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2214B -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 Google Patents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2214B
TWI452214B TW100133677A TW100133677A TWI452214B TW I452214 B TWI452214 B TW I452214B TW 100133677 A TW100133677 A TW 100133677A TW 100133677 A TW100133677 A TW 100133677A TW I452214 B TWI452214 B TW I4522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olling
positioning
body member
ho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3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4068A (zh
Inventor
Yun Yi Lin
Hsiang Chin Hus
Original Assignee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win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Hiwin 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0133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221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4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4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2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2214B/zh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Description

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
本發明係為一種線性傳動元件,尤指一種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
按,線性元件係工業上常用之傳動組件,其被大量地使用在各式機器中須進行線性運動的地方,用來移動工件、搬運貨物或排列工件…各式用途。由此不難發現線性元件在工業中扮演傳動相關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工作時需經常進行移動的作業特色。
對此,為了符合更多元化的產業需求,線性傳動元件的規格也越來越多元化,誠如,台灣公告第552357號專利案,其係揭露一種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設計方式,由該案所揭露之間隔片(3)係為一ㄇ字型位於滑座(2)與滑軌(1)間之間隙,間隔片(3)於滑軌(1)滑座(2)提供之軌道位置有一列通孔(34),該通孔(34)略大於滾動體(4),滾動體(4)位於其中而相互分隔並保持一定之距離,當滑座(2)滑行於滑軌(1)時滾動體(4)在軌道間滾動並帶動間隔片(3)移動。另外,該間隔片(3)提供滾動體(4)保持分隔之通孔(34),通孔(34)邊緣有兩片往外掀出之凸片(35),兩凸片(35)之間距小於滾動體(4)之直徑,滾動體(4)因此被凸片(35)阻擋而無法向外掉落。但此種間隔片之結構設計,經實用後有以下問題點:
1.滾動體被通孔兩兩隔開一定距離,而造成能裝設滾動體的數量減少,相對的負荷能力也會下降。
2.間隔片不具軸向延伸功能,故並無法擴充間隔片之數量,使通用性降低。
3.通孔周邊所設之凸片對滾動體為局部保持,於安裝具有滾動體之間隔片時,滾動體容易被滑軌擠出脫落,無法有效保持、且該凸片之設計於製造時容易斷裂,而造成良率不高,製造成本相對提高。
基於上述習知技術之問題點,本發明人經過研究改良後,終有確能達成以下發明之目的之發明誕生。
即,本發明目的在於,研發一種能裝設最多滾動體的保持裝置,且該保持裝置具有軸方向擴充功能,並能確實保持滾動體於安裝時不會因為受到擠壓而脫離該保持裝置。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為一種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係包含:一軌條,其朝一方向延伸呈長條狀之構型,定義該延伸方向係為軸方向,該軌條之軸方向兩側設有複數個滾動溝;一滑塊,係具有一凹槽,該凹槽兩側設有相對該滾動溝之滾動槽,該滾動溝及滾動槽係構成一負荷路徑;複數滾動體;一保持裝置,主要由一本體件及兩保持件構成,該本體件係朝軸方向延長呈一扁平狀之矩形體,該本體件設有複數個定位部,兩該保持件係為L字型,分別定義該L字型的兩端部為組設部及保持部,該組設部設有複數個固定部,兩該保持件係藉由該固定部與該定位部配合,使兩該保持件分別固定於該本體件之兩側 ,該保持部係設有複數個軸方向間隔排列之保持體,該保持體係形成有一凹部,該凹部兩側分別具有一凹陷設置之保持面,而各保持體之間係構成一容置部,該容置部係提供一滾動體容置;其中,該相鄰之保持體所相對兩該保持面之間距係大於滾動體之直徑,兩該保持體之間距係小於該滾動體之直徑;其中,該滾動體之部分體積係會位於該凹部中。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說明及圖式,然而此實施方式及圖式僅供說明及參考用,而非用以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者。
1‧‧‧保持裝置
11‧‧‧本體件
111‧‧‧第一定位部(凹槽)
112‧‧‧第二定位部
1121‧‧‧延伸塊
1122‧‧‧翼部
113‧‧‧第一連結部
1131‧‧‧凸伸段
1132‧‧‧限位段
114‧‧‧第二連結部
1141‧‧‧凹陷槽
1142‧‧‧限位槽
12‧‧‧保持件
12A‧‧‧組設部
12B‧‧‧保持部
121‧‧‧第一固定部(板狀)
122‧‧‧第二固定部
1221‧‧‧逃槽
1222‧‧‧凸塊
123‧‧‧保持體
1231‧‧‧保持面
1232‧‧‧凹部
124‧‧‧容置部
2‧‧‧滾動體
H、T、E‧‧‧間距
A、B、C、F‧‧‧尺寸
D‧‧‧直徑
3‧‧‧軌條
31‧‧‧滾動溝
4‧‧‧滑塊
41‧‧‧凹槽
411‧‧‧滾動槽
X‧‧‧軸方向
Y‧‧‧外側方向
圖一係為本發明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分解圖。
圖二係為本發明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組合圖。
圖三係為本發明裝有複數個滾動體之保持裝置的軸方向半剖視圖。
圖四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分解圖。
圖五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組合圖。
圖六係為圖五A-A剖視圖。
圖七係為圖五B-B剖視圖。
圖八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複數個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分解圖。
圖九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複數個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組合圖。
圖十係為圖九之軸方向半剖視圖。
以下茲配合圖式列舉一較佳實施例,用以對本發明之組成構件及功效作進一步說明,其中各圖式之簡要說明如下:
圖一係為本發明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分解圖。
圖二係為本發明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組合圖。
圖三係為本發明裝有複數個滾動體之保持裝置的軸方向半剖視圖。
圖四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分解圖。
圖五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組合圖。
圖六係為圖五A-A剖視圖。
圖七係為圖五B-B剖視圖。
圖八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複數個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分解圖。
圖九係為本發明軌條、滑塊、複數個保持裝置與複數個滾動體之組合圖。
圖十係為圖九之軸方向半剖視圖。
請參閱圖一至圖十所示,係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本發明係為一種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係包含:一軌條(3),其朝一方向延伸呈長條狀之構型,定義該延伸方向係為軸方向(X),該軌條(3)之軸方向(X)兩側設有複數個滾動溝(31),於本實施例如圖四至圖七所示,該滾動溝 (31)所設數量為四條,兩側分別具有兩條該滾動溝(31),但亦可於兩側(或單側)只設一條該滾動溝(31),但其負荷能力就會降低,因為能於滾動溝(31)設置滾動體(2)數量就會減少;一滑塊(4),係具有一凹槽(41),該凹槽(41)兩側設有相對該滾動溝(31)之滾動槽(411),該滾動溝(31)及滾動槽(411)係構成一負荷路徑,通常該軌條(3)及滑塊(4)所設之滾動溝(31)及滾動槽(411)之數量是相對的,故當滾動溝(31)四條,滾動槽(411)就會是四條,而構成四條負荷路徑;再請,參閱圖一至圖三,係為本發明主張之重點保持裝置(1),該保持裝置(1)主要由一本體件(11)及兩保持件(12)構成,該本體件(11)係朝軸方向(X)延長呈一扁平狀之矩形體,該本體件(11)設有複數個定位部,該定位部區分為一第一定位部(111)及四個第二定位部(112),該第一定位部(111)於本實施例係為一凹槽,該第一定位部(111)係設置於該本體件(11)之中間位置之上表面,而由上表面朝下凹陷設置,四該第二定位部(112)係分別設置於該本體件(11)之軸方向(X)兩端部的兩側(一側分別設置兩個該第二定位部),本實施例該第二定位部(112)係由一延伸塊(1121)及兩翼部(1122)構成,該延伸塊(1121)係由該本體件(11)凸伸設置,兩該翼部(1122)係分別由該延伸塊(1121)之末端兩側凸出設置,而使該第二定位部(112)呈T字型結構。
再請,特參圖二、圖九及圖十所示,該本體件(11)於軸方向(X)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連結部(113)及第二連結部(114 ),該第一連結部(113)於本實施例係由該本體件(11)之端面凸伸設置之凸伸段(1131)、及與該凸伸段(1131)連接之限位段(1132)構成,該凸伸段(1131)可為任意形狀之柱體,該限位段(1132)之最大外型尺寸(B)係為大於該凸伸段(1131)之最大外型尺寸(A);該第二連結部(114)係由該本體件(11)之端面凹陷設置之凹陷槽(1141)、及與該凹陷槽(1141)相連通之限位槽(1142)構成,該凹陷槽(1141)之內緣輪廓係相對該限位段(1132)之外型輪廓,該限位槽(1142)之內緣輪廓係相對該凸伸段(1131)之外型輪廓;如欲將多個保持裝置(1)連結一起時,係將一保持裝置(1)之該第二連結部(114)容置於另一保持裝置(1)之該第一連結部(113)中,即可將兩保持裝置(1)連結,這是因為該限位段(1132)之最大外型尺寸(B)大於該限位槽(1142)之最大內輪廓尺寸(C),故兩者於軸方向形成干涉,是以,達到限制兩保持裝置(1)軸方向(X)分離之功能。
兩該保持件(12)由軸方向(X)之端面觀之係為L字型,分別定義該L字型的兩端部為組設部(12A)及保持部(12B),該組設部(12A)設有複數個固定部,該固定部係區分為一第一固定部(121)及兩個第二固定部(122),該第一固定部(121)係相對該第一定位部(111)凸伸設置為一板狀,而兩保持件(12)之第一固定部(121)係皆容置貼靠於該第一定位部(111),故兩保持件(12)之第一固定部(121)之凸伸長度之總和必須等於或小於該第一定位部(111)之寬度,否則兩保持件(12)之第一固定部(121)於安裝時會產生干涉;兩該第二固定部(122)係相對該本體件(11)之第二定位部(112)設置,該 第二固定部(122)係由朝該組設部(12A)凹陷設置之逃槽(1221)、及設置於該逃槽(1221)上之兩凸塊(1222)構成,兩該凸塊(1222)之間的間距(E)係大於該延伸塊(1121)之最大外型尺寸(F),使該延伸塊(1121)可容置於兩該凸塊(1222)之間,而兩該翼部(1122)係分別勾設於兩該凸塊(1222)一側,而兩該保持件(12)係藉由該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一固定部(121)與該第二定位部(112)及第二固定部(122)之配合,使兩該保持件(12)分別固定於該本體件(11)之兩側,而使該保持裝置(1)呈ㄇ字型體;值得一提的是,由圖一觀之該第一定位部(111)與第二定位部(112)之相對位置是上下交錯設置的,如圖一所示,該第一定位部(111)位於該第二定位部(112)之下方(亦可為該第一定位部(111)位於該第二定位部(112)之上方,只要交錯設置即可,兩者何者在上何者在下並非本案主張重點),而該第一固定部(121)及第二固定部(122)係分別相對該第一定位部(111)及第二定位部(112)設置,故第一固定部(121)與第二固定部(122)之相對位置亦為上下交錯設置,也就是說,該第二固定部(122)位於該第一固定部(121)之下方,也因為這樣的設計,才能拘束該本體件及保持件之任意方向的自由度,以避免該本體件(11)及保持件(12)之間產生鬆動。
再者,該保持部(12B)係設有複數個軸方向(X)間隔排列之保持體(123),於本實施例因為該負荷路徑為四條,故該保持體(123)亦必須有四列,如此才能對應該負荷路徑,該保持體(123)係形成有一凹部(1232),該凹部(1232)兩側分別具有一凹陷設置之保持面(1231),該保持面(1231)可為任意 形狀,例如:圓弧形、鋸齒狀或ㄑ字型等,而各保持體(123)之間係構成一容置部(124),該容置部(124)係提供一滾動體(2)容置,該相鄰之保持體(123)所相對兩該保持面(1231)之間距(T)係大於滾動體(2)之直徑(D),如此才能讓該滾動體(2)容置其中,兩該保持體(123)之間距(H)係小於該滾動體(2)之直徑(D),這樣才能確實拘束該滾動體(2)朝外側方向(Y)掉落,以避免裝有滾動體(2)之保持裝置(1)於套設該軌條(3)時,因擠壓該滾動體(2)而使滾動體(2)脫落,以提高其裝配效率,相對亦降低製造成本;另,因該凹部(1232)的設置使兩相鄰之該滾動體(2)之部分體積係會位於該凹部(1232)中(如圖三所示),於運行時兩相鄰的該滾動體係有時接觸、有時不接觸,因此在相同長度的保持裝置(1)下,如果依照習知技術的通孔設計方式,與本發明之設計相較之下,本發明的滾動體(2)裝設數量可以多出習知技術2顆以上,相對的亦可提高滑塊(4)的承載負荷能力。
以上所述為各元件之結構及組態,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四至圖七所示,首先,係將滾動體(2)一一填入該保持裝置(1)之容置部(124)中,而後將具有滾動體(2)之保持裝置(1)套設於該軌條(3),再將該滑塊(4)套設於該保持裝置(1)上,即完成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的組裝步驟,而該滾動體(2)係與該負荷路徑接觸,並能相對該負荷路徑移動,當該滑塊(4)運行一段距離時,則該保持裝置(1)運行之距離係為滑塊(4)的一半,是以,如果保持裝置(1)無法具有彈性的增長或縮短其長度,對於各種需求的產業來說所需保持裝 置(1)的長度皆不相同,故於製造上亦成為另一種問題,故為解決此問題,請參閱圖八至圖十所示,本發明藉由一保持裝置(1)之該第二連結部(114)容置於另一保持裝置(1)之該第一連結部(113)中,即可將兩保持裝置(1)連結,以延長該保持裝置(1)的長度,相對的亦能有效延長滑塊(4)的運行長度,以符合各種產業的需求,故可以善習知技術的問題。
綜所上述,所以本發明之『具有產業之可利用性』應已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在本案實施例所揭露出的特徵技術,於申請之前並未曾見於諸刊物,亦未曾被公開使用,不但具有如上所述功效增進之事實,更具有不可輕忽的附加功效,是故,本發明的『新穎性』以及『進步性』都已符合專利法規,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祈請惠予審查並早日賜准專利,實感德便。
以上所述實施例之揭示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故舉凡數值之變化與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發明之範疇。
1‧‧‧保持裝置
11‧‧‧本體件
111‧‧‧第一定位部(凹槽)
112‧‧‧第二定位部
1121‧‧‧延伸塊
1122‧‧‧翼部
113‧‧‧第一連結部
1131‧‧‧凸伸段
1132‧‧‧限位段
114‧‧‧第二連結部
1141‧‧‧凹陷槽
1142‧‧‧限位槽
12‧‧‧保持件
12A‧‧‧組設部
12B‧‧‧保持部
121‧‧‧第一固定部(板狀)
122‧‧‧第二固定部
1221‧‧‧逃槽
1222‧‧‧凸塊
123‧‧‧保持體
1231‧‧‧保持面
124‧‧‧容置部
2‧‧‧滾動體
A、B、C‧‧‧尺寸
X‧‧‧軸方向
Y‧‧‧外側方向
H‧‧‧間距

Claims (7)

  1. 一種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係包含:一軌條,其朝一方向延伸呈長條狀之構型,定義該延伸方向係為軸方向,該軌條之軸方向兩側設有複數個滾動溝;一滑塊,係具有一凹槽,該凹槽兩側設有相對該滾動溝之滾動槽,該滾動溝及滾動槽係構成一負荷路徑;複數滾動體;一保持裝置,主要由一本體件及兩保持件構成,該本體件係朝軸方向延長呈一扁平狀之矩形體,該本體件設有複數個定位部,兩該保持件係為L字型,分別定義該L字型的兩端部為組設部及保持部,該組設部設有複數個固定部,該保持部係設有複數個軸方向排列之保持體,該保持體係形成有一凹部,該凹部兩側分別具有一凹陷設置之保持面,而各保持體之間係構成一容置部,該容置部係提供一滾動體容置;其中,該相鄰之保持體所相對兩該保持面之間距係大於滾動體之直徑,兩該保持體之間距係小於該滾動體之直徑;其中,兩該保持件係藉由該固定部與該定位部配合,使兩該保持件分別固定於該本體件之兩側;其中,該滾動體之部分體積係位於該凹部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其中,該定位部區分為一第一定位部及四個第二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係為一凹槽,四該第二定位部係分別設置於該本體件之軸方向兩端部的兩側,該 第二定位部係由一延伸塊及兩翼部構成,該延伸塊係由該本體件凸伸設置,兩該翼部係分別由該延伸塊之末端兩側凸出設置,而使該第二定位部呈T字型結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其中,該固定部係區分為一第一固定部及兩個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係相對該第一定位部凸伸設置為一板狀;兩該第二固定部係相對該第二定位部設置,該第二固定部係由朝該組設部凹陷設置之逃槽、及設置於該逃槽上之兩凸塊構成,兩該凸塊之間的間距係大於該延伸塊之最大外型尺寸,使該延伸塊容置於兩該凸塊之間,兩該翼部係分別勾設於兩該凸塊一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該第一定位部與第二定位部之相對位置為上下交錯設置。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該第一固定部與第二固定部之相對位置為上下交錯設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其中,該本體件於軸方向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連結部及第二連結部,該第一連結部係由該本體件之端面凸伸設置之凸伸段、及與該凸伸段連接之限位段構成,該限位段之最大外型尺寸係為大於該凸伸段之最大外型尺寸;該第二連結部係由該本體件之端面凹陷設置之凹陷槽、及與該凹陷槽相連通之限位槽構成,該凹陷槽之內緣輪廓係相對該限位段之外型輪廓,該限位槽之內緣輪廓係相對該凸伸段之外型輪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有限行程之線性滑軌,其中,該軌條之兩側分別具有兩該負荷路徑,該保持體共具有四列,各列該保持體係分別相對一該負荷路徑。
TW100133677A 2011-09-20 2011-09-20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TWI452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3677A TWI452214B (zh) 2011-09-20 2011-09-20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3677A TWI452214B (zh) 2011-09-20 2011-09-20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4068A TW201314068A (zh) 2013-04-01
TWI452214B true TWI452214B (zh) 2014-09-11

Family

ID=4880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3677A TWI452214B (zh) 2011-09-20 2011-09-20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5221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2357B (en) * 2002-10-25 2003-09-11 Chieftech Prec Co Ltd Limited stroke linear bearing device
TW200508513A (en) * 2003-08-20 2005-03-01 Hiwin Tech Corp Linear guideway with ball retaining device
TWI262267B (en) * 2004-12-31 2006-09-21 Hiwin Tech Corp A linear guide with no end-cover sliding element
US7896549B2 (en) * 2005-10-07 2011-03-01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Parallel spacer for a linear guideway
CN101021231B (zh) * 2007-02-15 2011-05-04 李敬宇 滚动导轨副
US7993059B2 (en) * 2006-03-18 2011-08-09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Anti-dust structure for a sliding block of a linear guidewa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2357B (en) * 2002-10-25 2003-09-11 Chieftech Prec Co Ltd Limited stroke linear bearing device
TW200508513A (en) * 2003-08-20 2005-03-01 Hiwin Tech Corp Linear guideway with ball retaining device
TWI262267B (en) * 2004-12-31 2006-09-21 Hiwin Tech Corp A linear guide with no end-cover sliding element
US7896549B2 (en) * 2005-10-07 2011-03-01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Parallel spacer for a linear guideway
US7993059B2 (en) * 2006-03-18 2011-08-09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Anti-dust structure for a sliding block of a linear guideway
CN101021231B (zh) * 2007-02-15 2011-05-04 李敬宇 滚动导轨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4068A (zh) 201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9812B (zh) 构件的压配方法和压配设备
JP5829937B2 (ja) 端子接続構造
US20080251402A1 (en) Wrench Base Structure
CN103097752A (zh) 直线运动装置
TWI452214B (zh) Linear travel of limited stroke
US20120160455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3203290U (ja) リニアスライドレール、循環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ライダ
US8967862B2 (en) Slider assembly
US20080101736A1 (en) Rolling element chain
JP2006046587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TWI537489B (zh) Crossed roller bearings with spacers
TWI564125B (zh) 手工具吊架之端蓋結構
CN103016521B (zh) 有限行程的线性滑轨
CN202540798U (zh) 一种冲床台面结构
TWI447312B (zh) 具鏈條之傳動元件
CN207037179U (zh) 室内光纤沿壁固定装置
JP6349084B2 (ja) ボールスプライン
JP3192054U (ja) 可動顎の間隙を除去可能なモンキーレンチ
JP6131530B2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CN102141085B (zh) 防跳簧单向筐形尼龙保持架
CN209758459U (zh) 一种带固定销的拨爪机构
TW200918777A (en) Attachment device of a cover strip on a linear guide
TWI410568B (zh) Linear slide with reflow locating structure
TWI407027B (zh) 具間隔子之傳動元件
TWI558927B (zh) Linear Slide Ball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