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717B - 用於選擇天線以避免信號滙流排干擾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選擇天線以避免信號滙流排干擾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2717B
TWI442717B TW100143386A TW100143386A TWI442717B TW I442717 B TWI442717 B TW I442717B TW 100143386 A TW100143386 A TW 100143386A TW 100143386 A TW100143386 A TW 100143386A TW I442717 B TWI442717 B TW I4427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input
mode
data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3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8255A (en
Inventor
Peter C Cotterill
Robert W Schlub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28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8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2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27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 H04B7/0877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switching off a diversity branch, e.g. to save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用於選擇天線以避免信號滙流排干擾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無線電路之電子裝置,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用於在電子裝置中使用天線以便避免潛在干擾之技術。
本申請案主張2010年12月2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2/959,258號之優先權,該申請案之全文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諸如蜂巢式電話之電子裝置包括無線電路。輸入-輸出埠可用以將具有無線電路之電子裝置連接至配件。舉例而言,許多裝置包括埠,使用者可將諸如顯示器之音訊-視訊配件連接至該等埠。
在裝置與諸如顯示器之外部配件通信時,藉由裝置來傳輸且接收高速資料信號。在此等高速信號傳遞通過裝置之輸入-輸出埠時,鄰近於輸入-輸出埠之電路可被影響。特定而言,若天線位於輸入-輸出埠之附近,則天線可拾取來自輸入-輸出埠之電磁干擾。
電磁干擾可足夠強以擾亂正常裝置操作。舉例而言,耦接至天線之蜂巢式電話接收器可如此被干擾壓倒以致蜂巢式電話接收器將不能夠偵測傳入之蜂巢式電話呼叫或可中斷現有呼叫。
因此將需要能夠提供用以在使用輸入-輸出埠通信之無線電子裝置中避免電磁干擾之效應的經改良之方式。
諸如蜂巢式電話、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之無線電子裝置可具有多個天線。一個天線可位於一裝置之一端處且另一個天線可位於該裝置之另一端處。一裝置中之一輸入-輸出埠可具有收納與外部設備相關聯之一配合連接器的一連接器。該輸入-輸出埠可用以傳遞用於該外部設備之高速資料信號。該等高速信號可(例如)包括用於在該外部設備上顯示視訊影像之視訊信號。
一電子裝置可具有監視該輸入-輸出埠上之活動的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可判定該輸入-輸出埠何時在使用中,該輸入-輸出埠何時被用以按高資料速率傳輸資料,該輸入-輸出埠何時被用以傳輸視訊信號或其他頻寬密集型資料,或該輸入-輸出埠何時被以其他方式用以處置多於一預定量的活動。
歸因於該等天線中之一給定者與該輸入-輸出埠之接近性,該輸入-輸出埠上之活動可對彼天線產生電磁干擾。為了確保該電子裝置可在使用該輸入-輸出埠期間恰當地接收信號,無論何時偵測到該輸入-輸出埠上之活動時,該控制電路皆可禁止使用該給定天線來接收傳入之射頻信號。在該控制電路判定該輸入-輸出埠正處置低於該預定量的活動時,該給定天線可用於接收信號。舉例而言,無論何時偵測到該輸入-輸出埠上之非使用狀態時,該控制電路皆可在接收天線分集模式中使用該等天線兩者。
本發明之其他特徵,其性質及各種優勢將自隨附圖式及較佳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更顯而易見。
在圖1中展示可經操作以便避免來自輸入-輸出埠上之活動的干擾的說明性電子裝置。諸如圖1之說明性電子裝置10之電子裝置可為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蜂巢式電話、媒體播放器、其他手持型及攜帶型電子裝置、較小的裝置(諸如,手錶裝置、懸掛式裝置、頭戴式耳機及聽筒裝置,其他可穿戴及小型裝置),或其他電子設備。
如圖1中所展示,裝置10包括外殼12。有時被稱為罩殼之外殼12可由材料(諸如,塑膠、玻璃、陶瓷、碳纖維複合物及其他複合物、金屬、其他材料或此等材料之組合)形成。裝置10可使用大多數或所有外殼12由單一結構元件(例如,一塊機械加工金屬或一塊模製塑膠)形成的單片式建構形成,或可由多個外殼結構(例如,已被安裝至內部框元件或其他內部外殼結構之外部外殼結構)形成。
裝置10可在需要時具有諸如顯示器14之顯示器。顯示器14可(例如)為併有電容性觸控電極之觸控式螢幕。顯示器14可包括由發光二極體(LED)、有機LED(OLED)、電漿單元、電子墨水元件、液晶顯示器(LCD)組件或其他合適的影像像素結構形成之影像像素。防護玻璃罩部件可覆蓋顯示器14之表面。諸如按鈕16之按鈕可穿過防護玻璃罩中之開口。開口亦可形成於顯示器14之防護玻璃罩中以形成諸如揚聲器埠18之揚聲器埠。
外殼12中之開口可用以形成輸入-輸出埠、麥克風埠、揚聲器埠、按鈕開口等。舉例而言,開口20可用以形成收納纜線上的連接器之輸入-輸出埠。連接器可為(例如)30接針資料連接器或其他合適的資料連接器。
裝置10中之無線通信電路可用以形成遠端及區域無線鏈路。無線通信電路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可使用單頻帶天線及多頻帶天線。舉例而言,單頻帶天線可用以處置在2.4 GHz處之區域網路通信(作為實例)或多頻帶天線可用以處置在2.4 GHz處及在5 GHz處之區域網路通信。作為另一實例,多頻帶天線可用以處置在多個蜂巢式電話頻帶中之蜂巢式電話通信。除了蜂巢式電話信號及/或區域網路信號之外,天線亦可用以接收在1575 MHz處之全球定位系統(GPS)信號。亦可使用單頻帶天線及多頻帶天線來支援其他類型之通信鏈路。
天線可位於裝置10中之任何合適的位置處。舉例而言,一個天線可位於上部區(諸如,在狹長裝置外殼之上部端處的區22)中,且另一個天線可位於下部區(諸如,在狹長裝置外殼之下部端處的區24)中。在需要時,天線可位於沿著裝置邊緣處、位於後部平坦外殼部分之中心中、位於裝置角落中等。
裝置10中之天線可用以支援所關注之任何通信頻帶。舉例而言,裝置10可包括用於支援以下通信之天線結構:區域網路通信(例如,用於無線區域網路之在2.4 GHz及5 GHz處的IEEE 802.11通信)、在2.4 GHz處之信號(諸如,信號)、語音及資料蜂巢式電話通信(例如,在諸如,850 MHz、900 MHz、1800 MHz、1900 MHz、2100 MHz等的頻率處之頻帶之蜂巢式信號)、在1575 MHz處之全球定位系統(GPS)通信或其他衛星導航系統通信、在60 GHz處之信號(例如,用於短程鏈路)等。
在圖2中展示了展示可用於圖1之裝置10中之說明性組件的示意圖。如圖2中所展示,裝置10可包括控制電路28。控制電路28可包括儲存器,諸如硬碟機儲存器、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或經組態以形成固態磁碟之其他電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例如,靜態或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等。控制電路28中之處理電路可用以控制裝置10之操作。此處理電路可基於一或多個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基頻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等。
控制電路28可用以執行裝置10上之軟體,諸如網際網路瀏覽應用程式、網際網路語音通訊協定(VOIP)電話呼叫應用程式、電子郵件應用程式、媒體播放應用程式、作業系統功能等。為了支援與外部設備之互動,控制電路28可用於實施通信協定。可使用控制電路28實施之通信協定包括網際網路協定、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協定及其他串列鏈路協定、用於經由並列匯流排傳遞資料之協定、用於傳遞類比資料信號之協定、無線區域網路協定(例如,IEEE 802.11協定-有時被稱為)、用於其他短程無線通信鏈路之協定(諸如,協定)、蜂巢式電話協定、MIMO協定、天線分集協定等。
控制電路28可包括輸入-輸出電路30。輸入-輸出電路30可耦接至輸入-輸出埠連接器34。輸入-輸出電路30可包括用於經由一或多個串列鏈路(例如,單一串列鏈路或多通道通信路徑中之多個並列通道)支援通信之數位通信電路、用於經由並列匯流排支援通信之數位通信電路、類比通信電路、視訊電路(例如,用於將視訊信號驅動至諸如外部電腦監視器或電視之顯示器上的視訊顯示驅動器電路),及其他合適的輸入-輸出電路。
連接器34可與和外部設備相關聯之對應連接器配合。舉例而言,連接器34可與為外部設備(諸如,配件)之部分或經由纜線42連接至外部設備的連接器(諸如,連接器40)配合。纜線42可豬尾式連接(pigtail)至配件44或可在兩端具有連接器(例如,諸如連接器40之一個連接器可用於將纜線42連接至裝置10,且另一個連接器可用於將纜線42連接至配件44)。諸如連接器34及連接器40之連接器可具有配合之觸點,諸如連接器34上之輸入-輸出接針36及連接器40上之輸入-輸出接針38。連接器34及連接器40可為30接針資料連接器、通用串列匯流排(USB)連接器、音訊插口連接器、IEEE 1394連接器、外部串列進階技術(eSATA)連接器、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連接器、顯示埠連接器,或其他資料連接器。
配件44可為電腦顯示器、電視顯示器、與其他設備相關聯之顯示器、儲存裝置、輸入-輸出裝置、諸如立體系統之音訊-視訊設備、無線裝置(例如,外部無線區域網路配接器)、通信裝置(例如,乙太網路配接器),或其他電子設備。配件44可包括一或多個積體電路或用於與輸入-輸出電路30建立介面連接之其他電路。舉例而言,配件44可包括視訊顯示電路,視訊顯示電路自輸入-輸出電路30接收視訊信號且在配件44內或與配件44相關聯之顯示器上顯示對應視訊內容。在配件44為通信裝置或儲存裝置之組態中,配件44可包括用於自輸入-輸出電路接收待藉由配件44傳達或儲存之資料的電路。在需要時,配件44可為用作裝置10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介面之配接器。舉例而言,配件44可為自裝置10接收影像資料且將對應視訊信號驅動至所附接之外部顯示器中的視訊配接器(作為實例)。配件44可一般為任何電設備。
控制電路28可耦接至收發器電路46及其他組件58。組件58可包括觸控式螢幕、不具有觸控式感測器能力的顯示器、按鈕、操縱桿、點按式選盤(click wheel)、滾輪、觸控板、小鍵盤、鍵盤、麥克風、相機、按鈕、揚聲器、狀態指示器、光源、音訊插口及其他音訊埠組件、數位資料埠裝置、光感測器、動作感測器(加速計)、電容感測器、近接感測器等。
收發器電路46可包括一或多個傳輸器48及一或多個接收器50。裝置10可將射頻收發器電路46用於處置在射頻通信頻帶(諸如,蜂巢式電話通信頻帶、無線區域網路頻帶、衛星導航系統頻帶及其他無線通信頻帶)中之通信。收發器電路46之傳輸器及接收器可處置針對(IEEE 802.11)通信頻帶之2.4 GHz頻帶及5 GHz頻帶及2.4 GHz通信頻帶。電路46可使用用於處置在蜂巢式電話頻帶(諸如,在850 MHz、900 MHz、1800 MHz、1900 MHz及2100 MHz處的頻帶)中之無線通信的蜂巢式電話收發器電路(作為實例)。電路46可包括用於接收在1575 MHz處之全球定位系統(GPS)信號的GPS接收器且可包括用於處置其他衛星定位資料之衛星導航系統電路。在鏈路及其他短程無線鏈路中,無線信號通常用以經由數十或數百呎傳遞資料。在蜂巢式電話鏈路及其他長程鏈路中,無線信號通常用以經由數千呎或哩傳遞資料。在需要時,電路46可處置其他無線通信頻帶(例如,60 GHz頻帶、無線電及電視頻帶等)。
收發器電路46可藉由前端模組(FEM)電路52或其他合適的控制電路耦接至天線56。電路52可包括匹配電路、開關、濾波器、功率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及其他電路。諸如切換電路(開關)54之切換電路可用以選擇性地將天線56耦接至收發器電路46之傳輸器及接收器電路。舉例而言,在裝置10中存在兩個天線(諸如,上部天線56A及下部天線56B)之組態中,切換電路54可用以選擇天線56中之哪一者正充當裝置10之主或主要天線。另一(次要)天線不需要被使用或可僅被偶爾使用以判定裝置10中之天線指派是否應交換以改良效能。舉例而言,此類型之配置可用於實施接收器分集方案。接收器(接收)分集方案亦可藉由將裝置10中之每一天線耦接至各別接收器及在資料接收操作期間選擇性地啟動接收器以用於接收適當信號來實施。
藉由接收器分集方案,控制電路28(例如,基頻處理器)可量測自主要天線(以及在需要時,次要天線及裝置10中之其他天線(若可用的話))接收之信號的信號品質。可進行之信號品質量測之實例包括所接收之電力量測、訊框錯誤率量測、位元錯誤率量測、信雜比量測、鄰近頻道洩漏量測等。基於此經量測之天線效能資料,控制電路28可決定是否繼續其當前天線指派或效能是否將可能藉由使用開關54交換主要天線及次要天線或以其他方式調整哪些天線結構正用於接收信號而得以改良。若(例如)量測指示天線56B正作為主要天線開始不良地表現,則開關54可經組態以將天線56A切換成充當主要天線,或適當接收器電路50可經調整以自天線56A接收信號,同時撤銷啟動天線56B之接收器能力。此類型之分集配置可僅用於所接收之信號(接收分集),僅用於所傳輸之信號(例如,傳輸分集),或可涉及接收器及傳輸器分集兩者。在需要時,用於接收天線之方案可不同於用於傳輸信號之方案。舉例而言,天線56B可在一些情況中關於接收信號被撤銷啟動,而繼續用於傳輸信號。
天線56可使用任何合適的天線類型形成。舉例而言,天線56可包括具有諧振元件之天線,諧振元件由迴圈天線結構、塊狀天線結構、倒F天線結構、槽孔天線結構、平面倒F天線結構、螺旋天線結構、此等設計之混合等形成。不同類型之天線可用於不同頻帶及頻帶之組合。舉例而言,一類型之天線可用於形成區域無線鏈路天線,且另一類型之天線可用於形成遠端無線鏈路天線。
藉由一個合適的配置,裝置10可在裝置10之區(諸如,上部區22及下部區24)中具有天線。裝置10之一或多個上部天線(諸如,天線56A)可形成於區22中。裝置10之一或多個下部天線(諸如,天線56B)可形成於區24中。在具有小型矩形外觀尺寸之裝置(例如,沿著諸如軸60之縱軸伸長的手持型裝置)中,天線56A及天線56B可位於狹長裝置外殼之相反端處。在具有其他外觀尺寸之裝置(諸如,膝上型及平板電腦、可穿戴裝置、具有整合電腦之電腦監視器等)中,天線可位於其他合適的區中(例如,在矩形裝置之四個角落處、在前表面及後表面上、沿著裝置之邊緣區、在一或多個陣列中等)。在裝置10中可存在任何合適數目個天線56(例如,兩個或兩個以上、三個或三個以上、四個或四個以上、五個或五個以下等)。
天線56相對於諸如埠20之輸入-輸出埠之位置可引起電磁干擾之可能性。埠20以及其相關聯之連接器(諸如,連接器34及連接器40)及輸入-輸出接針(諸如,接針36及接針38)可(例如)傾向於在埠20在使用中時輻射不可忽略之量的電磁干擾。所產生之干擾之量及射頻干擾信號的頻譜組成可取決於正由埠20處置之通信的類型。舉例而言,若埠20僅傳遞相對慢之信號(諸如,直流(DC)資料信號或固定功率信號),則可產生相對最小量的干擾。另一方面,若以較高速率傳輸資料,則可在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56(特別是位於埠20之附近的天線56(諸如,圖2之下部天線56B))之埠20中產生射頻信號。
在典型情形中,路徑32、埠20之連接器34及連接器40以及纜線42可以1.6 Gbps或2.7 Gbps之資料速率攜載一或兩個通道之串列資料(例如,在將視訊資料攜載至顯示配件時)。可(例如)藉由在1.6 Gbps操作一個通道來傳遞資料。可藉由使用更高之資料速率來傳遞更多資料。舉例而言,可藉由在2.7 Gbps操作通道中之一者或藉由各自在1.6 Gbps同時操作兩個通道來在每單位時間傳遞更多資料。可藉由在2.7 Gbps操作兩個通道來提供額外頻寬。在諸如此等情況之情況中,與使用資料埠20相關聯之數位資料傳輸操作可導致可不利地影響正自天線56B接收射頻天線信號的接收器(亦即,接收器電路50)之效能的干擾。來自高速資料(例如,以數十或數百Mbps或數百Mbps以上或者數十或數百Gbps或數百Gbps以上經由埠20傳遞之資料)之干擾可(例如)導致對蜂巢式電話頻帶、區域網路頻帶、衛星導航系統頻帶等之干擾。
若過量射頻干擾自埠20耦合至諸如天線56B之天線,則裝置10可不能夠令人滿意地使用天線56B來接收信號。舉例而言,可接收不到傳入之蜂巢式電話呼叫,或若當前正由天線56B接收呼叫,則來自資料埠20之使用的干擾可導致呼叫被中斷。若干擾足夠強,則接收器電路50及控制電路28可不能夠執行信號量測操作以偵測到天線效能已降級。舉例而言,若干擾為顯著的,則可不恰當地接收傳入之呼叫且控制電路28可不知曉所接收之信號品質為不良的(亦即,因為沒有傳入之信號被接收及分析以判定其訊框錯誤率或評估其他效能量度)。在控制電路28不知曉效能為不良的時,控制電路28可不能夠調整切換電路54以將上部天線56A切換成代替下部天線56B使用。裝置10可因此變為鎖定於非操作狀態中,其中只要正經由埠20傳遞產生干擾的資料(例如,高速資料),就無法恰當地接收傳入之無線信號。
為了避免諸如此等情況之不合需要之情形,裝置10可針對可導致干擾之活動監視埠20之狀態。可按預設或使用者可調整的設定來建立被視為足以保證校正動作之活動量。埠20上之任何活動可被視為足以保證動作,或任何資料傳輸活動可被視為足以保證動作。臨限活動位準(例如,臨限資料傳輸速率或其他預定活動位準)亦可用於判定埠20上的活動是否足以保證校正動作。
作為實例,裝置10可監視埠20之狀態以判定是否正以足以導致干擾之速率傳輸資料。若(例如)埠20為非作用中的(亦即,因為連接器40不存在或因為沒有資料或電力經由觸點36及觸點38傳遞),則控制電路28可作出結論:不存在對收發器電路46之資料誘發之電磁干擾的可能性。作為另一實例,若埠20為作用中的,但以相對低之資料速率(例如,低於5 Mbps)傳輸資料,則控制電路28可作出結論(基於先前測試特性量測):流動通過埠20之資料的影響將可忽略。
在其他情形中,控制電路28可識別具有導致不合需要的干擾之可能性的資料傳輸情形。作為實例,若控制電路28判定輸入-輸出電路28正(或將)用以按高資料速率(例如,超過100 Mbps、超過1 Gbps、超過2 Gbps等)傳輸資料,則控制電路28可主動地組態裝置10之無線電路以確保可繼續成功地接收信號。若(例如)裝置10正操作於接收分集模式中,其中開關54正被不斷地調整以確保天線56A及天線56B中之最佳者被用以接收信號,則控制電路28可自接收分集模式轉變至單一天線模式,其中僅天線56A正用以聚集信號於接收電路50(亦即,藉由調整接收器50以便撤銷啟動天線56B的接收信號的用途)。在僅天線56B正用以接收信號之裝置10中(亦即,在天線56B正用於靜態或幾乎靜態之天線組態中的情況中),藉由控制電路28偵測埠20上之潛在干擾活動可導致控制電路28切換成僅使用天線56A接收信號。
在每一天線具有各別接收器50之系統中,可藉由選擇性地啟動及撤銷啟動適當接收器來執行天線選擇操作。在需要時,切換電路54亦可用於判定哪一天線正用於裝置10中。
在圖3中展示涉及在無線網路中操作諸如圖2之裝置10之裝置的說明性步驟。
最初,裝置10可操作於第一無線通信模式中(由圖3中之狀態62表示),在第一無線通信模式中正使用可潛在地由資料埠干擾影響之至少一天線。舉例而言,裝置10可操作於單一天線模式中,在單一天線模式中,正僅使用(或主要使用)主要天線56B來處置無線信號(例如,以傳輸及/接收信號)。在需要時,在步驟62期間,裝置10可操作於天線分集模式中,在天線分集模式中使用多個天線(例如,在TX/RX分集模式中,其中連續選擇用以處置傳輸操作及接收操作兩者之最佳天線,或在RX分集模式中,其中連續選擇用以處置資料接收操作之最佳天線)。
在分集類型操作模式中,控制電路28可監視來自作用中天線之信號品質,及/或可週期性地或連續地進行對一或多個替代性天線之信號品質量測以判定哪一天線為對用於處置無線信號而言最佳的。藉由一說明性分集方案,控制電路28可使用即時信號品質量測(例如,訊框錯誤率量測、所接收及傳輸之信號功率量測等)以判定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天線(諸如,天線56A及天線56B)之集合中的哪一天線為用於接收無線信號之最佳天線,且可選擇彼最佳天線來使用,同時將固定天線(例如,天線56B)用作用於傳輸天線信號之主要或僅有天線。在需要時可在第一操作模式(模式62)期間使用其他天線操作方案。此等僅為說明性實例。
在操作第一模式期間,歸因於使用輸入-輸出埠20,存在產生干擾之可能性。在(例如)經由輸入-輸出埠20傳輸具有相對高資料速率之視訊信號或其他資料信號時,裝置10中之一或多個天線可拾取來自埠20之電磁干擾。受影響之天線可包括(例如)位於埠20之附近的天線(諸如,圖2之天線56B)。如由虛線24所展示,天線56B之佔據面積可重疊輸入-輸出埠20中之一些或全部,此傾向於使天線56B對來自埠20之射頻干擾敏感。
為了偵測天線56B是否將由干擾影響,控制電路28可在模式62之操作期間監視裝置10是否正經由輸入-輸出埠20傳輸及/或接收信號。控制電路28可(例如)監視作業系統功能、應用軟體狀態資訊或硬體產生信號以判定信號是否正流動通過接針36及接針38,信號流動通過接針36及接針38可潛在地導致電磁干擾。舉例而言,干擾可由具有高於預定臨限值之相關聯資料速率之數位信號造成。
控制電路28可基於任何合適的準則而作出結論:干擾可能影響無線操作(例如,經由天線56B之信號接收)。舉例而言,無論何時將連接器40塞至連接器34中時,無論何時埠20為作用中的以處置電力及/或資料信號時,在回應於調用作業系統功能或應用程式功能來啟動資料通信功能時,在埠20上偵測到特定類型之資料通信時(諸如,正在傳輸視訊資料時),正在經由埠20傳輸大於特定頻寬之資料(諸如,大於100 Mbps之資料、大於500 Mbps之資料、大於1 Gbps之資料、大於2.0 Gbps之資料、大於2.5 Gbps之資料或大於另一合適的高速資料速率臨限值之資料等)時,控制電路28可判定干擾將可能影響無線通信。
控制電路28可在產生干擾的通信開始流動通過埠20時即時偵測經由埠20之產生干擾的通信之存在,或可預先藉由監視相關聯之裝置操作來偵測此干擾的存在。舉例而言,控制電路28可偵測到正將埠20準備好使用之應用程式或其他系統功能對埠20之即將來臨的使用。
控制電路28可因此在稍微在實際產生信號之時間點之前的某一時間點處偵測到產生干擾的信號之存在。作為實例,可在控制電路28可確定地或合理地作出結論產生干擾的信號將流動通過埠20之時間點與流動通過埠20的信號實際上開始削弱埠20之附近的天線(諸如,圖2之天線56B)之恰當功能的時間點之間存在零點幾秒或零點幾秒以下(或者數秒或數秒以上)的延遲。
只要埠20為非作用中的或只要控制電路28未在埠20中偵測到產生干擾的信令活動,如由圖3之箭頭64所指示,裝置10就可繼續操作於模式62中。控制電路28可控制電路(諸如,前端模組電路52、切換電路54及收發器電路46)之操作,使得適當天線被切換成使用中(例如,使得在使用RX分集時基於所量測之信號品質,天線56A及天線56B中之較強者被切換成使用中)。
若在操作於模式62中時,控制電路28偵測到埠20正產生干擾或將產生干擾(例如,若控制電路28偵測到埠20正被用以或將用以傳輸高速資料信號或以其他方式產生干擾或具有產生干擾之即刻可能性),則如箭頭68所指示,裝置10可轉變至第二操作模式(模式66)。自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第二操作模式之過程可藉由輸入-輸出埠20中之任何合適的活動位準(例如,偵測到輸入-輸出埠20中之活動的量已超過預定量(諸如,1Gbps之預定資料速率臨限值),偵測 到輸入-輸出埠20由於在使用中而非在非作用中而已超過預定活動之量,偵測到輸入-輸出埠20由於傳輸視訊資料而已超過預定活動之量等)來觸發。
在第二操作模式(模式66)中,裝置10可使用不受來自輸入-輸出埠20之干擾影響的一天線或若干天線,且可禁止使用受干擾影響之天線(或若干天線)來接收信號。若(例如)裝置10具有兩個天線(諸如,上部天線56A及下部天線56B),則裝置10可在模式66之操作期間撤銷啟動下部天線56B或可僅使用天線56B來傳輸信號且不接收信號。作為實例,控制電路28可調整切換電路54以使得天線56A耦接至接收器50中之適當接收器以接收射頻信號,或控制電路28可撤銷啟動接收器50中與天線56B相關聯之接收器,同時啟動接收器50中與天線56A相關聯之接收器。
無論何時在天線56B不用於接收射頻信號之模式中操作裝置10時,天線56A皆可用於接收射頻信號且天線56A(及/或天線56B)可用於傳輸資料信號。在已以此方式藉由控制電路28及收發器電路46禁止使用天線56B接收信號時,來自輸入-輸出埠20之使用的干擾將不擾亂裝置10之正常操作。可使用裝置10之其他天線資源(諸如,天線56A)接收傳入之呼叫及其他資料。
若在裝置10中存在三個或三個以上天線56,則除由埠20之操作影響的天線(或若干天線)外之全部天線可用於接收傳入之射頻信號(例如,在接收分集配置或MIMO配置中),任何給定單一天線可用於接收傳入之射頻信號,或 除天線56B外之天線的子集可用於接收天線信號。可在模式66期間使用一個天線、在天線分集或MIMO方案等中使用除鄰近於埠20之天線外的所有天線(或裝置10中之所有天線)執行射頻信號傳輸。
在第二模式66之操作期間,控制電路28可監視輸入-輸出埠20之狀態。控制電路28可(例如)存取作業系統狀態資訊、應用程式狀態資訊、硬體狀態資訊,或指示是否正經由輸入-輸出埠20傳遞可產生對天線56B之干擾的信號的其他資訊。控制電路28可(例如)判定是否正使用輸入-輸出埠20或可判定是否正經由埠20傳輸視訊信號或其他高速資料。若判定不正在使用輸入-輸出埠20或若判定輸入-輸出埠20不正在攜載視訊信號或具有導致干擾天線56B接收傳入之射頻信號之操作的可能性之其他高速資料信號(亦即,回應於偵測到埠20上之非使用狀態),則如箭頭70所指示,控制電路28可使裝置10返回至模式62之操作。
如圖3之狀態圖所指示,裝置10可在操作期間在模式62與模式66之間來回雙態觸發。若(例如)使用者不具有塞至裝置10之輸入-輸出埠20中的任何配件或其他外部設備或若輸入-輸出埠20以其他方式不正在用以傳遞資料,則裝置10可保持於模式62且裝置10中之所有天線可用於接收信號,該等天線包括天線56B(在適當時)。無論何時控制電路28偵測到埠20之使用可削弱天線56B接收傳入之射頻信號之操作時,皆可關於接收傳入射頻信號之用途而撤銷啟動天線56B,且天線56A或裝置10中之其他天線資源可用 於接收傳入之射頻信號(模式66)。無論何時埠20不再用以傳輸高頻信號時,裝置10皆可雙態觸發回至模式62。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一輸入-輸出資料埠,其經調適以收納一外部連接器;至少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其中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相比位於距該輸入-輸出埠更遠處;及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其回應於偵測到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活動而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正以超過一預定資料速率之一資料速率經由該輸入-輸出資料埠傳輸資料信號而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非使用狀態而在一天線分集模式中自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接收信號。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電子裝置包括一蜂巢式電話,該第一天線包括在該蜂巢式電話之一上部端處的一上部蜂巢式電話天線,且該第二天線包括在該蜂巢式電話天線之一下部端處的一下部蜂巢式電話天線。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輸入-輸出資料埠包括一30接針資料埠。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包括經組態以經由該輸入-輸出埠中之觸點傳輸視訊信號之輸入-輸出電路,且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無論何時該輸入-輸出埠正傳輸該等視訊信號時皆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操作一電子裝置之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至少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以及具有經調適以收納一配合外部連接器之一連接器的一輸入-輸出資料埠,該方法包括:在一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至少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在一第二操作模式中,僅使用該第一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及回應於偵測到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活動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根據另一實施例,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包括回應於偵測到使用該輸入-輸出埠傳輸資料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根據另一實施例,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包括回應於偵測到使用該輸入-輸出埠傳輸視訊資料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根據另一實施例,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包括回應於偵測到使用該輸入-輸出埠以超過一預定臨限資料速率之一資料速率傳輸資料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且該預定臨限資料速率大於1 Gbps。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方法亦包括:在該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在一分集天線模式中接收射頻信號。
根據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一輸入-輸出資料埠,其具有經組態以收納一配合外部連接器之一連接器;及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其耦接至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包括可操作以經由該輸入-輸出資料埠傳輸資料信號之輸入-輸出電路,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監視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活動,且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偵測到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活動而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該連接器包括一30接針連接器。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電子裝置具有相反端且該第二天線及該30接針連接器位於該電子裝置之該等端中之一者處。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電子裝置包括一蜂巢式電話,該蜂巢式電話具有該第一天線所位於之一上部端及該第二天線及該30接針連接器所位於之一下部端。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電子裝置包括一蜂巢式電話,該蜂巢式電話具有該第一天線所位於之一上部端及該第二天線所位於之一下部端。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自該第一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同時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偵測到缺乏流動通過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產生干擾的資料信號而自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自該第一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同時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
根據另一實施例,該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偵測到缺乏流動通過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產生干擾的資料信號而自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前文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的情況中進行各種修改。
10‧‧‧裝置
12‧‧‧外殼
14‧‧‧顯示器
16‧‧‧按鈕
18‧‧‧揚聲器埠
20‧‧‧開口/資料埠/輸入-輸出埠
22‧‧‧上部區
24‧‧‧下部區/虛線
28‧‧‧控制電路
30‧‧‧輸入-輸出電路
32‧‧‧路徑
34‧‧‧輸入-輸出埠連接器
36‧‧‧輸入-輸出接針/觸點
38‧‧‧輸入-輸出接針/觸點
40‧‧‧連接器
42‧‧‧纜線
44‧‧‧配件
46‧‧‧射頻收發器電路
48‧‧‧傳輸器
50‧‧‧接收器/接收器電路
52‧‧‧前端模組(FEM)電路
54‧‧‧切換電路(開關)
56‧‧‧天線
56A‧‧‧上部天線
56B‧‧‧下部天線
58‧‧‧組件
60‧‧‧軸
62‧‧‧模式/狀態/步驟
64‧‧‧箭頭
66‧‧‧模式
68‧‧‧箭頭
70‧‧‧箭頭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說明性電子裝置的透視圖,在該電子裝置中,電路可經組態以確保在裝置中之輸入-輸出埠在作用中時電磁干擾不會擾亂裝置操作。
圖2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電路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涉及操作展示於圖1及圖2中的類型之裝置之說明性步驟的圖。
62‧‧‧模式/狀態/步驟
64‧‧‧箭頭
66‧‧‧模式
68‧‧‧箭頭
70‧‧‧箭頭

Claims (20)

  1.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一輸入-輸出資料埠,其經調適以收納一外部連接器;至少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其中該第一天線與該第二天線相比位於距該輸入-輸出埠更遠處;及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其回應於偵測到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活動而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判定正以超過一預定資料速率之一資料速率經由該輸入-輸出資料埠傳輸資料信號而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
  3.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非使用狀態而在一天線分集模式中自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接收信號。
  4.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一蜂巢式電話,其中該第一天線包含在該蜂巢式電話之一上部端處的一上部蜂巢式電話天線,且其中該第二天線包含在該蜂巢式電話天線之一下部端處的一下部蜂巢式電話天線。
  5. 如請求項4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輸入-輸出資料埠包含一30接針資料埠。
  6. 如請求項4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包含經組態以經由該輸入-輸出埠中之觸點傳輸視訊信號之輸入-輸出電路,且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無論何時該輸入-輸出埠正傳輸該等視訊信號時皆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7. 一種操作一電子裝置之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至少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以及具有經調適以收納一配合外部連接器之一連接器的一輸入-輸出資料埠,該方法包含:在一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至少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在一第二操作模式中,僅使用該第一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及回應於偵測到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活動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包含:回應於偵測到使用該輸入-輸出埠傳輸資料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包含:回應於偵測到使用該輸入-輸出埠傳輸視訊資料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
  10.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包含:回應於偵測到使用該輸入-輸出埠以超過一預定臨限資料速率之一資料速率傳輸資料而自該第一操作模式切換至該第二操作模式,且其中該預定臨限資料速率大於1 Gbps。
  11.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操作模式中,使用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兩者在一分集天線模式中接收射頻信號。
  12.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第一天線及第二天線;一輸入-輸出資料埠,其具有經組態以收納一配合外部連接器之一連接器;及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其耦接至該第一天線及該第二天線,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包括可操作以經由該輸入-輸出資料埠傳輸資料信號之輸入-輸出電路,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監視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活動,且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偵測到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上之活動而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13. 如請求項12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該連接器包含一30接針連接器。
  14. 如請求項1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具有相反端且其中該第二天線及該30接針連接器位於該電子裝置之該等端中之一者處。
  15. 如請求項13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一蜂巢式電話,該蜂巢式電話具有該第一天線所位於之一上部端及該第二天線及該30接針連接器所位於之一下部端。
  16. 如請求項12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一蜂巢式電話,該蜂巢式電話具有該第一天線所位於之一上部端及該第二天線所位於之一下部端。
  17. 如請求項16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自該第一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同時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
  18. 如請求項17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偵測到缺乏流動通過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產生干擾的資料信號而自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19. 如請求項12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射頻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自該第一天線接收射頻信號,同時禁止使用該第二天線。
  20. 如請求項12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收發器及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回應於偵測到缺乏流動通過該輸入-輸出資料埠之產生干擾的資料信號而自該第二天線接收射頻信號。
TW100143386A 2010-12-02 2011-11-25 用於選擇天線以避免信號滙流排干擾之方法 TWI442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59,258 US8577321B2 (en) 2010-12-02 2010-12-02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tennas to avoid signal bus interfere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255A TW201228255A (en) 2012-07-01
TWI442717B true TWI442717B (zh) 2014-06-21

Family

ID=45218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3386A TWI442717B (zh) 2010-12-02 2011-11-25 用於選擇天線以避免信號滙流排干擾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77321B2 (zh)
EP (1) EP2647134B1 (zh)
KR (1) KR101480656B1 (zh)
CN (1) CN103238280B (zh)
TW (1) TWI442717B (zh)
WO (1) WO20120751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1701B2 (en) * 2011-07-13 2014-06-24 Apple Inc. Selective receive diversity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8489034B1 (en) 2012-08-31 2013-07-16 Apple Inc. Antenna switching with a single receive chain
CN103779669A (zh) * 2012-10-22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用于控制天线装置的方法
CN104104453B (zh) * 2013-04-02 2016-08-10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可降低射频干扰的系统及其降低射频干扰的方法
WO2014209424A1 (en) * 2013-06-27 2014-12-31 Thomson Licensing Lte gateway reception system using selectable controllable antenna
CN104427028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0009053B2 (en) * 2013-09-27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and signaling for network assistance to enable data-IC in small cell clusters
US9451630B2 (en) * 2013-11-14 2016-09-20 Apple In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circuitry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among components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9474075B2 (en) 2014-03-28 2016-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ion mode adaptation based on hardware and channel condition constraints
US9930725B2 (en) * 2014-12-16 2018-03-27 Apple Inc.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radio controller integrated circuit
TWI628855B (zh) * 2016-06-15 2018-07-01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具fm功能之電子裝置及其fm天線切換方法
US10149246B2 (en) 2016-07-18 2018-12-04 QUALCOMM Incoporpated Selective use of antenna diversity in MTC devices
KR102478030B1 (ko) * 2016-07-28 2022-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성능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8574520B (zh) * 2017-03-09 2022-06-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天线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26682A (zh) * 2017-03-31 2017-08-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222285B (zh) * 2017-04-07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wifi性能的方法及终端
CN108365881B (zh) * 2018-02-11 2020-04-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040424B (zh) * 2018-06-28 2021-04-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电路、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3728B4 (de) 1999-11-08 2007-03-08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r Auswahl einer von mehreren Antennen in einer Antennendiversity-Empfangsanlage sowie Antennendiversity-Empfangsanlage
US6694151B2 (en) 2000-12-12 2004-02-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Antenna apparatus for digital cameras incorporating wideband RF transceivers
US6876836B2 (en) 2002-07-25 2005-04-05 Integrated Programmable Communications, Inc. Layou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202005022078U1 (de) 2004-10-18 2013-02-06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teuerung einer Vielzahl von internen Antennen in einer mobilen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CN1934750B (zh) 2004-11-22 2012-07-18 鲁库斯无线公司 包括具有可选择天线元件的外围天线装置的电路板
US8238971B2 (en) 2005-01-07 2012-08-07 Apple Inc. Accessory detection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488218B2 (ja) 2005-03-30 2010-06-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572573B (zh) * 2008-04-29 2012-10-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入多出天线模式切换方法及设备
US8159399B2 (en) * 2008-06-03 2012-04-17 Apple Inc.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8106838B2 (en) 2009-02-05 2012-01-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8223077B2 (en) * 2009-03-10 2012-07-17 Apple Inc. Multisector parallel plate antenna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20110029757A (ko) 2009-09-16 2011-03-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단말의 방사 성능 개선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280B (zh) 2015-11-11
EP2647134B1 (en) 2016-10-26
KR20130108411A (ko) 2013-10-02
WO2012075161A8 (en) 2013-08-08
CN103238280A (zh) 2013-08-07
WO2012075161A1 (en) 2012-06-07
US20120142296A1 (en) 2012-06-07
US8577321B2 (en) 2013-11-05
KR101480656B1 (ko) 2015-01-09
EP2647134A1 (en) 2013-10-09
TW201228255A (en)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2717B (zh) 用於選擇天線以避免信號滙流排干擾之方法
JP6595026B2 (ja) アンテナダイバーシティ機能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KR101900174B1 (ko) 튜닝가능한 안테나, 조정가능한 안테나 임피던스 정합 회로 및 안테나 스위칭을 구비한 전자 디바이스
TWI523310B (zh) 具有以天線為基礎之近接偵測器的可調整無線電路
TWI483572B (zh) 用於執行天線傳送分集之系統及方法
US9300342B2 (en) Wireless device with dynamically adjusted maximum transmit powers
KR101570016B1 (ko) 인접 주파수 대역들에서 무선 주파수 신호들을 분리하기 위한 트리플렉서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회로
US974245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ensors and antenna monitor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operation
US939845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ccessory-bas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US9404965B2 (en) Radio-frequency test system with tunable test antenna circuitry
US10211889B2 (en) RF architecture utilizing a MIMO chipset for near field proximity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WO2020098388A1 (zh) 电磁干扰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TWI664778B (zh) 導電蓋體、殼體元件和終端
WO2020238419A1 (zh) 终端设备
US20200373948A1 (en) Antenna of mobile terminal and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and the mobile terminal
JP3211410U (ja) ミリ波無線データ転送機能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US10104462B2 (en) Sound output unit
CN108347276B (zh) 动态调整射频通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120379A1 (zh) 用于防止 agps 灵敏度劣化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20019861A1 (zh) 电子设备
US7916088B2 (en) Wireless transceiver
CN117811602A (zh) 射频电路、电子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及介质
JP2018107630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