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125B - 鏡頭機構 - Google Patents

鏡頭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2125B
TWI442125B TW100117626A TW100117626A TWI442125B TW I442125 B TWI442125 B TW I442125B TW 100117626 A TW100117626 A TW 100117626A TW 100117626 A TW100117626 A TW 100117626A TW I442125 B TWI442125 B TW I44212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barrel
groove
guide pin
barr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7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8234A (en
Inventor
Cheng Nan Chiang
Original Assignee
Ability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ility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ility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17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2125B/zh
Priority to US13/347,020 priority patent/US2012029387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24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8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2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21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Description

鏡頭機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鏡頭機構,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攝影裝置之鏡頭機構。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位攝像機構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數位產品,例如,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等。數位攝像機構包含一鏡頭機構與一影像感測器。鏡頭機構可將影像聚焦於影像感測器,再由影像感測器將光學影像訊號轉換成電子訊號。
  傳統鏡頭機構通常包含一凸輪鏡筒與一鏡片框架,該凸輪鏡筒與該鏡片框架分別具有導槽與導銷,導銷可沿著導槽移動,藉以控制鏡片框架與凸輪鏡筒的相對位置,而達成變焦功能。然而,傳統鏡頭機構在落摔或衝擊之情況下,導銷有可能會脫離導槽,使得鏡片框架與凸輪鏡筒之間無法相對移動,造成鏡頭機構故障。
  鑑於上述先前技術所存在的缺點,有必要提出一種鏡頭機構,藉以符合消費者之需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鏡頭機構,藉以符合消費者之需求。
  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鏡頭機構,該鏡頭機構包含一第一鏡筒、一第二鏡筒以及一第三鏡筒。該第一鏡筒具有至少一導槽;該第二鏡筒套設於該第一鏡筒,該第二鏡筒包含至少一開口,且該開口具有至少一凹槽;該第三鏡筒套設於該第二鏡筒,該第三鏡筒具有至少一導銷及至少一附屬結構,其中,該導銷於該導槽內移動,且該附屬結構沿該開口之該凹槽移動。
  藉由本發明之鏡頭機構,該第三鏡筒之該附屬結構沿該第二鏡筒之該凹槽移動,用以限制該導銷之位置,使得該導銷不會脫離該第一鏡筒之該導槽。因此,本發明之鏡頭機構在落摔或衝擊之情況下,不會因為該第三鏡筒之該導銷脫離該第一鏡筒之該導槽,而造成鏡頭機構故障。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將詳細描述如下。然而,除了如下描述外,本發明還可以廣泛地在其他的實施例施行,且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實施例之限定,其以之後的專利範圍為準。再者,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更易理解本發明,圖式內各部分並沒有依照其相對尺寸繪圖,某些尺寸與其他相關尺度相比已經被誇張;不相關之細節部分也未完全繪出,以求圖式的簡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鏡頭機構,該鏡頭機構可廣泛應用於各種光學取像鏡頭產品,例如,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
  第一A圖顯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鏡頭機構200之分解示意圖。該鏡頭機構200包含一第一鏡筒210、一第二鏡筒220以及一第三鏡筒230。如第一A圖所示,該第二鏡筒220套設於該第一鏡筒210內,且該第三鏡筒230套設於該第二鏡筒220內。該第一鏡筒210具有至少一導槽211;該第二鏡筒220包含至少一開口221,該開口221具有至少一凹槽222與一通孔223,其中,該通孔223開設於該第二鏡筒220上,並貫穿該第二鏡筒220之外側壁及內側壁,該凹槽222則成形於該第二鏡筒220之外側壁的該通孔223邊緣,且該凹槽222朝向該第一鏡筒210,使該開口221呈一階級狀;該第三鏡筒230具有至少一導銷231及至少一附屬結構232。
第一B圖顯示第一A圖中,第三鏡筒230組合於第二鏡筒220之示意圖。同時參考第一A圖與第一B圖,該導銷231可穿過該開口221之該通孔223,並套設於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內。其中,該導銷231可沿著該導槽211移動,藉以控制該第三鏡筒230與該第一鏡筒210的相對位置。另外,當該導銷231穿過該開口221於該導槽211內移動時,該附屬結構232則同時於該開口221之該凹槽222上滑動。
第一C圖顯示第一A圖中,第三鏡筒230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該第三鏡筒230具有一光軸250與一懸臂結構235,該光軸250位於Z方向上,該懸臂結構235包含一第一延伸部236、一第二延伸部237以及一第三延伸部238,該第一延伸部236及該第三延伸部238分別平行於該鏡頭機構200之該光軸250,該第二延伸部237垂直於該光軸250,但不以此為限,且該第二延伸部237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延伸部236與該第三延伸部238。其中,該 導銷231及該附屬結構232係設置於該第三延伸部238,且該附屬結構232與該第三延伸部238及該導銷231可以是一體成型,該附屬結構232亦可以是利用接合或鉚合的方式與該第三延伸部238及該導銷231固定。
同時參考第一A圖與第一C圖,徑向方向R通過該光軸250與該導銷231,且該徑向方向R垂直於該光軸250,該第三鏡筒230之該導銷231沿著該徑向方向R延伸進入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
第一D圖顯示第三鏡筒230之附屬結構232沿第二鏡筒220之凹槽222移動之俯視剖面示意圖。同時參考第一C圖與第一D圖,該第二鏡筒220之切線方向T垂直於該徑向方向R與該光軸250,同時,該切線方向T通過該第三延伸部238。具體而言,該導銷231及該附屬結構232設置於該懸臂結構235之該第三延伸部238上,且該第三鏡筒230套設於該第二鏡筒220內,以令該導銷231穿過該開口221,且使該附屬結構232沿著該切線方向T在該開口221之該凹槽222上延伸。藉此,可令該附屬結構232藉由該凹槽222的機構限制,而不易與該第二鏡筒220脫離,並可使該第三延伸部238帶動該導銷231及該附屬結構232,分別沿著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及該凹槽222滑動。由此,當該導銷231受到朝向該光軸250之外力時,該凹槽222可提供一反向力推抵該附屬結構232,使該附屬結構232與該凹槽222可承受沿著徑向方向R之衝擊力,避免該導銷231脫離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
同時參考第一E圖與第一F圖,根據本實施例,該第 三鏡筒230之該附屬結構232可以是一薄片結構,該薄片結構位於該第三延伸部238之一側邊239,該薄片結構之厚度與該第三延伸部238之厚度相同,並且沿著切線方向T延伸進入該凹槽222。當受到衝擊時,該凹槽222可支撐該薄片結構,避免該導銷231往該光軸250方向偏移甚至脫落。另外,該薄片結構也可承受沿著徑向方向R之衝擊力,以避免該導銷231脫離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
該第二鏡筒220之該凹槽222與該第三鏡筒230之該附屬結構232之形狀並不受限,例如,如第一G圖所示,該凹槽222亦可以是開設於該通孔223之一側壁224之中央位置,該凹槽222不但可以抵擋該導銷231朝向該光軸250移動,該凹槽222也可以避免該導銷231朝向該導槽211移動,使該第三延伸部238不致脫離該第二鏡筒220。
同時參考第一H圖與第一I圖,根據本實施例,該第三鏡筒230之該附屬結構232係一薄片結構,該薄片結構位於該第三延伸部238之一側邊239,且該薄片結構之厚度可以小於該第三延伸部238之厚度。
如第二A圖與第二B圖所示,該附屬結構232也可以是適合沿著該凹槽222滑動之一凸點結構,該凸點結構位於該第三延伸部238之一側邊239,並且於該凹槽222上沿著切線方向T延伸;如第二C圖所示,該凹槽222位於該通孔223之該側壁224之中央位置,該凸點結構在該凹槽222內移動,該凹槽222可精確控制該導銷231的位置;如第二D圖與第二E圖所示,該凸點結構位於該第三延伸部238之側邊239,並與該導銷231對稱地設置。
或者,如第三A圖與第三B圖所示,該附屬結構232也可以是適合沿著該凹槽222滑動之一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環繞該導銷231,並且延伸至該凹槽222。當受到衝擊時,上述結構也可以提供足夠強度,承受沿著半徑方向R之衝擊力,避免該導銷231脫離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如第三C圖所示,該凹槽222位於該通孔223之該側壁224之中央位置,該環狀結構在該凹槽222內移動,該凹槽222可精確控制該導銷231的位置。
藉由上述設計,由於該第三鏡筒230之該附屬結構232沿該第二鏡筒220之該凹槽222移動,用以限制該導銷231之位置,使得該導銷231不會脫離該第一鏡筒210之該導槽211。本發明之鏡頭機構200在落摔或衝擊之情況下,該附屬結構232與該凹槽222可承受衝擊力,維持該導銷231之位置。因此,本發明之鏡頭機構200不會因為導銷231脫離導槽211而造成該第三鏡筒230偏離光軸250,具有鏡頭機構200之攝影裝置可充分符合消費者對於攝影裝置之需求。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鏡頭機構
210‧‧‧第一鏡筒
211‧‧‧導槽
220‧‧‧第二鏡筒
221‧‧‧開口
222‧‧‧凹槽
223‧‧‧通孔
224‧‧‧側壁
230‧‧‧第三鏡筒
231‧‧‧導銷
232‧‧‧附屬結構
235‧‧‧懸臂結構
236‧‧‧第一延伸部
237‧‧‧第二延伸部
238‧‧‧第三延伸部
239‧‧‧側邊
250‧‧‧光軸
R‧‧‧徑向方向
T‧‧‧切線方向
Z‧‧‧垂直方向
第一A圖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鏡頭機構之分解示意 圖。
第一B圖顯示第一A圖中,第三鏡筒組合於第二鏡筒之示意圖。
第一C圖顯示第三鏡筒之示意圖。
第一D圖顯示第三鏡筒之附屬結構沿第二鏡筒之凹槽移動之俯視剖面示意圖。
第一E圖顯示附屬結構之前視示意圖。
第一F圖顯示附屬結構沿凹槽移動之剖面示意圖。
第一G圖顯示附屬結構沿另一種凹槽移動之剖面示意圖。
第一H圖顯示另一種附屬結構之前視示意圖。
第一I圖顯示附屬結構沿凹槽移動之剖面示意圖。
第二A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附屬結構之前視示意圖。
第二B圖至第二E圖顯示附屬結構沿凹槽移動之剖面示意圖。
第三A圖顯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附屬結構之前視示意圖。
第三B圖至第三C圖顯示附屬結構沿凹槽移動之剖面示意圖。
200...鏡頭機構
210...第一鏡筒
211...導槽
220...第二鏡筒
221...開口
222...凹槽
223...通孔
230...第三鏡筒
231...導銷
232...附屬結構
250...光軸

Claims (13)

  1. 一種鏡頭機構,具有一中軸,包含:一第一鏡筒,具有至少一導槽;一第二鏡筒,套設於該第一鏡筒內,該第二鏡筒包含至少一開口,且該開口具有一通孔及至少一凹槽;以及一第三鏡筒,套設於該第二鏡筒內,該第三鏡筒具有至少一導銷及至少一附屬結構,其中,該導銷於該導槽內移動,且該附屬結構沿該開口之該凹槽移動,該附屬結構朝向該中軸的一側抵接該第二鏡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凹槽成形於該通孔之一邊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凹槽成形於該通孔之一側壁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第三鏡筒具有一懸臂結構,該懸臂結構包含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延伸部以及一第三延伸部,該第二延伸部之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延伸部與該第三延伸部,且該導銷及該附屬結構係設置於該第三延伸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附屬結構係一薄片結構、一凸點結構,或一環狀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薄片結構位於該導銷之側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凸點結構位於該第三延伸部之一側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環狀結構環繞該導銷,並且延伸至該凹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導銷沿一第一方向延伸進入該導槽,該附屬結構沿一第二方向延伸進入該開口之該凹槽,且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附屬結構、該第三延伸部及該導銷係一體成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附屬結構、該第三延伸部及該導銷係相互接合或鉚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導銷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進入該導槽,該附屬結構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進入該開口之該凹槽,該懸臂結構之該第三延伸部由該第三鏡筒沿著一第三方向延伸,該第一方向、該第二方向及該第三方向相互垂直,該第三方向平行於該鏡頭機構之一光軸及該開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鏡頭機構,其中,該薄片結構之厚度不大於該第三延伸部之厚度。
TW100117626A 2011-05-19 2011-05-19 鏡頭機構 TWI442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7626A TWI442125B (zh) 2011-05-19 2011-05-19 鏡頭機構
US13/347,020 US20120293873A1 (en) 2011-05-19 2012-01-10 Lens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7626A TWI442125B (zh) 2011-05-19 2011-05-19 鏡頭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8234A TW201248234A (en) 2012-12-01
TWI442125B true TWI442125B (zh) 2014-06-21

Family

ID=4717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7626A TWI442125B (zh) 2011-05-19 2011-05-19 鏡頭機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93873A1 (zh)
TW (1) TWI4421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8120B (zh) * 2017-11-20 2024-03-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用于摄像模组的镜筒以及镜头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0718B2 (en) * 2000-02-01 2003-05-27 Pentax Corporation Zoom lens having a cam mechanism
US7097367B2 (en) * 2002-08-27 2006-08-29 Pentax, Corporation Optical element retracting mechanism for a photographing lens
CN100582846C (zh) * 2007-02-08 2010-01-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8234A (en) 2012-12-01
US20120293873A1 (en)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2465B (zh) 可變光圈攝像模組
US7199950B2 (en) Extension spring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lens barrel
US10509196B2 (en) Lens barrel
TWI698672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442125B (zh) 鏡頭機構
US9348110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9538055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7471476B2 (en) Impact-resistant barrel assembly for a lens device
JP6467590B2 (ja) レンズ鏡筒
US7595945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taking apparatus
US9473680B2 (en) Imag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WO2017177520A1 (zh) 一种拍摄终端
TWI448811B (zh) 鏡頭機構
JP7218189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11708244B (zh) 移动机构
TWI457690B (zh) 鏡頭機構
JP2010072627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25268B (zh) 鏡頭機構
US8896945B2 (en) Barrel driving mechanism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thereof
US9958637B2 (en) Optical device having improved impact resistance
EP2921891B1 (en) Lens barrel
JP2015022002A (ja) 撮像装置
JP2017194583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6493785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CN102798957A (zh) 镜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