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5182B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5182B
TWI505182B TW103105314A TW103105314A TWI505182B TW I505182 B TWI505182 B TW I505182B TW 103105314 A TW103105314 A TW 103105314A TW 103105314 A TW103105314 A TW 103105314A TW I505182 B TWI505182 B TW I5051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ound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5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3655A (zh
Inventor
Kuanying Ou
Chingsheng Wang
Szuhuang Wang
Chiehshe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riority to TW103105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51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3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3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5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5182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音箱結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各種電子產品均朝著輕、薄、短、小的趨勢發展,尤其是薄型化設計已成為現今各種消費式電子產品的主流趨勢。
現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等,均需具備影音視聽功能,以符合消費者的胃口。並且,手持式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由於其輕便、具有強大的資料傳輸及處理能力及多媒體技術整合的特性,在近年成為重要的電子產品。這些電子裝置可藉由多媒體技術進行影音檔案的播放,由顯示模組呈現影像畫面,並由音訊播放模組(例如,揚聲器)輸出聲音,達到溝通或娛樂的功效。
在愈來愈強調影音效果的潮流之下,手持式電子裝置內所使用的揚聲器數目也有逐漸有增加的趨勢。然而, 若揚聲器的位置以及音場(例如,音箱結構)未做出妥善的配置與設計,則揚聲器將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使得音訊的播放失去音場的特性而顯得不自然。更甚者,還可能會影響天線的收訊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含第一結構件、第一出音元件、第一電路板以及框架。第一結構件具有開口以及容置槽。第一出音元件設置於容置槽內,並具有第一頂面以及第一底面。第一出音元件還具有第一音源口位於第一頂面。第一電路板覆蓋開口,並具有第一通孔對應至第一音源口。第一電路板設置於框架與第一結構件之間。框架具有第二通孔對應至第一音源口。第一出音元件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第一音源口經由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而出音。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至少一實施方式,係將電路板設置於出音元件的音源口處(亦即,設置於出音元件的正面)。對於具有上述設計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來說,由於電路板並非設置於出音元件與背蓋之間(亦即,設置於出音元件的背面),因此即使背蓋上設置有較敏感的天線,電路板與天線之間的距離可有效地減少電路板對天線之收訊效果的影響。另外,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複數個出音元件,且皆可有效地利用背蓋(或結構件)的內壁、出音元件的側壁與電路板形成音箱。
1、3、5‧‧‧可攜式電子裝置
10、50‧‧‧第一結構件
100‧‧‧開口
102‧‧‧容置槽
11‧‧‧第一導電件
110‧‧‧第一導電部
112‧‧‧第二導電部
12‧‧‧第一出音元件
12a‧‧‧第一頂面
12b‧‧‧第一底面
120‧‧‧第一音源口
122‧‧‧第一接點
13、33‧‧‧第一電路板
130、330‧‧‧第一通孔
132‧‧‧第二接點
14‧‧‧第二導電件
15、35‧‧‧框架
160a‧‧‧第一出音孔
160b‧‧‧第二出音孔
17、57‧‧‧背蓋
170‧‧‧容置空間
18‧‧‧第二電路板
180‧‧‧第三通孔
182‧‧‧第四接點
19‧‧‧第二出音元件
19a‧‧‧第二頂面
19b‧‧‧第二底面
190‧‧‧第二音源口
192‧‧‧第三接點
20‧‧‧第二結構件
21‧‧‧電池
22a‧‧‧第一天線
22b‧‧‧第二天線
23‧‧‧顯示模組
150、350‧‧‧第二通孔
152‧‧‧第四通孔
154‧‧‧固定結構
16‧‧‧蓋板
230‧‧‧液晶顯示單元
232‧‧‧觸控單元
S1‧‧‧第一音箱
S2‧‧‧第二音箱
第1圖為繪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立體視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3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可攜式電子裝置沿著線段3-3’的剖面視圖。
第4A圖為繪示第3圖的局部剖面視圖。
第4B圖為繪示第3圖的另一局部剖面視圖。
第5圖為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沿著第1圖中之線段3-3’的局部剖面視圖。
第6圖為繪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沿著第1圖中之線段3-3’的局部剖面視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圖、第2圖與第3圖。第1圖為繪示本 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立體視圖。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立體分解圖。第3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沿著線段3-3’的剖面視圖。
如第1圖、第2圖與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包含第一結構件10、第一導電件11、第一出音元件12、第一電路板13、第二導電件14、框架15、蓋板16、背蓋17、第二電路板18、第二出音元件19、第二結構件20、電池21、第一天線22a、第二天線22b以及顯示模組23。顯示模組23包含液晶顯示單元230以及觸控單元232。背蓋17可與框架15組合。蓋板16包含第一出音孔160a與第二出音孔160b,分別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底部與頂部。可攜式電子裝置1係以智慧型手機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以下將詳細說明上述各元件的結構、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請參照第4A圖。第4A圖為繪示第3圖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第3圖與第4A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框架15與背蓋17組合而形成容置空間170。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顯示模組23設置於框架15上側,且蓋板16與框架15貼附(即框架15設置於第一電路板13與蓋板16之間)。而顯示模組23的液晶顯示單元230設置於蓋板16與框架15之間,且觸控單元232設置於蓋板16靠近顯示模組23之一側。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結構件10設置於容置空間 170中,並具有開口100以及容置槽102。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導電件11設置於第一結構件10的容置槽102中,並具有第一導電部110以及第二導電部112。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出音元件12設置於容置槽102中,並具有第一頂面12a以及第一底面12b。第一出音元件12還具有第一音源口120以及第一接點122。第一音源口120與第一接點122分別位於第一頂面12a與第一底面12b。第一導電件11與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底面12b靠設,使得第一接點122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11的第一導電部110。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電路板13覆蓋第一結構件10的開口100,與框架15靠設,並具有第一通孔130以及第二接點132。也就是說,第一電路板13設置於框架15與第一結構件10之間。 第一電路板13的第二接點132面向第一結構件10的容置槽102。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二導電件14設置於容置槽102中。第二導電件14係電性耦接第一電路板13的第二接點132,並電性接觸第一導電件11的第二導電部112。第一結構件10的內壁、第一出音元件12的側壁與第一電路板13形成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音箱S1。
進一步來說,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頂面12a與第一電路板13靠設。第一電路板13的第一通孔130與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音源口120相對應且連通。換言之,第一電路板13與第一出音元件12兩者係共同密閉第一結構件10的開口100,使得第一音箱S1密封。第一出音元件12係由第一音源口120經由第一電路板13的第一通孔130 而出音至外界。
如第3圖與第4A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框架15具有第二通孔150。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結構件10、第一導電件11、第一出音元件12、第一電路板13、第二導電件14與框架15容置於容置空間170中。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音源口120、第一電路板13的第一通孔130、框架15的第二通孔150與蓋板16的第一出音孔160a相互連通。因此,第一出音元件12係由第一音源口120依序經由第一電路板13的第一通孔130、框架15的第二通孔150與蓋板16的第一出音孔160a而出音至外界。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天線22a設置於背蓋17上,並且第一出音元件12於背蓋17上之正投影係與第一天線22a至少部分重疊。
要說明的是,對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來說,藉由第一導電件11與第二導電件14的電性導接,使得第一電路板13可設置於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音源口120處(亦即,設置於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頂面12a),而非設置於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底面12b與背蓋17之間,因此即使背蓋17上對應於第一出音元件12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天線22a,第一電路板13與第一天線22a之間的距離可有效地減少第一電路板13對第一天線22a之收訊效果的影響。
於本實施方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一導電件11為軟性印刷電路板,且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二導電件14為導電彈性件。於一實施方式中,導電彈性件為金屬彈 片,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電路板13與第一結構件10之間,以及在第一電路板13與第一頂面12a之間,皆可使用緩衝層(例如,封音海綿或背膠)相互貼合,進而使得第一音箱S1得以密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4B圖,其為繪示第3圖的另一剖面視圖。如第3圖與第4B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二出音元件19具有第二頂面19a以及第二底面19b。第二出音元件19還具有第二音源口190以及第三接點192。第二音源口190與第三接點192分別位於第二頂面19a與第二底面19b。第二出音元件19的第二頂面19a與框架15靠設。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二電路板18與第二出音元件19的第二底面19b靠設,並具有第三通孔180以及第四接點182。第一電路板13與第二電路板18鄰接於電池21之相對兩側。第二出音元件19的第三接點192電性接觸第二電路板18的第四接點182。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二結構件20與第二電路板18貼附。第二結構件20、第二電路板18與第二出音元件19形成第二音箱S2。再回到第3圖,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電池21設置於容置空間170中。第一電路板13與第二電路板18鄰接於電池21之相對兩側,且第一出音元件12電性連接於第一電路板13,第二出音元件19電性連接於第二電路板18。另外,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第二天線22b設置於背蓋17上,並且第二出音元件19於背蓋17上之正投影係與第二天線22b至少部分重 疊。
進一步來說,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框架15還具有第四通孔152。蓋板16還具有第二出音孔160b。框架15的第四通孔152對應且連通於第二出音元件19的第二音源口190與蓋板16的第二出音孔160b之間。第二出音元件19的第二音源口190位於第二音箱S2之外。第二出音元件19係由第二音源口190依序經由框架15的第四通孔152與蓋板16的第二出音孔160b而出音至外界。
藉此,本實施方式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實現了複數個出音元件(亦即,第一出音元件12與第二出音元件19)皆可有效地利用背蓋17(或第一結構件10或第二結構件20)的內壁、出音元件的側壁與電路板(亦即,第一電路板13與第二電路板18)形成音箱(亦即,第一音箱S1與第二音箱S2)的目的。
於本實施方式中,在框架15與第二出音元件19的第二頂面19a之間,在框架15與蓋板16之間,以及在蓋板16的邊緣與背蓋17之間,皆可使用緩衝層(例如,封音海綿、背膠)相互貼合,進而使得第二音箱S2得以密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於本實施方式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的框架15還具有至少一固定結構154。框架15的固定結構154朝向第二電路板18延伸,並環繞固定第二出音元件19,藉以對第二出音元件19進行限位。在外型上,框架15的固定結構154呈槽體狀。
請參照第5圖,其為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3沿著第1圖中之線段3-3’的剖面視圖。
如第5圖所示,本實施方式與第4A圖之實施方式的相同元件為第一結構件10、第一導電件11、第一出音元件12、第二導電件14、蓋板16與背蓋17,因此這些相同元件的結構與敘述可參考以上相關內文,在此不再贅述。在此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相較於第4A圖之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另提供一種第一電路板33與框架35的結構配置。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出音元件12係部分設置於第一電路板33的第一通孔330內,使得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頂面12a位於第一通孔330的內緣之內(亦即,第一出音元件12位於第一通孔330的內緣之內),且第一頂面12a與框架35靠設。框架35的第二通孔350與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音源口120相對應且連通,而蓋板16的第一出音孔160a又與框架35的第二通孔350連通。可攜式電子裝置3的第一出音元件12係由第一音源口120依序經由框架35的第二通孔350與蓋板16的第一出音孔160a而出音至外界。由此可知,第一音箱S1進一步由第一結構件10的內壁、第一出音元件12的側壁、第一電路板33與框架35所形成。換言之,第一電路板33、第一出音元件12與框架35三者係共同密閉第一結構件10的開口100,使得第一音箱S1密封,且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音源口120位於第一音箱S1之外。
於本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電路板33與第一結構件 10之間,在框架35與第一出音元件12的第一頂面12a之間,以及在框架35與第一電路板33之間,皆可使用緩衝層(例如,背膠)相互黏合,進而使得第一音箱S1得以密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6圖,其為繪示本發明再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5沿著第1圖中之線段3-3’的局部剖面視圖。
如第6圖所示,本實施方式所包含的元件皆與第5圖之實施方式相同,因此這些相同元件的結構與敘述可參考以上相關內文,在此不再贅述。在此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相較於第5圖之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方式係直接將背蓋57與第一結構件50一體成形。也就是說,於本實施方式中,與背蓋57一體成形的第一結構件50、蓋板16、框架35、第一出音元件12的側壁與第一電路板33形成第一音箱S1。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至少一實施方式,係將電路板設置於出音元件的音源口處(亦即,設置於出音元件的正面)。對於具有上述設計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來說,由於電路板並非設置於出音元件與背蓋之間(亦即,設置於出音元件的背面),因此即使背蓋上設置有較敏感的天線,電路板與天線之間的距離可有效地減少電路板對天線之收訊效果的影響。另外,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複數個出音元件,且皆可有效地利用背蓋(或結構件)的內壁、出音元件的側壁與電路板形成音箱。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可攜式電子裝置
10‧‧‧第一結構件
100‧‧‧開口
102‧‧‧容置槽
11‧‧‧第一導電件
110‧‧‧第一導電部
112‧‧‧第二導電部
12‧‧‧第一出音元件
12a‧‧‧第一頂面
12b‧‧‧第一底面
120‧‧‧第一音源口
122‧‧‧第一接點
13‧‧‧第一電路板
130‧‧‧第一通孔
132‧‧‧第二接點
14‧‧‧第二導電件
15‧‧‧框架
150‧‧‧第二通孔
16‧‧‧蓋板
160a‧‧‧第一出音孔
17‧‧‧背蓋
170‧‧‧容置空間
S1‧‧‧第一音箱
21‧‧‧電池
22a‧‧‧第一天線

Claims (17)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結構件,具有一開口以及一容置槽;一第一出音元件,設置於該容置槽內,並具有一第一頂面以及一第一底面,該第一出音元件還具有一第一音源口位於該第一頂面;一第一電路板,覆蓋該開口,並具有一第一通孔對應至該第一音源口;以及一框架,其中該第一電路板設置於該框架與該第一結構件之間,並且該框架具有一第二通孔對應至該第一音源口;其中該第一出音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且該第一音源口經由該第一通孔與該第二通孔而出音。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第一導電件,設置於該容置槽中,並具有一第一導電部以及一第二導電部,其中該第一出音元件還具有一第一接點位於該第一底面,該第一導電件與該第一底面靠設,並且該第一接點電性接觸該第一導電部;以及一第二導電件,設置於該容置槽中,並電性接觸該第二導電部,其中該第一電路板還包含一第二接點,該第二導電件電性耦接該第二接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頂面與該第一電路板靠設,並且該第一通孔與該第一音源口對應且連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蓋板,其中該框架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與該蓋板之間,並具有一第一出音孔,其中該第一音源口、該第一通孔、該第二通孔與該第一出音孔相互連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出音元件係部分設置於該第一通孔內,該第一頂面與該框架靠設,並且該第二通孔與該第一音源口對應且連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蓋板,其中該框架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與該蓋板之間,並具有一第一出音孔,其中該第一音源口、該第二通孔與該第一出音孔相互連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結構件、該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一出音元件形成一第一音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背蓋,具有一容置空間容置該第一結構件、該第一出音元件、該第一電路板以及該框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背蓋與該第一結構件一體成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第一天線,該第一天線設置於該背蓋上,並且該第一出音元件於該背蓋上之一正投影係與該第一天線至少部分重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第二出音元件,具有一第二頂面以及一第二底面,該第二出音元件還具有一第二音源口以及一第三接點,分別位於該第二頂面與該第二底面,其中該第二頂面與該框架靠設;一第二電路板,與該第二底面靠設,並具有一第三通孔以及一第四接點,其中該第四接點電性接觸該第三接點;以及一第二結構件,與該第二電路板貼附,其中該第二結構件、該第二電路板與該第二出音元件形成一第二音箱。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還包含一蓋板,該蓋板還具有一第二出音孔,該框架還具有一第四通孔,該第四通孔連通於該第二音源口與該第二出音孔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背蓋,與該蓋板組合而形成一容置空間,其中該框架、該第二出音元件、該第二電路板與該第二結構件容置於該容置空間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含:一電池,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中,其中該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鄰接於該電池之相對兩側,且該第一出音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二出音元件電性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還包含一第二天線,該第二天線設置於該背蓋上,並且該第二出音元件於該背蓋上之一正投影係與該第二天線至少部分重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框架具有一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朝向該第二電路板延伸,並環繞固定該第二出音元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導電件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且該第二導電件為一導電彈性件,其中該導電彈性件為一金屬彈片。
TW103105314A 2014-02-18 2014-02-18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05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5314A TWI505182B (zh) 2014-02-18 2014-02-18 可攜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05314A TWI505182B (zh) 2014-02-18 2014-02-18 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3655A TW201533655A (zh) 2015-09-01
TWI505182B true TWI505182B (zh) 2015-10-21

Family

ID=5469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5314A TWI505182B (zh) 2014-02-18 2014-02-18 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051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0195U (en) * 2008-09-05 2009-02-0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2364343U (zh) * 2011-11-16 2012-08-01 余朝亮 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
US20130070947A1 (en) * 2011-09-19 2013-03-21 Htc Corporation Speaker-connector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21896A (zh) * 2010-08-19 2013-07-24 苹果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0195U (en) * 2008-09-05 2009-02-0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221896A (zh) * 2010-08-19 2013-07-24 苹果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
US20130070947A1 (en) * 2011-09-19 2013-03-21 Htc Corporation Speaker-connector modul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N202364343U (zh) * 2011-11-16 2012-08-01 余朝亮 一种新型便携式音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3655A (zh)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5165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破損防止構造を備える携帯用端末機
KR20200101116A (ko) 통합된 접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JP6282432B2 (ja) 電子機器
US20130265504A1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85669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interposer
US202002652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including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module
US9337883B1 (en) Protection cas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900687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electronic part and earphone jack assembly
US202302839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peaker module
US1147040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aling structure
JP2013090336A (ja) 携帯用端末機
US20130329928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1517733A (zh) 電子總成及電子裝置
TW201512730A (zh) 攝像頭安裝結構及應用該結構之便攜式電子裝置
US928266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6104600B2 (ja) 電子機器
KR20190064996A (ko) 전자 기기
JP2013042408A (ja) 電子機器
TWI50518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010985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ystematic back plate
US9918153B2 (en) Mobile terminal
US925355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48775B (zh) 顯示裝置
US110517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043819A (ja) 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