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8245B - With a scale function of the throwing buoy - Google Patents

With a scale function of the throwing buoy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8245B
TWI448245B TW098120853A TW98120853A TWI448245B TW I448245 B TWI448245 B TW I448245B TW 098120853 A TW098120853 A TW 098120853A TW 98120853 A TW98120853 A TW 98120853A TW I448245 B TWI448245 B TW I4482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fishing line
throwing
brake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20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0602A (en
Inventor
Shuuji Masu
Kiichi Higashiyama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Kk filed Critical Shimano Kk
Publication of TW201010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0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2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3/00Floats for angling, with or without signall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1/00Lines
    • A01K91/02Devices for casting l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Fishing, trapping, and vermin destroy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Description

具天秤功能之拋投浮標
本發明是關於釣魚所使用的拋投浮標。詳細地說,本發明是關於具天秤功能之拋投浮標。
近年來,使用擬餌釣鮶魚盛行。典型的釣具(圈套)是擬餌釣鉤釣具。擬餌釣鉤釣具是在釣線的前端安裝擬餌釣鉤。該擬餌釣鉤是由重錘和鉤所構成。在該鉤,穿刺有軟誘餌。
鮶魚的魚體,在誘餌釣魚的目標當中是屬於較小的。因此是使用較小型的擬餌釣鉤和軟誘餌。為了避免誘餌在水中急速下沉對釣魚成果造成不良影響,還是會使用小型的擬餌釣鉤。有時也會使用不具重錘的釣具。鮶魚用的釣具是屬於輕型。
釣魚者是從陸地或船上釣鮶魚。鮶魚活動的位置,有時會離釣魚者的位置較遠。於該狀況時,釣魚者會拋擲釣具。如以上所述釣具是屬於輕型,所以飛行中的空氣阻力會造成釣具失速,以致誘餌無法到目標地點。
為了提昇拋投距離,釣魚者是會在釣線安裝拋投浮標。第14圖是先前拋投浮標2和釣線4及浮標固定件6同時圖示的剖面圖。第14圖中,是圖示著拋投浮標2浮在水面S的的狀態。該拋投浮標2是所謂中間穿通型,具備孔8。釣線4是穿通於該孔8。浮標固定件6是橡膠製,將該浮標固定件6壓入孔8就可使該拋投浮標2固定在釣線4。利用該拋投浮標2提高釣具的質量。具有拋投浮標2的釣具是較容易到達目標地點。
[專利文獻1]
接著,是需要根據鮶魚的泳層,使用最佳比重的拋投浮標2。釣魚者是會頻繁更換拋投浮標2。更換時,釣魚者是切斷釣線4從拋投浮標2抽出釣線4,將釣線4穿通於另一拋投浮標2的孔8。然後,釣魚者再綁緊釣線4。拋投浮標2的更換是需要進行釣線的切斷和綁緊。其更換,較費工費時。
拋擲具有拋投浮標的釣具時,該拋投浮標會成為前鋒飛行。此時,魚鉤或誘餌會和較拋投浮標還位於桿側的釣線纏繞。以防止纏繞為目的,採對釣具使用天秤的手段。釣魚者是根據拋擲釣具時的至目標地點為止的距離安裝拋投浮標和天秤。此時的裝脫,同樣是費工費時。
於是,本發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種不易造成釣具纏繞,並且容易裝脫的拋投浮標。
本發明相關的拋投浮標,具備:可包住釣線的制動器;可壓入該制動器的浮標體;從該制動器或浮標體延伸出來的臂;及安裝在該臂前端的浮標眼。該拋投浮標是以制動器壓入在浮標體使該制動器推壓釣線,讓浮標體位置固定在釣線。於釣線端以外的部位,該釣線是穿通於浮標眼。該拋投浮標,具有天秤功能。
以制動器由軟質材料形成,並且具備右翼片及左翼片為佳。該左翼片是連結於右翼片,並且對該右翼片成可轉動。將該左翼片轉動成和右翼片吻合,可使制動器包住釣線。浮標體,具備:貫通其軸方向的孔;及從其表面形成至孔為止的窄縫。對該孔或窄縫壓入制動器,可使該制動器推壓釣線。
該拋投浮標,以具備:從浮標體成彼此朝反方向延伸的第一臂及第二臂;安裝在該第一臂前端的第一浮標眼;及安裝在該第二臂前端的第二浮標眼為佳。於釣線端以外的部位,該釣線是穿通於第一浮標眼。於釣線端以外的部位,該釣線是穿通於第二浮標眼。
本發明相關的拋投浮標,能夠容易裝脫在釣線。當拋擲具有該拋投浮標的釣具時浮標臂會抑制釣線纏繞。
[發明之最佳實施形態]
以下,適當參照圖面同時,根據較佳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
第1圖是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的拋投浮標12和釣線13同時圖示的正面圖。該拋頭浮標12具備制動器14、浮標體16、臂18及線圈20。
第2圖是表示第1圖拋投浮標12的制動器14展開放大圖。第3圖是沿著第2圖III-III線的剖面圖。第4圖是沿著第2圖IV-IV線的剖面圖。制動器14具備上筒22、下筒24、右翼片26、左翼片28、上厚板部30及下厚板部32。上筒22、下筒24、右翼片26、左翼片28、上厚板部30及下厚板部32是經由一體成型獲得。制動器14是由軟質的聚合物組成物形成。該聚合物組成物的基材是橡膠或熱塑性彈性體。典型的基材是聚酯彈性體。制動器14是能夠彈性變型。制動器14具有優異的變形能力。
上筒22和下筒24是配置在同軸上。上筒22形成有窄縫34。該窄縫34是沿著上筒22軸方向延伸,從上筒22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為止。下筒24形成有窄縫36。該窄縫36是延著下筒24軸方向延伸,從下筒24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為止。上筒22的窄縫34和下筒24的窄縫36是配置在同軸上。
右翼片26,具備右底座片38、右背脊40、第一孔42、第二孔44及第三孔46。右底座片38的厚度,大約是上厚板部30及下厚板部32的厚度一半。右背脊40是延伸在第2圖的上下方向。從第4圖明顯得知,右背脊40的剖面形狀是大致半圓形。該半圓形的半徑,實質上是和上筒22及下筒24的半徑相同。第一孔42、第二孔44及第三孔46是貫通右底座片38。
左翼片28,具備左底座片48、左背脊50、第一突起52、第二突起54、第三突起56及第四突起58。左底座片48的厚度,大約是上厚板部30及下厚板部32的厚度一半。左背脊50是延伸在第2圖的上下方向。從第4圖明顯得知,左背脊50的剖面形狀是大致半圓形。該半圓形的半徑,實質上是和上筒22及下筒24的半徑相同。第一突起52、第二突起54及第三突起56是於左底座片48的表側,從該左底座片48突出。第四突起58是於左底座片48的背側,從該左底座片48突出。第一突起52、第二突起54、第三突起56及第四突起58的剖面形狀,實質上是圓形。
第一突起52的外徑是比第一孔42的內徑還若干大。第一突起52是壓入在第一孔42。第二突起54的外徑是比第二孔44的內徑還若干大。第二突起54是壓入在第二孔44。第三突起56的外徑是比第三孔46的內徑還若干大。第三突起56是壓入在第三孔46。第一突起52的高度,實質上是和右底座片38的厚度相同。第二突起54的高度,實質上是和右底座片38的厚度相同。第三突起56的高度,實質上是和右底座片38的厚度相同。
從第4圖明顯得知,右背脊40和左背脊50是局部地重疊著。換句話說,是利用右背脊40及左背脊50,使左翼片28連結於右翼片26。第4圖中,如箭頭符號A及B所示,左翼片28是以兩背脊的重疊部份為軸,對右翼片26成轉動。右翼片26和左翼片28具有和鉸鍊相同的動作。
藉由朝箭頭符號B方向轉動,可使左翼片28和右翼片26吻合。第5圖中,圖示著左翼片28和右翼片26吻合狀態下的制動器14。第一突起52是壓入在第一孔42,第二突起54是壓入在第二孔44,第三突起56是壓入在第三孔46。因第三突起56較高,所以第三突起56的一部份會露出在右底座片38背側。露出部份的高度,實質上是和第四突起58(參照第4圖)的高度相同。換句話說,第三突起56高度和第四突起58高度的差,實質上是和右底座片38的厚度相同。
第6圖是表示第1圖拋投浮標12的浮標體16的透視圖。第7圖是第6圖浮標體16的縱剖面圖。第7圖中,也圖示著臂18的一部份。第8圖是第6圖浮標體16的橫剖面圖。
浮標體16是由比制動器14還硬的材料形成。浮標體16是由硬質合成樹脂形成為佳。典型的合成樹脂,例如有丙烯腈-丁二烯-苯二烯共聚物(ABS樹脂)及聚甲基戊烯(TPX)。浮標體16的形狀大概是木桶形。浮標體16具備孔60。孔60是位於浮標體16的大致中央,形成為貫通在該浮標體16的軸方向。孔60的內徑是比上筒22及下筒24的內徑還若干小。浮標體16具備窄縫62。該窄縫62是沿著浮標體16的軸方向延伸著,從浮標體16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窄縫62是從浮標體16的表面延伸至孔60。窄縫62的寬度W(參照第8圖)是比右底座片38和左底座片48的合計厚度還若干小。浮標體16,又具備有一對凹處64。該凹處64是夾著窄縫62成相向。
如第1圖所示,臂18是形成為彎曲著。該臂18是由金屬線形成。臂18具有自重不造成變形程度的剛性。臂18是以能夠透過魚拖拉釣線13的力彈性變形為佳。如第7圖所示,臂18的一端形成有凸緣66。該凸緣66是埋設在浮標體16。該埋設是經由插入成型獲得。利用凸緣66防止臂18從浮標體16脫落。
第9圖是第1圖拋投浮標12的線圈20和臂18局部同時圖示的放大圖。該線圈20是由金屬線形成。從第1圖明顯得知,線圈20是和臂18成為一體。對金屬線施以彎曲加工,就能夠形成臂18及線圈20。利用線圈20,可形成有浮標眼68。另外,也可利用線圈20以外的手段形成浮標眼68。例如可利用串繩用鋼圈形成浮標眼68。
第10圖是表示拋投浮標16安裝在釣線13時的順序說明圖。釣線13是可通過上筒22的窄縫34及下筒24的窄縫36。利用通過,如第10(a)圖所示,使釣線13收容在上筒22及下筒24。在該狀態下,朝第4圖的箭頭符號B方向轉動左翼片28。利用轉動,如第10(b)圖所示,使左翼片28和右翼片26吻合。第一突起52是壓入在第一孔42,第二突起54是壓入在第二孔44,第三突起56是壓入在第三孔46。壓入造成的上鎖,可阻止左翼片28的非意圖性轉動。利用左翼片28和右翼片26的吻合,使釣線13包在制動器14。釣線13是可通過浮標體16的窄縫62。利用通過,如第10(c)圖所示,使釣線13收容在孔60。在該狀態下,朝第10(c)圖的箭頭符號C方向移動制動器14。利用移動,使制動器14壓入在浮標體16。利用壓入,使右背脊40及左背脊50收容在浮標體16的窄縫62。利用壓入,使第三突起56及第四突起58嵌合在凹處64。該嵌合造成的上鎖,可阻止制動器14從浮標體16非意圖性移動。利用壓入,使右背脊40及左背脊50推壓釣線13。利用該推壓,使浮標體12的位置固定在釣線13。釣線13是穿通浮標眼68。若浮標眼68為環狀時,釣線13就需從線端穿通該浮標眼。如上述,浮標眼68因是由線圈20形成,所以只要將釣線13端以外的部位通過金屬線間隙,就能夠使釣線13通過浮標眼68。
將拋投浮標12從釣線13上拆除時,只要將釣線13端以外的部位通過金屬線間隙,就能夠使釣線13脫離浮標眼68。從浮標體16抽出制動器14,打開該制動器14。將釣線13通過窄縫34,使釣線13脫離上筒22。將釣線13通過窄縫36,使釣線13脫離下筒24。
該拋投浮標12是不用切斷釣線13就能夠裝脫在該釣線13。因此,拋投浮標12的裝脫容易。當沒有安裝拋投浮標12就去釣魚的釣魚者,要從本身位置瞄準遠方位置的鮶魚時,就能夠將該拋投浮標12安裝在釣線13進行釣具拋擲。由於不需要切斷釣線13,因此能夠在短時間安裝拋投浮標12。當安裝有拋投浮標12去釣魚的釣魚者,從本身位置瞄準近處的鮶魚時,能夠容易將該拋投浮標12從釣線13拆除。由於,不需要切斷釣線13,因此能夠在短時間拆除拋投浮標12。
浮標體16比重的不同,可製作浮力不同的數種拋投浮標12。例如可製作出漂浮型、懸浮型及下沉型的拋投浮標12。根據鮶魚的泳層,釣魚者可選擇具有最佳浮力的拋投浮標12。於是,釣魚者會頻繁更換拋投浮標12。此時的更換,同樣是不用切斷釣線13。因此,能夠容易並且短時間進行更換。
第11圖是表示具備有第1圖拋投浮標12的釣具70的正面圖。第11圖中,圖示著飛行中的釣具70。釣具70是朝第11圖的右方飛行。透過拋擲,釣具70是以拋投浮標12為前鋒飛行。釣鉤72及軟誘餌74是比拋投浮標12還位於後方。釣線13當中,比拋投浮標12還靠近桿的部份,也是比拋投浮標12還位於後方。由於拋投浮標12具有臂18,因此釣鉤72和釣線13的距離L是足夠大。利用該臂18,可防止釣鉤72及軟誘餌74纏繞釣線13。該拋投浮標12是具有天秤功能。
第12圖是表示具備有第1圖拋投浮標12的釣具70的正面圖。第12圖中,圖示著拋投浮標12浮在水面S的狀態。當魚咬著軟誘餌74拖拉時,臂18會朝箭頭符號D方向彈性變形。然後,臂18是會復原。利用該復原,使釣鉤72往上方拉。復原是所謂的「配合」。利用配合,使釣鉤72確實鉤住魚。利用能夠彈性變形的臂18,可提昇上鉤率。
該拋投浮標12,其臂18是從浮標體16延伸出來。臂18,也可從制動器14延伸出來。
第13圖是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相關的拋投浮標82和釣線13同時圖示的正面圖。該拋投浮標82具備制動器84、浮標體86、第一臂88、第二臂90、第一線圈92及第二線圈94。制動器84的構成是和第1圖所示制動器14的構成相同。浮標體86的構成是和第1圖所示浮標體16的構成相同。第一臂88及第二臂90的構成是和第1圖所示臂18的構成相同。第一線圈92及第二線圈94的構成,是和第1圖所示線圈20的構成相同。利用第一線圈92形成第一浮標眼96,利用第二線圈94形成第二浮標眼98。
該拋投浮標82具備2個臂88、90。當拋擲具有該拋投浮標82的釣具時,利用2個臂88、90可確保飛行中的釣鉤和釣線13的距離較大。該釣具是可防止釣鉤或軟誘餌纏繞釣線13。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相關的拋投浮標是可使用在各種釣具。該拋投浮標是可使用在各種魚類的釣魚。
12、82...拋投浮標
14、84...制動器
16、86...浮標體
18...臂
20...線圈
26...右翼片
28...左翼片
34、36...窄縫
60...孔
62...窄縫
68...浮標眼
88...第一臂
90...第二臂
92...第一線圈
94...第二線圈
96...第一浮標眼
98...第二浮標眼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相關的拋投浮標和釣線同時圖示的正面圖。
第2圖為表示第1圖拋投浮標的制動器展開放大圖。
第3圖為沿著第2圖III-III線的剖面圖。
第4圖為沿著第2圖IV-IV線的剖面圖。
第5圖為表示第1圖拋投浮標的制動器的透視圖。
第6圖為表示第1圖拋投浮標的浮標體的透視圖。
第7圖為第6圖浮標體和臂局部同時圖示的縱剖面圖。
第8圖為第6圖浮標體的橫剖面圖。
第9圖為第1圖拋投浮標的線圈和臂局部同時圖示的放大圖。
第10圖表示拋投浮標安裝在釣線時的順序說明圖。
第11圖為表示具備有第1圖拋投浮標的釣具的正面圖。
第12圖為表示具備有第1圖拋投浮標的釣具的正面圖。
第13圖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相關的拋投浮標和釣線同時圖示的正面圖。
第14圖為先前拋投浮標和釣線及浮標固定件同時圖示的剖面圖。
12...拋投浮標
13...釣線
14...制動器
16...浮標體
18...臂
20...線圈
22...上筒
24...下筒
56...第三突起
60...孔
64...凹處
68...浮標眼

Claims (3)

  1. 一種具天秤功能之拋投浮標,其特徵為,具備:可包住釣線的制動器;可壓入有該制動器的浮標體;從該制動器或浮標體延伸出來的臂;及安裝在該臂前端的浮標眼,以上述制動器壓入在浮標體使該制動器推壓釣線,讓浮標體位置固定在釣線,上述浮標眼是構成為可於上述釣線端以外的部位使該釣線穿通於浮標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拋投浮標,其中,上述制動器是由軟質材料形成,並且具備右翼片及左翼片,該左翼片是連結於右翼片,並且對該右翼片成可轉動,該制動器是構成以轉動該左翼片成為和右翼片吻合就可使釣線包在制動器,上述浮標體,具備:貫通其軸方向的孔;及從其表面形成至孔為止的窄縫,構成為對該孔或窄縫壓入制動器就可使該制動器推壓釣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的拋投浮標,其中,具備:從上述浮標體成彼此朝反方向延伸的第一臂及第二臂;安裝在該第一臂前端的第一浮標眼;及安裝在該第二臂前端的第二浮標眼,該第一浮標眼是構成為可於上述釣線端以外的部位使該釣線穿通於第一浮標眼,該第二浮標眼是構成為可於上述釣線端以外的部位使該釣線穿通於第二浮標眼。
TW098120853A 2008-08-27 2009-06-22 With a scale function of the throwing buoy TWI448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7762A JP5107831B2 (ja) 2008-08-27 2008-08-27 天秤機能付きの飛ばし浮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0602A TW201010602A (en) 2010-03-16
TWI448245B true TWI448245B (zh) 2014-08-11

Family

ID=41786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20853A TWI448245B (zh) 2008-08-27 2009-06-22 With a scale function of the throwing buoy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107831B2 (zh)
KR (1) KR101064484B1 (zh)
CN (1) CN101658159B (zh)
TW (1) TWI44824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1659A (ja) * 1993-03-12 1994-09-20 Soken:Kk 魚釣用天秤
JP2001321048A (ja) * 2000-05-10 2001-11-20 Shimano Inc 中通し浮きユニット及び浮き固定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4335U (zh) * 1989-08-10 1991-04-04
JP2001309739A (ja) * 2000-04-28 2001-11-06 Shimano Inc ウキおよびその製法
CN2583982Y (zh) * 2002-12-13 2003-11-05 康有全 具有夜光棒之中通浮标的防缠线装置
JP4039976B2 (ja) * 2003-05-01 2008-01-30 七五男 坂本 フカセ釣り用浮き
JP2005210946A (ja) * 2004-01-28 2005-08-11 Shimano Inc フカセ釣用浮き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1659A (ja) * 1993-03-12 1994-09-20 Soken:Kk 魚釣用天秤
JP2001321048A (ja) * 2000-05-10 2001-11-20 Shimano Inc 中通し浮きユニット及び浮き固定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8159B (zh) 2013-09-18
TW201010602A (en) 2010-03-16
JP5107831B2 (ja) 2012-12-26
CN101658159A (zh) 2010-03-03
KR101064484B1 (ko) 2011-09-15
JP2010051199A (ja) 2010-03-11
KR20100025464A (ko) 2010-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0146B2 (en) Jig and bait system
US7003911B2 (en) Fly-fishing strike indicator
US8635803B1 (en) Buoyant fishing device
US8919033B2 (en) Snagless bladed fishing lure
KR20080041557A (ko) 낚시용 루어
JP2006325468A (ja) 擬似餌仕掛けおよび擬似餌仕掛け用錘
US10993427B2 (en) Snag release fishing lure apparatus
US7305791B2 (en) Fishing weight for use with method feeder
US20100180488A1 (en) Weedless fishing lure containing multiple hooks
US8151513B2 (en) Top water fishing lure
US20090100741A1 (en) Fishing sinker
US7340858B2 (en) Slip-on hydrodynamic symmetrical fishing sinker
US4660318A (en) Angler's lure with keel
TWI448245B (zh) With a scale function of the throwing buoy
KR102286826B1 (ko) 루어낚시용 베이트
US9003690B1 (en) Line guiding spinner lure
US9456592B1 (en) Snag-resistant fishing lure
JP4828660B2 (ja) ジグヘッド
US200600961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spending fishing bait
JP6656851B2 (ja) ルアー
JP4362353B2 (ja) 浮き、および、仕掛け
JP4828252B2 (ja) ジグヘッド
JP2009131214A (ja) ルアー
KR20150053395A (ko) 낚시용 추
US20220248651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hanced fishing lure gy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