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3721B -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 Google Patents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3721B
TWI433721B TW099139689A TW99139689A TWI433721B TW I433721 B TWI433721 B TW I433721B TW 099139689 A TW099139689 A TW 099139689A TW 99139689 A TW99139689 A TW 99139689A TW I433721 B TWI433721 B TW I4337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temperature
air
palladium
tolu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9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1214A (en
Inventor
Yu W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entr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entral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entral
Priority to TW099139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372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1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1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3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37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 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本發明揭示一種製備承載於氧化鈰之鈀觸媒之製造與前處理方法,及一種在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之觸媒催化下,在空氣中有機廢氣與氧氣反應以去除有機廢氣之方法;其特徵是氧化鈰擔體為長條狀,直徑為2-5奈米,長度為40-50奈米,表面積為100-150m2/g;承載之鈀顆粒直徑在2與6奈米之間。本發明以含有鈀/氧化鈰觸媒在有機廢氣於空氣中,使用填充床反應器,以去除有機廢氣。
近年由於工業發展迅速帶動經濟成長,相對也造成環境的污染,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在製造過程中易造成大量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逸散於空氣中,伴隨而來的污染是業界無法避免的課題。VOCs是指含碳(C2~C6)之非甲 烷碳氫的揮發物質,如苯、甲苯、含氮之胺類等等,在正常情況下,沸點在250℃以下。而VOCs大部分屬於有害性空氣污染物,人體長期曝露於VOCs的環境中,即使在低濃度下,也會產生中毒或致癌性腫瘤等現象。此外,大氣中的VOCs具高度光化學活性,經由紫外光照射產生臭氧、PAN(peroxy acethyl nitrate)、PBN(peroxy benzene nitrate)等高氧化性污染物,對人體的刺激性與危害性甚劇,因此,如何降低這些污染物對環境及人體的傷害,是研究者須努力的目標。
VOCs的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一為破壞(destruction),其包括高溫與觸媒氧化或還原,以及生物濾床法,在此機制下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另一為回收(recovery),利用吸收、吸附冷凝與薄膜分離等方法,將污染物自排放廢氣中轉移或回收,使其成為乾淨氣體。早期對VOCs大多使用高溫燃燒法處理,且在氧氣充足、溫度和反應時間均足夠時,任何碳氫化合物皆可經由燃燒過程而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惡臭的氣體均能經燃燒成為無味無害的氣體,而排放至大氣中,但有機揮發性氣體種類繁多,各種氣體燃點不同,因此以燃燒方式處裡有機揮發性氣體所需達到的爐內溫度亦不同,若有多種有機揮發性氣體混合,操作溫度及條件則更加複雜,一般直燃爐的操作溫度需達攝氏七百到九百度甚至更高才能去除大部份的VOCs,但加熱同時也需耗去大量能源(電熱、柴油),因此造成處理成本的增加。所以目前工業上大多採用觸媒燃燒法去除VOCs, 觸媒燃燒法比直接燃燒法的優點為:(1)可低溫處理有機污染物(2)能源效率高(3)產物對環境無污染(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
處理有機污染物之觸媒主要分為(1)低活性但是價位便宜的金屬氧化物(CrO3、CuO)及(2)高活性,但是價位也高的貴重金屬(Pt、Rh、Pd、Ag、Au),本報告選擇鈀觸媒是因為相較於其他貴重金屬(Pt、Ag、Au、Rh),鈀觸媒擁有(1)較低價格(2)好的氧化活性(3)高溫耐久性。鈀為貴重金屬,原子序46,週期表上和鉑、鎳同族,與銠、銀同列,鈀是一種過渡金屬,灰白色,延展性極好,易於加工,其性質像鉑,但比鉑系金屬中其他元素更易受酸腐蝕,鈀的熔點達1828K可耐高溫,工業上,鈀一般是作為精選銅和鎳礦石時的副產品而製得的。另外,它可吸取自己體積900倍的氫氣。擔體觸媒的研究是觸媒催化反應中極為重要的主題,藉由擔體的支撐可以增加觸媒活性成分的表面積,改變觸媒的性質,增加反應的活性及選擇性,大大降低貴重金屬觸媒的製備成本。
甲苯是一種澄清、無色的液體,具有明顯的味道,與苯同為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在現今實際應用中常常代替有相當毒性的苯作為有機溶劑使用,他的許多性質跟苯很相像,但與苯的氧化反應不同,甲苯的氧化反應並不在苯環上,而在甲基上發生。因此甲苯的氧化產物中只有極少量在苯的氧化反應中經常出現的副產品(具有強致癌性的環氧化物)。Wu[Catal.Today第63卷(2000)第419頁至426頁]等人發現以活性碳作為擔體的白金觸媒,可將 甲苯完全氧化於低溫200℃以下,其中活性碳可於氮氣流中加熱至400℃或800℃,並且用氫氟酸清洗去除表面雜質或礦物質。Luo[Appl.Catal.B:Environ.第69卷(2007)第213頁至218頁]等人以CeO2-Y2O共氧化物做為擔體製備鈀觸媒,並將觸媒以水洗塗佈附著於蜂窩狀陶瓷上,發現以500℃鍛燒的觸媒可於210℃將甲苯完全氧化,觸媒除了要活性好之外其耐久性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研究者將觸媒在200至240℃之間重複升溫降溫10℃共8次,在此30小時內發現觸媒活性並無明顯的改變,顯示出其重複性與穩定性。Hosseini[Catalysis Today,第122卷(2007)第391頁至396頁]等人則分別利用沉積沉澱法與含浸法,將金與鈀擔載於具多孔性結構的高表面積二氧化鈦擔體上,其活性大小為0.5%Pd-1%Au/TiO2>1.5% Pd/ TiO2>0.5% Pd/TiO2>1% Au-0.5% Pd/ TiO2>1% Au/TiO2>TiO2,活性最佳的0.5%Pd-1%Au/TiO2能在230℃將甲苯完全氧化。Liu等人[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第149卷(2007)第742頁至746頁]則將氧化鋁與利用共沉澱法製備的二氧化鈰與二氧化鋯共氧化物做為混合擔體,並摻雜釔與錳做為添加物,利用含浸法製備白金觸媒,實驗證明以釔與錳做為添加物的Pt/γ-Al2O3/Ce0.4Zr0.4Y0.1Mn0.1OX觸媒有較高的活性,於216℃時甲苯完全氧化的轉化率能達到90%。Zheng等人[Catal.Commun.第9卷(2008)第990頁至994頁]利用不鏽鋼作為擔體,以陽極氧化程序做製備,並且鍛燒於1000℃下,可得活性最佳觸媒,對甲 苯完全轉化溫度為210℃。Qingbao等人[Chin J Catal.第29卷(2008)第373頁至378頁]利用ZrO2易於交換氧原子的四方相以及耐磨損、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將之與CeO2做適當比例的結合,結果顯示以Pd/Ce0.8Zr0.2O2/substrate單石型觸媒,鍛燒溫度於400℃,反應溫度為210℃下可得97%的甲苯轉化率。
國內現有的專利,有關鈀觸媒專利大部分都在加氫及氫化的應用,並沒有在空氣環境下進行甲苯氧化反應,並且並無使用氧化鈰為擔體,在250℃以下進行反應;國內目前有關鈀觸媒應用專利列於表一,國外目前有關鈀觸媒應用專利列於表二。由已公開專利中,未有如本發明所揭示利用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應用在有機廢氣去除的方法。
本發明揭示一種製備承載於氧化鈰之鈀觸媒之製造方法,及一種在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之觸媒催化下,在空氣中有機廢氣與氧氣反應以去除有機廢氣之方法;其特徵是氧化鈰擔體為長條狀,直徑為2-5奈米,長度為40-50奈米,表面積為100-150m2/g;承載之鈀顆粒直徑在2與6奈米之間。本發明以含有鈀/氧化鈰觸媒在有機廢氣於空氣中,使用填充床反應器,以去除有機廢氣。
實施方式1.
首先取適量的CeO2測試其孔洞體積,其特徵是氧化鈰擔體為長條狀,直徑為2-5奈米,長度為40-50奈米,表面積為100-150m2/g;緩慢的將去離子水滴入擔體中並攪拌之,確保去離子水能填充於孔洞內,當擔體達到微濕時,去離子水的體積即為擔體的孔洞體積。測試出觸媒的初濕含水量後,再將適量Pd(NO3)2.2H2O溶於測出來的水量中,緩慢地將金屬鹽溶液滴入適量的CeO2觸媒中,使溶液能夠完全吸入孔洞中;70至100℃之間之任一溫度乾燥2至10小時,並在300至600℃任一溫度下煅燒4至16小時之間,即可得到Pd/CeO2觸媒;將觸媒Pd/CeO2置於填充反應床反應器內,進行在空氣中完全氧化甲苯的反應,以連續式觸媒填充床反應器進行實驗;控制流量,並在固定溫度下,進行有機廢氣去除反應。
實施例1.
1.首先取適量的氧化鈰測試其孔洞體積,其是長條狀,直徑為5奈米,長度為50奈米,表面積為150m2/g,測試出觸媒的初濕含水量,再將0.0256g Pd(NO3)2.2H2O溶於測出來的水量中,緩慢地將金屬鹽溶液滴入2g的CeO2中,使溶液能夠完全吸入孔洞中;2.以80℃真空乾燥2h,再以10℃/min升溫至400℃後,維持在400℃煅燒8h,即可得到0.5wt.%Pd/CeO2觸媒;3.將觸媒0.5wt.%Pd/CeO2,置於U型觸媒填充反應床內,進行在空氣中氧化甲苯的反應,以連續式觸媒填充床反應器進行實驗;4.控制流量為每分鐘40毫升,在室溫下通入反應器中,管子內外直徑為0.9公分及1.3公分,長度21公分,中間有0.5公分之融熔石英砂,以擔載反應之觸媒,但可以透氣;5.秤取觸媒重量0.2g置入U型石英管中,甲苯的飽和器置水浴中控制溫度為30℃,觸媒反應溫度由室溫升溫至300℃,以4℃/min的速率升溫5分鐘後,到達反應溫度時,控制在此溫度,10分鐘後進行反應測試;6.進料流速經由質量流量控制器控制流量,先以少量空氣經裝有進料甲苯的錐形瓶帶出進料的蒸氣後,再藉由另一空氣稀釋調整進料濃度,通過U型觸媒填充反應床,反應後的氣體流經氣相層析儀,再由火焰游離偵測器分析。反應結果如下,且轉化率如圖五。
上述實施方式之反應結果如下;其中甲苯轉化率定義如下:甲苯轉化率=(進口甲苯濃度-出口甲苯濃度)÷進口甲苯濃度。由這些結果證實本發明之觸媒能有效去除空氣中之有機廢氣(甲苯)。
實施例2.
1.取適量的CeO2測試其孔洞體積,其為長條狀,直徑為4奈米,長度為45奈米,表面積為126m2/g,測試出觸媒的初濕含水量,再將0.0256g Pd(NO3)2.2H2O溶於測出來的水量中,緩慢地將金屬鹽溶液滴入2g的CeO2中,使溶液能夠完全吸入孔洞中;2.以80℃真空乾燥2h,再以10℃/min升溫至400℃後,維持在400℃煅燒8h,即可得到0.5wt.%Pd/CeO2觸媒;3.將觸媒N-0.5wt.%Pd/CeO2,置於U型觸媒填充反應床內,進行在空氣中氧化甲苯的反應,以連續式觸媒填充床反應器進行實驗; 4.控制流量為每分鐘40毫升,在室溫下通入反應器中,管子內外直徑為0.9公分及1.3公分,長度21公分,中間有0.5公分之融熔石英砂,以擔載反應之觸媒,但可以透氣;5.秤取觸媒重量0.2g置入U型石英管中,甲苯的飽和器置水浴中控制溫度為30℃,觸媒反應溫度由室溫升溫至300℃,以4℃/min的速率升溫5分鐘後,到達反應溫度時,控制在此溫度,10分鐘後進行反應測試;6.進料流速經由質量流量控制器(Mass Flow Controller,一般簡稱MFC)控制,先以少量空氣經裝有進料甲苯的錐形瓶帶出進料的蒸氣後,再藉由另一空氣稀釋調整進料濃度,通過U型觸媒填充反應床,反應後的氣體流經氣相層析儀,再由火焰游離偵測器分析。反應結果如下,且轉化率如圖五。
上述實施方式之反應結果如下;其中甲苯轉化率定義如下:甲苯轉化率=(進口甲苯濃度-出口甲苯濃度)÷進口甲苯濃度。由這些結果證實本發明之觸媒能有效去除空氣中之有機廢氣(甲苯)。
實施方式2
取適量的0.5wt.%Pd/CeO2觸媒置於填充反應床反應器內,先通以氮氣流量控制在每分鐘50毫升並將溫度控制於100至120℃之間之任意溫度沖提1至3小時,再以氫氬混合氣體以每分鐘50毫升並將溫度控制於200至400℃之間之任意溫度進行氫氣還原1至3小時。還原後之Pd/CeO2觸媒在空氣中進行完全氧化甲苯的反應,以連續式觸媒填充床反應器進行實驗;控制流量,並在固定溫度下,進行反應。
實施例3.
1.取0.3克之0.5wt.%Pd/CeO2觸媒於填充反應床反應器內,先通以氮氣流量控制在每分鐘50毫升並將溫度控制於100℃沖提1小時,再以氫氬混合氣體以每分鐘50毫升並將溫度控制於300℃進行氫氣還原2小時,得到0.5wt.%Pd/CeO2觸媒;2.將觸媒0.5wt.%Pd/CeO2置於U型觸媒填充反應床內,進行在空氣中氧化甲苯的反應,以連續式觸媒填充床反應器進行實驗;3.控制流量為每分鐘40毫升,在室溫下通入反應器中,管子內外直徑為0.9公分及1.3公分,長度21公分,中間有0.5公分之融熔石英砂,以擔載反應之觸媒,但可以透氣;4.秤取觸媒重量0.2g置入U型石英管中,甲苯的飽和器置水 浴中控制溫度為30℃,觸媒反應溫度由室溫升溫至300℃,以4℃/min的速率升溫5分鐘後,到達反應溫度時,控制在此溫度,10分鐘後進行反應測試;5.進料流速經由質量流量控制器控制,先以少量空氣經裝有進料甲苯的錐形瓶帶出進料的蒸氣後,再藉由另一空氣稀釋調整進料濃度,通過U型觸媒填充反應床,反應後的氣體流經氣相層析儀,再由火焰游離偵測器分析。反應結果如下:上述實施方式之反應結果如下;其中甲苯轉化率定義如下:甲苯轉化率=(進口甲苯濃度-出口甲苯濃度)÷進口甲苯濃度。
由這些結果證實本發明之觸媒能有效去除空氣中之有機廢氣。
圖1為本發明所使用的二氧化鈰電子顯微鏡照片,其特徵是氧化鈰擔體為長條狀,直徑為2-5奈米,長度為40-50奈米,表面積為100-150m2/g。
圖2為一般所使用的二氧化鈰電子顯微鏡照片,其形狀為球狀,直徑為100奈米,表面積為56m2/g。

Claims (4)

  1. 一種製造承載於氧化鈰之鈀觸媒的方法,鈀重量百分比0.5至2wt.%之間,其特徵是氧化鈰擔體為長條狀,直徑為2至5奈米之間,長度為40至50奈米之間,表面積為100至150m2/g之間;將鈀溶液放在水中,含浸於氧化鈰,接著在70至100℃之間乾燥2至10小時,緩慢升溫300至500℃之間後,維持在最後溫度煅燒4至16小時。
  2. 一種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製備的承載於氧化鈰之鈀觸媒的前處理方法,其特徵是先通以氮氣,流量控制在每分鐘20至50毫升,並將溫度控制於100至120℃之間之任意溫度,沖提1至3小時。
  3. 一種去除空氣中含有有機廢氣的方法,其係以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製造承載於氧化鈰之鈀觸媒的方法所製備的含有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之觸媒,在空氣中,於50至300℃之間之任一溫度下反應,使有機廢氣完全氧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去除空氣中含有有機廢氣的方法,其中有機廢氣是甲苯。
TW099139689A 2010-11-17 2010-11-17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TWI433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9689A TWI433721B (zh) 2010-11-17 2010-11-17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9689A TWI433721B (zh) 2010-11-17 2010-11-17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214A TW201221214A (en) 2012-06-01
TWI433721B true TWI433721B (zh) 2014-04-11

Family

ID=46724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9689A TWI433721B (zh) 2010-11-17 2010-11-17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3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22190A1 (de) 2013-12-31 2015-07-02 Daan Reilin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irekten Umwandlung von thermischer Energie in elektrische Energi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214A (en) 2012-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2972B (zh) 金-鈀承載於二氧化鈰觸媒之製法及其在去除有機氣體之應用
Masui et al. Total oxidation of toluene on Pt/CeO2–ZrO2–Bi2O3/γ-Al2O3 catalyst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polyvinyl pyrrolidone
CN107398272B (zh) 一种甲醛室温催化用复合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6484B (zh) 一种用于甲醛净化的负载型类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3508B (zh) 用于氯代挥发性有机物低温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07442106A (zh) VOCs催化分解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523891B (zh) 含有机物废水催化湿式氧化的方法
CN108212153A (zh) 一种自支撑贵金属改性的锰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1009A (zh) 一种用于VOCs催化氧化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174094A (zh) 一种金红石相固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811046A (zh) 一种净化有机废气的贵金属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1141A (zh) 一种Pt/MOx催化剂及其在甲苯催化燃烧中的应用
CN108479762A (zh) 一种锰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488690B (zh)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氧化錳觸媒之製法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CN103191743A (zh) 用于空气中苯系物催化消除的Co基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4920B (zh) 一种降解VOCs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148092A (zh)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净化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433721B (zh) 奈米鈀承載於氧化鈰觸媒之製法與前處理方式及其在去除空氣中有機廢氣之應用
CN111054360B (zh) 用于催化燃烧处理pta尾气的催化剂
CN108080018B (zh) 一种催化燃烧甲苯的改性锰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552045A (zh) 用于催化燃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001406B (zh) 用于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411470B (zh) 用於蓄熱式觸媒焚化法之觸媒、其製備方法及其用於處理揮發性有機物之方法
JP6667309B2 (ja) 排水処理用触媒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排水の処理方法
CN112755991B (zh) 一种用于协同去除燃煤烟气中有机废气和NOx的改性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