CRS(R0、R1)、對應1根發送天線(天線埠7、未圖示)之UE-specific RS(D1)之情形進行顯示。在該圖中,縱軸表示頻域,橫軸表示時間區域。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構成1個VRB之資源包含1個PRB。利用可用於1個PRB內之第二PDCCH之信號之資源,構成與1個VRB對應之資源。構成第二PDCCH區域之複數個PRB中,以第二PDCCH區域內之PRB之號碼之升序(或降序)再次進行編號之PRB直接用作VRB。例如,作為第二PDCCH區域,構成PRB1、PRB4、PRB5、及PRB10之情形,VRB1與PRB1對應,VRB2與PRB4對應,VRB3與PRB5對應,VRB4與PRB10對應。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VRB包含頻域中連續之資源(連續之子載波)。
圖19係說明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圖。此處,就用於第二PDCCH之資源進行顯示,關於不相關之部分(PDSCH、第一PDCCH)之圖示及說明省略。此處,就第二PDCCH包含自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第1個時槽之第4個至第7個之OFDM符元,且配置有對應2根發送天線(天線埠0、天線埠1)之CRS(R0、R1)、對應1根發送天線(天線埠7、未圖示)之UE-specific RS(D1)之情形進行顯示。在該圖 中,縱軸表示頻域,橫軸表示時間區域。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構成1個VRB之資源包含複數個PRB之資源。利用集中各PRB中分割可用於第二PDCCH之信號之資源之資源(第二要素)之資源,構成與1個VRB對應之資源。
圖19中,1個PRB分割為4個資源,以4個分割資源,自各個分割資源不同之PRB之分割資源構成1個VRB。例如,構成第二PDCCH區域之複數個PRB,以第二PDCCH區域內之PRB之號碼之升序(或降序)再次進行編號,使用再次進行編號之號碼為連續之複數個PRB之資源,構成1個VRB。使用與構成第二PDCCH區域之PRB之數量相同之VRB。以再次進行編號之號碼為連續之複數個PRB為單位,執行相對於與其數量相同之VRB之實體資源映射。自集中分割之資源之頻率最低之分割資源者構成某號碼之VRB,接著自集中頻率較低之分割資源者構成下一號碼之VRB,接著自集中頻率較低之分割資源者構成下一號碼之VRB,接著自集中頻率較低、換言之頻率最高之分割資源者構成下一號碼之VRB。如上所述之實體資源映射,以再次進行編號之號碼為連續之複數個PRB為單位,自包含號碼最小之PRB之複數個PRB為單位依序進行。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VRB包含頻域中非連續之資源(非連續之子載波)。此處,包含頻域中非連續之資源此點,意味其雖意圖但並不限定於包含頻域中全部非連續之複數個子載波,至少一部分之子載波為非連續。
另,圖19中,僅說明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一例,1個 PRB亦可以與4個不同之數分割,利用複數個分割資源構成1個VRB。另,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可藉由第二PDCCH區域內再次進行編號之號碼為非連續之複數個PRB,相對於與其數量相同數量之VRB執行實體資源映射。例如,可使用再次進行編號後之號碼為PRB1、PRB3、PRB5、及PRB7,相對於4個VRB執行第二實體資源映射。另,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可自構成1個VRB之分割資源之各者之PRB內之頻率位置不同之分割資源構成VRB。例如,可自再次進行編號後之號碼為PRB1內頻率為最低之分割資源、再次進行編號後之號碼為PRB2內頻率為第2低之分割資源、再次進行編號後之號碼為PRB3內頻率為第3低之分割資源、及再次進行編號後之號碼為PRB4內頻率為第4低之分割資源,構成1個VRB。
又,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 pair之情形下亦可應用本發明。所謂VRB pair係指相對於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第1個時槽之VRB與相對於第2個時槽之VRB之組。換言之,即使構成第二PDCCH之資源之最小單位為VRB pair仍可應用本發明。圖20係說明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 pair之情形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圖。圖21係說明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 pair之情形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圖。
又,在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構成第二PDCCH之資源之最小單位為VRB),且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中,構成1個VRB之分割資源,如 圖21所示,可為分割VRB pair(第1個時槽之VRB與第2個時槽之VRB)之資源。又,第二PDCCH區域中構成之PRB內,可為除了第一PDCCH與下行鏈路參考信號外之全部之資源(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並不用於第二PDCCH之信號,一部分之資源(下行鏈路資源單元)中未配置有信號(無訊)之構成。
基本上,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不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中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由於1個VRB包含頻域中非連續之資源,故可獲得頻率分集效果。
在行動台裝置5中,利用基地台裝置3構成1個以上之第二PDCCH。例如,在行動台裝置5中,構成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且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且不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之2個第二PDCCH區域。例如,在行動台裝置5中,僅構成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不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區域。行動台裝置5,以在利用基地台裝置3構成之第二PDCCH區域中進行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監控)之方式指定(設定、構成)。第二PDCCH之監控之指定,藉由第二PDCCH區域在行動台裝置5中構成,既可自動(隱式)進行,亦可利用與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構成之信令不同之信令進行。複數個行動台裝置5,可由基地台裝置3指定相 同之第二PDCCH區域。
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構成(指定、設定)之資訊,在開始使用第二PDCCH之通訊前,在基地台裝置3與行動台裝置5之間進行交換。例如,其資訊,使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電資源控制)信令進行。具體而言,行動台裝置5,從基地台裝置3接收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PRB之位置(分配)之資訊。又,自基地台裝置3向行動台裝置5通知相對於第二PDCCH區域之各者,顯示VRB之實體資源映射之種類(第一實體資源映射、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另,可為非明確顯示VRB之實體資源映射之種類之資訊,而是其他之資訊自基地台裝置3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基於其資訊隱式地由行動台裝置5辨識VRB之實體資源映射之種類之構成。例如,自基地台裝置3向行動台裝置5通知顯示各第二PDCCH區域中之第二PDCCH之發送方式之資訊,顯示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發送方法之情形,行動台裝置5辨識為其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為第一實體資源映射,顯示不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發送方法之情形,行動台裝置5辨識為其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為第二實體資源映射。又,可為作為預設值,於第二PDCCH區域預先設定任一VRB之實體資源映射,僅使用與其設定不同之實體資源映射之情形,顯示其宗旨之資訊自基地台裝置3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之構成。行動台裝置5,使用在利用基地台裝置3設定之第二PDCCH區域內接收之UE-specific RS,進行第二PDCCH之信號之解調,並進 行檢測送至自身裝置之第二PDCCH之處理。例如,行動台裝置5,使用進行解調之資源所屬之PRB內之UE-specific RS進行第二PDCCH之信號之解調。
以下,就映射於第二PDCCH之控制信號進行說明。映射於第二PDCCH之控制信號,按每一個相對於1個行動台裝置5之控制資訊進行處理,與資料信號相同地,可進行攪亂處理、調變處理、層映射處理、預編碼處理等。此次,所謂層映射處理係指在第二PDCCH中應用複數根天線發送之情形下進行之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重輸入多重輸出)信號處理之一部分。例如,對於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及雖不應用預編碼處理但應用發送分集之第二PDCCH執行層映射處理。又,映射於第二PDCCH之控制信號,可與UE-specific RS一起,進行共用之預編碼處理。此時,預編碼處理較好為以行動台裝置5為單位,利用合適之預編碼權重進行。
又,配置有第二PDCCH之PRB中,利用基地台裝置3,多工UE-specific RS。行動台裝置5,將第二PDCCH之信號根據UE-specific RS進行解調處理。又,第二PDCCH,相對於UE-specific RS,可使用複數個天線埠(天線埠7~14)之一部分或全部。使用複數個天線埠之情形,基地台裝置3,可相對於第二PDCCH之信號使用複數個天線埠發送MIMO。
例如,用於第二PDCCH之解調之UE-specific RS,使用預先規定之天線埠及攪亂編碼發送。具體而言,用於第二 PDCCH之解調之UE-specific RS,使用預先規定之天線埠7及攪亂ID生成。
又,例如,用於第二PDCCH之解調之UE-specific RS,係使用顯示通過使用PDSCH之RRC信令或使用第一PDCCH之信令通知之天線埠之資訊及攪亂ID而生成。具體而言,作為顯示相對於用於第二PDCCH之解調之UE-specific RS所使用之天線埠之資訊,係通過使用PDSCH之RRC信令或使用第一PDCCH之信令通知天線埠7或天線埠8之任一者。作為相對於用於第二PDCCH之解調之UE-specific RS所使用之攪亂ID,係通過使用PDSCH之RRC信令或使用第一PDCCH之信令,通知0~3之任一者之值。
概念性說明本發明。圖22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第二PDCCH之監控之圖。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構成複數個第二PDCCH(第二PDCCH區域1、第二PDCCH區域2)。行動台裝置5中,在各第二PDCCH區域中設定Search space。所謂Search space係指行動台裝置5在第二PDCCH區域內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邏輯區域。Search space包含複數個第二PDCCH候補。所謂第二PDCCH候補,為行動台裝置5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對象。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中,不同之第二PDCCH候補包含不同之VRB(包含1個、複數個VRB)。構成Search space之複數個第二PDCCH候補之VRB包含VRB號碼連續之複數個VRB。在第二PDCCH區域內用於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按每個行動台裝置5設定。例如, 根據使用分配於行動台裝置5之識別碼(行動台識別碼)之隨機函數,設定用於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例如,基地台裝置3使用RRC信令,將用於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通知行動台裝置5。
在構成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之行動台裝置5中,設定複數個Search space(第一Search space、第二Search space)。行動台裝置5中構成之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之一部分之第二PDCCH(第二PDCCH區域1)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不同之一部分之第二PDCCH(第二PDCCH區域2)中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
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可與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不同。由於若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增加,則行動台裝置5之不可處理增大,且第二PDCCH之檢測精度惡化,故期望一面將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抑制為合適之數量,一面有效地分配給第一Search space與第二Search space。例如,為進行使用基本上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之控制,即合適之預編碼處理之實現在基地台裝置3中較困難之情形下不應用預編碼處理而使用具有頻率分集效果之第二PDCCH之控制,將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設定為較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為有效。例如,第一Search space之VRB aggregation 1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與第二Search space之VRB aggregation 1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不同。例如,第一Search space 之VRB aggregation 1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較第二Search space之VRB aggregation 1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
又,某VRB集合數中,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與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相同,在不同VRB集合數中,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可與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不同。又,某VRB集合數中,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較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在不同VRB集合數中,亦可較少地設定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與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在合適之通道狀態資訊自行動台裝置5通知至基地台裝置3之情形下實現之預編碼處理之增益一般較利用頻率分集之增益大。即,假定某程度適合之通道狀態資訊自行動台裝置5通知基地台裝置3之情形,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一般較不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品質優良。因此,為滿足控制資訊之要求品質所需要之VRB集合數,有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較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大之情形。那樣之情形,在較小值之VRB集合數中,將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設定為較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在較大值之VRB集合數中,將第一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設定為較第二 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少,藉此,可實現使用第二PDCCH之有效率之排程。
又,某VRB集合數之第二PDCCH候補,亦可在一方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中設定,在不同之一方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中不設定。合適之通道狀態資訊自行動台裝置5通知至基地台裝置3之情形下實現之預編碼處理之增益一般較利用頻率分集之增益大。即,假定某程度適合之通道狀態資訊自行動台裝置5通知基地台裝置3之情形,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一般較不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品質優良。因此,為滿足控制資訊之要求品質所需要之VRB集合數,有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較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大之情形。那樣之情形,在較小值之VRB集合數中,僅在第一Search space中設定第二PDCCH候補,而在第二Search space中不設定第二PDCCH候補,在較大值之VRB集合數中,僅在第二Search space中設定第二PDCCH候補,而在第一Search space中不設定第二PDCCH候補,藉此,可實現使用第二PDCCH之有效率之排程。
又,可根據行動台裝置5中構成之第二PDCCH區域之數量,使1個第二PDCCH區域內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數變動。例如,隨著行動台裝置5中構成之第二PDCCH區域之數量增加,使1個第二PDCCH區域內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數變少。藉此,可一面抑 制行動台裝置5之不可處理,一面避免第二PDCCH之檢測精度惡化,並一面增加基地台裝置3之第二PDCCH區域之設定之靈活性。
<基地台裝置3之整體構成>
以下,使用圖1、圖2、圖3,就本實施形態之基地台3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如該圖所示,基地台裝置3包含接收處理部101、無線資源控制部103、控制部105、及發送處理部107而構成。
接收處理部101,根據控制部105之指示,使用UL RS解調、解碼利用接收天線109自行動台裝置5接收之PUCCH及PUSCH之接收信號,並擷取控制資訊及資訊資料。接收處理部101,進行對於自身裝置對行動台裝置5分配PUCCH之資源之上行鏈路子訊框及UL PRB擷取UCI之處理。接收處理部101,自控制部105接收對於任一上行鏈路子訊框及任一UL PRB進行如何之處理之指示。例如,接收處理部101,自控制部105接收對於ACK/NACK用之PUCCH(PUCCH format 1a、PUCCH format 1b)之信號進行時間區域中之編碼序列之相乘及合成與頻域中之編碼序列之相乘及合成之檢測處理之指示。又,接收處理部101,自控制部105接收用於自PUCCH檢測UCI之處理之頻域之編碼序列及/或時間區域之編碼序列之指示。接收處理部101,將擷取之UCI輸出至控制部105,且將資訊資料輸出至上階層。就接收處理部101之詳情,將後述。
又,接收處理部101,根據控制部105之指示,自利用接收天線109自行動台裝置5接收之PRACH之接收信號,檢測(接收)前置信號序列。又,接收處理部101,與前置信號序列之檢測一起,亦進行到來時序(接收時序)之推測。接收處理部101,進行相對於自身裝置分配PRACH之資源之上行鏈路子訊框、UL PRB檢測前置信號序列之處理。接收處理部101,將關於推測之到來時序之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05。
又,接收處理部101,使用自行動台裝置5接收之SRS測定1個以上之UL PRB之通道品質。又,接收處理部101,使用自行動台裝置5接收之SRS檢測(算出、測定)上行鏈路之同步偏移。接收處理部101,自控制部105接收對於任一上行鏈路子訊框、任一UL PRB進行如何之處理之指示。接收處理部101,將關於測定之通道品質、檢測之上行鏈路之同步偏移之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05。就接收處理部101之詳情,將後述。
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係設定相對於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之資源之分配、相對於PUCCH之資源之分配、相對於PDSCH之DL PRB之分配、相對於PUSCH之UL PRB之分配、相對於PRACH之資源之分配、相對於SRS之資源之分配、各種通道之調變方式、各種通道之編碼率、各種通道之發送電力控制值、用於各種通道之預編碼處理之相位旋轉量(加權值)、用於UE-specific RS之預編碼處理之相位旋轉量(加權值)等。另,無線資源控 制部103,亦設定相對於PUCCH之頻域之編碼序列、時間區域之編碼序列等。又,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設定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且設定用於各個第二PDCCH區域之DL PRB。又,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設定各個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中設定之資訊之一部分係經由發送控制部107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例如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DL PRB之資訊、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顯示第一實體資源映射、或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
又,無線資源控制部103,在接收處理部101中使用PUCCH獲取,基於經由控制部105輸入之UCI設定PDSCH之無線資源之分配等。例如,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輸入使用PUCCH獲取之ACK/NACK之情形,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進行ACK/NACK中顯示NACK之PDSCH之資源之分配。
無線資源控制部103,將各種控制信號輸出至控制部105。例如,控制信號為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信號、顯示第二PDCCH之資源之分配之控制信號、顯示用於預編碼處理之相位旋轉量之控制信號等。
控制部105,基於自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輸入之控制信號,相對於發送處理部107進行相對於PDSCH之DL PRB之分配、相對於PDCCH之資源之分配、相對於PDSCH之調變方式之設定、相對於PDSCH及PDCCH之編碼率之設定、相對於PDSCH及PDCCH及UE-specific RS之預編碼處理之設定等之控制。又,控制部105,基於自無線資源控 制部103輸入之控制信號,生成使用PDCCH發送之DCI,並輸出至發送處理部107。使用PDCCH發送之DCI,為下行鏈路指定、上行鏈路允許等。又,控制部105,以經由發送處理部107,對行動台裝置5使用PDSCH發送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資訊、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等之方式進行控制。
控制部105,基於自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輸入之控制信號,對於接收處理部101進行相對於PUSCH之UL PRB之分配、相對於PUCCH之資源之分配、PUSCH及PUCCH之調變方式之設定、PUSCH之編碼率之設定、相對於PUCCH之檢測處理、相對於PUCCH之編碼序列之設定、相對於PRACH之資源之分配、相對於SRS之資源之分配等之控制。又,控制部105,利用接收處理部101輸入利用行動台裝置5使用PUCCH發送之UCI,將輸入之UCI輸出至無線資源控制部103。
又,控制部105,由接收處理部101輸入顯示檢測出之前置信號序列之到來時序之資訊與顯示自接收之SRS檢測出之上行鏈路之同步偏移之資訊,算出上行鏈路之發送時序之調整值(TA:Timing Advance(時序提前)、Timing Adjustment(時序調整)、Timing Alignment(時序調整))(TA value:TA數)。顯示算出之上行鏈路之發送時序之調整值之資訊(TA command:TA指令),係經由發送處理部107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
發送處理部107,基於自控制部105輸入之控制信號,生 成使用PDCCH及PDSCH發送之信號,並經由發送天線111發送。發送處理部107,使用PDSCH對於行動台裝置5發送自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輸入之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資訊、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自上階層輸入之資訊資料等。發送處理部107,使用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對於行動台裝置5發送自控制部105輸入之DCI。又,發送處理部107,發送CRS、UE-specific RS、CSI-RS。另,為了說明之簡化,以後,資訊資料作為包含關於數種控制之資訊者。就發送處理部107之詳情,將後述。
<基地台裝置3之發送處理部107之構成>
以下,就基地台裝置3之發送處理部107之詳情進行說明。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發送處理部107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如該圖所示,發送處理部107,包含複數個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1~201-M(以下,合併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1~201-M表示為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複數個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1~203-M(以下,合併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1~203-M表示為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下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205、預編碼處理部231、多工部207、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反快速傅立葉轉換)部209、GI(Guard Interval;保護間隔)插入部211、D/A(Digital/Analog converter;數位類比轉換)部213、發送RF(Radio Frequency;無線電頻率)部215、及發送天線111而構成。另,由於各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分別具有相同之構成及功能,故以其一作為代表進行說明。另,為了說明之簡化,發送天線111作為集中複數個天線埠者。
又,如該圖所示,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分別具備渦輪編碼部219、資料調變部221及預編碼處理部229。又,如該圖所示,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具備迴旋編碼部223、QPSK調變部225及預編碼處理部227。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進行用以將向行動台裝置5之資訊資料以OFDM方式傳輸之基頻信號處理。渦輪編碼部219,將輸入之資訊資料,以自控制部105輸入之編碼率,進行用以提高資料之錯誤容忍度之渦輪編碼,並輸出至資料調變部221。資料調變部221,將渦輪編碼部219編碼後之資料,以自控制部105輸入之調變方式,例如,QPSK(四元相位調變;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16QAM(16值正交振幅調變;16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64值正交振幅調變;64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般之調變方式進行調變,從而生成調變符元之信號序列。資料調變部221,將生成之信號序列輸出至預編碼處理部229。預編碼處理部229,對於自資料調變部221輸入之信號進行預編碼處理(波束成型處理),並輸出至多工部207。此處,預編碼處理,為了行動台裝置5可有效接收(例如,接收電力為最 大,干擾為最小),較好為對於生成之信號進行相位旋轉等。另,預編碼處理部229對於自資料調變部221輸入之信號不進行預編碼處理之情形,將自資料調變部221輸入之信號直接輸出至多工部207。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進行用以將自控制部105輸入之DCI以OFDM方式傳輸之基頻信號處理。迴旋編碼部223,基於自控制部105輸入之編碼率,進行用以提高DCI之誤差容忍度之迴旋編碼。此處,DCI以位元為單位進行控制。又,迴旋編碼部223,為了相對於基於自控制部105輸入之編碼率進行迴旋編碼之處理之位元調整輸出位元之數量,亦進行速率匹配。迴旋編碼部223,將編碼後之DCI輸出至QPSK調變部225。QPSK調變部225,將迴旋編碼部223編碼後之DCI,以QPSK調變方式調變,且將調變後之調變符元之信號序列輸出至預編碼處理部227。預編碼處理部227,相對於自QPSK調變部225輸入之信號進行預編碼處理,並輸出至多工部207。另,預編碼處理部227,可相對於自QPSK調變部225輸入之信號不進行預編碼處理而輸出至多工部207。
下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205,在行動台裝置5中生成作為已知之信號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CRS、UE-specific RS、CSI-RS),並輸出至預編碼處理部231。預編碼處理部231,相對於由下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205輸入之CRS、CSI-RS、一部分之UE-specific RS不進行預編碼處理,輸出至多工部207。預編碼處理部231中,不進行預編碼處理 之UE-specific RS為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中用於第二PDCCH之DL PRB內之UE-specific RS。預編碼處理部231,相對於由下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205輸入之一部分之UE-specific RS進行預編碼處理,輸出至多工部207。預編碼處理部231中,進行預編碼處理之UE-specific RS為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中用於第二PDCCH之DL PRB內之UE-specific RS。預編碼處理部231,相對於一部分之UE-specific RS進行與預編碼處理部229中PDSCH中進行之處理、及/或預編碼處理部227中第二PDCCH中進行之處理相同之處理。因此,解調行動台裝置5中應用預編碼處理之第二PDCCH之信號時,UE-specific RS可推測下行鏈路之傳播路徑(傳輸路徑)之變動與利用預編碼處理部227之相位旋轉合併之等化通道。即,基地台裝置3,無須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通知利用預編碼處理部227之預編碼處理之資訊(相位旋轉量),行動台裝置5可解調經預編碼處理之信號。另,使用UE-specific RS進行傳播路徑補償等之解調處理之PDSCH中不使用預編碼處理之情形等,預編碼處理部231相對於UE-specific RS不進行預編碼處理,輸出至多工部207。
多工部207,將自下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205輸入之信號、自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201各者輸入之信號、及自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203各者輸入之信號,根據來自控制部105之指示,在下行鏈路子訊框中多工。關於相對於由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設定之PDSCH之DL PRB之分配、相對於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之資源之分配、及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信號輸入至控制部105,基於其控制信號,控制部105控制多工部207之處理。多工部207,將多工化之信號輸出至IFFT部209。
IFFT部209,將多工部207多工化之信號反快速傅立葉轉換,進行OFDM方式之調變,輸出至GI插入部211。GI插入部211,藉由對IFFT部209進行OFDM方式之調變之信號附加保護間隔,而生成包含OFDM方式之符元之基頻之數位信號。如周知般,保護間隔藉由複製傳輸之OFDM符元之開端或末端之一部分而生成。GI插入部211,將生成之基頻之數位信號輸出至D/A部213。D/A部213,將自GI插入部211輸入之基頻之數位信號轉換為類比信號,並輸出至發送RF部215。發送RF部215,根據自D/A部213輸入之類比信號,生成中頻之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除去相對於中頻頻帶之多餘之頻率成分。接著,發送RF部215,將中頻之信號轉換為高頻之信號(升頻),除去多餘之頻率成分,電力放大,經由發送天線111發送至行動台裝置5。
<基地台裝置3之接收處理部101之構成>
以下,就基地台裝置3之接收處理部101之詳情進行說明。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接收處理部101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如該圖所示,接收處理部101,包含接收RF部301、A/D(Analog/Digital converter;類比數位轉換)部303、符元時序檢測部309、GI除去部 311、FFT部313、子載波解映射部315、傳播路徑推測部317、PUS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19、PUC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21、IDFT部323、資料解調部325、渦輪解碼部327、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前置信號檢測部331、及SRS處理部333而構成。
接收RF部301,將以接收天線109接收之信號適切地放大,轉換為中頻(降頻),除去不需要之頻率成分,以信號位準適切地保持之方式控制放大位準,且基於接收之信號之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進行正交解調。接收RF部301,將經正交解調之類比信號輸出至A/D部303。A/D部303,將接收RF部301正交解調後之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將轉換後之數位信號輸出至符元時序檢測部309及GI除去部311。
符元時序檢測部309,基於由A/D部303輸入之信號,檢測符元之時序。符元時序檢測部309,將顯示檢測出之符元邊界之時序之控制信號輸出至GI除去部311。GI除去部311,基於來自符元時序檢測部309之控制信號,自由A/D部303輸入之信號除去相當於保護間隔之部分。GI除去部311,將殘留之部分之信號輸出至FFT部313。FFT部313,將自GI除去部311輸入之信號快速傅立葉變換,進行DFT-Spread-OFDM方式之解調,輸出至子載波解映射部315。另,FFT部313之點數與後述之行動台裝置5之IFFT部之點數相等。
子載波解映射部315,基於自控制部105輸入之控制信 號,將FFT部313解調後之信號分離成DM RS、SRS、PUSCH之信號、及PUCCH之信號。子載波解映射部315,將分離之DM RS輸出至傳播路徑推測部317,將分離之SRS輸出至SRS處理部333,將分離之PUSCH之信號輸出至PUS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19,將分離之PUCCH之信號輸出至PUC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21。
傳播路徑推測部317,使用子載波解映射部315分離後之DM RS與已知之信號推測傳播路徑之變動。傳播路徑推測部317,將推測之傳播路徑推測值輸出至PUS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19與PUC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21。PUS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19,基於自傳播路徑推測部317輸入之傳播路徑推測值等化子載波解映射部315分離後之PUSCH之信號之振幅及相位。此處,所謂等化,表示將信號在無線通訊中受到之傳播路徑之變動還原之處理。PUS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19,將調整後之信號輸出至IDFT部323。
IDFT部323,將自PUS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19輸入之信號反離散傅立葉轉換,並輸出至資料解調部325。資料解調部325,進行IDFT部323轉換後之PUSCH之信號之解調,並將解調後之PUSCH之信號輸出至渦輪解碼部327。該解調為對應行動台裝置5之資料調變部中使用之調變方式之解調,調變方式由控制部105輸入。渦輪解碼部327,自資料解調部325輸入且解調後之PUSCH之信號,解碼資訊資料。編碼率由控制部105輸入。
PUC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21,基於自傳播路徑推測部317輸入之傳播路徑推測值等化子載波解映射部315中分離之PUCCH之信號之振幅及相位。PUC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21,將等化後之信號輸出至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解調、解碼自PUCCH用之傳播路徑等化部321輸入之信號,檢測UCI。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進行分離在頻域、及/或時間區域中經編碼多工之信號之處理。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進行用以自使用發送側中使用之編碼序列在頻域、及/或時間區域中編碼多工之PUCCH之信號檢測ACK/NACK、SR、CQI之處理。具體而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作為使用頻域中之編碼序列之檢測處理,即分離在頻域中經編碼多工之信號之處理,相對於PUCCH之每個子載波之信號乘以編碼序列之各編碼後,合成乘以各編碼之信號。具體而言,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作為使用時間區域中之編碼序列之檢測處理,即分離時間區域中之經編碼多工之信號之處理,相對於PUCCH之每個SC-FDMA符元之信號乘以編碼序列之各編碼後,合成乘以各編碼之信號。另,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329,基於來自控制部105之控制信號,設定相對於PUCCH之信號之檢測處理。
SRS處理部333,使用以子載波自映射部315輸入之SRS測定通道品質,並將UL PRB之通道品質之測定結果輸出 至控制部105。SRS處理部333,由控制部105指示相對於哪個上行鏈路子訊框、哪個UL PRB之信號進行行動台裝置5之通道品質之測定。又,SRS處理部333,使用以子載波自映射部315輸入之SRS,檢測上行鏈路之同步偏移,將顯示上行鏈路之同步偏移之資訊(同步偏移資訊)輸出至控制部105。另,SRS處理部333,可進行自時間區域之接收信號檢測上行鏈路之同步偏移之處理。具體之處理,可進行與後述之前置信號檢測部331中進行之處理相同之處理。
前置信號檢測部331,基於由A/D部303輸入之信號,進行檢測(接收)相對於相當於PRACH之接收信號發送之前置信號之處理。具體而言,前置信號檢測部331,相對於保護時間內之各種時序之接收信號,進行與可發送之使用各前置信號序列生成之複製之信號之相關處理。例如,前置信號檢測部331,相關值較預先設定之臨限值高之情形,判斷為由行動台裝置5發送與用於相關處理之複製之信號之生成所使用之前置信號序列相同之信號。且,前置信號檢測部331,將相關值最高之時序判斷為前置信號序列之到來時序。且,前置信號檢測部331,生成至少包含顯示檢測之前置信號序列之資訊與顯示到來時序之資訊之前置信號檢測資訊,並輸出至控制部105。
控制部105,基於基地台裝置3使用PDCCH發送至行動台裝置5之控制資訊(DCI)及使用PDSCH發送之控制資訊(RRC信號),進行子載波解映射部315、資料解調部325、渦輪解碼部327、傳播路徑推測部317、及實體上行鏈路控 制通道檢測部329之控制。又,控制部105,基於基地台裝置3發送至行動台裝置5之控制資訊,掌握是否包含各行動台裝置5發送(可發送)之PRACH、PUSCH、PUCCH、SRS等之資源(上行鏈路子訊框、UL PRB、頻域之編碼序列、時間區域之編碼序列)。
<行動台裝置5之整體構成>
以下,使用圖4、圖5、圖6,就本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構成進行說明。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如該圖所示,行動台裝置5包含接收處理部401、無線資源控制部403、控制部405、及發送處理部407而構成。
接收處理部401,自基地台裝置3接收信號,按照控制部405之指示,解調、解碼接收信號。接收處理部401,檢測發給自身裝置之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之信號之情形,將解碼PDCCH之信號而獲取之DCI輸出至控制部405。例如,接收處理部401,進行在由基地台裝置3指定之第二PDCCH區域內之Search Space中檢測發給自身裝置之第二PDCCH之處理。例如,接收處理部401,(i)使用由基地台裝置3指定之第二PDCCH區域內之UE-specific RS進行傳播路徑之推測,(ii)進行第二PDCCH之信號之解調,(iii)進行檢測包含發給自身裝置之控制資訊之信號之處理。又,接收處理部401,基於將包含於PDCCH之DCI輸出至控制部405後之控制部405之指示,將解碼發給自身裝置之PDSCH獲得之資訊資料經由控制部405輸出至上階 層。包含於PDCCH之DCI中下行鏈路指定包含顯示PDSCH之資源之分配之資訊。又,接收處理部401,將解碼PDSCH而獲得之基地台裝置3之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中生成之控制資訊輸出至控制部405。又,接收處理部401,經由控制部405輸出至自身裝置之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例如,在基地台裝置3之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中生成之控制資訊,包含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DL PRB之資訊與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顯示第一實體資源映射、或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
又,接收處理部401,將包含於PDSCH之循環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編碼輸出至控制部405。基地台裝置3之說明中雖省略,但基地台裝置3之發送處理部107係自資訊資料生成CRC編碼,以PDSCH發送資訊資料與CRC編碼。CRC編碼用於行動台裝置5判斷包含於PDSCH之資料是否錯誤。例如,行動台裝置5,於使用在行動台裝置5中預先決定之生成多項式自資料生成之資訊與在基地台裝置3中生成且以PDSCH發送之CRC編碼相同之情形,判斷為資料未錯誤。行動台裝置5,於使用在行動台裝置5中預先決定之生成多項式自資料生成之資訊與在基地台裝置3中生成且以PDSCH發送之CRC編碼不同之情形,判斷為資料錯誤。
又,接收處理部401,測定下行鏈路之接收品質(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參考信號接收電力),並將測定結果輸出至控制部405。接收處理部 401,基於來自控制部405之指示,自CRS或CSI-RS測定(計算)RSRP。就接收處理部401之詳情將後述。
控制部405確認使用PDSCH自基地台裝置3發送,且由接收處理部401輸入之資料。控制部405,將資料中資訊資料輸出至上階層。控制部405,基於在資料中基地台裝置3之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中生成之控制資訊,控制接收處理部401、發送處理部407。又,控制部405,基於來自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之指示,控制接收處理部401及發送處理部407。例如,控制部405,以進行相對於自無線資源控制部403指示之第二PDCCH區域之DL PRB內之信號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之方式控制接收處理部401。例如,控制部405,以基於顯示自無線資源控制部403指示之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進行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之解映射之方式控制接收處理部401。此處,所謂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之解映射,例如如圖18、圖19所示,係指自第二PDCCH區域內之信號構成(形成、構築、製作)1個VRB之處理。又,控制部405,相對於接收處理部401控制執行在第二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之區域。具體而言,控制部405,按各個VRB集合數對接收處理部401指示(設定)相對於各個第二PDCCH區域,執行在第二PDCCH區域內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之最初之VRB之號碼、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
又,控制部405,基於使用PDCCH自基地台裝置3發送,且由接收處理部401輸入之DCI,控制接收處理部401及發 送處理部407。具體而言,控制部405主要基於檢測出之下行鏈路指定控制接收處理部401,主要基於檢測出之上行鏈路允許控制發送處理部407。又,控制部405基於顯示包含於下行鏈路指定之PUCCH之發送電力控制指令之控制資訊控制發送處理部401。控制部405,比較自由接收處理部401輸入之資料使用預先決定之生成多項式生成之資訊與由接收處理部401輸入之CRC編碼,判斷資料是否錯誤,並基於該判斷結果生成ACK/NACK。又,控制部405,基於來自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之指示,生成SR及CQI。又,控制部405,基於自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上行鏈路之發送時序之調整值等,控制發送處理部407之信號之發送時序。
無線資源控制部403,記憶並保持於基地台裝置3之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中生成、且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控制資訊,且經由控制部405進行接收處理部401及發送處理部407之控制。即,無線資源控制部403,具備保持各種參數等之記憶體之功能。例如,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保持關於第二PDCCH區域之DL PRB與第二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並將各種控制信號輸出至控制部405。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以保持與PUSCH、PUCCH、SRS、及PRACH之各者之發送電力相關聯之參數,且使用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參數之方式將控制信號輸出至控制部405。
無線資源控制部403,設定與PUCCH、PUSCH、SRS、及PRACH等之發送電力相關聯之參數之值。在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中設定之發送電力之值,利用控制部405對於發送 處理部407輸出。另,包含與PUCCH相同之UL PRB內之資源之DM RS,進行與PUCCH相同之發送電力控制。另,包含與PUSCH相同之UL PRB內之資源之DM RS,進行與PUSCH相同之發送電力控制。無線資源控制部403,相對於PUSCH,設定基於分配於PUSCH之UL PRB之數量之參數、預先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細胞固有及行動台裝置固有之參數、基於用於PUSCH之調變方式之參數、基於推測之路徑耗損之值之參數、基於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發送電力控制指令之參數等之值。無線資源控制部403,相對於PUCCH,設定基於PUCCH之信號構成之參數、預先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細胞固有及行動台裝置固有之參數、基於推測之路徑耗損之值之參數、基於通知之發送電力控制指令之參數等之值。
另,作為與發送電力相關聯之參數,細胞固有及行動台裝置固有之參數係使用PDSCH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發送電力控制指令係使用PDCCH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相對於PUSCH之發送電力控制指令包含於上行鏈路允許。相對於PUCCH之發送電力控制指令包含於下行鏈路指定。另,由基地台裝置3通知之與發送電力相關聯之各種參數,在無線資源控制部403中適宜地記憶。記憶之值輸入至控制部405。
發送處理部407,按照控制部405之指示,將編碼及調變資訊資料與UCI後之信號,使用PUSCH及PUCCH之資源,經由發送天線411發送至基地台裝置3。又,發送處理部 407,按照控制部405之指示,設定PUSCH、PUCCH、SRS、DM RS、及PRACH之各者之發送電力。就發送處理部407之詳情將後述。
<行動台裝置5之接收處理部401>
以下,就行動台裝置5之接收處理部401之詳情進行說明。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接收處理部401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如該圖所示,接收處理部401,包含接收RF部501、A/D部503、符元時序檢測部505、GI除去部507、FFT部509、解多工部511、傳播路徑推測部513、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解碼部517、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521、下行鏈路接收品質測定部531、及PDCCH解映射部533而構成。又,如該圖所示,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解碼部517具備資料解調部523及渦輪解碼部525。又,如該圖所示,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521具備QPSK解調部527及維特比解碼部529。
接收RF部501,將以接收天線409接收之信號適切地放大,並轉換為中頻(降頻),除去不需要之頻率成分,以信號位準適切地維持之方式控制放大位準,且基於接收之信號之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進行正交解調。接收RF部501,將正交解調後之類比信號輸出至A/D部503。
A/D部503,將接收RF部501正交解調後之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A/D部503,將轉換後之數位信號輸出至符元時序檢測部505與GI除去部507。符元時序檢測部505,基 於A/D部503轉換後之數位信號,檢測符元之時序。符元時序檢測部505,將顯示檢測出之符元邊界之時序之控制信號輸出至GI除去部507。GI除去部507,基於來自符元時序檢測部505之控制信號,自A/D部503之輸出之數位信號除去相當於保護間隔之部分。GI除去部507,將殘留之部分之信號輸出至FFT部509。FFT部509,將自GI除去部507輸入之信號快速傅立葉轉換,並進行OFDM方式之解調,輸出至解多工部511。
解多工部511,基於自控制部405輸入之控制信號,將FFT部509解調後之信號分離為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之信號與PDSCH之信號。解多工部511,將分離之PDSCH之信號輸出至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又,解多工部511,將分離之PDCCH之信號輸出至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例如,解多工部511,將自身裝置指定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PDCCH之信號輸出至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又,解多工部511,將配置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下行鏈路資源單元分離。解多工部511,將下行鏈路參考信號(CRS、UE-specific RS)輸出至傳播路徑推測部513。例如,解多工部511,將自身裝置指定之第二PDCCH區域之UE-specific RS輸出至傳播路徑推測部513。又,解多工部511,將下行鏈路參考信號(CRS、CSI-RS)輸出至下行鏈路接收品質測定部531。
傳播路徑推測部513,使用解多工部511分離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與已知之信號推測傳播路徑之變動。傳播路徑推 測部513,以補償傳播路徑之變動之方式,將用以調整振幅及相位之傳播路徑補償值輸出至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與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傳播路徑推測部513,分別使用CRS與UE-specific RS獨立地推測傳播路徑之變動,並輸出傳播路徑補償值。例如,傳播路徑推測部513,自使用配置於自身裝置指定之第二PDCCH區域內之複數個DL PRB之UE-specific RS所推測之傳播路徑推測值生成傳播路徑補償值,並輸出至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例如,傳播路徑推測部513,自使用配置於分配於自身裝置且分配於PDSCH之複數個DL PRB之UE-specific RS所推測之傳播路徑推測值生成傳播路徑補償值,並輸出至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例如,傳播路徑推測部513,自使用CRS推測之傳播路徑推測值生成傳播路徑補償值,並輸出至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例如,傳播路徑推測部513,自使用CRS推測之傳播路徑推測值生成傳播路徑補償值,並輸出至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
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根據自傳播路徑推測部513輸入之傳播路徑補償值調整解多工部511分離之PDSCH之信號之振幅及相位。例如,PDS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5,相對於某PDSCH之信號根據傳播路徑推測部513中基於UE-specific RS生成之傳播路徑補償值進行調整,相對於不同之PDSCH之信號根據傳播路徑推測部513中基於CRS生成之傳播路徑補償值進行調整。PDSCH用之 傳播路徑補償部515,將調整傳播路徑後之信號輸出至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解碼部517之資料解調部523。
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解碼部517,基於來自控制部405之指示,進行PDSCH之解調及解碼,從而檢測資訊資料。資料解調部523,進行自傳播路徑補償部515輸入之PDSCH之信號之解調,將解調後之PDSCH之信號輸出至渦輪解碼部525。該解調為對應基地台裝置3之資料調變部221中使用之調變方式之解調。渦輪解碼部525,由自資料解調部523輸入、解調之PDSCH之信號解調資訊資料,並經由控制部405將該解碼後之資訊資料輸出至上階層。另,使用PDSCH發送、在基地台裝置3之無線資源控制部103中生成之控制資訊等亦輸出至控制部405,經由控制部405亦輸出至無線資源控制部403。另,包含於PDSCH之CRC編碼亦輸出至控制部405。
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根據自傳播路徑推測部513輸入之傳播路徑補償值調整解多工部511分離之PDCCH之信號之振幅及相位。例如,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相對於第二PDCCH之信號根據傳播路徑推測部513中基於UE-specific RS生成之傳播路徑補償值進行調整,相對於第一PDCCH之信號根據傳播路徑推測部513中基於CRS生成之傳播路徑補償值進行調整。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將調整之信號輸出至PDCCH解映射部533。
PDCCH解映射部533,相對於由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 償部519輸入之信號,進行第一PDCCH用之解映射、或第二PDCCH用之解映射。再者,PDCCH解映射部533,相對於由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輸入之第二PDCCH之信號,進行相對於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解映射、或相對於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解映射。PDCCH解映射部533,以相對於輸入之第一PDCCH之信號,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521中,以圖14所示之CCE單位進行處理之方式,如使用圖15說明般,將輸入之第一PDCCH之信號轉換為CCE單位之信號。PDCCH解映射部533,以相對於輸入之第二PDCCH之信號,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521中,以圖17所示之VRB單位進行處理之方式,將輸入之第二PDCCH之信號轉換為VRB單位之信號。PDCCH解映射部533,將輸入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PDCCH之信號,如使用圖18說明般,轉換為VRB單位之信號。PDCCH解映射部533,將輸入之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PDCCH之信號,如使用圖19說明般,轉換為VRB單位之信號。PDCCH解映射部533,將轉換後之信號輸出至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521之QPSK解調部527。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521,如上所述,解調及解碼自PDCCH用之傳播路徑補償部519輸入之信號,檢測控制資料。QPSK解調部527,相對於PDCCH之信號進行QPSK解調,並輸出至維特比解碼部529。維特比解碼部529,解碼QPSK解調部527解調後之信號,並將解碼後之 DCI輸出至控制部405。此處,該信號以位元單位顯示,維特比解碼部529亦進行用以調整相對於輸入位元進行維特比解碼處理之位元之數量之解速率匹配。
首先,就相對於第一PDCCH之檢測處理進行說明。行動台裝置5,假定複數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進行檢測發給自身裝置之DCI之處理。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第一PDCCH之信號進行在每個假定之CCE aggregation number(編碼率)中不同之解碼處理,獲取與DCI一起附加於第一PDCCH之CRC編碼中未檢測出錯誤之第一PDCCH中所包含之DCI。將如此之處理稱為盲解碼。另,行動台裝置5,並不相對於下行鏈路系統頻帶之全部之CCE(REG)之信號(接收信號)進行假定第一PDCCH之盲解碼,而僅相對於一部分之CCE進行盲解碼。將進行盲解碼之一部分之CCE(CCEs)稱為Search space(第一PDCCH用之Search space)。又,對每個CCE aggregation number定義不同之Search space(第一PDCCH用之Search space)。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中,相對於第一PDCCH,在行動台裝置5中設定分別不同之Search space(第一PDCCH用之Search space)。此處,相對於各行動台裝置5之第一PDCCH之Search space(第一PDCCH用之Search space)既可包含完全不同之CCE(CCEs),亦可包含完全相同之CCE(CCEs),亦可包含一部分重複之CCE(CCEs)。
接著,就相對於第二PDCCH之檢測處理進行說明。行動台裝置5,假定複數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進行檢測 發給自身裝置之DCI之處理。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第二PDCCH信號進行在每個假定之VRB aggregation number(編碼率)中不同之解碼處理,獲取與DCI一起附加於第二PDCCH之CRC編碼中未檢測出錯誤之第二PDCCH中所包含之DCI。將如此之處理稱為盲解碼。另,行動台裝置5,並不相對於包含基地台裝置3之第二PDCCH區域之VRB之信號(接收信號)進行假定第二PDCCH之盲解碼,而僅相對於一部分之VRB進行盲解碼。將進行盲解碼之一部分之VRB(VRBs)稱為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又,對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定義不同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構成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之行動台裝置5,在各個構成之第二PDCCH區域中設定(構成、定義)Search space。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各者,設定Search space。構成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之行動台裝置5,在某下行鏈路子訊框中同時設定複數個Search space。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中,相對於第二PDCCH,在行動台裝置5中設定分別不同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此處,相對於構成相同第二PDCCH區域之各行動台裝置5之第二PDCCH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既可包含完全不同之VRB(VRBs),亦可包含完全相同之VRB(VRBs),亦可包含一部分重複之VRB(VRBs)。
構成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之行動台裝置5,在各第二PDCCH區域中設定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所謂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係指行動台裝置5在第二PDCCH區域內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邏輯區域。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包含複數個第二PDCCH候補。所謂第二PDCCH候補為行動台裝置5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對象。每個VRB aggregation number中,不同之第二PDCCH候補包含不同之VRB(包含1個VRB、複數個VRB)。構成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複數個第二PDCCH候補之VRB,包含VRB號碼連續之複數個VRB。在第二PDCCH區域內用於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在每個行動台裝置5中設定。例如,根據使用分配於行動台裝置5之識別碼(行動台識別碼)之隨機函數,設定用於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例如,基地台裝置3使用RRC信令,將用於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通知至行動台裝置5。
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之各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可與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不同。將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設為較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 候補之數量多。例如,將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VRB aggregation 1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設為較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VRB aggregation 1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
某VRB集合數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相同,在不同之VRB集合數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可不同。例如,某VRB集合數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較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在不同之VRB集合數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較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 候補之數量少。例如,在較小值之VRB集合數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較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多,在較大值之VRB集合數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較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少。
又,某VRB集合數之第二PDCCH候補,可在一方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設定,而不在不同之一方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設定。例如,在較小值之VRB集合數中,僅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設定第二PDCCH候補,而不在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設定第二PDCCH候補,在較大值之VRB集合數中,僅在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設定第二PDCCH候補,而不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中設定第二PDCCH候補。
又,可根據行動台裝置5構成之第二PDCCH區域之數量,使1個第二PDCCH區域內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數變動。例如,隨著行動台裝置5構成之第二PDCCH區域之數量增加,使1個第二PDCCH區域內之Search space(第二PDCCH用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數減少。
另,控制部405,判定由維特比解碼部529輸入之DCI是否錯誤,且是否為發給自身裝置之DCI。控制部405,判定為該DCI中無錯誤,且為發給自身裝置之DCI之情形,基於該DCI,控制解多工部511、資料解調部523、渦輪解碼部525、及發送處理部407。例如,控制部405,於DCI為下行鏈路指定之情形,以在接收處理部401中解碼PDSCH之信號之方式控制。另,在PDCCH中亦與PDSCH相同地包含有CRC編碼,控制部405使用CRC編碼判斷PDCCH之DCI是否錯誤。
下行鏈路接收品質測定部531,使用下行鏈路參考信號(CRS、CSI-RS)測定細胞之下行鏈路之接收品質(RSRP),將測定之下行鏈路之接收品質資訊輸出至控制部405。又,下行鏈路接收品質測定部531,亦進行用以在行動台裝置5中通知基地台裝置3之CQI之生成之瞬間之通道品質之測定。下行鏈路接收品質測定部531,將測定之RSRP等之資訊輸出至控制部405。
<行動台裝置5之發送處理部407>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發送處理 部407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如該圖所示,發送處理部407,包含渦輪編碼部611、資料調變部613、DFT部615、上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617、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子載波映射部621、IFFT部623、GI插入部625、發送電力調整部627、隨機存取通道處理部629、D/A部605、發送RF部607、及發送天線411而構成。發送處理部407,相對於資訊資料與UCI進行編碼及調變。發送處理部407,生成使用PUSCH及PUCCH發送之信號,調整PUSCH及PUCCH之發送電力。發送處理部407,生成使用PRACH發送之信號,調整PRACH之發送電力。發送處理部407,生成DM RS、SRS,調整DM RS、SRS之發送電力。
渦輪編碼部611,將輸入之資訊資料,以自控制部405指示之編碼率,進行用以提高資料之錯誤容忍度之渦輪編碼,並輸出至資料調變部613。資料調變部613,將渦輪編碼部611編碼後之編碼資料,以自控制部405指示之調變方式,例如QPSK、16QAM、64QAM般之調變方式調變,生成調變符元之信號序列。資料調變部613,將生成之調變符元之信號序列輸出至DFT部615。DFT部615,將資料調變部613輸出之信號離散傅立葉轉換,並輸出至子載波映射部621。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進行用以傳輸自控制部405輸入之UCI之基頻信號處理。輸入至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之UCI,為ACK/NACK、SR、及CQI。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進行基頻信號處理, 將生成之信號輸出至子載波映射部621。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對UCI之資訊位元進行編碼從而生成信號。
又,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相對於自UCI生成之信號進行與頻域之編碼多工及/或時間區域之編碼多工相關之信號處理。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相對於自ACK/NACK之資訊位元、SR之資訊位元、或CQI之資訊位元生成之PUCCH之信號乘以自控制部405指示之編碼序列,以實現頻域之編碼多工。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相對於自ACK/NACK之資訊位元或SR之資訊位元生成之PUCCH之信號乘以自控制部405指示之編碼序列,以實現時間區域之編碼多工。
上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617,在基地台裝置3中基於來自控制部405之指示生成作為已知之信號之SRS及DM RS,並輸出至子載波映射部621。
子載波映射部621,將自上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617輸入之信號、自DFT部615輸入之信號、及自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619輸入之信號,根據來自控制部405之指示配置於子載波,並輸出至IFFT部623。
IFFT部623,將子載波映射部621輸出之信號反快速傅立葉轉換,並輸出至GI插入部625。此處,IFFT部623之點數較DFT部615之點數多。行動台裝置5,藉由使用DFT部615、子載波映射部621、及IFFT部623,相對於使用PUSCH發送之信號進行DFT-Spread-OFDM方式之調變。GI 插入部625,對自IFFT部623輸入之信號附加保護間隔,並輸出至發送電力調整部627。
隨機存取通道處理部629,使用自控制部405指示之前置信號序列,生成以PRACH發送之信號,且將生成之信號輸出至發送電力調整部627。
發送電力調整部627,相對於自GI插入部625輸入之信號或自隨機存取通道處理部629輸入之信號,基於來自控制部405之控制信號調整發送電力並輸出至D/A部605。另,發送電力調整部627中,按每個上行鏈路子訊框控制PUSCH、PUCCH、DM RS、SRS、及PRACH之各者之平均發送電力。
D/A部605,將自發送電力調整部627輸入之基頻之數位信號轉換為類比信號,並輸出至發送RF部607。發送RF部607,由自D/A部605輸入之類比信號生成中頻之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且除去相對於中頻頻域之多餘之頻率成分。接著,發送RF部607,將中頻之信號轉換為高頻率之信號(升頻),除去多餘之頻率成分,放大電力,經由發送天線411發送至基地台裝置3。
圖7係顯示檢測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第二PDCCH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行動台裝置5,基於自基地台裝置3接收之資訊(RRC信令),構成(設定)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步驟S101)。具體而言,行動台裝置5,基於顯示第二PDCCH區域之DL PRB之資訊及顯示第二 PDCCH區域之實體資源映射之資訊,構成複數個第二PDCCH區域。接著,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各個第二PDCCH區域設定Search space(步驟S102)。具體而言,行動台裝置5,相對於各個第二PDCCH區域,進行進行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VRB集合數之設定、構成每個VRB集合數之Search space之最初之VRB號碼之設定及每個VRB集合數之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之設定。接著,行動台裝置5,使用某第二PDCCH候補進行第二PDCCH之盲解碼(步驟S103)。具體而言,行動台裝置5,自任一第二PDCCH區域之對應任一VRB集合數之Search space之包含號碼為最初之VRB之第二PDCCH候補,開始第二PDCCH之盲解碼。接著,行動台裝置5,判定是否檢測出發給自身裝置之控制資訊(步驟S104)。行動台裝置5,判定為檢測出發給自身裝置之控制資訊之情形(步驟S104:YES),結束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行動台裝置5,判定為未檢測出發給自身裝置之控制資訊之情形(步驟S104:NO),判定是否使用全部之Search space之全部之第二PDCCH候補進行第二PDCCH之盲解碼(步驟S105)。行動台裝置5,判定為使用全部之Search space之全部之第二PDCCH候補進行第二PDCCH之盲解碼之情形(步驟S105:YES),結束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行動台裝置5,判定為未使用全部之Search space之全部之第二PDCCH候補進行第二PDCCH之盲解碼之情形(步驟S105:NO),回到步驟S103,使用未進行第二PDCCH之盲解碼之第二PDCCH候補進行第二 PDCCH之盲解碼。另,檢測第二PDCCH之處理以下行鏈路子訊框單位進行。
圖8係顯示發送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第二PDCCH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基地台裝置3,構成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步驟T101)。接著,基地台裝置3,辨識在行動台裝置5中設定於各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步驟T102)。接著,基地台裝置3,判斷是否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發送第二PDCCH(步驟T103)。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發送第二PDCCH之情形(步驟T103:YES),判斷是否使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發送第二PDCCH(步驟T104)。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使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發送第二PDCCH之情形(步驟T104:YES),進行預編碼處理發送第二PDCCH之信號(步驟T105)。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未使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發送第二PDCCH之情形(步驟T104:NO),即,判斷為使用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發送第二PDCCH之情形,不進行預編碼處理而發送第二PDCCH之信號(步驟T106)。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未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發送第二PDCCH之情形(步驟T103:NO),不發送第二PDCCH 之信號而結束處理。另,發送第二PDCCH之處理以下行鏈路子訊框單位進行,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在某子訊框中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不發送第二PDCCH之情形,在以後之子訊框中再次進行第二PDCCH之信號之發送之判斷。
例如,基地台裝置3,考慮相對於細胞內之複數個行動台裝置5之排程之結果,判斷為將相當於在某行動台裝置5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VRB用於其他之行動台裝置5之情形,判斷為未使用在某行動台裝置5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發送第二PDCCH。例如,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作為判斷為未用於其他之行動台裝置5之VRB,即使為相當於在某行動台裝置5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VRB,仍不保持相對於對應其VRB之資源之合適之通道狀態資訊之情形,判斷為未使用在某行動台裝置5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發送第二PDCCH。例如,基地台裝置3,判斷為將相當於在某行動台裝置5中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全部之VRB與相當於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PDCCH區域之Search space之第二PDCCH候補之全部之VRB用於其他之行動台裝置5之情形,判斷為未在某行動台裝置5中進行第二PDCCH。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通訊系統1中,作為 可配置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區域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構成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PRB),控制通道(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VRB)。通訊系統1,包含複數個行動台裝置5及使用複數個行動台裝置5與控制通道(第二PDCCH)進行通訊之基地台裝置3。基地台裝置3,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設定應用1個第一要素(VRB)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資源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與作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資源之第二要素,應用1個第一要素(VRB)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第二要素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基地台裝置3,將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在行動台裝置5中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與在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在行動台裝置5中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之任一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之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VRB),分配於用於通訊之控制通道(第二PDCCH)。行動台裝置5,設定在應用由基地台裝置3設定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內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與在應用由基地台裝置3設定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第二 Search space)。行動台裝置5,使用設定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之第一要素(VRB),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藉此,可有效地設定可配置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之區域,從而基地台裝置3可相對於行動台裝置5有效地發送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行動台裝置5可自基地台裝置3有效地接受包含控制資訊之信號。更詳細而言,相對於第二PDCCH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為有效之情形,基地台裝置3可積極地使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對行動台裝置5發送第二PDCCH。藉此可增大系統整體之控制通道之容量。其另一方面,相對於第二PDCCH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無效之情形,基地台裝置3可不應用基於通道狀態之預編碼處理,而以獲得頻率分集效果之信號構成對行動台裝置5發送第二PDCCH。因此,通訊系統1中,可使最壞之情形之通訊品質提高。因此,通訊系統1中,可使通訊之穩定性提高。
又,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行動台裝置5,藉由使構成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之控制通道候補(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與構成在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進行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之控制通道候補(第二PDCCH候補)之數量不同,可實現使用第二PDCCH之有效之排程。
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行動台裝置5,藉由使構成在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進行解碼檢測之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第一要素之數量(VRB集合數)與構成在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第二PDCCH區域)內之檢索區域(第二Search space)進行解碼檢測之控制通道(第二PDCCH)之第一要素之數量(VRB集合數)不同,可實現使用第二PDCCH之有效之排程。
另,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為了說明之簡化,雖將可配置第二PDCCH之資源之區域定義為第二PDCCH區域,但可知即使以不同之詞句定義,若具有類似之意思,則仍可應用本發明。
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雖主要就利用基地台裝置與RRH進行合作通訊之通訊系統進行說明,但在1個基地台裝置內應用MU(Multi-User:多使用者)-MIMO之通訊系統中亦可應用本發明。例如,MU-MIMO為相對於存在於使用複數根發送天線之基地台裝置之區域內之不同位置(例如,區域A、區域B)之複數個行動台裝置,使用預編碼技術等,對於相對於各行動台裝置之信號控制波束,藉此,即使為在頻域及時間區域中使用同一資源之情形,仍可相對於行動台裝置間之信號相互進行正交性之維持或同一通道干擾之減少之技術。根據空間上解多工行動台裝置間之信號,亦稱為SDMA(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域多重存取)。
在MU-MIMO中,應用空間多工之相對於各個行動台裝置不同之預編碼處理。在基地台裝置之區域內,可相對於位於區域A之行動台裝置與位於區域B之行動台裝置之第二PDCCH及UE-specific RS進行不同之預編碼處理。關於可配置第二PDCCH之區域,可相對於位於區域A之行動台裝置與位於區域B之行動台裝置獨立地設定其區域,且獨立地應用預編碼處理。
又,所謂行動台裝置5,並不限於行動終端,可藉由在固定終端安裝行動台裝置5之功能等實現本發明。
以上說明之本發明之特徵之機構,亦可藉由對積體電路安裝功能並進行控制而實現。即,本發明之積體電路安裝於行動台裝置,該行動台裝置係作為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之控制通道區域構成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使用上述控制通道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應用1個上述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與作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之第二要素,應用1個上述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上述第二要素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積體電路之特徵為具有(i)設定在應用設定之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內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在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應用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內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之功能(控制部405)與(ii)使用以上述控制部405設定之 上述檢索區域之上述第一要素,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功能(接收處理部401)。
又,本發明之積體電路安裝於基地台裝置,該行動台裝置係作為可配置控制通道之區域之控制通道區域構成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使用上述控制通道與複數的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積體電路之特徵為具有(i)相對於上述行動台裝置設定應用1個上述第一要素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與作為分割1個實體資源區塊之資源之第二要素,應用1個上述第一要素包含複數個不同之實體資源區塊之上述第二要素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之功能(無線資源控制部103)與(ii)對用於通訊之控制通道分配在應用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內在上述行動台裝置中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與在應用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控制通道區域內在上述行動台裝置中進行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檢索區域之任一之上述檢索區域之1個以上之上述第一要素之功能(控制部105)。
可以程式實現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記載之動作。在本發明相關之行動台裝置5及基地台裝置3中動作之程式,為以實現本發明相關之上述實施形態之功能之方式控制CPU等之程式(使電腦發揮功能之程式)。且,該等裝置中處理之資訊,其處理時暫時存儲於RAM,其後,儲存於各種ROM或HDD,根據需要利用CPU讀出,進行修正.寫入。 作為儲存程式之記錄媒體,可為半導體媒體(例如,ROM、非揮發性記憶卡等)、光學記錄媒體(例如,DVD、MO、MD、CD、BD等)、磁性記錄媒體(例如,磁帶、軟碟等)等之任一者。又,亦有藉由執行負載之程式,不僅實現上述實施形態之功能,藉由基於其程式之指示,共同處理操作系統或其他之應用程式等,實現本發明之功能之情形。
又在市場中流通之情形下,可在可攜型之記錄媒體中儲存程式而流通,或傳送至經由網際網路等之網路連接之伺服器電腦。該情形,伺服器電腦之記憶裝置亦包含於本發明。又,可典型地將上述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及基地台裝置3之一部分或全部作為積體電路之LSI實現。行動台裝置5及基地台裝置3之各功能區塊既可個別地晶片化,亦可將一部分或全部積體並晶片化。又,積體電路化之技術並不限於LSI,亦可以專用電路或通用處理器實現。又,根據半導體技術之進步,出現代替LSI之積體電路化之技術之情形,亦可使用利用該技術之積體電路。行動台裝置5及基地台裝置3之各功能區塊可利用複數個電路實現。
資訊及信號,可使用各種不同之所有之技術及方法顯示。例如可通過上述說明參考之晶片、符元、位元、信號、資訊、指令、命令、及資料,可藉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性粒子、光學場或光粒子、或該等之組合顯示。
與本說明書之揭示關連敘述之各種例示之邏輯區塊、處 理部、及演算步驟,可作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而安裝。為明確顯示硬體與軟體之該同義型,各種例示之要素、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大體關於其功能性進行敘述。那樣之功能性是作為硬體安裝還是作為軟體安裝,取決於根據各個應用程式及系統整體之設計上之制約。本領域技術人員,雖可就各具體之應用程式以各種方法安裝敘述之功能性,但那樣之安裝之決定,並不應該解釋為自本揭示之範圍脫離者。
與本說明書之揭示關連敘述之各種例示之邏輯區塊、處理部,可利用以執行本說明書中敘述之功能之方式設計之通用用途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針對特定用途之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信號(FPGA)、或其他之可程式邏輯設備、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零件、或組合該等者安裝或執行。通用用途處理器,雖可為微處理器,但處理器亦可為先前型之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器。處理器又可作為組合電腦設備者而安裝。例如,為組合DSP與微處理器、複數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連接之1個以上之微處理器、或其他之那樣之構成者。
與本發明之揭示相關敘述之方法或運算之步驟,可藉由利用硬體、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組合該等2個者直接地具體化。軟體模組,可存在於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記憶體、EPROM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程式唯讀記憶體)記憶體、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and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記憶體、暫存器、硬碟、行動碟、CD-ROM(Compact Disk-Read Only Memory:唯讀光碟)、或本領域中已知之所有形態之記錄媒體內。典型之記錄媒體,可以處理器可自記錄媒體讀出資訊,或可在記錄媒體中寫入資訊之方式,與處理器結合。其他方法中,記錄媒體亦可與處理器一體化。處理器與記錄媒體,可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積體電路)內。ASIC可在行動台裝置(使用者終端)內。或,處理器及記錄媒體可作為分離要件存在於行動台裝置5內。
1個或其以上之典型之設計中,敘述之功能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組合該等者而安裝。若利用軟體安裝,則功能可作為電腦可讀取之媒體上之一個以上之命令或碼保持,或傳達。電腦可讀取之媒體包含含有有助於將電腦程式自某位置向其他之位置搬運之媒體之通訊媒體或電腦記錄媒體之雙方。記錄媒體可為可利用通用或特殊用途之電腦存取之市售之任一之媒體。作為作為一例並不限定於此者,如此之電腦可讀取之媒體,可包含可利用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之光碟媒體、磁碟媒體或其他之磁性記錄媒體、或通用或特殊用途之電腦或通用或特殊用途之處理器存取且可用於以命令或資料構造之形式搬運或保持期望之程式碼機構之媒體。又,所有連接稱 為可適切地電腦讀取之媒體。例如,若軟體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路(DSL)、或紅外、無線、或微波般之無線技術,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之遠程源發送之情形下,該等之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紅外、無線、或微波般之無線技術包含於媒體之定義。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碟片(disk、disc),包含光碟(CD)、雷射碟(註冊商標)、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註冊商標)碟、藍光光碟,碟片(disk)一般而言係磁性地再生資料,另一方面,碟片(disc)係利用雷射光學性再生資料。組合上述者而成者,亦又應該包含於電腦可讀取之媒體中。
以上,雖參照圖式詳細敘述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具體之構成並非限於該實施形態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宗旨之範圍之設計等亦包含於申請專利之範圍。
3‧‧‧基地台裝置
4‧‧‧RRH
4A‧‧‧RRH
4B‧‧‧RRH
4C‧‧‧RRH
5‧‧‧行動台裝置
5A‧‧‧行動台裝置
5B‧‧‧行動台裝置
5C‧‧‧行動台裝置
101‧‧‧接收處理部
103‧‧‧無線資源控制部
105‧‧‧控制部
107‧‧‧發送處理部
109‧‧‧接收天線
111‧‧‧發送天線
201‧‧‧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處理部
203‧‧‧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
205‧‧‧下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
207‧‧‧多工部
209‧‧‧IFFT部
211‧‧‧GI插入部
213‧‧‧D/A部
215‧‧‧發送RF部
219‧‧‧渦輪編碼部
221‧‧‧資料調變部
223‧‧‧迴旋編碼部
225‧‧‧QPSK調變部
227‧‧‧預編碼處理部(PDCCH用)
229‧‧‧預編碼處理部(PDSCH用)
231‧‧‧預編碼處理部(下行鏈路導引通道用)
301‧‧‧接收RF部
303‧‧‧A/D部
309‧‧‧符元時序檢測部
311‧‧‧GI除去部
313‧‧‧FFT部
315‧‧‧子載波解映射部
317‧‧‧傳播路徑推測部
319‧‧‧傳播路徑等化部(PUSCH用)
321‧‧‧傳播路徑等化部(PUCCH用)
323‧‧‧IDFT部
325‧‧‧資料解調部
327‧‧‧渦輪解碼部
329‧‧‧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檢測部
331‧‧‧前置信號檢測部
333‧‧‧SRS處理部
401‧‧‧接收處理部
403‧‧‧無線資源控制部
405‧‧‧控制部
407‧‧‧發送處理部
409‧‧‧接收天線
411‧‧‧發送天線
501‧‧‧接收RF部
503‧‧‧A/D部
505‧‧‧符元時序檢測部
507‧‧‧GI除去部
509‧‧‧FFT部
511‧‧‧解多工部
513‧‧‧傳播路徑推測部
515‧‧‧傳播路徑補償部(PDSCH用)
517‧‧‧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解碼部
519‧‧‧傳播路徑補償部(PDCCH用)
521‧‧‧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解碼部
523‧‧‧資料解調部
525‧‧‧渦輪解碼部
527‧‧‧QPSK解調部
529‧‧‧維特比解碼部
531‧‧‧下行鏈路接收品質測定部
533‧‧‧PDCCH解映射部
605‧‧‧D/A部
607‧‧‧發送RF部
611‧‧‧渦輪編碼部
613‧‧‧資料調變部
615‧‧‧DFT部
617‧‧‧上行鏈路導引通道處理部
619‧‧‧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處理部
621‧‧‧子載波映射部
623‧‧‧IFFT部
625‧‧‧GI插入部
627‧‧‧發送電力調整部
629‧‧‧隨機存取通道處理部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發送處理部107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接收處理部101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接收處理 部401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發送處理部407之構成之概略方塊圖。
圖7係顯示檢測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第二PDCCH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8係顯示發送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之第二PDCCH之處理之一例之流程圖。
圖9係說明關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之整體圖像之概略之圖。
圖10係顯示自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基地台裝置3、或RRH4向行動台裝置5之下行鏈路之時間訊框之概略構成之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下行鏈路子訊框內之下行鏈路參考信號之配置之一例之圖。
圖12係顯示映射有8個天線埠用之CSI-RS(傳播路徑狀況測定用參考信號)之DL PRB pair之圖。
圖13係顯示自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向基地台裝置3、RRH4之上行鏈路之時間訊框之概略構成之圖。
圖14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第一PDCCH與CCE之邏輯關係之圖。
圖1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下行鏈路無線訊框中之資源單元組之配置例之圖。
圖1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中可配置第二PDCCH之區域之概略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17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通訊系統1之第二PDCCH與VRB之邏輯關係之圖。
圖18係說明第二PDCCH區域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圖。
圖19係說明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圖。
圖20係說明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 pair之情形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圖。
圖21係說明1個第二PDCCH包含1個以上之VRB pair之情形之第二PDCCH區域之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圖。
圖22係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行動台裝置5之第二PDCCH之監控之圖。
401‧‧‧接收處理部
403‧‧‧無線資源控制部
405‧‧‧控制部
407‧‧‧發送處理部
409‧‧‧接收天線
411‧‧‧發送天線

Claims (9)

  1. 一種行動台裝置,其係使用與第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不同之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而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者;且可配置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係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藉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作為上述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複數之第二要素;1個上述第一要素所包含之各個上述第二要素係包含不同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行動台裝置具備:控制部,其設定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上述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一檢索區域、與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上述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二檢索區域;及接收處理部,其係於上述第一檢索區域與上述第二 檢索區域中,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
  2. 如請求項1之行動台裝置,其中構成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之第一要素之數量即第一要素集合數,於上述第一要素集合數為較小值的檢索區域,將構成上述第一檢索區域的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的數量設定為多於構成上述第二檢索區域的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的數量;於上述第一要素集合數為較大值的檢索區域,將構成上述第一檢索區域的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的數量設定為少於構成上述第二檢索區域的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的數量。
  3. 如請求項1之行動台裝置,其中構成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之第一要素之數量即第一要素集合數,於上述第一要素集合數為較小值的檢索區域,對上述第一檢索區域設定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而不對上述第二檢索區域設定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
  4. 如請求項1之行動台裝置,其中構成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之第一要素之數量即第一要素集合數,於上述第一要素集合數為較大值的檢索區域,對上述第二檢索區域設定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而不對上述第一檢索區域設定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候補。
  5. 一種基地台裝置,其係使用與第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不同之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而與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者;且可配置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係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上述基地台裝置具備無線資源控制部,其對於上述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上述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複數之第二要素;1個上述第一要素所包含之各個上述第二要素係包含不同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且上述基地台裝置進而具備控制部,其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分配上述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藉由上述行動台裝置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一檢索區域、及上述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藉由上述行動台裝置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二檢索區域中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上述第一要素。
  6. 一種通訊方法,其係用於使用與第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不同之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而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之行動台裝置者;且可配置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係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藉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作為上述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複數之第二要素;1個上述第一要素所包含之各個上述第二要素係包含不同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且上述通訊方法包含如下步驟:設定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上述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一檢索區域、與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上述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二檢索區域;及於上述第一檢索區域與上述第二檢索區域,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
  7. 一種通訊方法,其係用於使用與第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不同之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而與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之基地台裝置者;且可配置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係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上述通訊方法包含對於上述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上述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之步驟;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複數之第二要素;1個上述第一要素所包含之各個上述第二要素係包含不同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且上述通訊方法進而包含如下步驟: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分配上述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藉由上述行動台裝置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一檢索區域、及上述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藉由上述行動台裝置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二檢索區域中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上述第一要素。
  8. 一種積體電路,其係安裝於使用與第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不同之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而與基地台裝置進行通訊之行動台裝置者;且可配置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係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藉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作為上述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複數之第二要素;1個上述第一要素所包含之各個上述第二要素係包含不同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且上述積體電路具備:設定部,其係設定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上述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一檢索區域、與由上述基地台裝置設定之上述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二檢索區域;及接收處理部,其係於上述第一檢索區域與上述第二檢索區域,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 碼檢測。
  9. 一種積體電路,其係安裝於使用與第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不同之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而與行動台裝置進行通訊之基地台裝置者;且可配置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區域即控制通道區域係包含複數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包含1個以上之第一要素;上述積體電路具備無線資源控制部,該無線資源控制部係對於上述行動台裝置設定作為上述控制通道區域之應用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一控制通道區域與應用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之第二控制通道區域;上述第一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1個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上述第二實體資源映射中,1個上述第一要素係包含複數之第二要素;1個上述第一要素所包含之各個上述第二要素係包含不同實體資源區塊對中之複數個資源單元;且上述積體電路進而具備控制部,該控制部係對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分配上述第一控制通道區域內之藉由上述行動台裝置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一檢索區域、及上述第二控制通道區域內之藉由上述行動台裝置進行上述第二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解碼檢測之第二檢索區域中任一檢索區域中之1個以上之上述第一要素。
TW101140887A 2011-11-02 2012-11-02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WI461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1098A JP5935148B2 (ja) 2011-11-02 2011-11-02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121A TW201325121A (zh) 2013-06-16
TWI461015B true TWI461015B (zh) 2014-11-11

Family

ID=4819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887A TWI461015B (zh) 2011-11-02 2012-11-02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064162B2 (zh)
EP (1) EP2775766B1 (zh)
JP (1) JP5935148B2 (zh)
CN (1) CN103891380B (zh)
MY (1) MY164952A (zh)
TW (1) TWI461015B (zh)
WO (1) WO20130656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7769A1 (en) * 2012-11-14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satisfying multiple performance constraints
WO2014077768A1 (en) 2012-11-14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to maximize the total data rate in sc-fdma uplink
JP2016157990A (ja) * 2013-06-27 2016-09-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363704B2 (en) * 2014-06-20 2016-06-07 Apple Inc. Selecting a physical data channel based on application traffic pattern
WO2017096606A1 (zh) * 2015-12-11 2017-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切片分配单元
US10491440B2 (en) 2016-02-02 2019-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erforming same
WO2017134954A1 (ja) * 2016-02-03 2017-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469937B2 (en) * 2016-06-02 202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on encoding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o conve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KR102380756B1 (ko) * 2016-08-05 2022-03-3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상 보상 기준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68677A (ko) * 2016-12-14 2018-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089170B (zh) 2016-12-23 2020-1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964437B (zh) * 2017-02-08 2021-07-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终端、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038646B2 (en) * 2017-06-26 2021-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hare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9391388B (zh) * 2017-08-04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20077504A1 (en) * 2018-10-15 2020-04-23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CN114762416A (zh) * 2020-02-13 2022-07-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0063A1 (en) * 2005-11-04 2008-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73117A1 (en) * 2007-07-19 2010-04-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125402A (en) * 2009-10-28 2011-07-16 Sharp K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of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3123A1 (en) * 2003-12-31 2005-06-30 Black Greg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operating in a licensed RF and an unlicensed RF band
TWI416913B (zh) * 2006-10-02 2013-11-21 Lg Electronics Inc 傳輸下鏈控制訊號的方法
US20080084853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Motorola, Inc.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i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204010B2 (en) * 2007-06-18 2012-06-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CK/NACK repetition for robust downlink MAC PDU transmission in LTE
EP3598653B1 (en) * 2007-10-29 2021-03-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rol channel allocation
US8929304B2 (en) * 2008-01-04 2015-01-06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US20100067472A1 (en) * 2008-08-15 2010-03-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Backward compatibl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JP4950253B2 (ja) * 2009-07-06 2012-06-13 東芝It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鍵管理システム
KR20110017811A (ko) * 2009-08-14 2011-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릴레이를 위한 백홀 서브프레임의 제어 채널 구성과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20708A (ko) * 2009-08-24 2011-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셀간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구성과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CA2774414C (en) * 2009-09-16 2017-0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JP2011112517A (ja) * 2009-11-26 2011-06-09 Japan Electronic Materials Corp プローブカ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2986B2 (ja) * 2010-02-15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WO2012091490A2 (ko) * 2011-01-02 2012-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기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09542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JP5905590B2 (ja) * 2011-10-26 2016-04-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チャネル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40063A1 (en) * 2005-11-04 2008-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046592A1 (en) * 2005-11-04 2009-0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73117A1 (en) * 2007-07-19 2010-04-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lay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125402A (en) * 2009-10-28 2011-07-16 Sharp K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of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1380B (zh) 2017-09-15
EP2775766A1 (en) 2014-09-10
WO2013065670A1 (ja) 2013-05-10
MY164952A (en) 2018-02-15
EP2775766B1 (en) 2021-12-22
EP2775766A4 (en) 2015-07-15
JP2013098833A (ja) 2013-05-20
TW201325121A (zh) 2013-06-16
US20140342746A1 (en) 2014-11-20
US10064162B2 (en) 2018-08-28
US20180255540A1 (en) 2018-09-06
CN103891380A (zh) 2014-06-25
US10159066B2 (en) 2018-12-18
JP5935148B2 (ja) 2016-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144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61015B (zh)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WI572177B (zh)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US9609638B2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10385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584339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TWI606744B (zh)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WI592054B (zh)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JPWO2014021247A1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011540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023073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95773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86871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255136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50231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02320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92142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92141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92144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23138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