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138B -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2138B
TWI442138B TW099111613A TW99111613A TWI442138B TW I442138 B TWI442138 B TW I442138B TW 099111613 A TW099111613 A TW 099111613A TW 99111613 A TW99111613 A TW 99111613A TW I442138 B TWI442138 B TW I4421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wall portion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1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5327A (en
Inventor
Chih Liang Pan
Jeng Bin Hsu
Yen Po Yeh
Yu Yu Chen
Ching Feng Chen
Yu Hsiu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9111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2138B/zh
Priority to US12/898,729 priority patent/US850868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35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5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2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21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且特別是一種具有整合式載盤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近年來,隨著光電技術與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日益成熟,平面顯示裝置便蓬勃發展起來。其中,液晶顯示裝置基於其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優點,更逐漸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裝置而成為近年來顯示裝置產品之主流。
一般液晶顯示裝置主要皆屬於前鐵框之架構,其係以框架將液晶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的相關構件包覆起來。然筆記型電腦所使用的液晶顯示裝置由於特別要求尺寸輕薄,其機構或光學設計上都與應用在其它產品上的液晶顯示裝置有所不同,因而其所採用者為背鐵框之架構。
此種背鐵框架構的液晶顯示裝置,其是以金屬背框作為盤狀的支撐,並依序由反射片、導光板、光學膜片組與液晶顯示面板疊置其上,最後再以膠帶將上述構件包覆起來。然而此種背鐵框架構所需的構件較多,且厚度也因此而無法有效地減少,並因而增加其製作成本與組裝的困難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藉由整合式的載盤結構而具有較薄的厚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其背光模組具有較薄的厚度。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一載盤、一導光板、一光源裝置以及一光學膜片組。載盤包括一載盤底板以及連接載盤底板邊緣的一載盤側壁。載盤側壁包括一第一壁部、一第二壁部、一第三壁部、一第四壁部與一第五壁部。第一壁部、第三壁部與第五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載盤底板。第二壁部與第四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載盤底板並朝向載盤外延伸。第二壁部連接於第一壁部與第三壁部之間。第四壁部連接於第三壁部與第五壁部之間。導光板配置於載盤底板上。光源裝置配置於導光板的一入光側。光學膜片組配置於導光板上,且第二壁部承靠光學膜片組。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其包括一載盤、一導光板、一光源裝置、一光學膜片組、一液晶顯示面板以及一撓性包覆材。載盤包括一載盤底板以及連接載盤底板邊緣的一載盤側壁。載盤側壁包括一第一壁部、一第二壁部、一第三壁部、一第四壁部與一第五壁部。第一壁部、第三壁部與第五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載盤底板。第二壁部與第四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載盤底板並朝向載盤外延伸。第二壁部連接於第一壁部與第三壁部之間。第四壁部連接於第三壁部與第五壁部之間。導光板配置於載盤底板 上。光源裝置配置於導光板的一入光側。光學膜片組配置於導光板上,且第二壁部承靠光學膜片組。液晶顯示面板配置於光學膜片組上方,且第四壁部承靠液晶顯示面板。撓性包覆材包覆部分液晶顯示面板以及部分載盤底板,以將液晶顯示面板與載盤固定在一起。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載盤側壁圍繞導光板,並且暴露出導光板的入光側。背光模組更包括一背框,圍繞載盤且與載盤相互承靠。載盤的底面與背框的底面實質上共平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撓性包覆材圍繞背框並將液晶顯示面板、背框與載盤固定在一起。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框包括一背框底板以及一背框側壁。背框底板與載盤底板實質上共平面,並且圍繞載盤底板。背框側壁垂直連接背框底板,並且圍繞載盤側壁。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緩衝材,承靠於背框底板與載盤側壁的第二壁部之間或是背框底板與載盤側壁的第四壁部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緩衝材具有黏性,用以黏合背框底板與載盤側壁。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框側壁之遠離背框底板的一側朝向導光板彎折形成一支撐壁部。此支撐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背框底板並且承靠於載盤側壁的第二壁部或第四壁部。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框側壁具有對應於導光板的入光側的一第一部分,且第一部分之遠離背框底板的一側朝向導光板彎折形成一夾持壁部,以在夾持壁部與背框底板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導光板的入光側插入光源容置空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光源裝置位於光源容置空間內,並且配置於夾持壁部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載盤側壁圍繞導光板,且位於入光側處的載盤側壁包括一第六壁部,其實質上垂直於載盤底板。第六壁部的頂側相對於載盤底板的高度實質上小於第三壁部的頂側相對於載盤底板的高度。背光模組還包括一支架位於入光側,且此支架與第六壁部相互承靠。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支架包括一第一承靠壁與一第二承靠壁。第一承靠壁實質上平行並承靠於第六壁部。第二承靠壁從第一承靠壁朝向導光板之入光側延伸,並且與載盤的第四壁部共同承載液晶顯示面板。第二承靠壁、載盤底板與第六壁部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而第二承靠壁與載盤底板共同夾持導光板的入光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光源裝置包括一載板與一發光元件,載板配置於第二承靠壁上,而發光元件配置於載板上,並且發出一光線至導光板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壁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光學膜片組位於第一表面 上。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定位件,其配置於光學膜片組與第一表面之間。定位件具有一定位凸起,而光學膜片組具有一定位孔,且定位凸起位於定位孔中。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壁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連通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一貫穿孔。光學膜片組位於第一表面上。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定位件,配置於第二表面。定位件具有一定位凸起穿過貫穿孔而突出於第一表面,且定位凸起位於光學膜片組的一定位孔中。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支架更包括一黏著層,配置於第二承靠壁與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支架更具有一承載部平行於第二承靠壁並且朝向遠離液晶顯示面板的方向延伸。液晶顯示模組更包括一電路板,電性連接液晶顯示面板,且電路板配置於承載部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更包括一支架以及一第二緩衝材。支架配置於背框上,並且位於導光板的入光側。第二緩衝材配置於背框側壁的夾持壁部上,並且承靠於支架與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支架具有一擋板朝向遠離光源裝置的方向延伸。上述之第二緩衝材位於擋板與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藉由載盤兼具構件承載與光線反射的功能,而 有效地將習知反射片與背框結構整合在一起。因此,組裝後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得以有效地降低厚度,進而使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具有較為輕薄的外型並維持其結構強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爆炸圖。請參考圖1,背光模組100包括一載盤110、一背框120、一導光板130、一光源裝置140以及一光學膜片組150。載盤110與背框120相互承靠並組裝在一起,且背框120圍繞載盤110。當背光模組100完成組裝後,載盤110的底面與背框120的底面實質上共平面。導光板130配置於載盤110上,光源裝置140配置於導光板130的一入光側A1,且光學膜片組150配置於導光板130上。
圖2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俯視圖。圖3A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A-A線的剖視圖。圖3B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B-B線的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圖2、圖3A及圖3B,載盤110包括一載盤底板112以及連接載盤底板112邊緣的一載盤側壁114。導光板130實質上配置於載盤底板112上,其中載盤側壁114僅圍繞在導光板130的其中三側,以暴露出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
載盤側壁114包括一第一壁部114a、一第二壁部 114b、一第三壁部114c、一第四壁部114d與一第五壁部114e。第一壁部114a、第三壁部114c與第五壁部114e實質上垂直於載盤底板112。第二壁部114b與第四壁部114d實質上平行於載盤底板112並朝向載盤110外延伸。第二壁部114b連接於第一壁部114a與第三壁部114c之間,其中第二壁部114b用以承靠光學膜片組150。第四壁部114d連接於第三壁部114c與第五壁部114e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載盤110是以白色發泡型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製作而成,其可加工成不同的厚度,且厚度最薄可達0.3毫米。載盤110除了加工容易之外,載盤110更具有習知技術中反射片用以反射光線的功能。藉此,將習知技術的反射片與載盤合而為一,而使載盤110能同時作為承載相關構件與反射光線之用。此外,為了使本實施例的載盤110符合需求,故而載盤底板112處的厚度可以較薄,而載盤側壁114處的厚度可以較厚,且載盤底板112與載盤側壁114係為一體成型,為同一工件同時製作而成。如此一來,便能使載盤110同時兼具有較薄的厚度以及較佳的結構強度等特性。
舉例來說,圖4A至圖4E分別繪示本發明另外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中載盤剖面圖。請參考圖4A至圖4E,以藉此表示各種載盤底板與載盤側壁厚度的關係。在圖4A中,載盤底板412與第二壁部414b、第四壁部414d的厚度為最薄,而第一壁部414a、第三壁部414c與第五壁部414e的厚度為最厚。在圖4B中載盤底板512的厚度為最薄。 在圖4C中,載盤底板612的厚度為最薄,而第一壁部614a、第二壁部614b、第三壁部614c、第四壁部614d、第五壁部614e的厚度逐次增加。在圖4D中,第三壁部714c與第五壁部714e的厚度為最厚。在圖4E中第四壁部814d的厚度小於第三壁部814c與第五壁部814e。惟本發明並未以此為限,上述圖4A至圖4E僅代表本發明眾多實施例中的部分較佳實施例。舉凡能使背光模組同時兼具薄型化且維持其載盤底板與載盤側壁之間的結構強度者,皆可適用於本發明。
另外,如本實施例之圖3A與圖3B所示,載盤110於其中一側的壁部114a、114b、114c、114d、114e呈三折結構,而載盤110於另一側的壁部114c、114d、114e則呈二折結構。在此並未限制上述這些壁部114a、114b、114c、114d、114e的配置方式,其端賴設計者依其需求而予以改變。
在本實施例中,背框120包括一背框底板122以及一背框側壁124。背框底板122與載盤底板112實質上共平面,並且圍繞載盤底板112。背框側壁124垂直連接背框底板122,並且圍繞載盤側壁114。
在本實施例中,背框側壁124之遠離背框底板122的一側朝向導光板130(即朝背光模組100內部之方向)彎折而形成一支撐壁部124a。此支撐壁部124a實質上平行於背框底板122並且承靠於載盤側壁114的第四壁部114d。此時將黏著材(未繪示)配置於支撐壁部124a與第 四壁部114d之間,背框120便能與載盤110相互承靠並且接著在一起。另外,於本發明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支撐壁部亦可承靠於載盤側壁114的第二壁部114b並與其接著在一起。
在此,為使背框底板與背框側壁能對載盤底板與載盤側壁提供良好的結構支撐。圖5A與圖5B分別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中載盤與背框的局部剖面圖。請參考圖5A與圖5B,在本實施例中,支撐壁部324a可沿著第三壁部114c與第二壁部114b的外側壁處延伸彎折,而另一處的支撐壁部324a則沿著第三壁部114c的外側壁向下延伸並抵接至背框底板122。同理,於本發明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支撐壁部可沿著背框底板亦可沿著第三壁部與第二壁部的外側壁處延伸彎折後向下抵接至背框底板,或是背框底板沿著載盤側壁延伸彎折而抵接至支撐壁部。舉凡藉由背框底板122與背框側壁124之間的結構形式而達到增加背光模組100的結構強度且無損及其薄型化之特徵者,皆可適用於本實施例。
圖6A及圖6B分別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C-C線與D-D線的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1、圖2、圖6A及圖6B,在本實施例中,載盤110更包括多個第一耳部116,從該載盤側壁114的第五壁部114e朝向載盤110外延伸。背框120更包括多個第二耳部126,從背框側壁124朝向背框120外延伸。第二耳部126對應於第一耳部116且彼此相互承靠,其中藉由螺絲鎖附於對應的貫孔或以雙面膠、膠 帶等黏著材配置在兩個耳部116、126之間便可將背框120與載盤110組裝在一起。
圖7A及圖7B分別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局部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7A及圖7B,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背光模組200更包括一第一緩衝材260,例如是一橡膠墊,其承靠於背框底板122與載盤側壁114的第四壁部114d之間,以使載盤110經由第一緩衝材260而承靠在背框120上。此外,第一緩衝材260可具有黏性,用以黏合背框底板122與載盤側壁114。於本發明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一緩衝材260亦可同時承靠在背框底板122與第二壁部114b、第四壁部114d之間。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第一緩衝材260可視載盤110與背框120之間的結構需求而予以改變。基於上述,任何能讓載盤110與背框120相互承靠並組裝在一起者皆可適用於本發明。
此外,在本發明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緩衝材亦可承靠於背框底板122與載盤側壁114的該第二壁部114b之間,同樣能達到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圖8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E-E線的剖面圖。請參考圖2及圖8。在本實施例中,背框側壁124具有對應於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的一第一部分124b,且第一部分124b之遠離背框底板122的一側朝向導光板130彎折形成一夾持壁部124c,以在夾持壁部124c與背框底板122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S1,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插入此光源容置空間S1。光源裝置140位於光源容置空間S1內。
光源裝置140包括載板142與配置在載板142上的發光二極體144,其中載板142配置於夾持壁部124c上,而發光二極體144正對於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在本實施例中,光源容置空間S1的縱深T1略大於導光板130的厚度T2。據此,將光源裝置140倒置於光源容置空間S1中,以使配置在夾持壁部124c上的載板142得以容置在導光板130與夾持壁部124c之間的間隙,以避免載板142與導光板130相互疊置而增加背光模組100厚度的情形產生。
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爆炸圖。圖10是圖8的液晶顯示模組的俯視圖。圖11是圖10的液晶顯示模組沿F-F線的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9至圖11,其中液晶顯示模組300的部分構件與上述實施例中背光模組100的部分構件相同,在此便不再贅述。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液晶顯示模組300更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370與一膠帶380。液晶顯示面板370配置於光學膜片組150上方,且承靠於背框側壁114的第四壁部114d。膠帶380圍繞背框120並且包覆部分液晶顯示面板370以及部分載盤底板112,藉以將液晶顯示面板370、背框120以及載盤110固定在一起。在此,本發明並未限制以膠帶380圍繞背框120且包覆液晶顯示面板370與載盤底板112,於本發明另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膠帶亦可以其他合適的撓性包覆材予以替代。
圖12是圖10的液晶顯示模組沿G-G線的剖面圖。請參考圖12,在本實施例中,液晶顯示模組300更包括一支 架390A與一第二緩衝材390B。支架390A可以焊接的方式配置於背框120上,並且位於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支架390A具有一擋板390C,其朝向遠離光源裝置140的方向延伸。第二緩衝材390B配置於背框側壁124的夾持壁部124c上,並且承靠於擋板390C與液晶顯示面板370之間,用以固定液晶顯示面板370並避免其與支架390A相互碰撞而損壞。
圖13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爆炸圖。請參考圖13,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液晶顯示模組900中,載盤側壁914圍繞在導光板130的四周,其中載盤側壁914還包括一第六壁部914f,其位於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且實質上垂直於載盤底板912。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壁部914f的頂側相對於載盤底板912的高度實質上小於第三壁部914c的頂側相對於載盤底板912的高度,或是第六壁部914f的頂側相對於載盤底板912的高度實質上小於第五壁部914e的頂側相對於載盤底板912的高度。換句話說,本實施例的載盤910,其於導光板130的非入光側處的載盤側壁914的高度實質上相同,而僅在導光板130之入光側A1處的第六壁部914f的高度略低於其他三側的載盤側壁914高度。
圖14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3及圖14,液晶顯示模組900還包括一支架960,其實質上呈L形。支架960用以與光源裝置140組裝在一起後,再將支架960與光源裝置140組裝於導光板130的 入光側A1。再者,支架960藉由其上的一黏著層961而與液晶顯示面板370接合在一起。藉此,支架960與載盤側壁914的第六壁部914f相互承靠而得以加強載盤910的結構強度。
詳細而言,支架960包括一第一承靠壁962與一第二承靠壁964,其中第一承靠壁962實質上平行並承靠於第六壁部914f。第二承靠壁964從第一承靠壁962朝向導光板130之入光側A1延伸,並且與載盤910的第四壁部914d共同承載液晶顯示面板370。再者,第二承靠壁964、載盤底板912與第六壁部914f之間形成光源容置空間S1,以使配置在第二承靠壁464上的載板142及其上的發光二極體144能容納在此光源容置空間S1中。此外,第二承靠壁964與載盤底板912會共同夾持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以使發光二極體144朝向導光板130的入光側A1發射光線。
另一方面,圖15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中支架的放大示意圖。圖16A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的俯視圖。圖16B與圖16C分別繪示圖16A的液晶顯示模組沿H-H線與I-I線的剖面圖。請同時參考圖15、圖16A至圖16C,在本實施例中,支架960具有一擋板966,其例如是將支架960的第二承靠壁964的局部鏤空並折彎而成。
此外,液晶顯示模組900更包括一電路板920,電性連接液晶顯示面板370(繪示於圖13),而支架960更具有一承載部968,其平行於第二承靠壁964並朝向遠離液 晶顯示面板370的方向延伸,其中電路板920配置於承載部968上。在本實施例中,承載部968具有一鎖孔968a,藉以與電路板920鎖固在一起,惟本實施例並未對此予以設限。此外,與圖12所繪示的實施例相同的是,液晶顯示模組900亦藉由配置在擋板966與液晶顯示面板370之間的一第二緩衝材390B,以作為避免液晶顯示面板370與支架960相互碰撞而損壞的手段。
圖17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構件組裝示意圖。圖18是圖17的液晶顯示模組沿J-J線的局部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7及圖18,在本實施例中,載盤側壁914的第二壁部914b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P1與一第二表面P2,而光學膜片組150位於第一表面P1上。值得注意的是,液晶顯示模組900更包括一定位件930,配置在光學膜片組150與第一表面P1之間。定位件930具有一定位凸起932,而光學膜片組150具有對應的一定位孔152,當光學膜片組150配置到第一表面P1上時,定位凸起932位於定位孔152中,藉以讓光學膜片組150定位在載盤910的第二壁部914b上。
在本實施例中,定位件例如是以聚酯薄膜(Mylar)製作而成,但是並不以此為限。
圖1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剖視圖。請參考圖19,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壁部514b還具有連通一第一表面P3與一第二表面P4的一貫穿孔514g,而定位件530則配置在第二表面P4,且其 定位凸起532穿過貫穿孔514g而突出於第一表面P3。當光學膜片組150配置到第一表面P3上時,定位凸起532位於光學膜片組150的定位孔152中,此舉同樣能使光學膜片組150定位在第二壁部514b上。
在此,光學膜片組150定位於載盤110或910上的結構並不限使用在本發明之背光模組100、200及液晶顯示模組300、900中,除上述實施例外,光學膜片組150及定位件530、930亦能使用在習知各式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中。
綜上所述,在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之背光模組利用整合式載盤的材質特性,而代替習知技術的反射片與背鐵框,以在維持背光模組的結構強度及功能的前提下減少構件的使用、組裝上的困難度以及製造成本。
再者,組裝後整合式載盤的底面與背框的底面共平面,以藉此降低背光模組的厚度,故而能使使液晶顯示模組能達到輕薄化的目的。
此外,整合式載盤於導光板的入光側藉由支架、光源裝置與載盤的相互結合,進一步地增強了此整合式載盤的結構強度。
另一方面,本發明所採用之整合式載盤,其藉由聚酯薄膜所製成的定位件以將光學膜片組定位在載盤側壁上,而使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在使用此薄型化的載盤時,仍能保持其對光學膜片組的定位能力。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背光模組
110、910‧‧‧載盤
112、412、512、612、912‧‧‧載盤底板
114、914‧‧‧載盤側壁
114a、414a、614a‧‧‧第一壁部
114b、414b、614b、514b、914b‧‧‧第二壁部
114c、414c、614c、714c、814c、914c‧‧‧第三壁部
114d、414d、614d、814d‧‧‧第四壁部
114e、414e、614e、714e、814e、914e‧‧‧第五壁部
116‧‧‧第一耳部
120‧‧‧背框
122‧‧‧背框底板
124‧‧‧背框側壁
124a、324a‧‧‧支撐壁部
124b‧‧‧第一部分
124c‧‧‧夾持壁部
126‧‧‧第二耳部
130‧‧‧導光板
140‧‧‧光源裝置
142‧‧‧載板
144‧‧‧發光二極體
150‧‧‧光學膜片組
152‧‧‧定位孔
260‧‧‧第一緩衝材
300、900‧‧‧液晶顯示模組
370‧‧‧液晶顯示面板
380‧‧‧膠帶
390A、960‧‧‧支架
390B‧‧‧第二緩衝材
390C、966‧‧‧擋板
514g‧‧‧貫穿孔
914f‧‧‧第六壁部
920‧‧‧電路板
530、930‧‧‧定位件
532、932‧‧‧定位凸起
961‧‧‧黏著層
962‧‧‧第一承靠壁
964‧‧‧第二承靠壁
968‧‧‧承載部
968a‧‧‧鎖孔
A1‧‧‧入光側
A-A、B-B、C-C、D-D、E-E‧‧‧剖面線
F-F、G-G、H-H、I-I、J-J‧‧‧剖面線
P1、P3‧‧‧第一表面
P2、P4‧‧‧第二表面
S1‧‧‧光源容置空間
T1‧‧‧縱深
T2‧‧‧厚度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模組的爆炸圖。
圖2是圖1的背光模組的俯視圖。
圖3A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B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B-B線的剖視圖。
圖4A至圖4E分別繪示本發明另外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中載盤剖面圖。
圖5A與圖5B分別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背光模組中載盤與背框的局部剖面圖。
圖6A及圖6B分別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C-C線與D-D線的剖面圖。
圖7A及圖7B分別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背光模組的局部剖面圖。
圖8是圖2的背光模組沿E-E線的剖面圖。
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爆炸圖。
圖10是圖8的液晶顯示模組的俯視圖。
圖11是圖10的液晶顯示模組沿F-F線的剖面圖。
圖12是圖10的液晶顯示模組沿G-G線的剖面圖。
圖13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 的爆炸圖。
圖14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圖15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中支架的放大示意圖。
圖16A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的俯視圖。
圖16B與圖16C分別繪示圖16A的液晶顯示模組沿H-H線與I-I線的剖面圖。
圖17是圖13的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構件組裝示意圖。
圖18是圖17的液晶顯示模組沿J-J線的局部剖視圖。
圖1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剖視圖。
100‧‧‧背光模組
110‧‧‧載盤
116‧‧‧第一耳部
120‧‧‧背框
126‧‧‧第二耳部
130‧‧‧導光板
140‧‧‧光源裝置
150‧‧‧光學膜片組
A1‧‧‧入光側

Claims (32)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載盤(tray),包括一載盤底板以及連接該載盤底板邊緣的一載盤側壁,其中該載盤側壁包括:一第一壁部(wall portion),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一第二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該載盤底板並朝向該載盤外延伸;一第三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該第二壁部連接於該第一壁部與該第三壁部之間;一第四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該載盤底板並朝向該載盤外延伸;一第五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該第四壁部連接於該第三壁部與該第五壁部之間;一背框,圍繞該載盤,該背框的頂面與該載盤側壁的底面相互承靠,且該載盤底板的底面與該背框的底面實質上共平面;一導光板,配置於該載盤底板上;一光源裝置,配置於該導光板的一入光側;以及一光學膜片組,配置於該導光板上,且該第二壁部承靠該光學膜片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載盤側壁圍繞該導光板,並且暴露出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 框包括:一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底板實質上共平面,並且圍繞該載盤底板;以及一背框側壁,垂直連接該背框底板,並且圍繞該載盤側壁。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緩衝材,承靠於該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側壁的該第二壁部之間或是該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側壁的該第四壁部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緩衝材具有黏性,用以黏合該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側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框側壁之遠離該背框底板的一側朝向該導光板彎折形成一支撐壁部,該支撐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該背框底板並且承靠於該載盤側壁的該第二壁部或該第四壁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框側壁具有對應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的一第一部分,且該第一部分之遠離該背框底板的一側朝向該導光板彎折形成一夾持壁部,以在該夾持壁部與該背框底板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插入該光源容置空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裝置位於該光源容置空間內,並且配置於該夾持壁部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載盤側壁圍繞該導光板,且位於該入光側處的該載盤側壁包括一第六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且該第六壁部 的頂側相對於該載盤底板的高度實質上小於該第三壁部的頂側相對於該載盤底板的高度,而該背光模組還包括一支架位於該入光側,且該支架與該第六壁部相互承靠。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支架包括:一第一承靠壁,實質上平行並承靠於該第六壁部;以及一第二承靠壁,從該第一承靠壁朝向該導光板之該入光側延伸,並且與該載盤的該第四壁部共同承載該液晶顯示面板,該第二承靠壁、該載盤底板與該第六壁部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該第二承靠壁與該載盤底板共同夾持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源裝置包括一載板與一發光元件,該載板配置於該第二承靠壁上,而該發光元件配置於該載板上,並且發出一光線至該導光板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壁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光學膜片組位於該第一表面上,而該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定位件,配置於該光學膜片組與該第一表面之間,該定位件具有一定位凸起,該光學膜片組具有一定位孔,且該定位凸起位於該定位孔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壁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連通 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一貫穿孔,該光學膜片組位於該第一表面上,而該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定位件,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且該定位件具有一定位凸起穿過該貫穿孔而突出於該第一表面,且該定位凸起位於該光學膜片組的一定位孔中。
  14.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一載盤(tray),包括一載盤底板以及連接該載盤底板邊緣的一載盤側壁,其中該載盤側壁包括:一第一壁部(wall portion),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一第二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該載盤底板並朝向該載盤外延伸;一第三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該第二壁部連接於該第一壁部與該第三壁部之間;一第四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該載盤底板並朝向該載盤外延伸;一第五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該第四壁部連接於該第三壁部與該第五壁部之間;一導光板,配置於該載盤底板上;一光源裝置,配置於該導光板的一入光側;一光學膜片組,配置於該導光板上,且該第二壁部承靠該光學膜片組;一液晶顯示面板,配置於該光學膜片組上方,且該第四壁部承靠該液晶顯示面板; 一撓性包覆材,包覆部分該液晶顯示面板以及部分該載盤底板,以將該液晶顯示面板與該載盤固定在一起;以及一背框,圍繞該載盤,該背框的頂面與該載盤側壁的底面相互承靠,且該載盤底板的底面與該背框的底面實質上共平面,其中該撓性包覆材圍繞該背框並將該液晶顯示面板、該背框與該載盤固定在一起。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載盤側壁圍繞該導光板,並且暴露出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背框包括:一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底板實質上共平面,並且圍繞該載盤底板;以及一背框側壁,垂直連接該背框底板,並且圍繞該載盤側壁。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更包括一第一緩衝材,承靠於該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側壁的該第二壁部之間或是該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側壁的該第四壁部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一緩衝材具有黏性,用以黏合該背框底板與該載盤側壁。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 中該背框側壁之遠離該背框底板的一側朝向該導光板彎折形成一支撐壁部,該支撐壁部實質上平行於該背框底板並且承靠於該載盤側壁的該第二壁部或該第四壁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背框側壁具有對應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的一第一部分,且該第一部分之遠離該背框底板的一側朝向該導光板彎折形成一夾持壁部,以在該夾持壁部與該背框底板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插入該光源容置空間,而該液晶顯示面板配置於該夾持壁部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光源裝置位於該光源容置空間內,並且配置於該夾持壁部上。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更包括:一支架,配置於該背框上,並且位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以及一第二緩衝材,配置於該背框側壁的該夾持壁部上,並且承靠於該支架與該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支架具有一擋板朝向遠離該光源裝置的方向沿伸,且該第二緩衝材位於該擋板與該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載盤側壁圍繞該導光板,且位於該入光側處的該載盤側壁包括一第六壁部,實質上垂直於該載盤底板,且該第 六壁部的頂側相對於該載盤底板的高度實質上小於該第三壁部的頂側相對於該載盤底板的高度,而該背光模組還包括一支架位於該入光側,該支架與該第六壁部相互承靠,且該撓性包覆材將該液晶顯示面板、該支架與該載盤包覆並固定在一起。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支架包括:一第一承靠壁,實質上平行並承靠於該第六壁部;以及一第二承靠壁,從該第一承靠壁朝向該導光板之該入光側延伸,並且與該載盤的該第四壁部共同承載該液晶顯示面板,該第二承靠壁、該載盤底板與該第六壁部之間形成一光源容置空間,該第二承靠壁與該載盤底板共同夾持該導光板的該入光側,而該光源裝置位於該光源容置空間內。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光源裝置包括一載板與一發光元件,該載板配置於該第二承靠壁上,而該發光元件配置於該載板上,並且發出一光線至該導光板內。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支架更包括一黏著層,配置於該第二承靠壁與該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支架具有一擋板朝向遠離該光源裝置的方向延伸,該 擋板位於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外圍。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更包括一緩衝材,配置在該擋板與該液晶顯示面板之間。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支架更具有一承載部平行於該第二承靠壁並且朝向遠離該液晶顯示面板的方向延伸,而該液晶顯示模組更包括一電路板,電性連接該液晶顯示面板,且該電路板配置於該承載部上。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二壁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光學膜片組位於該第一表面上,而該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定位件,配置於該光學膜片組與該第一表面之間,該定位件具有一定位凸起,該光學膜片組具有一定位孔,且該定位凸起位於該定位孔中。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二壁部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及連通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的一貫穿孔,該光學膜片組位於該第一表面上,而該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定位件,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且該定位件具有一定位凸起穿過該貫穿孔而突出於該第一表面,且該定位凸起位於該光學膜片組的一定位孔中。
TW099111613A 2010-04-14 2010-04-14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TWI442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1613A TWI442138B (zh) 2010-04-14 2010-04-14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US12/898,729 US8508684B2 (en) 2010-04-14 2010-10-06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1613A TWI442138B (zh) 2010-04-14 2010-04-14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327A TW201135327A (en) 2011-10-16
TWI442138B true TWI442138B (zh) 2014-06-21

Family

ID=4478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1613A TWI442138B (zh) 2010-04-14 2010-04-14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08684B2 (zh)
TW (1) TWI4421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555B (zh) * 2022-07-14 2023-09-11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47419E1 (en) * 2010-11-22 2019-06-04 Wistr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US8786799B2 (en) * 2010-11-22 2014-07-22 Wistr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TWI467270B (zh) * 2011-07-01 2015-01-01 Au Optronics Corp 承載座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I432839B (zh) 2011-08-10 2014-04-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
CN102323685B (zh) * 2011-10-12 2014-04-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045569A (ko) * 2011-10-26 2013-05-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646950B2 (en) 2011-10-28 2014-02-1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TWI459077B (zh) * 2011-11-18 2014-11-01 Au Optronics Corp 發泡材框架及應用其之顯示器結構
US20130135795A1 (en) * 2011-11-30 2013-05-30 Ht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3195892A (ja) * 2012-03-22 2013-09-30 Sony Corp 表示装置
TWI460497B (zh) * 2012-05-10 2014-11-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模組
TWI475286B (zh) 2012-07-10 2015-03-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電子裝置
US20140036195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Yi-Cheng Kuo LCD Device and a Frame Unit Thereof and an Alignment Method of a Liquid Crystal Panel
KR20160010774A (ko) * 2014-07-18 2016-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160063481A (ko) * 2014-11-26 2016-06-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08314417U (zh) * 2018-05-30 2019-01-01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947995B (zh) * 2020-07-17 2023-08-1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23066013A1 (zh) * 2021-10-19 2023-04-27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94688B1 (ko) 1999-04-19 2001-07-12 구본준, 론 위라하디락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JP2003050395A (ja) 2001-08-08 2003-02-21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67235A (ja) 2001-12-03 2003-06-13 Nec Kagoshima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組み立て構造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KR100955545B1 (ko) 2002-03-28 2010-04-30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947177B1 (ko) 2002-12-27 2010-03-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50024528A (ko) 2003-09-03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I263468B (en) 2005-05-23 2006-10-01 Au Optronics Corp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rame thereof
CN100443985C (zh) 2005-09-09 2008-12-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JP2007157500A (ja) 2005-12-05 2007-06-21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
JP4800822B2 (ja) 2006-04-04 2011-10-2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TWI327667B (en) 2006-08-18 2010-07-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module
TWM329791U (en) 2007-07-06 2008-04-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same
JP2009076456A (ja) 2007-08-31 2009-04-09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555B (zh) * 2022-07-14 2023-09-11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US11910550B2 (en) 2022-07-14 2024-02-20 AUO Display Plus Corporation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55026A1 (en) 2011-10-20
US8508684B2 (en) 2013-08-13
TW201135327A (en) 2011-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2138B (zh)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JP629139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35364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8550689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TW574498B (en) Light guide device,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13026348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TWI499845B (zh) 薄型顯示模組
JP20083048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373180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当該面光源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129220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TW201435443A (zh) 顯示裝置
TWI405009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2014029448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129124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US923499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868128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JP2017037140A (ja) 収容ケース、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24848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418829A (zh) 顯示裝置
KR10173705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JP2016219322A (ja) 面状照明装置
WO2018228376A1 (zh) 面光源组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1852373B (zh)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模块
JP201506897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820282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