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8363B -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8363B
TWI458363B TW100135970A TW100135970A TWI458363B TW I458363 B TWI458363 B TW I458363B TW 100135970 A TW100135970 A TW 100135970A TW 100135970 A TW100135970 A TW 100135970A TW I458363 B TWI458363 B TW I4583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engaging portion
shock absorbing
engaging portions
absorb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6790A (zh
Inventor
Yu Wei Lin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0135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8363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20386.0A priority patent/CN10303727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6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6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8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8363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及其音箱,尤指一種將吸震結構設置於箱體內部之音箱。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愈來愈多的電子裝置,例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一般而言,大多數的電子裝置皆有內建音箱,以作為聲音訊號之播放音源。在電子裝置的播放音質不斷提升的同時,好的音質所產生的高震動也會影響電子裝置內部其他電子元件的正常運作。目前大多是於音箱箱體的外部設置懸臂結構,以防止揚聲器所產生的震動傳導至電子裝置內部其他電子元件。然而,由於目前電子裝置皆以輕、薄、短、小為設計之方向,電子裝置內部可以用來設置的音箱的空間有限,若是在音箱箱體外部設置懸臂結構,音箱箱體本身的容積勢必會變得更小,而無法有效提升播放音質。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下,得到最大的音箱箱體容積,並且有效防止震動的傳導,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設計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將吸震結構設置於箱體內部之音箱以及安裝有此音箱之電子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揭露一種音箱,適於設置於一基座上,該基座上具有二第一卡合部,該音箱包含一箱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二第一孔洞對應該二第一卡合部而形成於該箱體之一底部上;一揚聲器,設置於該箱體上;以及一吸震結構,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且固定於該箱體上,該吸震結構具有二第二卡合部;其中,該二第一卡合部可分別穿過該二第一孔洞而與該二第二卡合部卡合。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每一該等第二卡合部係呈Ω字形且與該箱體之該底部平行,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的二側具有二卡點,該第二卡合部可夾持於該第一卡合部上而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且該二卡點限制該第二卡合部脫離該第一卡合部。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係呈錐形。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每一該等第二卡合部係呈U字形且朝該箱體之該底部的方向延伸,一第二孔洞形成於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之一頂部,該第二卡合部以彈性變形的方式插入該第二孔洞中而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吸震結構之至少一側邊係呈波浪狀。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吸震結構係由一金屬線彎折而成。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一基座,具有二第一卡合部;以及一音箱,適於設置於該基座上,該音箱包含一箱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二第一孔洞對應該二第一卡合部而形成於該箱體之一底部上;一揚聲器,設置於該箱體上;以及一吸震結構,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且固定於該箱體上,該吸震結構具有二第二卡合部;其中,該二第一卡合部可分別穿過該二第一孔洞而與該二第二卡合部卡合。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將吸震結構設置於音箱箱體內部之容置空間中,並且藉由吸震結構之第二卡合部與基座之第一卡合部卡合,以使音箱設置於基座上。當揚聲器運作而產生震動時,與基座組合的吸震結構即可有效防止震動傳導至基座。由於吸震結構設置於音箱箱體內部之容置空間中,因此本發明可在有限的空間下,得到最大的音箱箱體容積。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至第5圖,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的示意圖,第2圖為第1圖中的基座10與音箱12的放大圖,第3圖為第2圖中的基座10與音箱12的爆炸圖,第4圖為第2圖中的基座10與音箱12於另一視角的爆炸圖,第5圖為第2圖中的音箱12移除上箱體120a與揚聲器122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子裝置1包含一基座10以及一音箱12。音箱12適於設置於基座10上,以作為聲音訊號之播放音源。電子裝置1可為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其它具有聲音播放功能的電子裝置。第1圖中的電子裝置1係以筆記型電腦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基座10可為電子裝置1之殼體之底部,亦可為電子裝置1內部其他電子元件的殼體表面,視實際應用而定。
如第3圖與第5圖所示,基座10上具有二第一卡合部100。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音箱12包含一箱體120、一揚聲器122以及一吸震結構124。於此實施例中,箱體120係由一上箱體120a以及一下箱體120b組成,但不以此為限。揚聲器122則是設置於箱體120之上箱體120a上。箱體120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S,且二第一孔洞1200對應基座10上之二第一卡合部100而形成於箱體120之下箱體120b之一底部1202上。吸震結構124設置於箱體120內部之容置空間S中且固定於箱體120上。於此實施例中,上箱體120a之對角線二側分別開設有凹槽1204、1206、1208。於組裝箱體120與吸震結構124時,吸震結構124之端部1240、1242、1244即分別容置於凹槽1204、1206、1208中,以使吸震結構124設置於箱體120內部之容置空間S中且固定於箱體120上。需說明的是,上述關於箱體120與吸震結構124的固定方式,僅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此外,吸震結構124可由一金屬線彎折而成,但不以此為限。
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吸震結構124具有二第二卡合部1246。基座10上之二第一卡合部100可分別穿過下箱體120b之二第一孔洞1200而與吸震結構124之二第二卡合部1246卡合。於此實施例中,每一個第二卡合部1246係呈Ω字形且與箱體120之下箱體120b之底部1202平行,且每一個第一卡合部100的二側具有二卡點102。此外,每一個第一卡合部100係呈錐形。當第一卡合部100穿過第一孔洞1200且往第二卡合部1246推壓,第一卡合部100二側的卡點102會迫使第二卡合部1246向外擴張。在第一卡合部100二側的卡點102通過第二卡合部1246後,第二卡合部1246即因彈性變形而向內收縮,進而夾持於第一卡合部100上而與第一卡合部100卡合。此時,第一卡合部100二側的卡點102會限制第二卡合部1246脫離第一卡合部100。此外,由於第一卡合部100係呈錐形,夾持於第一卡合部100上的第二卡合部1246便不會向下滑落,使得音箱12可穩固地設置於基座10上。
請參閱第6圖,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基座10'與音箱12'的爆炸圖。音箱12'與上述的音箱1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音箱12'之吸震結構124'之每一個第二卡合部1246'係呈U字形且朝箱體120之下箱體120b之底部1202的方向延伸,且一第二孔洞104形成於基座10'之每一個第一卡合部100之一頂部。組裝時,第二卡合部1246'係以彈性變形的方式插入第二孔洞104中而與第一卡合部100卡合。換言之,第二卡合部1246'係利用彈性變形後的擴張力與第二孔洞104的內壁產生摩擦力,進而與第一卡合部100卡合固定,使得音箱12'可穩固地設置於基座10'上。上述之卡合方式即可不用在第一卡合部100之二側形成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的卡點102。需說明的是,第6圖中與第3圖中所示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7圖,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吸震結構124"的示意圖。吸震結構124"與上述的吸震結構124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吸震結構124"之至少一側邊係呈波浪狀。如第7圖所示,吸震結構124"之四側邊皆呈波浪狀。藉此,可有效增加吸震結構124"之吸震效果。需說明的是,第7圖中與第3圖中所示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此外,第6圖中的吸震結構124'之至少一側邊亦可設計成波浪狀,是實際應用而定。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係將吸震結構設置於音箱箱體內部之容置空間中,並且藉由吸震結構之第二卡合部與基座之第一卡合部卡合,以使音箱設置於基座上。當揚聲器運作而產生震動時,與基座組合的吸震結構即可有效防止震動傳導至基座。由於吸震結構設置於音箱箱體內部之容置空間中,因此本發明可在有限的空間下,得到最大的音箱箱體容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電子裝置
10、10'...基座
12、12'...音箱
100...第一卡合部
102...卡點
104...第二孔洞
120...箱體
120a...上箱體
120b...下箱體
122...揚聲器
124、124'、124"...吸震結構
1200...第一孔洞
1202...底部
1204、1206、1208...凹槽
1240、1242、1244...端部
1246...第二卡合部
S...容置空間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中的基座與音箱的放大圖。
第3圖為第2圖中的基座與音箱的爆炸圖。
第4圖為第2圖中的基座與音箱於另一視角的爆炸圖。
第5圖為第2圖中的音箱移除上箱體與揚聲器的示意圖。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基座與音箱的爆炸圖。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吸震結構的示意圖。
10...基座
12...音箱
100...第一卡合部
102...卡點
120...箱體
120a...上箱體
120b...下箱體
122...揚聲器
124...吸震結構
1200...第一孔洞
1202...底部
1204、1206...凹槽
1240、1242、1244...端部
1246...第二卡合部
S...容置空間

Claims (12)

  1. 一種音箱,適於設置於一基座上,該基座上具有二第一卡合部,該音箱包含:一箱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二第一孔洞對應該二第一卡合部而形成於該箱體之一底部上;一揚聲器,設置於該箱體上;以及一吸震結構,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且固定於該箱體上,該吸震結構具有二第二卡合部;其中,該二第一卡合部可分別穿過該二第一孔洞而與該二第二卡合部卡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音箱,其中每一該等第二卡合部係呈Ω字形且與該箱體之該底部平行,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的二側具有二卡點,該第二卡合部可夾持於該第一卡合部上而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且該二卡點限制該第二卡合部脫離該第一卡合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音箱,其中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係呈錐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音箱,其中每一該等第二卡合部係呈U字形且朝該箱體之該底部的方向延伸,一第二孔洞形成於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之一頂部,該第二卡合部以彈性變形的方式插入該第二孔洞中而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
  5. 2或4所述之音箱,其中該吸震結構之至少一側邊係呈波浪狀。
  6. 2或4所述之音箱,其中該吸震結構係由一金屬線彎折而成。
  7.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基座,具有二第一卡合部;以及一音箱,適於設置於該基座上,該音箱包含:一箱體,其內部形成一容置空間,二第一孔洞對應該二第一卡合部而形成於該箱體之一底部上;一揚聲器,設置於該箱體上;以及一吸震結構,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且固定於該箱體上,該吸震結構具有二第二卡合部;其中,該二第一卡合部可分別穿過該二第一孔洞而與該二第二卡合部卡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等第二卡合部係呈Ω字形且與該箱體之該底部平行,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的二側具有二卡點,該第二卡合部可夾持於該第一卡合部上而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且該二卡點限制該第二卡合部脫離該第一卡合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係呈錐形。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等第二卡合部係呈U字形且朝該箱體之該底部的方向延伸,一第二孔洞形成於每一該等第一卡合部之一頂部,該第二卡合部以彈性變形的方式插入該第二孔洞中而與該第一卡合部卡合。
  11. 8或10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吸震結構之至少一側邊係呈波浪狀。
  12. 8或10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吸震結構係由一金屬線彎折而成。
TW100135970A 2011-10-04 2011-10-04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TWI458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5970A TWI458363B (zh) 2011-10-04 2011-10-04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CN201110320386.0A CN103037272B (zh) 2011-10-04 2011-10-20 电子装置及其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5970A TWI458363B (zh) 2011-10-04 2011-10-04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6790A TW201316790A (zh) 2013-04-16
TWI458363B true TWI458363B (zh) 2014-10-21

Family

ID=4802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5970A TWI458363B (zh) 2011-10-04 2011-10-04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7272B (zh)
TW (1) TWI45836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9307U (en) * 2006-07-21 2007-04-01 M E T Technology Co Ltd Speaker
TWI325729B (zh) * 2006-06-06 2010-06-01
TWM408897U (en) * 2010-12-29 2011-08-01 Su-Pei Yang Piezoelectric type speaker to improve the sound qua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2970B (en) * 2004-07-05 2006-04-11 Benq Corp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shock absorber
CN201063855Y (zh) * 2007-03-29 2008-05-21 邹志勇 一种平板音箱
CN101594562B (zh) * 2008-05-30 2013-09-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540507U (zh) * 2009-11-16 2010-08-0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扬声器的固定结构
TWM410437U (en) * 2011-02-15 2011-08-21 Wistron Corp Fixing device and has a fixing device of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5729B (zh) * 2006-06-06 2010-06-01
TWM309307U (en) * 2006-07-21 2007-04-01 M E T Technology Co Ltd Speaker
TWM408897U (en) * 2010-12-29 2011-08-01 Su-Pei Yang Piezoelectric type speaker to improve the sound qual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6790A (zh) 2013-04-16
CN103037272B (zh) 2016-07-06
CN103037272A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1380U (ja) スピーカー構造
JP6313367B2 (ja) ロングストローク型スピーカ
KR102279365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위에 배치되는 실드캔
KR102128277B1 (ko) 측면 방사형 스피커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TW201448611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30731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de acoustic emission type speaker device
US938036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ssembly
US1192459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aling structure
US9552083B2 (en) Multi-function touch p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function touch pen
US7200000B1 (en) Notebook with an audio player
TWI458363B (zh) 電子裝置及其音箱
US10074946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807532A (zh) 電子裝置
TWI736640B (zh) 晶片卡固定組件及應用該晶片卡固定組件的電子裝置
US9918153B2 (en) Mobile terminal
US20060222198A1 (en) Speaker with elastic fixing device
US9357310B2 (en) Full-audio-range speaker
CN106412758B (zh) 音箱及具有所述音箱的电子设备
US9398368B2 (en) Display device
JPWO2015097936A1 (ja) 電子機器
TWI425777B (zh) 藍牙設備及具有該藍牙設備之可攜帶式電子裝置
JP4982613B1 (ja) 電子機器
US945134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TWI50518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06210054A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