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9092B -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9092B
TWI439092B TW100105549A TW100105549A TWI439092B TW I439092 B TWI439092 B TW I439092B TW 100105549 A TW100105549 A TW 100105549A TW 100105549 A TW100105549 A TW 100105549A TW I439092 B TWI439092 B TW I4390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lc
pdu
amd pdu
rlc pdu
am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5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3968A (en
Inventor
Diana Pani
Christopher Cave
Stephen E Terry
Paul Marinier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03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3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9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90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
高速封包存取(HSPA)演進的一部分目的包括更高的資料速率、更高的系統容量和覆蓋範圍、對於封包服務的增強支援、降低的延遲、降低的經營者成本以及向後相容性。滿足這些目的要求對無線電介面協定和網路體系結構進行演進。更具體來說,滿足這些目的需要對層2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和媒體存取控制(MAC)功能性進行一組增強和體系結構改變。
在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版本6中,應答模式(AM)RLC實體將RLC服務資料單元(SDU)分割並級聯(concatenation)成為固定大小的RLC封包資料單元(PDU)。RLC PDU大小是半靜態的,並且只能經由較高層信令而被改變。如果AM PDU大小通過較高層被改變,則AM RLC實體總是被重建。然而,在演進的HSPA體系機構中,為了支援高速率資料,建議具有可變的RLC PDU大小,其進行變化以反映頻道條件。可變的RLC PDU大小增加了RLC傳送和重傳效率。
可變的RLC PDU大小將允許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建立嚴格反映頻道條件的RLC PDU。RLC PDU和MAC PDU之間的一對一映射實現了最高的傳送效率。較大的RLC PDU大小可能對惡劣頻道條件中的RLC傳送效率具有不利影響。具有可變的PDU大小將消除此問題,因為對於第一RLC PDU傳送,大小將反映當前指定的頻道條件(即,最大的RLC PDU大小)。
然而,當重傳的RLC PDU大小大於當前指定的最大RLC PDU大小時,對於RLC PDU的重傳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頻道條件顯著變化,則大的RLC PDU可能一直不能被成功傳送。另外,當從版本7到版本6的切換發生時,在版本7 RLC中建立的RLC PDU可能大於新的固定RLC PDU大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RLC重新分割的方法和裝置。原始RLC PDU從至少一個RLC SDU產生。RLC PDU大小在可變的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原始RLC PDU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中,並被傳送。如果原始RLC PDU的傳送失敗並且原始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原始RLC PDU被分割為分割後的RLC PDU。如果分割後的RLC PDU中的一個傳送失敗,則原始RLC PDU可以被重新分割為具有較小大小的RLC PDU,或者分割後的RL CPDU可以被次分割(sub-segment)。可替換地,失敗的RLC PDU可以被作為RLC SDU進行處理以產生用於攜帶RLC PDU的封裝RLC PDU。可替換地,對應於失敗的RLC PDU的RLC SDU可以被重新分割。
下文引用的術語“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包括但不局限於使用者裝置(UE)、移動站、固定或移動使用者單元、尋呼機、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電腦或能夠在無線環境中運行的任何其他類型的使用者裝置。下文引用的術語“基地台”包括但不侷限於Node-B、站點控制器、存取點(AP)或能夠在無線環境中運行的任何其他類型的介面連接裝置。
本文將公開使用下列術語。原始RLC PDU意指第一傳送RLC PDU。分割後的RLC PDU意指原始RLC PDU的第一分割後的RLC PDU。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意指原始RLC PDU的第二或隨後分割後的RLC PDU。次分割意指分割後的RLC PDU或者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的分割。在此所公開的實施例適用于上行鏈路(UL)和下行鏈路(DL)二者。
第1圖是支援RLC重新分割的示例AM RLC實體100。所述AM RLC實體100可以被包括在WTRU或者網路節點(例如,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或Node-B或者任何其他網路節點)中。AM RLC實體為可變的RLC PDU大小操作而被配置,其中AMD PDU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間是可變的。在本發明各處使用的最大RLC PDU大小可以是由無線電資源控制(RRC)所配置的半靜態參數,或者是由傳送機所確定的並適於無線電條件的可變大小。
AM RLC實體100包括傳送側100a和接收側100b。對等(peer)AM RLC實體也包括傳送側和接收側。在傳送側100a中,AM RLC實體100通過AM服務存取點(SAP)接收來自較上層的RLC SDU。RLC SDU可以在分割和/或級聯之前被儲存在傳送緩衝器102中。RLC SDU經由多工器104被傳遞至分割/級聯實體106。
RLC SDU由分割/級聯實體106分割和/或級聯為具有由RRC實體或Node-B指定的可變長度的AMD PDU。RLC SDU的分割和/或級聯如在現有技術中那樣執行。在分割和/或級聯之後,由RLC報頭插入實體108添加RLC PDU報頭。
RLC PDU接著經由多工器114被發送到傳送緩衝器116。RLC PDU也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以用於重傳。多工器114將需要被重傳的來自重傳緩衝器110的RLC PDU以及從分割/級聯實體106被傳遞的新產生的RLC PDU進行多工。
重傳控制實體112基於由對等AM RLC實體發送的狀態報告刪除或重傳在重傳緩衝器110中被緩衝的RLC PDU。所述狀態報告可以包含由對等AM RLC實體接收的個體RLC PDU的肯定應答(ACK)或否定應答(NACK)。如果接收到針對特定RLC PDU的NACK,則重傳控制實體112可以經由多工器114直接重傳RLC PDU,或者可以經由多工器104將RLC PDU發送到分割/級聯實體106以用於RLC PDU的重新分割。當重傳緩衝器110中的RLC PDU需要被重傳時(即,接收到NACK),重傳控制實體112確定RLC PDU大小是否大於在必需進行重傳時的當前(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RLC PDU大小可以只與最大的RLC PDU大小進行比較。可替換地,重傳控制實體112可以確定RLC PDU大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的差別是否超過門檻值,(即,(RLC PDU大小-最大RLC PDU大小)>門檻值)。重傳控制實體112還可以確定RLC PDU的重新分割的數量是否已經超過最大容許數量。
如果RLC PDU大小不大於當前最大RLC PDU大小,或者重新分割的數量已經超過最大容許數量,則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的RLC PDU被直接轉發到傳送緩衝器116以用於重傳。如果RLC PDU大小大於當前最大RLC PDU大小並且重新分割的數量並未超過最大容許數量,則RLC PDU或者對應於RLC PDU的RLC SDU可以被重新分割,這將在下文中進行詳細描述。
報頭設置實體118對被儲存在傳送緩衝器116中的RLC PDU的AMD PDU報頭進行完善。AMD PDU報頭基於來自RLC控制單元134的輸入而被完善,所述輸入指示了在不同欄位(例如,輪詢位元)中設置的值。如有需要,報頭設置實體118還將從RLC控制單元134(例如,BESET和RESET ACK PDU)以及從接收緩衝器128(例如,捎帶(piggyback)STATUS或STATUS PDU)接收的控制PDU與RLC PDU進行多工。RLC PDU可以由加密實體120來進行加密。AM RLC實體100的傳送側100a將AMD PDU通過邏輯頻道(例如,專用控制頻道(DCCH)和專用業務頻道(DTCH))提交給較低層。
在接收側100b中,AM RLC實體100通過已配置的邏輯頻道從較低層接收AMD PDU。接收到的ACK被傳遞至重傳控制實體112,並且AMD PDU經由多路分配器122被路由到解密實體124或RLC控制單元134。(如果加密被配置),RLC PDU由解密實體124進行解密,並且接著被傳遞至接收緩衝器128。
AMD PDU被置於接收緩衝器128中,直到接收到完整的RLC SDU為止。RLC實體100的接收側100b中的重傳控制實體126對AMD PDU的成功接收進行應答,或者通過向傳送側發送STATUS PDU來請求對遺漏的AMD PDU進行重傳。RLC報頭被RLC報頭移除實體130移除。如果在接收到的AMD PDU中找到捎帶STATUS PDU,則該捎帶STATUS PDU被傳遞至AM RLC實體100的傳送側100a的重傳控制實體112以清除(purge)得到肯定應答的AMD PDU的重傳緩衝器110,並且指示哪些AMD PDU需要被重傳。只要接收到一個完整的RLC SDU,相關聯的AMD PDU就被重組實體132重組並且通過AM-SAP被傳遞至較上層。
RLC實體100的接收側100b可以重組分割後的RLC SDU或(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並且將分割後的RLC SDU或(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的狀態報告給對等RLC實體。
RLC PDU或RLC SDU的重新分割以及報頭格式在下文中進行解釋。
根據第一實施例,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的RLC PDU被重新分割以適合新的最大RLC PDU大小。在初始傳送的時候,原始RLC PDU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如果該原始RLC PDU沒有被傳送成功,則該原始RLC PDU被重傳。如果原始RLC PDU大小由於最大RLC PDU大小的變化而大於當前最大RLC PDU大小(並且選擇性地,重新分割的數量並未超過最大容許數量),則該原始RLC PDU被傳遞至分割/級聯實體106並且被分割成具有較小大小的分割後的RLC PDU。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
為了支援原始RLC PDU的分割,附加報頭資訊可以被包括在分割後的RLC PDU中。原始RLC PDU的序列號(SN)被重新用於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原始RLC PDU的序號(SN)對於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是再生的(reuse)。原始RLC PDU的報頭資訊必須至少被包括在一個分割後的RLC PDU中。指示分割後的RLC PDU的分割欄位可以被包括在內(例如,用以指示及至4或8個分割的兩個或三個位元)。指示原始RLC PDU的最終分割的欄位可以被包括在內。可替換地,指示RLC PDU的分割數量的欄位可以被包括在內。
另外,當前封包是分割後的RLC PDU的指示可以被包括在內。若干選項可用於該指示。可以使用傳統RLC報頭中的報頭擴展(HE)欄位的當前預留位元序列。例如,序列“11”被當前預留。序列“110”可用於指示PDU是分割後的RLC PDU,而序列“111”被預留以供備用。可替換地,特定位元序列可用于長度指示符,接著是用於最終分割的標記。可替換地,1位元欄位(分割標記)為此可以被添加至用於RLC協定的新版本的RLC報頭(該欄位可存在於每一RLC PDU中)。
第一實施例可以被應用於原始RLC PDU的重新分割以及分割後的RLC PDU的次分割。當分割後的RLC PDU需要被重傳並且分割後的RLC PDU大小大於當前最大RLC PDU大小時,該分割後的RLC PDU可以進一步地被重新分割(即,次分割)。所有的子段(sub-segment)都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中且在從對等RLC實體接收到針對每個子段的ACK時被丟棄。
為了支援分割後的RLC PDU的重新分割,下列資訊可以被添加至次分割的報頭。
‧次分割資訊。次分割資訊對分割進行了描述,從而接收實體可以重建到所述分割或原始PDU。所述資訊可以包括下列資訊中的任意一個:分割(或次分割)的總數、分割編號(或次分割編號)、分割大小(或次分割大小)、分割(或次分割)首位元組(指示分割後的封包或原始PDU的分割的第一位元組的位置)、分割(或次分割)末位元組(指示分割後的封包或原始PDU的分割的末位元組的位置),等等。可以配置對重新分割執行的時間量的限制;
‧封包是次分割的指示(例如,附加至RLC PDU分割指示的位元);以及
‧指示次分割的數量的欄位。
如果分割後的RLC PDU大小超過當前最大RLC PDU大小,則原始RLC PDU可以以不同的RLC PDU大小被再一次分割(即重新分割),而不是對分割後的RLC PDU進行次分割。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以用於重傳。分割後的RLC PDU或第一或前一分割的分割被從重傳緩衝器110丟棄。為了重新分割的目的,原始RLC PDU可以被保存在重傳緩衝器中。為了支持這個方案,版本指示符被添加至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的報頭資訊中以指示RLC PDU的分割版本(即,RLC PDU已經被分割的數量)。每當原始RLC PDU被分割或被重新分割,版本指示符加一。對分割的數量的限制可以被配置(取決於針對版本指示符所分配的位元數,可以使用1或2個位元)。
第2圖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支援RLC重新分割的示例AM RLC實體200。根據第二實施例,在最大RLC PDU大小在重傳緩衝器210中被減小時,被否定應答的RLC PDU被移動至分割/級聯實體206並且被作為新的RLC SDU進行處理。除在報頭中的指示外,被否定應答的RLC PDU如標準RLC SDU一般被處理(即,被分割和/或被級聯)。由這個方案產生的被封裝的PDU被指派予標準序列號(即,遵循與其他RLC PDU相同的序列)。較佳地,只有長度高於當前最大RLC PDU大小的被否定應答的PDU才被封裝。
除了被封裝的PDU重組實體240之外,AM RLC實體200基本上與AM RLC實體100相同。AM RLC實體200的接收側200b將接收到的被封裝的PDU放置在單獨的重組緩衝器(未示出)中,而不是將它們放置在標準接收緩衝器228中。被封裝的PDU重組實體240對被封裝的PDU進行重組。當完成被封裝的PDU的重組時,基礎PDU(即,被否定應答的RLC PDU)被移入接收緩衝器228,並且向AM RLC實體200的傳送側200a指示成功重組以用於基礎RLC PDU序列號的應答。
為了清楚地指示對被否定應答的RLC PDU進行封裝的開頭和末尾PDU,AM RLC實體200的傳送側200a被迫將連續的序列號用於封裝PDU,並且以標誌(例如,一個位元)來指示最末的封裝PDU,以允許對等AM RLC實體的接收側確定在哪個點能完成重組。
除了添加指示以對進入的PDU是標準RLC PDU還是封裝RLC PDU進行指示之外,用於封裝RLC PDU的報頭資訊與傳統RLC報頭相同。若干選項對於所述指示可行。可以使用RLC報頭中當前被預留的用於HE欄位的位元序列。例如,序列“11”當前被預留。序列“110”可用于指示PDU封裝了先前被否定應答的RLC PDU的分割,而序列“111”被預留以供備用。序列之後的附加位元可以指示PDU是否包含被封裝的PDU的最終分割。特定位元序列可用于長度指示符,隨後是用於最終分割的標誌。一個1位元欄位(封裝標誌)為此可以被添加至報頭中以用於RLC協定的新版本,(這個欄位可存在於每一RLC PDU中),隨後是這些設置了封裝標誌的PDU的最終分割的標誌。
根據第三實施例,如果RLC PDU大小在需要重傳RLC PDU時大於最大的RLC PDU大小,則AM RLC實體100可以對對應於所述RLC PDU的RLC SDU進行重新分割。一個額外欄位被添加至RLC報頭以指示RLC SDU分割的版本。新的RLC PDU被儲存在重傳緩衝器110中。對應於較早版本RLC SDU的RLC PDU被丟棄。
另外,如果原始RLC PDU包含若干RLC SDU和/或RLC SDU的分割,並且該原始RLC PDU大於最大RLC PDU,則RLC PDU可以被進行不同地組合。被包含在原始RLC PDU中的SDU可以被進行不同地組合和/或分割以適合新的最大RLC PDU大小。這個方案可能不支持RLC PDU SN再使用。因此,可以應用新的SDU序列號或封包資料彙聚協定(PDCP)SN再使用。
RLC實體100的接收側100b負責報告AMD PDU的狀態資訊。該狀態報告可以取決於使用哪個分割方案而改變。該狀態報告可以如在現有技術中一樣被觸發。重傳數量以及被丟棄的計時器可以直接與原始RLC PDU相關,或者可以獨立於每個分割,或者兩個分割的組合。可選地,最大RLC PDU大小的變化可以觸發RLC接收機以向RLC傳送機發送狀態報告。
如果原始RLC PDU已經被分割,則狀態報告可以基於分割後的RLC PDU(即,基於分割級別的狀態)被發送。該狀態報告可以包括SN、分割資訊(即數量)、和/或次分割資訊(即數量)。如果所有的分割都被成功接收,則狀態報告可以只包括SN,並且對等RLC實體可以推導出對應於該SN的所有分割都被成功接收,並且丟棄重傳緩衝器中對應於該SN的所有分割。
可替換地,一旦原始RLC PDU的所有分割都已被成功接收,就可以發送狀態報告。如傳統地所執行的(即,在狀態報告中指示序列號),狀態報告基於RLC PDU被發送(即,無分割資訊)。如果RLC接收機檢測到已經採用更新後的版本指示符接收分割後的RLC PDU,則該RLC接收機可以丟棄包含較早版本指示符的所有成功的RLC PDU。
在報告重新分割後的RLC SDU的狀態中,狀態報告可以是基於RLC SDU的或者是基於RLC PDU的。如果RLC接收機檢測到已經採用更新後的版本指示符接收的RLC PDU的不同版本,則該RLC接收機可以丟棄包含較早版本指示符的所有成功的RLC PDU。
實施例
1. 一種用於RLC重新分割的方法。
2. 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至少一個RLC SDU產生原始RLC PDU,RLC PDU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
3. 如實施例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所述原始RLC PDU儲存在重傳緩衝器中。
4. 如實施例2-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傳送所述原始RLC PDU。
5. 如實施例4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重傳所述原始RLC PDU時,如果所述原始RLC PDU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原始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將所述原始RLC PDU分割為分割後的RLC PDU。
6. 如實施例5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儲存在所述重傳緩衝器中。
7. 根據實施6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傳送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
8. 如實施例5-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重新分割的數量未超過最大容許數量,則所述原始RLC PDU被分割。
9. 如實施例5-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始RLC PDU的SN被包括在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10. 如實施例5-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原始RLC PDU的報頭資訊被包括在至少一個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中。
11. 如實施例5-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分割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12. 如實施例5-11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是否是所述原始RLC PDU的最終分割的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13. 如實施例5-12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指示所述RLC PDU的分割數量的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14. 如實施例5-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關於封包是分割後的RLC PDU的指示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15. 如實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所述RLC報頭中的HE欄位的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16. 如實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長度指示符的特定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17. 如實施例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所述RLC報頭中的分割標誌而給出的。
18. 如實施例7-1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在重傳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時,如果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中的一個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將所述原始RLC PDU重新分割為更小的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
19. 如實施例1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所述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儲存在所述重傳緩衝器中。
20. 如實施例19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傳送所述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
21. 如實施例20所述的方法,其中版本指示符被添加至所述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
22. 如實施例7-21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在重傳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時,如果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中的一個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將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次分割為子段。
23. 如實施例2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所述子段儲存在重傳緩衝器中。
24. 如實施例23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傳送所述子段。
25. 如實施例22-2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關於封包是子段的指示以及指示子段數量的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子段中。
26. 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至少一個RLC SDU中產生RLC PDU,RLC PDU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
27. 如實施例26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所述RLC PDU儲存在重傳緩衝器中。
28. 如實施例27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發送所述RLC PDU。
29. 如實施例2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重傳所述RLC PDU時,如果所述RLC PDU傳送失敗並且所述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將所述RLC PDU作為RLC SDU進行處理以產生至少兩個封裝RLC PDU來攜帶所述RLC PDU。
30. 如實施例29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發送所述封裝RLC PDU。
31. 如實施例29-3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連續序列號被用於所述封裝PDU,並且最末尾的封裝PDU用標誌來指示。
32. 如實施例29-31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封裝RLC PDU包括關於輸入的封包是封裝RLC PDU的指示。
33. 如實施例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RLC報頭中的HE欄位的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34. 如實施例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長度指示符的特定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35. 如實施例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RLC報頭中的分割標誌而給出的。
36. 如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至少一個RLC SDU產生原始RLC PDU,所述原始RLC PDU的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
37. 如實施例36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發送所述原始RLC PDU。
38. 如實施例37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重傳所述原始RLC PDU時,如果所述原始RLC PDU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原始RLC PDU的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對所述至少一個RLC SDU進行重新處理以產生第二RLC PDU組。
39. 如實施例3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發送所述第二RLC PDU組。
40. 如實施例38-3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一欄位被添加至所述第二RLC PDU組的RLC報頭以指示RLC SDU分割版本。
41. 如實施例38-40中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至少兩個RLC SDU被包括在所述原始RLC PDU中,則所述RLC SDU被進行不同地安排以產生所述第二RLC PDU組。
42. 一種用於RLC重新分割的方法。
43. 如實施例4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對等RLC實體接收原始RLC PDU的分割後的RLC PDU。
44. 如實施例43所述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所述對等RLC實體發送狀態報告,所述狀態報告對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指示ACK或NACK。
45. 如實施例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狀態報告是基於分割後的RLC PDU產生的。
46. 如實施例44-4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狀態報告包括所述原始RLC PDU的SN和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分割資訊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47. 如實施例44-4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都被成功接收,則所述狀態報告只包括所述原始RLC PDU的SN。
48. 如實施例44-4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最大RLC PDU大小發生改變時,所述狀態報告被觸發。
49. 如實施例44-48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一旦所述原始RLC PDU的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都已被成功接收,所述狀態報告就被發送。
50. 一種用於RLC重新分割的裝置。
51. 如實施例50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從至少一個RLC SDU產生原始RLC PDU的分割/級聯實體,所述原始RLC PDU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
52. 如實施例51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重傳控制實體,在重傳所述原始RLC PDU時,如果所述原始RLC PDU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原始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所述重傳控制實體將所述原始RLC PDU轉發到所述分割/級聯實體,以將所述原始RLC PDU分割為分割後的RLC PDU。
53. 如實施例52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儲存所述原始RLC PDU和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重傳緩衝器。
54. 如實施例52-5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傳送所述原始RLC PDU和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收發器。
55. 如實施例52-54中任一項實施例的裝置,其中如果重新分割的數量未超過最大容許數量,則所述原始RLC PDU被分割。
56. 如實施例52-55中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原始RLC PDU的SN被包括在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57. 如實施例52-56中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原始RLC PDU的報頭資訊被包括在至少一個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中。
58. 如實施例52-57中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其中指示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分割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59. 如實施例52-58中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其中指示所述原始RLC PDU的最終分割的欄位被包括在所述RLC報頭中。
60. 如實施例52-59中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其中指示所述RLC PDU的分割數量的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61. 如實施例52-60中任一項實施例所述的裝置,其中關於封包是分割後的RLC PDU的指示被包括在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中。
62. 如實施例6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所述RLC報頭中的HE欄位的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63. 如實施例6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長度指示符的特定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64. 如實施例6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所述RLC報頭中的分割標誌而給出的。
65. 如實施例54-64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在重傳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時,如果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中的一個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所述重傳控制實體將所述原始RLC PDU重新分割為更小的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並且所述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被傳送。
66. 如實施例65所述的裝置,其中版本指示符被添加至所述重新分割後的RLC PDU的RLC報頭。
67. 如實施例54-66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在重傳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時,如果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中的一個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所述重傳控制實體將所述失敗的分割後的RLC PDU次分割為子段,並且傳送所述子段。
68. 如實施例67所述的裝置,其中關於封包是子段的指示以及指示子段數量的欄位被包括在所述子段中。
69. 如實施例50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從至少一個RLC SDU產生RLC PDU的分割/級聯實體,RLC PDU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
70. 如實施例69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重傳控制實體,在重傳所述RLC PDU時,如果所述RLC PDU傳送失敗並且所述RLC PDU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所述重傳控制實體將所述RLC PDU轉發到所述分割/級聯實體,以將所述RLC PDU作為RLC SDU進行處理,以產生至少兩個封裝RLC PDU來攜帶所述RLC PDU。
71. 如實施例70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儲存所述RLC PDU和所述封裝RLC PDU的重傳緩衝器。
72. 如實施例71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傳送所述RLC PDU和所述封裝RLC PDU的收發器。
73. 如實施例70-7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連續序列號被用於所述封裝PDU,並且最末尾的封裝PDU用標誌來指示。
74. 如實施例70-7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封裝RLC PDU包括關於輸入的封包是封裝RLC PDU的指示。
75. 如實施例7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RLC報頭中的HE欄位的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76. 如實施例7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長度指示符的特定位元序列而給出的。
77. 如實施例7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示是通過使用RLC報頭中的分割標誌而給出的。
78. 一種用於RLC重新分割的裝置。
79. 如實施例78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儲存RLC SDU的傳送緩衝器。
80. 如實施例79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從至少一個RLC SDU產生原始RLC PDU的分割/級聯實體,所述原始RLC PDU的大小在最小和最大RLC PDU大小之內。
81. 如實施例80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重傳控制實體,在重傳所述原始RLC PDU時,如果所述原始RLC PDU傳送失敗並且所述原始RLC PDU的大小大於更新後的最大RLC PDU大小,則所述重傳控制實體對所述至少一個RLC SDU進行重新處理以產生第二RLC PDU組。
82. 如實施例81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發送所述原始RLC PDU和所述第二RLC PDU組的收發器。
83. 如實施例81-8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一欄位被添加至所述RLC PDU組的RLC報頭以指示RLC SDU分割的版本。
84. 如實施例81-83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如果至少兩個RLC SDU被包括在所述原始RLC PDU中,則所述RLC SDU被不同地安排以產生所述RLC PDU組。
85. 如實施例78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從對等RLC實體接收原始RLC PDU的分割後的RLC PDU的收發器。
86. 如實施例85所述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向所述對等RLC實體發送狀態報告的重傳控制實體,所述狀態報告對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指示ACK或NACK。
87. 如實施例86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狀態報告是基於分割後的RLC PDU產生的。
88. 如實施例86-8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狀態報告包括所述原始RLC PDU的SN以及所述分割後的RLC PDU的分割編號。
89. 如實施例86-88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如果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都被成功接收,則所述狀態報告只包括所述原始RLC PDU的SN。
90. 如實施例86-89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當最大RLC PDU大小發生改變時,所述狀態報告被觸發。
91. 如實施例86-9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一旦所述原始RLC PDU的所有分割後的RLC PDU都已被成功接收,所述狀態報告就被發送。
雖然本發明的特徵和元件在較佳的實施方式中以特定的結合進行了描述,但每個特徵或元件可以在沒有所述較佳實施方式的其他特徵和元件的情況下單獨使用,或在與或不與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元件結合的各種情況下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圖可以在通用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中實施,其中所述電腦程式、軟體或韌體是以有形的方式包含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的,關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的實例包括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暫存器、緩衝記憶體、半導體儲存裝置、內部硬碟和可移動磁片之類的磁媒體、磁光媒體、以及CD-ROM碟片和數位多功能光碟(DVD)之類的光媒體。
舉例來說,恰當的處理器包括:通用處理器、專用處理器、傳統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特定功能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電路、任何一種積體電路(IC)和/或狀態機。
與軟體相關聯的處理器可以用於實現射頻收發器,以在無線發射接收單元(WTRU)、使用者裝置(UE)、終端、基地台、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或是任何一種主機電腦中加以使用。WTRU可以與採用硬體和/或軟體形式實施的模組結合使用,例如相機、視訊攝影機模組、視訊電話、揚聲器電話、振動裝置、揚聲器、麥克風、電視收發器、免持耳機、鍵盤、藍芽模組、調頻(FM)無線電單元、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單元、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單元、數位音樂播放器、媒體播放器、電動遊戲機模組、網際網路瀏覽器和/或任何一種無線區域網路(WLAN)模組。
100、200...應答模式無線電鏈路控制(AM RLC)實體
100a、200a...傳送側
100b、200b...接收側
102...傳送緩衝器
104...多工器
106、206...分割/級聯實體
108...報頭插入實體
110...重傳緩衝器
112...重傳控制實體
114...多工器
116...傳送緩衝器
118...報頭設置實體
120...加密實體
122...多路分配器
124...解密實體
126...重傳控制實體
128、228...接收緩衝器
130...報頭移除實體
132...重組實體
134...RLC控制單元
240...PDU重組實體
從以下描述中可以更詳細地理解本發明,該描述作為實施例給出,並可結合附圖理解,其中:
第1圖是支援RLC重新分割的示例應答模式(AM)RLC實體;以及
第2圖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支援RLC重新分割的示例AM RLC實體。
100...應答模式無線電鏈路控制(AM RLC)實體
100a...傳送側
100b...接收側
102...傳送緩衝器
104...多工器
106...分割/級聯實體
108...報頭插入實體
110...重傳緩衝器
112...重傳控制實體
114...多工器
116...傳送緩衝器
118...報頭設置實體
120...加密實體
122...多路分配器
124...解密實體
126...重傳控制實體
128...接收緩衝器
130...報頭移除實體
132...重組實體
134...RLC控制單元
240...PDU重組實體

Claims (12)

  1. 一種用以傳輸封包於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從至少一RLC服務資料單元(SDU)中產生應答模式資料(AMD)協定資料單元(PDU),該AMD PDU係在目前的最大PDU尺寸之內;將該AMD PDU儲存於重傳緩衝器中;傳輸該AMD PDU;以及回應於一狀態報告而將該AMD PDU分割及重傳成為複數個AMD PDU片段,該狀態報告指示表示該AMD PDU並未成功傳輸的否定應答(NACK)以及該AMD PDU尺寸係大於供該AMD PDU的重傳用所允許之最大AMD PDU尺寸,其中,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包含額外的報頭資訊,其中,該原始RLC PDU的報頭資訊係包含在該等分割的RLC PDUs和指示該等分割的RLC PDUs係包含在該額外的報頭資訊中之分割欄位的至少其中一者中,並且該報頭另包括指示RLC SDU之版本的欄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AMD PDU重傳的數目不能超過最大容許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是在該AMD PDU之分割的數目尚未超過最大容許數的條件下將該AMD PDU分割並重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的每一個AMD PDU片段包含關於分 割的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含:在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的至少其中之一失敗且該失敗的AMD PDU片段的尺寸大於更新之最大AMD PDU尺寸的情況下,重分割該AMD PDU成為較小尺寸的AMD PDU片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AMD PDU的序列號(SN)係包含在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的每一個AMD PDU片段的AMD報頭中。
  7. 一種用以傳輸封包於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的裝置,該裝置包括:RLC實體,係組構成從至少一RLC服務資料單元(SDU)中產生應答模式資料(AMD)協定資料單元(PDU),該AMD PDU係在目前的最大PDU尺寸之內;將該AMD PDU儲存於重傳緩衝器中;傳送該AMD PDU,以及回應於一狀態報告而將該AMD PDU分割及重傳成為複數個AMD PDU片段,該狀態報告指示表示該AMD PDU並未成功傳輸的否定應答(NACK),並且該AMD PDU尺寸係大於供該AMD PDU的重傳用所允許之最大AMD PDU尺寸,其中,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包含額外的報頭資訊,其中,該原始RLC PDU的報頭資訊係包含在該等分割的RLC PDUs和指示該等分割的RLC PDUs係包含在該額外的報頭資訊中之分割欄位的至少其中一者中,並且該報頭另包括指示RLC SDU之版本 的欄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RLC實體係進一步組構成在AMD PDU重傳的數目不超過最大容許重傳數的條件下將該AMD PDU分割並重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RLC實體係進一步組構成在該AMD PDU之分割的數目尚未超過最大容許分割數的條件下將該AMD PDU分割並重傳。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的每一個AMD PDU片段包含關於分割的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RLC實體係組構成在該AMD PDU片段的至少其中之一的重傳失敗且該失敗的AMD PDU片段的尺寸係大於更新的最大AMD PDU尺寸的條件下,重分割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成為複數個較小尺寸的AMD PDU片段。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RLC實體係組構成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包含在該複數個AMD PDU片段的每一個AMD PDU片段的AMD報頭中。
TW100105549A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TWI439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766707P 2007-02-01 2007-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3968A TW201203968A (en) 2012-01-16
TWI439092B true TWI439092B (zh) 2014-05-21

Family

ID=3956333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5549A TWI439092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TW104131823A TWI587668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TW106109982A TWI654865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TW097104077A TWI345401B (en) 2007-02-01 2008-02-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lc re-segmentation
TW103110652A TWI513256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823A TWI587668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TW106109982A TWI654865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TW097104077A TWI345401B (en) 2007-02-01 2008-02-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lc re-segmentation
TW103110652A TWI513256B (zh) 2007-02-01 2008-02-01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7817669B2 (zh)
AR (1) AR065130A1 (zh)
TW (5) TWI439092B (zh)
WO (1) WO200809466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47590C2 (ru) * 2006-02-07 2012-04-10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Способ и узлы,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е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адаптивной сегментации
GB2436912B (en) * 2006-04-04 2008-03-12 Nec Technologies ARQ and HARQ protocol data units and method of formation
WO2008094662A2 (en) 2007-02-01 2008-08-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lc re-segmentation
US8358669B2 (en) * 2007-05-01 2013-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iphering sequence number for an adjacent layer protocol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s
US8331399B2 (en) * 2007-05-07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using sequence number by multiple protoco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031689B2 (en) * 2007-05-18 2011-10-04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e-establishment of radio link control ent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80310452A1 (en) * 2007-06-14 2008-12-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ata link layer headers
EP2023683B1 (en) * 2007-08-09 2011-05-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t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0907978B1 (ko) * 2007-09-11 200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의 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수신장치
US7839859B2 (en) * 2007-12-03 2010-11-23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Voice adaptive gateway paci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
KR101012005B1 (ko) * 2007-12-03 2011-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EP2136501B1 (en) * 2008-06-20 2019-1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a PDCP data unit to an upper layer
EP2332356B1 (en) * 2008-09-23 2017-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lc segment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8306059B2 (en) * 2008-11-05 2012-11-0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d transmitting packets with MIMO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638699B2 (en) * 2008-11-10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large service data unit (SDU)
US8644338B2 (en) * 2009-01-07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bundling packets receiv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711881B2 (en) * 2009-01-07 2014-04-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bundling at the PDCP layer
EP2214435A1 (en) * 2009-01-30 2010-08-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packet data unit transmissions and re-transmissions involving a relay node
US8514779B2 (en) 2009-04-13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size selection in dual carrier HSUPA
US8238244B2 (en) * 2009-08-10 2012-08-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Packet deconstruction/reconstruction and link-control
KR20110017518A (ko) * 2009-08-14 2011-02-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Udp 기반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21246A1 (ja) * 2009-08-20 2011-0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中継局、受信局、送信局、および、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EP2556695A1 (en) 2010-04-09 2013-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adaptation of downlink rlc pdu size
WO2012110084A1 (en) * 2011-02-16 2012-08-2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adio link control
US20130039192A1 (en) * 2011-08-08 2013-02-14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Blocks
US9014023B2 (en) 2011-09-15 2015-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network services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US8913556B2 (en) 2012-06-18 2014-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packet loss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with data breakout at the edge
US20140045486A1 (en) 2012-08-07 2014-0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mobility management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with data breakout at the edge
US9019843B2 (en) 2012-09-13 2015-04-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tilizing stored data to reduce packet data loss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with data breakout at the edge
US8929292B2 (en) 2012-10-04 2015-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ity support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KR101755961B1 (ko) * 2012-12-20 2017-07-07 란티크 이스라엘 리미티드 데이터그램 세그먼트의 리프레이밍 및 재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781630B2 (en) 2013-07-16 2017-10-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gmenting and reorder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protocol data unit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5765970B (zh) * 2013-08-19 2019-06-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和方法、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TWI561104B (en) 2014-10-07 2016-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
US10396942B2 (en) * 2016-03-29 2019-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505656B (zh) * 2016-09-30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05836B2 (en) * 2017-05-05 2020-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duplication at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entity
TWI664862B (zh) * 2017-05-05 2019-07-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系統中傳送複製資料的方法和設備
WO2019028826A1 (en) 2017-08-11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 LINK CONTROL REASSEMBLY TECHNIQUES IN WIRELESS SYSTEMS
KR20190097963A (ko) * 2018-02-13 2019-08-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158552A1 (en) * 2018-02-14 2019-08-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r rlc segment concatenation
CN110958709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4777A (en) 1995-11-17 1998-03-10 Hubbard; Richard M. Roof drai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US6359877B1 (en) * 1998-07-21 2002-03-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overhea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E9802729D0 (sv) 1998-08-13 1998-08-13 Astra Pharma Prod Novel Compounds
JP2000078117A (ja) 1998-09-01 2000-03-1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7593380B1 (en) 1999-03-05 2009-09-22 Ipr Licensing, Inc. Variable ra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or enabling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EP1056258A1 (en) * 1999-05-27 2000-1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ata unit sending means and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s
US6301479B1 (en) 1999-07-08 2001-10-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a secure link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49362B2 (en) * 2000-05-18 2011-05-24 Sirf Technology, Inc. Satellite positioning aided communication system selection
KR100447162B1 (ko) * 2000-08-19 2004-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래디오 링크 콘트롤(rlc)에서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pdu) 정보의 길이 지시자(li) 처리방법
CN1202643C (zh) * 2000-10-07 2005-05-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无线电链路控制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ES2398092T3 (es) * 2000-10-07 2013-03-13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imiento para la transmisión de datos desde una capa del RLC en un sistema de radiocomunicación
KR100446502B1 (ko) * 2001-06-11 2004-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65123B1 (ko) * 2002-02-16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rns 재할당 방법
DE10252533A1 (de) * 2002-11-08 2004-05-27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US7512112B2 (en) 2003-08-15 2009-03-31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a reset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84793B (zh) 2003-10-15 2013-02-01 Qualcomm Inc 具有與舊有系統交互操作性之高速媒體存取控制
EP1692818B1 (en) * 2003-10-16 2013-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cess to cdma/umts services over a wlan access point, using a gateway node between the wlan access point and the service providing network
KR100597585B1 (ko) * 2004-10-22 2006-07-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트리 구조를 사용하는 패킷의 분할 및 재조립 방법과 이를이용한 패킷의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KR20060090191A (ko) * 2005-02-07 2006-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제어를 위한 상태보고의요청/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14132B1 (ko) 2005-03-29 2012-12-20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채널 상에서 데이터 유닛을 수신하기 위한 수신기 장치 및방법
KR100913900B1 (ko) * 2005-05-04 2009-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리 정의된 길이 지시자를 이용해서 패킷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07032649A1 (en) * 2005-09-15 2007-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tatus report comprising received status of packe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110101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Chih-Hsiang Wu Method of Handling RLC SDUs During RLC Reset and RLC Re-establishment in a UMTS System
KR101216751B1 (ko) * 2006-02-07 2012-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식별자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방법
EP1850522A3 (en) * 2006-04-27 2007-12-05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gmentation and numbering of SD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070291788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overhead
US8208474B2 (en) * 2006-07-31 2012-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acke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29827B (zh) * 2006-10-27 2013-05-01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长度指示符优化
JP2008113095A (ja) * 2006-10-27 2008-05-15 Fujitsu Ltd 通信方法、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254315B2 (en) * 2006-10-31 2012-08-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gmentation of packet data for retransmission on HARQ transmission failure
DE602006012692D1 (de) * 2006-10-31 2010-04-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Wiedersegmentierung von Datenpaketen für HARQ Wiederübertragung
US8660085B2 (en) * 2006-12-04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mobile device from a source eNB to a target eNB
WO2008085811A2 (en) * 2007-01-04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WO2008094662A2 (en) 2007-02-01 2008-08-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lc re-segmentation
JP4903273B2 (ja) * 2007-02-02 2012-03-28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Utrar6セルとr7セル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ー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087939B2 (ja) * 2007-02-02 2012-1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送信方法
US8577363B2 (en) 2008-07-14 2013-11-05 Nokia Corporation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US9351340B2 (en) 2009-04-08 2016-05-2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e selec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8934909B2 (en) 2010-05-19 2015-01-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offloading to unlicensed bands
US8913579B2 (en) 2010-08-04 2014-12-16 Nokia Corporation Resol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contention in a device-to-device cellular reuse system
US20130073671A1 (en) 2011-09-15 2013-03-21 Vinayak Nagpal Offloading traffic to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9277439B2 (en) 2013-06-28 2016-03-0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contention management scheme for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5257A (en) 2008-08-16
US20180139027A1 (en) 2018-05-17
TW201203968A (en) 2012-01-16
AR065130A1 (es) 2009-05-20
US20150139129A1 (en) 2015-05-21
US9806867B2 (en) 2017-10-31
TW201616843A (zh) 2016-05-01
TW201427357A (zh) 2014-07-01
US20090290598A1 (en) 2009-11-26
US10382181B2 (en) 2019-08-13
US7817669B2 (en) 2010-10-19
TWI587668B (zh) 2017-06-11
WO2008094662A3 (en) 2009-02-26
US20110032877A1 (en) 2011-02-10
TWI513256B (zh) 2015-12-11
US8897216B2 (en) 2014-11-25
US9774434B2 (en) 2017-09-26
WO2008094662A2 (en) 2008-08-07
TWI345401B (en) 2011-07-11
TW201735599A (zh) 2017-10-01
TWI654865B (zh) 2019-03-21
US20150341155A1 (en)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9092B (zh) 支援rlc再分割方法及裝置
JP485671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セキュリティおよび自動再送要求(automaticrepeatrequest)の実装のための装置
KR20100016482A (ko) 진화된 hspa 시스템 내에서의 확인응답 모드 무선 링크 제어 아키텍쳐 및 방법
AU20112393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security an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mplemen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