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9381B - 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9381B
TWI449381B TW101103520A TW101103520A TWI449381B TW I449381 B TWI449381 B TW I449381B TW 101103520 A TW101103520 A TW 101103520A TW 101103520 A TW101103520 A TW 101103520A TW I449381 B TWI449381 B TW I4493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conet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method
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3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8944A (zh
Inventor
Juei Ting Sun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08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8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9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93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特別有關於可使一散網(scatternet)中的藍芽槽(slot)之使用效率最佳化的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第1圖為習知技術中,一散網中藍芽裝置之示意圖。在第1圖中,耳機101、行動電話103以及行動電話105之中均包含一藍芽裝置。因此,行動電話103可透過設置於其中的藍芽裝置傳輸資料至耳機101或自耳機101接收資料。此種通訊關係(communication relation)被稱為微網(piconet),於之後的描述中,前述行動電話103以及耳機101間的微網被稱為微網A且行動電話103為主(master)裝置。同樣的,行動電話103和105可使用其中的藍芽裝置以彼此通訊。此種通訊關係亦為一微網,於之後的描述中,前述行動電話103以及105間的微網被稱為微網B且行動電話103為從(slave)裝置。因此,行動電話103具有一散網(微網A的主裝置和微網B的從裝置)。
第2圖、第3圖和第4圖為一散網中的兩微網之切換操作的示意圖。根據藍芽的規格,散網的時脈訊號會對準主裝置的本地時脈(native clock)。因此,散網中的一裝置不可同時伺服兩個微網。每一微網的每一傳輸週期包含一預定的資料容量,例如80個槽,但此容量會隨著晶片的設計有所不同。在第2圖中,微網A中的所有槽均被用以傳輸資料(例如標記D1 、D2 )以及空白封包(null packet)(例如標記N1 、N2 )。當微網A欲傳輸的資料量大於微網A之傳輸週期的資料容量時,則需要等待80個槽的時間直到再切換回微網A為止。如此有可能造成傳輸品質低。第3圖為微網A中的槽僅有部份被使用的示意圖。也就是說,微網A中沒有資料需要傳輸或所有需要傳輸的資料均已傳輸完畢。在此例中,可如第3圖所示,空的槽可被填滿空白封包(例如來自從裝置的空白封包NA 、NB )或是探詢(poll)封包(例如來自主裝置的探詢封包PA 、PB ),或者亦可如第4圖所示般不具有任何訊務(traffic)。然而,因為所有槽的運用並未得到足夠最佳,此種機制可能造成非必要的資料傳輸或是浪費傳輸頻寬。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為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其可以增加或最佳化藍芽槽的使用效率。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芽裝置,該散網包含一第一微網以及一第二微網,該通訊方法包含:傳輸資料至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根據該判斷結果,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以傳輸資料至該第二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芽裝置,該散網包含一第一微網以及一第二微網,該通訊方法包含:傳輸資料至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根據該判斷結果分配該第一微網以及該第二微網中的槽。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藍芽裝置,包含:增加資料傳輸吞吐率以確定該封包可在所需時間內被送至該對等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芽裝置,該散網包含一第一微網以及一第二微網,該通訊方法包含:自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收發資料;判斷欲收發資料的一類型,並根據該類型分配該第一微網或該第二微網的槽。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藍芽裝置,包含一無線模組以及一控制單元。無線模組用以傳輸資料至一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控制單元用以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並根據該判斷結果控制該無線模組切換至一第二微網以傳輸資料至該第二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藍芽裝置,當作為一主裝置時,若沒有緩衝資料欲傳輸至一從裝置,則藍芽裝置會傳輸探詢封包至從裝置。當接收到任一來自從裝置的有效封包,則會盡快的切換至下一微網。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藍芽裝置,作為一從裝置時,當接收到來自主裝置的有效封包且沒有緩衝資料要傳輸時,回應一空白封包至主裝置,然後盡快的切換至下一微網。
在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後續的請求項當中所提及的「包含」係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
為了增加藍芽裝置的槽之使用效率,會先判斷是否有欲被傳輸至對等藍芽裝置的緩衝資料,然後藉以調整傳輸操作。舉例來說,當微網A中沒有緩衝資料要傳輸時(例如微網A中資料傳輸已經結束),立即將傳輸從微網A切換至微網B,或者在與微網A中的一對等裝置交換至少一指示元(indicator)後才會切換。其中,指示元可為探詢/空白封包或空白/空白封包之類的各式訊息。換句話說,微網A/微網B中的槽會根據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而重新配置。此外,可省略多餘的探詢和空白封包之交換,使效率更為增加。
請共同參閱第5A圖、第5B圖、第6(a)圖、第6(b)圖以及第8圖。第5A圖、第5B圖和第6(a)圖、第6(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散網中的兩微網之間切換操作的示意圖。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藍芽裝置801之方塊圖。須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兩微網,下述的通訊方法亦適用於三個或更多微網。如第8圖所示,藍芽裝置801包含一控制單元803以及一無線模組805。無線模組805用以收發資料至微網A中的對等裝置(peer device) 807以及微網B中的對等裝置809。在一實施例中,第1圖中的行動電話103可提供藍芽裝置801。第1圖中的耳機101可提供對等裝置807。此外,第1圖中的行動電話105可提供對等裝置809。然而,請注意藍芽裝置801以及對等裝置807、809並不限定於第1圖中所示的系統,這些裝置可被運用在其他的系統。控制單元803用以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對等裝置807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並根據判斷結果控制無線模組805切換至微網B以傳輸資料至對等裝置809。在第5A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若微網A中沒有資料欲被傳輸或是微網A中所有需傳輸的資料均已傳輸完畢,藍芽裝置801立即自微網A被切換至微網B。或者,如第5B圖所示,若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對等裝置,在交換至少一對封包後(例如一探詢/空白封包以避免鏈路連結逾時),藍芽裝置801立即自微網A切換至微網B。藉由此方法,微網B中被多餘的探詢/空白封包佔據的槽或是空白的槽都可用以傳輸資料。
第6(a)圖、第6(b)圖再次繪示了第3圖、第4圖、第5A圖和第5B圖中的操作。如第6(a)圖所示,這些槽原本被多餘的探詢/空白封包佔據或為空白的槽(斜線所標示的區域)。在第6(b)圖中,多餘的探詢/空白封包或空白的槽不再存在,且當微網A中的資料傳輸結束時,多餘的槽會被分配至微網B。如此一來,這些槽可被微網B所利用,因此槽的使用效率可最佳化。
此外,可減少指示元交換的時間週期,其中,指示元可例如探詢封包和空白封包。當藍芽裝置801作為一主裝置,若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藍芽裝置801可不受原先探詢週期(original poll interval)Tpoll 之限制來傳輸探詢封包。Tpoll 被定義為存取控制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邏輯傳輸埠上自主裝置至一特定從裝置之間傳輸之最大時間。然後,切換操作可以不需要等候太久的時間便可執行。此外,在封包交換操作中,可使主裝置持續的傳輸探詢封包至從裝置,直到接收來自從裝置的回應為止。因為從裝置被定義成只要收到探詢封包便須回覆一空白封包,藉此方式可加速封包交換。於此實施例中,需要至少一對的封包交換以維持微網A的連接。其中,封包類型可例如探詢/空白封包、探詢/鏈路管理協定(Link Management Protocol,LMP)封包或是探詢/邏輯鏈路控制和適應協定(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L2CAP)封包。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微網可能不需要探詢/空白封包維持連接,因此微網間的切換操作可不限制於一定要於一對封包交換後才能執行。
在相關技術中,若一從裝置接收到來自一主裝置的一空白封包,從裝置可以回應一空白封包、一LMP封包、一L2CAP封包或不回應任何資訊。然而,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亦可使從裝置即使自一主裝置收到一空白封包,仍回應該主裝置一空白封包。在此情形中,回應主裝置一空白封包後,微網B立即被切換至微網A。
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因為於第1圖的微網A中優先考量語音資料(自行動電話103至耳機101的資料)的品質,因此可保證微網A中行動電話103至耳機101的資料傳輸吞吐率(throughput)。藉由此方法,可近一步增加語音資料的品質。於此情形中,可選擇性地增加資料傳輸吞吐率以確定資料封包可在所需時間內被傳送至對等裝置。此類實施例可簡示為:判斷該緩衝資料的類型也就是判斷資料是否重要,例如判斷其是否為即時應用(real-time application)的資料;根據該判斷結果以及該類型自第一微網切換至第二微網。此外,此類實施例亦可簡示成:判斷該緩衝資料的類型;根據該類型分配第一微網或第二微網的槽。此分配步驟可包含:當欲收發資料的類型包含即時應用封包時(例如語音資料),增加第一微網的槽。
根據前述之實施例,可得到如下所示的通訊方法。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通訊方法之步驟的流程圖,如第7圖所示,該通訊方法包含了下列步驟:
步驟701:傳輸資料至該微網A中的一對等裝置。
步驟703: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微網A中的對等裝置。如果是,則跳轉至步驟701。如果否,則跳轉至步驟705。
步驟705:根據步驟703中的判斷結果自微網A切換至微網B以傳輸資料至微網B中的一對等裝置。在另一實施例中,步驟705可更改成:根據判斷結果分配第一微網或第二微網的槽。
其他詳細的步驟可根據前述實施例推得,故於此不再贅述。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可使藍芽槽的效率最佳化。藉由此方法,若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且至少完成了一封包的交換,另一微網可立即運作。可將程式或指令寫入控制單元中以執行前述的步驟。此外,這些程式或指令亦可寫入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光碟或硬碟等)來施行前述的步驟。
根據前述的實施例,若在當前的微網中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且至少完成了一封包的交換,另一微網可立即運作,因此可有效率的利用藍芽裝置中的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1...耳機
103、105...行動電話
801...藍芽裝置
803...控制單元
805...無線模組
807、809...對等裝置
PA、PB...探詢封包
NA、NB...空白封包
D1、D2、N1、N2...標記
701-705...步驟
第1圖為習知技術中,一散網中藍芽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第3圖和第4圖為一散網中的兩微網之切換操作的示意圖。
第5A圖、第5B圖和第6(a)圖、第6(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散網中的兩微網之切換操作的示意圖。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通訊方法之步驟的流程圖。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藍芽裝置之方塊圖。
701-705...步驟

Claims (13)

  1. 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芽裝置,該散網包含一第一微網以及一第二微網,其中該第一微網包含一第一主裝置,該第二微網包含一第二主裝置,且該第一主裝置與該第二主裝置不同,該通訊方法包含:傳輸資料至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根據該判斷結果,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以傳輸資料至該第二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以及若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在切換至該第二微網前,與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交換至少一封包,以避免鏈路連結逾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其中該與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交換至少一封包的步驟包含:當該藍芽裝置作為一主裝置時,若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使該藍芽裝置不受原先探詢週期之限制來傳輸複數個探詢封包,直到接收到一回應為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其中該與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交換至少一封包的步驟包含:當該藍芽裝置作為一主裝置時,使該藍芽裝置傳輸一探詢封包至該 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其中該與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交換至少一封包的步驟包含:若該藍芽裝置作為一從裝置,即使該藍芽裝置接收到一空白封包,仍使該藍芽裝置響應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一空白封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其中該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的步驟包含:當該第一微網中的資料傳輸結束時,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其中該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的步驟包含:當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且完成至少一封包交換時,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更包含:增加資料傳輸吞吐率以確定該封包可在所需時間內被送至該對等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方法,更包含:判斷該緩衝資料的一類型,且該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的 步驟更包含根據該判斷結果以及該類型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
  9. 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芽裝置,該散網包含一第一微網以及一第二微網,該通訊方法包含:自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收發資料;判斷欲收發之該資料的一類型;以及若欲收發之該資料為一特定類型,分配給該第一微網或該第二微網一特定數目的槽;其中分配給該第一微網或該第二微網的一特定數目的槽的步驟包含:當該欲收發資料的該類型包含即時應用封包時,增加該第一微網的槽。
  10. 一種通訊方法,用於一散網中的一藍芽裝置,該散網包含一第一微網以及一第二微網,該通訊方法包含:傳輸資料至該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以及根據該判斷結果,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以傳輸資料至該第二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其中所述切換步驟包含當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且完成至少一封包交換時,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
  11. 一種藍芽裝置,包含:一無線模組,用以傳輸資料至一第一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以及一控制單元,用以判斷是否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以產生一判斷結果,並根據該判斷結果控制該無線模組切換至一第二微網以傳輸資料至該第二微網中的一對等裝置;其中該控制單元在沒有緩衝資料欲被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且完成至少一封包交換時,自該第一微網切換至該第二微網。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藍芽裝置,其中若該藍芽裝置作為一主裝置且沒有緩衝資料要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該控制單元使該藍芽裝置不受原先探詢週期之限制來傳輸複數個探詢封包,直到接收到一回應為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藍芽裝置,其中若該藍芽裝置作為一從裝置且沒有緩衝資料要傳輸至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該控制單元使該藍芽裝置即使接收到一空白封包,仍回應該第一微網中的該對等裝置一空白封包。
TW101103520A 2011-08-14 2012-02-03 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TWI449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09,432 US8744355B2 (en) 2011-08-14 2011-08-14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bluetooth device utilizing the communica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8944A TW201308944A (zh) 2013-02-16
TWI449381B true TWI449381B (zh) 2014-08-11

Family

ID=47677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3520A TWI449381B (zh) 2011-08-14 2012-02-03 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44355B2 (zh)
CN (1) CN102946402B (zh)
TW (1) TWI4493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166B (zh) * 2014-05-27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方法、接入设备、终端及系统
CN105099526B (zh) * 2015-06-24 2017-12-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轮询数据包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587666B (zh) * 2018-11-22 2022-07-26 重庆物奇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系统及调度方法
CN112469013B (zh) * 2019-09-06 2022-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0505B1 (en) * 1999-12-06 2002-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tched fair exhaustive polling scheduler
US20020167961A1 (en) * 2001-02-28 2002-11-14 Haartsen Jacobus C.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D hoc wireless piconets
US20040047319A1 (en) * 2002-09-06 2004-03-11 Johannes Elg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d hoc wireless piconets
US20050136835A1 (en) * 2003-12-17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relay device
US20080144645A1 (en) * 2006-10-31 2008-06-19 Motorola,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of a queue controller for dual mode bidirectional audio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8050B2 (en) * 2000-12-01 2006-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inter-network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US7082285B2 (en) * 2001-03-23 2006-07-25 Broadcom Corporation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baseband controller
EP1246399A1 (en) * 2001-03-29 2002-10-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ioritising the usage of slotted link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20176412A1 (en) * 2001-04-24 2002-11-28 Andras Racz Signaling free, self learning scatternet scheduling using checkpoints
US7532904B2 (en) * 2004-06-04 2009-05-12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piconet protocol
US20060198337A1 (en) * 2005-03-07 2006-09-07 Hoang Minh 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node in an ad-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0505B1 (en) * 1999-12-06 2002-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tched fair exhaustive polling scheduler
US20020167961A1 (en) * 2001-02-28 2002-11-14 Haartsen Jacobus C.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D hoc wireless piconets
US20040047319A1 (en) * 2002-09-06 2004-03-11 Johannes Elg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ad hoc wireless piconets
US20050136835A1 (en) * 2003-12-17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relay device
US20080144645A1 (en) * 2006-10-31 2008-06-19 Motorola,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of a queue controller for dual mode bidirectional audio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0575A1 (en) 2013-02-14
CN102946402B (zh) 2015-04-22
CN102946402A (zh) 2013-02-27
TW201308944A (zh) 2013-02-16
US8744355B2 (en) 2014-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47116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를 통한 통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503957B2 (en) Low cost mesh network capability
JP4814992B2 (ja) 基地局、無線制御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2009500969A5 (zh)
JP6551547B2 (ja) マルチグループp2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認識型グループ再構成
US86547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96534B2 (en) File distribu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TWI449381B (zh) 通訊方法以及藍芽裝置
US20110105024A1 (en) Transport independent service discovery
WO2012126333A1 (zh) 物联网通信方法、网关、终端及系统
EP3381239B1 (en)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ense mesh networks
CN102387564A (zh) 物联网接入方法、装置及网关
CN105141603A (zh) 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KR20120066979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EP3631639B1 (en) Communications for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device
KR101192415B1 (ko) M2m 네트워크 제공방법 및 m2m 네트워크 단말
JP4906315B2 (ja) 通信制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10137616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 전송의 우선순위 결정 방법
JP678470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9545198A (ja) 配列されたBluetoothデバイスと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との間の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TWI694684B (zh) 具有位於媒體存取控制層電路的排程電路的無線通信電路
CN104113835A (zh) 一种密文发送、传输的方法、移动终端及通信基站
WO2016088371A1 (ja) 管理ノード、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EP2317726A1 (en) Transport independent service discovery
JP6281561B2 (ja) データ共有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